重庆市开州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展开1.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语境,完成问题。
11月,重庆市仿佛按下暂停键。街道上少了(yā)喝,少了喧(xiā),少了摩肩接踵的车辆。大街上悄然无声,只有惟妙惟肖的雕像在空气中静默着。
但是,重庆人民在病毒面前并不卑微,并不胆怯,并不诚(huáng)诚恐,有的是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雄起”,①是重庆人民的本色;“天使白”、②“防疫蓝”、②“志愿红”是重庆人民的坚守。
重庆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暑假,我们在战山火、抗高温中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功,③现在,我们在政府殚精竭虑的防疫之下,也必定会让新冠疫情节节溃退,取得彻底的胜利。
栋栋高楼并不能阻挡燕子的寻觅,阵阵阴霾并不能掩埋花儿的馨香。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④
(1)文段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悄(qiā)然B. 惟妙惟肖(xià)
C. 不屈不挠(rá)D. 溃(guì)退
(2)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①yā _____喝 ②喧xiā_____ ③诚huáng _____诚恐
(3)文段中划横线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摩肩接踵B. 卑微
C. 胆怯D. 殚精竭虑
(4)文段①②②③④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
(5)仿照文末划波浪线的句子,另写一句话,使之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2. 开州区图书馆对第三季度的图书流通量进行统计,发现《红星照耀中国》的流通量不高。为推介经典名著《红星照耀中国》,图书馆决定招募志愿者,请你参与。
(1)请设计150字左右的推介语,写在下面。
(2)图书馆将要制作本书人物海报宣传栏,请你推荐一位,需包含姓名、肖像、人物性格等要素。
3. 开州区融媒体开展“‘宅’家抗疫,‘悦’读有你”线上诵读比赛,邀请你参加。
(1)【内容版块】融媒体现有的朗读素材版块有以下两个,请你根据示例再设计两个。
版块一:诗诵中华
版块二:礼赞祖国
版块三:________
版块四:________
(2)【发表看法】小宇在朗诵时使用了“社死”“芭比Q”等网络词汇,你认为合适吗?请你发表看法。(100字左右)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4. 根据积累,填写句子。
小宇同学对八年级上册的古诗词进行比较整合,请你根据主题词,完成表格填空。
5. 比较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五色交辉/月色入户
B. 学而时习之/四时俱备
C. 高峰入云/月色入户
D. 将复何及/非复有能与其奇者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②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乙】两文都写了风景,高山流水觅知音,都提到有“值得与言”的朋友。
B. 【乙】文写景虽少但极富特色:写月突出庭明,写影突出月色,写水突出夜清。
C. 【甲】【乙】两文都有骈文的特点,句式整齐,节奏感强,但乙文更给人散淡自然之感。
D. 【甲】文“将”“欲”二字赋景物以极致的静态;“乱”“竞”极写动态,打破清晨傍晚的宁静。
(4)【链接材料】写了什么事什么景?甲文和【链接材料】都提到“康乐”,他们对“康乐”之情有何异同?
【链接材料】
阳春召我以烟景①,大块②假③我以文章。会桃花之芳园,序④天伦之乐事。群季⑤俊秀,皆为惠连⑥;吾人咏歌,独惭康乐。
(节选自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注]①烟景:春天气候温润,景色似含烟雾。②大块:大地,大自然。③假:借,这里是提供、赐予意思。④序:同“叙”,叙说。⑤群季:诸弟。季:年少者的称呼。这里泛指弟弟。⑥惠连:谢惠连,南朝诗人,早慧。这里以惠连来称赞诸弟的文才。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6. 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问题。
一生放纵爱自由
①在外人看来,季羡林满身光环,是当之无愧的国宝级学者。
②但季羡林却说:“桂冠一摘,还我一个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真面目,皆大欢喜。”
(一)_________
③学生时代的季羡林,很喜欢写日记。日记里有几句话,至今看来,仍让人忍俊不禁:“早晨忽考法文,结果一塌糊涂,真是岂有此理。”“我以为老叶(老师)不上班,他却去了,我没去,不知放了些什么屁。”
④毫无顾忌的话语,洋溢着青春少年特有的轻狂和幽默。
⑤长大后,季羡林把年轻时写的东西,编撰成了《清华园日记》。编辑建议他,把那些“毁形象”的口水话删掉。可季羡林歪头想想,没同意:“这些话是不是要删掉呢?我考虑了一下,决定不删。我七十年前不是圣人,今天不是圣人,将来也不会成为圣人。我要把自己活脱脱地,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
⑥本着这样的信条,季老无论在什么场合,都净讲大实话。有一次公开采访,白岩松问季羡林:“先生的文字,到现在有八百多万字了吧?”季羡林挠挠头:“哎呀,那里边水分也不少。”
⑦因为学术成就显著,季羡林晚年时,被别人贴上了三大标签: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结果季羡林一听,差点拍案而起:“岂不折煞老身!我连‘国学小师’都不够,遑论‘大师’!”
(二)_____
⑧毕业后,他留学去了德国。时值二战期间,德国战火纷飞,季羡林学习条件十分恶劣。大部分时间里,他只能待在研究所看资料,上头飞机轰轰,肚子里饥肠雷鸣,可他却守着一堆书,看得乐此不疲。
⑨别人笑他是不是走火入魔了,他说:“此中情趣,非外人所能理解。”
⑩季羡林曾在日记中写到:“中国文化受印度文化的影响太大了。我要对中印文化关系彻底研究一下,或能有所发现。”本着这样的想法,季羡林每天起早贪黑,研究史料,把眼睛熬红过无数次。
⑪后来特殊时期,季羡林被污名成“印度贱民”,被发配去看守宿舍。即使是这样的情况,他也顶着巨大压力,完成了300万字的译作《罗摩衍那》,为中印文化交流史立下不朽丰碑。
(三)不拘小节做事
⑫1978年,季羡林被任命为北大副校长。有一年北大新生报到,有位新生因为行李太多,不方便办手续,便请求一位“老校工”帮看行李。没想到他办完手续回来,已是正午,“老校工”还站在毒日头底下,守着大大小小的包裹。这位新生对“老校工”感激涕零,他觉得自己遇到了好人。直到几天后,新生在开学典礼上看到“老校工”发言,才震惊地发现,他竟是副校长季羡林。
⑬和季羡林并称“燕园三老”的张中行,曾评价季老“为人朴厚。”意思是,季老为人质朴诚厚,有时做一些事,完全不在意自己的身份。
⑭有一次,有位学生邀请季羡林参加学术研讨会,可会议快开始时,却出现了意外。季老家里的人,因为不知道他还在家,出门时把他反锁在了里面。季羡林心急如焚,为了按时到会,他竟然从家里翻窗户到了外面。当时的季羡林已经80岁高龄,身子骨不好,差点摔折了腿,后来还是被人搀着,一瘸一拐地参加会议的。
⑮在场的学生,看到季先生瘦弱的身影,都忍不住热泪盈眶。
⑯如今谈起季羡林先生,我们想到的,更多是他幽默中带着豁达、温和却不乏坚忍的品格。
⑰他这一生,能够保持内心的通透,活出真性情,就是最高级的自由。
(1)请仿照文章第三个小标题“不拘小节做事”的格式给文章(一)(二)处加上小标题。
(一)________
(二)________
(2)请结合语境,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桂冠一摘,还我一个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真面目,皆大欢喜。(此处“泡沫”指什么?)
②他这一生,能够保持内心的通透,活出真性情,就是最高级的自由。(理解这个句子的含义)
③本文与其他写人的文章不同,没有重点叙写主要事件而是罗列了很多材料,请你谈谈这种写法的好处。
(3)季羡林从来都没有放下他的学习和研究,哪怕战火纷飞,遭遇困厄。这给你怎样的学习启悟?请你就文章感受最深的一点,结合自身实际谈谈看法。
(4)本文选自微信公众号“十点读书”,让大家认识到不一样的季羡林先生,请你将本文转发至朋友圈,并给它配一段评议性的文字。(80字左右)
7. 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问题。
【材料一】
①转发的热门文章,原来是炒作;欣赏的名人名言,居然是代笔;分享的养生知识,竟是伪科学;各种心灵鸡汤、励志美文,其实似是而非……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体验?
②面对海量资讯、多元观点,一些人仿佛置身迷宫之中,因为通道太多而束手无策,不知道该如何筛选甄别。所以,“转发”“跟帖”的热度,成了信息选择的风向标;“点击”“点赞”的数量,成了观点参考的指示牌……在信息的狂涌中,难免失去了独立思考的宁静。
③思考是一种能力,需要不断练习才能提升。然而,走捷径总是更简单。喜欢大而化之,喜欢立竿见影,喜欢流于表面的现象,喜欢一看可知的结论,这样的“认知取向”之下,对思辨性、专业性强的内容,对复杂的哲理、深刻的思考,反而不再感兴趣。长此以往,思考力就在简化中退化。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曾忧心,电视的流行让人越来越不愿阅读,越来越不愿思考,甚至造成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隔绝。如果说电视因其直观性、娱乐性而弱化了思考力,那么互联网信息的碎片化、芜杂化,也可能给我们的心灵带来同样的影响。波兹曼的思考,是向时代的发问:当技术在获取知识的途径上做了一个减法,我们如何给自己的思想做一个加法?
【材料二】
①思考发生的机制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从大脑的一个非常简单的模型开始。
②假如左边是周边环境,有很多可看可听的事情、待解决的问题等,那右边就是科学家们称为工作记忆的大脑组成,现在可以暂时把它等价于意识,它保存你在思考的事情。从周边环境指向工作记忆的箭头表示工作记忆是大脑中让你意识到周围有什么的场所:看见一缕光落在布满灰尘的桌子上,远处狗吠的声音,如此这般。当然你还可以意识到现时不存在于环境中的东西,比如你可以想起母亲的声音,即使她不在房间里。
③长期记忆是一个储存你关于世界的事实性知识的巨大仓库:瓢虫身上有圆点,你最喜欢的冰淇淋是巧克力口味的,你一岁的妹妹昨天说“金橘”让你惊喜不已等。事实性知识可以是抽象的,比如三角形是有三条边的封闭图形,或者你对狗的总体认知。长期记忆还可以储存简单的过程,例如,你可能记得做早餐饼的过程,或者写一篇有条理的文章的过程。
【材料三】
①如何进行逻辑思考?我们要学会区分事实和判断。
②所谓事实就是客观的、能看见的、任何人都不能否认的。所谓判断,就是在观察事物的时候掺杂了自己的主观判断,由此得出的主张。我们都很容易陷入自己的主观思考,主观想法越多,随着判断(推定)的不断作出,就越来越背离事实。
③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好的内容从来不缺。但只要我们培养了逻辑思考的能力,也能把碎片化却高质量的信息最终为自己所用。
(1)下列对以上材料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面对海量资讯、多元观点,不加筛选和甄别,会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
B. 思考力的退化和人们喜欢大而化之,喜欢立竿见影,喜欢流于表面的现象,喜欢一看可知的结论有关。
C. 思考是一种能力,需要不断练习才能提升。最主要是我们要对可看可听的事情、待解决的问题多进行记忆。
D. 面对碎片化信息,只要我们保持逻辑思考的能力,寻求高质量的信息,这些信息最终会为我们所用。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在序号处补充完整下面的表格。
(3)小懒不爱思考,一遇难题就搜答案;搜的答案漏洞百出;只做机械性作业,不做创意性作业。请你结合【材料一】【材料三】给小懒提出三点建议。
(4)今年暑假,一张重庆山火中“穿越火线”的摩托车图片被热传,作者标明了是后期制作,但后续转发或者直接使用的各家媒体默认当做现场图片,还有不少官方机构作为新闻头条转发。针对这些新闻媒体的做法,请你结合材料内容,谈谈你的观点。
四、写作(55分)
以下两题,选做一题。
8. 作文。
没有哪个季节比冬天更能蕴藏巨大的静默的力量。风来让它刮,雪来让它下,转眼春天会开花。人生亦是如此,当我们陷入人生低谷时,不要失去希望与耐心,在无数的日子中静默执着地积蓄力量,就能等到属于自己的花开。
请以“静默的力量”为题,结合你的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但最多写满格。②不得抄袭和套作。③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④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班名。
9. 作文。
网课期间,小宇的妈妈一直很焦虑,担心小宇沉迷电子产品,既伤眼睛又影响学习,所以,妈妈一直全程陪伴,不给小宇任何自由,她们多次爆发“家庭大战”。请以小宇的口吻给妈妈写一封信,以打消其顾虑,赢得其信任。时间统一为5月20日。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但最多写满格。②不得抄袭和套作。③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④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班名。
主题词
诗句
阔大之景
①黄鹤一去不复返,_____。(崔颢《黄鹤楼》)
②_____,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亲人之思
③攀条折其荣,_____(《庭中有奇树》)
④_____,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怀才不遇
⑤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⑥我报路长嗟日暮,_____。(李清照《渔家傲》)
襟怀报复
做爱国奋斗的有为青年,要有曹操在《龟虽寿》里表露的⑦“_____,_____”的雄心壮志,要有李贺在《雁门太守行》里展现的⑧“_____,_____”的立志报国的决心。
重庆市开州区文峰教育集团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末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重庆市开州区文峰教育集团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末语文试题,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及运用,四说明理由,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开州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重庆市开州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文知识及运用,古诗文积累与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开州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重庆市开州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