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全套精品专题学案】通用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初一预科教材专题八:文言文-《论语》十二章(知识梳理+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全套精品专题学案】通用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初一预科教材专题八:文言文-《论语》十二章(知识梳理+含答案),共7页。
专题八:文言文-《论语》十二章一、文学文化常识⑴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号称有“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孔子的中心思想是“仁”。⑵《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详细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用语录体记录的古籍,也是儒家经典巨著。“半部《论语》治天下”(北宋宰相赵普),形象的概括了该书对后世的卓越贡献。⑶“四书五经”:“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牢记:“诗书礼易春秋”)二、朗读停顿⑴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⑵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⑶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⑷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⑸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⑹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⑺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⑻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⑼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⑽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⑾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⑿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三、重要字词解释及译文1.子曰(说):“学(学习)而(并且)时(按时)习(温习)之(代词,代前面的知识),不亦(也)说(通“悦”,愉快)乎(语气词,吗)?有朋(志同道合的人)自(从)远方来,不亦乐(快乐)乎?人不知(了解)而(却)不愠(生气),不亦君子(有才德的人)乎?”【翻译】孔子说:“学习并时常温习,不也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君子吗? ”2.曾子曰:“吾日(每天)三(多次)省(反省)吾(我)身——为(替)人谋(谋划事情)而不忠(竭尽全力)乎?与朋友交而不信(诚信)乎?传(老师教授的知识)不习(温习)乎?”【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身:替人家谋虑是不是尽心尽力?和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3.子曰:“吾十有(同“又”)五而志(立志)于学,三十而立(立身),四十而不惑(疑惑),五十而知天命(上天的旨意),六十而耳顺(听从不同的意见),七十而从(跟从)心所欲,不逾(越过)矩(规矩,法规)。”【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时,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时有所成就;四十岁,心里不再感到迷惑;五十岁知道天命是什么;六十岁时能吸取各种见解而加以容纳;七十岁能随心所欲,但也不逾越法度规矩。”4.子曰:“温(温习)故(学过的知识)而知新(新的理解),可(可以)以(凭借)为(做,担任)师矣(语气词)。”【翻译】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5.子曰:学(学习)而(却)不思(思考)则(就)罔(迷惑),思而不学则殆(疑惑)。【翻译】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深入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疑惑。”6.子曰∶“贤(贤德,品质高尚)哉(语气词 啊),回(颜回)也!一箪(盛饭的用的圆形竹器)食,一瓢(盛水的工具)饮(水),在陋(简陋)巷,人不堪(忍受)其忧,回也不改其(代词,指颜回)乐(快乐)。贤哉,回也!”【翻译】孔子说:“颜回的品质多么高尚啊!一竹筐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颜回却不改变他自有的乐趣。多么高尚啊,颜回!”7.子曰:“知(知道)之(代词,指代学问)者(……的人)不如好(喜欢,爱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以……为乐趣,名词意动用法)之者”【翻译】孔子说:“懂得某种学问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不如把研究这种学问作为快乐的人。”8.子曰:“饭(吃)疏食(粗糙的饭食),饮(喝)水(冷水),曲肱(弯着胳膊)而枕之,乐(快乐)亦在其中矣。不义(合乎法度)而富(财富)且贵(地位),于(对)我如(像)浮云。”【翻译】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9.子曰:“三人(几个人)行必(一定)有我师(老师)焉(于之,在其中);择(选择)其(代词,他们的)善者(优点)而从(跟从,学习)之,其不善者(不好的方面)而改(改正)之。”【翻译】孔子说:“几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选取他们的优点而学习,如果也有他们的缺点就加以改正。”10.子在川上(河边,川,河流)曰:“逝(往,离去)者如斯(代词,这,指河水)夫(语气词),不舍(放弃)昼夜。”【翻译】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11.子曰:“三军(军队)可夺(改变)帅也,匹夫(平民百姓)不可夺志(意志)也。”【翻译】孔子说:“一国军队,可以改变其主帅,一个人的志向却不能改变的。”12.子夏曰:“博(广泛地)学(学习)而(表并列)笃(坚定)志(志向),切(恳切的)问(发问)而近(当前的)思(思考),仁(仁德)在其中矣。”【翻译】子夏说:“广泛学习且能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的发问,思考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四、理解背诵⑴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⑵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⑶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⑷《论语》中读到学习他人优点,改正自己缺点的句子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和“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⑸《论语》中阐述学习方法的句子: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②传不习乎?③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强调复习)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结合)。阐述学习态度的句子有: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以学为乐,培养兴趣) 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谦虚好学) ③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既要从正面学习其经验,又要从反面吸取其教训)④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珍惜时间) 阐述品德修养的句子有: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宽以待人)②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忠实守信) ③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顺心而为) ④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⑤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安贫乐道) ⑥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坚守志向) ⑦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博学仁德)【文言知识积累】1.通假字⑴不亦说乎 “说”同“悦”,意思是愉快。⑵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有”同“又”,意思是古人在两位数的整数和零数之间常常加“有”。2.一词多义知&人不知而不愠动词,了解&温故而知新动词,得到 乐&不亦乐乎快乐&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以……为乐趣之&学而时习之代词,代前面的知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代词,指代学问 其&择其善者而从之代词,他们的&人不堪其忧代词,那种为&为人谋而不忠乎介词,替&可以为师矣动词,做,担任3.古今异义⑴学而时习之 (时:古义:按一定时间;今义:时间)(习:古义:复习;今义:学习)⑵不亦君子乎(古义:指有才德的人 今义:泛指品德高尚的人)⑶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每天;今义:一日)(三:古义:泛指多数,今义:数词,三)⑷温故而知新 (古义:旧的知识;今义:过去的,老的)⑸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古义:优点;今义:善良的人)⑹可以为师矣(古义:可以凭借;今义:可能,许可)⑺匹夫不可夺志也(古义:泛指平民百姓 ;今义:无学识、无智谋的人)4.词类活用⑴学而时习之 (名词作状语,按时)⑵吾日三省吾身 (名词作状语,每日)⑶温故而知新 (形容词作名词,学过的知识、新的体会)⑷传不习乎 (动词作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⑸饭疏食,饮水 (名词作动词,吃饭)⑹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5.虚词“而”的用法归纳⑴学而时习之(表顺承) ⑵人不知而不愠(表转折) ⑶为人谋而不忠乎(表转折)⑷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表转折) ⑸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表顺承) ⑹温故而知新(表顺承)⑺学而不思则罔(表转折) ⑻思而不学则殆(表转折)⑼不义而富且贵(表顺承) ⑽切问而近思(表顺承)6.由《论语》引申出来的成语积累⑴不亦乐乎:原意是“不也是很快乐的吗?”现用来表示达到极点的意思。⑵温故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认识现在。⑶三十而立:三十岁便能够自立于社会。指人开始走向成熟。⑷不舍昼夜:不分白天和黑夜,夜以继日。⑸逝者如斯:意思是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⑹匹夫不可夺志:比喻即使对一个普通的人,也不能随意改变他的志向。形容意志坚定,不可动摇。⑺择善而从:采纳正确的意见或选择好的方法加以实行。⑻三人行,必有我师: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能做我老师的人。形容谦虚好学。◆基础巩固一、文言实词1. 通假字(1)不亦说乎______同______,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______同______,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古今异义(1)有朋[F]自远方来古义:__________ 今义:朋友(2)饭疏食,饮水古义:__________ 今义:无色、无味的液体(3)三军可夺帅也古义:__________ 今义:夺取3. 词类活用动词用作名词(1)传不习乎 原意:传授 在文中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容词的意动用法(2)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原意:快乐 在文中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名词用作动词(3)饭疏食,饮水原意:食物 在文中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容词用作名词(4)温故而知新原意:旧的 在文中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意:新的 在文中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其他重点实词(1)学而时习之 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人不知而不愠 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不亦君子乎 君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吾日三省吾身 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为人谋而不忠乎 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志[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三十而立 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四十而不惑 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五十而知天命 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七十而从心所欲 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不逾矩 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学而不思则罔 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思而不学则殆 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人不堪其忧 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于我如浮云 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择其善者而从之 善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子在川上曰 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逝者如斯夫 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三军可夺帅也 三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博学而笃志 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切问而近思 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仁在其中矣 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文言虚词【答案】一、1.(1)说 悦 愉快 (2)有 又 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2.(1)志同道合的人 (2)冷水 (3)改变3.(1)老师传授的知识 (2)以……为快乐 (3)吃 (4)学过的知识 新的理解和体会 4.(1)按时 按时温习 (2)生气,恼怒 (3)指有才德的人 (4)每天 泛指多次。一说,实指,即下文所说的三个方面 自我检查、反省 (5)谋划事情 竭尽自己的心力 (6)诚信 (7)立志 (8)立身,指能有所成就 (9)迷惑,疑惑 (10)命令 (11)顺从 (12)越过 法度 (13)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14)疑惑 (15)能忍受 (16)喜爱,爱好 (17)像……一样 (18)好的方面,优点 (19)河流 (20)往、离去 代词,这,指河水 (21)指军队 (22)坚定 志向 (23)恳切 (24)仁德二、1.代词,它,这里指学问和事业。一说,指仁德 代词,指胳膊 2.介词,对,对于 3.转折连词,译为“却” 承接连词,可译为“就” 并列连词,可译为“且” 4.代词,他的三、1.学习了,然后按时温习,不是很愉快吗?2.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3.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因此恼怒,不也是有才德的人吗?4.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5.只是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感到疑惑。6.懂得某种学问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研究这种学问为快乐的人。7.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浮云一样。8.一国军队,可以改变其主帅,平民百姓的志向却是不能改变的。9.广泛学习且能坚定志向,恳切地发问求教,多思考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三、理解性默写:1.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2.记述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舍弃别人的短处的句子是: 3.当别人不了解自己时,误解自己时,孔子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4.强调只要善于学习,到处都有老师的句子是: 5.曾子每天从哪三个方面反省自己: 6.《论语》中表明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的句子是:___。7.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的句子是: 9.孔子告诫我们要珍惜时光的句子是: 10.《论语》中强调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句子是: 【答案】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5、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6、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7、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8、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9、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1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真题练习3.2020-2021年 青竹湖七上期中考试(二)文言文阅读(共 15 分)[甲]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②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③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④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选自 《<论语>十二则》) [乙]匡衡字稚圭guī,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①。衡乃穿壁引其光,映光而读之。邑yì人②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衡能说《诗》,时人为之语日:“无说《诗》,匡鼎③来;匡说《诗》,解人疑。”(节选自《西京杂记》,有改动) [注解]①逮:到,及。②邑人:同县的人。③匡鼎:“鼎”是匡衡的小名。翻译:匡衡字稚圭,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居家有蜡烛,光线却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在墙上打洞)凿穿墙壁引来邻居家的烛光,把书映照着光来读。同乡有个大户叫文不识,家中有很多书。(于是)匡衡就到他家去做他的佣人却不求得到报酬。文不识对匡衡的举动感到奇怪,问他,他说:“我希望能够读遍主人家的书。”文不识感到惊叹,就把书借给他。最终(匡衡)成为了大学问家。匡衡能够讲解《诗经》,人们为他编写了一首歌谣说:“没有人会讲解《诗经》,请匡鼎来。匡鼎来讲授《诗经》,能解除人们的疑问。”1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D ) (2 分) A.温故而.知新【连词,表顺接】/勤学而.无烛【表转折】 B.不亦说.乎【通“悦”,愉快】/衡能说.《诗》【讲授】C.学而时.习之【名作状语,按时】/时.人为之语曰【当时】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代词,它,这里指学问和事业】映光而读之【代词,书】 12.下列对文中划线语段的断句正确的是 ( B )(2 分)A.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B.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C.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D.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3 分)我要选取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如果有也有她们身上的缺点就加以改正。衡乃穿壁引其光,映光而读之。(3 分)匡衡就(在墙上打洞)凿穿墙壁引来邻居家的烛光,把书映照着光来读。乙文讲述了关于匡衡的哪些事情?同样是讲学习,乙文告诉我们学习要有什么样的态度?甲文中的第②句教给我们怎样的学习方法? (5 分)答;乙文讲述了匡衡①凿开墙壁而借光读书,②通过佣作不求报酬而读书。乙文告诉我们学习要有不畏艰难,勤奋刻苦的态度。学习需要复习巩固,但温习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重在通过融会贯通“旧知”达到“知新”的目的。
专题八:文言文-《论语》十二章一、文学文化常识⑴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号称有“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孔子的中心思想是“仁”。⑵《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详细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用语录体记录的古籍,也是儒家经典巨著。“半部《论语》治天下”(北宋宰相赵普),形象的概括了该书对后世的卓越贡献。⑶“四书五经”:“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牢记:“诗书礼易春秋”)二、朗读停顿⑴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⑵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⑶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⑷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⑸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⑹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⑺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⑻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⑼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⑽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⑾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⑿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三、重要字词解释及译文1.子曰(说):“学(学习)而(并且)时(按时)习(温习)之(代词,代前面的知识),不亦(也)说(通“悦”,愉快)乎(语气词,吗)?有朋(志同道合的人)自(从)远方来,不亦乐(快乐)乎?人不知(了解)而(却)不愠(生气),不亦君子(有才德的人)乎?”【翻译】孔子说:“学习并时常温习,不也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君子吗? ”2.曾子曰:“吾日(每天)三(多次)省(反省)吾(我)身——为(替)人谋(谋划事情)而不忠(竭尽全力)乎?与朋友交而不信(诚信)乎?传(老师教授的知识)不习(温习)乎?”【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身:替人家谋虑是不是尽心尽力?和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3.子曰:“吾十有(同“又”)五而志(立志)于学,三十而立(立身),四十而不惑(疑惑),五十而知天命(上天的旨意),六十而耳顺(听从不同的意见),七十而从(跟从)心所欲,不逾(越过)矩(规矩,法规)。”【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时,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时有所成就;四十岁,心里不再感到迷惑;五十岁知道天命是什么;六十岁时能吸取各种见解而加以容纳;七十岁能随心所欲,但也不逾越法度规矩。”4.子曰:“温(温习)故(学过的知识)而知新(新的理解),可(可以)以(凭借)为(做,担任)师矣(语气词)。”【翻译】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5.子曰:学(学习)而(却)不思(思考)则(就)罔(迷惑),思而不学则殆(疑惑)。【翻译】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深入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疑惑。”6.子曰∶“贤(贤德,品质高尚)哉(语气词 啊),回(颜回)也!一箪(盛饭的用的圆形竹器)食,一瓢(盛水的工具)饮(水),在陋(简陋)巷,人不堪(忍受)其忧,回也不改其(代词,指颜回)乐(快乐)。贤哉,回也!”【翻译】孔子说:“颜回的品质多么高尚啊!一竹筐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颜回却不改变他自有的乐趣。多么高尚啊,颜回!”7.子曰:“知(知道)之(代词,指代学问)者(……的人)不如好(喜欢,爱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以……为乐趣,名词意动用法)之者”【翻译】孔子说:“懂得某种学问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不如把研究这种学问作为快乐的人。”8.子曰:“饭(吃)疏食(粗糙的饭食),饮(喝)水(冷水),曲肱(弯着胳膊)而枕之,乐(快乐)亦在其中矣。不义(合乎法度)而富(财富)且贵(地位),于(对)我如(像)浮云。”【翻译】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9.子曰:“三人(几个人)行必(一定)有我师(老师)焉(于之,在其中);择(选择)其(代词,他们的)善者(优点)而从(跟从,学习)之,其不善者(不好的方面)而改(改正)之。”【翻译】孔子说:“几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选取他们的优点而学习,如果也有他们的缺点就加以改正。”10.子在川上(河边,川,河流)曰:“逝(往,离去)者如斯(代词,这,指河水)夫(语气词),不舍(放弃)昼夜。”【翻译】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11.子曰:“三军(军队)可夺(改变)帅也,匹夫(平民百姓)不可夺志(意志)也。”【翻译】孔子说:“一国军队,可以改变其主帅,一个人的志向却不能改变的。”12.子夏曰:“博(广泛地)学(学习)而(表并列)笃(坚定)志(志向),切(恳切的)问(发问)而近(当前的)思(思考),仁(仁德)在其中矣。”【翻译】子夏说:“广泛学习且能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的发问,思考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四、理解背诵⑴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⑵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⑶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⑷《论语》中读到学习他人优点,改正自己缺点的句子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和“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⑸《论语》中阐述学习方法的句子: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②传不习乎?③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强调复习)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结合)。阐述学习态度的句子有: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以学为乐,培养兴趣) 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谦虚好学) ③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既要从正面学习其经验,又要从反面吸取其教训)④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珍惜时间) 阐述品德修养的句子有: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宽以待人)②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忠实守信) ③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顺心而为) ④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⑤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安贫乐道) ⑥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坚守志向) ⑦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博学仁德)【文言知识积累】1.通假字⑴不亦说乎 “说”同“悦”,意思是愉快。⑵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有”同“又”,意思是古人在两位数的整数和零数之间常常加“有”。2.一词多义知&人不知而不愠动词,了解&温故而知新动词,得到 乐&不亦乐乎快乐&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以……为乐趣之&学而时习之代词,代前面的知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代词,指代学问 其&择其善者而从之代词,他们的&人不堪其忧代词,那种为&为人谋而不忠乎介词,替&可以为师矣动词,做,担任3.古今异义⑴学而时习之 (时:古义:按一定时间;今义:时间)(习:古义:复习;今义:学习)⑵不亦君子乎(古义:指有才德的人 今义:泛指品德高尚的人)⑶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每天;今义:一日)(三:古义:泛指多数,今义:数词,三)⑷温故而知新 (古义:旧的知识;今义:过去的,老的)⑸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古义:优点;今义:善良的人)⑹可以为师矣(古义:可以凭借;今义:可能,许可)⑺匹夫不可夺志也(古义:泛指平民百姓 ;今义:无学识、无智谋的人)4.词类活用⑴学而时习之 (名词作状语,按时)⑵吾日三省吾身 (名词作状语,每日)⑶温故而知新 (形容词作名词,学过的知识、新的体会)⑷传不习乎 (动词作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⑸饭疏食,饮水 (名词作动词,吃饭)⑹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5.虚词“而”的用法归纳⑴学而时习之(表顺承) ⑵人不知而不愠(表转折) ⑶为人谋而不忠乎(表转折)⑷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表转折) ⑸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表顺承) ⑹温故而知新(表顺承)⑺学而不思则罔(表转折) ⑻思而不学则殆(表转折)⑼不义而富且贵(表顺承) ⑽切问而近思(表顺承)6.由《论语》引申出来的成语积累⑴不亦乐乎:原意是“不也是很快乐的吗?”现用来表示达到极点的意思。⑵温故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认识现在。⑶三十而立:三十岁便能够自立于社会。指人开始走向成熟。⑷不舍昼夜:不分白天和黑夜,夜以继日。⑸逝者如斯:意思是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⑹匹夫不可夺志:比喻即使对一个普通的人,也不能随意改变他的志向。形容意志坚定,不可动摇。⑺择善而从:采纳正确的意见或选择好的方法加以实行。⑻三人行,必有我师: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能做我老师的人。形容谦虚好学。◆基础巩固一、文言实词1. 通假字(1)不亦说乎______同______,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______同______,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古今异义(1)有朋[F]自远方来古义:__________ 今义:朋友(2)饭疏食,饮水古义:__________ 今义:无色、无味的液体(3)三军可夺帅也古义:__________ 今义:夺取3. 词类活用动词用作名词(1)传不习乎 原意:传授 在文中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容词的意动用法(2)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原意:快乐 在文中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名词用作动词(3)饭疏食,饮水原意:食物 在文中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容词用作名词(4)温故而知新原意:旧的 在文中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意:新的 在文中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其他重点实词(1)学而时习之 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人不知而不愠 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不亦君子乎 君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吾日三省吾身 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为人谋而不忠乎 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志[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三十而立 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四十而不惑 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五十而知天命 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七十而从心所欲 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不逾矩 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学而不思则罔 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思而不学则殆 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人不堪其忧 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于我如浮云 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择其善者而从之 善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子在川上曰 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逝者如斯夫 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三军可夺帅也 三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博学而笃志 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切问而近思 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仁在其中矣 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文言虚词【答案】一、1.(1)说 悦 愉快 (2)有 又 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2.(1)志同道合的人 (2)冷水 (3)改变3.(1)老师传授的知识 (2)以……为快乐 (3)吃 (4)学过的知识 新的理解和体会 4.(1)按时 按时温习 (2)生气,恼怒 (3)指有才德的人 (4)每天 泛指多次。一说,实指,即下文所说的三个方面 自我检查、反省 (5)谋划事情 竭尽自己的心力 (6)诚信 (7)立志 (8)立身,指能有所成就 (9)迷惑,疑惑 (10)命令 (11)顺从 (12)越过 法度 (13)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14)疑惑 (15)能忍受 (16)喜爱,爱好 (17)像……一样 (18)好的方面,优点 (19)河流 (20)往、离去 代词,这,指河水 (21)指军队 (22)坚定 志向 (23)恳切 (24)仁德二、1.代词,它,这里指学问和事业。一说,指仁德 代词,指胳膊 2.介词,对,对于 3.转折连词,译为“却” 承接连词,可译为“就” 并列连词,可译为“且” 4.代词,他的三、1.学习了,然后按时温习,不是很愉快吗?2.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3.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因此恼怒,不也是有才德的人吗?4.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5.只是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感到疑惑。6.懂得某种学问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研究这种学问为快乐的人。7.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浮云一样。8.一国军队,可以改变其主帅,平民百姓的志向却是不能改变的。9.广泛学习且能坚定志向,恳切地发问求教,多思考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三、理解性默写:1.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2.记述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舍弃别人的短处的句子是: 3.当别人不了解自己时,误解自己时,孔子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4.强调只要善于学习,到处都有老师的句子是: 5.曾子每天从哪三个方面反省自己: 6.《论语》中表明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的句子是:___。7.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的句子是: 9.孔子告诫我们要珍惜时光的句子是: 10.《论语》中强调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句子是: 【答案】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5、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6、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7、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8、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9、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1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真题练习3.2020-2021年 青竹湖七上期中考试(二)文言文阅读(共 15 分)[甲]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②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③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④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选自 《<论语>十二则》) [乙]匡衡字稚圭guī,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①。衡乃穿壁引其光,映光而读之。邑yì人②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衡能说《诗》,时人为之语日:“无说《诗》,匡鼎③来;匡说《诗》,解人疑。”(节选自《西京杂记》,有改动) [注解]①逮:到,及。②邑人:同县的人。③匡鼎:“鼎”是匡衡的小名。翻译:匡衡字稚圭,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居家有蜡烛,光线却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在墙上打洞)凿穿墙壁引来邻居家的烛光,把书映照着光来读。同乡有个大户叫文不识,家中有很多书。(于是)匡衡就到他家去做他的佣人却不求得到报酬。文不识对匡衡的举动感到奇怪,问他,他说:“我希望能够读遍主人家的书。”文不识感到惊叹,就把书借给他。最终(匡衡)成为了大学问家。匡衡能够讲解《诗经》,人们为他编写了一首歌谣说:“没有人会讲解《诗经》,请匡鼎来。匡鼎来讲授《诗经》,能解除人们的疑问。”1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D ) (2 分) A.温故而.知新【连词,表顺接】/勤学而.无烛【表转折】 B.不亦说.乎【通“悦”,愉快】/衡能说.《诗》【讲授】C.学而时.习之【名作状语,按时】/时.人为之语曰【当时】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代词,它,这里指学问和事业】映光而读之【代词,书】 12.下列对文中划线语段的断句正确的是 ( B )(2 分)A.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B.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C.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D.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3 分)我要选取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如果有也有她们身上的缺点就加以改正。衡乃穿壁引其光,映光而读之。(3 分)匡衡就(在墙上打洞)凿穿墙壁引来邻居家的烛光,把书映照着光来读。乙文讲述了关于匡衡的哪些事情?同样是讲学习,乙文告诉我们学习要有什么样的态度?甲文中的第②句教给我们怎样的学习方法? (5 分)答;乙文讲述了匡衡①凿开墙壁而借光读书,②通过佣作不求报酬而读书。乙文告诉我们学习要有不畏艰难,勤奋刻苦的态度。学习需要复习巩固,但温习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重在通过融会贯通“旧知”达到“知新”的目的。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