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3-2024学年高二生物同步讲练测(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5章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节 植物生长素优秀当堂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5章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节 植物生长素优秀当堂检测题,文件包含51植物生长素讲义原卷版docx、51植物生长素讲义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7页, 欢迎下载使用。
知识点1: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微点拨】
关于生长素
化学本质的探究历程:1934年,科学家首先从人尿中分离出与生长素作用相同的化学物质——吲哚乙酸(IAA);1946年,人们从高等植物中将生长素分离出来,并确认它是IAA;进一步研究发现,植物体内具有与IAA相同效应的物质还有苯乙酸(PAA)、吲哚丁酸(IBA)等,它们都属于生长素。
植物向光性的原因——生长素发现过程得出的结论
植物向光性是由于生长素 分布不均匀 造成的,单侧光照射后,胚芽鞘背光侧生长素 多于 向光侧,所以背光侧生长 较快 ,从而造成植物向光弯曲生长。
【微点拨】
生长素发现过程相关实验中的易混易错点
①生长素的产生部位为胚芽鞘尖端,其产生与光照无关,有光、无光均可产生。
②生长素发挥作用的部位(弯曲生长的部位):胚芽鞘尖端。
③感光部位:胚芽鞘尖端
植物激素
概念:由 植物体内 产生,能从 产生部位 运送到 作用部位 ,对植物生长发育有 显著 影响的 微量 有机物。
种类: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等。
功能:作为 信息分子 ,几乎参与调节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所有生命活动。
【微点拨】
植物激素不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只起调节作用。
植物激素与动物激素的异同
相同点:二者都是调节生命活动的化学物质,都能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发挥作用,且都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
不同点
(2023春•文山市校级期末)如图是生长素发现过程中达尔文实验和温特实验的示意图。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实验中单侧光强度和时间是无关变量,是否表现出向光性为因变量
B.由图1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尖端产生的物质向下运输,促进尖端下部生长
C.图2实验自变量是琼脂块是否与尖端接触,因变量为是否表现出向光性
D.图2实验证明了尖端能产生促进其下部生长的物质,并命名为吲哚乙酸
【分析】
【解答】A、图1为达尔文实验,单侧光的强度和时间是无关变量,是否表现出向光性为因变量,A正确;
B、图1实验的结论是感受单侧光的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尖端可能产生的物质向下运输,促进尖端下部生长,B错误;
C、图2为温特实验,因变量为是否弯曲生长,这里弯曲生长没有光的影响,C错误;
D、温特命名促进生长的物质为生长素,后来其他人证明是吲哚乙酸,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植物生长素发现过程中的实验,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难度适中。考生要能够将科学家以及其所做实验进行对应;而本题解题时,可通过实验图解的分析与实验结论对应即可找到错误的选项。
(2021秋•南关区校级期中)达尔文关于生长素的发现实验中证明了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的部位、生长素产生的部位是( )
A.尖端、尖端下部B.尖端、尖端
C.尖端下部、尖端D.尖端下部、尖端下部
【分析】胚芽鞘中的生长素是由胚芽鞘尖端合成的,胚芽鞘的尖端部位感受单侧光的刺激,尖端下面一段是弯曲生长的部位。
【解答】解:通过生长素发现史的实验得知:胚芽鞘尖端是产生生长素的部位和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向光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以下的伸长区。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生长素及植物向光性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识记相关知识的能力,属于简单题。
(2020秋•张家口期末)如图所示的四组图表示了生长素发现的科学历程,下列有关实验结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图1说明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伸长区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
B.图2说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C.图3说明弯曲生长是尖端下部生成的物质且感受光刺激不均匀造成的
D.图4说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生长的是一种物质,并把它命名为生长素
【分析】生长素的发现:( 1 )达尔文的实验:实验过程:①单侧光照射,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向光性;①切去胚芽鞘尖端,胚芽鞘不生长;③不透光的锡箔小帽套在胚芽鞘尖端,胚芽鞘直立生长;④不透光的锡箔小帽套在胚芽鞘下端,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
(2 )拜尔的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3 )温特的实验:实验过程:接触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侧,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末接触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胚芽鞘不生长。
【解答】解:A、19世纪末达尔文实验说明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刺激后,就向下面的伸长区传递某种“影响”,造成伸长区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A正确;
B、1910年鲍森詹森实验说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B正确;
C、1914年拜尔实验说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C错误;
D、1928年,温特揭示出造成胚芽鞘弯曲的是一种化学物质,并把这种物质命名为生长素,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植物生长素发现过程中的实验,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难度适中。考生要能够将科学家以及其所做实验进行对应;而本题解题时,可通过实验图解的分析与实验结论对应即可找到错误的组合。
(2022•青铜峡市开学)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在植物体内含量极少
②在植物体内含量很多
③产生部位就是作用部位
④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⑤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⑥化学本质是有机物
A.①④⑥B.①③⑤C.②④⑤D.②③④⑥
【分析】植物激素是指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解答】解:①②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含量很少,①正确;②错误;
③④植物激素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③错误;④正确;
⑤⑥植物激素的化学本质不一定是蛋白质,但一定是有机物,⑤错误;⑥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植物激素的概念,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属于基础题。
(2021秋•周至县校级期中)动植物的生命活动都涉及激素调节。下列关于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长素是一种植物激素,所以在人体内环境中不应该有生长素
B.促胰液素和生长素分别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和第一种植物激素
C.动物激素和植物激素都具有微量和高效性,前者通过体液运输
D.动植物激素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但对细胞代谢具有调节作用
【分析】1、激素作用的一般特征:微量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2、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而是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是调节生命活动的信息分子。
【解答】解:A、科学家最早从人的尿液中提取出了生长素,故人体内环境中有生长素,A错误;
B、最先发现的动物激素是促胰液素,也是最早发现的激素,最先发现的植物激素是生长素,B正确;
C、激素都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且动物激素通过体液运输,C正确;
D、动物激素和植物激素都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只起调节作用,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动、植物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
知识点2:生长素的合成、运输与分布 ★★★
主要合成部位: 芽 、 幼嫩的叶 和 发育中的种子 。
合成原料:色氨酸
运输
极性运输:在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中,生长素只能从 形态学上端 运输到 形态学下端 ,而不能反过来运输,也就是只能单方向地运输。
非极性运输:在 成熟 组织中,可通过 输导 组织进行。
【微点拨】
极性运输是一种主动运输,消耗能量,需要载体蛋白。
关于生长素的另一种运输方式——横向运输
部位:根尖、芽尖等生长素产生部位。
方向:向光侧→背光侧;远地侧→近地侧。
影响因素:单侧光、重力等单一方向的刺激。
极性运输与横向运输的易错点:极性运输不受外界因素影响,始终是从形态学上端运至形态学下端;而横向运输会受外界因素影响,如重力、单侧光、离心力等。
分布:生长素在植物体各器官中都有分布,但相对集中分布在 生长旺盛 的部分。
(2023春•揭阳期末)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体内的生长素含量很少,但作用显著
B.生长素的主要合成部位是芽、幼嫩的叶、发育中的种子
C.生长素的作用效果与其浓度、植物的器官种类不同等有关
D.植物体内的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
【分析】生长素的产生:生长素的主要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成。运输:胚芽鞘、芽、幼叶、幼根中: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到形态学的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称为极性运输;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
【解答】解:A、生长素属于植物激素,具有含量很少,但作用显著的特点,A正确;
B、生长素的主要合成部位是芽、幼嫩的叶、发育中的种子,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成,B正确;
C、生长素所发挥的作用,因浓度、植物器官的种类等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如高浓度可能抑制抑制生长,而低浓度可以促进生长,C正确;
D、生长素可以由形态学上端运向形态学下端,即进行极性运输,也可在成熟组织中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
(2023春•利通区校级期末)下列关于生长素叙述,错误的是( )
A.根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大于芽
B.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方向不会受到重力因素影响
C.生长素的横向运输方向不会受到重力因素影响
D.合成生长素的原料是某种氨基酸
【分析】生长素的作用表现为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生长素所发挥的作用,因为浓度、植物细胞的成熟情况和器官的种类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不同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双子也植物>单子叶植物,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敏感程度表现为根>芽>茎。
【解答】解:A、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敏感程度表现为根>芽>茎,因此,根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大于芽,A正确;
B、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为主动运输,其运输方向不会受到重力因素影响,B正确;
C、单侧光、重力等因素可影响生长素的横向运输,C错误;
D、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故合成生长素的原料是色氨酸,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生长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难度适中。
知识点3: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
生理作用
细胞水平:促进细胞 伸长 生长、诱导细胞 分化 等。
器官水平:影响器官的生长、发育,如促进 侧根 和 不定根 发生,影响花、叶和果实发育等。
作用方式: 不 组成细胞结构、 不 为细胞提供能量、 不 催化细胞代谢,只是给细胞传达信息,起着调节细胞生命活动的作用。
作用机制:生长素首先与细胞内某种蛋白质—— 生长素受体 特异性结合,引发细胞内发生一系列信号转导过程,进而诱导 特定基因 的表达,从而产生效应。
生长素发挥作用的影响因素
生长素的浓度:一般来说,浓度低时 促进 生长,浓度过高时 抑制 生长。
植物细胞的成熟情况:幼嫩细胞 敏感 ,衰老细胞比较迟钝。
器官种类:敏感程度为 根>芽>茎 。
植物种类:一般 双子叶 植物比 单子叶 植物敏感。
【微点拨】
生长素浓度与植物不同器官生长反应的关系示意图
对根来说,既不促进生长也不抑制生长的点:A2;促进生长的点:A1;抑制生长的点:A3;A1A2、B1B2、C1C2段表示促进作用减弱(不可错认为抑制生长)。
用生长素杀死单子叶作物中的双子叶杂草。
作用特点:一般情况下,生长素在浓度较低时促进生长,在浓度过高时则会抑制生长。
生长素作用特点的实例分析——顶端优势
原因:顶芽处生长素浓度 较低 促进生长,侧芽处生长素浓度 过高 抑制生长。
接触方法: 摘除顶芽 。
产生原因的探究
应用
①农业生产:适时摘除棉花的 顶芽 以促进侧芽的发育,从而使它多开花、多结果。
②园艺方面: 修剪 景观树木,让树木发出更多的侧枝,使树型圆润、丰满。
(2023春•皮山县校级期末)下列不属于生长素生理作用的是( )
A.促进生长
B.促进扦插枝条生出不定根
C.促进果实发育
D.促进细胞分裂
【分析】生长素生理作用:促进生长、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促进果实的发育;作用特点: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细胞分裂素的主要生理作用:促进细胞分裂、促进芽的分化、侧枝的发育、叶绿素合成。
【解答】解:A、生长素能够促进细胞的伸长,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A正确;
B、一定浓度的生长素能够促进扦插枝条生根,B正确;
C、生长素能够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C正确;
D、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生长素无此生理作用,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生长素生理作用特性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3春•香格里拉市校级期末)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的向光生长能够体现生长素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特点
B.顶端优势产生的原因是侧芽生长素的合成受抑制
C.发育中的种子能合成生长素,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
D.水稻在传粉阶段遇到连续暴雨袭击,喷洒生长素类调节剂可避免减产
【分析】本题是对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作用的作用的考查,回忆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作用、作用特点及作用相关知识,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
【解答】解:A.植物的向光生长只能体现生长素的促进生长的作用,A错误;
B、顶芽生长占优势时,顶端产生的生长素运输至侧芽部位积累,而侧芽生长素的合成不受抑制,只是侧芽的生长受到抑制,B错误;
C、植物发育着的种子能合成生长素,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C正确;
D、人们收获水稻的目的是得到其种子,水稻在传粉阶段遇到连续暴雨袭击,喷洒生长素类似物不能得到种子,D锗误。
故选:C。
【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顶端优势的概念,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主动运输,生长素的作用,对生长素的发现、产生、运输、作用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
(2022秋•渭南期末)下列农业生产措施中,与生长素无关的是( )
A.果树的修芽剪枝
B.为提高棉花产量而摘心打顶
C.人工培育无子番茄
D.移栽花卉时剪去部分枝叶
【分析】生长素具有多方面的应用:能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能防止落花落果、能促进子房发育、能促进雌花分化等。
【解答】解:A、果树整枝修剪是打破生长素对腋芽的抑制作用,A正确;
B、摘心打顶是解除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对侧芽的抑制作用,使侧芽萌发成侧枝,B正确;
C、无子番茄的培育是利用生长素刺激子房壁发育为果实,C正确;
D、移栽植物常去掉部分叶片是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消耗,与激素无关,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生长素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难度适中。
(2023春•弥勒市校级期末)如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某植物根和茎生长的影响,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生长素对这两种器官的作用都具有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特点
B.若植物茎向光一侧生长素浓度为b点对应浓度,则背光侧浓度一定在d点~e点对应浓度范围
C.植株倒伏一段时间后,根近地侧生长素浓度应大于c点对应浓度
D.该植物根比茎对生长素敏感
【分析】生长素生理作用:促进生长、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促进果实的发育;作用特点: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生长素的两重作用与浓度和器官有关,根比茎敏感。
【解答】解:A、据曲线可知,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生长素都能促进根、茎生长,而当生长素浓度大于一定的浓度的,对根、茎都有抑制作用,说明生长素对两种器官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A正确;
B、茎的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于向光侧,生长较快,若植物茎向光一侧生长素浓度为b点所示浓度,则背光侧浓度为b~e所示浓度范围(不包括b、e两点),B错误;
C、植株倒伏一段时间后,由于重力的作用,生长素由根的远地侧向根尖近地侧运输,由于根对生长素反应比较敏感,故近地侧的生长受到抑制,即根近地侧生长素浓度应大于c点对应浓度,C正确;
D、看图可知:根的最适生长素浓度比茎小,所以根比茎对生长素敏感,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生长素生理作用特性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3春•古城区校级期末)如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据图分析,能得出的结论是( )
A.a、b、c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依次是促进根、茎、芽生长的最适浓度
B.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对芽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C.生长素对三种器官的作用都是浓度较低时促进生长,浓度过高时抑制生长
D.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敏感,衰老的细胞对生长素比较迟钝
【分析】题图分析:该图反应了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之外根、芽、茎的影响,由曲线变化趋势可知,曲线最高点即a、b、c分别是根、芽、茎的最适浓度,每条曲线走势相同,均可以反应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但三条曲线相比较,可以发现不同植物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敏感性排序为根>芽>茎。
【解答】解:A、图中a、b、c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是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浓度,A错误;
B、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和芽的生长都是促进作用,B错误;
C、由图可知,生长素对三种器官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C正确;
D、由该图不能判断幼嫩的细胞和衰老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的灵敏程度,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生长素的作用特性、关键是分析曲线图,从图中提取信息,结合所学的有关生长素的知识对各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
(2023•天津开学)正常生长的植物体内,生长素具有促进其生长等多种生理功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的弯曲生长一定是由单侧光引起的
B.生长素一定和靶细胞的受体结合,影响细胞内基因的表达
C.生长素在植物体内一定是极性运输
D.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同一器官的作用效果一定不同
【分析】产生生长素的主要部位是胚芽鞘顶端,幼嫩的芽、幼叶、发育中的种子,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存在极性运输与横向运输。单侧光、重力和离心力可以影响生长素的分布。
【解答】解:A、植物的弯曲生长可能是由单侧光引起的,也可能是重力等单侧因素引起的,A错误;
B、生长素与靶细胞靶细胞的受体结合,可影响靶细胞内基因的表达,从而起到调节作用,B正确;
C、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植物的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C错误;
D、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同一器官作用,最适浓度两侧的两种浓度作用效果可能相同,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生长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
(2023春•龙陵县校级期末)如图所示,图一是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后胚芽鞘弯曲生长的情况(弯曲角度用α表示);图二是生长素对胚芽鞘生长的作用示意图,由此可以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在B点时α具有最大值
B.当生长素浓度小于B点浓度时,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α逐渐减小
C.只有生长素浓度大于C点浓度时,生长素才会抑制胚芽鞘的生长
D.由图二可知,生长素对胚芽鞘的生长作用具有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特点
【分析】分析题图:图一种胚芽鞘弯曲程度越大,α越小;图二横坐标以上的部分代表促进作用,横坐标上的点代表既不促进也不抑制,而横坐标以下部分(C点以后)代表抑制作用。
【解答】解:A、B点所对应的浓度是生长素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因此,当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在B点时,促进胚芽鞘生长作用最强,此时的α具有最小值,A错误;
B、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在B点时,促进作用最大,胚芽鞘一侧生长最快,其弯曲程度最高,α具有最小值。因此,当生长素浓度小于B点浓度时,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α逐渐减小,B正确;
C、图中C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胚芽鞘的生长表现为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的状态,高于该浓度后,生长素表现为抑制胚芽鞘的生长,C正确;
D、由图二曲线可知,生长素对胚芽鞘的生长作用具有低浓度促进生长(D点之前)、高浓度抑制生长(D点之后)的特点,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生长素的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
(2023春•山西期末)棉花在种植初期,进行适时“打顶”,可达到增产的效果。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棉花种植过程中若喷洒生长素,需控制好生长素的浓度
B.“打顶”可以增产的原因是能减少营养消耗、增加棉铃数量等
C.顶端优势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较高浓度的生长素促进了顶芽生长
D.棉花植株的生长发育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形成的调节网络调控的
【分析】顶端优势是顶芽优先生长,侧芽生长受抑制的现象。原因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到侧芽的部位积累,使得侧芽部位的生长素浓度高于顶芽的生长素浓度,从而使侧芽生长受抑制,顶芽生长较快,解除顶端优势可以促进侧芽的生长。
【解答】解:A、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现象,故棉花种植过程中若喷洒生长素,需控制好生长素的浓度,这样才会促进棉花的生长,A正确;
B、棉铃打顶是指掐去棉铃的顶尖,能解除顶端优势,有利侧芽的生长,增加棉铃数量,从而增产,同时,打顶能减少营养消耗,B正确;
C、顶端优势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顶芽产生生长素极性运输到侧芽,侧芽生长素浓度升高,进而抑制侧芽的生长,C错误;
D、棉花植株的生长发育依靠多种激素,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形成的调节网络,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生长素的作用及两重性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023春•台州期末)绿篱在园林工人的修剪下长得茂密整齐,修剪的目的是( )
A.促进顶芽生长B.促进向光性
C.解除休眠D.破坏其顶端优势
【分析】顶端优势是顶芽优先生长,侧芽生长受抑制的现象。原因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到侧芽的部位积累,使得侧芽部位的生长素浓度高于顶芽的生长素浓度,从而使侧芽生长受抑制,顶芽生长较快,解除顶端优势可以促进侧芽的生长。
【解答】解: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而高浓度抑制生长。顶芽能产生生长素,且向下运输大量积累在侧芽处,使侧芽处的生长素浓度升高,抑制侧芽生长,因此园林工人为使灌木围成的绿篱长得茂密、整齐,需要对绿篱定期修剪,目的是解除顶端优势,使侧芽的生长素含量降低,促进侧芽生长。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生长素的作用,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能够结合题干信息和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应用。
(2023春•渝中区校级期中)关于顶端优势的产生,生物学界有3种主要的学说:
①生长素直接抑制学说;
②生长素间接抑制学说;
③营养学说。
科学家在对不同植物的观察、实验中分别发现以下情况:
Ⅰ.顶芽的细胞优先得到由根部和叶片运来的营养物质,导致侧芽得不到充足的养分而生长缓慢;
Ⅱ.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运输到侧芽,导致侧芽产生的细胞分裂素减少而生长缓慢;
Ⅲ.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运输到侧芽,使侧芽获得的生长素增多,导致侧芽生长缓慢;
Ⅳ.“打顶”、“摘心”可以解除顶端优势。
关于科学家发现的情况和支持的学说之间对应的关系,下列正确的是( )
A.情况Ⅰ只支持学说②B.情况Ⅱ只支持学说③
C.情况Ⅲ只支持学说①D.情况Ⅳ只支持学说①②
【分析】顶端优势
(1)概念: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
(2)原因: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枝条上部的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较高;侧芽对生长素浓度比较敏感,因而使侧芽的发育受到抑制。
(3)解除方法:摘除顶芽。
【解答】解:A、顶芽的细胞优先得到由根部和叶片运来的营养物质,导致侧芽得不到充足的养分而生长缓慢,支持③营养学说,A错误;
B、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运输到侧芽,导致侧芽产生的细胞分裂素减少而生长缓慢,体现了生长素通过影响细胞分裂的含量而影响顶端优势的产生,应支持②生长素间接抑制学说,B错误;
C、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运输到侧芽,使侧芽获得的生长素增多,导致侧芽生长缓慢,支持①生长素直接抑制学说,C正确;
D、“打顶”、“摘心”可以解除顶端优势,支持①生长素直接抑制学说,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重点考查顶端优势产生的原因,要求考生理解生长素的运输及作用的两重性,合理解释顶端优势现象产生的原因,再对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2023•湖北模拟)萼片是花的最外一环,能保护花蕾的内部。在果实生长过程中,萼片不脱落(萼片宿存),则喷洒的农药、雨水不能及时散发,在花萼部位聚集,容易产生果锈、黑星病、顶腐病等病害。科研人员以库尔勒香梨为实验材料,分析了100mg/L的生长素(IAA)和100mg/L的生长素抑制剂(TBA)对不同序位果实萼片发育的影响,部分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同一处理下,第4序位果实脱萼率比第1序位果实脱萼率高
B.在同一序位下,果实脱萼率大小关系为TBA处理>清水处理>IAA处理
C.喷施IAA会促进果实萼片的宿存,影响萼片的脱落
D.该研究表明,IAA在器官水平上起着促进细胞生长的作用
【分析】分析题图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是喷施物质的种类和萼片的不同序位,因变量是果实脱萼率。实验结论:喷施IAA会抑制果实萼片脱落,喷施生长素抑制剂(TBA),导致IAA含量减少,其对萼片脱落的抑制作用减弱,果实脱萼率增大。
【解答】解: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喷施物质的种类和萼片的不同序位,不论是对照组(清水处理组)、IAA处理组还是TIBA处理组,同一处理下,第4序位果实脱萼率均比第1序位果实脱萼率高,A正确;
B、只比较图中白柱,第1序位的果实脱萼率大小关系为TBA处理>清水处理>IAA处理;只比较图中黑柱,第4序位的果实脱萼率大小关系也为TBA处理>清水处理>IAA处理,B正确;
C、比较对照组和IAA处理组的白柱,可知喷施IAA会抑制第1序位果实萼片脱落;比较对照组和IAA处理组的黑柱,可知喷施IAA会抑制第4序位果实萼片脱落,综合而言,喷施IAA会促进果实萼片的宿存,影响萼片的脱落,C正确;
D、该研究说明100mg/L的生长素IAA会抑制果实萼片脱落,导致喷洒的农药,雨水不能及时散发,在花萼部位聚集,容易产生果锈、黑星病、顶腐病等病害,不利于果实生长,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植物激素的作用,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难度适中。
(2023•房山区一模)绿色开花植物受精卵发育成种子,子房发育成果实。为研究IAA(生长素)对番茄子房发育的调节作用,科研人员将处于花蕾期的番茄花分成4组进行实验,见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授粉是子房发育成果实的必要条件
B.比较2、3组实验结果,表明子房发育成果实需要IAA
C.依据3、4组实验结果,推测IAA不能从花柄运输到子房
D.由此实验结果推测子房壁细胞不能产生生长素
【分析】分析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果可知,与正常番茄相比,没有授粉的三组处理,只有在子房上涂抹IAA,才结果实,其他两组处理都没结果实,说明子房发育成果实,需要种子产生的生长素。
【解答】解:A、3组子房上涂抹适量IAA,子房也能发育成果实,A错误;
B、由2组、3组的结果可知,未授粉但涂抹IAA子房可发育为果实,说明子房发育成果实需要IAA,B正确;
C、3、4组的自变量为IAA涂抹位置不同,由结果可知,IAA也许不能从花柄运输到子房,C正确;
D、1组番茄花发育成果实,其子房生长所需的生长素主要来自于发育着的种子,2组若子房壁细胞能产生生长素,则其子房能正常生长,而2组子房不发育,故由此实验结果推测子房壁细胞不能产生生长素,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结合图表,考查了生长素生理作用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提升了学生获取图表信息、审题能力以及实验知识,注重学生的实验分析能力的过关。
知识点4:向性运动 ★★★
向光性
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
植物向性运动的处理和分析
(1)遮盖类
实验现象:甲 直立生长 ,乙 弯向光源生长
①尖端是感光部位,也是生长素横向运输的部位,尖端被覆盖,生长素不发生横向运输。
②生长素在尖端产生,经极性运输的方式运输至尖端下部,促进尖端下部生长,尖端生长素的分布,决定了尖端下部生长素的分布,也决定了其生长情况。
(2)插入类:生长素不能透过云母片,能透过琼脂块
实验现象:甲 向右弯曲生长 。乙 直立生长 。丙 向光生长 。丁 向光生长 。
(3)旋转类
实验现象:甲 直立生长 。乙 向光生长 。丙 向小孔弯曲生长 。丁 向转盘中心弯曲生长 。
(4)移植类
实验现象:甲 不生长 , 也不弯曲 。乙 直立生长 。丙 向左弯曲生长 。丁 向右弯曲生长 。
(5)幼苗横置类
实验现象:无重力条件下, 水平 生长;有重力条件下,根 向地生长 ,茎 背地生长 。
实验验证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和运输特点
(1)验证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到形态学下端
实验现象:A组去掉尖端的胚芽鞘 向右弯曲生长 ,B组去掉尖端的胚芽鞘 既不生长,也不弯曲 。
(2)验证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
实验现象:装置a中胚芽鞘 直立生长 ;装置b和c中胚芽鞘 弯向光源生长 。
(3)比较重力和单侧光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
①若A、B中幼苗都向上弯曲生长,只是B向上弯曲程度大,则说明重力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 大于 单侧光。
②若A中幼苗向下弯曲生长,B中幼苗向上弯曲生长,则说明单侧光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 大于 重力。
③若A中幼苗水平生长,B中幼苗向上弯曲生长,则说明单侧光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 等于 重力。
(2023•锦州模拟)当研究水稻胚芽鞘的向光生长时,发现根具有背光生长现象,经研究该现象也是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引起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根的背光生长体现了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特点
B.胚芽鞘的向光生长体现了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特点
C.B侧生长素浓度大于A侧,D侧生长素浓度大于C侧
D.单侧光决定了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极性运输的方向
【分析】分析图解:图中根的生长具有背光性,茎的生长具有向光性。
生长素在单侧光的刺激下,会由向光一侧朝背光一侧运输,因此图中B>A、C>D。由于根对生长素浓度最敏感,C侧生长素浓度高,对根生长起抑制作用,而D侧浓度低反而促进根的生长,因此根具有背光性;茎对生长素浓度不敏感,B侧生长素浓度高,生长快,A侧生长素浓度低,生长慢,因此茎弯向光源生长。
【解答】解:AC、生长素在单侧光的刺激下,会由向光一侧朝背光一侧运输,因此图中B>A、C>D,由于根对生长素浓度最敏感,C侧生长素浓度高,对根生长起抑制作用,而D侧浓度低反而促进根的生长,故根的背光生长体现了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特点,A正确,C错误;
B、茎对生长素浓度不敏感,B侧生长素浓度高,生长快,A侧生长素浓度低,生长慢,因此茎弯向光源生长,胚芽鞘的向光生长不能体现了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特点,B错误;
D、单侧光决定了生长素的横向运输,但不能决定极性运输的方向,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植物激素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能够结合题干信息和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应用。
(2023春•和平区校级月考)植物根的向水性(即弯向水多的一侧生长)与根尖生长素分布不均有关(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生长素是以色氨酸为原料合成的一种蛋白质
B.生长素会由水少的一侧向水多的一侧极性运输
C.水多一侧的细胞纵向长度比水少一侧的细胞长
D.根的向水性体现出生长素的作用特点是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分析】生长素的化学成分是蚓哚乙酸,它是以色氨酸为原料合成的一种小分子有机物,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解答】解:A、生长素是色氨酸经一系列转变形成的吲哚乙酸,生长素的化学本质不是蛋白质,A错误;
B、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从形态学的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而非题图中的运输方向,B错误;
C、植物根的向水性(即弯向水多的一侧生长),据图可知,水多的一侧生长素浓度高,故水多一侧细胞的纵向长度比水少的一侧短,C错误;
D、由图可知水少一侧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生长,水多一侧生长素浓度高,抑制生长,所以根的向水性体现出生长素的作用特点是高浓度抑制生长,低浓度促进生长,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其作用特性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运用所学知识即可准确判断各选项。
(2023春•焦作期末)将豌豆幼苗水平横置于地面(图1),一段时间后测定其根的远地侧①和近地侧②,以及茎的远地侧③和近地侧④的生长素浓度;图2是不同生长素浓度对豌豆幼苗根、芽、茎的作用效果。下列有关分析不合理的是( )
A.与②处相比,①处生长素浓度高,促进作用强,根向地生长
B.③④处生长素浓度可分别对应于e、f,茎表现为背地生长
C.生长素在根向地生长和茎背地生长中的作用不完全相同
D.若将幼苗在太空中水平横置,则幼苗可能表现为水平生长
【分析】生长素的作用表现为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生长素所发挥的作用,因为浓度、植物细胞的成熟情况和器官的种类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不同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双子也植物>单子叶植物,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敏感程度表现为根>芽>茎。
【解答】解:A、与②处相比,①处生长素浓度低,根对生长素比较敏感,故②表现为抑制生长,①表现为促进生长,故根向地生长,A错误;
B、与③处相比,④处生长素浓度高,促进作用强,故③④处生长素浓度可分别对应于e、f,茎表现为背地生长,B正确;
C、生长素在根向地生长时表现出两重性,即高浓度时抑制生长,低浓度时促进生长;在茎背地生长时均表现为促进生长,故生长素在根向地生长和茎背地生长中的作用不完全相同,C正确;
D、将幼苗放置太空中,由于植物处于失重状态,生长素不会横向运输,所以幼苗将表现为水平生长,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生长素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023春•泸西县校级期末)将植物横放,测量不同浓度生长素条件下根和茎的生长状况,如图甲所示.则曲线上的P点最可能对应乙图中的位置是( )
A.aB.bC.cD.d
【分析】分析甲图,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加大,一条生长曲线受到抑制,这属于根的生长曲线(因为根对生长素的敏感性大于茎);另一条生长曲线为茎,即图中P点对应的是茎的生长素浓度.
植物横放时,由于受到重力作用,近地一侧的生长素浓度比远地一侧的生长素浓度高,即d处生长素浓度较b处高,c处生长素浓度较a处高.根对生长素最敏感,所以d处生长素浓度高,抑制生长,而b处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生长,所以根弯曲向下生长;茎对生长素最不敏感,a处生长素浓度低,促进作用弱,生长慢,而c处生长素浓度高,促进作用强,生长快,所以茎弯曲向上生长.
【解答】解:植物横放,根尖和芽尖都能够产生生长素,受到重力影响,生长素在近地侧分布较多,即d大于b,c大于a;又根对生长素比较敏感,故高浓度生长素抑制其生长,低浓度促进生长,即b点促进生长,d点抑制生长,根向下弯曲;而茎对生长素不敏感,故ac两侧生长素都能促进它们生长,其c浓度较大促进作用更强,故茎背地生长;
图甲中的P点生长素浓度较低,且表现为促进作用,故为a点。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生长素的两重性以及根和茎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能力,注重生长素的两重性在生产上的运用,这类题型关键在于判断植物的浓度以及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其中敏感性从大到小依次是根芽茎.
(2023春•重庆期末)将一株正在生长的植物水平放入正在太空失重的航天飞机的暗室内,暗室朝向地心的一侧开一个小孔,小孔附近放一光源,如图1所示;如图2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情况。请判断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若仅暗室中的植物匀速旋转,一段时间后,图1所示植物水平生长
B.在地球上进行图1实验,若植物茎向下弯曲生长说明单侧光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更大
C.在地球上进行图1实验,同时去掉光源,一段时间后,若植物根的远地侧的生长素浓度为m,则近地侧的生长素浓度q的范围是大于c
D.单侧光会刺激胚芽鞘尖端产生生长素,并引起生长素的分布不均匀
【分析】太空飞行的航天飞机,失去重力作用;植物生长受到单侧光的影响,植物尖端有感光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背光一侧多,生长素极性向下端运输,使背光一侧生长快,植物表现出弯向光源生长。
【解答】解:A、图1所示植物在失重的状态下,重力对生长素的分布没有影响,若仅暗室中的植物匀速旋转,向光侧和背光侧生长素浓度一样,图1所示植物水平生长,A正确;
B、在地球上进行图1实验,重力和单侧光对生长素的分布均有影响,若植物茎向下弯曲生长说明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于向光侧,即单侧光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更大,B正确;
C、若把图1的装置放回地球上,同时去掉光源,由于重力的影响,根的近地侧生长素的浓度大于远地侧,根的近地侧生长受到抑制,根的远地侧生长受到促进,故若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为m,则根的近地侧生长素的浓度范围q是大于c,C正确;
D、胚芽鞘尖端产生生长素与单侧光无关,单侧光会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引起生长素的分布不均匀,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植物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分析题意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2秋•湖北期末)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顶端优势时,顶芽的生长会抑制侧芽处生长素的合成
B.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和光照方向无关,缺氧会影响极性运输
C.生长素由胚芽鞘尖端产生,并促进胚芽鞘尖端的伸长
D.顶端优势和茎的向光性都说明生长素具有“低促高抑”的生理特性
【分析】顶端优势:植物顶芽优先生长,侧芽受抑制的现象,因为顶芽产生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积累在侧芽,使侧芽生长受抑制极性运输: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运向形态学下端;极性运输是细胞的主动运输.在成熟组织中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
【解答】解:A、顶端优势产生的原因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积累在侧芽,侧芽对生长素浓度比较敏感,侧芽的生长受到抑制,A错误;
B、极性运输指的是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是一种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极性运输和光照方向无关,当缺乏氧气或有氧呼吸受抑制时,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减少,则主动运输的速率减慢,B正确;
C、产生生长素的部位在尖端,而发生生长及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以下的伸长区,C错误;
D、茎的背光侧和向光侧都只体现了生长素的促进作用,顶端优势能说明生长素具有“低促高抑”的生理特性,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生长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2022秋•渭滨区期末)下列现象能体现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的是( )
①根的背光生长
②茎的背地生长
③茎的向光生长
④顶端优势
⑤除草剂的应用
⑥无子果实的培育
A.①④⑤B.③④⑤C.①④⑥D.②④⑤
【分析】阅读题干可知本题涉及的知识点是生长素生理作用及两重性,梳理相关知识点,然后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生长素生理作用:促进生长、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促进果实的发育;特点:具有双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双重作用体现在根的向地性、顶端优势.
【解答】解:①根的背光生长,即根的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生长,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抑制生长,体现了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的两重性,①正确;
②茎的背地生长,即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促进生长,②错误;
③单侧光使茎的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低,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茎对生长素不敏感,表现出茎向光生长,体现了生长素促进生长的作用,③错误;
④顶端优势体现了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④正确;
⑤除草剂主要是使用低浓度促进植物生长,高浓度的生长素溶液抑制植物生长的原理,体现了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⑤正确;
⑥无子果实体现了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⑥错误。
所以,①④⑤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生长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3春•榆林期末)如图所示为用燕麦胚芽鞘所做的一系列实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中生长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
B.乙中的胚芽鞘能向右弯曲生长
C.丙中胚芽鞘尖端向右弯曲生长
D.丁中的胚芽鞘不弯曲不生长
【分析】生长素的运输方向主要有:极性运输和横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的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横向运输是由于单侧光的刺激,导致胚芽鞘尖端生长素由向光一侧朝背光一侧运输。
【解答】解:A、生长素能透过琼脂块,且极性运输由遗传特性所决定,故甲中生长素可进行极性运输,A错误;
B、云母片能阻挡生长素运输,导致乙中的胚芽鞘左侧下部(生长部位)生长素含量少,右侧下部(生长部位)生长素含量多,生长更快,故乙中胚芽鞘向左弯曲生长,B错误;
C、丙中胚芽替尖端的生长素由于受光照影响,能进行横向运输,胚芽鞘左侧生长素含量多,生长快,故胚芽鞘尖端向右弯曲生长,C正确;
D、云母片能阻挡尖端的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导致胚芽鞘下部(生长部位)两侧生长素分布均匀,故丁中的胚芽鞘直立生长,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生长素运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023春•宁蒗县校级期末)用燕麦胚芽鞘及幼苗⑦⑧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一段时间后,会引起弯曲生长现象的是( )
A.②⑤⑥⑦B.①②③⑤⑧C.①③④⑥⑦D.②⑤⑧
【分析】胚芽鞘中的生长素是由胚芽鞘尖端合成的,胚芽鞘向光弯曲和生长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下部的伸长区;引起横向运输的原因是单侧光或地心引力;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尖端产生某种刺激,生长素向背光侧移动,运输到下部的伸长区,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此出现向光弯曲,显示出向光性。
研究胚芽鞘向光性的实验中,一般用琼脂、锡箔小帽、云母片这三种材料处理胚芽鞘。琼脂能够透水也能透光;锡箔不透光;云母片不透水,能阻断生长素的运输。图①中,由于胚芽鞘尖端是匀速旋转的,因此ab中生长素分布是均匀的;注意⑦⑧中旋转的方式不同,⑦只有花盆转,⑧是花盆跟着暗盒转。
【解答】解:①中胚芽鞘尖端的匀速旋转,所以a和b中生长素浓度相同,因而燕麦胚芽鞘直立生长;
②由于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中的生长素放置在左侧,所以燕麦胚芽鞘会向右侧弯曲生长;
③锡箔小帽使胚芽鞘的尖端部位感受不到单侧光的刺激,因而燕麦胚芽鞘直立生长;
④生长素不能通过云母片,单侧光不能使生长素向背光一侧运输,所以燕麦胚芽鞘直立生长;
⑤生长素不能通过云母片,右侧生长素不能向下运输,所以燕麦胚芽鞘会向右侧弯曲生长;
⑥生长素能通过明胶片向下运输,所以燕麦胚芽鞘直立生长;
⑦中旋转植物,受光均匀,直立生长;
⑧中整体旋转,对于植物而言,只能接受到来自小孔的单侧光照,所以弯向小孔生长。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生长素的运输及生理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023•武功县校级模拟)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研究吲哚乙酸(IAA)与脱落酸(ABA)的运输特点,用放射性同位素14C标记IAA和ABA开展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若图中AB为茎尖切段,琼脂块①出现较强放射性而②没有放射性,说明IAA在茎尖的运输是极性运输
B.若图中AB为茎尖切段,琼脂块③和④中均出现了较强放射性,说明ABA在茎尖的运输不是极性运输
C.若图中AB为成熟茎切段,琼脂块①和②中出现放射性的是②
D.将含IAA的琼脂块至于阳光下一段时间,经检测琼脂块中的IAA含量降低,说明了光会导致IAA降解
【分析】生长素的产生和运输
1、生长素的合成部位: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2、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横向运输:向光侧→背光侧。极性运输:形态学上端→形态学下端(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
【解答】解:AB、若图中AB为茎尖切段,琼脂块①和③上方的茎尖切段是正放的,而琼脂块②和④上方的茎尖切段是倒放的,由于IAA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所以琼脂块①中出现较强放射性。而琼脂块③和④中均出现了较强放射性,说明ABA在茎尖的运输不是极性运输,A、B正确;
C、若图中AB为成熟茎切段,IAA在成熟茎切段中的运输是非极性运输,即可以在形态学上端和形态学下端之间双向运输,琼脂块①和②应都有放射性,C错误;
D、若将含IAA的琼脂块至于阳光下一段时间,由于光会导致IAA降解,从而使琼脂块中的IAA含量降低,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植物基因的作用,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难度适中。
(2023春•重庆期末)研究人员用刚萌发的盆栽燕麦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其中图甲所示的是处理方法,图乙是对应的实验结果。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实验主要探究了某强度的单侧光及重力对横放状态下植物生长的影响
B.从③的处理及结果可见,重力能影响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
C.从②的处理及结果可见,一定强度的单侧光影响生长素运输的效果与重力的相当
D.环境条件会影响生长素的含量,生长素是基因表达的直接产物
【分析】受重力影响,茎出现背地生长,受单侧光的影响,茎向光生长。
【解答】解:A、据图可知,该盆栽燕麦横放,说明受到重力影响,又有单侧光照射,因此该实验主要探究了某强度的单侧光及重力对横放状态下植物生长的影响,A正确;
B、从③的处理(只受重力影响)及结果可见,重力能影响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B正确;
C、②受光照影响和受重力影响,从②的处理及结果可见(水平生长,说明生长素分布均匀),一定强度的单侧光影响生长素运输的效果与重力的相当,C正确;
D、环境条件(如单侧光和重力)会影响生长素的含量,但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不是蛋白质,不是生长素基因表达的直接产物,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类别
植物激素
动物激素
分泌器官
无特定的分泌器官
有特定的内分泌腺
化学本质
一般是小分子物质
蛋白质、类固醇等
作用部位
无明显的靶器官
靶器官、靶细胞
运输方式
多样、复杂
随着体液运输
科学家
实验过程
实验结论
①
达尔文
胚芽鞘尖端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尖端可能产生的物质向下运输,促进尖端下部生长
②
拜尔
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通过琼脂片向下传递
③
鲍森•詹森
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原因是尖端产生的刺激在下部分布不均匀
④
温特
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刺激是一种化学物质,并命名为生长素,但并没有证明其本质是吲哚乙酸
组别
1组
2组
3组
4组
实验处理
授粉
未授粉
不涂抹IAA
不涂抹IAA
在子房上涂抹IAA
在花柄上涂抹IAA
果实平均重量(g)
4.1
0
5.3
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4节 环境因素参与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优秀复习练习题,文件包含54环境因素参与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讲义原卷版docx、54环境因素参与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讲义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3节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精品习题,文件包含53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讲义原卷版docx、53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讲义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2节 其他植物激素精品同步练习题,文件包含52其他植物激素讲义原卷版docx、52其他植物激素讲义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