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4版高中生物第1章种群及其动态第3节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5130428/0-17037231213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教材2024版高中生物第1章种群及其动态第3节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5130428/0-170372312143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教材2024版高中生物第1章种群及其动态第3节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5130428/0-170372312146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教材2024版高中生物第1章种群及其动态第3节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第4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5130428/0-1703723121497/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教材2024版高中生物第1章种群及其动态第3节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第5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5130428/0-1703723121518/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教材2024版高中生物第1章种群及其动态第3节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第6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5130428/0-1703723121539/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教材2024版高中生物第1章种群及其动态第3节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第7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5130428/0-1703723121564/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教材2024版高中生物第1章种群及其动态第3节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第8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5130428/0-1703723121587/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新教材2024版高中生物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课件(23份)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1章 种群及其动态第3节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图片课件ppt
展开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1章 种群及其动态第3节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图片课件ppt,共5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前·新知导学,光照强度,气温升高,气温降低,爆发式增长,综合性,种内竞争,种间竞争,捕食与被捕食,互相竞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1.非生物因素(1)阳光:如森林中的林下植物的种群密度主要取决于林下植物受到的___________。(2)温度:如许多植物种子在春季萌发为新植株主要受__________的影响;蚊类等昆虫在寒冷季节到来时一般会全部死亡主要受__________的影响。
(3)水:如干旱缺水会使许多植物种群的死亡率________,动物种群在寻找水源的过程中常常发生个体的死亡;东亚飞蝗在气候干旱时种群______________。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往往是________的。
2.生物因素(1)种内关系:__________加剧使种群的增长受限制,说明种群数量的变化受种群________生物因素的影响。(2)种间关系:种间关系是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______生物因素。包括__________关系(双小核草履虫与大草履虫)、________关系(猞猁与雪兔)、________关系(宿主动物与寄生虫、细菌、病毒)。在自然界,任何一个种群都与其他种群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____________的关系都是十分常见的。
影响某一株小麦生活的生物因素包括哪些? 提示:不仅包括它周围的杂草、农业害虫、鼠类等,还包括它周围的其他小麦植株
北极熊不能在热带生活,杨柳不能在沙漠生长,影响它们生活的非生物因素分别是( )A.温度、水分 B.温度、阳光C.水分、阳光D.阳光、水分【答案】A 【解析】北极熊具有保温的脂肪和毛发,因此北极熊不能在热带生活;沙漠地区水分严重缺乏,导致沙漠地区生物种类稀少,而杨柳生长需要大量的水分,因此不能在沙漠生长。影响它们生活的非生物因素分别是温度和水分,A正确。
种群研究的应用1.在濒危动物的保护方面通过调查获知种群密度、___________________、性别比例、年龄结构等特征,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素,准确了解该种群的生存状态,预测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采取合理的保护对策。
该种群的数量变化的趋势
2.渔业上希望每年既能捕捞较多的鱼,又不危及来年的鱼产量,需要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3.有害生物防治方面如在鼠害发生时,既适当采用____________的方法控制现存害鼠的种群数量,又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降低环境容纳量才能达到有效防治。
捕捞量与种群数量变化之间
减少其获得食物的机会
如何保护濒危动植物? 如何防治有害生物?提示: 对于濒危动植物而言,由于环境污染、人类破坏等,导致此种生物的K值变小,因此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等措施提高环境容纳量,是保护这些生物的根本措施。在农林害虫的防治方面,降低农林害虫的环境容纳量是防治的根本,杀虫效果最好的时期则在K/2之前
研究种群的变化规律以及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对于有害动物的防治、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以及濒危动物种群的拯救和恢复,都有着重要意义。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采取措施降低环境容纳量,能从根本上限制有害动物的种群数量B.消灭捕食者,引入被捕食者是保护濒危动物的根本措施C.在田鼠种群数量达到K/2时进行防治,消耗的防治成本最低D.鱼类养殖中,在接近K/2时进行捕捞有利于鱼类的可持续增产【答案】A
【解析】采取措施如减少其食物来源,增加其天敌的数量,破坏其栖息环境等,可降低环境容纳量,能从根本上限制有害动物的种群数量增长,A正确;建立自然保护区,给濒危动物创造更宽广的生存空间,改善它们的栖息环境,从而提高环境容纳量,是保护濒危动物的根本措施,B错误;在种群数量达到K/2前防治,防治成本最低,C错误;鱼类养殖过程中,捕捞后的剩余量接近于K/2时,有利于鱼类资源的可持续增产,D错误。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水分、土壤、温度、湿度等多种因素,它们对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产生着影响。(1)阳光:只有在光照条件下,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且储存能量。光对动植物的生理和分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温度:温度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发育。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只能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环境温度高于或低于一定的限度时,生物就可能受到伤害,甚至死亡。温度也影响生物的分布。(3)水分:一切生物的生活都离不开水。水常常决定生物的分布。干旱的荒漠地区,只有少数耐干旱的动植物能生存;而在雨量充沛的地区,森林茂密,动植物种类繁多。
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周围其他生物的影响,包括捕食、寄生、种间竞争等关系。
1.(2022·广东揭阳高二统考期末)下述古代诗句中,部分体现了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其中不属于对种群数量变化产生影响的是( )A.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C.昨夜雨疏风骤……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D.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答案】C【解析】春天气温回升,草原上的草数量增加,体现了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产生的影响,A正确;暮春三月,江南绿草遍野,树上各种花朵盛开,成群的黄莺到处飞翔,体现了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产生的影响,B正确;一夜的风雨过后,海棠树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了,没有体现非生物因素对海棠树种群数量变化产生的影响,C错误;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不同,大雁又飞回衡阳了,体现了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产生的影响,D正确。
2.某草原近年来爆发蝗灾,数万亩的天然草场遭受了蝗虫的蚕食,严重威胁当地的牧业生产。当地科学工作者通过相关实验得到如图所示的结果。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的自变量包括蝗虫的种类以及蝗虫的种群密度B.宽须蚁蝗的种群密度影响牧草产量,但其本身的数量变化也受牧草及其他蝗虫种群的影响C.由图可知,将各蝗虫的种群密度控制在低水平可以提高牧草产量D.根据研究结果可知,对该草原危害最大的蝗虫是狭翅雏蝗,需要重点防治【答案】D
【解析】据题图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蝗虫的种类及其种群密度,A正确;宽须蚁蝗以牧草为食,其种群密度会影响牧草的产量,同时宽须蚁蝗的种群数量也受牧草的影响,宽须蚁蝗与其他蝗虫形成竞争关系(如竞争食物),因此宽须蚁蝗的种群数量也受到这些竞争者的影响,B正确;据图可知,与各蝗虫密度为0时相比,除亚洲小车蝗外,其他蝗虫(特别是狭翅雏蝗)的种群密度控制在较低水平时,牧草产量均有所提高,C正确;结合图示可知,对该草原危害最大的蝗虫是亚洲小车蝗,需要重点防治,D错误。
1.种群特征、数量变化规律和应用之间的关系
2.种群研究的具体应用
右图表示“S”形增长方式的增长速率变化。(1)若图为某种鼠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除鼠害时应让该鼠种群的数量保持在什么水平?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2)若图为某种鲈鱼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某养殖基地捕鱼后应将该种鲈鱼的种群数量保持在什么水平?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3)养殖基地捕捞鲈鱼时,渔网的网眼不能过小,否则会影响来年鱼的产量,这是为什么?请从种群特征的角度作出解释。
提示:(1)应保持在K/2以下。因为小于K/2时,种群数量基数小,种群增长速率小,利于控制鼠群数量的增长。(2)需要将鱼群数量控制在K/2附近。此时鲈鱼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有利于鲈鱼种群数量的增长。(3)渔网的网眼过小,会使得鲈鱼种群中年龄过小的鲈鱼、成年鲈鱼、老年鲈鱼都被捕获,不能使种群年龄结构持续为增长型,且使种群数量基数变小,影响来年鲈鱼的产量。
1.(2022·广东珠海校考)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康乐团队发现了一种信息素,它可使飞蝗种群由散聚型转变为群居型,形成超大型种群而加重蝗灾。某科研小组对蝗虫种群数量变化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图。结合下图信息分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可用样方法调查跳蝻(蝗虫幼虫)的种群密度B.对蝗灾区进行人工降雨有利于控制蝗虫数量C.气温持续升高不利于蝗虫种群数量的增长D.依据信息素结构可设计拮抗剂用于蝗灾治理【答案】C
【解析】跳蝻(蝗虫幼虫)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可用样方法调查跳蝻(蝗虫幼虫)的种群密度,A正确;据图可知,蝗虫数量变化和降雨呈负相关,对蝗灾区进行人工降水可有效控制其数量,B正确;据图可知,气温升高会导致蝗虫种群数量的增长,C错误;由题干信息可知,信息素可使飞蝗种群由散聚型转变为群居型,形成超大型种群而加重蝗灾,故依据信息素结构可设计拮抗剂用于蝗灾治理,D正确。
2.(2022·广东深圳高级中学校考)唐鱼是华南地区的小型濒危杂食性鱼类,入侵物种食蚊鱼会捕食唐鱼。研究人员调查比较了在不同生境中唐鱼种群的体长在食蚊鱼入侵取样点与无入侵取样点间的差异。(图中矩形代表体长集中分布区域,其内黑色横线表示平均值,垂直线段表示数值的变动范围,上下两端分别表示最大值和最小值。体长与鱼龄相关)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入侵初期,与溪流生境相比农田生境中食蚊鱼更容易捕食到唐鱼幼体B.食蚊鱼入侵使唐鱼种群的平均体长上升,有利于唐鱼种群的数量增长C.无论在农田生境还是溪流生境,食蚊鱼入侵都可能降低唐鱼的种内竞争D.相同生境里,食蚊鱼入侵取样点中唐鱼种群K值比无入侵取样点的低【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入侵初期,与溪流生境相比农田生境中唐鱼体长更长,说明农田生境中唐鱼成体更多,故农田生境中食蚊鱼更容易捕食到唐鱼幼体,A正确;由图可知,食蚊鱼入侵使唐鱼种群的平均体长上升,使唐鱼种群的年龄结构变为衰退型,不利于唐鱼种群的数量增长,B错误;无论在农田生境还是溪流生境,食蚊鱼入侵都可能使唐鱼数量减少,从而降低唐鱼的种内竞争,C正确;相同生境里,食蚊鱼入侵取样点中唐鱼种群增长压力大,唐鱼种群K值比无入侵取样点的低,D正确。
1.(2022·广东珠海统考)下列有关环境容纳量(即K值)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外来物种入侵不会影响原有种群的环境容纳量B.草原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可能随季节更替而变化C.种群数量接近K值时其出生率和死亡率都会升高D.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其年龄结构很快走向衰退型【答案】B
【解析】外来物种入侵会使种群生存的环境发生变化,而环境容纳量会随着环境条件的改变而发生改变,故外来物种入侵会影响原有种群的环境容纳量,A错误;在自然条件下,草原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可能随气候、季节更替而变化,B正确;种群数量接近K值时其出生率会降低,死亡率会升高,C错误;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种群数量相对稳定,其年龄结构一般为稳定型,D错误。
2.(2022·广东梁启超纪念中学校考)自然界中种群的数量特征是种群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如图表示某动物种群在不同条件下数量变化情况的数学模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模型属于数学模型的表现形式之一的曲线图,该形式较为直观形象B.图中OA段种群增长近似于“J”形曲线,该模型需要满足的条件是空间和资源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和其他竞争物种等C.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是K1,在DE阶段,若该动物的栖息地遭到破坏后,虽然食物减少和活动范围缩小,但其K值基本不变D.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很多,分析图中曲线,与DE段相比,影响CD段的因素最可能是气候变化和传染病【答案】C
【解析】该模型为曲线图,属于数学模型,该形式较为直观形象,A正确;图中OA段种群数量迅速增加,接近“J”形曲线特点,该模型需要满足的条件是无限环境(空间和资源充裕)、理想条件(气候适宜,没有天敌和其他竞争物种等),B正确;种群数量稳定后在K值上下波动,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是K1,在DE阶段,若该动物的栖息地遭到破坏后,则其K值下降,C错误;DE段表示种群数量相对稳定,CD段表示种群数量迅速下降,与DE段相比,影响CD段的因素最可能是由于气候变化和传染病,D正确。
3.(2022·广东江门校考)如图表示处于平衡状态的某生物种群因某些外界环境变化导致种群中生物个体数量改变时的四种情形,下列有关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若图①所示为海洋中某鱼类种群,则a点后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大量放养了该种鱼类B.若图②所示为某发酵罐中酵母菌的数量,则b点后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增加了营养供应C.图③中c点后发生的变化表明该种群性别比例失衡D.图④曲线可用于指导海洋捕捞【答案】C
【解析】若图①所示为海洋中某鱼类种群,则a点时,达到该海洋区域的环境容纳量,之后数量剧增,其原因可能是大量放养了该种鱼类,A正确;若图②所示为某发酵罐中酵母菌的数量,则b点时,达到发酵罐的环境容纳量,之后增加营养供应,可导致酵母菌数量剧增,B正确;图③中c点后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可能是环境条件剧变,比如天气、外来物种入侵等引起的,性别比例失衡不会导致数量急剧下降,C错误;图④曲线为自然状态下种群的数量变化规律,可用于指导海洋捕捞,当鱼群数量大于K/2时捕捞,捕捞后要维持种群数量在K/2左右,既能捕到较多的鱼,又能使种群快速增长,D正确。
4.(2022·广东湛江统考)海洋渔业生产中,合理使用网眼尺寸较大的网具进行捕捞,有利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 )A.减少捕捞强度,保持足够的种群基数B.更多幼小的个体逃脱,得到生长和繁殖的机会C.改变性别比例,提高种群出生率D.维持良好的年龄结构,有利于种群数量的恢复【答案】C
【解析】合理使用网眼尺寸较大的网具进行捕捞,减少了捕获个体的数量,保持足够的种群基数,A正确;海洋渔业生产中,合理使用网眼尺寸较大的网具进行捕捞,会使更多幼小的个体逃脱,得到生长和繁殖的机会,使得种群的年龄结构处于增长型,B正确;网眼尺寸较大的网具,只能对捕捞的鱼的大小进行选择,而不能选择鱼的性别,因此不会改变其性别比例,C错误;种群的年龄结构处于增长型,则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有利于种群数量的恢复,D正确。
5.如图表示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鱼类种群数量的增长受自身种群密度的制约B.气候条件的改变不会影响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C.防治蝗灾应在害虫数量达到c点时进行D.渔业捕捞后剩余量需控制在a点以保持最高的增长速率【答案】A
【解析】由于环境资源有限,种群密度越大,种内竞争会越剧烈,从而会影响种群数量的增长,A正确;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受环境(包括气候条件)的影响,B错误;c点时种群的增长最快,不利于防治蝗灾,C错误;c点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渔业捕捞后剩余量需控制在c点,有利于种群数量得到快速恢复,D错误。
6.某研究所调查发现,某种鱼迁入一生态系统后,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呈“________”形;若在t2时种群数量为N,则在t1时种群数量为________。t1时该种群的年龄结构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2)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________时,原因是__________。(3)在t2时期后,该鱼种群数量变化将呈现________状态,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S N/2 增长型 (2)t1 在t1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资源更新能力最强,获得的量较大且不影响该鱼类资源的再生 (3)波动 种内竞争加剧 捕食者数量增加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3节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课文课件ppt,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③⑤⑥,生存状态,中等强度,化学和物理,环境容纳量,环境污染,害虫的天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3节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示范课课件ppt,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刷基础,刷易错,刷提升,刷素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生物选择性必修2第3节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图文课件ppt,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重难斩,题型诀,高考遇,知识绘,巩固练,AC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