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交通【识图·速记】初中地理必备识图速记手册与变式演练 专题14 巴西和极地地区(解析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5132711/0-170375922494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中国的交通【识图·速记】初中地理必备识图速记手册与变式演练 专题14 巴西和极地地区(解析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5132711/0-17037592250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中国的交通【识图·速记】初中地理必备识图速记手册与变式演练 专题14 巴西和极地地区(解析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5132711/0-170375922502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中国的交通【识图·速记】初中地理必备识图速记手册与变式演练 专题14 巴西和极地地区(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中国的交通【识图·速记】初中地理必备识图速记手册与变式演练 专题14 巴西和极地地区(解析版),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巴西,极地地区,解题技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巴西:
读巴西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水域名称:①____洋,②____洋,③____河。
(2)河流③冲积形成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____平原,该平原属于____气候,平原上分布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____,其中60%在巴西境内。
(3)图中A为世界上最大的高原____。
(4)B是巴西首都____,图中D、E字母代号中表示巴西的大城市圣保罗的是____(填字母)。
(5)图中位于巴西首都西南方向的C处有巴西和巴拉圭两国合建的世界著名的____水电站。
【答案】(1)大西 太平 亚马孙
(2)亚马孙 热带雨林 热带雨林
(3)巴西高原
(4)巴西利亚 E
(5)伊泰普
二、极地地区:
读极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是_________地区,图乙是_________地区。
(2)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大洲:
A__________ C_________ D_________ F__________
(3)我国在图甲地区建立的首个南极内陆科学考察站是_________(填字母),在图乙地区建立的科学考察站是____________(填名称)。
(4)在图乙地区有世界最大的岛屿____________岛。
(5)图甲和图乙相比,气温更_______(填“高”或“低”),降水更________(填“多”或“少”),风速更________(填“快”或“慢”)。
(6)图甲地区的代表动物是__________,图乙地区的代表动物是__________。
【答案】(1)南极 北极
亚洲 非洲 北美洲 大洋洲
K 黄河站
格陵兰
低 少 快
企鹅 北极熊
三、解题技巧:
1、根据所给的地图说出巴西的地理位置,主要地形,首都和主要城市。了解巴西的人种构成及其工农业的发展。理解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及加强保护的重要性。
2、根据所给的地图和资料说出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海陆分布及自然环境特点。了解极地考察与极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3、极地地区周围地理事物的判定:
(1)南极地区:
①根据海陆轮廓形状判读:离南极最近的大洲是南美洲,与南极半岛相对。南极半岛的东面为大西洋,西面为太平洋。南极大陆最宽的部分所对的大洋是印度洋,印度洋的西面是非洲,东面为大洋洲。
②根据经度判读:若图上出现经纬度,0°经线穿过非洲和大西洋,所以0°经线穿过的大洋为大西洋,0°经线附近大洲为非洲;180°经线穿过的大洲是大洋洲,穿过的大洋是太平洋。
北极地区:
①利用经线:0°经线西侧主要是北美洲,东侧是欧洲、亚洲。
②利用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格陵兰岛属于北美洲,因此,格陵兰岛以西部分是北美洲,以东部分是欧洲和亚洲。
一、巴西:
1、位置:
(1)半球位置:巴西主要位于西半球和南半球(赤道穿过巴西北部,巴西是地跨南北半球的南半球国家)。
(2)纬度位置:主要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从温度带来看,主要位于热带,是世界上热带面积最大的国家。
(3)海陆位置:位于南美洲东部,东临大西洋。
2、地形、地势:
(1)地形:巴西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南部的A巴西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北部的B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覆盖着全球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亚马孙热带雨林有“世界动植物王国”之称。
(2)地势:南高北低。
3、气候:
(1)亚马孙平原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终年高温多雨;
(2)巴西高原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4、河流:
(1)亚马孙河:是世界上径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长度仅次于尼罗河,为世界第二长河。
(2)巴拉那河:是南美洲第二大河,干流上的伊泰普水电站由巴西和巴拉圭两国共建。
5、农业:是巴西重要的国民经济基础部门。巴西农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的是咖啡、甘蔗、柑橘、大豆,咖啡豆、蔗糖、橘汁,大豆是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大量种植咖啡,被称为“咖啡王国”,天然橡胶种植兴旺期,曾以“天然橡胶的故乡”著称于世。
6、工业:巴西的钢铁、汽车、飞机制造等跻身于世界重要的生产国行列。巴西的矿产资源(铁、锰、金)、水资源和水能资源丰富,其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部邻近铁矿和海上交通便利的圣保罗、里约热内卢等地区。
7、经济:南美洲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
8、人口种族:巴西最显著的人口特征是混血种人数量多。巴西人口中,白种人占一半多,黑白混血种人约占40%。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他们是拉丁美洲最早的居民。巴西曾经是葡萄牙的殖民地,通用葡萄牙语。
9、文化:狂欢节、桑巴舞、足球。
10、城市:
(1)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
(2)圣保罗:巴西最大的城市和工业中心。
(3)里约热内卢:巴西旧都,全国第二大城市和最大的商港。
(4)巴西利亚:特意在巴西高原设计和建造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
二、极地地区:
1、位置:
(1)北极地区:被亚洲、欧洲、北美洲三大洲包围,主要位于北极圈(66.5°N)以北;
(2)南极地区: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三大洋包围,主要位于南极圈(66.5°S)以南。
2、范围:
(1)北极地区包括北冰洋大部分及其周边的亚、欧、北美三洲部分地区;
(2)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周边海洋。
(3)南极洲位于地球的最南端,是平均海拔最高,跨经度最广,纬度最高的,世界上唯一一块人类共有的陆地。
(4)北冰洋位于地球的最北端,是世界上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洋,也是世界上面积最小、平均深度最浅、最寒冷的大洋。
3、气候特征:
(1)北极地区终年严寒,降水较少,多暴雪;
(2)南极地区酷寒、干燥和烈风。
4、常住居民:北极地区原住居民是因纽特人和拉普人;南极地区无常住人口。
5、代表动物:北极地区代表动物是北极熊;南极地区代表动物是企鹅。
6、极地科学考察: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是南极的暖季(北半球的冬季),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北极最佳的科考时间是6~8月(北半球的夏季)。中国的极地科考站包括北极地区的黄河站;南极地区的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长城站无极昼极夜现象。我国南极地区的第五个科考站,在罗斯海的难言岛上。
1、从地形、气候两个方面分析亚马孙河的河口年平均流量大的原因。
(1)地形:亚马孙河流域北、西、南三面被高原山地包围,有众多河流汇入。
(2)气候:亚马孙河流域处于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量大。
2、巴西和澳大利亚的人口都分布在东部沿海特别是东南沿海,试分析其原因。
①气候温暖湿润;②港口优良对外交通便利;③开发早,经济发达。
热带雨林的作用有哪些?
①调节全球气候;②提供新鲜空气;③涵养水源;④防止水土流失;⑤维护生物多样性;⑥提供药材、木材、食品等。
4、热带雨林能吸收二氧化碳,减少温室效应,具有环境效益,被称为“地球之肺”。热带雨林被毁的后果有哪些?
①水土流失加剧;②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③温室效应加剧;④生态环境恶化;⑤世界气候异常。
5、为什么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的建站时间都选择在2月?
每年的11月到次年的3月,是南极地区的暖季,气温回升,又有极昼现象。
6、为什么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还要冷?
①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②南极地区海拔比北极地区高;③南极地区一年内的日照时间比北极地区短。
7、极地的环境问题有哪些?
①生物资源遭到破坏;②南极臭氧层空洞;③全球变暖;④两极冰川大面积融化;⑤固体水资源减少等。
8、极地的保护措施有哪些?
①南极地区——签订了《南极条约》,规定南极的利用只限于和平目的,禁止一切军事活动和任何核爆炸或处理放射性废物等;禁止两极的滥捕滥杀活动。中国于1983年正式加入《南极条约》。
②北极地区——《北极环境保护战略》。
1.读图,完成下面各题。
(1)图中表示的国家是________,该国主要位于________(温度带),A是________(地形区)。
(2)该国是世界最大的咖啡生产国和出口国,有________之称。该国人口主要分布在________。
(3)该国北部的地形区是________,河流③________,该河流域分布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因而保护热带雨林是全球应当共同承担的责任,试分析热带雨林的意义。(环境意义和经济意义至少各写一条,总共不少于三条)
________。
【答案】1.(1)巴西 热带 巴西高原
(2)咖啡王国 东南沿海地区
(3)亚马孙平原 亚马孙河 环境意义:维护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保护土壤;调节全球气候;提供氧气;经济意义:提供木材、药材、食物
【解析】1.本大题以巴西地图为材料,共设置三道小题,涉及巴西纬度位置、巴西主要地形区分布、巴西河流分布、巴西人口分布、热带雨林的保护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1)图中国家为巴西,赤道穿过巴西的北部地区,南回归线穿过巴西的南部地区,所以巴西主要位于热带;图中A地是巴西高原。
(2)巴西由于咖啡种植面积、产量和出口量一直居世界榜首,被誉为“咖啡王国”;巴西的城市和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3)巴西北部是亚马孙平原,在亚马孙平原上分布着亚马孙河;亚马孙热带雨林也被称为“地球之肺”,对调节全球气候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降落到雨林中的雨水,通过植物的蒸腾、蒸发作用,有四分之三的水分返还到大气中;另一方面,雨林中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源源不断地向大气输送新鲜的氧气。所以热带雨林对于全球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环境意义上来说,可维护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保护土壤;调节全球气候;提供氧气;从经济意义上来说,可提供木材、药材、食物等。
2.读“巴西轮廓示意图”完成小题。
(1)河流③冲积形成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亚马孙平原平原,该平原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平原上分布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因产生了世界五分之一的氧气,所以被誉为“__________”。
(2)写出数字代表的大洋:①__________洋、②__________洋。
(3)图中A为世界上最大的高原________。
(4)B是巴西首都巴西利亚,图中D、E字母代号中表示巴西最大的城市圣保罗的是__________。
(5)图中位于巴西首都西南方向的C处有巴西和巴拉圭两国合建的世界著名的__________
水电站。
【答案】2.(1)地球之肺
(2)大西洋 太平洋
(3)巴西高原
(4)E
(5)伊泰普
【解析】2.本题以“巴西轮廓示意图”为材料,涉及巴西的热带雨林、地形、濒临的海洋、城市、水电站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以及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巴西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具有巨大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因产生了世界五分之一的氧气,被称为“地球之肺”。
(2)据图可知,①大洋是位于巴西东部的大西洋,②大洋是位于南美洲西部的太平洋。
(3)A高原位于南美洲东部,北邻亚马孙平原,西接安第斯山脉,南连拉普拉塔平原,东临大西洋,面积约5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
(4)D为巴西第二大城市里约热内卢,E为巴西最大的城市圣保罗。
(5)C水电站位于巴拉那河流上,是巴西和巴拉圭两国合建的伊泰普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是当今世界装机容量第二大,发电量第二大水电站,仅次于我国长江三峡水电站。
3.读某国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所在的国家为____,该国最大的河流是____河,与该河纬度相近的是另一大洲的一条大河是____。
(2)图中A点位于____(地形区)上;属于____气候。B为____平原,属 ④ 气候。
(3)图中C是____洋,D是该国与邻国合建的、目前世界上最大的____水电站。
(4)图中E城市是该国首都____,F城是该国最大城市____,该国最大的港口城市是____。
【答案】3.(1)巴西 亚马孙河 刚果河
(2)巴西高原 热带草原气候 亚马孙平原 热带雨林
(3)大西洋 伊泰普水电站
(4)巴西利亚 圣保罗 里约热内卢
【解析】3.本题以某国略图为试题背景,涉及了该国的自然环境及社会经济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对知识点的掌握及灵活运用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1)结合图示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该国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根据轮廓可知是巴西;该国最大的河流是亚马孙河,发源于西部的安第斯山脉;亚马孙水系跨越高温多雨的赤道南北,向东注入大西洋;与该河纬度相近的另一大洲的一条大河是非洲的刚果河。
(2)结合图示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巴西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地势南高北低。A点位于南部巴西高原,该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北部的B为亚马孙平原,亚马孙平原终年高温多雨,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3)结合图示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图中C是大西洋;巴西水力资源丰富,水电在全国发电量中所占比例较大,D伊泰普水电站位于巴拉那河上,由巴西和巴拉圭两国合建。
(4)结合图示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E是巴西首都巴西利亚;F是巴西第一大城市圣保罗,里约热内卢为巴西第二大城市和最大海港。
4.读巴西图,回答下列问题。
(1)A点位于______平原 B点位于_______高原C________洋
(2)D是最大城市_______ E是首都________
(3)F是水电站________
(4)从图中可以看出,巴西大部分领土位于南、北半球中的哪个半球 _______半球。
【答案】4.(1)亚马孙 巴西 大西
(2)圣保罗 巴西利亚
(3)伊泰普
(4)南
【解析】4.本题以巴西为材料,考查巴西的地形、地理位置、城市、水电站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世界区域地理的认知水平。
(1)由图可知,图中A是位于巴西北部的亚马孙平原,是世界最大的平原;B是位于巴西南部的巴西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高原;C是位于巴西东部的大西洋。
(2)D是位于巴西东南部,位于南温带的圣保罗,是巴西最大的城市;E是巴西的首都—巴西利亚。
(3)F水电站是位于巴西与巴拉圭之间的伊泰普水电站,是世界上仅次于三峡的第二大水电站。
(4)由图中纬线可以看出,赤道和南回归线穿过巴西,可以看出,巴西是一个跨了南北半球、但大部分位于南半球的国家。
5.读巴西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纬线的名称:A_____,B_____。
(2)河流①是_____河,注入的大洋C是_____洋。
(3)平原②是_____平原,主要为_____气候,③是_____高原,是世界面积_____的高原。
(4)⑤是该国的首都_____,由图可知,巴西的煤炭、锰、_____等矿产资源丰富。
【答案】5.(1)赤道 南回归线
(2)亚马孙 大西
(3)亚马孙 热带雨林 巴西 最大
(4)巴西利亚 铁
【解析】5.本题以巴西略图材料,主要涉及巴西的位置、河流、地形以及矿产资源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图片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表达能力。
(1)巴西绝大部分地处赤道A和南回归线B之间,大部分地区属于五带中的热带。
(2)巴西东临大西洋,是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①河流是亚马孙河,该河流是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
(3)②平原为亚马孙平原,赤道穿过该平原,其主要的气候类型为热带雨林气候;③为巴西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
(4)巴西的首都为巴西利亚,巴西矿产资源丰富,图示信息中主要有煤炭、铁、锰等。
6.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确定这是_______。(填国家名称)
(2)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海洋①_______,②_______,平原③_______,高原④_______,首都⑤_______,河流⑥_______。
(3)这个国度的人口特征是_______人数量多。
(4)说出两种此国度盛产的农矿产品。_______、_______。
(5)此国度热带雨林遭到严重破坏,不仅对此国环境造成影响,而且影响世界气候。请你帮助想办法,怎样保护热带雨林?(说出一种方案即可)
【答案】6.(1)巴西
(2)太平洋 大西洋 亚马孙平原 巴西高原 巴西利亚 亚马孙河
(3)混血种
(4)甘蔗(咖啡、天然橡胶、木材) 黄金(金刚石)
(5)禁止乱砍滥伐;科学采伐;禁止破坏森林;禁止开发、占用森林等。
【解析】6.本题以巴西为切入点,涉及巴西的地形、海陆位置、人口等知识,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读图分析能力,综合思维等地理核心素养。
(1)结合所学知识,由图可知,赤道穿过该国的北部,南回归线穿过该国的南部地区,这是巴西。
(2)巴西位于南美洲,南美洲西临①海洋太平洋,②海洋是大西洋。平原③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高原④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巴西的首都⑤是位于巴西高原的巴西利亚;河流⑥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好河流亚马孙河。
(3)由于历史原因,巴西人口的种族构成十分复杂,巴西的人口特征是混血人种数量多。
(4)巴西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地区,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全年高温,年降水量丰富,适宜热带经济作物的种植,盛产甘蔗、咖啡、天然橡胶等;巴西的矿产资源丰富,盛产黄金、金刚石等。
(5)巴西的亚马孙平原分布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热带雨林有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等作用,被称为“地球之肺”。热带雨林的破坏,会对全球气候造成影响。我们可以采取禁止乱砍滥伐,科学采伐,采育结合;禁止破坏森林;禁止开发、占用森林;禁止毁林开荒等措施进行保护。
7.读“巴西轮廓”图,完成下列题目。
(1)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水域名称:①____洋,②____洋,③____河。
(2)图中A为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____平原,气候属于____;图中B为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是____,气候属于____。
(3)该国首都是____(代号为C),最大城市是____(代号为E)。
(4)字母F是该国与____(国家)共同修建的____水电站。
【答案】7.(1)太平洋 大西洋 亚马孙河
(2)亚马孙平原 热带雨林气候 巴西高原 热带草原
(3)巴西利亚 圣保罗
(4)巴拉圭 伊泰普
【解析】7.本大题以巴西轮廓图为材料,涉及巴西的位置和范围,河流,地形,城市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地理学科素养。
(1)巴西位于南美洲,南美洲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因此①是太平洋,②大西洋,③位于巴西北部,为亚马孙河。
(2)图中A位于巴西北部,为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为热带雨林气候,分布有世界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区。图中B位于巴西南部,为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巴西高原为热带草原气候。
(3)巴西的首都位于巴西高原,是巴西利亚,图中的C。最大的城市E是圣保罗位于东南沿海。
(4)图中F是伊泰普水电站,位于巴西和巴拉圭的边境线上,是巴西和巴拉圭共同修建的。
8.读南极洲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A____洲,B____洲,C____洋,D____洋,E____洋,F____海峡。
(2)写出中国建立科学考察站的名称:G____,H____,I____,K____.
【答案】8.(1)非 大洋 印度 太平 大西 德雷克
(2)长城站 中山站 昆仑站 泰山站
【解析】8.本大题以南极洲地区图为材料,涉及世界七大洲、四大洋和中国南极科考站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和区域认知的地理素养。
(1)读图可知,A大洲被30°E经线穿过,是世界面积第二大的非洲;B大洲被150°E经线穿过,是世界面积最小的大洲——大洋洲,C是位于A非洲与B大洋洲之间的印度洋,D是位于B大洋洲与南美洲之间的世界面积最大的大洋——太平洋,E是南美洲与A非洲之间的大西洋,F是位于南美洲和南极洲之间的德雷克海峡。
(2)中国南极科考站:G是长城站,位于62°S,没有极昼极夜现象。H是中山站,是中国第二个南极考察站。I是纬度最高的昆仑站,K是泰山站,中国的第四个南极科学考察站。其名称寓意坚实、稳固、庄严、国泰民安等,代表了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含义。 .
9.读南极地区图和北极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南极地区图和北极地区图”的弧线①和②上画上箭头表示地球自转的方向________。
(2)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海洋: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科学考察站:D________;E________。
(3)在北极地区,有着世界上最大的岛屿③________岛;有沟通亚洲和北美洲的④________海峡,它同时也是北冰洋与北太平洋的唯一通道。
(4)南极地区是世界上最寒冷、暴风雪最频繁,风力最强的地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是其主要气候特征。
(5)下列被称为“冰上霸王”的动物是( ) 。
A.B.C.D.
(6)我国科考人员把南极科考站的生活垃圾转运回国的原因是________。
【答案】9.(1)如图所示:
(2)大西洋 太平洋 印度洋 长城站 中山站
(3)格陵兰 白令
(4)烈风 干燥 酷寒
(5)A
(6)保护当地的自然环境不受污染
【解析】9.本题以南极地区图和北极地区图为材料,设置六小题,涉及地球自转方向、极地地区的地理位置及代表动物、南极地区的气候特征和极地科考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内容的掌握程度。
(1)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为顺时针旋转,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为逆时针旋转。如图所示:
(2)由图中经纬度和陆地轮廓等信息可知:A被0°经线穿过是大西洋; B被180°经线穿过是太平洋; C被90°E经线穿过是印度洋。D是我国位于南极圈以外的长城站; E是位于南极圈以内的中山站。
(3)在北极地区,有着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有沟通亚洲和北美洲的白令海峡,它同时也是北冰洋与北太平洋的唯一通道。
(4)南极地区是世界上最寒冷、暴风雪最频繁、风力最强的地区,烈风、干燥和酷寒是其主要气候特征。
(5)被称为“冰上霸王”的是北极熊。A是北极熊,A正确;B是驯鹿,C是北极狐,D是企鹅,BCD错误,故选A。
(6)南极地区由于气候终年寒冷,生态环境脆弱,一旦破坏很难恢复,所以我国科考人员把南极科考站的生活垃圾转运回国,是为了保护当地的自然环境不受污染和遭受破坏。
10.读下面材料与南极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昆仑站是中国继长城站、中山站以来,建立的第三个南极考察站。2020年7月,《自然》杂志发布了中国科学院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该成果确认了昆仑站所在地天文观测条件优越,为我国进一步开展南极天文研究莫定了科学的基础。
(1)图中的海洋A____洋,C____洋。
(2)填出所在大洲:D____洲,F____洲。
(3)我国建立的科学考察站。G____,H____,G在H的____方向,两个考察站中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___站。
(4)去南极科学考察的时间,一般选在每年的11月到次年3月,即南半球的夏季,这时北半球大致处在____季。
【答案】10.(1)大西 太平
(2)非 南美
(3)长城站 中山站 西北 中山
(4)冬
【解析】10.本大题以南极洲地图为素材,涉及南极洲周围的海洋、大洲、科考站名称、南极考察的时间等相关知识,考查南极洲的相关的地理知识。
(1)据图可知,F离南极洲最近,为南美洲;A海洋位于南美洲以东,为大西洋;C海洋位于南美洲以西,为太平洋。
(2)F是南美洲,东部隔大西洋与非洲相望,D大洲位于大西洋东岸,为非洲。
(3)G科考站位于南极半岛,为长城站;H科考站位于印度洋沿岸,位于南极圈附近以内,为中山站。长城站与中山站相比,其纬度较低,故其位于中山站以北;从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呈顺时针,长城站位于中山站的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故其位于中山站以西;即长城站位于中山站西北方向。
(4)每年的11月到次年3月,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属于南半球的夏季,此时北半球太阳照射角度低,地表获得的热量少,大致为北半球的冬季。
1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其中A是___________洋,著名的半岛①是___________半岛。B是中国南极考察站___________站,它位于___________岛上。我国1989年建立的考察站C是___________站,它位于南极圈以内,有___________现象。
(2)在M处标出地球自转方向的箭头。
(3)图中长城站位于五带中的___________带。
(4)考察站B位于考察站C的___________方。
(5)我国两个南极科学考察站的建站时间都选择在2月的原因是___________。
(6)纬度相差1℃,距离约为111千米。北京(40°N,116°E)与北极点的距离约为___________千米。
(6)在长城站乘飞机一直往南飞,方向不变,最后能回到长城站吗___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
【答案】11.(1)太平洋 南极 长城 乔治王 中山 极昼极夜
(2)
(3)南温
(4)西北
(5)此时南极地区处于极昼时期,气温较高,便于建站
(6)5550
(7)不能 因为到了南极点后就变成往北飞
【解析】11.本大题以南极上空看向地球图为材料,设置了7个问题,涉及南极附近的半岛、海洋、科考站、极昼夜现象、地球自转的方向、比例尺、经纬网定向等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1)由图可知,图中A大致位于西经90°往西到180°之间的位置,是太平洋,著名的半岛①是南极半岛。B是中国南极考察站长城站,它位于乔治王岛上,是中国在南极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我国1989年建立的考察站C是中山站,它位于南极圈以内,有极昼、极夜现象。属于五带中的南寒带。
(2)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是顺时针旋转,
(3)由图可知,图中长城站位于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属于五带中的南温带。
(4)在经纬网中,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南极点所在的方向是南方,北极点所在的方向是北方,由图可知,考察站B位于考察站C的西北方。
(5)南半球和北半球季节相反,北半球2月气温最低,2月是南极的极昼时期,气温较高,便于建站,我国我国两个南极科学考察站的建站时间都选择在2月。
(6)纬度相差1°,距离约111千米,北京(40°N,116°E)与北极点相差50°,距离约为111千米×50=5550千米。
(7)在长城站乘飞机一直往南飞,方向不变,最后不能回到长城站。因为在经纬网中,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北极是最北点,南极是最南点,因此在长城站飞机一直南飞,最远只能到达南极点,继续飞方向就变成向北飞了,方便不变最后是不能回到长城站的。
1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上标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图中虚线的名称是___________,纬度是___________。
(3)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大洋:A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
海峡:H___________;
大洲:D___________,E___________,F___________。
(4)我国在南极内陆新建的科学考察站是图中的 ________站。
【答案】12.(1)(顺时针标注)
(2)南极圈 66.5°S
(3)印度洋 大西洋 太平洋 德雷克海峡 大洋洲 非洲 南美洲
(4)昆仑站
【解析】12.本题以南极地区示意图为材料,涉及地球的自转方向,南极圈、大洲和大洋、海峡、科考站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以及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地球的自转方向和公转方向一致,都是自西向东,在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顺时针。
(2)该图是南极地区俯视图,图中的虚线纬度是66.5°S,据此可知,该虚线名称是南极圈。
(3)A大洋是位于非洲与大洋洲之间的印度洋,B大洋是位于非洲与南美洲之间的大西洋,C大洋是位于大洋洲与南美洲之间的太平洋;H海峡是位于南美洲与南极洲之间的德雷克海峡,D大洲是世界面积最小的大洲——大洋洲,E大洲是被称为热带大陆的非洲,F大洲是与南极洲隔德雷克海峡相望的南美洲。
(4)依据图例可知“”表示科学考察站,①长城站,②是中山站,④是昆仑站,据图可知,只有④科学考察站位于内陆地区,所以我国在南极内陆新建的科学考察站是图中的昆仑站。
13.读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岛屿② ______,海峡Ⅰ______。
(2)北极地区四周被A______、B______、C______三洲的陆地和岛屿环绕。
(3)北极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动物是______,我国在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站是______站。
(4)K地位于北极点的______方向。
(5)北极气温比南极气温高的原因①______;②______。
【答案】13.(1)格陵兰岛 白令海峡
(2)亚洲 欧洲 北美洲
(3)北极熊 黄河
(4)正南
(5)①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 ②北极地区平均海拔远低于南极地区
【解析】13.本大题以北极地区地图为材料,设置5道小题,涉及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代表动物,自然环境等知识,考查学生知识掌握程度与运用能力。
(1)由图可得,图中岛屿②是格陵兰岛,格陵兰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海峡I是白令海峡,沟通了北冰洋和印度洋。
(2)由图可得,北极地区泛指北极圈以北的地区,四周被A亚洲、B欧洲、C北美洲三洲的陆地和岛屿环绕。
(3)北极熊是北极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动物。我国在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站是黄河站,位于北纬78°55′、东经11°56′的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松。是中国首个北极科考站,成立于2004年7月28日。
(4)北极点是地球的最北端,地球上任何一点都在北极点的南面,所以K点位于北极点的正南方向。
(5)北极和南极地区气候严寒。北极气温比南极气温高的原因是:北极以海洋为主,南极以陆地为主;南极海拔比北极高;南极终年被冰雪覆盖,反射太阳光。
14.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科考站名称:A_________,B_________。
(2)写出大洋的名称:a____________,b__________。
(3)图中①处位于南极点的________方向;②在______(东.西)半球。①、②、③三处中有极昼极夜现象的地点是________。
(4)从图中视角观察地球的自转方向是______时针(填顺或逆)。
(5)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受到全世界的重视,全球气候变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请简要谈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怎样做能阻止这种情况的发生。
【答案】14.(1)长城站 中山站
(2)大西洋 太平洋
(3)正北 东 ③
(4)顺
(5)骑自行车上学,利用假期做减少二氧化碳废气排放量的宣传工作等
【解析】14.本题以南极地区为材料,考查学生对南极地区地理位置、考察站、方向判断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1)依据位置,A是南极圈以外的长城站,B是中山站。
(2)依据位置,a是位于南美洲东部的大西洋,b是位于南美洲西部的太平洋。
(3)任一点都位于南极点的正北方向,因此图中①处位于南极点的正北方向;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由此可知,②在东半球;①、②、③三处中有极昼、极夜现象的地点是③,③位于南极圈以内,有极昼极夜现象。
(4)地球的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在南半球上看是顺时针。
(5)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受到全世界的重视,全球气候变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作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做到骑自行车上学,利用假期做减少二氧化碳废气排放量的宣传工作等。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中国的交通【识图·速记】初中地理必备识图速记手册与变式演练 专题30 青藏地区(解析版),共20页。
这是一份中国的交通【识图·速记】初中地理必备识图速记手册与变式演练 专题29 西北地区(解析版),共27页。
这是一份中国的交通【识图·速记】初中地理必备识图速记手册与变式演练 专题18 中国的气候(解析版),共26页。
![英语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