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浙江嘉兴南湖区六年级下册期末数学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年浙江嘉兴南湖区六年级下册期末数学试卷及答案(人教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图形与计算,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填空题。
1.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数据,浙江省全省共有家庭25008606户。横线上的数读作( ),将这个数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 )万。
【答案】 ①. 二千五百万八千六百零六 ②. 2501
【解析】
【分析】含有两级的数的读法:先读万级,再读个级;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将非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近似数:先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再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舍”还是“入”,关键要看省略尾数部分的最高位,最高位上的数小于5就“舍”去,改写成0;大于或等于5就“入”(向前一位进一),再改写成0。
【详解】25008606读作:二千五百万八千六百零六
25008606≈25010000=2501万
【点睛】本题需要明确: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千位(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起了关键作用。
2. 15∶( )=0.6=12÷( )=( )%。
【答案】 ①. 25 ②. 20 ③. 60
【解析】
【分析】先把小数化为最简分数,再根据“”利用比的基本性质和商不变的规律求出比的后项和除数,最后把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再添上百分号“%”,据此解答。
【详解】0.6==3÷5=3∶5=60%
3∶5=(3×5)∶(5×5)=15∶25
3÷5=(3×4)÷(5×4)=12÷20
则:15∶25=0.6=12÷20=60%
【点睛】掌握小数、分数、百分数互相转化的方法和分数、除法、比之间的关系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3. 5升450毫升=( )升,时=( )分。
【答案】 ①. 5.45 ②. 35
【解析】
【分析】根据1升=1000毫升,1小时=60分钟,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乘进率,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除以进率,据此解答。
【详解】450毫升=0.45升,所以5升450毫升=5.45升;
×60=35,所以时=35分
【点睛】本题考查单位之间的互化,关键是熟记进率。
4. 三个连续奇数中,中间的数是a,那么最大的奇数是( );三个连续偶数中,最小的数是b,那么这三个偶数的和是( )。
【答案】 ①. a+2 ②. 3b+6
【解析】
【分析】两个相邻的奇数(偶数)相差2,则最大的奇数比中间的奇数多2,中间的偶数比最小的偶数多2,最大的偶数比中间的偶数多2,据此解答。
【详解】中间的数是a,那么最大的奇数表示为:a+2
三个偶数的和表示为:b+b+2+b+2+2
=(b+b+b)+(2+2+2)
=3b+6
【点睛】理解相邻的奇数或偶数差值为2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5. 有一堆书,平均分给4人、5人、6人都刚好分完,这堆书最少有( )本。
【答案】60
【解析】
【分析】要求这堆书最少有多少本,只要先求出4,5,6的最小公倍数即可。
【详解】4=2×2
6=2×3
4、5、6的最小公倍数是2×2×3×5=60
这堆书最少有60本。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6. 下面直线上点A表示的数是( ),若C点在线段AB的中点,则C点表示的数是 ( )。
【答案】 ①. ﹣2 ②. 0.5
【解析】
【分析】正负数在数轴上的表示,0作为分界点,左边是负数,右边是正数,每一格代表1,点A用负数可表示出来。AB共有5段,C点处在中点,即在0和1中间的点。
【详解】根据分析:点A表示的数是﹣2;C点表示的数是或0.5。
【点睛】此题的解题关键是熟悉正负数在数轴上如何表示。
7. 把25克糖溶解在100克水中,糖和水的质量比是( ),糖水的含糖率是( )%。
【答案】 ①. 1∶4 ②. 20
【解析】
【分析】已知糖有25克,水有100克,根据比的意义,糖和水的质量比是25∶100;糖水的总质量是(25+100)克,含糖率=糖的质量÷糖水总质量×100%,则用25÷(25+100)×100%即可求出糖水的含糖率。
【详解】25∶100
=(25÷25)∶(100÷25)
=1∶4
25÷(25+100)×100%
=25÷125×100%
=20%
糖和水的质量比是1∶4,糖水的含糖率是20%。
【点睛】本题考查了比的意义和化简以及百分率的问题。
8. 2~12周岁的儿童,他们的身高可以这样来计算:身高=年龄×7+75厘米。研究表明,儿童身高不足标准的70%为生长发育异常。照这样来看,一个12周岁的孩子身高低于( )厘米为生长发育异常。
【答案】111.3
【解析】
【分析】先根据标准身高的计算公式“身高=年龄×7+75厘米”,已知年龄是12周岁,代入求出一个12周岁的孩子的标准身高,用标准身高乘70%求出12周岁的孩子身高的下限值,即低于这个数值则视为生长发育异常。
【详解】12×7+75
=84+75
=159(厘米)
159×70%=111.3(厘米)
【点睛】此题的解题关键是运用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再根据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9.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36厘米,一条腰与底边之比是5∶2,这个三角形的底边长是( )厘米。
【答案】6
【解析】
【分析】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条腰与底边之比是5∶2,因为等腰三角形的两腰相等,所以可以理解为,它的三边之比为5∶5∶2,要求得底边长度,可把36按比例分配,把它的周长长度看作单位“1”,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可列式为:36×。
【详解】36×
=36×
=6(厘米)
【点睛】明确数量关系,避免机械套用固定的解题步骤,充分建立比、分数乘法之间的联系。
10. 下图中,若小圆的半径是1cm,大圆的半径是3cm。那么,让小圆沿着大圆的外侧滚动一周,小圆的圆心移动的距离是( )cm;小圆滚动后扫过的面积是( )cm2。
【答案】 ①. 25.12 ②. 50.24
【解析】
【分析】小圆的圆心移动的距离是以大圆小圆的半径和为半径的圆的周长,小圆扫过的面积是以小圆直径为环宽的环形的面积,最后利用“”“”把数据代入公式求出小圆圆心的移动距离和小圆滚动后扫过的面积,据此解答。
【详解】2×3.14×(1+3)
=2×3.14×4
=6.28×4
=25.12(cm)
3.14×[(3+1×2)2-32]
=3.14×[(3+2)2-32]
=3.14×[52-32]
=3.14×16
=50.24(cm2)
【点睛】掌握圆的周长和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二、选择题。
11. 下面两个数的积在和之间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一个不为0的数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一个不为0的数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据此解答。
【详解】A.=,<<,所以的积在和之间;
B.因为>1,则>,所以的积不在和之间;
C.因为<1,则<,所以的积不在和之间;
D.=,因为>,所以的积不在和之间。
故答案为:A
【点睛】掌握乘数和积的关系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12. 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0.5的倒数是B. a的等于b的,则(a、b均不等于0)
C. 苹果比梨多吨,就是梨比苹果少吨D. 两个分数相乘的积一定小于其中的一个因数
【答案】C
【解析】
【分析】小数的倒数求法:将小数化成分数,再将分子、分母调换位置;
依题意,a×=b×,根据“积一定的情况下,一个因数大,则另一个因数就小”,得出结论;
吨表示具体的数量,所以苹果比梨多多少吨,反过来即梨比苹果少多少吨;
两个分数相乘的积不一定小于其中一个因数,可举出反例论证。
【详解】A.0.5=,所以0.5的倒数是2;原题说法错误;
B.>,所以a<b;原题说法错误;
C.苹果比梨多吨,就是梨比苹果少吨,说法正确;
D.如果两个分数都大于1,它们积就比两个分数大,例如,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求一个数的倒数、积与因数的关系以及分数的意义。
13. 下图表示的是两者之间的一种关系。下列关于M、N的说法中合适的是( )。
A. M是圆,N是平面图形B. M是假分数,N是真分数
C. M是合数,N是偶数D. M是长方形,N是正方形
【答案】D
【解析】
【分析】由图可知,M包括N,N属于M,逐项分析并找出前者包括后者的选项,据此解答。
【详解】A.圆是平面图形的一种,平面图形包括圆,错误;
B.分数分为真分数和假分数,真分数和假分数都属于分数,错误;
C.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那么这样的数叫做合数,偶数不一定都是合数,2是偶数也是唯一的偶质数,错误;
D.长方形相邻两条边的长度相等时,这个长方形就是正方形,长方形包括正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正确。
故答案为:D
【点睛】理解图中M和N二者之间的关系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14. 六年级某次考试,一班的平均成绩是89分,二班的平均成绩是90分。根据这个信息,请判断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班最低分一定比二班低B. 二班最高分一定比一班高
C. 二班超过90分的人数比一班多D. 这次二班的总体水平比一班略高
【答案】D
【解析】
【分析】平均数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特征,不是其中每一个数据的特征;一班的平均成绩是89分,二班的平均城绩是90分,只能说明二班的平均成绩大于一班的平均成绩,并不代表二班每个人的成绩都比一班的好;一班最低分不一定比二班低,二班最高分不一定比一班高,二班超过90分的人数不一定比一班多,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通过分析可知,每个班的平均成绩只能反映每个班的总体水平,
90>89
说明这次二班的总体水平比一班略高。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均数的意义,掌握平均数的含义是解题的关键。
15. 如图所示,长方形代表1,阴影部分用一个数来表示是( )。
A. B. 0.4C. D. 0.3
【答案】C
【解析】
【分析】把长方形的面积看作单位“1”,假设小正方形边长为1,长方形的长为3,宽为2,利用“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求出长方形的面积,阴影部分三角形的底为2,高为2,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求出阴影部分的面积,根据A是B的几分之几的计算方法:A÷B=,结果化为最简分数,最后求出阴影部分占长方形面积的分率,据此解答。
【详解】假设小正方形边长为1。
长方形的面积:3×2=6
阴影部分的面积:2×2÷2
=4÷2
=2
2÷6=
所以,阴影部分用一个数来表示是。
故答案:C
【点睛】熟记长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并掌握一个数占另一个数几分之几的计算方法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16. 一种商品的价格,经过两次调价后,现价与原价相同的是( )。
A. 先降价20%,再涨价20%B. 先降价20%,再涨价25%
C. 先涨价20%,再降价25%D. 先涨价25%,再降价25%
【答案】B
【解析】
【分析】A.把这件商品的原价看作单位“1”,用1乘以(1-20%),求出降价20%后的价格是多少;然后把降价20%的价格看作单位“1”,用降价20%的价格乘以(1+20%),求出现价是多少,再把现价和原价比较大小,判断出现价与原价的关系即可;
B.把这件商品的原价看作单位“1”,用1乘以(1-20%),求出降价20%后的价格是多少;然后把降价20%的价格看作单位“1”,用降价20%的价格乘以(1+25%),求出现价是多少,再把现价和原价比较大小,判断出现价与原价的关系即可;
C.把这件商品的原价看作单位“1”,用1乘以(1+20%),求出涨价20%后的价格是多少;然后把涨价20%的价格看作单位“1”,用涨价20%的价格乘以(1-25%),求出现价是多少,再把现价和原价比较大小,判断出现价与原价的关系即可;
D.把这件商品的原价看作单位“1”,用1乘以(1+25%),求出涨价25%后的价格是多少;然后把涨价25%的价格看作单位“1”,用涨价25%的价格乘以(1-25%),求出现价是多少,再把现价和原价比较大小,判断出现价与原价的关系即可;
【详解】A.1×(1-20%)×(1+20%)
=1×0.8×1.2
=0.96
因为0.96<1,所以现价比原价低。
B.1×(1-20%)×(1+25%)
=1×0.8×1.25
=1
因为1=1,所以现价和原价相等。
C.1×(1+20%)×(1-25%)
=1×1.2×0.75
=0.9
因为0.9<1,所以现价比原价低。
D.1×(1+25%)×(1-25%)
=1×1.25×0.75
=0.9375
因为0.9375<1,所以现价比原价低。
故答案为:B
【点睛】掌握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计算方法是解答题目的关键,在理解情景问题的基础上找到“整体”也就是常说的单位“1”的量。
三、计算题。
17. 直接写出得数
379+56= 1.56+0.4=
9÷30%= 201×50=
【答案】435;9;1.96;;
30;;10050;
【解析】
【详解】略
18. 用递等式计算(能简便的要用简便方法)。
18.1-2.07-1.93 5.4÷18+12
2.25×1.8+12.5×0.18
【答案】14.1;12.3;;
6.3;6
【解析】
【分析】(1)利用减法的性质,先计算2.07+1.93的和,再计算减法;
(2)二级运算,先计算除法,再计算加法;
(3)同级运算,按照运算顺序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4)12.5×0.18变成1.25×1.8,提取相同的小数1.8,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5)先通分计算小括号里的加法,再计算中括号里的减法,最后计算中括号外的乘法。
【详解】18.1-2.07-1.93
=18.1-(2.07+1.93)
=18.1-4
=14.1
5.4÷18+12
=0.3+12
=12.3
=
=
=
2.25×1.8+12.5×0.18
=2.25×1.8+1.25×1.8
=(2.25+1.25)×1.8
=3.5×1.8
=6.3
=
=
=
=6
19. 解方程。
∶x=∶
【答案】;x=
【解析】
【分析】,左右两边同时减去6,然后同时除以即可;
∶x=∶,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x=∶化为x=×,然后左右两边同时除以即可。
【详解】
解:
∶x=∶
解:x=×
x=
x÷=÷
x=
四、图形与计算。
20. 按要求操作。(下图中每个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
(1)将图形①绕点C逆时针旋转90°得到图形②。
(2)将图形①先向右平移4格,再向下平移2格,得到图形③。
(3)若将三角形ABC以AC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一周后所形成图形是( ),它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答案】(1)(2)见详解;
(3)圆锥;1884
【解析】
【分析】(1)根据题目要求确定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分析所作图形,找出构成图形的关键边;按一定的方向和角度分别找出各关键边的对应边;依次连接组成封闭图形;最后标注图形②;
(2)找出构成图形的关键点;确定平移方向和平移距离;由平移的距离确定关键点平移后的对应点的位置;依次连接各对应点;最后标注图形③;
(3)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轴旋转一周后,得到一个圆锥体,利用“”求出圆锥的体积,据此解答。
【详解】(1)(2)
(3)若将三角形ABC以AC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一周后所形成图形是圆锥。
×3.14×32×2
=(×32)×(3.14×2)
=3×6.28
=18.84(立方厘米)
所以,圆锥的体积是18.84立方厘米。
【点睛】掌握旋转、平移图形的作图方法和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21. 按要求画图。
(1)小刚家到电影院的实际距离是1800米,这幅图的数值比例尺是( )。
(2)图书馆在小刚家北偏东30°方向1200米处,请在图中标出图书馆的位置。
【答案】(1)1∶60000;(2)见详解
【解析】
【分析】(1)通过测量可知小刚家到电影院的图上距离是3厘米,实际距离是1800米,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求解即可;
(2)图书馆到小刚家的实际距离1200米,根据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即可得图书馆到小刚家的图上距离,然后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图书馆的位置。
【详解】(1)1800米=180000厘米
3厘米∶180000厘米
=(3÷3)∶(180000÷3)
=1∶60000
这幅图的数值比例尺是1∶60000。
(2)1200米=120000厘米
120000×=2(厘米)
图书馆的位置如图:
【点睛】本题考查了比例尺的概念、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换算以及位置和方向。
22. 求点子图中三角形的面积。(单位:厘米)
【答案】18平方厘米
【解析】
【分析】如图:1、2、3号三角形可组成一个梯形,利用梯形的面积公式:面积=(上底+下底)×高÷2,上底为4厘米,下底为6厘米,高为8厘米,代入求出整个梯形的面积,再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面积=底×高÷2,利用图中的数据分别求出1号三角形和2号三角形的面积,再用梯形的面积减去1号三角形和2号三角形的面积,求出3号三角形的面积,即可得解。
【详解】(4+6)×8÷2-2×4÷2-6×6÷2
=10×8÷2-4-18
=40-4-18
=18(平方厘米)
23. 发现和提出问题。
在不同的温度下,声音在同种材料中的传播速度也会发生变化。下表列出了不同温度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根据下表信息回答问题。
(1)小军想用一种统计图表示出“声音在不同温度空气中传播速度的变化趋势”,可以选择( )。
A. 条形统计图B. 折线统计图C. 扇形统计图
(2)声音在30摄氏度的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比在0摄氏度时传播快百分之几?(百分号前保留一位小数)
(3)请你提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不用解答)
【答案】(1)B (2)5.1%
(3)声音在10摄氏度的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占声音在20摄氏度的空气中传播速度的百分之几?
【解析】
【分析】(1)分析选项中各统计图的特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即可;
(2)A比B多百分之几的计算方法:(A-B)÷B×100%;
(3)根据表格提出合适数学问题即可,如:声音在10摄氏度的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占声音在20摄氏度的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的百分之几?
【小问1详解】
A.条形统计图:用直条的长短表示数量的多少,从图中直观地看出数量的多少,便于比较;
B.折线统计图:不仅能看清数量的多少,还能通过折线的上升和下降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表示声音在不同温度空气中传播速度的变化趋势选择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
C.扇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看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故答案为:B
【小问2详解】
(349-332)÷332×100%
=17÷332×100%
≈0.051×100%
=5.1%
答:声音在30摄氏度的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比在0摄氏度时传播快5.1%。
【小问3详解】
声音在10摄氏度的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占声音在20摄氏度的空气中传播速度的百分之几?(百分号前保留一位小数)
338÷343×100%
≈0.985×100%
=98.5%
答:声音在10摄氏度的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占声音在20摄氏度的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的98.5%。(答案不唯一)
【点睛】掌握各统计图的特征和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计算方法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六、解决问题。
24. 李老师带1000元去买篮球,买了24个篮球,还剩88元,平均每个篮球的价格是多少元?
【答案】38元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列出数量关系:买篮球的钱数=原有的钱数-剩下的钱数,据此可求出买篮球的钱数,已知买了24个篮球,用买篮球的钱数÷24即可得平均每个篮球的价格。
【详解】1000-88=912(元)
912÷24=38(元)
答:平均每个篮球的价格是38元。
【点睛】本题体现了价格问题的基本关系式:钱数÷购买数量=单价。
25. 用一根竹竿测量游泳池的水深,插入水中的部分占竹竿总长度的。取出后,发现竹竿未湿部分的长度刚好是0.6米。那么,游泳池的水深是多少米?
【答案】0.8米
【解析】
【分析】插入水中的部分占竹竿总长度的,也就是把竹竿当作单位“1”,未插入水中的部分占(1-),已知竹竿未湿部分的长度是0.6米,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即可得竹竿的长度。插入水中的部分等于游泳池的水深度,所以用竹竿的长度减去未湿部分的长度即可求出游泳池的水深。
【详解】0.6÷(1-)
=0.6÷
=1.4(米)
1.4-0.6=0.8(米)
答:游泳池的水深是0.8米。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数除法的应用,注意判断0.6米对应的分率是哪个。
26. 修建一个圆柱形的沼气池,底面直径是3m,深2m。在池的四壁与下底面抹上水泥,抹水泥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答案】25.905m²
【解析】
【分析】求抹水泥部分的面积是圆柱形的沼气池四壁的面积和下底面积之和。
【详解】四壁的面积:
3.14×3×2
=9.42×2
=18.84(m ²)
下底面积
3.14×(3÷2)²
=3.14×2.25
=7.065(m ²)
总共:18.84+7.065=25.905(m ²)
答:抹水泥部分的面积是25.905 m ²。
【点睛】本题考查了圆柱的表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
27. 活动课上,数学老师带领小朋友们测量校园里一棵古树的高度。他们先量出古树影子的长度是10.8米,同时在古树附近竖立一根3米长的标杆,量得它的影子长度是1.8米。请问这棵古树高几米?
【答案】18米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测得物体高度与影子长度的比值一定,那么物体高度与影子长度成正比例关系,即古树的高度∶古树的影长=标杆的长度∶标杆的影长,据此列出正比例方程,并求解。
【详解】解:设这棵古树高米。
∶10.8=3∶1.8
1.8=10.8×3
1.8=32.4
1.8÷1.8=32.4÷1.8
=18
答:这棵古树高18米。
【点睛】关键是判断题目中的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据此列出相应的比例方程。
28. 三名同学观察并测量了一个长方体后,描述了以下信息。
甲:如果高增加2分米,它恰好是一个正方体。
乙:长方体的前后左右四个面的面积之和是60平方分米。
丙:它的底面周长是20分米。
请你根据他们描述的信息,求出这个长方体的体积。
【答案】75立方分米
【解析】
【分析】由题意可知,这个长方体上下两个面是正方形,前后左右四个侧面是形状相同的长方形,根据底面周长求出底面正方形的边长,再利用长方体四个面的面积之和求出一个面的面积,并根据底面正方形的边长求出长方体的高,最后利用“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求出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据此解答。
【详解】底面正方形边长:20÷4=5(分米)
长方体的高:60÷4÷5
=15÷5
=3(分米)
长方体的体积:5×5×3
=25×3
=75(立方分米)
答: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75立方分米。
【点睛】掌握长方体的特征并求出长方体的长、宽、高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29. 某校共有800名学生。下面是根据该校学生上学时的三种方式(乘车、步行骑车)绘制的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
请将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补充完整(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
【答案】见详解
【解析】
【分析】把总人数当作单位“1”,观察扇形统计图可知,骑车人数占总人数的,则骑车人数为800×=200(人),观察条形统计图可知,乘车人数是350人,用总人数减去骑车人数再减乘车人数即可得步行人数,然后分别用骑车人数、乘车人数和步行人数除以总人数再乘100%,可得骑车人数、乘车人数和步行人数分别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
【详解】骑车:800×=200(人)
步行:800-350-200
=450-200
=250(人)
乘车占:350÷800×100%
=0.4375×100%
=43.75%
骑车占:200÷800×100%
=0.25×100%
=25%
步行占:250÷800×100%
=0.3125×100%
=31.25%
如下图:
【点睛】本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发展题
30. 棱长为1厘米的正方体,如图这样层层重叠放置。
(1)第3个图形的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体积是( )立方厘米。
(2)照这样摆下去,摆到第5个图形时,体积是( )立方厘米。
(3)如果要将摆成的第5个图形补成一个正方体,最少还需要补上( )个这样的小正方体。
【答案】(1) ①. 36 ②. 10
(2)35 (3)90
【解析】
【分析】(1)棱长为1厘米的正方体一个面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第3个图形每个面露出(1+2+3)个小正方形,求出立体图形每个面的面积,最后乘6求出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小正方体的体积为1立方厘米,准确数出小正方体的个数即可求出立体图形的体积;
(2)第1个图形有1个小正方体,第2个图形有(1+3)个小正方体,第3个图形有(1+3+6)个小正方体,第4个图形有(1+3+6+10)个小正方体,第5个图形有(1+3+6+10+15)个小正方体,立体图形的体积=一个小正方体的体积×小正方体的个数;
(3)第5个图形摆成大正方体需要小正方体的个数为(5×5×5)个,需要添加小正方体的个数=大正方体中小正方体的个数-第5个图形中小正方体的个数;据此解答。
【小问1详解】
表面积:1×1=1(平方厘米)
(1+2+3)×1×6
=6×1×6
=36(平方厘米)
体积:1×1×1=1(立方厘米)
(1+3+6)×1
=10×1
=10(立方厘米)
【小问2详解】
(1+3+6+10+15)×1
=35×1
=35(立方厘米)
【小问3详解】
5×5×5-(1+3+6+10+15)
=5×5×5-35
=125-35
=90(个)
所以,最少还需要补上90个这样的小正方体。
【点睛】分析题意求出每个立体图形小正方体的个数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空气温度(摄氏度)
速度(米每秒)
0
332
10
338
20
343
30
349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小升初数学试卷,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操作与说理,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2022年浙江嘉兴南湖区六年级下册期末数学试卷及答案(人教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图形与计算,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2022年浙江嘉兴海宁市六年级下册期末数学试卷及答案(人教版),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认真思考,谨慎填空,反复比较,对号入座,看清题目,巧思妙算,想清道理,严谨操作,阅读信息,仔细解答,发展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