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背影教案
展开1.“我没有耽误你,你也不要耽误他才好。”
朱自清是一个有着五个儿女的父亲,生活常常是一地鸡毛,用他自己的话说,做丈夫已是勉强,做父亲更是不成。朱自清的父亲深知其难,有一次专门来信叮嘱他要关爱孩子,说:“我没有耽误你,你也不要耽误他才好。”朱自清为这句话哭了一场。
你觉得朱自清在“哭”什么?
2.“我身体平安,唯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1925年,朱自清收到父亲的信,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父亲当年送别自己求学时买橘的背影。于是,提起笔来,在泪光中完成了这篇经久不衰的经典散文——《背影》。
从这两句让朱自清流泪的话,你读到了一对怎样的“父与子”?
二、读“父”,理爱的细节
1.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父亲爱儿子的细节。
踌躇后决定亲自送 照看行李 与脚夫讲价钱
捡定靠车窗的位置 给我做紫毛大衣 嘱我路上小心
嘱托茶房照顾我 为我买橘子 远行回头 嘱托来信
2.此时,父亲的境遇是怎样的?
叙事的角度:父亲的母亲死了;父亲的差使交卸了;变卖典质,还了亏空;借钱办丧事。
评价的角度:家中光景(很是)惨淡,父亲颓唐。
如此艰难的境遇下,父亲依然这样细致入微地爱着儿子,然而,儿子懂得父亲的一片苦心吗?接纳父亲的爱吗?
三、读“子”,悟情感的错位
1.找出“子”对“父”的情感反应。
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
(言外之意,子不想让父亲送)
(总)觉得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
(子瞧不上父亲)
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
(子觉得父亲言行守旧,不合时宜)
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
(子对父亲爱的行为,甚至有点生气。)
2.子与父情感错位的背景材料。
读《朱自清年谱》记载:
父亲朱鸿钧时任徐州榷运局长,在徐州纳了几房妾。此事被当年从宝应带回的潘姓姨太得知,跑到徐州大闹一场,导致上司怪罪下来,撤了父亲的职。为了打发徐州的姨太太,朱鸿钧花了很多钱,以至亏空五百元,不得不让家里变卖首饰,才算补上窟窿。祖母不堪承受此变故,一气辞世。
在子的眼里,祖母辞世,家境惨淡的原因,都是父亲道德上的过错所致。作为20岁的大学生,作为早已接触新思想的热血男儿,对于父亲的品行自然是积怨于心,这种情况下,无论父亲如何疼爱,如何表现,在子的眼里和心里,他都是“迂”的,甚至是不可原谅的。
然如此深厚的情感隔膜,终于在父亲的一个举动中破冰了。
四、读“流泪”,探“背影”的意蕴
父对子爱得无微不至,爱得卑微,但子对父是怨、是气、是嘲笑,这样的情感错位在父亲的一个举动中被矫正了,融合了。
子的哪一动作让你感受到,他被父的行为破冰了?
1.读子的“流泪”。
文中几次写到“流泪”?
“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 实写
“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实写
“我眼泪又来了。” 虚写
“在晶莹的泪光中……” 虚写
你能读出子流泪的原因是什么?
“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 为家中的满院狼藉,为祖母的离世……
“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为父亲艰难买橘子的背影……
“我眼泪又来了。” 为父亲的颓唐、艰难,为家境的惨淡,为父亲依然给予我的细微的爱……
“在晶莹的泪光中……” 为父亲的爱……
2.探父的“背影”。
文中几次提到父的“背影”?
第1节: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虚写
第6节: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了下来。实写
第6节: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 实写
第7节: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虚写
这四次的背影,其实都是父为子买橘的同一个“背影”。
这一“背影”因何而来?
a.读父为子买橘。
比读1:
父亲走过去要费事些,我要去的,他不肯,让他去。
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
比读2:
他用手攀着上面,脚再向上缩;他的身子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比读3:
父亲给自己的穿着:黑布小帽,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
父亲给子的: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
比读4:
我再向外看时,(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的父亲已抱着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
(补充:《阿长与山海经》中,正月初一的早晨,长妈妈会叮嘱我说过“恭喜恭喜”之后,要吃一点——福橘,代表一年的“顺顺溜溜”。扬州话,碰上好运叫“局气”,而橘与“局”同声同韵,送人橘子意味着将好运馈予对方。)
引导学生品读句子转折的词,动词等,读“布”小帽、“布”马褂、“布”棉袍与“紫毛大衣”,读“朱红的橘子”,在品读中探究“子对父的情感”是怎样一点一点的爆发出来的,这份情感,既包含着子对父爱的感受,更包含着子对父的体谅和对过去种种的忏悔与自责。
b.读子对父的情感。
“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
“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这不是一般的自悔,是发自内心的强烈的自悔,这种自悔是从理解父亲的反思中来的。是从自己做父亲走上社会几年后感受来的。
补充阅读——“我”的“东北西走”:
1920年秋,赴杭州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任国文教员。二弟朱物华考入上海交通大学,资助二弟上学。
1921年夏,受聘扬州江苏省立第八中学教务主任。9月辞去。后入上海中国公学任教。
1922年2月,应台州浙江省立第六师范校长之邀,赴台州任教。4月底,返杭州。仍任教于第一师。9月,携眷赴台州第六师任教。
1923年在温州十中任教。11月,次女朱逖先出生于温州。
1924年3月,前往白马湖春晖中学任教。9月,抵宁波浙江省立第四中学任教。10月,携眷到春晖中学。
1925年5月,次子朱闰生出生于白马湖。8月,受聘清华大学,8月底抵北京,开始任教于清华大学,生活自此才比较稳定。(这一年写就《背影》)
“我”的为父状况:
7月30日:午后向张益三借五元,甚忸怩!
8月14日:阿采病似甚重。——家中烦扰之至,脑胀欲裂!
8月17日:又向荣轩借六元。
8月19日:三弟来信催信,词甚锋利,甚怒,骨肉之情,不过尔尔!
8月22日:向吴微露借款之意,他说没有。
8月23日:当衣四件,得二元五角。
8月26日:向公愚借六元,愧甚!
——《朱自清选集·日记(上)》
当年,有多少对父的不满,现在就有多少对自己不懂父爱情感逻辑的悔。
过去对父亲不检点造成的家庭变故有过怨恨;因为家庭琐事、经济问题有过隔膜和冲突,但一切的一切都被父亲的爱融化了,父亲也是一个普通的世人,他有凡人的缺点,也有凡人的人情,但他会倾尽所有去爱自己的儿子,为儿子做紫毛大衣,为儿子买朱红的橘子。
有了懂,就有了子对父的诸多理解,读:
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
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
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
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
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
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
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
这里子对父有敬佩,有心疼,有理解,有感激,有担忧,有深深的愧疚。
无论父亲缺点有多大,造成的伤害有多深,但相同的血脉,流着他对儿子真诚纯朴而深厚的爱。生活的艰辛,为父的艰难,推己及父,就多了深深的反省、忏悔和歉疚。
所以,读到父亲“大约大去之日不远矣”的来信,子会流泪,会在晶莹的泪光中,再次看见父的背影,那个——肥胖的,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的背影。
这“背影”,从内容上:
是父爱的象征;是父子之情的交汇;是父子关系改善的触发……
从结构上:
是行文叙事的线索,是表情达意的切入,是“我”情感变化的转折……
这就是“背影”的经典魅力所在。
五、读“父子对话”,结课
回到课始,读父的话:
我没有耽误你,你也不要耽误他才好。
为这句话哭一场,这眼泪是为自己做父亲不称职而流,是为当年对父亲的误解而流,流露的是爱,是感激,是自责,是懊悔,是怀念,是牵挂,是真情,是感恩,是未来的行动——
我为什么不像父亲的仁慈?我不该忘记,父亲怎样待我们来着!
——《儿女》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背影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背影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整体感知,了解背景,精读研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背影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背影教学设计,共2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背影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背影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品读父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