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宝坻区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线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天津市宝坻区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线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读图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细胞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如图所示的是几种常见的单细胞生物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各细胞都有核酸B.具有核膜的细胞是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是异养型生物D.具有细胞壁的细胞是①②③④⑤
2、下列有关光学显微镜使用及观察结果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若将图①中的显微镜镜头由a转换成b,则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减少
B.若按图②调整放大倍数,则视野中的细胞数变为4个且视野亮度变暗
C.若图③是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洋葱根尖细胞图像,则向左移动装片可将位于左侧的c细胞移至视野中央
D.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图④的细胞质流动方向为顺时针,实际上其流动方向是逆时针
3、下列有关生物体内元素及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糖原、纤维素和胆固醇的组成元素是C、H、O、N
B.细胞中的无机盐大都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C.肥胖者体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脂肪
D.植物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N、P可用于RNA和脱氧核糖的合成
4、在干旱的沙漠中,白天太阳辐射强,地面加热迅速,气温可高达60~70℃;夜间地面冷却极强,甚至可以降到0℃以下,许多植物难以存活。生活在沙漠环境中的仙人掌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 )
A.蛋白质B.糖类C.脂肪D.水
5、以下关于生物体内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病毒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是水
B.休眠的小麦种子中不含有水
C.人体活细胞中绝大部分的水可以自由流动
D.自由水和结合水的作用不同,不会相互转化
6、下列关于细胞中无机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大量出汗会排出过多无机盐,导致体内细胞的酸碱平衡失调,这时应多喝淡盐水
B.不同生物体内无机盐的种类和含量大体相同
C.哺乳动物血液中钙离子含量太低,会出现抽搐等症状,说明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酸碱平衡非常重要
D.无机盐在细胞中含量很少,所含元素都属于微量元素
7、下列有关糖类和脂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糖类
B.植物细胞中的多糖主要是淀粉和纤维素,动物细胞中的多糖主要是乳糖和糖原
C.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也是细胞器膜的重要组成成分
D.植物脂肪大多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在室温时一般呈液态
8、对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图分析,正确的是( )
A.该化合物称为三肽
B.图中③称为肽链
C.图中的化合物仍含有一个完整的羧基
D.图中的化合物是由氨基酸通过缩合反应而合成的,并生成了3个水分子
9、由1分子磷酸、1分子碱基和1分子化合物a构成了化合物b,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m为尿嘧啶,则DNA中肯定不含b这种化合物
B.若m为鸟嘌呤,则b构成的核酸只可能是DNA
C.若a为脱氧核糖,则由b组成的核酸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D.若a为核糖,则由b组成的核酸可在某些原核生物中作为遗传物质
10、下列关于“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常选择白色或无色的组织样液,如甘蔗汁
B.用苏丹Ⅲ染液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看到花生子叶中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
C.鉴定蛋白质需先将双缩脲试剂的A液与B液混合均匀再加入组织样液中
D.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需水浴加热,可看到试管中液体由无色变为砖红色
11、下列与图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图反映了细胞膜具有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B.图中乙细胞表示靶细胞
C.图中a表示信号分子(如激素)
D.细胞间的信息交流都必须要有受体
12、下图是细胞膜的结构模式图,①~③表示物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所在的A侧是细胞膜外侧
B.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只与②有关
C.③是磷脂双分子分子层,是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D.②的种类和数量越多,功能越复杂
13、下列是动物细胞中几种细胞器的结构模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内质网,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B.②是高尔基体,能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
C.③是中心体,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D.④是核糖体,是细胞中“生产蛋白质的机器”
14、用35S标记一定量的氨基酸,并用来培养哺乳动物的乳腺细胞,测得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上放射性强度的变化曲线(甲图)以及在此过程中高尔基体、内质网、细胞膜膜面积的变化曲线(乙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的a、b、c三条曲线所指代的细胞器分别是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
B.线粒体在该过程中与其它细胞结构既有结构上的联系又有功能上的联系
C.乙图中d、e、f三条曲线所指代的膜结构分别是细胞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
D.该过程中合成的物质靠囊泡运输,体现了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15、细胞核的模式图如下,①~④表示其中的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主要由DNA和蛋白质构成
B.②是核糖体装配的重要场所
C.③由双层膜构成
D.④是蛋白质和DNA分子出入细胞核的通道
16、图甲为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结果图,图乙为质壁分离及其复原实验流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乙没有设置对照
B.图乙中步骤B要用高倍镜才能观察到植物细胞
C.图乙实验可以使用黑藻叶肉细胞为材料
D.图甲细胞若继续发生质壁分离,则该细胞的吸水能力减弱
17、如图是部分物质跨膜运输的模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可以通过糖蛋白判断出细胞膜上面是膜外侧,下面是膜内侧
B.图中属于被动运输的只有c、d
C.图中属于主动运输的只有a、e
D.图中需要载体的跨膜运输方式有两种
18、图甲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两种方式,图乙表示细胞对大分子物质胞吞和胞吐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中a表示自由扩散,b表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
B.转运蛋白数量是图甲中b曲线达到最大转运速率后的限制因素
C.图乙中的胞吐和胞吞过程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D.图乙中的胞吐和胞吞过程都需要消耗ATP
19、以下关于酶和ATP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TP的合成与分解都需要酶的催化
B.ATP和有些酶的化学元素组成相同
C.许多放能反应与ATP水解相联系
D.细胞质和细胞核中都有ATP的分布
20、甲、乙两图是温度、pH对酶活性影响的数学模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甲、乙两图中B对应的温度和pH分别是酶的最适温度和最适pH
B.甲、乙两图中A点对应的温度或pH对酶活性的影响不相同
C.甲、乙两图中C点对应的温度或pH对酶活性的影响相同
D.保存酶制品最好选择两图中B点对应的温度和pH
21、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化学反应,验证酶的专一性时,自变量一定是酶的种类
B.催化剂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验证酶的高效性时,自变量是酶的浓度
C.在不同温度条件下,酶促反应速率有可能相同,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自变量是温度, pH为无关变量
D.酶浓度、底物浓度、温度、pH等都是通过影响酶活性从而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
22、在探究酶的活性实验中,如图所示的一组实验( )
A.能说明酶为过氧化氢提供了活化能
B.能说明酶具有的高效性和专一性
C.能说明酶具有催化作用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D.能说明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23、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下图为ATP的结构和ATP与ADP相互转化的关系式。不正确的是( )
A.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图1中的A代表腺苷
B.图2中进行过程①时,图1中的c键断裂并释放能量
C.图2中的①②若表示某种物质,则①②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D.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图2中过程②可以发生在线粒体、叶绿体以及细胞质基质中
24、下图是研究酵母菌呼吸方式实验装置示意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甲装置用于研究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B.乙装置放置一段时间后澄清的石灰水不变混浊
C.A、B瓶酵母菌培养液中需要加入乙醇作为营养物质
D.一段时间后,甲装置中的石灰水混浊度比乙装置高
25、下图表示氢元素的转移途径,其中①②表示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的有关途径,③④表示细胞呼吸过程中的有关途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H2ONADPH(CH2O)[H] H 2O
A.途径①产生的NADPH和途径③产生的[H]是同种物质
B.途径①③在生物膜上进行,途径②④在基质中进行
C.途径①②③④都发生了能量的转化
D.光合作用的原料H2O中的氧原子可以依次经过途径①②③④转移到细胞呼吸的产物H2O中
26、细胞内糖分解代谢过程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细胞内能完成①②过程和①③过程
B.真核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能进行过程①和②
C.动物细胞内,过程②比过程①释放的能量多
D.乳酸菌细胞内,过程③无能量产生
27、下列日常生活中对细胞呼吸原理的运用,不合理的是( )
A.花盆里的土壤板结后需要及时松土透气
B.干燥、零下低温、低氧环境有利于苹果的保鲜
C.包扎伤口选用透气的消毒纱布是为了抑制厌氧菌的繁殖
D.提倡慢跑运动,避免肌细胞进行无氧呼吸而产生大量乳酸
28、下图表示氧气对细胞呼吸作用的影响,甲、乙曲线相交于b点。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曲线甲表示有氧呼吸,曲线乙表示无氧呼吸
B.bd段细胞中的ATP来自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C.储存水果、蔬菜等的最适O2浓度应该为5%
D.b点时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相等
29、关于“光合色素的提取与分离”活动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新鲜菠菜叶烘干、粉碎后加入层析液进行色素提取
B.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要注意滤液细线不能低于层析液液面
C.光合色素提取时,需加入碳酸钙,其目的是使研磨更加充分
D.层析后,滤纸条上自下而上出现4条色素带依次是叶绿素 a、叶绿素 b、叶黄素、胡萝卜素
30、为提高温室栽培的番茄和黄瓜的产量,可采取的措施中不包括( )
A.增施氮肥和磷肥,促进茎叶生长,增大光合作用面积
B.适当提高温室中CO2浓度,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C.适当增加昼夜温差,提高产量
D.制作温室的薄膜改成绿色薄膜,提高光能利用率
31、将一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进行培养。CO2浓度测定仪测得了该玻璃罩内CO2浓度的变化情况,绘成如下图所示的曲线。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B-C段较A-B段CO2浓度增加减慢,原因是低温使植物呼吸作用减弱
B. F-G段CO2浓度下降不明显,原因是气孔关闭,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弱
C. 一昼夜该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大于0
D.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是从D点开始的
32、以测定的CO2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研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两曲线的交点表示光合作用制造的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量相等
B.光照相同时间,在20℃条件下植物积累的有机的量最多
C.温度高于2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开始减少
D.光照相同时间,3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与30℃时相等
33、下图是按顺时针方向表示的4种植物细胞的细胞周期,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的b→a→b表示细胞增殖过程的一个细胞周期
B.甲图的b→a与丙图的b→a所用的时间可能一样长
C.从a→b,由于DNA的复制使染色体数目增加一倍
D.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材料最好是选植物甲
34、下图是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下列有关图像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图甲所示细胞内有2个中心粒、4条染色体
B.图甲所示的细胞通过有丝分裂能形成两个核DNA相同的子细胞
C.乙细胞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的比值为1:2:1
D.图丙中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细胞结构赤道板上
35、如图是某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DNA的含量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AB段发生DNA复制,并出现染色单体
B.CD段该细胞染色体数不变
C.CD段该细胞中含有两组中心粒
D.DE段细胞中染色体∶DNA∶染色单体=1∶1∶1
36、下图是某高等动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细胞周期不同时期染色体数目、核DNA分子数目的柱形统计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表示染色体数目,b表示核DNA数目
B.②时期可能看不到核膜与核仁
C.①→②过程染色体数和染色单体数均加倍
D.③→①过程中发生DNA复制
37、下列关于人体细胞衰老、凋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中衰老的线粒体可被溶酶体分解清除
B.衰老细胞中多种酶的活性显著降低
C.细胞凋亡有助于机体维持自身稳定
D.细胞凋亡仅出现在胚胎发育过程中
38、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细胞衰老的特征( )
A.细胞内水分减少
B.细胞内多种酶活性降低
C.细胞不能继续分化
D.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39、小肠干细胞通过增殖分化使小肠上皮细胞得到更新,分化情况如图所示。干细胞分化成的潘氏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溶菌酶等抗菌物质,抵抗外来病原体。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潘氏细胞和小肠上皮细胞功能不同是因为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情况不同
B.小肠干细胞分化成小肠上皮细胞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C.小肠干细胞分化出潘氏细胞负责抵抗外来病原体,有利于提高生物体生理功能的效率
D.小肠干细胞具有分裂和分化的能力,能够通过增殖和分化,产生潘氏细胞和小肠上皮细胞
40、下列有关“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用解离液处理根尖的目的主要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B.染色结束后,用50%的酒精洗去浮色,能更好的观察染色体
C.漂洗的目的是为了洗去残留的解离液,使染色效果更好
D.观察临时装片可以看到连续的有丝分裂过程
二、读图填空题
41、在一定浓度的CO2和适当温度条件下,测定植物叶片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作用速度,给出了光照强度与该植物叶片光合作用速度的关系和CO2的转移方向图,分析下图并回答问题:
(1)在图1中b点所示条件下,该植物叶肉细胞内能够产生ATP的部位是_____。
(2)在图1中,在c点时,叶绿体中ADP的移动方向是从_____移向_____。
(3)在一昼夜中,将该植物叶片置于8klx光照下10小时,其余时间置于黑暗中,则每100cm2叶片一昼夜中CO2的净吸收量为_____mg;将该植物叶片从光下移到黑暗中,叶绿体中C5化合物含量短时间内将_____。
(4)若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C和30°C,上图曲线表示该植物在30°C时光合作用速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若将温度降低到25°C的条件下(原光照强度和CO2浓度不变),理论上b点将向_____移动。
(5)图1曲线中a、c两点所代表的光合作用强度分别与图2甲、乙、丙、丁的对应关系是:a点和c点分别对应_____、_____。
(6)由图1可知,在b点时,该植物叶肉细胞内光合作用强度_____(填大于、小于、等于)细胞呼吸强度。
42、甲图表示高等植物细胞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图像,乙图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数、DNA数变化的关系,丙图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中DNA含量变化的关系。据图回答问题:
(1)甲图中细胞有丝分裂的顺序依次是_____(用字母表示)。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主要表现在甲图中的_____图对应的时期。
(2)甲图A细胞中有染色体_____条,DNA分子_____个,染色单体_____条。
(3)在甲图A、B、C、D中,对应丙图BC段的是_____。丙图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乙图中代表染色体数量变化的是_____(填“实线”或“虚线”)。
(4)就甲图来说,作为一个完整细胞周期还缺少处于_____期的细胞,该时期的主要特点是_____。
(5)在高等植物有丝分裂过程中,相关的细胞器有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A、细胞生物中均具有DNA、RNA两种核酸,其中DNA是遗传物质,A正确;
B、①衣藻、②草履虫、③变形虫属于真核生物,④细菌和⑤蓝藻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生物的细胞不具有核膜,因此具有核膜的细胞是①②③,B错误;
C、②草履虫、③变形虫为原生动物,属于异养型生物;④细菌中有的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或光合作用,属于自养型生物,⑤是蓝藻属于自养型生物,C错误;
D、具有细胞壁的细胞是①衣藻、④细菌、⑤蓝藻都具有细胞壁,D错误。
故选A。
2、答案:D
解析:A、若将图①中的显微镜物镜镜头由a转换成b,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则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减少,细胞体积增大,A正确;
B、细胞放大4倍指的是边长或宽度,则面积放大了16倍,原本视野中充满了64个细胞,放大后视野中的细胞数目为:64÷16=4个细胞,且视野变暗,B正确;
C、由于显微镜成的是倒立的像,因此若图③是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洋葱根尖细胞图像,则向左移动装片可将位于左侧的c细胞移至视野中央,C正确;
D、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图④的细胞质流动方向为顺时针,由于显微镜成像上下颠倒、左右颠倒,因此实际上其流动方向也是顺时针,D错误。
故选D。
3、答案:B
解析:A、糖原、纤维素属于糖类,其组成元素是C、H、O,胆固醇的组成元素也是C、H、O,A错误;
B、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B正确;
C、肥胖者的体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C错误;
D、脱氧核糖只含有C、H、O三种元素,N、P不参与合成脱氧核糖,D错误。
故选B。
4、答案:D
解析:由分析可知,仙人掌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5、答案:C
解析:病毒一般是由核酸分子与蛋白质分子构成的非细胞形态的营寄生生活的生命体,其本身一般不含水,A错误;休眠的小麦种子中含有结合水,B错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且绝大多数是自由水,人体活细胞也不例外,C正确;自由水和结合水能够随新陈代谢的进行而相互转化,D错误。
6、答案:A
解析:A、大量出汗,丢失大量水分,同时丢失大量无机盐,因此会导致人体水盐和酸碱平衡失调,这时应多喝淡盐水来补充,A正确;
B、不同生物体内的细胞中无机盐的种类大体相同,含量差异很大,B错误;
C、哺乳动物血液中钙离子含量太低,会出现抽搐等症状,说明无机盐对于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C错误;
D、无机盐不都是微量元素组成的,如钙离子、镁离子都是大量元素,D错误。
故选A。
7、答案:B
解析:A、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单糖类物质,A正确;
B、乳糖是动物细胞中的二糖,B错误;
C、生物膜的基本骨架为磷脂双分子层,故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也是构成多种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C正确;
D、植物脂肪大多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在室温时一般呈液态,D正确。
故选B。
8、答案:D
解析:A、由题意可知,该化合物还有4个氨基酸,故为四肽,A错误;
B、图中③为肽键,B错误;
C、由图可知,图中的化合物含有2个完整的羧基,C错误;
D、图中的化合物是由4个氨基酸通过缩合反应而合成的,形成3个肽键,同时脱去3个水分子,D正确。
故选D。
9、答案:A
解析:A、尿嘧啶是RNA中特有的碱基,若m为尿嘧啶,则b是尿嘧啶核糖核苷酸,在DNA中肯定不含该种化合物,A正确;
B、若m为鸟嘌呤,则b为鸟嘌呤脱氧核苷酸(构成DNA)或鸟嘌呤核糖核苷酸(构成RNA),B错误;
C、若a为脱氧核糖,则b为脱氧核苷酸,其构成的是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C错误;
D、若a为核糖,则b为核糖核苷酸,核糖核苷酸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由b组成的核酸可在某些病毒中作为遗传物质,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D错误。
故选A。
10、答案:B
解析:A、甘蔗汁中主要含蔗糖,蔗糖不属于还原糖,因此不宜选用甘蔗汁,A错误;
B、用苏丹Ⅲ染液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看到花生子叶中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B正确;
C、鉴定蛋白质需先在盛有组织样液的试管中加入双缩脲试剂A液1mL,再加入B液4滴,C错误;
D、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水浴加热后可看到试管中液体由蓝色变为砖红色,D错误。
故选B。
11、答案:D
解析:A、从图中可看出,在乙细胞上存在与a物质特异性结合的受体,反映了细胞膜具有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A正确;
B、图中甲细胞产生并分泌a物质通过体液的运输作用于乙细胞,因此图中乙细胞表示靶细胞,B正确;
C、图为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一种方式,甲细胞产生并分泌某种物质a,经体液运输与细胞乙上b结合,将信息传到细胞乙,a表示信号分子(如激素),b表示受体,C正确;
D、细胞表面的受体不是细胞间信息交流所必需的结构,如高等植物相邻的细胞之间可以形成胞间连丝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不需受体,D错误。
故选D。
12、答案:B
解析:A、①是糖蛋白,只存在于细胞膜外侧,故A侧为细胞膜外侧,A正确;
B、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②蛋白质和③磷脂均有关,B错误;
C、③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的基本支架,细胞膜具有屏障作用,C正确;
D、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功能越复杂,D正确。
故选B。
13、答案:B
解析:A、①为线粒体,是细胞内的“动力车间”,A错误;
B、②为高尔基体,能对来自于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B正确;
C、③为内质网,对蛋白质等大分子的合成、加工场所,C错误;
D、④为中心体,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D错误。
故选B。
14、答案:D
解析:A、与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蛋白质在核糖体中合成后,依次经过内质网、高尔基体的加工,最后分泌到细胞外面,故放射性先后出现在核糖体(a)、内质网(b)和高尔基体(c),A错误;
B.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的过程说明了各种生物膜之间既有结构上的联系,又有功能上的联系,但线粒体在该过程中的作用是提供能量,与其它细胞结构不存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B错误;
C.分泌蛋白分泌过程中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之间以囊泡联系,最后膜面积变小的是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是先增加后减少最后基本不变,而细胞膜面积则增大,故乙图中d、e、f三条曲线所指代的膜结构分别是内质网膜、细胞膜和高尔基体膜,C错误;
D.该过程中合成的物质靠囊泡运输,囊泡运输过程体现了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正确。
故选D。
15、答案:D
解析:A、①是染色质,由DNA、蛋白质构成,A正确;
B、②是核仁,与某些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B正确;
C、③是核膜,由双层膜构成,C正确;
D、④是核孔,DNA分子不能通过核孔出细胞核,D错误。
故选D。
16、答案:C
解析:A、图2实验设置前后自身对照实验,A错误;
B、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只需低倍镜观察即可,B错误;
C、黑藻叶肉细胞为成熟的植物细胞,细胞中有大液泡,并且细胞中的叶绿体的绿色有利于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C正确;
D、图1细胞若继续发生质壁分离,细胞失水,则该细胞的吸水能力不断增强,D错误。
故选C。
17、答案:B
解析:A、糖蛋白分布在细胞膜外侧,所以细胞膜上面是膜外侧,下面是膜内侧,A正确;
B、被动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所以包括b、c、d,B错误;
C、物质逆浓度梯度进行跨膜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同时还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所以主动运输的是a、e,C正确;
D、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所以图中需要载体的跨膜运输方式有两种,D正确。
故选B。
18、答案:C
解析:A、甲图中方式a只与浓度有关,且与浓度呈正相关,属于自由扩散;方式b除了与浓度相关外,还与载体数量有关,属于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A正确;
B、甲图中方式b除了与浓度相关外,还与转运蛋白数量有关,其最大转运速率与转运蛋白数量有关,B正确;
C、乙图中的胞吐和胞吞过程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错误;
D、胞吞和胞吐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两个过程都需要消耗ATP,D正确。
故选C。
19、答案:C
解析:A、ATP的合成需要ATP合成酶催化,ATP的水解需要ATP水解酶催化,A正确;
B、少数酶的化学本质是RNA,其元素组成与ATP相同,都是由C、H、O、N、P组成,B正确;
C、细胞内一些放能反应,如细胞呼吸,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部分储存在ATP中,所以放能反应往往伴随着ATP的合成,C错误;
D、细胞质中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内可以产生ATP,细胞核中的生命活动需要消耗ATP,所以细胞质和细胞核中都有ATP分布,D正确。
故选C。
20、答案:D
解析:A、甲、乙两图中,在B点对应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促反应速率最大,分别表示酶的最适温度和最适pH,A正确;
B、C、低温时酶的活性受抑制,高温、强酸、强碱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失活,B、C正确;
D、低温条件下,酶的活性很低,但酶的空间结构稳定,保存酶制品最好在低温条件下保存,D错误。
故选D。
21、答案:C
解析:A、酶的专一性是指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的特性,验证酶的专一性时,自变量可以是酶的种类(如用淀粉+淀粉酶作为实验组,淀粉+蛋白酶作为对照组)也可以是底物的种类(如用淀粉+淀粉酶作为实验组,蛋白质+淀粉酶作为对照组),A错误;
B、酶的高效性是酶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化学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验证酶的高效性时,自变量是酶的种类(酶和无机催化剂),不是酶的浓度,B错误;
C、在不同温度条件下,酶促反应速率有可能相同,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自变量是温度, pH为无关变量,C正确;
D、酶浓度、底物浓度是通过影响酶和底物的接触面积来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酶浓度、底物浓度不会影响酶活性,D错误。
故选C。
22、答案:C
解析:A、过氧化氢酶通过降低H2O2分解的活化能实现其催化H2O2分解的作用,A错误;
B、本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加入酶,因而实验结果能说明酶具有催化作用,B错误;
C、本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加入酶,根据实验结果能说明酶具有催化作用,表现为可以加快反应速率,C正确;
D、本实验只能证明酶具有催化作用,不能说明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D错误。
故选C。
23、答案:A
解析:A、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1中A表示的是腺嘌呤,A错误;
B、图2中过程①表示ATP的水解,ATP水解时远离腺苷的特殊的化学键断裂,释放大量能量,供细胞的生命活动利用,B正确;
C、图2中的①②若表示某种物质,则两者都为酶,都能够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C正确;
D、图2中过程②表示ATP的合成,可以发生在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的线粒体、叶绿体以及细胞质基质中,D正确。
故选A。
24、答案:D
解析:甲装置用于研究有氧呼吸,乙装置用于研究无氧呼吸,A错误;乙装置放置一段时间后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因为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B错误;A、B瓶酵母菌培养液中需要加入葡萄糖作为营养物质,C错误;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比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多,故一段时间后,甲装置中的石灰水混浊度比乙装置高,D正确;故选D。
25、答案:C
解析:A、过程①产生的[H]实际上指的是还原型辅酶Ⅱ(NADPH),过程③产生的[H]实际上指的是还原型辅酶Ⅰ(NADH),A错误;
B、过程①代表光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过程③是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分别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中,过程②代表暗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而④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B错误;
C、①代表光反应阶段,发生了光能转化为ATP和NADPH中的活跃化学能的转化,②代表暗反应阶段,将ATP和NADPH中的活跃化学能转化为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③④为有氧呼吸过程,发生了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ATP中活跃化学能的过程,C正确;
D、光合作用的原料H2O中的氧可以依次经过①光反应释放到环境中,环境中的氧可通过④有氧呼吸第三阶段转移到细胞呼吸的产物H2O中,中间不经过②③,D错误。
故选C。
26、答案:B
解析:A、人体细胞内能完成有氧呼吸和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即人体细胞内能完成①②过程和①③过程,A正确;
B、真核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能进行过程①,线粒体中能进行过程②,B错误;
C、动物细胞内,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可释放大量能量,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可释放少量能量,C正确;
D、乳酸菌细胞内进行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第一阶段可释放少量能量,第二阶段不释放能量,D正确。
故选B。
27、答案:B
解析:A、花盆里土壤板结后需要及时松土透气,可增加土壤的氧气含量,有利于根部细胞进行有氧呼吸,有利于植物的根部的生长,并能促进吸收无机盐,A正确;
B、一定湿度、零上低温、低氧的环境有利于苹果的保鲜,零下低温会冻坏苹果,B错误;
C、某些厌氧菌在无氧条件下可快速繁殖,对人体会造成伤害,所以包扎伤口选用透气的消毒纱布是为了抑制厌氧菌的繁殖,C正确。
D、人体细胞在缺氧条件下会进行无氧呼吸,积累大量的乳酸,使肌肉产生酸胀的感觉,慢跑为有氧运动,可避免肌细胞进行无氧呼吸而产生大量乳酸,D正确。
故选B。
28、答案:D
解析:A、随氧气浓度增加,无氧呼吸受抑制,所以甲表示有氧呼吸,乙表示无氧呼吸,A正确;
B、b点表示无氧呼吸产生的CO2和有氧呼吸产生的相等;d点表示无氧呼吸消失。所以,bd段细胞中的ATP来自细胞质基质(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和线粒体(有氧呼吸),B正确;
C、由图可知,储存水果、蔬菜等的最适O2浓度为5%,此时呼吸消耗的有机物最少,C正确;
D、b点时无氧呼吸产生的CO2和有氧呼吸产生的相等。但是对于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6分子CO2,需要消耗1分子葡萄糖;对于无氧呼吸而言,产生6分子CO2,需要消耗3分子葡萄糖,所以b点时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不相等的,D错误。
故选D。
29、答案:B
解析:A、色素提取用无水乙醇,色素分离用层析液,A错误;
B、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要注意滤液细线要高于层析液液面,避免影响分离的效果,B正确;
C、光合色素提取时,需加入二氧化硅,其目的是使研磨更加充分,C错误;
D、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条上自下而上出现 4 条色素带依次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 a、叶绿素b,D错误。
故选B。
30、答案:D
解析:A、增施氮肥和磷肥,促进茎叶生长,这样可以增大光合作用面积,提高产量,A正确;
B、适当提高温室中CO2浓度,能促进暗反应进而提高光合作用效率,B正确;
C、适当增加昼夜温差,使作物积累的有机物增多,提高产量,C正确;
D、植物叶片对绿光的吸收量最少,若制作温室的薄膜改成绿色薄膜,会减产,D错误。
故选D。
31、答案:D
解析:A、B-C段没有光照,不进行光合作用,并且凌晨时温度较低,因此较AB段CO2浓度增加减慢,是因为低温使植物呼吸作用减弱,A正确; B、F-G段原因是中午光照强,气温高,导致蒸腾作用强,水分散失多,气孔关闭,CO2吸收减少,B正确; C、I点较A点CO2浓度低,说明一昼夜该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大于0,C正确; D、CO2浓度下降从D点开始,说明D点时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所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在D点前就已开始,D错误。
32、答案:D
解析:A、两曲线的交点表示绿色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的量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量相等,A错误;
B、植物积累的有机物量等于净光合作用量,图中虚线表示净光合作用量,光照相同时间,在25℃条件下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的量最多,B错误;
C、25℃、30℃、35℃时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分别为6、6.5、6.5,温度高于2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并不一定减少,C错误;
D、制造的有机物为总光合量,等于净光合加呼吸,光照相同时间,3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与30℃时相等,D正确。
故选D。
33、答案:B
解析:A、由分析可知,一个细胞周期=分裂间期+分裂期,甲图中的a→b→a表示细胞增殖过程的一个细胞周期,A错误;
B、不同植物细胞周期不同,故尽管甲图的b→a与丁图的b→a所占细胞周期的比例不同,但是所用的时间可能一样长,B正确;
C、从a→b,由于DNA的复制使得DNA含量加倍了,但染色体并未加倍,C错误;
D、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材料最好是选植物丁,因为其分裂期所占比例最大,D错误。
故选B。
34、答案:B
解析:A、图甲所示的细胞位于有丝分裂前期,细胞内有2个中心体,4个中心粒,4条染色体,A错误;
B、图甲所示的细胞位于有丝分裂前期,通过有丝分裂能形成两个核DNA相同的子细胞,B正确;
C、乙细胞没有染色单体,C错误;
D、赤道板不是细胞结构,D错误。
故选B。
35、答案:C
解析:A、在BC段发生DNA复制,并出现染色单体,A错误;
B、CD段包括前期、中期和后期,其中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B错误;
C、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中心体进行了复制,因此CD段该细胞中含有两组中心粒,C正确;
D、DE段表示分裂末期,此时细胞中染色体:DNA:染色单体=1:1:0,D错误。
故选C。
36、答案:C
解析:A、图①中b存在是a两倍的情况,所以a表示染色体,b表示核DNA,A正确;
B、由分析可知,②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后期核膜和核仁还没有出现,末期核膜核仁已经重现,故②时期可能看不到核膜与核仁,B正确;
C、由分析可知,①→②发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染色单体数目变为0,C错误;
D、由分析可知,③→①过程中存在分裂的间期,发生DNA复制,D正确。
故选C。
37、答案:D
解析:细胞中衰老的线粒体可被溶酶体中的水解酶分解清除,A正确;衰老细胞中多种酶的活性显著降低,导致细胞代谢减慢,B正确;细胞凋亡可清除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有助于机体维持自身稳定,C正确;细胞凋亡在个体生命活动各个阶段中均会存在,D错误。
38、答案:C
解析:A、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体积变小,是细胞衰老的特征之一,A不符合题意;
B、细胞内多种酶活性降低,呼吸速率减慢,新陈代谢速率减慢是细胞衰老的特征之一,B不符合题意;
C、细胞不再继续分化不是细胞衰老的特征,成熟的细胞一般都是不再继续分化的细胞,C符合题意;
D、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是细胞衰老的特征之一,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9、答案:B
解析:A、潘氏细胞与小肠上皮细胞是由同一个受精卵有丝分裂形成的,具有相同的遗传信息,但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两者的功能不同,A正确;
B、小肠干细胞分化成小肠上皮细胞,并不能分化成各种组织细胞,因此不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B错误;
C、题中显示,潘氏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溶菌酶等抗菌物质,抵抗外来病原体,从而有利于提高生物体生理功能的效率,C正确;
D、小肠干细胞具有分裂和分化的能力,能够通过有丝分裂、分化,产生潘氏细胞和小肠上皮细胞,这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D正确。
故选B。
40、答案:C
解析:A、用解离液处理根尖的目的是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A错误;
B、染色结束后,用清水漂洗,洗去解离液,防止解离过度,B错误;
C、漂洗的目的是为了洗去残留的解离液,使染色效果更好,C正确;
D、解离时,细胞已经死亡,不可以看到连续的有丝分裂过程,D错误。
故选C。
41、答案:(1)叶绿体、线粒体、细胞质基质
(2)基质;类囊体薄膜
(3)36;下降
(4)左
(5)乙;丁
(6)大于
解析:(1)由图可知,b点是光的补偿点,此时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细胞既进行呼吸作用,又进行光合作用,因此此时该植物叶肉细胞内能够产生ATP的部位是叶绿体、线粒体、细胞质基质。
(2)由图可知,c点是光的饱和点,光合作用中暗反应消耗ATP产生的ADP转移到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合成ATP,暗反应发生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因此叶绿体中ADP的移动方向是从基质移向类囊体薄膜。
(3)由题图可知,8klx光照下,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为12CO2mg/ 100cm2叶•小时,植物的呼吸速率为6CO2mg/ 100cm2叶•小时,则每100cm2叶片一昼夜中CO2的净吸收量为12×10-6×14=36mg。将该植物叶片从光下移到黑暗中,二氧化碳固定形成三碳化合物的速度在短时间内保持不变,由于无光不能进行光反应产生ATP和[H](NADPH),因此三碳化合物还原速度下降,叶肉细胞中五碳化合物的含量下降。
(4)30°C是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温度降低到25°C,该温度是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因而光合速率上升,呼吸速率下降,所以在较弱的光下,光合作用就可以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即b点将向左移动。
(5)由图1可知,a点只有呼吸作用,c点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因此对应的图分别为乙(线粒体产生的二氧化碳全部排除细胞外,说明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丁(叶绿体吸收的二氧化碳来自线粒体和细胞外,说明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
(6)b点是光的补偿点,对于整个植株来说,此时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该植物包括叶肉细胞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该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细胞远多于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所以此时该植物叶肉细胞内光合作用强度大于细胞呼吸强度。
42、答案:(1)B→C→A→D;B、D
(2)8;8;0
(3)BC;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虚线
(4)(分裂)间期;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5)线粒体、核糖体、高尔基体
解析:(1)A细胞中,着丝点(粒)分裂,染色体均匀地移向两极,处于有丝分裂后期;B细胞中,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处于有丝分裂前期;C细胞中,染色体的着丝点(粒)整齐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D细胞中,细胞中央出现细胞板,处于有丝分裂末期,所以有丝分裂顺序是B→C→A→D。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主要表现在前期B,末期D对应的时期。
(2)A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此时细胞中有染色体8条,DNA分子8个,染色单体0条。
(3)丙图BC段表示每条染色体上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对应图甲中的B、C细胞;丙图中CD表示着丝点(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乙图中实线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虚线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4)图中只有有丝分裂的前期、中期、后期、末期,还少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分裂间期细胞主要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5)与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细胞器有:线粒体(提供能量)、核糖体(间期蛋白质的合成)、高尔基体(末期细胞壁的形成)。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重庆市合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线上学情调研生物试卷(含答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天津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读图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天津市宝坻区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读图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