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苏科版数学九年级下册教案教学设计整册
初中数学苏科版九年级下册7.3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苏科版九年级下册7.3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教案,共5页。
7.3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
教学目标
1.能通过推理得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进一步体会三角函数的意义;
2.会计算含有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
3.能根据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说出相应锐角的大小;
4.经历探索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的过程,发展学生推理能力和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推理得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进一步体会三角函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的运用.
教学过程(教师)
学生活动
设计思路
新课引入——温故知新
C
A
b
a
c
B
如图,在Rt△ABC中,∠C为直角,如何表示∠A的三种三角函数?
教师出示问题,根据学生回答,同时板书.
正弦
三角函数 余弦
正切
独立思考,回答教师出示的问题.
通过对三角函数知识的复习,为本节课特殊角的三角函数的学习作铺垫.
探索活动——想一想
你能分别说出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吗?
1.除了可以用计算器计算,是否可以通过手里的三角板来求值呢?
2.是否还有其他的方法呢?
讨论得到结论:
1.利用计算器计算.
2.利用三角尺的特殊角,量出各边的长度,再用定义计算.
通过用计算器的计算,到学生作图工具三角板中存在特殊角的计算,及其他方法的引导,让学生感受数学方法的多样性,肯定学生的思维创新,从而加深对数学本质的理解.
探索活动——试一试
如图,在Rt△ACB中,∠C=90°,∠A=30°.
1.请说出BC:AB:AC=( );
2.若设BC=1,则AC=( ) AB=( );
3.你能求出sin30°,cs30°,tan30°的函数值吗?
教师引导学生完成30°角的三角函数值的求解过程,并对其求解方法进行总结.
4.若∠A=45°,你能求出sin45°,cs45°,tan45°的函数值吗?
5.若∠A=60°,你能求出它的三角函数值吗?
教师指名学生板书,师生共同评价.
学生独立思考,回答问题:
1.请说出BC:AB:AC=1:2:;
2.若设BC=1,则AC=,AB=2;
3.你能求出sin30°,cs30°,tan30°的函数值吗?
sin30°= ,cs30°=,tan30°=
总结:设直角三角形一边的长为某个常数,求出另外两边的长,再利用定义进行计算;选择最简单的数据计算.
板书:
sin45°=,cs45°=,tan45°=1,
sin60°=,cs60°=,tan60°=.
师生共同评价.
在学生最近发展区设置两个简单问题,让学生掌握求30°角的三角函数值的方法.
通过对求30°角的三角函数值的方法教给学生求解的方法,并学会选择用最简单数据进行计算,并将此种方法迁移到45°和60°角的求解过程.
探索活动——填一填
1.根据计算结果,填写表格:
三角函数值
三角函数
θ
30°
45°
60°
sinθ
csθ
tanθ
教师出示表格,学生试着填写.
2.认真观察上面表格,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如何快速记忆?
1.根据计算结果,填写表格.
30°
45°
60°
sinθ
csθ
tanθ
1
2.讨论总结:
(1)正弦和正切值随着角度的增大而增大,余弦值随着角度的增大而减小.
(2)将sin30°=看成是记忆最简便.
通过规律和记忆方法的讨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总结问题的能力.
迁移运用
已知角,求值.
(1)2sin30°+3tan30°+tan45°
(2)cs45°+tan60°cs30°
已知值,求角.
(1)已知tanA=,求锐角A的度数.
(2)已知2csA-=0 ,求锐角A的度数.
确定值的范围.
在Rt△ABC中∠C=90°,当锐角A>45°时,
sinA的值( )
A. B.
C. D.
(2)在Rt△ABC中∠C=90°,当锐角A>30°时,
csA的值( )
A. B.
C. D.
确定角的范围.
当∠A为锐角,tanA值大于 时,则∠A取
值范围是( )
A.0°<∠A<30° B.30°<∠A<90°
C.0°<∠A<60° D.60°<∠A<90°
(2)当∠A为锐角,当时,则∠A取值范围
是( )
A.0°<∠A<30° B.30°<∠A<45°
C.45°<∠A≤60° D.60°<∠A≤90°
师生共同分析,解决问题,强调范围类题目解题方法.
学生尝试,师生共同探讨过程中,提出疑问.
1.已知角,求值.
(1)2+ (2)2
2.已知值,求角.
(1)60° (2)30°
3.确定值的范围.
(1)B (2)C
4.确定角的范围.
(1)B (2)A
总结:
遇到范围类题型,一般情况下要寻找两端的极值,然后进行确定.
通过对四种类型题目的分析,达到对特殊角的三角函数知识的深化,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范围类题型的设计,深化极限的思想,强调范围类题目解题方法.
能力提升
如图,在△ABC中,已知BC=1+,∠B=60°,
∠C=45°,求AB的长.
根据学生尝试结果,教师引导:
三角函数运用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如何构造直角三角形?
学生讨论,尝试解决问题.
总结:
在直角三角形中运用;
过点A作垂线.
通过学生尝试的错误资源,在师生共同讨论与评价中纠错,不断完善和加深对三角函数的理解.
渗透通过构造直角三角形的方法,为后续用三角函数解决问题的学习服务.
课堂小结
(1)你能说一说特殊角的三角函数有哪些求法吗?
(2)这节课你掌握了哪些数学方法?感受到什么数学思想?
(3)你还有什么收获或困惑吗?
共同小结.
师生共同思考,归纳总结学习成果,建构知识、方法与能力体系,体验成功的喜悦,同时提出问题
课后作业
课后完成,进一步运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知识解决问题.
通过课后作业的巩固,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2 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特殊角的三角函数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苏科版九年级下册6.2 黄金分割教案,共6页。
这是一份苏科版九年级下册7.3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创设,探索活动,典例分析,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