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科版九年级下册7.4 由三角函数值求锐角教案
展开7.4 由三角函数值求锐角
教学目标
1.会根据锐角的正弦值、余弦值、正切值,利用科学计算器求该锐角的大小;
2.进一步体会三角函数的意义;
3.通过克服困难的经历和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会根据锐角的三角函数值,利用科学计算器求锐角的大小.
教学难点
熟练使用计算器解决由三角函数值求锐角的问题.
课前准备
每位学生准备一个科学计算器.
教学过程(教师)
学生活动
设计思路
想一想
A
C
B
如图,小明沿坡道AB行走了13m,他的位置沿垂直方向上升了5m,你能知道这条坡道的倾斜角A的大小吗?
先自己积极思考并进行回答和交流,
如果有困惑可以小组之间进行讨论和交流.
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中的实例产生认知冲突,引发学生思考,从而导入新课.
试一试
1.播放flash动画;
2.根据已知条件,有sinA=.
用计算器可以由一个锐角的三角函数值求得这个角的大小.
,
依次按键
显示结果为22.619 864 95,即∠A≈22.62°.
3.每四人为一组尝试计算.
4.你知道为什么要先按功能键吗?
观看flash动画后,可以说出自己的困惑,
会的学生先展示自己的操作方法,展示操作的时候要配以解说;
根据前面学生的展示,每位同学先自我尝试,然后小组内交
流,最后是班级交流.
通过观看动画,让学生有个直观的感知过程.
学生自我尝试之后带着心得或困惑进行交流,便于形成新的知识经验或活动经验.
由于学生的计算器型号有可能不同,所以在这一环节要让学生明白操作的原理,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交流和总结.
做一做
1.观看视频.
2.例 求满足下列条件的锐角A(精确到0.01°):
(1)csA=; (2)tanA=2.
解:(1)依次按键 ,
显示结果为75.522 487 81,即∠A≈75.52°;
(2)依次按键 ,
显示结果为63.434 948 82,即∠A≈63.43°.
注意:如果你的计算器与我们演示的不同,那么按键方式可能不同,学生根据自己所使用的计算器探索计算的具体步骤,然后再相互交流用计算器计算的方法.
观看视频之后,自己操作,回答操作过程及最终结果,
其他同学通过自己的操作验证他的答案 .
(1)按键 .
(2)按函数名称键 或或.
(3) 按键输入已知的函数值.
(4)按键 即得所求角的度数
(显示结果是以度为单位的).
(5)按题目要求取近似值.
总结经验.
由学生口头总结出操作步骤即可.
学生已经有了前面的操作过程,通过视频让学生明白操作原理.
例题的讲解也放给学生,如果学生讲解不到位,教师可适当补充.
重点放在学生的自我操作和交流上.
练一练
1.求满足下列条件的锐角A(精确到0.01°):
(1)sinA =; (2)csA =0.23;
(3)tanA =10.
2.如图,秋千的长OA为3.5m,当秋千摆动
到OA′ 位置时,点A′ 相对于最低点A升高了1m,求∠AOA′(精确到0.1°).
(第2题)
小组竞赛的模式,看看哪一组算得又快又准;
动手操作,并交流各自的操作过程和答案.
在明白操作原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并验证答案正确与否.
通过竞赛的模式,进一步激发学生探求的欲望,学生应用从研究简单问题获得的经验,解决较为复杂的问题,学习处理复杂问题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思考
已知∠A为锐角,且csA =,∠A的取值范围是( )
A.0°﹤∠A﹤30° B.30°﹤∠A﹤45°
C.45°﹤∠A﹤60° D.60°﹤∠A﹤90°
思考:
1.用计算器如何判断?
2.如果不用计算器,你能根据三角函数的增减性判断出来吗?
如果不用计算器可以根据三角函数的增减性进行判断,进一步体会三角函数的意义.
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一定有很多感想和收获,说出来和大家相互交流!
(1)按键 .
(2)按函数名称键 或或.
(3) 按键输入已知的函数值.
(4)按键 即得所求角的度数
(显示结果是以度为单位的).
(5)按题目要求取近似值.
小结所得所感.
基本步骤:
试对所学知识进行反思、归纳和总结,将感性的认识升华为理性的认识,体验成功.
课后作业
通过实际操作、思考、想象、交流,得出结论.
课后作业,把课堂延伸到课后,养成研究性学习的良好习惯.
初中数学苏科版九年级下册6.6 图形的位似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苏科版九年级下册6.6 图形的位似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例题,练一练,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苏科版九年级下册6.2 黄金分割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苏科版九年级下册6.2 黄金分割教案,共6页。
初中数学苏科版九年级下册6.1 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苏科版九年级下册6.1 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复习引入,课堂小结,课外作业,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