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全一册课件打包21套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风成地貌示范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风成地貌示范课ppt课件,共5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自主预习·新知导学,合作探究·释疑解惑,课堂小结,随堂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自主预习·新知导学
一、风蚀地貌1.风蚀作用:地面物质在风力作用下脱离原地,称为风蚀作用,包括吹蚀作用(风吹过地面时,带走细颗粒物,造成地面的破坏)和磨蚀作用(挟带沙粒的风吹过地面物体时,风中运动的沙粒对经过的物体进行磨蚀,造成地面物体的破坏)。2.风蚀地貌:由风蚀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叫作风蚀地貌。常见风蚀地貌有风蚀蘑菇、风蚀壁龛、风蚀柱、风蚀残丘、风蚀沟槽等。
【思考感悟】 一般情况,侵蚀作用的结果是削高(地势较高,容易被侵蚀),风蚀洼地是如何形成的?提示:风力大,地面多细粒物质,岩性较软,易被侵蚀。
二、风积地貌1.风积地貌:风中挟带的沙粒,在风速降低时沉降在地面所形成的各种地表形态,就是风积地貌,主要以各种形式的沙丘呈现。2.新月形沙丘:沙丘的基本形态,因平面形态如一弯新月而得名。其迎风坡坡形微凸而平缓,背风坡坡形下凹、坡度较陡。3.灌丛沙丘:多出现在绿洲边缘,风沙流通过灌丛植物时,大量沙粒会堆积在植物根部附近,形成灌丛沙丘。
三、风沙危害与防治1.风沙危害:风沙在运动过程中,往往破坏建筑物,降低土壤肥力,掩埋房屋、农田、道路等,使当地人民正常的生产生活受到影响,严重时还会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2.风沙防治:通过设置障蔽或植树种草来增大地面的粗糙度,以降低风速,削弱风沙的破坏作用,具体有草方格、石方格、高立式沙障、防护林带等措施。
施工时,先在沙丘上划好施工方格网线,要使沙障与当地的主风向垂直;然后将修剪均匀整齐的麦草或稻草等材料横放在方格线上,用板锹之类的工具置于铺草料中间,用力插下去,插入沙层内约15厘米,使草的两端翘起,直立在沙面上,露出地面的高度约20~25厘米;再用工具拥沙埋掩草方格沙障的根基部,使之牢固。草方格沙障一是能使地面粗糙,减小风力,再一个可以截留水分,如雨水,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物的存活。根据试验,草方格沙障的规模以1米×1米的正方形效果最好。
合作探究·释疑解惑
探究一 风力侵蚀作用
问题引领材料 塔克拉玛干沙漠有两座红白分明的高大沙丘,名为“圣墓山”,它是分别由红砂岩和白石膏组成的沉积岩露出地面后形成的。“圣墓山”上的风蚀蘑菇,奇特壮观,高约5米,巨大的盖下可容纳10余人。
结合材料探究:(1)描述风蚀蘑菇的形态特点。(2)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如何雕刻出这种风蚀蘑菇的?提示:(1)风蚀蘑菇上部宽大,呈伞状,下部较细。(2)风蚀蘑菇主要分布在风力强大而且多变的干旱地区。主要是距地面一定高度的气流含沙量小,磨蚀作用弱,而近地面偏上处的气流含沙量大,磨蚀作用强,因此下部就被磨蚀得越来越细小,从而形成风蚀蘑菇,特别是水平成层、软硬相间的岩石更易发育成风蚀蘑菇。
归纳提升风蚀蘑菇的形成因素1.强大的风力。2.丰富的沙源。3.风向多变:如果风向不变,只会在迎风面出现中间小、两头大的情况,但和风蚀蘑菇不同。4.岩层下软上硬,且直立性好。
如何减少风蚀对地表(物)的影响?通过增加植被覆盖、扩大地表粗糙度等方式降低风速;保持土壤水分,减少沙源,是防止风蚀的重要措施。
典型例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甘肃省瓜州县灌溉农业区面积广,区域内湖泊萎缩,湖床出露。安西素有“风库”之称,多大风和沙暴,沙暴中挟带了大量的盐类物质。疏勒河北侧广泛分布着具有裂隙的土状沉积物黏土,在此发育了典型的雅丹地貌,雅丹地貌土丘、滩地交错分布,造型各异。图1为安西雅丹地貌景观图,图2为甘肃部分区域图。
(1)说明安西雅丹地貌形成的自然原因。(2)分析在雅丹地貌地区进行野营露宿需要做好的准备工作。答案:(1)植被稀疏或地处荒漠;地表干燥;黏土层相对松软,且多裂隙;多大风;大风沿黏土层裂隙侵蚀,形成滩地;两侧残留,形成土丘。(2)大风天气多,露营设施需增加抗风设备;昼夜温差大,夜间气温低,做好防寒工作;该地区人烟稀少,准备好充足的水和食物;在当地旅游管理机构做好登记;保持通信的畅通。
解析:第(1)题,雅丹地貌是典型的风力侵蚀地貌,一般形成于干旱、风力大的地区。第(2)题,露营需要考虑当地的地理环境,包括昼夜温差(酷热和寒冷)、风力大小、雨雪天气,还需要准备食物,保证安全。
典型的雅丹地貌形成于干旱地区干涸的湖底或河、湖阶地上,大部分为未固结或半固结的砂砾岩。地壳活动导致湖(河)水退却、湖底抬升并裸露地表,强烈持久的定向风沿干缩裂隙(或构造作用形成的裂隙)吹蚀,使原来平坦且固结程度不高的湖底沉积物逐渐形成一系列与主风向略成平行的不规则的相间排列的鳍形垄脊和宽浅沟槽。垄脊高数十厘米至数十米,沟槽宽数米,长数十米至数百米,少数长过千米。沟槽间大部分被流沙填充。因长时间遭受风蚀,单个垄脊常呈鳍形或流线形,迎风面通常为圆弧状,背风面细长或呈分散状。沟槽间填充的流沙表面通常保留有明显的风成波纹。
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北部及西南部、美国西部、中欧和澳大利亚等地,其中中国分布最广。1928年,冯景兰等在粤北仁化县发现丹霞山,将此地地貌取名为丹霞地貌,并把形成丹霞地貌的红色砂砾岩层命名为丹霞层。“雅丹地貌”中的“丹”字是音译而来,与红色没有任何关系,雅丹地貌的颜色既可以是红色,也可以是红色以外的任意颜色。而丹霞地貌指的是以红色砂砾岩为主要成分、以赤壁丹崖为典型特征并以地表水冲蚀作用为主形成的地貌景观。故有流水丹霞之说。
探究二 风力堆积作用
问题引领材料 开学时,小强向同学们展示了他于暑假在国内某地旅游时拍摄的一张日落景观照片(下图)。
结合材料探究:猜猜拍摄地点,并说说当地最主要的地理环境特征。提示:图中出现沙漠(沙丘)景观,且双峰驼一般分布在温带荒漠地区(单峰驼多分布在阿拉伯半岛和非洲地区的热带荒漠),所以可能是我国西北等地区。地理环境最重要的特征应该是干旱,图中有新月形沙丘,可见风大。
归纳提升1.根据沙丘形状和堆积物颗粒大小判断风向(1)根据沙丘形状判断风向。
(2)根据堆积物颗粒大小判断风向。搬运物随风速的减弱而堆积,颗粒大的先堆积,颗粒小的后堆积,所以颗粒大的一侧为上风向。
2.风沙活动的条件(1)物质条件——沙源。①外地输沙:盛行风从上风地带将沙尘物质吹送至风沙活动地区堆积;河流将沙尘物质从中上游地区搬运到风沙活动地区堆积。②当地沙源:枯水期湖滩、河滩裸露,泥沙裸露;冬春季节地表缺少植被覆盖,表土裸露;耕地面积扩大、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破坏植被,地表裸露,增加沙源;沿海地区的沙滩或沙丘。
(2)动力条件——大风。①该地所处区域的大气环流(风带或季风)或距离冬季风源地远近。②该区域的地形特征——会加强风力的常见地形:平坦的地形,如广阔的平原,没有阻挡;山地中的峡谷或河谷(峡谷或河谷与风向一致,形成狭管效应);面积广大的湖泊或海域。③特殊天气、气候背景:气候干旱少雨、地表干燥;气温回升、蒸发旺盛,是风沙形成的温床;气旋与冷空气活动频繁。④植被稀少,地表缺乏植被保护。
(1)该地主导风向最可能是( )A.东南风B.西北风C.西南风D.东北风(2)风影沙丘( )A.体积与植株高度呈正比B.长度与植株高度呈反比C.高度受灌丛叶片大小影响大D.宽度受灌丛迎风面积影响大
(3)随着风影沙丘数量的增加,当地( )A.风蚀作用不断加强B.荒漠扩张速度加快C.风积地貌趋于稳定D.大气降水显著增加答案:(1)D (2)D (3)C
解析:第(1)题,结合材料可知,风影沙丘应该位于植株的背风侧,图中沙区位于植被的西南方,故该地的主导风向最可能是东北风。第(2)题,读图可知,风影沙丘体积与植株高度呈正相关,但不一定呈正比;从图中无法判断风影沙丘长度和高度与植株的关系;风影沙丘宽度受灌丛迎风面积影响大,当灌丛迎风面较大时,风影沙丘宽度较大。第(3)题,植被具有固定沙丘的作用,随着风影沙丘数量的增加,当地风积地貌趋于稳定;风蚀作用减弱,荒漠化扩张速度减小,大气降水不会明显增多。
探究三 风沙活动的危害与防治
问题引领材料 曾经,过度垦牧,大片良田变荒漠,风沙吹走了曾经的风采与荣耀,水草丰美堕落为“死亡之海”。而如今,1.86万平方千米的荒漠,1/3给硬生生变成了绿洲,相当于4个伦敦。这个奇迹就出现在中国第七大沙漠——内蒙古的库布其。
2018年12月15日,生态环境部命名表彰了亿利库布其生态示范区等全国第二批16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亿利库布其生态示范区是全国第一个由民企实施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也是内蒙古自治区首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结合材料探究:库布其沙漠的成因及治理措施是什么?提示:深处内陆,气候干旱,加上过度垦牧,植被覆盖率降低,多风沙天气,风沙掩埋农田。植树造林是治沙的主要措施。
归纳提升风沙活动的危害与防治
典型例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青藏铁路锡北段(锡铁山—北霍鲁逊盐湖矿区,如图1)位于柴达木盆地,沿线风沙灾害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在我国铁路沿线风沙防治工程中,较为成功的案例是包兰铁路沙坡头段的以植物防沙为主的“五带一体”的防护体系,但青藏铁路锡北段无法利用植物防沙。通过对锡北段进行考察研究,专家认为防治该地风沙灾害最有效的措施是采用透风挡沙墙与石方格相结合(如图2所示)的方式。
答案:(1)(铁路路基较高)风沙堆积,填埋路基和轨道;侵蚀路基(和路肩);损害机车车辆和通信设备等;加大钢轨、车轮等设备的磨损,影响视线,影响运行列车安全。(2)挡沙墙可以降低风速,阻隔、减小风沙对路基的掩埋作用。石方格设置在路基两侧和挡沙墙之间,增大地面的粗糙度,进一步削减风速,同时固定地表沙面,防止就地起沙。
解析:第(1)题,风沙对铁路的主要危害是磨损和掩埋,会危害铁路运输安全。第(2)题,挡风墙可以阻挡风沙,石方格可以降低风速,同时固定地表沙面,共同使用可以降低风沙对铁路的破坏。
下图为某人面向北方拍摄到的沙丘照片。读图,完成1~2题。1.据图判断当地的盛行风向为( )A.西北风B.东南风C.东北风D.西南风2.下列地貌中,成因与图中沙丘类似的是( )A.雅丹地貌B.火山地貌C.冲积扇D.戈壁答案:1.B 2.C
解析:第1题,此图为新月形沙丘,迎风坡凸而缓,根据图文材料判断,盛行风为东南风。第2题,新月形沙丘为风力堆积地貌,四个选项中冲积扇为河流堆积地貌,符合题意。
下图为我国某处风蚀蘑菇等高线(单位:米)图(实线为图上可见部分,虚线表示被上部遮盖的部分)。据此完成3~5题。
3.图中P等值线的数值为( )A.813米B.814米C.815米D.816米4.若用木条支撑以防止该景观悬空部位坍塌,则P处木条的长度约为( )A.0.5米B.1.5米C.2.5米D.3.5米5.在岩壁上,可以见到形状各异、大小不等的孔穴,远望犹如窗格和蜂窝,这种地貌称为石窝。其中石窝最密集地点是( )A.①B.②C.③D.④
答案:3.C 4.B 5.C解析:第3题,由图可知,此图的等高距为1米,实线为图上可见部分,虚线表示被上部遮盖的部分,而814米等高线为虚线,说明该处地形被P阻挡,P海拔高于814米,所以P等值线的数值为815米。故选C项。第4题,风蚀柱常被蚀成顶部大,基部小,形似蘑菇的岩石,称风蚀蘑菇。根据风蚀蘑菇的特点,用木条支撑以防止该景观悬空部位坍塌,支撑上部高度应为P的高度即815米,支撑下部高度h为813~814米,两者相减,所以木条的长度约为1米到2米。故选B项。
第5题,石窝是在陡峭的迎风岩壁上,经风蚀形成的许多圆形或不规则椭圆形小洞穴和凹穴。从图上可以看出,③处等高线密集,坡度较大,是陡峭的岩壁。故选C项。
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巴丹吉林沙漠位于内蒙古西部,年降水量40~80毫米,蒸发量超过3 000毫米。沙漠东南部有湖泊群和高大沙山(平均海拔200~300米)集中分布(如下图所示)。研究发现,湖泊水由深部断裂带的地下水补给,湖泊及附近出现钙华(含碳酸氢钙的地热水接近和出露于地表时,因二氧化碳大量逸出而形成碳酸钙的化学沉淀物)及钙质胶结层。沙山底部以钙华及钙质胶结层为“内核”,且沙山内部较潮湿。
(1)判断该地的主导风向,并说明理由。(2)分析该地湖泊附近形成高大沙山的原因。(3)推断沙山迎风坡和背风坡从坡底到坡顶表层沙粒粒径的变化,并分析原因。
答案:(1)西北风(偏西风)。理由:沙山(链)呈东北—西南方向延伸;沙山西北坡缓,应为迎风坡。(2)风力强盛,沙源丰富;钙华及钙质胶结层对风沙的阻挡,风沙在此沉积;水及水汽对沙的吸附(沙山内部湿润),使风力对沙山的侵蚀减弱,沙山不断长高。(3)迎风坡和背风坡从坡底到坡顶沙粒粒径均由大到小变化。原因:迎风坡随着坡面升高,风力搬运能力减弱,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背风坡一侧,颗粒大的由于重力作用更容易向坡底滑落。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湘教版 (2019)第三节 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图文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自主预习·新知导学,合作探究·释疑解惑,课堂小结,随堂训练,探究二海岸地貌,探究三冰川地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流水地貌教课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自主预习·新知导学,合作探究·释疑解惑,课堂小结,随堂训练,地理实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风成地貌作业ppt课件,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分层作业,A级必备知识基础练,B级能力素养提升练,风力堆积,西北风,风力侵蚀,西北地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