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4.1 故都的秋课前预习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4.1 故都的秋课前预习课件ppt,共4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作者简介,写作背景,划分结构,静悲凉,小院秋景图,秋槐落蕊图,秋蝉残声图,秋雨话凉图,秋果奇景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知人论世,欣赏秋景,把握故都秋的特点。2、反复诵读,品味语言,增强语言感受力。3、体会作者对秋的情感,提高审美能力。
郁达夫(1895-1945) 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1913年赴日留学,1921年参与发起成立创造社。1922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回国后编《创造》季刊、《创造周报》等刊物。1923年起先后在北京大学、武昌师范大学等校任教。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8年底赴新加坡,从事报刊编辑和抗日救亡工作。1945年日本投降后被日军宪兵杀害。1952年,被中央人民政府追认为“为民族解放殉难的烈士”。
郁达夫代表作 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 的晚上》《薄奠》 《迟桂花》 中篇小说:《迷羊》《她是一个 弱女子》《出奔》 散文:《故都的秋》《北平的四季》 郁达夫的散文带有鲜明的自叙性质,充满了热情、浓郁、清新的情韵,毫不遮掩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境,展现出一幅幅感伤、忧郁而又秀丽、隽永的情景交融的画面。
1933年4月,郁达夫由上海迁居杭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过着颠沛流离生活。这一时期,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着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混混沌沌( ) 潭柘寺( )槐树( ) 扫帚( ) 落蕊( ) 一椽破屋( ) 廿四桥( ) 蟋蟀( ) 嘶叫( ) 房檩( )平平仄仄( ) 普陀寺( ) 譬如( ) 颓废( )鲈鱼( )
正字音
思考:“故都”指什么地方?作者为什么不称“北平的秋”而叫“故都的秋”呢?
“故”是过去的意思,暗含伤感,表示北平作为旧都,昨日繁华已不再。都:京城,千年古都,经济文化政治中心,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京城浓烈而醇厚的文化气息让作者心醉神迷。北京最早于1368年9月12日称北平,后于1427年作为明朝的都城改名为北京,北平早于北京近60年。民国时于1928年6月20日又改为北平市。
“故都”两字指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恋之情,也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既让人肃然感受到故都的苍凉和凄清,也会很自然地读出作者心中对这座历史名城的珍爱、赞叹及深情的眷恋和向往。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题目明确而又深沉。
快速默读全文,根据自己的理解给文章划分层次,并思考每个部分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总写作者对北国、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是总起部分。分写部分,从记叙和议论两方面记叙故都纷繁多彩的秋天景象,赞美北国之秋。总括全文,与总起部分照应,再次强调南国之秋的色味不及北国之秋,直抒作者对故都之秋无比眷恋之情。
第三部分(13-14)
阅读第1自然段,思考作者笔下的“故都的秋”有何特点?(从原中找)
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阅读第1自然段,从原文找出能直接表达作者对“故都的秋”情感的句子,并体会其中的情感我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感受:想饱尝一尝 情感:眷恋、热爱、痴迷
为赏秋不辞辛劳 ——爱秋之切
①内容上:总括北国秋清、静、悲凉的特点,引出下文具体对故都的秋的描写。②情感上:表达了作者对故都秋的喜爱之情,奠定了全文的情感基调。
考查:分析第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思考:作者在第2自然段写了“江南之秋”的什么特点,给人的感受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
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 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江南的秋特点:慢、润、淡
▲ 身在异地,心感冷落,思念故都;古今中外秋文化及中国文人“秋情结”;南国之秋不及北国之秋。
思考:作者为什么对故都的秋强烈向往?
思考:“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赏玩不到十足”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写故都的秋?有什么好处?
▲ 运用了对比手法,以南国秋味之淡来对比北国秋味之浓,表达了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热爱。“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将南国之秋的少味寡淡以及作者的惋惜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思考:文章的标题是“故都的秋”,为何要写“江南之秋”呢?
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
写江南之秋和故都的秋形成对比,以江南之秋反衬北国之秋的特色,突出了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这一特点,突出北国之秋更够味,这是南国之秋所无法比拟的,更切合作者的心境,从而表现了作者对北国的秋的向往和眷恋之情。
1、陶然亭:幽静;芦花:朴素2、柳条:平淡;虫唱:有野趣3、夜月、钟声: 宁静而幽远明确:故都之美超越了都市的喧嚣,更具乡野的宁静和自然的境界,表现出作者独特的审美追求。
第3段作者说十余年不逢北国之秋, 他怀念北国的什么呢?
请快速阅读3-11自然段,思考作者分别写了哪些画面来体现“清、静、悲凉”?
景物(意象):1、一椽破屋2、一碗浓茶3、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4、青天下驯鸽的飞声5、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6、喇叭似的牵牛花7、尖细且长的秋草
破屋:作者选“破屋”感受到的是带有历史与文化沉重感的美的体验。这是文化人所共有的追求,就如同余秋雨先生在《文化苦旅》的自序中写的那样: “我发现自己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大地默默无言,只要来一两个有悟性的文人一站立,它封存久远的文化内涵也就能哗的一声奔泻而出……” 这些文化触觉敏感的人们往往能够发现一片自然风景背后深沉的文化意味,从而完成审美的一次超越。故都平凡的秋景也因郁达夫审美情趣的超越显得不平凡而更加动人了。(悲凉)
作者为什么喜欢蓝朵而最不喜欢红色,而且牵牛花底下还要有“疏疏落落的秋草”作陪衬?
牵牛花,显出作者主观的喜好: 蓝色(宁静而淡远) 白色(纯净而雅洁) 紫黑色(虽然清冷,却又沉重了点) 淡红色(尽管淡,但毕竟又鲜艳了些) ——回避暖色,偏好冷色,要的就是清冷(红、橙、黄等颜色称为暖色系,绿、青、蓝等颜色称为冷色系)作者所要求的点缀也是“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 (显示出生命的衰败,同样给人以悲凉之感。)
强调冷色彩“蓝色或白色者为佳”,不仅表达了故都之秋中“清”“悲凉的特点,更凸显了作者的主观意识,因为蓝色宁静深远,白色素雅纯净,与作者闲适的心态最相吻合。 紫黑色,虽然也是冷色调但带悲哀、绝望的情调,作者悲而不哀。红色是暖色,表现热烈激情,最不符合作者心态。 秋草,为枯黄衰败之物,用它陪衬牵牛花的蓝朵,自然是恰到好处地表现了北国之伙的“悲凉”。
理解句子: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情感:所描绘的景物无一不显示出环境清幽、萧瑟,透露出作者悠闲中的孤寂、落寞。从视觉、听觉两个角度,写出了观赏景物时的心态、动作,表现了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热爱和忧虑之情。
这幅画面是如何体现“清 、静、悲凉”的特点的?
静:“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其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清:“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悲凉:“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
理解句子: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徽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膩,又觉得清闲.
作者调动听觉(“声音也没有”)、嗅觉(“气味也没有”)、触觉(“极微细极柔软”)、视觉(“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多种感觉来与“落蕊",既说明只有在心静的情况下才能如此细腻地去品味落蕊的情状,也点出了秋味中的清、静、悲凉。
①“残”字渲染了秋味的悲凉;兼之其声“衰弱",却能在“无论什么地方都听得见”,以动显静,突出北国之秋的“清、静”。②蝉“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说明它是北国悲凉的秋声的主角,因此视为“家虫”。③几声秋虫的哀鸣就足以让作者牵动心魄,这正是作者当时孤独、落寞的主观心境的表达。
作者为什么要写“秋蝉衰弱的残声”? 几声秋蝉的哀鸣足以牵动作者的心魄,渲染故都秋寂寥、悲凉的气氛。此处用反衬的手法,以动衬静,以有声写无声,令人顿生“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之感,加浓了秋味。写出了故都秋静、悲凉的特点。
思考:阅读描写秋雨的段落,作者笔下的“秋雨图”有何特点?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特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象样”“秋雨图”写了灰沉沉的天底、凉风、急雨,一句一景,写出了北国清秋之雨忽来忽去的情景。云的景象、雨的阵势,活灵活现。
情感:表达作者对秋雨的赞美之情。
思考:在“秋雨图”里加入“都市闲人”有怎样的作用? 这里的“都市闲人”指的是普通百姓,他们的形象更具故都的地方特点,这样悠然闲适的互答,更能感悟生活的淡泊。 作者向往这种北平的悠闲,希望保住这悠闲;用这样的京腔京调的社会人物来丰富自然的风物,用这“落寞和感伤”的京味来烘托“清、静、悲凉”的北国的秋味,反衬出时局的危急。
作者为什么不写果子成熟时,而写“淡绿微黄”的将熟未熟的秋果景色?秋果胜景中,为何又出现了北风黄尘?
秋的全盛时期不在果实成熟红透,却在将熟未熟的青涩日子。可见作者对故都秋日胜景了然于胸,感情表达含蓄而深沉。视觉上给人一种冷色调; “淡绿微黄”所呈现出的是一种清、静的淡色,它与作者对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独特情感体验相一致的,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用北风黄尘反衬秋果奇景,在对故都金秋的热爱眷恋中还表达出一种悲凉感:因为红枣之后,风来冬到,好景不长。
碧空、蓝朵、白中带黄的秋槐落蕊、青布单衣、淡绿微黄的枣子
秋蝉的残声、驯鸽的飞声、息列索落的雨声、西北风声
凄凉、哀婉 悠远、低沉
整体把握:你认为作者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来
写故都的秋?各具怎样的特点?
秋色:秋声: 秋味:
五幅图画中体现了“清”、“静”、“悲凉”的特色。(例:北国槐树落蕊铺得满地,脚踏上去什么声音也没有,渲染了寂静的气氛,突出了“静”;“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几句,给人清静悠闲的感觉,突出了“清”;“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几句,抒发了悲凉之感,紧扣“悲凉”二字。)
这五福图景中“清”“静”“悲凉”表现在哪里?
① “清”在色调:碧绿的天色、牵牛蓝朵、稀疏的秋草、青布单衣、淡绿微黄的枣子,选取冷色调景物。②“静”在声音:驯鸽的飞声,扫帚声,衰弱的蝉声,息列索落的雨声,缓慢悠闲的声调。以动衬静,以声衬静。③“悲凉”在意象的组合:既写了视觉形象、听觉形象。意象的组合,无一不显示出环境清幽、萧瑟,透露出作者悠闲中的孤寂、落寞。也写了观赏景物的心态、动作,表现了作者热爱故都之秋的情怀。
2.清淡味浅
“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这句话,本体、喻体分别是什么?突出北国之秋的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
作用:为了形象地说明南国之秋’色彩不浓,回味不永”的特点 。“黄酒之与白干”比喻南国之秋秋味平淡,北国之秋秋味浓烈,“稀饭之与馍馍”比喻南国之秋秋味稀薄,北国之秋秋味厚实;“鲈鱼之与大蟹”比喻南国之秋秋味柔软,北国之秋秋味刚强;“黄犬之与骆驼”比喻南国之秋范围狭小,北国之秋范围广大。以这些具体家常事物来作比,饶有趣味,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故都秋的喜爱之情。
第14段:“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如何理解此句?
这段文字不仅让人读出了作者对秋天的眷念和挚爱,更让人读出了作者对“故都”北京的眷恋。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4.1 故都的秋教课内容ppt课件,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故都的秋=北平的秋,秋晨小院图,第3段,秋槐落蕊图,第4段,第610段,秋雨话凉图,第5段,秋蝉残鸣图,第11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七单元14(故都的秋 *荷塘月色)14.1 故都的秋优秀ppt课件,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故都的秋,郁达夫,学习目标,庭院秋景图,秋槐落蕊图,秋蝉残声图,秋雨话凉图,清秋佳果图,全文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 上册14.1 故都的秋多媒体教学ppt课件,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堂环节,知人论世,作家简介,写作背景,“故都的秋”课题解析,初读整体感知,梳理文章结构,精读深入研究,总体特点,合作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