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禹城市张庄镇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德州市禹城市张庄镇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简答题,实验题,科学探究题,综合应用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时间:70分钟 总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C-12;N-14;O-16;Ca-40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计30分)
1. 华夏造物历史悠久,《天工开物》中记载的下列造物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粉碎矿石B. 楠木制舟C. 棉线织布D. 粮食酿酒
【答案】D
【解析】
【详解】A、粉碎矿石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楠木制舟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棉线织布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粮食酿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该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2. 下列事实用化学观点解释正确的是
A. 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运动
B. 蔗糖放入水中溶解——蔗糖分子分解了
C. 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分子的体积增大
D. 现代工业生产使用催化剂——催化剂能提高总产量
【答案】A
【解析】
【详解】A、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因为分子在不停运动,酒香的分子运动到空气中,进入人们的鼻孔,闻到香味,选项A正确;
B、蔗糖放入水中溶解,是蔗糖以分子的形式分散在水中,蔗糖分子没有分解,选项B错误;
C、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是由于分子间有间隔,在受热时分子间的间隔变大,分子的体积不变,选项C错误;
D、催化剂只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会改变生成物的质量,现代工业生产使用催化剂不能提高总产量,选项D错误。
故选:A。更多课件 教案 视频 等低价同类优质滋源请 家 威杏 MXSJ663 3.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氮气难溶于水,可作粮食保护气B. 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作制冷剂
C. 石墨质软,可作电池电极材料D. 酒精有挥发性,可用于杀菌消毒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作粮食保护气,错误;
B、干冰升华吸热,导致周围温度降低,可用作制冷剂,正确;
C、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作电池电极材料,错误;
D、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可用于杀菌消毒,错误;
故选B。
4. “伐薪烧炭南山中”是唐朝诗人白居易所写的诗歌《卖炭翁》中的诗句,这里“伐薪”和“烧炭”各指的变化是
A. 两者均为物理变化B. 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
C. 两者均为化学变化D. 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伐薪”即砍柴则是物质形状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烧炭”即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因此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故选:B。
5. 下列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A. 在密闭容器中燃烧镁条验证质量守恒定律:Mg+O2MgO2
B. 洗去试管壁上附着的铜:Cu+H2SO4=CuSO4+H2↑
C.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3Fe+2O2Fe3O4
D. 煅烧石灰石制生石灰CaCO3=CaO+CO2↑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氧化镁的化学式书写错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故A错误;
B、铜属于不活泼金属,与硫酸不反应,故B错误;
C、铁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故C正确;
D、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故D错误。
故选C。
6. 黑火药是我国早在1000多年前的发明之一,其爆炸时所发生 :2KNO3+ 3C + SK2S + N2↑+ 3X↑,试推断X的化学式为
A. COB. NOC. SO2D. CO2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反应前有:钾原子2个、氮原子2个、氧原子6个、碳原子3个、硫原子1个,反应后有:钾原子2个、硫原子1个、氮原子2个,3X中含有氧原子6个、碳原子3个,X的化学式是CO2;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生成物中物质的化学式,依据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没有改变。
7.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不发生改变
②冰雪融化的过程中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
③同种分子构成物质是纯净物
④2Fe3+和3N中的“3”都表示微粒的个数
⑤能直接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
⑥如图 3种微粒都表示阳高子
A. ①②⑤B. ②③⑤C. ②④⑥D. ②⑤⑥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原子的种类不发生改变,故①不正确;
②冰雪融化是物理变化,过程中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故②正确;
③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故③正确;
2Fe3+中的“3”表示一个铁离子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故④不正确;
⑤分子、原子和离子能直接构成物质,故⑤正确;
⑥ 、 和 表示的微粒中, 不带电荷,表示原子,故⑥不正确。
故选:B。
8. 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升空。其中一种火箭推进剂在火箭发射过程中,发生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和乙都是氧化物
B. 丙的化学式为N2
C. 反应后生成的丙与丁的质量比为3:4
D.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答案】B
【解析】
【分析】由图可知,该反应为N2O4与N2H4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详解】A、甲是由N、O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乙是由N、H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每个丙分子由2个氮原子构成,化学式为:N2,符合题意;
C、反应后生成的丙与丁的质量比为:(14×6):(18×4)=21:18,不符合题意;
D、该反应的反应物都是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 下列有关碳和碳的化合物说法错误的是
A. 金刚石、C60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B. 用石墨制取金刚石,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C. CO2与CO的组成元素相同,化学性质也相同D. 在一定条件下,CO2与C可以相互转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A、金刚石、C60都是只含有碳元素的纯净物。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正确。
B、用石墨制取金刚石,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正确。
C、CO2与CO的组成元素相同,但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错误。
D、钾、钠、镁等活泼金属,在高温条件下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相应金属氧化物和碳单质。碳点燃可生成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正确。
故选C。
1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钱逸泰教授等以CC14和金属钠为原料,在700℃的条件下制造出纳米级金刚石粉末并生成氯化钠。该成果发表在世界最权威的《科学》杂志上,被科学家们高度评价为“稻草变黄金”,同学们对此的一些“理解”,正确的是
A. 金刚石属于金属单质B. CC14中C的化合价是+2
C. 这个反应是分解反应D. 这个反应的条件是高温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金刚石由碳元素组成,属于非金属单质,故错误;
B、氯元素-1价,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零,CC14中C的化合价是+4价,故错误;
C、CCl4和金属钠反应生成新物质——金刚石和氯化钠,属于置换反应,故错误;
D、这个反应的条件是高温,故正确。
故选:D。
11. 基于“宏观一微观一符号”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重要的思维方法,结合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A. 从物质类别上看:图示物质中有 2 种氧化物
B 从微观构成上看:图示物质均由分子构成
C. 从元素价态上看:反应前后没有元素化合价改变
D. 从表示方法上看: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B
【解析】
【分析】由图可知,该反应为甲烷和氧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转化为甲醇,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详解】A、图中涉及的物质为甲烷、氧气、甲醇,甲烷是由C、H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甲醇由C、H、O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B、图中涉及物质为甲烷、氧气、甲醇,甲烷由甲烷分子构成,氧气由氧分子构成,甲醇由甲醇分子构成,符合题意;
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中,氧元素由游离态转化为化合态,氧元素的化合价一定发生了改变,不符合题意;
D、由分析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 敦煌壁画闻名世界,修复发黑的壁画时发生反应 ,则X是
A. H2B. H2OC. H2SD. SO2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的原子种类、个数不变,可以求出X。反应前1个Pb,1个S,8个H,8个O;反应后1个Pb,1个S,4个O,4X是8个H,4个O,故X是H2O。
故选B。
13.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木炭还原氧化铜B. 密闭容器中硫在足量氧气中燃烧
C. 一定量的镁在足量氧气中燃烧D. 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
【答案】C
【解析】
【详解】A、木炭和氧化铜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生成了气体,故剩余固体的质量逐渐减小,但是不会减少至零,不符合题意;
B、密闭容器中硫在足量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不符合题意;
C、一定量的镁在足量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镁的质量逐渐减小至零,生成氧化镁的质量逐渐增大,待完全反应后,不再变化,符合题意;
D、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不是质量比,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1:8,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4. 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有关化学学科观念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分类观:从组成上看二氧化碳和冰都是氧化物
B. 守恒观: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蜡烛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 转化观:水和氧气之间可以互相转化
D. 结构观: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因为分子种类不同
【答案】B
【解析】
【详解】A、二氧化碳和水都是由氧元素和另外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故A正确;
B、蜡烛燃烧时,由于空气提供了氧元素,且燃烧产物水和二氧化碳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会改变,故可推断石蜡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故B错误;
C、氧气和水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燃烧生成水,故C正确;
D、过氧化氢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水由水分子构成,过氧化氢和水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两者的分子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故D正确。
故选B。
15.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KMnO4K2MnO4+O2↑B. Fe2O3+2CO2Fe+2CO2
C. Al+CuSO4=AlSO4+CuD. Na2CO3+2HCl=CO2↑+2NaCl+H2O
【答案】D
【解析】
【详解】A、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A不符合题意;
B、氧化铁与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B不符合题意;
C、铝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C不符合题意;
D、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氯化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简答题(每题1分,方程式2分)
16. 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3个氢原子_____; 2个碳酸根离子_____;一个二氧化硫分子_____;一个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镁离子_____;正二价的钙元素_____。
(2)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物的化学式_____;
(3)硝酸铵(NH4NO3)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_____;
(4)通过化合反应生成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
(5)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_____;水电解过程中的最小微粒是_____。
【答案】 ①. 3H ②. 2 ③. SO2 ④. Mg2+ ⑤. ⑥. P2O5 ⑦. O ⑧. 2H2+O22H2O ⑨. H2O ⑩. H、O
【解析】
【详解】(1)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3个氢原子可表示为3H;
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碳酸根离子可表示为2CO32-;
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1个二氧化硫分子可表示为SO2;
一个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镁离子可表示为Mg2+;
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1不能省略,故正二价的钙元素表示为;
故填:3H;2CO32-;SO2;Mg2+;;
(2)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其化学式为P2O5,故填:P2O5;
(3)硝酸铵(NH4NO3)中氮、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2):( 1×4):(16×3)= 7:1:12,所以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填:O;
(4)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故填:2H2+O22H2O;
(5)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化学式为H2O;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水电解过程中的最小微粒是氢原子和氧原子,故填:H2O;H、O。
17. “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碳捕集与封存等形式,抵消生产生活中产生的CO2,从而达到CO2相对“零排放”。回答下列问题:
(1)“碳中和”的“碳”是指______。
(2)化石燃料的过度使用会加剧的环境问题是______。
(3)转化法是实现“碳中和”的措施之一,将CO2和H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转化成甲醇(CH3OH)和水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在日常生活中,你如何践行“碳中和”理念______(写一条即可)。
【答案】(1)二氧化碳##CO2
(2)温室效应 (3)CO2+3H2CH3OH+H2O
(4)多种绿色植物
【解析】
【小问1详解】
“碳中和”的“碳”是指二氧化碳;
【小问2详解】
化石燃料主要为煤、石油、天然气,过度使用会增加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会导致温室效应;
【小问3详解】
CO2和H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甲醇(CH3OH)和水,化学反应方程式:CO2+3H2CH3OH+H2O;
【小问4详解】
植物的光合作用能消耗空气中二氧化碳,多种绿色植物能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有利于碳中和。
18. 水是生命之源、万物之基。请沿用科学家认识事物的方式多角度认识“水”:
(1)从微观的角度:构成水的微粒是______(填名称)。
(2)从变化的角度:
①自然界中的水通过蒸发、降水、渗透等物理作用形成循环过程(如图1所示),其中水的蒸发过程属于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②实验室电解水的装置如图2所示,该反应中A试管内产生的气体是______(写化学式)。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从应用的角度:生活中人们常用含杂质较少的软水泡茶,能充分体现茶的色、香、味。生活中将硬水软化的方法是______。
(4)从环保的角度:为保护水资源,生产、生活都应“以水定需,量水而行”,下列做法符合此理念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 工业废水未处理达标就排放B. 洗漱后不及时关闭水龙头
C. 实验室的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D. 淘米水浇花
【答案】(1)水分子 (2) ①. 物理变化 ②. H2 ③. (3)煮沸 (4)D
【解析】
【小问1详解】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小问2详解】
①水蒸发变为水蒸气,只是状态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②电解水是正氧负氢,且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如图,A试管连接负极则气体是氢气(化学式H2);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3详解】
煮沸能使水中钙镁化合物杂质变为水垢而除去,从而降低水的硬度;
【小问4详解】
A、工业废水未处理达标就排放,会污染水资源,不符合题意;
B、洗漱后不及时关闭水龙头,会浪费水,不符合题意;
C、实验室的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污染水资源,不符合题意;
D、淘米水浇花,一水多用,节约用水,符合题意;
故选:D。
19. 2022年6月,我国神舟14号航天员进入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开展了相关工作。
(1)航天员呼吸需要氧气,电解水就是空间站供应氧气的一种方法。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
(2)航天员出舱需携带高压氧气罐,并将氧气罐集成到“飞天”舱外航天服上、氧气压缩储存在氧气罐中发生变化的微观实质是______。
(3)固体燃料氧气发生器(氧烛)是空间站供应氧气的备用系统,氧烛的主要成份是氯酸钠(NaC1O3),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氧烛通过撞击发生反应放出氧气,主要反应的原理是2NaClO3═2X+3O2↑,X的化学式是______,该物质是由______构成的(用化学特号表示)。
(4)空间站内多余的二氧化碳被一种叫“分子筛”的设备分离出米,“分子筛”起到的作用类似于实验室中的______操作
【答案】(1) ①. ②. 分解反应
(2)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3) ① +5 ②. NaCl ③. Na+和Cl-
(4)过滤
【解析】
【小问1详解】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此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
【小问2详解】
氧气压缩储存在氧气罐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在加压条件下,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小问3详解】
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2)×3=0,则x=+5;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等号左边有2个钠原子、2个氯原子和6个氧原子,等号右边除2X外,有6个氧原子,则2X中含有2个钠原子和2个氯原子,则X的化学式为NaCl,其是由Na+和Cl-构成;
【小问4详解】
“分子筛”能将二氧化碳分离出来,其原理类似于过滤。
三、实验题
20. 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内容。根据下列所示的装置回答问题。
(1)请写出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若用B、C装置制取氧气,以下操作①装药品并固定装置;②检查装置气密性;③熄灭酒精灯;④加热;⑤收集气体;⑥将导气管移出水槽,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用序号表示)。
(2)实验室通常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要制取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应选择的装置是______(用装置序号表示),将干燥的CO2分别通入G、H中,G中石蕊试纸不变色,H中石蕊试纸变红色,原因是______。
【答案】(1) ①. ②. ②①④⑤⑥③
(2) ①. ②. AED ③.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
【解析】
【小问1详解】
A装置是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是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生成水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用B、C装置制取氧气正确的操作顺序是:检查装置气密性;装药品并固定装置;加热;收集气体;将导气管移出水槽;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吸炸裂试管。故填:;②①④⑤⑥③。
【小问2详解】
大理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要制取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根据反应物的状态为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为常温,发生装置选A,干燥二氧化碳用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G中石蕊试纸不变色,H中石蕊试纸变红色,原因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纸变红色。故填:;AED;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
四、科学探究题
21. (一)高温下C与CuO反应生成CO2的实验,如图所示。
(1)试管a中固体由黑色逐渐变为红色,说明氧化铜被_______(选填“氧化”或“还原”)。b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其发生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说明有CO2生成。
(二)某兴趣小组在实验时认为,气体产物中可能还有CO,于是对过量木炭与CuO反应产生的气体产物中是否含有CO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①CO不与NaOH、Ca(OH)2及H2SO4反应;②浓硫酸可作干燥剂;③NaOH溶液可以除去CO2。
【猜想与假设】C与CuO反应时产生的CO2与C进一步反应生成CO,写出生成CO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实验过程】(2)取研细和干燥后的木炭(0.3g)和CuO(2.0g),混合均匀并装入试管,连接装置,高温加热。
(3)将产生的气体依次通过①NaOH溶液,②澄清石灰水,③浓硫酸,④氧化铜粉末,⑤澄清石灰水。如图。
(i)装置④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ii)装置②的作用:_______。
(iii)本实验还需要尾气处理装置是:_______(一种即可)。
(4)记录现象,清洗仪器。
【实验结论】高温下,过量木炭与CuO反应的气体产物中有CO。
【延伸应用】冬天,室内用炭火取暖时,应注意_______。
【答案】 ①. 还原 ②. ③. ④.
⑤. 检验二氧化碳是否被除尽 ⑥. 在末端加一个燃着的酒精灯 ⑦. 保持通风
【解析】
【详解】(一)(1)试管a固体由黑色逐渐变为红色,说明生成了铜,氧化铜失去氧,被还原;
b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二)猜想与假设: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过程:(3)(i)装置④中发生反应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ii)装置①中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可用于吸收二氧化碳,故装置②的作用是检验二氧化碳是否被除尽,因为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iii)一氧化碳有毒,未反应的一氧化碳散逸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故可在末端加一个燃着的酒精灯,或绑一个气球;
延伸应用:氧气不足时,碳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毒,故冬天,室内用炭火取暖时,应注意通风,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五、综合应用题
22. 2020年9月中国宣布:力争的排放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科学家设想利用太阳能加热器“捕捉”、“释放”,实现碳循环(如下图所示)。
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对此非常感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如下装置探究上述设想的反应原理是否可行。
(1)能证明装置A“释放CO2”的现象是______;
(2)装置B在实验结束撤掉酒精喷灯时的作用是______;
(3)上述反应结束后,小组同学对D中固体成分进行探究,以证明是否“捕捉”到。
【猜想与假设】
D中的固体可能为:Ⅰ、只有氧化钙;Ⅱ、氧化钙与碳酸钙;Ⅲ、只有碳酸钙
【进行实验】
①甲同学从D中取一定量的固体于试管中,并加入一定量的水,振荡,有白色不溶物。甲同学据此认为试管中的固体为碳酸钙,即猜想Ⅲ成立。乙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猜想Ⅲ成立,其理由是______。
②乙同学从D中取一定量的固体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水,触摸试管外壁,感觉发热;继续向试管中加入几滴稀盐酸,没有发现气泡产生。乙同学据此认为试管中的固体只有氧化钙,即猜想Ⅰ成立。丙同学认为乙的实验不足以证明猜想Ⅰ成立,理由是______。
③丙同学认为利用感觉温度变化的方法判断是否有氧化钙不可靠,他用水、酚酞试液和稀盐酸证明了猜想Ⅱ成立。请完成他的实验报告。
(4)通过以上探究,小组同学认为科学家设想在反应原理上是可行的。该设想的优点有______(填字母序号)。
A. 原料易得
B. 充分利用太阳能
C. 释放出的可作为资源加以利用
(5)的利用。①在高温高压下,和可以合成尿素,同时生成水,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与的计量数比______。
②超临界是指温度与压强达到一定值时,形成气态与液态交融在一起流体。研究发现超临界流体和水相似,溶解能力强,被誉为“绿色环保溶剂”,下列关于超临界流体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它是混合物 B.它的化学性质与普通二氧化碳相同
C.它的分子不再运动 D.它可代替许多有害、有毒、易燃的溶剂
【答案】(1)C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2)防止石灰水倒吸入装置A中热的试管内,炸裂瓶底
(3) ①. 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钙微溶于水,也可能出现白色不溶物 ②. 即使有碳酸钙,加入的少量稀盐酸先消耗氢氧化钙,不会出现气泡 ③. 足量的稀盐酸 ④. 溶液变红 ⑤. 有气泡产生 (4)ABC
(5) ①. 1:2 ②. BD##DB
【解析】
【小问1详解】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能证明“释放CO2”的现象是C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填:C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小问2详解】
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反应后A装置内的压强变小,所以装置B的作用是防止石灰水倒吸入装置A中热的试管内,炸裂瓶底,故填:防止石灰水倒吸入装置A中热的试管内,炸裂瓶底。
【小问3详解】
①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钙微溶,也可能出现不溶物,所以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猜想III成立,故填: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钙微溶于水,也可能出现白色不溶物。
②丙同学认为乙的实验不足以证明猜想1 成立,理由是加入的少量稀盐酸先与氢氧化钙反应,因此即使有碳酸钙,也没有气泡产生,故填:即使有碳酸钙,加入的少量稀盐酸先消耗氢氧化钙,不会出现气泡。
③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呈碱性,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取样,加入适量的水溶解,过滤,向滤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向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所以可以证明猜想Ⅱ成立,故填:足量的稀盐酸溶液;变红;有气泡产生。
【小问4详解】
根据流程图可知:反应原料是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条件是利用太阳能,因此有原料易得且可循环利用,充分利用太阳能的优点,且释放出的CO2可作为重要资源加以利用,故填:ABC。
【小问5详解】
①反应物是CO2和NH3生成物是CO (NH2)2和H2O,所以该化学方程式为:,所以参加反应的CO2与NH3的分子个数比是1:2,故填:1:2。
②A、该物质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选项A错误;
B、超临界CO2流体是一种与二氧化碳化学组成相同的物质,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似,选项B正确;
C、分子始终在不断运动,选项C错误;
D、超临界CO2流体是溶解能力强的绿色环保溶剂,可取代许多有害、有毒、易燃的溶剂,选项D正确。
故填:BD。
六、计算题
23. 某补钙剂说明书的部分内容如图所示。
(1)碳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
(2)该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
(3)服用2片这种钙片,可摄入_______克钙元素?(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100 (2)83.3%
(3)m(Ca)=2×1.25g×=1g。
答:可摄入1克钙元素。
【解析】
【小问1详解】
碳酸钙的化学式为CaCO3,相对分子质量为40+12+16×3=100。
【小问2详解】
该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小问3详解】
见答案。
24. 某化学兴趣小组取12.5克的大理石样品(杂质不与盐酸反应)加入到一定量的稀盐酸中,产生CO2的质量与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请计算:
(1)生成CO2的质量是 g。
(2)计算该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答案】(1)4.4
(2)解:设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x
答: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0%。
【解析】
【详解】(1)由图像可知,生成CO2的质量是4.4g。
(2)见答案。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样,加入适量的水溶解,过滤,向滤液中滴入酚酞;向滤渣中加入______。
______;______。
猜想二成立。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德州市禹城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共6页。
这是一份山东省德州市禹城市齐鲁中学202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末调研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禹城市李屯乡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