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53份)
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第二部分专题四文言文阅读精准突破五主观问答题
展开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第二部分专题四文言文阅读精准突破五主观问答题,共4页。
2.概括分析事件的原因
任何事件的发生都有原因,原因是造成某种结果或引起另一事情发生的条件。就文言文中某一行为或结果要求考生结合文本追溯原因,几乎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文言文本,故这一题型应在备考中引起重视。这类题的命题角度灵活多样,有的要求概括主要人物做某事成功的原因,有的要求概括人们怀念主要人物的原因,有的甚至要求概括作者写作的理由。
注意 ①在文中寻找理由时,对于要点较集中的说理文字(尤其是长句),要特别注意分清层次,提取关键词语。
②在形成初步答案后可以用因果法验证,一是检查原因与结果之间是否合理;二是看看答案表述是否与结果保持一致,必要时可以调整答案表述形式。
3.概括人物事迹和性格品质“三要点”
4.概括情节内容和结构思路“三要点”
概括分析文意主观题答题“3步骤”
知识拓展
①摘录法:选摘原文词句来作答的一种方法。解题时应抓住与答案有关的关键词句,文中有的关键句如观点句或抒情议论句,如果吻合题意,可直接摘录;如只出现关键词,还需要考生去总结。如题目要求用自己的话概括,文中的重要句子就必须翻译后再概括作答。
②句意(层意)提取法:需要概括的内容在文章或文段中并无明显的中心句,考生要通过阅读文章,自己去感受、体会、把握和提炼大意,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的一种方法。这一方法的关键点在于根据句意或层意提炼出这一句或这一层的内涵与本质的东西,一定要按关键点作答。
(2021·北京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夫儒生,礼义也;耕战,饮食也。贵耕战而贱儒生,是弃礼义而求饮食也。使礼义废,纲纪败,上下乱而阴阳谬,水旱失时,五谷不登,万民饥死,农不得耕,士不得战也。故以旧防为无益而去之,必有水灾;以旧礼为无补而去之,必有乱患。儒者之在世,礼义之旧防也,有之无益,无之有损。夫礼义,无成效于人,然成效者须①礼义而成。犹足蹈路而行,所蹈之路须不蹈者;身须手足而动,动者待不动者。故事或无益,而益者须之;或无效,而效者待之。儒生,耕战所须待也,弃而不存,如何?
……
(取材于王充《论衡·非韩》)
[注] ①须:等待,这里是依靠的意思。
1.本文第一段体现了相反相成的思想,即相互对立的事物之间也有相互依赖、相互促成的一面。请结合本段相关语句,用自己的话谈谈作者是如何阐明这一思想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文第一段”是考查范围,“相反相成的思想”是考查对象,“结合本段相关语句”是作答要求,“是如何阐明这一思想的”是考查内容。首先根据题干信息“本文第一段”可知答题范围在第一段;然后理解“相反相成”这一思想的内涵,在第一段中找出与之相关的语句;最后分析作者的论证思路。“犹足蹈路而行,所蹈之路须不蹈者;身须手足而动,动者待不动者”,意为“这就像脚踩着路行走,踩着的路要靠没有被脚踩的地方才能成为路;人的身体要靠手脚才能活动,然而能动的手脚要靠不动的身躯才能活动”。作者通过举例论证来说明相反相成这一思想内涵。 由“故事或无益,而益者须之;或无效,而效者待之”和“夫礼义,无成效于人,然成效者须礼义而成”可知,作者通过举例论证得出结论:有的事物表面上看起来没有用处,但是有用处的事情要依靠它;礼义表面上对人没有成效,但有成效的事情要靠礼义才能完成。 对以上分析的要点内容进行归纳概括,从举例论证和道理分析两方面入手。
答案:①本文第一段通过几个例子来体现相反相成的思想。人走路时,脚踩着的路要靠没有踩着的地方才能成为路。人的身体要靠手足才能活动,但能动的手是要靠不动的身躯才能活动。②由此得出结论,有的事物表面上看起来没有用处,但是有用处的事情却要依靠它;礼义表面上对人没有成效,但有成效的事情要靠礼义才能完成。
【参考译文】
儒生,讲求的是礼义;农耕和战争,讲求的是饮食。重视农耕和战争而轻视儒生,是抛弃礼义而追求饮食。假如礼义被抛弃,(那么)法度败坏,上下关系一片混乱且阴阳二气会错乱,水旱灾害的发生没有定时,五谷没有成熟,老百姓饿死,农民无法耕种,士兵无法打仗。所以认为旧堤防是没有用处的就把它拆掉,必然会遭受水灾;认为旧有的礼义没有补益就把它抛弃,必然会有灾乱祸患。儒生活在世上,就是维护礼义的旧堤防,有他们表面上看起来没有益处,(但)没有他们会有所损害。礼义,表面上对人没有成效,然而有成效的事情要靠礼义才能完成。就像脚踩着路行走,所踩着的路要靠没有被踩着的地方才能成为路;人的身体要靠手脚才能活动,但能动的手脚要靠不动的身躯才能活动。所以一件事或许表面上看起来没有益处,但有益处的事却要依靠它;一件事或许表面上看起来没有成效,但有成效的事却要依靠它。儒生,是农耕和战争所必须依靠的,(要是)抛弃而使他们不存在,那怎么行呢?
(2023·新高考卷Ⅰ)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原文见精准突破一 “即学即练”]
2.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群臣无有不骄侮之意者,唯赫子不失君臣之礼,是以先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略说一隅,而君子审其信否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我的大臣们都对我有高傲轻慢的意思,只有高赫没有失掉君臣之间的礼节,所以先奖赏他。
(2)请允许我简略地说其中的一小部分,您来仔细考察它真实与否。
3.子鲋用以批驳韩非的事实依据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理解概括文意。根据材料二中的“韩非书云……岂有不似哉?然实诈也”可知,子鲋批驳韩非书云“夫子善之”是欺诈之言,由“何以明其然?”引出子鲋批驳韩非“实诈”的事实依据。根据“昔我先君以春秋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至二十七年荀瑶与韩、赵、魏伐郑,遇陈恒而还,是时夫子卒已十一年矣,而晋四卿皆在也。后悼公十四年,知氏乃亡”这一时间上的梳理,以及“此先后甚远”的总结可知,赵襄子奖赏群臣时,孔子已经去世许多年,不可能对此表达意见,子鲋便是用这一事实依据来批驳韩非的。
答案:赵襄子奖赏群臣时,孔子已经去世许多年,不可能对此表达意见。要点
解说
寻找表达情感态度的标志词语
文言文中作者情感态度的表述常常借助文言虚词来表达,如“耳、耶、焉、岂、其、哉、为”等语气词,或批判或赞赏或质疑,考生要结合具体的语境用心揣摩
抓住首尾段落,探究写作意图
探究文章的写作意图,首先要从作品的位置上来分析推断,一般在文首或文末。探究写作意图既要结合时代背景,又要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更要注意知人论世。写作意图一般与作者的人生经历和内心情怀密切相关
要点
解说
注意传主的身份以及作者的写作目的
如传主是军事将领,应根据其个性化的军旅经历,分析其作为一个军事将领的品质;如传主是政府官员,应从其政绩(为政)和人品(为人)方面概括
了解通常情况下古代人物的品质追求
如求学成才、求财治家、求吏治民、求智研理。还要有一定的文化积累,多了解古代士大夫的功名心、利禄心以及雅致意趣等
筛选原文信息并加工整合信息
人物品质特点可以从文中直接提取,但多数情况下要用自己的语言准确概括
要点
解说
标注文本中表时间、地点的标志词,明确传主所做事情
要能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准确理清相关人物在不同时段(或任职的不同时期)依次做了哪些事情,要按照题干的指向概括相关情节
明确人物关系和官职变动情况,梳理全文行文脉络
用不同符号勾画标注不同人物姓名和官职变动等词语,明确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上下级、同事,还是亲属。官职和地点的变化,交代了人物的活动轨迹和主要事迹,便于理清全文脉络
分析概括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和结果,明确逻辑关系
明确事件的前后逻辑关系,便于推断事件发生的前后顺序和发展趋势,便于从整体上把握全文的情节和结构特点
步骤
解说
第一步:审设问,明方向
认真审读题干,抓住问题中的关键词,明确提问方向。阅读文本及组织答案语言的时候要扣住问题里的关键词,使思考和答案都紧紧围绕提问方向,避免答非所问的情况
第二步:定范围,找信息
明确提问方向之后,就要扣住文本,找准解决这一问题的文本范围,并锁定相关信息。有的题干没有给出具体范围,我们就要扣住文本去锁定范围,所锁定的范围可能是文本里的某一段,也可能分布在文本的不同地方。无论是某一段还是某几段,我们都要找准找全,不要遗漏
第三步:析要点,规范答
列出上一步找到的信息点,综合分析,依据分值组织答案,规范作答。在组织答案时,可采取摘录法和句意(层意)提取法来筛选概括信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第二部分专题五古代诗歌阅读精准突破四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分析思想感情“8角度”,把握诗人的情感变化题的解答步骤,评价观点态度“3步骤”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第二部分专题四文言文阅读精准突破三概括分析题,共4页。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第二部分专题五古代诗歌阅读精准突破二鉴赏诗歌的语言,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品味关键字词“3步骤”,赏析关键句“2步骤”,赏析语言风格“3步骤”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