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件部编版必修下册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5144187/0-170402821697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件部编版必修下册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5144187/0-170402821703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件部编版必修下册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5144187/0-170402821703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件部编版必修下册第4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5144187/0-170402821705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件部编版必修下册第5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5144187/0-1704028217063/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件部编版必修下册第6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5144187/0-1704028217079/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件部编版必修下册第7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5144187/0-1704028217091/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件部编版必修下册第8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5144187/0-170402821710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下册课件(34份)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评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评课课件ppt,共4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预习·语言建构与运用,通假字,同“已”止,同“稀”稀疏,同“暮”,你你们代词,相当于“然”词尾,说谈动词,话名词,落在后面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齐桓晋文之事/《孟子》庖丁解牛/《庄子》
1.掌握重点实词“尔”“鼓”“明”“道”“老”“岁”“厚” “缘”和虚词“如”“乎”“以”“则”“乃”“之”“为”“然”的用法以及常见文言句式,积累文言知识,体会经典的魅力。2.学习《论语》中刻画人物的方法,概括人物性格特点,分析孟子出色的论辩艺术、辩论技巧和修辞手法,体会庄子散文的寓言特色。3.理解孔子“礼治”的政治理想,初步感知孟子“保民而王”的民本思想,了解庄子“顺应自然”的人生哲学。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流派众多的诸子学说,浩如烟海的古代史籍,都是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深刻体悟前人的智慧,才能更好地把握当下与未来。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三篇古代圣贤的文章——《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齐桓晋文之事》《庖丁解牛》,在文章中去体会古人思想碰撞出来的绚丽火花。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课前预习1.作者简介[生平]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鲁定公时,曾任鲁国大司寇,任职期间百姓安居乐业,整个社会达到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和谐状态。后来私人办学,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还在晚年整理了“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此外,孔子大规模开展教育事业,首开私人办学讲学之风。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主张礼治,鼓励人们入仕。
[评价]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圣人”“至圣”“素王”,被中国人尊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2.文题解读子路:姓仲,名由,孔子的得意门生之一,“孔门十哲”之一,以政事见称,为人伉直鲁莽,好勇力,事亲至孝。子路除学《诗》《礼》外,还为孔子赶车,做侍卫,跟随孔子周游列国,深得孔子器重。周敬王四十年,卫国发生内乱,父子争位,子路为救其主孔悝,被叛臣杀死。曾皙:名点,“宗圣”曾子的父亲,字子皙,孔子早期的弟子,笃信孔子学说。他豪放不羁的性格与举止被传为美谈,他有“鲁之狂士”之称。
冉有:姓冉,名求,字子有,以政事见称。冉有多才多艺,尤擅长理财,曾担任季氏宰臣。公元前484年,他率左师抵抗入侵的齐军,又趁机说服季康子迎孔子归鲁。他还帮助季氏进行田赋改革,聚敛财富,被孔子严厉批评。冉有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之一,在孔子的教导下逐渐向仁德靠拢。公西华:复姓公西,名赤,字子华,孔门弟子。在孔子的弟子中,公西华以长于祭祀之礼、宾客之礼著称,且善于交际。他曾为孔子出使齐国。侍坐:在尊长近旁陪坐。
3.背景探寻春秋末期,礼崩乐坏,诸侯争相称霸,百姓流离失所。面对这种急剧变革的社会现实,孔子试图用自己以“礼”“仁”为核心的政治主张,救民众于水火之中。他周游列国,希望找到机会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却四处碰壁。于是他创办私学,广收门徒,致力于教育工作。本文记录的是孔子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这四个弟子“言志”的一段话。
二、一词多义1.尔①以吾一日长乎尔( )②子路率尔而对曰( )2.言①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②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
三、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
端,穿着礼服;章甫,戴着礼帽
古义:指军队。今义:军队编制单位之一。
五、文言句式1.宾语前置不吾知也( )则何以哉( )尔何如( )何伤乎( )毋吾以也( )
2.状语后置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为国以礼( )异乎三子者之撰( )以吾一日长乎尔( )浴乎沂( )
“加之以师旅”即“以师旅加之”;“因之以饥馑”即“以饥馑因之”
“为国以礼”即“以礼为国”
“异乎三子者之撰”即“乎三子者之撰异”
“长乎尔”即“乎尔长”
“浴乎沂”即“乎沂浴”
1.《论语》《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全书共20篇492章。《论语》的“论”是“论纂”“编撰”的意思,“语”是“语言”的意思。《论语》就是把“接闻于夫子之语”“论纂”起来的意思。
2.四书五经“四书五经”是四书、五经的合称,泛指儒家经典著作。“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之名始于宋朝。“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五部。“五经”之名始于汉武帝时。3.十三经“十三经”是指在南宋开始合称的十三部儒家经典。分别是《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易经》《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论语》《尔雅》《孝经》《孟子》。
4.盟盟是指两国以上或两人以上互相宣誓约定来协同办事。会盟时杀牲、歃血,并且宣读盟书,誓于神,叫作“盟礼”。《曲礼》:“泣牲曰盟。”盟与誓不同之处就在于盟在举行仪式时要杀牲、歃血。遇有急难,诸侯之间会见,举行盟礼,共同约定,相互援助,就叫“会盟”。5.章甫章甫亦作“章父”。商代的一种礼帽,又称儒者之冠。
6.冠礼冠礼,古代男子二十岁时举行加冠的礼仪。古代未成年的男子束发,不戴冠,行过加冠礼后标志着进入成年了。7.舞雩舞雩是台名,是鲁国求雨的坛,在今山东曲阜东南。《周礼·司巫》中记载:“若国大旱,则帅巫而舞雩。”
附:【译注·古今对译】
思考:阅读全文,概括内容,绘制结构图。明确:
思考1:通过列表格,概括四弟子的志向以及孔子的态度,并分析其性格。明确:
思考2:从表面上看曾皙并没有从正面回答志向的问题,只是描绘了一幅和谐融洽的春乐图,可孔子却“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孔子为什么单单赞同曾皙的回答呢?明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的景象,抒写了一种投身于自然怀抱、恬然自适的乐趣,流露出一种高雅的性情,一种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之情。他的回答与前三位学生截然不同,听来好像并无远大的理想,但孔子却发出了“吾与点也”的赞同声。因为孔子认为,前三个人的治国方法,都没有谈到根本上。他之所以只赞赏曾皙的主张,就是因为曾皙用形象的方法描绘了礼乐治下的景象,体现了“仁”和“礼”的治国原则,这就谈到了根本点上。
思考3:你更喜欢哪种性格,你认为什么样的性格更能适应当下社会的发展呢?试着说一说。明确:角度一:我更喜欢子路的性格,虽然子路的性格中有不足的地方,他轻率、冒进,但是也有其正面的作用,他直率、大胆、有远大理想、敢作敢为,我认为这样的人更能适应当下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具有这样性格的人适合做一些富有挑战性、创新性和变革性的工作,这能大大满足他们的成就感。
角度二:我更喜欢公西华的性格,他足够的谦逊,又知不足而后勇,不断地求知,不断地上进。在当下这个以“终身学习”为理念的社会里,像他这样的人能够紧紧地跟着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汲取时代发展所产生的新的元素,丰富自己。像他这样的人适合做执行岗位,既有一定的管理权,又能够接触到最实际的应用层面,谦虚的姿态会让他的管理游刃有余,广博的学识会让他的威信倍增。
思考4:请同学们结合课文中的言、行、神态描写,试着分析一下孔子的形象。 明确:(1)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用温和自谦的话首先解除了学生的思想顾虑,给学生创造了说真话的条件,创造了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从而鼓励学生敢于发表意见,大胆地谈个人的理想。(2)循循善诱。“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引用学生日常好说的牢骚话,指出学生平时认为人们不了解自己,所以感到无所作为,表明对学生的了解。而后假设了一种情况,如果有人了解你们,你们怎么办?从而水到渠成地启发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
(3)教学民主。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给学生说话的权利。(4)因材施教。最后一段“评志”。
思考5:归纳本文主旨。明确:本文通过孔子和四位弟子的谈话,以言志为线索,写出了弟子们的不同志趣、性格,表达了孔子“以礼乐治国”的政治思想和政治主张。
思考:本文的突出特色是什么?以什么为中心组织材料?主要通过什么方法塑造人物形象?明确:(1)本文的突出特色是能扣紧每个人的性格特点来记述,五个人的发言都合乎各自的个性、身份、志趣、教养,显得深刻而生动。 (2)全篇以“言志”为中心组织材料,思路清晰,极有层次,不枝不蔓,文意明晰。表现力较强。 (3)成功地运用对话和人物动作来塑造人物形象。孔子师生间的对话,将人物的心情语态,精神气质,都传神地表现出来,写得简练含蓄,生动感人。
思考:《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篇,弟子四人分别讲述了自己的志向,孔子对子路的话不以为然。篇末是孔子与曾皙师生二人的对话,这一对话存在两种不同的标点方式,其中一种标点方式如下: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另一种标点如下: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不同的标点方式源于对文本不同的解读,请简要说明第二种解读与第一种的不同之处。有人认为第二种解读优于第一种,你赞成哪一种?请说明理由。明确:不同之处:第一种解读认为在对话中,曾皙一次发问,孔子一次作答;第二种解读认为曾皙三次发问,孔子三次作答。第二种解读认为,曾皙和孔子的关注点不同。孔子关注的是“为国以礼”,应该谦虚,故对子路的话不以为然;曾皙的志向与其他三人不同,他不想从政(有出世倾向),他的关注点是从政与不从政的差别,他认为孔子既然对子路的从政“哂之”,就应该也对冉有和公西华“哂之”,所以才会有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多媒体教学ppt课件,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走近孔子,孔子讲学,北京孔庙图,写作背景,公西华,陪长者闲坐,重点字词读音,课文讲解,孔子问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多媒体教学课件ppt,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分角色朗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第一单元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 齐桓晋文之事 庖丁解牛)1.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前预习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春秋末期鲁国人,晚年整理了“六经”,教学民主,因材施教,问“志”,言“志”,评“志”,志向虽各有侧重,公西华,¤为何“哂”子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