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4版高中语文第三单元7.1短歌行课件部编版必修上册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5144330/0-170403037181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教材2024版高中语文第三单元7.1短歌行课件部编版必修上册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5144330/0-170403037188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教材2024版高中语文第三单元7.1短歌行课件部编版必修上册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5144330/0-170403037189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教材2024版高中语文第三单元7.1短歌行课件部编版必修上册04](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5144330/0-1704030371922/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教材2024版高中语文第三单元7.1短歌行课件部编版必修上册05](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5144330/0-1704030371941/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教材2024版高中语文第三单元7.1短歌行课件部编版必修上册06](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5144330/0-170403037195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教材2024版高中语文第三单元7.1短歌行课件部编版必修上册07](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5144330/0-1704030371963/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教材2024版高中语文第三单元7.1短歌行课件部编版必修上册08](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5144330/0-1704030371979/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7.1 短歌行课文配套ppt课件
展开1.通过学习本单元作品,认识古诗词的当代价值,提高思想修养和文化品位,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增强文化自信。2.通过诵读诗歌,发挥联想和想象,感受诗歌的意境之美,欣赏诗歌独特的艺术魅力。3.学习本单元不同时期、不同体式的经典诗歌作品,借助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等方法把握诗歌内涵,体察诗人对社会与人生的思考,理解诗人的精神境界,提升综合审美鉴赏能力。
本单元汇集了不同时期、不同体式的诗词名作。《短歌行》通过宴会的歌唱,以沉稳顿挫的笔调抒写诗人求贤如渴的心情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归园田居》(其一)描绘田园风光的美好与农村生活的淳朴可爱,抒发诗人归隐后愉悦的心情。《梦游天姥吟留别》以记梦为由,抒写了诗人对光明和自由的渴求,表现了诗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以及蔑视权贵、不卑不屈的叛逆精神。
《登高》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琵琶行并序》通过对琵琶女的高超弹奏技艺和她不幸经历的描述,揭露了封建社会官僚腐败、民生凋敝、人才埋没等不合理现象,表达了诗人对琵琶女的深切同情,也抒发了诗人对自己无辜被贬的愤懑之情。《念奴娇·赤壁怀古》通过对壮美景色的描绘,借对古代战场的凭吊和对风流人物才略、气度、功业的追念,曲折地表达了词人怀才不遇、功业未就、老大未成的忧愤之情,同时表现了词人关注历史和人生的旷达之心。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人登临北固亭,感叹自己报国无门的失望,凭高望远,抚今追昔。《声声慢》(寻寻觅觅)通过描写词人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词人因国破家亡、天涯沦落而产生的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具有浓厚的时代色彩。
作者简介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东汉中平元年(184),黄巾起义爆发,曹操被拜为骑都尉,与皇甫嵩等人合军大破黄巾军。东汉初平三年(192),占据兖州,分化、诱降青州黄巾军的一部分,编为“青州兵”。建安元年(196),迎献帝至许(今河南许昌东),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
官渡之战大破袁绍军队后,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建安十三年(208),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建安十八年(213),曹操获封魏公,建立魏公国,定都河北邺城,建安二十一年(216)晋爵魏王。去世后,其子曹丕称帝,将其追尊为武帝。曹操精于兵法,著《孙子略解》 《兵书接要》等书;善诗歌,有《蒿里行》 《观沧海》 《短歌行》等作品,其作品抒发了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了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
写作背景建安十三年(208),曹操平定了北方割据势力后,回到邺都,立刻着手改革官制,自任丞相,将军政大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而此时,孙权统一了江南,建立东吴政权;刘备在荆州积蓄扩展力量,伺机活动。曹操深感今后的对手更强、更难对付,必须广招贤才,迅速扩大自己的力量,方有取胜的把握。南征的战事迫在眉睫,曹操的这层忧虑也日益加深。在一次宴会上,他用“短歌”的形式将自己的思虑表达出来。
知识链接建安风骨建安时期的作品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的动乱和人民的苦难,抒发了建功立业的理想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同时也流露出人生短暂、壮志难酬的悲凉幽怨,意境宏大,笔调朗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个性特征,其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艺术风格,被文学史上称为“建安风骨”或“魏晋风骨”。
汉末建安时期文坛巨匠“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和女诗人蔡琰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风骨遒劲著称,并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形成了文学史上“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被后人尊为典范。
杜 康杜康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酿酒始祖,因善酿酒,后世将其尊为酒神,制酒业则奉其为祖师爷。后世以“杜康”借指酒。青 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郑风·子衿》。青衿,青色交领的长衫,古代学子的常服,即学子之服,后称读书人为“青衿”;也用来借指青少年。本诗中指代有学识的人。子,对对方的尊称;衿,衣服的交领。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吐哺,吐出嘴里含着的食物;归心,人心归服。周武王去世,成王尚在襁褓之中。周公担心天下人听说武王死而背叛朝廷,就替成王处理政务,主持国家大政,并命其子伯禽代自己到鲁国受封。《史记·鲁周公世家》:“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后遂以“周公吐哺”“一沐三捉(握)发,一饭三吐哺”形容在位者渴求贤才,热切殷勤地礼待贤才,为延揽贤才而忙碌。
阡 陌阡陌,指在广袤的田野上南北走向和东西走向并且相互交错的田间小路。其中,“阡”指南北走向的田间小路,“陌”指东西走向的田间小路。
字音识记(1)子衿( ) (2)可掇( )(3)吹笙( )(4)越陌( )(5)度阡( )(6)契阔( )
字词释义1.去日苦多( )2.但为君故( )3.沉吟至今( )4.何时可掇( )5.枉用相存( )6.契阔谈讌( )7.绕树三匝( )8.山不厌高( )
逝去的日子只是 缘故沉思吟味。这里指思念和倾慕贤人 拾取,摘取(一说同“辍”,停止) 枉驾 以 聚散,这里指久别重逢周、圈 满足
通假字契阔谈讌( )【答案】“讌”同“宴”,宴会
古今异义人生几何(1)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疑问代词,多少。 (2)几何学。
【答案】1.(1)介词,对着 (2)介词,面对 (3)副词,将要 (4)动词,算作,当作
【答案】2.(1)动词,问候,探望 (2)动词,保留 (3)动词,生存
【答案】3.(1)动词,使……归服 (2)动词,归还(3)动词,归依 (4)名词,归宿,结果
词类活用1.名词作状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2.名词作动词我有嘉宾,鼓瑟吹笙()3.动词的使动用法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答案】1.向南 2.弹奏 3.使……归服
特殊句式宾语前置何以解忧( )【答案】以何解忧
主旨探微《短歌行》全诗以感慨开始,继之以慷慨、沉吟,再继之以忧愁、开朗。一忧一喜,忽徐忽急,抒发了诗人感叹时光易逝、功业未成的苦闷,以及渴求招纳贤才、建功立业的情怀。
文本特色1.起兴手法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明明如月,何时可掇”等,使诗歌韵律协调,使诗人更易抒发情感。2.比喻手法如“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以“乌鹊南飞”比喻当时贤士四处奔走的现象,流露出诗人唯恐贤才不来归附的焦虑。
3.引用和化用诗词、典故入文在《短歌行》中,曹操就灵活地引用和化用诗词、典故,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郑风·子衿》,用以比喻渴慕贤才,比喻热烈期待贤士的到来,古朴深沉,自然妥帖。“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仿用《管子·形势解》中的话,以山高海深比喻广招人才的博大胸怀。借用“周公吐哺”的典故表明自己的求贤若渴。
任务一 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1.诵读诗歌,完成下面的表格。
2.找出这首诗中引用前人作品或借用典故的诗句,并说说这些诗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答案】①“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是引用《诗经·郑风·子衿》中的诗句,原写姑娘思念情人,这里用来比喻渴望得到贤才。②“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是引用《诗经·小雅·鹿鸣》中的诗句,《鹿鸣》是宴客的诗,这里用来表达诗人招纳贤才的热情。
③“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仿用了《管子·形势解》中的话,表达了诗人希望尽可能多地接纳人才的思想感情。④“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借用了《史记·鲁周公世家》中的典故,诗人以周公自比,表示自己像周公一样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表明自己渴望广纳贤才以统一天下的宏图大志。
3.联系全诗,分析曹操“忧”的根源是什么。【答案】诗人感情充沛:为人生短暂而慨叹,为人才难得而嗟伤,为天下未定、功业未就而忧虑。正因为功业未就,曹操的思贤之心才会如此强烈。但情绪有高昂有低落,感伤却不消沉,雄浑而细腻,忧虑而豪壮,展示了一代枭雄曹操不同寻常的心胸肝胆。
任务二 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4.这首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各有什么作用?请举例简要分析。【答案】①引用。如引《诗经·郑风·子衿》中表现女子对情人深情思念的名句,表达诗人对贤才的渴望;引《诗经·小雅·鹿鸣》中描写宾客欢宴的句子,表达诗人对贤才的期待和礼遇。②比喻。如以明月比喻贤才,以明月不可摘取比喻贤才难得;以乌鹊择木而栖比喻贤才在歧路徘徊,表达对他们的前途的关切;以“山不厌高,海不厌深”比喻自己广纳天下贤才的宽阔胸襟。③用典。借用周公吐哺的典故,表示自己诚心待贤,希望天下贤士前来归附,帮助自己完成统一大业。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7.1 短歌行图片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7.1 短歌行图片ppt课件,共4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短歌行,预习·语言建构与运用,光明明亮,问候探望,情绪激昂,副词对着,动词当作,形容词逝去,动词距离,动词除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三单元7(短歌行 *归园田居(其一))7.1 短歌行说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三单元7(短歌行 *归园田居(其一))7.1 短歌行说课课件ppt,共4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创作背景,作者曹操,诗歌类型,乐府诗,汉乐府,魏晋诗歌,建安诗歌,诗歌原文,诗歌赏析,诗歌主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7.1 短歌行试讲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7.1 短歌行试讲课课件ppt,共4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酒→忧,酒文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5b3db8a16b5d6587ba18abcf3fc66c64.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