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秋季预初语文14-综合运用(教师版).docx
    • 秋季预初语文14-综合运用(学生版).docx
    秋季预初语文14-综合运用(教师版)第1页
    秋季预初语文14-综合运用(教师版)第2页
    秋季预初语文14-综合运用(教师版)第3页
    秋季预初语文14-综合运用(学生版)第1页
    秋季预初语文14-综合运用(学生版)第2页
    秋季预初语文14-综合运用(学生版)第3页
    还剩1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五四)六年级上册语文综合运用试题(教师版+学生版)

    展开

    这是一份(五四)六年级上册语文综合运用试题(教师版+学生版),文件包含秋季预初语文14-综合运用教师版docx、秋季预初语文14-综合运用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课 题
    综合运用
    教学目标
    1.能根据一定的生活情境,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问题。
    2.能根据要求,完成读写任务。
    授课内容
    一、综合运用之信息提取
    【知识梳理】
    先迅速浏览,获得整体印象,同时,可边读边用画笔画出文段中的过渡句,提纲挈领的句子、文章或文段的中心句、总结性的句子;然后迅速阅读题干,有针对性地锁定答题范围,并迅速提炼出相关信息。需要说明的是,有的可以直接借用中心句来概括,有的还需要将提炼的信息加以整合,并用恰当的词语或句子把它表达出来。
    [材料一]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于2018年11月5-10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举办此次盛会是中国政府坚定支持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有利于促进世界各国加强经贸交流合作,促进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增长,推动开放型世界经济发展。
    [材料二] 国家会展中心位于上海虹桥商务区核心区,总建筑面积近150万平方米,是目前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建筑单体和会展综合体,由展览馆、商业中心、办公楼、酒店四部分组成。
    概括[材料一]、[材料二]的主要内容。(4分)
    (1)[材料一]: 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时间、地点和 ;
    (2)[材料二]: 。
    【课堂练习】
    20.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戏曲源远流长,而有着“东方巴黎”美称的上海也有其独特的戏曲文化载体——沪剧。作为土生土长的戏曲剧种,影响着一代代浸润于海派文化中的人们。
    传统沪剧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存在于舞台之上,让观众们喜闻乐见,究其缘由,很大程度上是因其所蕴含的独特的文化价值。如《庵堂相会》《借黄糠》等戏文题材真实且贴近生活,客观地反映了人们当时的心理诉求。再如《看龙船》生动地再现了民风民俗流行时的盛况,令观者身临其境。还有不少剧目有如《花园赠银》《成亲团圆》等都借鉴了传奇剧本中的部分情节,因此,颇具深厚的文化底蕴。此外,由于年代、环境的变更,亦使得方言不断地流变,而沪剧便是上海方言流变的活化石,见证并再现了方言的发展过程。
    (1)沪剧价值须知道。
    沪剧文化所蕴含的文化价值有: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④_____________。
    (2)沪剧精髓须传承。
    现今的沪剧艺术面临着日趋严峻的形势,沪剧精髓亟需传承与发扬。以下是某校所征集到的推广发扬沪剧文化的建议,其中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 在校园官网上推送与沪剧相关的微文 B. 开展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征文活动
    C. 在学校影剧院开展沪剧影视欣赏 D. 邀请专业的戏曲老师进校开展戏曲兴趣课
    E. 特设中国戏曲展示墙
    二、综合运用之表格图片类
    【知识梳理】
    1.表格类
    (1)认真审题,明确要求。
    读懂题干,明确答题要求,从题干中捕捉有效信息,获得解题要领,是解答图表题的基本条件和准则。
    审题时,要注意表头和表脚的文字,弄清楚图表说明的对象和比较的角度;还有题干中句式表达的要求。
    (2)仔细认读图表,全面准确捕捉信息。
    对图表,学生要认真观察,找出图表中所含的信息:读标题(标题可以告诉我们材料的对象或者主题)比较对象、比较角度及项目、各种数据及变化特点等,抓信息要全面准确。具体而言,图表式的要兼顾图表的各个要素,坐标曲线图要抓住曲线变化的规律,柱状饼式图要抓住个要素的比例分配及变化情况等,针对图表出现的文字和数据进行相关的分析,有效把握图表的整体趋势。
    (3)依据题干要求,规范作答。
    不同的图表形式,题干有不同的要求,答案表述也各异。答题时注意:一是句式的限制;二是字数的限制,在表达时要注意年月日和数字的规范。
    在反映事物变化或规律时,选用词语要准确。如表明增长趋势的,可用的词语有:“增长(加)了”“增加到”“增长了——”“与同期相比,增长——”等;表明下降趋势的词语有:“减少了”“减少到”“减少了(百分数、分数)”,但其后不能以倍数。又如表是程度范围的概念:“近一半(约50%左右)”“大部分(比例约在55%—70%)”“绝大多数(比例约占70%以上)”“所有”“约几成”等。总之,要根据图表数据变化规律来选用词语表达。
    【例题精讲】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故宫购票须知
    时间
    票价
    旺季
    每年4月1日—10月31日
    人民币60元(不包括珍宝馆、钟表馆)
    淡季
    每年11月1日—来年3月31日
    人民币40元(不包括珍宝馆、钟表馆)
    材料二:2017—2019年故宫接待游客统计
    19. 从材料二统计图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来故宫参观的人数呈________趋势。
    20. 李华的奶奶很想在10月去故宫参观,李华参考了“故宫购票须知”,推荐奶奶11月去比较好。结合材料一,帮助李华说服奶奶,要陈述合理而充分的理由,并注意说话的称呼、语气。
    【课堂练习】
    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25-26题。
    下面是一份分析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课堂回答问题情况的调查表。请根据这个调查表的情况,回答问题。
    类别
    主动回答
    被动回答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小学生
    354
    88.5%
    26
    6.5%
    中学生
    306
    76.5%
    72
    18%
    高中生
    228
    57%
    118
    29.5%
    25.从上表中你可以看出什么问题?(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针对这一问题,请你从老师和学生的角度分别提出两条建议。(4分)___ ___
    2.图片类:
    (1)要看清图片画面,按“图”索骥。
    分析图片的形象是理解图片的一个关键点,要结合图片的形象来思考其寓意。
    (2)要仔细看清图片的标题。
    这是我们答题时的突破点。通过标题解读图片的主题或含义。标题可以说是图片的“眼睛”,这个“眼睛”反映着图片的“心灵”——往往提示了内容或图旨。
    (3)要结合题干和图片全面思考。
    要明确题干的要求,题干不仅明确了命题意图和答题方向,还常常显示了答题的方法,具有较强的暗示性。我们要从题干中捕捉有效信息,获得解题要领。还要仔细观察图片表现的内容,与图片有关的每个细节都不可忽视,要进行正面和侧面、纵向和横向的多维思考。
    (4)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图片的要义。
    图片是现实生活直接或间接的反映。它表达对真善美的歌颂,对假恶丑的鞭挞。
    (5)要善于运用恰当的语言把观察结果表达出来。
    当然,在具体解答这类题目时,还要学会融会贯通。因为图片毕竟包罗万象,其中蕴含的道理也非常深刻。这就要求我们学生在答题时,仔细一点,全面一点,千万别忘了对提示文字的思考,同时还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只有这样才能把图片题答好,从而考出好的成绩。
    【例题精讲】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6分)
    【材料一】二十四节气之——立冬(见图)
    【材料二】传说,张仲景告老还乡时正值冬季。他路过白河岸边,看到风雪里劳作的乡亲们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弟子搭起医棚,盘上大锅,把羊肉和一些祛寒药材放在锅里煮,煮好后再用面皮把它们包成耳朵样子的“娇耳”。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耳朵很快就好了。此后,就有了立冬吃饺子的习俗。
    (1)在“材料一”的图画中,你读取了关于“立冬”的哪些信息?(2分)
    (2)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二”的内容。(2分)
    (3)联系两则材料内容,运用关联词“不但……而且”概括二十四节气和大自然、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2分)
    二十四节气不仅_____________而且_________________。
    三、综合运用之主题活动类
    【知识梳理】
    1.设计活动主题或主题语
    特点:确立主题并用关键词或句子准确表达主题,针对性强,有较强的开放性,还要具有鲜明的人文性,考生在答题中,要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抓住语境、把握内容、句式一致、控制字数、意思协调、特点突出。
    解题策略:
    题文一致:标题所揭示的事实要与文本内容完全一致;一语破的:突出文本中最重要、最有特点的内容。简洁明快:精炼;生动活泼:标题要生动,就要注意选词并采用适当的修辞方法。
    2.拟活动方案或计划解题思路:
    要联系个人平时的生活体会,从更加广阔的社会生活层面去理解、把握和解读。
    要多角度的对同一问题进行感悟、分析、思考、联想、探究和拓展,以求解答的全面、深刻。活动名称要明确,活动步骤清楚、合理。
    【例题精讲】
    某校近期在师生中开展“在经典阅读中成长”的读书实践活动,六年级师生共读的书籍是高尔基的《童年》,请按要求完成以下20-23题的任务。
    16. 请参加“人物关系、事件内容填填看”。
    17. 围绕“《童年》中的阿廖沙之所以能够成长为正直向上的人,都受到了哪些人物的影响?”这一话题,同学们展开了热烈讨论。请你选择一个人物,结合书中具体内容说明理由。
    我认为______给阿廖沙成长的影响很大,因为________________
    18. 班级拟开展读书交流主题会,下列语段摘自此次队会的主持稿,请联系《童年》的阅读体验和你的生活体验,将其补充完整。
    成长,是我们每个人必经的征程,或平坦,或崎岖,有悲欢,有离合。阿廖沙的成长告诉我们,只有内心坚定,才能将艰难险阻化为成长的力量:只有______,才能___________。
    19. 最后一个环节是老师对此次读书活动进行总结,请你选出最符合发言顺序的一项( )
    ①表彰积极分子 ②介绍活动概况 ③提出希望和期待 ④向同学们问好
    A. ④①②③B. ④①③②C. ④②①③D. ④②③①
    【课堂练习】
    最近,为配合“书香校园”活动的推广,六年级全体师生开展相关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本次活动设计了三个板块,请你根据活动内容拟定【板块二】的名称。
    【板块一】书藏古今:藏书文化调查
    【板块二】____________:经典好书推荐
    【板块三】书香四溢:读书心得交流
    四、综合运用之文学、文化相关类
    【知识梳理】
    针对文学文化类的综合运用题型,学生在文学文化上的修养至关重要,建议学生做到以下几点:
    1.扎实课内的基本文学文化知识点。
    2.注意链接与课本同步的文学文化知识
    了解一定的文化常识、文学常识和传统节日知识,例如戏曲文化、胡同文化、茶文化等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另外,我们对于传统节日悠久的历史渊源、深厚的民族文化及风俗等方面要有所了解。
    3.关注地域文化,了解相关的名人名作等。
    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风景名胜,特产名人,标志建筑,特别是当地有关的名人及典故、著名事件等。因此,在平时的复习备考中,我们要立足课内,多看看有关的介绍,多收集一些相关的资料。
    4.注意平时的积累,多读书多看报多走近城市多思考。
    5.汉语文字类
    对于这一类考题,我们要了解中国汉字、汉语言的基本特点和相关知识。如,汉字的起源(造字法),汉字的演变历程,汉字的书写规律及笔画顺序;汉语言四声、音形义结合的特点。此外,学生还要简单了解一些书法方面的知识。
    【例题精讲】
    “横竖撇捺有乾坤,一点一画成文章。”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了解汉字文化,传承汉字文化,鉴赏汉字之美,是每一个中国人的义务。
    (2)【汉字起源】
    “步()”甲骨文字形,由两只脚的象形符号重叠而成,表示两脚一前一后走路。下列字中和“步”的造字方法不同的是( )
    A采 B武 C从 D山
    (2)【趣味汉字】
    请根据下边的图片写出相应的成语。
    【课堂练习】
    某校六年级(1)班组织了一次“遨游文字·文学王国”主题活动中,开展了以下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小题。
    【探寻汉字之魅】
    16. 我国汉字有三四千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字体主要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五种最为典型,写出下图中对应的字体名称。
    图一字体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图二字体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
    【讨论用词之妙】
    17. 写出下列句子中拟声词的表达效果。
    吃过晚饭,雨还在不停地下看,哒哒哒地打着玻璃窗,好像敲着鼓点儿逗引我出去。
    【分享精彩片段】
    18. 班级开展了分享活动,以下是两位同学的分享,请帮助他们完成各自的任务。
    (1)小张同学在这次活动中,分享了高尔基《童年》中关于阿廖沙“独立、顽强”的表现。(30字左右)
    阿廖沙“独立、顽强”的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何同学在这次活动中,分享了《童年》中对外祖母的印象,你认为他分享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激发遨游之趣】
    19. 班长为了带动全班同学,更好地“遨游文字·文学王国”,主张开办班级刊物,主要分成四个版块,请根据要求完成下表。
    板块名称
    主要内容
    通过汉字更多了解中国文化。
    汉字趣事
    汉字的起源、汉字的奇思妙想
    观察和体悟校园美好生活。
    菁彩校园
    ①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
    名著点睛
    对名著精彩语句语段的点评与感悟
    欣赏汉字的结构美、形体美。
    ③_______
    不同书法大家的书法、同学的书法
    通过汉字更多了解中国文化。
    【综合练习】
    (一)运用语文知识,完成下题。
    17. 某图书馆开展“弘扬传统文化”的读书活动,只要能答对题目,即可免费获赠正版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电子书一本。
    (1)小张同学抽到的题目是:下列内容出自《三国演义》的是①______;出自《西游记》的是②_______。
    A.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B.大观园试才题封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
    C.史大郎夜走华阴县,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D.官封弼马心何足,名注齐天意未宁。
    (2)小张同学答对了,获得了电子书,但却被一个问题困扰了:今后究竟是读电子书还是纸质书?请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二)综合运用(5分)
    24.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题目。
    【材料一】
    1圣诞老人村。位于罗瓦涅米以北8公里处的北极圈上。每年源源不断的游客从世界各地蜂拥而至,以一睹圣诞老人的风采。圣诞老人村是一组木建筑群,包括有正门的尖顶、餐厅、花圃、圣诞老人办公室、居所、邮局、礼品店、麋鹿园等。在这里你可以得到一张跨越北极圈的证书。
    2哈士奇公园。在这里可与可爱的哈士奇们来一场速度与激情并存的哈士奇拉雪橇项目,结束后和可爱的哈士奇们随意合影,烤着篝火,品尝特色小吃和热饮的,同时专业人士会为您讲解不同品种哈士奇的特点和习性。
    3小美人鱼像。位于丹麦哥本哈根市中心东北部的长堤公园内,是丹麦雕刻家以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为蓝本铸造的。铜像1913年在长堤公园落成,至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是一座世界闻名的铜像,也是哥本哈根的标志,吸引着无数的游客。
    4赫尔辛基的学校营地。做一周“芬兰学生”,体验芬兰“现象式教育”,与当地学生互动交流。参考课程:数学、外语、环境与自然、地理、健康教育、音乐、体育、工艺等。
    5波尔沃古城。距离芬兰首都赫尔辛基约50公里,长途大巴、火车和自驾都能很方便的到达。波尔沃作为芬兰的“历史文化名城”而闻名,是六个芬兰中世纪城镇之一,也是芬兰公认的第一个称之为“城镇”的地方。这里依山傍水,风景秀丽。
    假设你的家庭有计划在假期出游,目的地是芬兰,父母希望你来做旅行攻略。根据【材料一】的介绍,结合家庭成员的实际情况,请为父母和你的这次出行设计行程(包含2处地点),并简述理由。
    地点1: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点2: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综合学习(6分)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19-21题:
    进入中学,同学们来到新的环境,都希望尽快交到新的朋友,因此班级开展了关于“交友”的讨论,同学们各自发表了对“交友”的看法。小明给大家分享了下面的故事:
    孔子见罗雀者①,所得皆黄口②小雀。夫子问之曰:“大雀独③不得,何也?”罗者曰:“大雀善惊④而难得,黄口贪食而易得。黄口从大雀,则不得;大雀从黄口,亦可得。”孔子顾谓弟子曰:“君子慎其所从。” (有删改)
    注释 :①罗雀者:张网捕鸟的人。②黄口:雏鸟的嘴为黄色。后又借指雏鸟。③独:表示转折,相当于“却”。④善惊:容易受到惊吓,指警觉。
    19.用一句话介绍故事中提到的孔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0.孔子说:“君子慎其所从”是告诫弟子远离________________的人。(2分)
    21.你喜欢与什么类型的人交朋友?简单说一说原因。(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
    为了丰富古诗词积累,同学们在班里做起了“飞花令”游戏。这次的指定字是“天”。请你作为乙方参与游戏,填写诗句。(2分)
    (注:“飞花令”是古时候的一种行酒令游戏。行“飞花令”时,每次指定一个字,游戏双方轮流说出一句含有这个指定字的诗句即可,诗句不超过七个字。)
    甲同学:唯见长江天际流。
    乙同学: 。
    甲同学:接天莲叶无穷碧。
    乙同学: 。
    (五)
    学校开展“建议班级文化,营造和谐校园”系列活动。你所在的班级正在征集班训,有同学提出以“jìng”训,并写出一段解说词。请你参与完善,完成第24-26题。
    以“jìng”为训,我们能联想到“静”,它提醒我们保持安静,内心沉静;我们能联想到“敬”,它提醒我们尊重师长,敬重知识;我们还能联想到“径”,“书山有路勤为径”提醒我们以勤为径,肯于攀登……总之,以“jìng”为训,可以想到不同的字,不仅留给人以联想的空间,而且能在多方面给同学们以教益。希望这个班训能够zhāng( )显出我们的班级文化,把我们聚成一支团结奋进的劲旅。
    24.文中括号内应填写的汉字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彰)显 劲旅(jìng) B.(张)显 劲旅(jìng)
    C.(彰)显 劲旅(jìn) D. (张)显 劲旅(jìn)
    (词典小助手:“劲”在词典中有两个音:读jìn时,它的意思是力气;精神;兴趣等。读jìng时,它的意思是坚强有力;猛烈等。)
    25.以“jìng”为训,你还能联想到哪个字?请用规范的正楷字将这个字写在田字格内,并进行解说。(文中出现过的不可再用)(3分)
    还能联想到:
    解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综合运用(4分)
    书是人类知识的宝库,书是人类精神的殿堂。在这里我们认识了多彩世界,在这里我们读懂了喜怒哀乐!在这里我们跨越时空,触摸历史沧桑每一次读书,我们都心存一份感动;每一次读书,我们的心灵都得到一次净化。某班同学在“好读书,读好书”的综合性学习中开展了如下活动,请你踊跃参加。
    活动一:领略书的魅力——热爱读书 书的世界是一个多彩的世界。与书为伴将是人生最大的幸事。请写出一条关于“热爱读书”的名人名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1分)
    我的座右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探寻读书方法——怎样读书 读书还得讲究方法,下面向你介绍一位名人的读书方法。你还有另外的读书方法吗?请用一句话介绍一种读书方法。(1分)
    茅盾“背书”
    文学巨匠茅盾,能熟练背诵120回《红楼梦》,他的朋友将信将疑。一次大家聚会,有人指定某几章让他背诵,茅盾丝毫不差地背了出来。可见,茅盾在长篇小说创作中取得巨大成就与他的“背书”是分不开的。
    我的读书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走进书的世界——读书实践 走进书的世界你一定收获颇丰吧,请展示你的收获。
    请向你的朋友推荐一部你最喜欢的名著,并说说推荐理由。(2分)
    名著: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荐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综合运用(5分)
    27、唐宋八大家,是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 等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写出一位即可)(1分)
    28、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是有关交友之道的内容 (2分)
    A、管鲍之交 B、天伦之乐
    C、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D、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9、请你写出自己对交友的看法和认识: 。(2分)
    【课后作业】
    (一)综合运用(5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第22-23题。
    六年级开展以“文明出行”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闯红灯原因
    有急事
    看到没有车
    看到别人闯
    习惯了
    闯红灯人数
    12
    86
    369
    84
    20.上面是同学们在活动中整理的《闯红灯原因统计表》,请你用简洁的语言表述主要信息。(不超过20字)(3分)
    21.一位大妈不耐烦地说:“等红灯?一等就是几十秒,我等得起吗?”请你用2—3句话对大妈进行规劝。(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31—32题(7分)
    开学近一个月,某校六(6)班同学正在开展一项“开学难忘事”的调查与分享活动会,同学们正兴高采烈地交流着各自的难忘时刻。陈老师将他们的精彩发言绘制成了以下图表。
    人名
    难忘瞬间
    难忘理由
    聪聪
    民族舞社团课
    传承汉文化
    舞姿优美
    互动性强
    明明
    篮球社团
    强身健体
    集体合作
    室外活动
    慧慧
    五子棋社团
    老师棋艺高明
    对手益智
    层层挑战
    根据表格,推断以下哪项发言不是三位同学的难忘理由。( )(3分)
    老师说,动作到位,会给我们搭配汉服,艺术节上让我们穿越到汉唐时代。
    我喜欢看着蔚蓝的天空,呼吸新鲜的空气,再大展身手,我的梦想实现了!
    没想到下棋这么难,真是“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啊,唉!
    我喜欢安静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享受独处的幸福。
    32. 成成同学分享的难忘比较“特别”:他坦言,自己本来想选篮球社团课,但已经有10位同学报名了,而每个班限额5名同学,正在他左右为难时,他的好友慧慧“点拨”了他,请写一写慧慧是如何劝导他的?(4分)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第25题。(4分)
    初中语文学习,要关注阅读的方法与策略。请按要求完成下列的任务。
    25.(1)【阅读材料选择】下面是要完成的三个活动任务——任务1:要为家人计划故宫一日游;任务2:要了解故宫的建筑特点;任务3:要了解故宫的历史掌故。按上述任务顺序选择匹配的阅读材料,下面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故宫三大殿》 ②《故宫史话》 ③《故宫平面示意图》
    A.①③② B.③②① C.①②③③ D.③①②
    (2)【阅读方法交流】同学之间交流时明确:要根据不同的阅读内容,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下面列举的一些阅读方法,其中最不可取的一项是( )(2分)
    A.阅读人生故事,要多融入自己的情感体验。 B.阅读科普类文章,要带着自己的理性思考。
    C.阅读时关注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其他都不必读。 D.读古诗,要关注体裁特点和情感表达。
    (四)综合运用(4分)
    21. 综合性学习。
    “半瓶水”的浪费,身边屡见不鲜,一瓶矿泉水花不了多少钱,不喝完似乎用不着斤斤计较,但在全国范围一算,浪费就极为惊人。据统计,我国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目前全国城市约三分之二缺水,约四分之一严重缺水。一方面是水资源缺乏,一方面则是“半瓶水”浪费严重,这暴露出节水方面的短板。
    (1)篮球赛结束后,看到小明把喝剩的半瓶矿泉水放在球场边准备离开,你会对他说什么?
    (2)学校针对“半瓶水”的浪费现象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请你参照示例,再为这一活动设计三个方案。
    示例:组织“半瓶水”浪费现象调查活动
    (五)综合运用(6分)
    某学校今年的读书节活动以“文字”和“文学”为两条主线开展,主题是“领略汉字风采,遨游文学王国”。旨在通过系列活动,让同学们认识到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经典文学是古今中外人类文明的精华。下面选取两则活动片段,同学们也来小试身手一下吧!
    7.(2分)“领略汉字风采”知识竞赛。
    “字之初,本为画”,最初的字就是像画画儿那样造出米的﹣﹣“依葫芦画瓢”就行了,这样造字的方法就叫作“象形”。你能猜出下面这两个分别是什么字吗?
    8.(4分)“遨游文学王国”经典阅读。
    同学们阅读了高尔基的《童年》,这部作品是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讲述的是阿廖沙(高尔基的昵称)在苦难中成长的故事。这本书的创作,据说源于高尔基和列宁的一次交谈。
    高尔基向列宁讲了许多故事,谈到了自己的故乡,谈到他的童年和外祖母,谈到他的少年时代和流浪生活。列宁全神贯注地听着,他那双经常是眯缝着的眼睛闪闪发亮。列宁对高尔基说:“老兄,你应该把这些全部写下来!这一切很有教育意义,很有教育意义。”高尔基回答说:“到时候我来写!”这段交谈促成了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的诞生。
    列宁反复强调这一切“很有教育意义”,你觉得《童年》一书有什么教育意义?请结合具体事例加以阐述。

    相关试卷

    统编版一升二语文暑假专项培优 专题03 词语理解运用(学生版+教师版):

    这是一份统编版一升二语文暑假专项培优 专题03 词语理解运用(学生版+教师版),共5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复习要点,知识储备,知识平台,试题特点,常考题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五四)六年级上册语文《童年》名著导读(教师版+学生版)练习题:

    这是一份(五四)六年级上册语文《童年》名著导读(教师版+学生版)练习题,文件包含语文09-《童年》名著导读教师版docx、语文09-《童年》名著导读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五四学制)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课内文言文复习(教师版+学生版)试题:

    这是一份(五四学制)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课内文言文复习(教师版+学生版)试题,文件包含秋季预初语文15-期末课内文言文复习教师版docx、秋季预初语文15-期末课内文言文复习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