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五年级下册7 折线统计图复习练习题
展开年 月 日 完成时间: 分 秒
基础巩固类
一、填空题。
1.下面是某地一天气温变化情况统计图。
(1)每隔( )小时测量一次气温。
(2)从( )时到( )时,气温不断升高;从( )时到( )时,气温不断下降。
【答案】(1)2
(2) 2 16 16 24
【分析】(1)折线统计图的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温度,用减法求出两个相邻时间差即可得出每隔几小时测量一次气温。
(2)从折线统计图中可以看出,从2时到16时,折线在上升,说明这段时间气温不断升高;从16时到24时,折线在下降,说明这段时间气温不断下降。
(1)
4-2=2(小时)
每隔2小时测量一次气温。
(2)
从2时到16时,气温不断升高;从16时到24时,气温不断下降。
【点睛】理解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2.看图回答问题。
(1)( )的成绩涨幅较大,( )的成绩稳步上升。
(2)笑笑( )月份退步最大。
(3)明明四次月考的平均分是( )。
【答案】(1) 明明 明明
(2)六
(3)88.5
【分析】(1)观察折线统计图,实线代表明明的月考成绩,虚线代表笑笑的月考成绩,笑笑的成绩呈下降的趋势,仅在四月至五月这期间,涨了5分;而明明的成绩一直在稳步上升,从三月至六月,一直在上涨,涨幅较大;
(2)笑笑三月至四月,下降了(90-80)分,五月至六月,下降了(85-70)分,比较大小即可得出六月份退步最大;
(3)把明明四次月考的成绩加起来,再除以4,即可得解。
(1)
明明的成绩涨幅较大,明明的成绩稳步上升。
(2)
90-80=10(分)
85-70=15(分)
10<15
所以笑笑六月份退步最大。
(3)
(80+86+90+98)÷4
=354÷4
=88.5(分)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3.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1)这是一幅( )统计图。
(2)2月份甲站比乙站多供( )m3的水。
(3)( )月份两站的供水量是一样的;( ) 月份两站的供水量相差最多。
(4)乙站1—5月份平均每月供水( )m3。
【答案】(1)复式折线
(2)20
(3) 3 1
(4)46
【分析】(1)观察统计图可知,图中用两条折线表示两个供水站1至5月份供水量的变化情况,是复式折线统计图。
(2)2月份甲站供水量40m3,乙站供水量20m3,把它们相减即可求出2月份甲站比乙站多供多少m3的水。
(3)从统计图中可以看出,3月份两站的供水量是一样的,都是50m3;1月份两站的供水量相差最多。
(4)用乙站1—5月份的供水量之和除以5即可解答。
【详解】(1)这是一幅复式折线统计图。
(2)40-20=20(m3)
(3)3月份两站的供水量是一样的;1月份两站的供水量相差最多。
(4)(10+20+50+70+80)÷5
=230÷5
=46(m3)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应用。通过观察、分析,从图中找出有用的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4.根据下面的统计图回答问题。
下图是航模小组制作的两架航模飞机在一次飞行中飞行时间和高度的记录。
(1)甲飞机飞行了( )秒,乙飞机飞行了( )秒,乙飞机的飞行时间是甲飞机的。
(2)从图上看,起飞后第25秒甲飞机的飞行高度是( )米,起飞后第( )秒两架飞机处于同一高度,起飞后大约( )秒两架飞机的高度相差最大。
【答案】(1)40;35;;(2)25;15;30
【分析】(1)观察折线统计图,虚线代表甲飞机飞行的高度和时间,找到最后一个飞行的时间位置,可得出甲飞机飞行了40秒,实线代表乙飞机飞行的高度和时间,找到最后一个飞行的时间位置,可得出甲飞机飞行了35秒,求乙飞机的飞行时间是甲飞机的几分之几,实际上在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35除以40即可得解。
(2)从图上看,找到甲飞机起飞后第25秒所对应的纵轴的位置,可看出飞行高度是25米;虚线和实线交叉的位置即是两架飞机处于同一高度,读出此时的时间是第15秒;两架飞机的高度相差最大,即是虚线和实线上点的位置相差最大,从折线图可以明显的看到大约30秒时,两架飞机的高度相差是最大的。
【详解】(1)甲飞机飞行了40秒,乙飞机飞行了35秒;
35÷40==
所以乙飞机的飞行时间是甲飞机的。
(2)从图上看,起飞后第25秒甲飞机的飞行高度是25米,起飞后第15秒两架飞机处于同一高度,起飞后大约30秒两架飞机的高度相差最大。
【点睛】此题的解题关键是掌握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并从中获取信息,解决问题。
二、选择题。
5.王华骑自行车到6公里外的风景区游玩,从折线统计图中可以看出他骑车回来的速度是( )。
A.6公里/小时B.150米/分钟C.200米/分钟
【答案】C
【分析】从图中可知,骑车回来花了0.5小时,用路程6公里除以0.5小时,求出返回的速度。
【详解】6÷0.5=12(公里/小时)
6公里=6000米
0.5小时=30分钟
6000÷30=200(米/分钟)
所以,他骑车回来的速度是12公里/小时,即200米/分钟。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了折线统计图和行程问题,灵活运用“速度=路程÷时间”是解题的关键。
6.小青上午需要上三节课,第一节到三楼上数学课,第二节到二楼上艺术课,第三节四楼上科学课,中午到一楼食堂吃饭。能准确描述这件事情的是图( )。
A.1B.2C.3D.4
【答案】C
【分析】折线统计图的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楼层,纵轴的起点是一楼,然后是二楼,三楼;根据题意可知,小青第一节在三楼,第二节在二楼,第三节在四楼,最后回到一楼;根据小青先后到达的楼层选择合适的折线统计图即可。
【详解】小青上午需要上三节课,第一节到三楼上数学课,第二节到二楼上艺术课,第三节四楼上科学课,中午到一楼食堂吃饭。能准确描述这件事情的是图3。
故答案为:C
【点睛】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7.学生春游时好学的王帅乘坐了摩天轮后,制作一张统计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摩天轮旋转一周用时( )分钟。
A.24B.15C.12D.6
【答案】C
【分析】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王帅乘坐摩天轮,它的运动方式是圆周运动,从最低点旋转到最高点,第6分钟,高度达到最大,距离地面最高,此后高度慢慢下降,到第12分钟,王帅乘坐的摩天轮又回到原点,所以摩天轮旋转一周用时12分钟。
【详解】根据分析得,图中0-12分钟即是摩天轮旋转一周所用的时间,即摩天轮旋转一周用时12分钟。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的解题关键是根据统计图的特点,结合摩天轮的运动方式,在数与形的转化上,多多思考多多积累。
8.下面( )幅图描述的是你喜欢的龟兔赛跑的故事。
A.B.
C.D.
【答案】C
【分析】根据龟兔赛跑的故事,兔子开始的速度比龟快,中间兔子开始休息,后来兔子才到达终点,而乌龟一直是匀速运动的;用折线表示兔子赛跑的过程就是开始是上升的,中间是水平的,最后是上升的。乌龟比兔子先到达终点。据此选择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知:
C项能够准确反映龟兔赛跑的故事。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折线统计图,明确折线呈水平方向表示兔子在休息是解题的关键。
能力提高类
1.下面是截至2022年5月12日上海新冠阳性累计人数统计图和新增人数统计图。
(1)图( )是新冠阳性累计人数统计图,图( )是新增人数统计图。
(2)( )月( )日到( )月( )日新增人数下降最快。
(3)你认为疫情是变( )(填“好转”或“严重”)。请结合统计图说明理由。
【答案】(1)B;A;
(2)4;22;4;26;
(3)好转;理由见详解
【分析】(1)折线统计图中,横轴表示日期,纵轴表示人数,图A中纵轴单位长度代表5000人,图B中纵轴单位长度代表100000人,累计人数应该比新增人数多;
(2)新增人数统计图应分析图A,折线向下走势越陡新增人数下降越快,折线向下走势越平缓新增人数下降越慢;
(3)如果新增人数越来越多,那么疫情变严重;如果新增人数越来越少,那么疫情变好转,据此解答。
【详解】(1)分析可知,图B是新冠阳性累计人数统计图,图A是新增人数统计图。
(2)由折线统计图可知,4月22日到4月26日新增人数下降最快。
(3)疫情是变好转;从图A新增人数统计图中发现新增人数基本上呈下降趋势,说明新增人数逐渐减少疫情好转。(答案不唯一)
【点睛】理解并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实际问题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2.丽丽和兰兰为了参加学校1分钟跳绳比赛,提前10天进行了训练,每天测试成绩如下图。请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1)丽丽和兰兰第1天的成绩相差( )下;第4天的成绩相差( )下。
(2)丽丽和兰兰的成绩呈现什么变化趋势?
(3)请你预测一下,到了比赛时,谁的成绩可能会好些?简单说明理由。
【答案】(1)1;5;(2)上升;(3)丽丽;见详解
【分析】(1)丽丽第1天的成绩是153下,兰兰第1天的成绩是152下,用153减去152即可得解;丽丽第4天的成绩是160下,兰兰第1天的成绩是155下,用160减去155即可得解。
(2)实线代表丽丽的成绩变化情况,第5次成绩有所下降,后面一直呈现上升的趋势,虚线代表兰兰的成绩变化情况,兰兰的成绩起起伏伏,不太稳定,总体上是呈上升的趋势。
(3)到了比赛,我觉得丽丽的成绩会好一些。因为从折线统计图上来看,丽丽的成绩相对来说,比较稳定,而兰兰的成绩有所起伏。回答合理即可。(答案不唯一)
【详解】(1)153-152=1(下)
160-155=5(下)
即丽丽和兰兰第1天的成绩相差1下;第4天的成绩相差5下。
(2)丽丽和兰兰的成绩总体上呈现上升的趋势。
(3)我觉得丽丽的成绩会好一些,因为通过折线统计图上观察,最后几天丽丽的成绩更好一些,而且更稳定(答案不唯一)。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3.爱护环境、减少白色垃圾。下表是甲、乙两个家庭2021年上半年使用塑料袋情况。
(1)在图中绘制折线统计图。
(2)甲家庭( )月份使用塑料袋最多,( )月份使用塑料袋最少。
(3)乙家庭6月份使用塑料袋的数量是2月份的( )。(填最简分数)
【答案】(1)见详解
(2)2;6
(3)
【分析】(1)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
(2)观察统计图中折线甲家庭的最高点和最低点即可完成填空;
(3)用乙家庭6月份的数量除以2月份的数量。
【详解】(1)统计图如下:
(2)甲家庭2月份使用塑料袋最多,6月份使用塑料袋最少。
(3)30÷42=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如何根据复式统计表所提供的数据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观察折线统计图并从图中获取信息,然后根据所获取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4.下面是A、B两种水壶一周的销售情况统计表。
水壶一星期销售统计表
(1)根据统计表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2)从星期( )开始,A水壶的销量超过了B水壶。
(3)你发现两种水壶的销售趋势是怎样的?
【答案】(1)见详解;
(2)三;
(3)A型水壶销量先下降后上升;B型水壶销量下降
【分析】(1)根据统计表画出B型水壶每天对应的销量,用虚线依次连接各点,最后在折线统计图中标出两种水壶每天的销量;
(2)代表A水壶销量的折线位于B水壶折线的上方时,A水壶销量比B水壶多;
(3)折线呈下降趋势时,水壶的销量呈下降趋势,折线呈上升趋势时,水壶的销量呈上升趋势,根据统计图分析两种水壶的销售趋势。
【详解】(1)
(2)由折线统计图可知,从星期三开始A水壶的销量超过了B水壶。
(3)A型水壶的销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B型水壶的销量整体呈下降趋势。
【点睛】理解并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实际问题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思维实践类
数学阅读与理解。
我国儿童视力现状
我国是近视大国,近视人口世界第一,近视率世界第一。2018卫计委数据,我国近视人口达6亿,其中青少年近视人数达4.2亿。
近视原因:
除了遗传外的后天近视基本都是不健康的用眼环境和用眼模式造成的,比如说室内用眼,小范围用眼,屏幕用眼,高强度用眼等这些长期近距离僵化的用眼模式。
近视防控:
近视以后是无法治愈的,所以只要预防,已经近视要控制其度数进一步的加深,近视防控的方法很简单:
1.“一增一减”,即增加儿童青少年等的户外活动时间(每天两小时以上),减少近距离僵化用眼的时间。
2.注意用眼方式,减少用眼时长,用眼过程中做到20-20-20法则(无论是看电脑、电视还是看报都要在20分钟后休息一下;
二是休息时可端坐在椅子上眨眼20下;三是要起身活动一下,站到窗口,朝20英尺(约6米)以外看)。或借助一些物理训练法,如:每天坚持做2次眼保健操,只要坚持,效果还是不错的。
(1)从统计图中可知,小学生两只眼睛的视力最大相差( );从( )至( )两只眼睛的视力相同;右眼从( )就开始处于危险区域。
(2)对照视力表,你的视力是哪种性质?并说说你平时是如何用眼的。
(3)结合统计图,分析我国儿童视力的变化情况?并说说还可以怎样防控近视?
【答案】(1)0.6;一年级下;二年级上;二年级下;
(2)视力良好;平时注意用眼卫生,课间做眼保健操,经常去户外活动;
(3)我国儿童近视情况比较严重,从二年级到三年级视力下降最为明显,轻中度不良和重度不良较多;合理规划学习时间,少看手机、电脑、电视等电子产品,经常做眼保健操,缓解眼睛疲劳。
【分析】(1)由折线统计图可知,二年级下时左眼视力1.2,右眼视力0.6相差最大;从一年级下至二年级上左右眼的视力均为1,两只眼睛的视力相同;右眼视力从二年级下为0.6,就开始处于危险区域;
(2)根据表格确定自己视力属于“良好”“边缘”“轻中度不良”“重度不良”中的哪一种,再结合材料说说自己的用眼情况;
(3)由折线统计图可知,从二年级开始小学生的近视度数逐渐增加,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业加重近视性质逐渐变为重度不良,针对这种情况应增加青少年的户外活动时间,少看手机、电脑、电视等电子产品,经常做眼保健操,缓解眼睛疲劳,据此解答。
【详解】(1)1.2-0.6=0.6
从统计图中可知,小学生两只眼睛的视力最大相差( 0.6 );从( 一年级下 )至( 二年级上 )两只眼睛的视力相同;右眼从( 二年级下 )就开始处于危险区域。
(2)视力良好;平时注意用眼卫生,课间做眼保健操,经常去户外活动,学习的时候端正坐姿。(答案不唯一)
(3)由折线统计图可知,我国儿童近视情况比较严重,从二年级到三年级视力下降最为明显,轻中度不良和重度不良较多;
防控近视我们应该做到合理规划学习时间,少看手机、电脑、电视等电子产品,经常做眼保健操,缓解眼睛疲劳。(答案不唯一)
【点睛】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征,分析材料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实际问题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作业评价
态度评定:
完成评定:
掌握评定:
综合评定:
五年级下册8 数学广角-----找次品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五年级下册8 数学广角-----找次品课后测评,文件包含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课后作业设计82整理与复习原卷版docx、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课后作业设计82整理与复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5 图形的运动(三)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5 图形的运动(三)课堂检测,文件包含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课后作业设计53整理与复习原卷版docx、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课后作业设计53整理与复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1 观察物体(三)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五年级下册1 观察物体(三)复习练习题,文件包含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课后作业设计13整理与复习原卷版docx、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课后作业设计13整理与复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