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第二部分专题八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考点3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附解析)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5149789/0-170419592803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第二部分专题八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考点3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附解析)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5149789/0-170419592806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第二部分专题八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考点3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附解析)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5149789/0-17041959280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第二部分专题八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考点3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附解析)
展开命题视角一:产业转移
(2022·山东卷)近年来,我国东部沿海某省一些服装企业为缓解成本压力,将总部和部分生产部门留在国内,把欧美服装订单转移到东南亚进行加工。在此过程中,该类服装企业自带技术和丝绸、刺绣等原材料,同时携手与其在工序上联系紧密的相关企业共同“走出去”。据此,完成1~2题。
1.该类服装企业“自带原材料”主要是为了( )
A.缩短加工时间
B.保证产品品质
C.降低生产成本
D.加强文化交流
2.该类服装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携手相关企业的主要目的是( )
A.促进自身技术更新
B.增加当地就业机会
C.共用当地基础设施
D.提高服装生产效率
[思维过程]
第1题,
第2题,
[解析] 第1题,自带原材料并不能对生产加工环节产生影响,不会缩短加工时间,A项错误。自带原材料,可以保障原材料的品质,有利于保障产品的品质,B项正确。自带原材料,会加大企业的运输成本,使得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C项错误。自带丝绸、刺绣等原料,可以促进文化的交流,但不是企业的主要目的,D项错误。所以选B。第2题,根据材料信息“同时携手与其在工序上联系紧密的相关企业共同‘走出去’”可知,“走出去”的过程中,主要携手的相关企业是与其生产工序密切相关的企业,可以促进工业联系,提高服装的生产效率,D项正确。对于自身技术的更新影响较小,A项错误。能够促进当地就业、共用基础设施,但不是携手相关企业“走出去”的主要原因,B、C项错误。所以选D。
[答案] 1.B 2.D
命题视角二:产业转型升级
1.(2022·河北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东莞依托区位优势(图1),制造产业起步早、发展快,但2008年后多个行业的制造企业面临“转型升级”压力。当地政府于2014年开始推进制造产业“机器换人”(图2),通过制定产业政策与搭建服务平台,助推工业机器人产业链纵向各环节(核心零部件制造、机器人本体制造和生产系统集成)企业在东莞快速发展。生产系统集成环节技术含量高,企业主要由当地相关企业衍生。
(1)简述使用工业机器人对东莞制造产业转型升级的有利影响。
(2)说明工业机器人产业链各环节纵向分解并在东莞集聚的益处。
(3)阐述工业机器人生产系统集成环节的企业在当地衍生的有利条件。
[思维过程]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解析] 第(1)题,使用工业机器人对东莞制造产业转型升级的有利影响需要结合生产成本和产业链进行分析;结合所学可知,使用工业机器人可以减少劳动力的使用数量,从而降低生产成本;使用工业机器人可以实现生产过程标准化,从而提升产品质量与档次,增强产业竞争力;使用工业机器人对东莞制造产业转型升级可以扩大该地的机器人市场,从而带动本地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促进产业升级。第(2)题,工业集聚的好处需要结合生产成本和信息交流角度进行分析;结合所学可知,工业机器人产业链各环节纵向分解有利于各个环节生产的专业化,提高生产的专业化水平;结合所学可知,工业机器人产业链各环节纵向分解并在东莞集聚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工业机器人产业链各环节纵向分解并在东莞集聚有利于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促进生产技术革新,提升产业附加值,增强产业竞争力。第(3)题,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有:土地、原料、动力、水源、交通运输、劳动力、市场、政府政策、环境因素、区域产业基础和生产协作条件等;结合所学可知,东莞所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制造业类型众多,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量较旺盛;结合材料可知,“东莞制造产业起步早、发展快”,产业发展时间较早,制造业基础雄厚,相关制造产业可以为机器人生产提供设备、人才与技术支撑;结合材料可知,“当地政府于2014年开始推进制造产业‘机器换人’,通过制定产业政策与搭建服务平台,助推工业机器人产业链纵向各环节企业在东莞快速发展”,说明当地政策与产业服务平台为工业机器人生产提供扶持,政策支持力度较大。
[答案] (1)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质量与档次;带动本地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
(2)利于各环节专业化发展;利于降低成本;利于技术交流与创新。
(3)本地制造产业具有多样、旺盛的市场需求;本地相关制造产业提供设备、人才与技术支撑;当地政策与产业服务平台提供扶持。
1.产业转移的原因分析
(1)要注意抓住两个“为什么”:一是“为什么转出”,二是“为什么转入”,也就是产业转移出去的原因和承接产业转移的条件。
(2)要注意抓住两类地区:一是发达国家转出区和发展中国家承接区,二是经济发达的转出区和经济落后的承接区。
(3)明确产业转移的类型:多以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经济发达地区转出的产业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对环境污染严重的产业。
(4)明确产业转移的主要目的:转出区是追求最佳区位,获取最大利润或转嫁污染;承接区一般是将区域资源优势、劳动力优势、市场优势、地缘优势等转化为经济优势。
2.掌握产业转移的规律
(1)区域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先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轻工业,进而转移资金密集型产业和重工业,最后是技术密集型产业。
(2)劳动密集型产业都是转向劳动力数量较多、工资较低的地区。
(3)污染严重的工业由发达国家或地区转向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地区。
(4)生产要素流动方向:资金、技术主要从发达地区流向欠发达地区;劳动力、原料等一般从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
3.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4.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因素及其表现
(2023·茂名二模)数字经济是以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为载体的经济活动,分为服务型和制造型。近年来,长江经济带数字产业企业分布中心整体靠东且不断西移,但制造型数字产业企业一直集中分布在长江三角洲地区。据此,完成1~2题。
1.长江经济带数字产业企业分布中心西移的原因不包括( )
A.中上游政策支持力度大
B.中上游市场需求潜力大
C.下游区位条件相对较差
D.下游企业数量增长较慢
2.影响制造型数字产业企业一直集中分布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关键因素是( )
A国家政策 B.产业基础
C.市场规模 D.海陆交通
解析:第1题,中上游政策支持力度大,可吸引数字产业企业向中上游的西部地区转移,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随着中上游的西部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中上游数字产业的市场需求潜力大,吸引数字产业企业向中上游的西部地区转移,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长江下游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数字产业的区位条件优越,C项错误,符合题意;长江下游的数字产业发展较早,水平较高,目前企业数量增长缓慢,竞争较为激烈,导致数字产业企业向中上游的西部地区转移,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第2题,材料没有关于国家政策的相关信息,A项错误;制造型产业对基础设施、协作条件等要求较高,长江三角洲地区制造型数字产业企业发展较早,水平较高,产业基础好,使得该类企业一直集中分布在长江三角洲地区,B项正确;随着西部长江中上游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长江中上游市场规模扩大、交通条件改善,故市场规模和海陆交通不是导致该类企业一直集中分布在长江下游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关键因素,C、D项错误。故选B。
答案:1.C 2.B
(2023·湛江二模)木质家具行业是典型的离散制造业,生产环节分散且生产设备多样。木质家具行业同时又是劳动力密集型并以中小企业为主的传统行业,生产及管理过程往往因缺乏智能制造赋能技术而导致各环节信息孤岛林立、生产效率低、订单差错率高、工艺品控和订单流转高度依赖工人及管理人员经验。我国木质家具行业智能制造转型升级已迫在眉睫。下表示意智能制造赋能技术在家具制造业的赋能场景。据此,完成3~5题。
3.与传统木质家具生产技术相比,智能制造赋能技术的主要特征是( )
A.投资规模大,产出见效周期长
B.生产流程复杂,用工成本较高
C.原料利用率低,木材消耗量大
D.技术要求高,生产环节联系紧密
4.我国木质家具行业智能制造转型升级面临的困境有( )
①行业技术人才缺乏 ②企业资金投入不足
③政府扶持政策较少 ④产品个性化要求过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我国木质家具行业实现智能制造转型升级的关键是( )
A.引进同行企业资金
B.培养智能技术人才
C.开发家具替代材料
D.开拓智能家居市场
解析:第3题,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智能制造赋能技术,依赖于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科学技术,对技术要求较高,生产环节联系紧密,协同生产,D项正确;智能制造赋能技术投资规模较大,但产出见效周期较短,排除A项;智能制造赋能技术,生产工艺较为先进,生产流程复杂,但使用工业机器人,用工成本较低,排除B项;技术水平较高,因此原料利用率较高,排除C项。故选D。第4题,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传统木质家具行业以劳动力密集型的中小企业为主,规模较小,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资金不足的困境,②正确;传统木质家具信息孤立,高度依赖工人以及管理人员经验,技术较为落后,人才缺乏,导致其转型升级面临困难,①正确;木制家具转型升级迫在眉睫,政府政策持扶持积极态度,排除③;传统木质家具个性化要求较低,排除④。因此A项正确,排除B、C、D项。故选A。第5题,根据上题可知,我国木质家具行业智能制造转型升级面临的困境为缺乏技术人才,因此,实现智能制造转型升级的关键培养智能技术人才,B项正确;引进同行企业资金,加大资金投入,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木质家具行业转型升级,但不是关键因素,排除A项;开发家具替代材料对智能制造转型升级影响较小,排除C项;目前,智能家居市场需求量较大,木质家具转型升级的关键不是开拓市场,排除D项。故选B。
答案:3.D 4.A 5.B
类别
智能制造赋能技术
家具行业赋能场景
基础信息技术
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
智能工厂、安全生产管理、设备管理、供应链管理、智慧家居等。
协同生产、产品设计轻量化与及时化、财务管理等。
客户关系管理、销售预测、排程优化、物流及供应链管理等
新型制造技术
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虚拟现实增强现实
柔性制造、焊接、打磨、喷涂、装配、搬运、码垛、分拣等;
快速打样、家具修复、轻量化制造、个性化定制等;
无纸化设计、虚拟制造、虚拟装配、虚拟维修、虚拟展示等
发展前沿技术
人工智能数字孪生边缘计算
智能排产、产品缺陷检测、需求及潮流预测、智慧家居等;
数字样机、关键零部件运动模拟仿真、生产线虚拟调试等;
设备监控及故障诊断、生产网络稳定性提升、智慧家居等
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第二部分专题八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微专题8“一带一路”建设(附解析):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第二部分专题八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微专题8“一带一路”建设(附解析),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一带一路”建设的意义,“一带一路”产生的影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第二部分专题八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考点2资源跨区域调配(附解析):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第二部分专题八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考点2资源跨区域调配(附解析),共6页。
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第二部分专题八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考点1流域内协调发展(附解析):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第二部分专题八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考点1流域内协调发展(附解析),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