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押题卷)重庆市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高频易错期末提高必刷卷(人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期末押题卷)重庆市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高频易错期末提高必刷卷(人教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计算题,作图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1.在公路上有三条小路通往小伟家,长度分别是105米、203米、217米,其中有一条小路与公路是垂直的,那么这条小路的长度是( )米。
A.217B.308C.105D.203
2.156×33的得数是( )
A.468B.5148C.5481
3.测量结果显示,某城市中心城区的面积约为153( )。
A.平方千米B.公顷C.平方米
4.假如a÷10商b时余数是4,那么2a÷20商b时余数可能是下面的( ).
A.0B.4C.8D.无法确定
5.如图,将一副三角板叠放在一起,使直角顶点重合于0点,则∠AOC+∠DOB度数为( )。
A.90°B.60°C.120°D.180°
6.下面( )是电子计算器上的开机及清除屏键。
A.B.C.
7.厦门天语舟气象公园位于海拔400米的蔡尖尾山山顶。已知100张复印纸的高度约是1厘米,假如能将1亿张复印纸叠起来不倒,那么这1亿张复印纸叠起来的高度比蔡尖尾山( )。
A.高B.矮C.差不多高D.不能确定
8.10万粒大米约重2千克,1亿粒大米约重( )。
A.2吨B.20吨C.200吨D.200千克
二、填空题
9.一个数的亿位上是8、千万位和千位的最高位上也是8,其余数位上都是0,这个数写作 ,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
10.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公布:中国总人口约为1295330000人,改写以“万”为单位的数是( )人,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人。
1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小明身高140( ) 遂川占地面积3144( )
课桌的面积为44( ) 一个鸡蛋约重50( )
12.直线上两点间的一段叫做( ),它有( )个端点.把线段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 ),它有( )个端点.
13.9610000是( )位数,最高位是( )位,这个数是由( )个百万,( )个十万,( )个万组成;995700000元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是( )万元,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 )亿元;580031206读作( )。
14.妈妈要烙5张饼,每次只能烙2张,两面都烙,每面需要1分钟,至少需要( )分钟。
15.要使538÷□2的商是两位数,□里最大能填( )。
三、判断题
16.统计图是把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 )
17.如果算盘上只拨两个珠表示一个二位数,能表示出的最大的数是60。( )
18.18个560相加与56乘180的结果相等。( )
19.比直角大的角一定是钝角。( )
20.被除数除以10,除数也除以10,商不变。( )
21.32999和33001中间的数是33000。( )
22.算盘一个上珠表示的数是5。( )
23.由9个8组成的数比8个9组成的数大。 ( )
四、计算题
24.80÷40= 70÷10= 40÷40= 90÷30=
50÷50= 80÷10= 60÷20= 30÷10= 40÷20=
25.列竖式计算。
506×24= 760×90= 254×36=
360×15= 27×145= 328×25=
26.选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使计算简便。
140025= 56014=
27.看图列式。
28.求出∠1和∠2的度数。
29.已知∠1=50°,求∠2的度数。
五、作图题
30.在格子图中画一个以线段AB为底边的梯形,并画出它的一条高。
31.过A点画出已知直线平行线。
六、解答题
32.两个学生计算同一个乘法算式,两个乘数都是两位数,他们各抄错了一个数字,但计算结果都是1360.实际上正确结果的个位不是0,那么正确结果应该是多少?
每天早上,小丽和妈妈每人都要喝一袋250克的鲜牛奶,照这样计算,她们一个月(按30天计算)一共要喝多少千克鲜牛奶?
34.(1)以A点为顶点,A点所在的直线为一条边,画一个130°的角。
(2)过点B分别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和平行线。
(3)点B到已知直线的距离是( )厘米(取整厘米数)。
35.徐子意全家去上海旅游,寻乌距离上海1524千米.他家先驾车以76千米/时的速度3小时到达赣州,然后改乘火车,火车每小时行108千米.还要几小时可以到达目的地?
妈妈让小玲将家里的三条被子拿出去晒,要求被子两面都要晒到,并且每面要晒1个小时,目前家里的阳台一次只能晒两条被子,小玲能在三小时内完成妈妈交给她的任务吗?请用你喜欢的方式(图示、文字等)说明理由。
37.新和小学组织四年级381个同学到市影剧院观看演出。
(1)用8辆48座的客车能一次载完吗?
(2)市影剧院每排有25个座位,四年级的同学可以坐满几排?还剩几人?
参考答案:
1.C
【分析】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线段中,垂直线段最短。据此可知,这条垂直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其中有一条小路与公路是垂直的,则这条小路的长度应是三条小路中最短的那条,比较三条小路的长度即可解答。
【详解】105米<203米<217米
那么这条小路的长度是105米。
故答案为:C。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明确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线段中,垂直线段最短。而这个性质常用于解决求最短路线的问题。
2.B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出156×33的积,然后再选择即可.
解:根据题意可得:
156×33=5148.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整数乘法的计算,根据其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即可.
3.A
【分析】量比较大的土地的面积,常用平方千米为单位,因此计量某城市中心城区的面积以“平方千米”为单位,依此选择。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测量结果显示,某城市中心城区的面积约为153平方千米。
故答案为:A
此题考查的是结合数据选择合适的单位名称,熟练掌握对面积单位的认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4.C
【分析】在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但是余数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详解】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了2倍,余数也扩大2倍,余数是4×2=8.
故答案为C.
5.D
【分析】由图可知∠AOC=∠AOB+∠BOC,∠BOC+∠BOD=∠COD,依此角之间的和差关系,即可求解。
【详解】由图:
∠AOC+∠DOB
=∠AOB+∠BOC+∠BOD
=∠AOB+∠COD
=90°+90°
=180°
故答案为:D
6.A
【详解】计算器中,ON/C键是是电子计算器上的开机及清除屏键,MC键是清除存储信息键,OFF键是关机键。如下图所示:
故答案为:A
7.A
【分析】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是100,则400米是40000厘米;因为100张复印纸的高度约是1厘米,则要使这些纸厚400米,需要40000个100张复印纸,即4000000张纸厚400米;根据整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比较4000000张纸和1亿张纸的大小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4000000张复印纸厚400米,和蔡尖尾山一样高;1亿=100000000,4000000<100000000,所以4000000<1亿,则1亿张复印纸叠起来的高度比蔡尖尾山高。
故答案为:A
掌握厘米和米之间的进率,以及大数的比较的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8.A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1亿里面有1000个10万,又1000个2千克是2000千克,再进行单位换算即可解题。
【详解】100000000÷100000=1000
2×1000=2000(千克)
2000千克=2吨
所以,10万粒大米约重2千克,1亿粒大米约重2吨。
故答案为:A
求出1亿里面有几个10万,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9.880008000,88001万
【详解】试题分析:首先确定数的最高位与位数(亿位,9位数),再确定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从高位到低位写出即可;
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看千位上的数字,利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即可.
解:这个数写作:880008000;
880008000≈88001万.
故答案为880008000,88001万.
点评:此题除了搞清数的位数和每一位上的数字外,还要注意在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时要在数的后面加上“万”字.
10. 129533万 13亿
【分析】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只要省略万位后面的0,再加上“万”字。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万位上的数,根据四舍五入法的原则,若千万位上的数字大于等于5,就向亿位进1;若千万位上的数字小于5,就舍去千万位及其后面数位上的数。
【详解】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公布:中国总人口约为1295330000人,改写以“万”为单位的数是129533万人,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约是13亿人。
本题考查整数的改写和近似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就是省略个级的4个0。省略亿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万位上的数,根据四舍五入法的原则解答。
11. 厘米 平方千米 平方分米 克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和实际数据可知,小明的身高应以“厘米”为单位;遂川占地面积应以“平方千米”为单位;课桌的面积应以“平方分米”为单位;一个鸡蛋的重量应以“克”为单位。
【详解】小明身高140厘米;遂川占地面积3144平方千米;
课桌的面积为44平方分米;一个鸡蛋约重50克;
熟练掌握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质量单位的选择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2. 线段 2 射线 1
【解析】略
13. 七 百万 9 6 1 99570 10 五亿八千零三万一千二百零六
【分析】数字在什么数位上,就表示有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改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就是在万位数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然后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再在数的后面写上“万”字;省略“亿”后面的尾数就是四舍五入到亿位,把亿位后面的千万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再在数的后面写上“亿”字;读这个数时,数位从高到低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余数位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详解】9610000是七位数,最高位是百万位,这个数是由9个百万,6个十万,1个万组成;995700000元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是99570万元;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10亿元,580031206读作:五亿八千零三万一千二百零六。
本题主要考查整数的读法、改写和求近似数,注意改写和求近似数时要带计数单位。
14.5
【分析】饼的张数大于等于2时,烙饼需要的最少时间等于烙一面需要的时间乘饼的张数。
【详解】1×5=5(分钟)
每次同时烙2张用时最少。
15.5
【分析】要使538÷□2的商是两位数,被除数前两位数大于或者等于除数,商是两位数,据此解答。
【详解】要使538÷□2的商是两位数,则53≥□2,□里可以填1、2、3、4、5,最大能填5。
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试商方法及应用。
16.×
【解析】略
17.√
【分析】算盘上1个上珠表示5,1个下珠表示1,两个珠表示1个二位数,最大就是在十位上拨1个上珠一个下珠,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得,算盘上拨两个珠表示一个二位数,能表示出的最大的数是60,原题正确。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算盘的知识,掌握上珠表示5,下珠表示1,是解题的关键。
18.√
【分析】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另一个因数相应的除以或乘几,积不变,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18个560相加写成算式为:560×18;把560除以10,18乘10,积不变,所以560×18=56×180。
故答案为:√
考查学生对积不变规律的理解掌握。
19.×
【详解】直角是等于90°的角,钝角是大于90°的角,平角是180°,周角是360°,钝角、平角、周角都大于直角(90°);
所以“比直角大的角一定是钝角”判断错误。
故答案为:×
20.√
【分析】商的变化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商不变。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根据商的变化规律可知,被除数和除数均除以10,商不变。
故答案为:√。
熟练掌握商的变化规律,另外被除数和除数乘或除以的这个数应不为0。
21.√
【分析】根据对亿以内数的认识可知,33001比32999大:33001-32999=2,因此直接用32999加1,用33001减1,即可判断。
【详解】32999+1=33000
33001-1=33000
32999和33001中间的数是33000。
故答案为:√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22.√
【分析】算盘中,一个上珠表示5,一个下珠表示1,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算盘一个上珠表示的数是5。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学生对算盘的认识。
23.√
【详解】略
24.80÷40=2, 70÷10=7, 40÷40=1, 90÷30=3,
50÷50=1, 80÷10=8, 60÷20=3, 30÷10=3,
40÷20=2.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解:
80÷40=2, 70÷10=7, 40÷40=1, 90÷30=3,
50÷50=1, 80÷10=8, 60÷20=3, 30÷10=3,
40÷20=2.
点评:口算时,注意运算符号和数据,然后再进一步计算.
25.12144;68400;9144
5400;3915;8200
【分析】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用两位数的个位和十位分别去乘三位数的每一位。用哪一位去乘,乘得的积的末尾就和那一位对齐,最后再把几次乘得的积相加。
【详解】506×24=12144 760×90=68400 254×36=9144
360×15=5400 27×145=3915 328×25=8200
26.56;40
【分析】第一小题,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不为0的数,商不变;据此利用商不变的性质即可简算。
第二小题,把除数14看作7与2的积,利用整数除法的性质即可简算。
【详解】140025
=(1400×4)÷(25×4)
=5600÷100
=56
56014
=560÷7÷2
=80÷2
=40
27.105÷15
【分析】看图可知:共有105人,每15人分一组,求可以分多少组?105里面有几个15就可以分几组,用除法计算。
【详解】列式为:105÷15
28.∠1=45°;∠2=45°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1+∠2+90°=180°,因此∠1=180°-90°-∠2;
135°+∠2=180°,因此∠2=180°-135°;依此计算。
【详解】∠2=180°-135°=45°
∠1=180°-90°-45°=90°-45°=45°
29.40°
【分析】已知∠1=50°,如图所示,∠1、∠2和中间的直角为一个平角,平角为180°,用平角减去直角的度数,再减去∠1的度数,即可求出∠2,据此解答。
【详解】已知∠1=50°,如图所示:∠1+∠2+90°=180°,
所以,∠2=180°-90°-∠1
∠2=180°-90°-50°
=90°-50°
=40°
∠2的度数为40°。
30.见详解
【分析】(1)根据梯形的定义即可画图,答案不唯一;
(2)过梯形上底的一个顶点向下底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就是梯形形的一条高。
【详解】作图如下:
熟练掌握梯形的概念和高的作法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31.见详解
【分析】过直线外一点作直线的平行线:把三角板的一边靠紧直线,另一边靠紧一直尺,沿直尺滑动三角板,当与直线重合的一边经过已知点时,沿这边画直线就是过该点作的直线的平行线。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画直线平行线方法的掌握。
32.1445.
【详解】试题分析:分解质因数1360=2×2×2×2×5×17,因此相乘得1360的两位数是17×80和16×85,因为正确结果的个位不是0,因此正确结果应是17×85=1445.
解:1360=2×2×2×2×5×17
1360=17×80=16×85
因为正确结果的个位不是0,所以正确结果应为17×85=1445.
答:正确结果应是1445.
点评:考查了整数的乘法及应用,分解质因数,本题难度较大.
33.15千克
【解析】略
34.(1)(2)图见详解
(3)3
【分析】(1)①量角器的中心点对准射线的端点A,0刻度线对准射线(两重合);
②对准量角器的刻度线130°点一个点(找点);
③把点和射线端点连接,然后标出角的度数;
(2)①用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的已知直线重合,沿重合的直线平移三角板,使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和B点重合,过B沿直角边向已知直线画直线即可。
②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用直尺靠紧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沿直尺移动三角板,使三角板的原来和已知直线重合的直角边和B点重合,过B点沿三角板的直角边画直线即可。
(3)利用刻度尺测量出点B与垂足之间的线段的长度,就是点B到直线的距离。
【详解】(1)(2)根据题干分析画图如下:
(3)经过测量可知点B到已知直线的距离是3厘米。
此题考查了画指定度数的角和画平行线、垂线的方法。
35.12小时
【详解】76×3=228(千米) 1524-228=1296(千米)1296÷108=12(小时)
36.能,理由见详解
【分析】三条被子分别为a、b、c;前1个小时晒a、b的正面,中间1个小时晒a的反面和c的正面,这样a晒好了,1个小时晒b、c的反面,3小时也就晒好了。
【详解】先把第一条被子和第二条被子的正面晒1个小时,然后把第一条被子的反面和第三条被子的正面晒1个小时,再把第三条被子反面和第二被子的反面晒1个小时,这样3小时也就晒好了。
答:小玲能在三小时内完成妈妈交给她的任务。
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是使效率最大化,即尽量能同时晒两条被子,不做无用工,使事情能够顺利完成,但又不至于相互干扰。
37.(1)能;(2)15排,6人
【分析】(1)先根据“每辆客车坐的人数×客车的辆数=能坐的总人数”求出8辆客车能坐多少人,然后和381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2)根据“总人数÷每排座位数=可以坐的排数”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1)48×8=384(人)
384>381
答:能一次载完。
(2)381÷25=15(排)……6(人)
答:四年级的同学可以坐满15排,还剩6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期末押题卷)广东省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高频易错期末提高必刷卷(人教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计算题,作图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期末押题卷)重庆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高频易错期末提高必刷卷(人教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计算题,作图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期末押题卷)重庆市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高频易错期末提高必刷卷(西师大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计算题,作图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