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公开课ppt课件
展开(1)你了解这次大会是在什么背景下召开的吗?(2)为什么大会议题引发了全人类对环境问题的关注?
1972年6月,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大会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并决定成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这次会议标志着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觉醒,也是人类第一次在全球范围内携手面对环境问题挑战。
《人类环境宣言》 呼吁各国政府和人民为维护和改善人类环境,造福全体人民,造福后代而共同努力。 为引导和鼓励全世界人民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人类环境宣言》提出和总结了7个共同观点,26项共同原则。
【导入导学】——《人类环境宣言》
运用资料,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1、人地协调观:通过探讨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树立保护环境的观念。2、综合思维: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3、区域认知:不同区域环境问题的差异及成因。4、地理实践力:调查本地主要环境问题,分析其成因,并提出对策。
一、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1.环境问题 (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人类对环境不同的 和 ,会产生不同的环境效应。 (2)环境问题:由于人类对环境采取了 、 的态度和做法所导致的结果。 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1)自然资源枯竭、生态破坏:人类向环境的索取超过 时。 (2)环境污染: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 ,导致环境质量下降。二、环境问题的表现 1.主要环境问题及其表现 (1)自然资源枯竭: 减少、水资源危机、 短缺等。 (2)生态破坏:水土流失、 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3)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体污染、 污染、固体废弃物等。 2.环境问题的地域差异 3.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局部性环境问题 (1)全球性环境问题:酸雨、 层破坏、全球变暖等。 (2)局部性环境问题: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锐减、 污染等。
阅读P96—98教材内容及图片,完成下列自主学习内容。
1.判断正误。 (1)人类与环境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 ) (2)通常所说的环境问题就是指环境污染。( )2.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有( ) ①人口压力 ②城镇化进程加快 ③资源不合理利用 ④片面追求经济增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3.简述自然资源枯竭、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
①环境污染往往引起生态破坏和自然资源枯竭; ②生态破坏往往引起自然资源枯竭;③自然资源枯竭也会引起生态破坏。
C 解析 城镇化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不是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1.判断正误。 (1)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污染程度也低于发达国家。( ) (2)随着各国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当前,环境问题已经开始减轻。( )2.下列属于全球性环境问题的有( ) ①酸雨 ②土壤盐碱化 ③臭氧层破坏 ④噪声污染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3.为什么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环境问题严重?
答案 A 解析 酸雨和臭氧层破坏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土壤盐碱化和噪声污染主要发生在特定区域。
①发展中国家多处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而人口增长却很快,环境承受着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的双重压力;②发展中国家经济技术水平落后;③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材料一 我国南方某山区有关环境问题的产生示意图。 材料二 环境问题漫画示意图。
(1)请你给材料一所示图片加上适当的名称。(2)材料二漫画所揭示的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有哪些?(3)材料一、材料二所示环境问题产生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人口增长过快,人类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环境承载力。
自然资源枯竭、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人口增长和开垦荒地引起的恶性循环示意图。
主题探究——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1)概念: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使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并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影响和破坏的问题。 环境问题就是由于人类对环境采取了不恰当、不友好的态度和做法所导致的结果。
一、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2)人与环境的关系: 环境问题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在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人类对环境不同的态度和行为,会产生不同的环境效应。
①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占据一定的环境空间,要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
②人类的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的废弃物要排放到环境中。
③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和行为,会得到环境的不同回应。
人类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的废弃物,包括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简称“三废”),又被排放到环境中去。
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自然界获取所需的资源,并把资源转化成消费品,以满足消费需求。
对人类社会而言,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一方面维系着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又深刻地影响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3.图①时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态度主要是( ) A.崇拜 B.依赖 C.征服 D.友好4.下列图序中,符合人地关系思想历史演变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①③② D.②③①
下图为不同历史时期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C 解析: 读图可知,图①时期,人类社会开发环境,从环境中获得物质能量,并向环境不断地排放废弃物,由此可知,此时人类过分地从环境中获得资源,一味地开发利用并且排放废弃物污染环境,此时属于人类中心论,对自然环境的态度是征服自然,故C项正确。
3.B 解析: 由上题分析可知,图①时期,人类中心论; 图②时期,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得资源,且环境对人类的作用比较强,因此属于环境决定论; 图③时期,人类从环境中获得物质能量并且向自然环境中排放废弃物,但是也意识到环境对人类的影响,也就是反作用,属于人地伙伴论。因此排序是②①③,故B项正确。
【素养提升】——人地关系
1.图中所示的环境污染可能有哪些?
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等等。
工业“三废”和农业生产使用的农药、化肥,任意排放到大气、江河湖海和土壤中,造成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城市建设和人们生活产生的大量垃圾,堆积在城市中或郊区,造成固体废弃物污染;交通、工厂等造成噪声污染;放射性物质泄漏产生的放射性污染;各类污染物排入海洋,造成海洋污染。
2.你周围有哪些环境污染?造成污染的原因是什么?
大气污染:工厂 、 车辆排放废气;水污染:生活 污水、工业废水、农业化肥和农药排放到水体之中;固体废弃物污染:生活、生产产生的垃圾;噪声污染:工业生产 、建筑工地、车辆等制造的噪声。
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1)环境问题产生的机制: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二是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如下图所示:
(2)环境问题产生具体原因: 当今世界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人为原因引起的,其原因具体归纳如下: ①人口压力
(2)环境问题产生具体原因: 当今世界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人为原因引起的,其原因具体归纳如下: ②资源不合理利用
(2)环境问题产生具体原因: 当今世界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人为原因引起的,其原因具体归纳如下: ③片面追求经济增长
自工业革命以后,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环境污染也日趋严重。特别是20世纪环境污染的“急性发作”,引发了一系列令人震惊的环境公害事件,从而引起了世人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八大环境公害事件”:
【案例分析】——八大环境公害事件
1952年12月5日至9日,受不利气象条件影响,大量工业和市民取暖燃煤排放的废气,在伦敦上空形成厚达上百米的浓雾,总悬浮颗粒物和二氧化碳平均含量剧增,发生了震惊世界的“伦敦烟雾事件”。在烟雾持续的5天时间里,共有4000余人丧生。数周后又有8000多人相继死亡,超过10万人感染支气管炎和肺炎等疾病。烟雾事件还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大批航班取消,公路交通受到影响,人们的室外活动基本停止,在此期间,抢劫、盗窃案件增多,社会治安混乱。
【案例探究】——伦敦烟雾事件及其对英国国家安全的影响
起初英国政府推卸责任,否认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与烟雾之间有直接联系,引起民众不满和批评质疑,烟雾事件引发政治危机,政府内阁出现争议,反对党发起了对政府的不信任动议,英国王室也对政府施压。 众多生命换来的教训,最终转变为英国政府长达60余年的治理历程,并收到显著的成效。(图3.9)
1.分析“伦敦烟雾事件”污染出现的特点及成因。2.读图3.9,SO2和黑烟浓度变化最明显的时间段是_______________。3.你认为英国政府为了治理烟雾,采取了哪些措施?
特点:①范围广; ②危害性大; ③影响广泛; ④持续时间长。
成因: ①不良天气影响;②能源结构以煤为主。
约1958~1980年
成立治理机构;立法保护;社会宣传;综合治理等
人类对环境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和行为,就会得到环境对人类的相应反馈。例如,人们过度垦荒导致生态破坏、环境恶化,这种状况又进一步加剧了人地矛盾,甚至使人类陷入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中。
1.推测驱使人们垦荒的原因可能有哪些。2.图示垦荒方式有哪些?分别对环境带来了哪些负面影响?3.耕地面积虽然扩大了,但并没有像人们期待的那样解决了吃饭问题,反而越垦越贫穷。请讲讲其中道理。
【活动探究】——认识过度垦荒带来的环境影响
1.推测驱使人们垦荒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①人口增长过快;②耕地面积下降,粮食不足,单产不高,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
2.图示垦荒方式有哪些?分别对环境带来了哪些负面影响?
①围湖造田:使湖泊面积减小,调蓄洪水的能力下降,加剧下游洪涝灾害,会使气候的调节能力下降,使局地气候异常现象增加。②开垦草场:致使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荒漠化。③毁林开荒:致使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和对气候的调节能力下降,气候异常现象增加。
3.耕地面积虽然扩大了,但并没有像人们期待的那样解决了吃饭问题,反而越垦越贫穷。请讲讲其中道理。
该地区人口文化素质较低,生态意识淡薄,人们长期采用有害于环境的生产方法盲目扩大耕地面积,结果使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自然生产力下降,形成恶性循环,不但解决不了原有问题,反而产生了更严重的环境问题、经济问题
【21年全国甲卷】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下图中阴影示意的M地区曾经是湿地(沼泽),年降水量是年蒸发量的1.2~1.5倍,远低于英国西部和北部。在罗马时代,人们对M地区湿地进行了排水尝试,湿地仅得到零星开垦。17世纪,该地引入荷兰风车与水利工程技术,湿地得到成片开垦。经过几百年的开发,M地区已经成为英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但也存在诸多问题。
(1)推测M地区当前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①由于长期种植,土壤肥力渐趋下降,作物病虫害增多;②长期的排水和耕作,使表土流失并淤塞排水沟;③化肥、农药的长期使用,污染水、土环境。
【高考真题】——英国当前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世界环境日为每年的6月5日,它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态度,表达了人类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根据当年的世界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热点,有针对性地制定“世界环境日”主题。…… 2012年:“绿色经济:你参与了吗?” 2013年:“思前、食后、厉行节约,减少你的耗粮足迹。” 2014年:“提高你的呼声 而不是海平面。” 2016年:“促进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2016年:“改善环境质量 推动绿色发展。” 2017年:“人人参与,创建绿色家园。” 2018年:“塑战速决。” 2019年:“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
(1)世界环境日设立的背景是什么?(2)当前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哪些方面?(3) 2019年世界环境日的口号主要是针对哪类环境问题?
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日趋加深,导致环境破坏严重,出现了许多环境问题,为了唤醒人们对环境问题的重视,设立了世界环境日。
【主题探究】——环境问题的表现
当今世界的环境问题主要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1)资源短缺:是指某种资源供给不足,无法满足人类需求的现象。
华北平原水资源紧张的原因 ①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是导致华北地区水资源紧张的主要原因。 从降水季节分配来看,我国绝大多数地区降水集中在5月~10月,而华北地区则高度集中在7月、8月这两个月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总量的80%,而冬春季则出现持续干旱。 ②人口增长过快,工农业发展迅速,加剧了水资源紧张程度。 ③水资源综合利用率低,浪费和污染严重。 ④生态环境恶化,干旱频率加大。
如水、土地、矿产、森林等,也可以是人力资源、资本资源等。资源短缺是由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环境污染等多种因素引起的。资源短缺会导致价格上涨、供需失衡、社会不稳定等问题。
(2)生态破坏:(eclgy destrying)
是人类社会活动引起的生态退化及由此衍生的环境效应,导致了环境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对人类生存发展以及环境本身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生态环境破坏主要包括:水土流失、沙漠化、荒漠化、森林锐减、土地退化、生物多样性的减少,此外还有湖泊的富营养化、地下水漏斗、地面下沉等。
2.环境问题的分布特征:
环境问题的分布特征是区域性和全球性,如下图所示:
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已经危及人类的生存;区域性的环境问题已经演变成社会公害,制约经济发展和危害人体健康。
(1)环境问题的城乡差异: 近年来,随着乡村经济发展,我国一些乡村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比较突出,乡村环境治理是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任务之一
城市环境问题:环境污染。原因: 城市人口高度集聚,交通和工业活动排放大量废弃物,
乡村环境问题:生态破坏 原因: 广大的乡村地区因利用资源的方式不当或强度过大。
(2)环境问题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差异:
发达国家环境问题:过度消耗资源带来的环境影响。原因: 发达国家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较低,却消耗了世界大多数的自然资源,人均自然资源消耗量及污染物排放量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
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掠夺式开发带来的生态破坏,以及快速工业化导致的环境污染。原因: 发展中国家多处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而人口增长却很快,环境承受着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的双重压力。
此外,发达国家利用一些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发展的需要,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也使得目前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更加严峻。
1.选择图示某个案例,思考其环境问题形成的原因和影响。
如南美洲的森林大规模地遭砍伐可能会影响到其他地区甚至全球。 森林的大规模砍伐,减弱了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从而使全球的气温升高,影响到各地的生态环境和经济结构。
2.图示哪些环境问题可能会影响其他地区甚至全球?
全球性环境问题:酸雨、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从局部向全球蔓延的趋势: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锐减,水污染。
酸雨、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锐减、水体污染等,有从局部向全球蔓延的趋势。
【读图思考】——当今全球环境问题
(3)全球性环境问题:
当前环境问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图5.6显示世界部分地区的环境问题,其中有些环境问题已经超越国界和地域的界线,甚至发展成全球性环境问题,如酸雨、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等。
还有些环境问题,如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锐减、水体污染等,也有从局部向全球蔓延的趋势,表现为日趋全球性。
①环境污染:酸雨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等。
除了以上环境问题外,还有国际性河流上游被污染,将使全流域受到影响。
②生态破坏: 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土地荒漠化、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物种灭绝与生物多样性锐减等。
(4) 《人类环境宣言》——协调人地关系
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已引起世界各国普遍的忧虑和关切。如何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探索一条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已成为当前关乎人类自身命运和前途的一个重大课题。《人类环境宣言》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1.小岛国的忧虑是什么?你认为他们的担心有道理吗?
2.找出下列地理事实的内在联系,试着绘出联系框图,并说明全球变暖所带来的一系列影响。 两极冰川融化 全球变暖、 砍伐森林、燃烧化石能源 海平面上升 大气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淹没岛屿和沿海低地。
①保护森林,植树种草; ②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③发展清洁燃烧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
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小岛国联盟是最积极的倡议者和最坚定的支持者。小岛国联盟是由数十个小岛屿国家和沿海低地国家为了强化自身话语权而结成的联盟。他们十分关注全球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等)及木材的年产量报表,并把他们国家未来的命运与其联系起来。
3.根据所绘框图,找出产生上述问题的关键环节,就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你的看法。
小岛国忧虑的主要是海平面上升。小岛国被淹没有道理: 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海水膨胀,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和岛屿会被淹没。
控制大气中CO2的含量
【活动探究】——分析小岛国忧虑的背景
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农村面源污染是指农村生活和农业生产活动中产生的、来经合理处置的污染物,如农田中的土粒、氮素、磷素、农药重金属、农村禽畜类便与生活垃圾等有机成无机物质,从非特定的地域,在降水和径流冲刷作用下,通过农田地表径流、农田排水和地下渗漏,使大量污染物进入受纳水体(河流、湖泊、水库、海湾)所引起的污染。巢湖流域是我国传统的农业区,同时也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的“莱篮子“,近年来,农村面源污染日趋严重。推测巢湖流域农村面源污染的来源,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来源: ①化肥、农药的广泛使用,残留污染日益严重; ②农膜用量较大形成“白色污染”,禽畜粪便随意排放流失; ③生活污水及垃圾无序排放。(答对三点得6分)
治理措施: ①加强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推进农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 ②加快禽畜粪便资源化利用,实行综合循环利用; ③推广农业实用技术,实行科学用药科学施肥; ④加强农村面源污染的普查和监测。(答对两点得4分)
【素养提升】——巢湖流域农村面源污染
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工业已成为助推我国某市经济社会进入快速发展时代的支柱产业,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其中土壤污染最为严重。目前,全市拥有污染地块15处、重金属排污单位17家、危化品搬迁企业9家、尾矿库3个、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任务3处、规模以下化工企业70余家,土壤污染形势严峻,风险防控任务艰巨。根据所学知识,针对该市土壤污染现状,提出相应的防控对策。
①做好重金属企业排污管控;(2 分)②扎实做好尾矿库风险防控;(2 分) ③推进危化品和化工企业有序关闭或搬迁;(2 分)④大力整治垃圾堆放点;(2 分) ⑤严格生态环境执法监管 ;(2 分)⑥加强宣传引导和社会监督;(2 分) ⑦推广土壤污染治理先进技术。(2 分) (每点 2 分,最高不超过 10 分)(说明:污染防控措施必须紧扣材料中所列出的土壤污染状况,体现措施的针对性。)
土壤重金属污染: 物主要有汞、镉、铅、铜、铬、砷、镍、铁、锰、锌等,砷虽不属于重金属,但因其行为与来源以及危害都与重金属相似,故通常列入重金属类进行讨论。就对植物的需要而言,金属元素可分为2类:①植物生长发育不需要的元素,而对人体健康危害比较明显,如镉、汞、铅等。②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需元素,且对人体又有一定生理功能,如铜、锌等,但过多会造成污染,妨碍植物生长发育。
【素养提升】——土壤重金属污染:
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从气候背景来看,全球气候变暖的确会导致高温风险增大,这也是今年高温热浪异常的大背景。但全球气候变暖并不意味着每个地区的增暖速度一样。至于极地“高烧”,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其还与“极地放大效应”有关。 材料二下图为全国极端高温事件分布图(2022年6月1日~ 8月15日)。
(1)推测“极地放大效应”对北极地区极端高温天气的影响。(2)指出我国极端高温超历史极值的分布地区,并分析原因。(3)分析极地极端高温天气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素养提升】——极地放大效应
(1)推测“极地放大效应”对北极地区极端高温天气的影响。
北极地区气温的上升速度高于其他地区,与起始温度相比成倍增长,产生了极端高温天气。
(2)指出我国极端高温超历史极值的分布地区,并分析原因。
我国极端高温超历史极值的分布地区集中在东北地区。
原因: 北极地区气温异常偏高,导致冷空气向南扩散的活动明显偏弱,对我国影响减小; 7月份,副热带高气压带位置偏北,势力增强,东北地区气温偏高;台风影响过后,天气晴朗,气温回升快。
(3)分析极地极端高温天气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有利影响: ①高纬度地区热量充足,气候生长期延长,有利于植被生长,促进农作物增产; ②极地高温使极冰融化,有利于开通极地海洋航线; ③高温使海洋浮游生物繁殖加快,渔业资源丰富。
不利影响: ①高温天气诱发森林火灾; ③诱发虫灾和扩大疾病传播范围; ②极冰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影响沿海港口运营。
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获奖ppt课件: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获奖ppt课件,共5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标呈现,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主要环境问题,生物多样性,渡渡鸟的灭绝,大气污染,水污染,水污染的污染物,土壤污染,海洋污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五章 环境与发展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多媒体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五章 环境与发展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多媒体教学课件ppt,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人类社会与环境的关系,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原因,主要环境问题及表现,探讨城乡主要环境问题,环境问题的变化趋势,分析小岛国忧虑的背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说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说课ppt课件,共5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