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8 文言文阅读(二)(原卷版)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
展开一、课内基础阅读(共36分,时间:30分钟)
(一)(6分)(2023·广东广州·统考一模)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鱼我所欲也
①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②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选自《孟子》)
1.(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舍生而取义者也/其人舍然大喜B.呼尔而与之/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C.是亦不可以已乎/惧其不已也D.故患有所不辟也/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2.(2分)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3.(2分)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文章开篇这两句话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使抽象的道理通俗易懂。
B.作者认为在“生”和“义”无法兼顾时,应“舍生而取义”,这表现在“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C.“本心”即本性。作者用“不食嗟来之食”的故事证明人人都有“威武不能屈”的本心,并对失去本心接受“万钟”的想法进行了尖锐嘲讽和批评。
D.第二段分析了见利忘义之人“不辩礼义”就接受厚禄的三种行为表现:“为宫室之美为之”,“为妻妾之奉为之”,“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二)(10分)(2023·黑龙江哈尔滨·统考一模)阅读《桃花源记》,回答小题。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4.(3分)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交通:( )(2)诣:( )(3)寻:( )
5.(4分)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6.(3分)请根据文章内容,推断“太守即遣人随其往”的原因。
(三)(12分)(2023·河南新乡·校联考二模)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7.(2分)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
A.自以为不如 如鸣佩环 称心如意
B.臣诚知不如 徐公美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诚惶诚恐
C.皆以美于徐公 困于心 重于泰山
D.今齐地方千里 今南方已定 千方百计
8.(2分)把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9.(4分)选文中第一段详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10.(4分)结合选文和链接材料,分析邹忌和陈寔劝谏方式有何异同?
【链接材料】
时岁荒民俭,有盗夜入其室,止于梁①上。陈寔②阴见,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孙,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以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成性,遂至于此。梁上君子是矣!”盗大惊,自投于地,稽颡③归罪。寔徐譬④之曰:“视君状貌,不似恶人,宜深克己反善。然此当由贫困。”令遗⑤绢二匹。自是一县无复盗窃。
【注释】①梁:指房梁。②陈寔(shí):东汉名士,即“陈太丘”。阴:暗中。③整拂:整理、抖动衣服。④稽颡(qi sǎng):古代一种跪拜礼,屈膝下拜,以额触地,表示极度虔诚。⑤譬:使人知晓。⑥遗:赠送。
(四)(本题8分)(2023·北京平谷·统考一模)阅读《愚公移山》,完成下列各题。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商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迁也,聚室而谋曰:“【甲】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春运于渤海之足。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急!【乙】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因,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选自《列子·汤问》)
11.(2分)下列选项中加黑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寒暑易节 移风易俗 易如反掌 一字不易
B.杂然相许 相委而去 拔刀相助 实不相瞒
C.年且九十 天子且至 得过且过 苟且偷生
D.固不可彻 固守阵地 顽固不化 固执己见
12.(2分)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的翻译和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翻译:我和你们尽全力铲平险峻的大山,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可以吗?
理解:愚公用“可乎”的疑问语气与家人商量移山之事,可见移山前愚公对能否移走险峻的大山也有疑虑,需要听取家人的意见。
B.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翻译:就凭你老迈的年纪、剩下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根毛发都动不了,又能把石头、泥土怎么样呢?
理解:智叟挖苦、嘲讽愚公,和愚公的妻子一样,认为移山是愚蠢的行为,根本不可能成功。
C.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翻译: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加高度,还怕挖不平吗?
理解:愚公是大智若愚,他认为人的力量无穷,只要世代坚持移山,终能为人所平。
13.(4分)从《愚公移山》中,我们感受到愚公强大的精神力量。阅读下面链接材料,简要分析这种精神在苏武身上是如何体现的。
【链接材料】
单于①愈益欲降之。乃幽武②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③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④,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⑤等各置他所。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⑥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武死。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曰:“武等实在。”……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选自《汉书·李广苏建传》)
注:①[单于]是匈奴人对他们部落联盟首领的专称。②[武]苏武,西汉时期杰出的外交家。汉武帝时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十九年,至汉昭帝方获释归汉。③[旃]毛织品。④[羝]公羊。⑤[常惠]西汉杰出的外交家,苏武的副使。⑥[汉节]汉代使臣所持的节,由皇帝授予,是国家的象征,保护它也体现出对国家忠贞的感情。
二、文言文对比阅读(共70分,时间60分钟)
(一)(12分)(2023·宁夏银川·校考一模)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节选自《出师表》)
【乙】
上①令封德彝②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③,岂借才于异④代乎?正⑤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德彝惭而退。
(节选自《唐太宗论举贤》)
【注】①上:皇上,指唐太宗。②封德彝:人名。③致治者:使国家达到大治的人。④异:其他的。⑤正:只。
14.(4分)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
①痛恨于桓、灵 痛恨:_______________
②事无大小 无:_______________
③悉以咨之 咨:_______________
④上诘之 诘:_______________
15.(4分)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
②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16.(2分)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句子划分朗读节奏(限二处)。
是 以 先 帝 简 拔 以 遗 陛 下。
17.(2分)面对“人才”选拨,【甲】【乙】两文分别主张什么?针对【乙】文中唐太宗“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的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二)(11分)(2023·河南平顶山·统考一模)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
司马温公①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②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选自朱熹编辑的《三朝名臣言行录》)
【注释】①司马温公:司马光死后被封为温国公称号,故称司马温公。②迨:等到。
18.(2分)下列对【甲】文中相关词语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俯身倾耳以请”中的“俯”是弯下的意思,体现了宋濂虚心求教的态度。
B.“负箧曳屣”中的“负”,通过成语“负荆请罪”来印证,可推知其意为“背”。
C.根据“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两句的句式特点,由“戴”的用法,可推知“腰白玉之环”中的“腰”用作动词,意思是“在腰间佩戴”。
D.“敝”是个谦辞,常用于称呼跟自己有关的事物,如“敝人”“敝姓”“敝校”等。因此,“缊袍敝衣”中的“敝”意思是“自己的”
19.(2分)把【甲】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20.(3分)【甲】文第一段,作者写成年后外出求学时“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为什么要花费笔墨写先达的情况?
21.(4分)读了【甲】【乙】两篇选文,你在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上获得了哪些启示?请分别概括作答。
(三)(11分)(2023·上海徐汇·统考二模)阅读下面两段选文,完成小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①。
【注】①顾________:
【乙】王逸少①作会稽,初至,支道林在焉。孙兴公谓王曰:“支道林拔新领异,胸怀所及乃自佳,卿欲见不?②”王本自有一往隽气,殊自轻之。后孙与支共载往王许,王都领域,不与交言。③须臾支退。后正值王当④行,车已在门,支语王曰:“君未可去,贫道与君小语。”因论《逍遥游》。支作数千言,才藻新奇,花烂映发。王遂披襟解带⑤,留连不能已。
【注】①王逸少:王羲之,字逸少。后文的孙兴公是王羲之的朋友。②支道林标新立异,他胸中研究思考所及的义理原本佳妙,______③后来孙兴公与支道林一起坐车去王羲之处,王羲之刻意保持距离,不和支道林交谈。④当:____⑤披襟解带:指脱下礼服。
22.(5分)运用已有文言积累,完成下列小题。
(1)【乙】文与【甲】文出自同一本文言志人小说集——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编写的《_______》。
(2)补全【甲】【乙】两文中加点词的注释。
顾( ) 当( )
(3)补全【乙】文注释②的句子翻译。
支道林拔新领异,胸怀所及乃自佳,卿欲见不?
支道林标新立异,他胸中研究思考所及的义理原本佳妙,_________
23.(4分)两个语段都通过描写来体现人物的转变,【甲】文中友人从________到______体现他从无礼到惭愧的变化;【乙】文王羲之从______转变为_____,体现他对支道林的态度变化。
24.(2分)【甲】文写友人的转变突显元方_________的特点,【乙】文写王羲之的转变体现支道林_________的特点。
(四)(8分)(2023·北京朝阳·统考一模)阅读《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25.(2分)下列选项各有两组词语,每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
A.致书以观/闲情逸致 执经叩问/各执己见
B.计日以还/不计其数 稍降辞色/和颜悦色
C.援疑质理/文质彬彬 负箧曳屣/负荆请罪
D.穷冬烈风/一穷二白 持汤沃灌/赴汤蹈火
26.(2分)下列对“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一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心中有读书这种足以快乐的事情,所以也就和大家吃的穿的不一样了。
B.因为在和同学的相中有足够多的快,所以就不知道吃穿和别人不一了。
C.因为心中有读书这种足以快乐的事情,所以也就感受不到衣食享受不如别人。
D.因为读书过程中有足够使人快乐的同学,所以就感受不到吃穿与别人不一样。
27.(4分)根据上文及下面两则材料,在后面语段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材料一
苏颋①,少不得父意,常与仆夫杂处②,而好学不倦。每欲读书,又患无灯烛,常于马厩灶中,旋吹火光③,照书诵焉。其苦学如此,后至相位。
(选自《开元天宝遗事》)
材料二
贾逵④年五岁,明惠过人。闻邻中读书,其姊旦夕抱逵隔篱而听之。逵静听不言,姊以为喜。至年十岁,乃暗诵六经。其家贫困,未尝有教者入门。……剥庭中桑皮以为牒⑤,或题于扉⑥屏,且诵且记。期年,经文通遍。
(取材于王嘉《拾遗记》)
注:①[苏颋]唐朝大臣、文学家。 ②[杂处]住在一起。 ③[旋吹火光]把暗的灰烬再吹出火光来。④[贾逵]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名臣。 ⑤[牒]书籍。 ⑥[扉]门扇。
有些古人的读书条件非常艰苦。宋濂求学时无书可观,无“_______”,无鲜衣美食之享,但他学习勤奋专注;苏颋读书无灯烛,但他_______;贾逵读书_______,但他明惠善学。这三个人的经历启示我们:_______。
(五)(15分)(2023·江苏常州·统考一模)阅读下面文言选段,完成问题。
【文本一】
十年春……对曰:“夫战……故逐之。”
(选文略,见课文《曹刿论战》)
【文本二】
万里赴戎机……不知木兰是女郎。
(选文略,见课文《木兰诗》)
【文本三】
秦王怫然怒……挺剑而起。
(选文略,见课文《唐雎不辱使命》)
任务一:掌握词语有办法
28.(2分)理解词义的变化,填写表格,掌握实词
任务二:了解义项,掌握词语
29.(6分)根据“从”的义项归纳,解释下面句子中的“从”。(只填序号)
“从”本义是“两个人在路上相随而行”。读cóng时的义项:A.[动词]跟随,跟从;B.[动词]听从,顺从;C.[形容词]和顺;D.[介词]自、由;E.[介词]向
(1)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
(2)战则请从( )
(3)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
(4)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
(5)便舍船,从口入( )
(6)从此替爷征( )
任务三:朗读和翻译句子
30.(2分)小语和小文对“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朗读停顿产生了分歧。小语认为应该读为“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小文则认为“轼”是“古代车厢前面用作扶手的横木”,是用来扶的,不能“登”,她认为应该这样停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你赞同谁的朗读停顿?请选择并按照该停顿翻译句子。
任务四:说英魂内涵
31.(3分)三个文本中的人物,都有英雄气概。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探究英雄的丰富内涵。
任务五:了解数字作用
32.(2分)三个文本都运用了数字,这些数字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和下面的对话加以探究,把探究的结果写在下面横线上。
小文:文本一中“齐人三鼓”的“三”是三次,另外文本三中“此三子者”“与臣而将四矣”“伏尸二人”中的数字,都是确数,那么“流血五步”中的“五步”是确数吗?
小语:我发现文本二里的数字比较多,先有“壮士十年归”,后有“同行十二年”,到底几年呀?这首诗里的“十二”很多,除此之外,还有“百”“千”“万”。
小文:文本三里“伏尸百万,流血千里”也用了“百”“千”。
小语、小文:这些数字有什么作用呢?
你:________
(六)(13分)(2023·广东佛山·统考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乙】
百姓怨望而诸侯有畔者,于是纣乃重刑辟,有炮烙之法。用费中为政。费中善谀好利殷人弗亲。纣又用恶来。恶来善毁谗,诸侯以此益疏。西伯归,乃阴修德行善,诸侯多叛纣而往归西伯。西伯滋大,纣由是稍失权重。王子比干谏,弗听。商容贤者,百姓爱之,纣废之。微子数谏不听,乃与大师、少师谋,遂去。比干曰:“为人臣者,不得不以死争。”乃强谏纣。纣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剖比干,观其心。箕子惧,乃详狂为奴,纣又囚之。殷之大师、少师乃持其祭乐器奔周。周武王于是遂率诸侯伐纣。甲子日,纣兵败。
(选自《史记·殷本纪》,有删减)
33.(4分)按要求完善下面字词积累表。
34.(4分)将甲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2)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35.(2分)请用“/”给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费 中 善 谀 好 利 殷 人 弗 亲
36.(3分)根据甲文对战争获胜要素的论述,结合乙文分析周武王打败商纣王的原因。
三、课外提升阅读(共42分,限时40分钟)
(一)(13分)(2023·江苏盐城·统考一模)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君道(节选)
荀子
君者,民之原也;原清则流清,原浊则流浊。故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民不亲不爱,而求为己用,为己死,不可得也。民不为己用,不为己死,而求兵之劲,城之固,不可得也。兵不劲,城不固,而求敌之不至,不可得也。敌至而求无危削①,不灭亡,不可得也。危削灭亡之情,举积此矣,而求安乐,是狂生②者也。狂生者,不胥③时而落。故人主欲强固安乐,则英若反④之民;欲附下一民,则莫若反之政;欲修政美俗⑤,则莫若求其人。彼或蓄积而得之者不世绝⑥。彼其人者,生乎今之世,而志乎古之道。以天下之王公英好之也,然而是子独好之;以天下之民莫为之也,然而是子独为之。好之者贫,为之者穷,然而是子犹将为之也,不为少顷辍焉。晓然独明于先王之所以得之,所以失之,知国之安危臧否,若别白黑。是其人也大用之则天下为一诸侯为臣;小用之,则威行邻敌;纵不能用,使无去其疆域,则国终身无故。故君人者,爱民而安,好士而荣,两者无一焉而亡。
注释:①危削:危险削弱。②狂生:狂妄无知。③胥:同“须”,等待。④反:同“返”,返回、回到。⑤修政美俗:治理好政事,使风俗淳美。⑥不世绝:世世代代没有断绝过。
37.(4分)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1)城之固( )
(2)不为少顷辍焉( )
(3)先王之所以得之( )
(4)知国之安危臧否( )
38.(2分)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限3处。
是 其 人 也 大 用 之 则 天 下 为 一 诸 侯 为 臣
39.(4分)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敌至而求无危削,不灭亡,不可得也。
(2)故君人者,爱民而安,好士而荣,两者无一焉而亡。
40.(3分)荀子,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其“君道”与孟子“得道”相通。结合文章内容及孟子的思想观点分析“君道”的内涵。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
(二)(12分)(2023·江苏宿迁·统考一模)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小石城山记①
柳宗元
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其上,为睥睨梁欐②之形;其旁出堡坞③,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④,类智者所施设也。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⑤,是固劳而无用,神者倘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是二者,余未信之。
【注】①本篇是柳宗元于唐宪宗元和元年被贬到永州担任司马后游行而作,是《永州八记》最后一篇。②睥睨:城墙上如齿状的矮墙。梁欐(lì):栋梁,这里指架支着的梁栋。③堡坞:小城堡,此处是指由山石天然形成的。因此作者称其“小石城山”。④数(cù):密。偃:倒伏。⑤伎:同“技”,这里指奇异景色。
41.(4分)小宿在读完文章后,有几个字词不理解,请你帮他解惑。
(1)其一少北而东 少______________
(2)愈以为诚有 诚______________
(3)又怪其不为之中州 怪______________
(4)神者倘不宜如是______________
42.(2分)小迁对文中画线句的朗读存在困难,请你用“/”帮他断句。(限三处)
其 气 之 灵 不 为 伟 人 而 独 为 是 物 故 楚 之 南 少 人 而 多 石
43.(4分)文中有两个句子小文不太明白意思,请你帮她翻译。
(1)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劳而无用。
(2)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
44.(2分)小宿邀请你和他一起分析文章,请说说你对本文的表达方式及作者情感的看法。
(三)(本题11分)(2023·江苏宿迁·统考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甲乙文言文片段,完成下面小题。
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
卒然问曰:“天下恶①乎定”
吾对曰:“定于一。”
“孰能一之?”
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孰能与之?”
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选自《孟子·梁惠王上》)
①恶(wū)乎:怎样,如何。
45.(4分)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就之而不见所畏焉 就:_____________
(2)出语人曰 语:_____________
(3)孰能一之 一:_____________
(4)其如是,孰能御之 如是:_____________
46.(2分)用现代汉语翻译划线文言句。
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
47.(3分)请结合材料,具体说说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作用
48.(2分)请结合选文和链接材料,说说孟子向梁惠王提出怎样的政治主张?
【链接】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6分)(2023·贵州黔东南·统考一模)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造墨①
〔明〕宋应星
凡墨烧烟凝质而为之。取桐油、清油②、猪油烟为者居十之一,取松烟为者居十之九。
寻常用墨,则先将松树流去胶香③,然后伐木。凡松香有一毛未净尽,其烟造墨,终有滓结不解之病。凡松树流去香,木根凿一小孔,炷灯缓炙,则通身膏液就暖倾流而出也。
凡烧松烟,伐松斩成尺寸,鞫篾④为圆屋如舟中雨篷式,接连十余丈。内外与接口皆以纸及席⑤。糊固⑥完成。隔位数节,小孔出烟,其下掩土砌砖先为通烟道路。燃薪⑦数日,歇冷入中扫刮。
凡烧松烟,放火通烟,自头彻尾。靠尾一二节者为清烟,取入佳墨为料。中节者为混烟,取为时墨料。若近头一二节,只刮取为烟子,货卖刷印书文家,仍取研细⑧用之。
【注释】①选自《天工开物·丹青》,有删节。②清油:菜籽油。③香:松香,即松脂。④篾:编竹条。⑤席:草席。⑥糊固:糊紧。⑦薪:柴火。⑧研细:磨细。
49.(2分)下列说法与文意不符的一项是( )
A.造墨用的材料有桐油、清油、猪油和松树。
B.用松树造墨前,需要先流掉松树中的松脂。
C.在松树干接近根部处点灯燃烧可流掉松脂。
D.烧好的松烟按颜色分为清烟、混烟和烟子。
50.(2分)第3段详细介绍了制取松烟墨料的过程,请根据文段内容补写步骤。
伐松斩成尺寸→______________ →砌出通烟道路→________________→冷却刮取松烟
51.(2分)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一致的一项是( )
A.取松烟为者居十之九 居天下之广居(《富贵不能淫》)
B.终有滓结不解之病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C.皆以纸及 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D.隔位数节 夹岸数百步(《桃花源记》实词
词义的变化
(1)福
“福”的甲骨文字形,是双手虔诚地捧着酒坛(酉)敬神的形象、是以酒敬神、祈求福备的意义,本义就是(①________),如“神弗福也”的“福”。祭祀后要把祭品分别送人,这叫“致福”“归福”,由此引申出名词“福”,如“五福临门”的“福”。
(2)鄙
鄙的古字是“啚”,本义是在城外所建的粮仓。由于“啚”一般都在郊外甚至更远,因而“鄙”引申义为边远之地,如“边鄙之地”的“鄙”。在中心城市人的眼中,边远地方的人没有他们见多识,因此,“鄙”引申为形容词(②________),如“肉食者鄙”的“鄙”。
英雄
忠
(1)曹刿________
木兰代父从军
勇
(2)唐雎________
木兰英勇杀敌,凯旋
智
曹秽善抓战机,指挥若定
(3)木兰________
字词积累表
分类收集
加点字词
词义理解
通假字
亲戚畔之
(1)畔_____________
词类活用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2)域_____________
一词多义
A.汝心之固(顽固)B.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必,一定)
(3)错误的一项是______,应解释为______。
课外字词
A.诸侯以此益疏(更加,越发)B.乃强谏纣(尽力,极力)
C.乃详狂为奴(详尽,仔细)
D.殷之大师、少师乃持其祭乐器奔周(投奔)
(4)加点词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专题19文言文阅读(三)(测试)(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专题19文言文阅读(三)(测试)(原卷版+解析),共45页。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专题18文言文阅读(二)(测试)(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专题18文言文阅读(二)(测试)(原卷版+解析),共5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课内基础阅读(共36分,时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专题17文言文阅读(一)(测试)(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专题17文言文阅读(一)(测试)(原卷版+解析),共4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列的文言文,完成小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两篇选文,完成小题,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