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卷
展开A.冰雪消融B.瓷器破碎C.空气流动D.食物腐败
2.(1分)下列符号既能表示某种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SO2B.O2C.3HeD.Cu
3.(1分)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完成实验的基本保障。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洗涤试管B.取用固体
C.滴加液体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4.(1分)下列关于空气各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
B.饼干在空气中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C.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可燃性
D.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5.(1分)下列有关化学变化中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有红色的铜析出
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有大量白雾产生
6.(1分)在公园内能闻到花香,这一现象说明( )
A.分子很小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在不断运动D.分子分裂成原子
7.(1分)如图是水电解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对该实验过程分析正确的是( )
①A管中电极接电源负极,
②B管中气体点燃后产生淡蓝色火焰,
③证明了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④证明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颗粒
⑤原子的数目和种类在化学变化中没有变化
⑥该变化是化学变化。
A.①②⑤⑥B.④⑤⑥C.①④⑤⑥D.①⑤⑥
8.(1分)下列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B.CO具有可燃性,可作燃料
C.CO2有毒
D.用木炭烤火时紧闭门窗容易使人中毒
9.(1分)下列金属中,活动性最强的是( )
A.镁B.铜C.锌D.银
10.(1分)全世界每年被锈蚀损耗的钢铁材料约占全年钢铁产量的十分之一,为探究钢铁锈蚀的快慢,进行如图的实验,试管内铁钉锈蚀的最快的是( )
A.B.C.D.
二.填空题(共11小题,满分40分)
11.(3分)用数字和化学符号表示
(1)氢
(2)钠
(3)钾
(4)氧
(5)两个氮原子 ;
(6)两个水分子 ;
(7)三个钙离子 ;
(8)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 .
12.(4分)在化学发展史上,科学家把元素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得到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据图回答问题。
(1)由图可知铷元素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铷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2)甲、乙、丙代表三种元素,从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可以判断在化学反应中丙元素的原子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13.(3分)2020年初爆发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75%的医用酒精和“84消毒液”是常用的消毒剂。
①酒精(C2H6O) 由 种元素组成,它的摩尔质量是 ,0.1ml酒精中约含 个H原子(科学记数法表示);75%的医用酒精属于 (选填“混合物”或“化合物”)。
②某“84消毒液”瓶体部分标签如图所示。
Ⅰ.测得溶液pH=12,显 (填“酸性”、“碱性”或“中性”);该瓶“84消毒液”中NaClO的质量至少为 g。
Ⅱ.洁厕灵的主要成分是盐酸,它与“84消毒液”不能混合使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Cl+NaClO═NaCl+Cl2↑+X,X的化学式为 。氯元素在化学反应前后的化合价有 种,反应前它以 (选填“游离”或“化合”)态存在。
14.(4分)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的主要流程如图所示:
结合流程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上述过程中吸附池内起吸附作用的物质A的名称为 ;
(2)杀菌消毒时加入的液氯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这个变化属于 (填“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
(3)要鉴别自来水是软水还是硬水,我们可向自来水样品中加入适量的 ,搅拌,如果观察到 ,则样品为硬水;
(4)“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流”主要从以下两方面采取措施,请你各写出一条可行的措施:
①节约用水 ;
②防治水污染 。
15.(3分)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该化学反应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16.(3分)如图是同学们构建的关于氧气的部分知识网络,请你由图回答。
(1)写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一个文字表达式:
(2)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
(3)Ⅰ、Ⅱ两类有氧气参加的化学反应的相同点是 (写一点即可)。
(4)从正、反两方面举例说明氧气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正: ;反: 。
17.(3分)如图所示,将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气体沿烧杯壁倒入烧杯中,看到下层的蜡烛先熄灭,由此实验可以证明二氧化碳的性质是:① ;② ,从而推测CO2可以用来 .
18.(3分)本学期我们学习了不少的化学知识,请根据你所掌握的化学知识,解释或解决以下生活中的一些常见问题.
(1)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
(2)进行水的净化时,除去其中的难溶性杂质应采用的方法是 ;
(3)要区分硬水和软水,可采用的方法是 ;
(4)1869年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的化学家是 ;
(5)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应进行 .
(6)北宋画家张择端用墨绘制的《清明上河图》能够保存至今,是因为 .
19.(5分)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用KClO3与MnO2混合制取和收集纯净的O2,应选用图中的 (填序号)。
(2)实验室制取并收集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0.(5分)在野外生存训练中可通过如图所示“钻木取火“的方法取得火种。同学们对用手快速转动取火棒就能使火引子产生火苗的现象提出质疑,并在实验室和老师一起展开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燃烧的条件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一:燃烧需要可燃物
猜想二:燃烧需要可燃物和氧气
猜想三: 。
【进行实验】
【实验反思】
(1)步骤一中,若加热时间足够长,观察到的现象是 。
(2)“钻木取火”时适合做“火引子”的材料应具备的性能是 。
(3)野外用火结束后,你认为应采取的灭火措施是 。
21.(4分)某炼铁厂每天消耗含氧化铁70%的赤铁矿16t,则理论上可生产出含杂质4%的生铁多少吨?(要求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计算结果精确到0.01t)
2023-2024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模拟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10分,每小题1分)
1.【解答】解:A、冰雪消融过程中,水由固体变成液体,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B、瓷器破碎过程中,只是瓷器的形状发生了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C、空气流动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D、食物腐败过程中,食物中的有机物发生缓慢氧化,生成了水、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D。
2.【解答】解:元素符号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化学式能表示一种物质,当元素符号又是化学式时,就同时具备了上述三层意义。
A、该符号是二氧化硫的化学式,不是元素符号,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该符号是氧气的化学式,不是元素符号,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3He只表示3个氦原子,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Cu属于金属元素,可表示铜元素,表示一个铜原子,还能表示铜这一纯净物,故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3.【解答】解:A、振荡试管时,振荡试管中的液体的正确方法是手指拿住试管,用手腕的力量左右摆动,而不是手指拿住试管上下振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试管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D。
4.【解答】解:A、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故A说法正确;
B、由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所以,饼干在空气中变软,故B说法正确;
C、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但不具有可燃性,它具有的是助燃性,故C说法错误;
D、植物的光合作用能产生氧气,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故D说法正确。
故选:C。
5.【解答】解: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该选项不正确;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该选项正确;
C、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有红色的固体析出,该选项不正确;
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有大量白烟产生,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B。
6.【解答】解:在公园内能闻到花香,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
A、由分子的性质可知,闻到花香的主要原因与分子的大小无关,故选项错误。
B、由分子的性质可知,闻到花香的主要原因与分子之间有间隔无关,故选项错误。
C、由于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的,这是造成闻到花香的主要原因,故选项正确。
D、由分子的性质可知,闻到花香的主要原因与分子可分无关,故选项错误。
故选:C。
7.【解答】解:①A管中气体的体积较大,是氢气,电极接电源负极,正确;
②B管中气体体积较小,是氧气,氧气没有可燃性,错误;
③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错误;
④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证明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颗粒,正确;
⑤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原子的数目和种类在化学变化中没有变化,正确;
⑥该变化生成了新物质,是化学变化,正确。
故选:C。
8.【解答】解:A、干冰易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故A说法正确;
B、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故B说法正确;
C、二氧化碳无毒,但是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会使人窒息,故C说法不正确;
D、用木炭烤火时,紧闭门窗,会导致氧气不足,碳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导致一氧化碳中毒,故D说法正确。
故选:C。
9.【解答】解:根据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知选项中给出的金属中Mg的活动性最强。所以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0.【解答】解:A、生石灰具有吸水性,铁与水不能充分接触,不易生锈;
B、在盐酸存在的条件下,铁与水和氧气充分接触,生锈的速度快;
C、铁与水和氧气充分接触,易生锈;
D、铁浸没在植物油中,与水和氧气隔绝,不易生锈;
故选:B。
二.填空题(共11小题,满分40分)
11.【解答】解:(1)氢元素的元素符号为:H.
(2)钠元素的元素符号为:Na.
(3)钾元素的元素符号为:K.
(4)氧元素的元素符号为:O.
(5)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两个氮原子表示为:2N.
(6)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两个水分子可表示为:2H2O.
(7)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3个钙离子可表示为:3Ca2+.
(8)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其化学式为:CO2.
故答案为:(1)H;(2)Na;(3)K;(4)O;(5)2N;(6)2H2O;(7)3Ca2+;(8)CO2.
12.【解答】解:(1)铷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7;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铷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7。
(2)甲、乙、丙代表三种元素,它们的位置均位于稀有气体元素的左边,均属于非金属元素,则在化学反应中丙元素的原子容易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
故答案为:
(1)金属;37;
(2)得到。
13.【解答】解:①酒精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摩尔质量是指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酒精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2+1×6+16=46,故酒精的摩尔质量是46g/ml。
1ml酒精中含有6.02×1023个酒精分子,一个酒精分子含有6个氢原子,故0.1ml酒精中约含有0.1ml×6×6.02×1023个=3.612×1023个氢原子。
75%的医用酒精中含有酒精、水,属于混合物。
②Ⅰ.测得溶液pH=12,大于7,显碱性。
有效含氯量最少为35.5g/L,净含量为500mL(0.5L),该瓶“84消毒液”中NaClO的质量至少为35.5g/L×0.5L÷(35.523+35.5+16×100%)=37.25g。
Ⅱ.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前氢、氯、钠、氧原子个数分别为2、3、1、1,反应后的生成物中氢、氯、钠、氧原子个数分别为0、3、1、0,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每个X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H2O。
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HCl、NaClO、NaCl、Cl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1、+1、﹣1、0,则氯元素在化学反应前后的化合价有3种。
反应前含氯元素的物质为、HCl、NaClO,属于化合物,它以化合态存在。
故答案为:
①3;46g/ml;3.612×1023;混合物;
②Ⅰ.碱性;37.25g;
Ⅱ.H2O;3;化合。
14.【解答】解:(1)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因此,吸附池内起吸附作用的物质A是活性炭;故答案为:活性炭;
(2)杀菌消毒时加入的液氯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这个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答案为:化学变化;
(3)要鉴别自来水是软水还是硬水,我们可向自来水样品中加入适量的肥皂水进行搅拌,如果观察到产生较多浮渣,则样品为硬水;故答案为:肥皂水;产生较多浮渣;
(4)①节约用水的措施有:用淘米水浇花等;
②防治水污染的措施有:不使用含磷洗衣粉等。
15.【解答】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3O2催化剂¯高温高压2N2+6H2O;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故是置换反应。
答案:置换。
16.【解答】解:(1)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氧气和氯化钾,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氯酸钾→加热二氧化锰氯化钾+氧气;
(2)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
(3)物质的燃烧和缓慢氧化的共同点:都是氧化反应(或都放出热量);
(4)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如正:酒精燃烧,提供能量,提供能量 反:铁生锈,浪费金属资源(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1)氯酸钾→加热二氧化锰氯化钾+氧气。
(2)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
(3)都是氧化反应;
(4)正:酒精燃烧,提供能量(答案合理即可);反:铁生锈,浪费金属资源(答案合理即可)。
17.【解答】解:根据题意,由图可知: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据此性质,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
答案:
①密度比空气大;②不燃烧、不支持燃烧;灭火.
18.【解答】解:(1)因为金刚石、石墨的内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导致两种物质物理性质差异很大.
(2)过滤能除去水中不溶性固体杂质;
(3)鉴别硬水和软水使用的是肥皂水,硬水与肥皂水混合有浮渣产生,而软水与肥皂水混合有泡沫产生,(4)门捷列夫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
(5)可燃性气体不纯遇明火会发生爆炸,所以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应进行验纯;
(6)根据墨的主要成分是碳,碳元素的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性质解答;
故答案为:(1)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2)过滤;(3)加肥皂水搅拌;
(4)门捷列夫;(5)验纯.(6)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19.【解答】解:(1)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不易溶于水,因此用排水法可收集到纯净的氧气;用KClO3与MnO2混合制取和收集纯净的O2,该制备满足固固加热制备气体的条件,应选用图中的ACDH;
(2)实验室常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CO2↑+H2O;
故答案为:
(1)ACDH;
(2)CaCO3+2HCl=CaCl2+CO2↑+H2O。
20.【解答】解:【作出猜想】
猜想一:燃烧需要可燃物
猜想二:燃烧需要可燃物和氧气
猜想三:燃烧需要可燃物、氧气和温度达到着火点。
故填:燃烧需要可燃物、氧气和温度达到着火点。
【进行实验】
步骤一:分别在酒精灯火焰上同时加热片刻蘸有酒精和水的棉球,蘸有酒精的棉球燃烧,蘸有水的棉球没有燃烧,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
步骤二:将乒乓球和滤纸片放在一块薄钢板的两侧,加热钢片中部,乒乓球片比滤纸片先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并且不同的可燃物着火点不同;
步骤三: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现象是第一次观察到白磷没有燃烧,第二次观察到白磷燃烧。
故填:蘸有酒精的棉球燃烧,蘸有水的棉球没有燃烧;乒乓球片比滤纸片先燃烧;第一次观察到白磷没有燃烧,第二次观察到白磷燃烧。
【实验反思】
(1)步骤一中,若加热时间足够长,观察到的现象是蘸有水的棉球也燃烧了,是因为水蒸发后温度继续升高达到了棉球的着火点。
故填:蘸有水的棉球也燃烧了。
(2)“钻木取火”时适合做“火引子”的材料应具备的性能是火引子的着火点比火板和取火棒的着火点都低。
故填:火引子的着火点比火板和取火棒的着火点都低。
(3)野外用火结束后,应采取的灭火措施是用土盖灭,用水浇灭等。
故填:用土盖灭,用水浇灭等。
21.【解答】解:设可炼出含杂质4%的生铁的质量为x
3CO+Fe2O3高温¯2Fe+3CO2
160 112
16t×70% x×(1﹣4%)
160112=16t×70%x(1−4%) 解得 x=8.17t,
答:可炼出含杂质4%的生铁8.17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一:分别在酒精灯火焰上同时加热片刻蘸有酒精和水的棉球
猜想三正确
步骤二:将乒乓球和滤纸片放在一块薄钢板的两侧,加热钢片中部,如图所示:
步骤三:在老师指导下,组装了以下装置。其操作方法是先关闭止水夹K1,打开止水夹K2,将乙装置注射器中盐酸推入锥形瓶,再向烧杯中倒入80℃的热水,进行第一次观察现象。然后关闭止水夹K2,打开止水夹K1,将甲装置注射器中的过氧化氢溶液推入锥形瓶,进行第二次观察现象。
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现象是
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2024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2024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卷: 这是一份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卷,共17页。
2023-2024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化学九上期末统考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化学九上期末统考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