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天津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含答案)
展开这是一份天津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格林尼治时间2016年3月17日零时18分45秒,爱尔兰天文爱好者拍摄到一颗天体碰撞木星表面的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和木星天体类别相同的是( )
A.太阳B.地球C.月球D.哈雷彗星
2、有人称木星为“地球的盾牌”,保护着地球等其他星体。你认为较合理的解释是木星( )
A.距离太阳更近,削弱了太阳射向地球的紫外线辐射
B.公转轨道在地球与小行星带之间,阻挡小行星撞击
C.公转方向与地球一致,构成了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
D.体积、质量巨大,吸引部分可能撞向地球的小天体
光伏扶贫主要是在住房屋顶和农业大棚部上铺设太阳能电池板(下图),充分利用部分贫困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的优势,通过开发太阳能资源,实现了扶贫开发和新能源利用、节能减排相结合。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屋顶光伏发电与其他光伏发电相比的优势是( )
A.资金、技术力量雄厚B.光照充足
C.节约土地D.清洁无污染
4、下列地区中,光伏发电效能最稳定的是( )
A.华北平原B.四川盆地C.长江中下游平原D.青藏高原
下图示意某沿海地区海陆风形成的热力环流剖面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5、有关图中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气温高于②地B.①地气压低于④地
C.③地气压高于④地D.④地气温高于②地
6、若该图表示白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是陆地,乙是海洋B.甲乙都是陆地
C.甲是海洋,乙是陆地D.甲乙都是海洋
2022年9月5日12时52分,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震中位于29.59°N,102.08°E,距泸定县城39千米,距成都市226千米。中国地震预警网通过预警终端、手机APP、第三方平台等渠道,为成都地区提前56秒发送地震预警信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泸定县地震震源位于( )
A.软流层B.上地幔C.下地幔D.地壳
8、此次地震发生时,地震预警网能提前发送地震预警信息利用的原理有( )
①纵波传播速度较横波慢
②纵波传播速度较横波快
③地震波传播速度较电波慢
④地震波传播速度较电波快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2022年8月10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对热河生物群翼龙的研究时新发现了一种帆翼龙类——坎波斯凌源翼龙,同时还在该翼龙化石标本上发现有一条鲟鱼和四团含有鱼类碎片的疑似食物残留遗迹化石,这一新发现对理解热河生物群翼龙的食性及古生态具有重要意义,下表为部分地质年代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坎波斯凌源翼龙繁盛的地质年代是( )
A.古生代的二叠纪B.中生代的侏罗纪
C.新生代的古近纪D.古生代的志留纪
10、坎波斯凌源翼龙繁盛时期兴盛的动植物组合,正确的是( )
A.爬行动物和裸子植物B.鱼形动物和藻类植物
C.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D.两栖动物和蕨类植物
下图为法国诺曼底海岸“大岩门”景观地貌形成过程示意图,读图并完成下面小题。
11、“大岩门”形成的四个阶段按由早到晚的顺序排列为( )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①④②③D.②①③④
12、形成“大岩门”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海水侵蚀B.海水堆积C.风力侵蚀D.风力堆积
纽芬兰渔场曾是世界四大渔场之一。盛产鳕鱼。随着捕捞技术提高,1987年鳕鱼捕捞量达到了创纪录的110万吨,但两年后渔民发现几乎无鱼可捕,渔场被迫关闭至今。下图为纽芬兰岛附近海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纽芬兰渔场形成的主要条件是( )
A.寒流流经B.暖流流经
C.寒暖流交汇D.西风漂流流经
14、推测纽芬兰渔场被迫关闭的主要原因是( )
A.过度捕捞,渔业资源枯竭
B.浮游生物大量死亡,鱼类饵料缺乏
C.海水污染,鱼类生存环境破坏
D.表层海水营养供给不足,鱼类大量死亡
“雾霾”天气是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飘浮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来的空气浑浊现象,下图中①是大气吸收,②是地面辐射,③是大气逆辐射,④是太阳辐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当“雾霾”笼罩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B.大气垂直对流运动更加旺盛
C.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弱D.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
16、温室效应增强的实质是( )
A.①增强B.②增强C.③增强D.④增强
2021年7月26日,台风“烟花”在浙江沿海登陆。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7、台风来临时,当地居民应采取的合理避灾措施是( )
①立即去大商场购买物资
②时刻关注最新台风动态
③迅速向低洼的地区疏散
④在坚固的建筑物内躲避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8、若要分析评估台风“烟花”给当地造成的经济损失,最适宜选择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地理信息系统B.遥感技术
C.北斗卫星导航系统D.VR技术
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升空。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携带月壤返回地球并安全着陆。下图为“嫦娥五号”返回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嫦娥五号”返回地面的过程中,依次经过的大气层是( )
A.对流层、高层大气、平流层B.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
C.高层大气、对流层、平流层D.高层大气、平流层、对流层
20、“嫦娥五号”返回途中,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
A.甲—乙段出现雷雨天气B.乙—丙段出现了臭氧层
C.丙—丁段空气对流显著D.丁—戊段空气密度增大
二、材料分析题
21、下面是模拟水循环现象的实验过程,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材料:足够冷的小石头、塑料薄膜、装干沙子的小盒、水、橡皮筋、透明平底盆。
(常温下实验)实验步骤:
①在透明平底盒中加适量的水,直至水没过盆底.然后把一个装干沙子的小盒放入盆中央。
②用透明塑料薄膜盖住盆口,并用橡皮筋扎紧,将盆放在阳光下。
③过足够长的时间把冷的小石头放在塑料薄膜上压陷塑料薄膜。注意小石头要放在装干沙小盒正上方。
实验现象:
①塑料薄膜上有小水珠凝结(或潮湿水汽)
②千沙被水滴浸湿,由干变湿
③水珠沿着小石块下压的方向聚集
④水珠汇聚后因重力作用下落到装干沙的小盒
(1)观察实验现象,将②、③、④三个序号按正确顺序排序:
①→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模拟水循环现象的环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所学知识,请列举出两点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2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a为大洋表面年平均温度、盐度和密度随纬度变化示意图。
材料二:海水盐度是指海水中各种盐类物质与海水质量之比,其高低主要受降水量、蒸发量和径流量影响。亚速海是东欧的一个陆间海,与黑海海峡相通,平均深度8米,最深处只有14米,是世界上最浅的海。亚速海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气温高,冬季大范围封冻,常形成强风。亚速海盐度极低,但锡瓦什湾盐度超高,锡瓦什湾水深仅在0.5米—1.0米之间。图b为亚速海区域示意图。
(1)根据题意可知图a中③代表的是海水______(填“温度”“盐度”或“密度”),该值在______(填“热带”、“副热带”或“寒带”海域出现最高值,其原因是______;海水盐度影响的人类活动,举一例______。
(2)一般来说海水的密度随着纬度的增高而______(填“增大”或“减小”),吃水深度指的是船舶在水中沉入水下的部分的垂直距离,一般来说纬度越高,吃水深度越______(填“大”或“小”)。
(3)根据图文材料试分析锡瓦什湾盐度高的原因。
2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全年高温的非洲大陆,有景观特点截然不同的两种植被类型:热带雨林(图一)和热带草原(图二)。热带雨林植物种类丰富,垂直结构复杂,全年生长旺盛;热带草原也叫热带稀树草原,在高草中散生着乔木或灌木,草类在干季枯黄,湿季葱绿。
(1)热带雨林中越往密林下部光照越______,呈现垂直衰减规律,植被从上到下从喜光植物变为喜______植物,从而使得该植被类型垂直结构______。
(2)热带雨林区气温较______,有机质分解降水多,淋溶作用强:植被生长正感,吸收土壤肥力______,因此,热带雨林区土壤较为贫瘠。
(3)热带雨林植被常年茂盛,而热带草原枯绿交替,主要原因是______的季节变化。在干季,图二中的树木能生长而草类枯萎,原因是树木的根系比草类的根系更______(填“深”或“浅”)。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木星和地球均为太阳系中行星,天体类别相同,B符合题意;太阳为恒星,月球为卫星,哈雷彗星为彗星,均与木星的天体类别不同,排除ACD。故选B。
2、答案:D
解析:有人称木星为“地球的盾牌”,这是因为木星体积、质量巨大,可吸引部分可能撞上地球的小天体,可以减少小天体对地球的威胁,D符合题意;木星轨道位于地球轨道之外,距离太阳较远,不会削弱了太阳射向地球的紫外线辐射,A不符合题意;木星公转轨道在小行星带之外,不能直接阻挡小行星撞击地球,B不符合题意;太阳系中八大行星的公转方向均与地球一致,这不是称木星为“地球的盾牌”的原因,C不符合题意。故选D。
3、答案:C
解析:该题需要注意该光伏发电是在屋顶铺设太阳能电池板,因此主要优势是可以节约土地,C正确;光照充足以及清洁无污染没有突出“屋顶”这一关键条件,BD错误;根据材料可知,屋顶光伏发电是在贫困地区推行,其资金和技术力量并不雄厚,A错误。故选C。
4、答案:D
解析:由于该扶贫项目是利用太阳能资源实现扶贫开发和新能源利用,因此太阳能资源的丰歉程度是影响该项目实施效果的最大因素。四地中,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能最丰富,光伏发电效能最高,D正确;华北平原、四川盆地、东南丘陵相对而言太阳能资源较少,ABC错误;故选D。
5、答案:C
解析:根据图示信息,①地为下沉气流,对应冷源;②地为上升气流,对应热源,故①地气温低于②地,A错误;近地面气压值高于高空,高空与近地面气压性质相反,据此四地的气压由高到低依次为①②③④,B错误,C正确;②地气温高于①地,①地气温高于④地,则④地气温低于②地,D错误。所以选C。
6、答案:C
解析:若该图表示白天,甲对应①地,①地为下沉气流,对应冷源;乙对应②地,②地为上升气流,对应热源。白天,陆地为热源,则推知甲是海洋,乙是陆地,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
7、答案:D
解析:地壳的平均厚度约17千米,其中大陆地壳厚度较大,平均约39-41千米,而泸定县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应位于地壳,D正确;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ABC错误。故选D。
8、答案:B
解析:地震发生时,纵波传播速度快,横波传播速度慢,①错误,②正确;同时地震波的传播速度较电波慢,③正确,④错误,预警系统可以提前在横波到来之前发送预警信息。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
9、答案:B
解析:坎波斯凌源翼龙繁盛时期为恐龙繁盛时期,地质年代为中生代中期,对应表格为侏罗纪,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0、答案:A
解析:坎波斯凌源冀龙繁盛时期为中生代中期,此时期爬行动物盛行,裸子植物迅速发展,A正确;鱼形动物和藻类植物、两栖动物和蕨类植物繁盛时期是在古生代,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繁盛时期是在新生代,BCD错误。故选A。
11、答案:C
解析:由于岩性、构造差异,海浪侵蚀形成不规则海岸,形成海蚀崖,在海蚀崖与高潮海面接触处,常有海蚀穴形成;海蚀穴逐渐扩大后,上部的岩石失去支撑而垮塌形成陡崖。①是海蚀穴形成前,④是形成海蚀穴,②③海蚀穴垮塌并形成海蚀柱,③图中海蚀柱比②图中的海蚀柱体积小且更形象,因此②在③之前。因此,“大岩门”形成的四个阶段按由早到晚的顺序排列为①④②③。故选C。
12、答案:A
解析:由上题可知,形成“大岩门”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海水侵蚀,与海水堆积关系较小。法国沿海地区降水丰富,气候湿润,风力侵蚀、风力堆积作用不显著。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3、答案:C
解析:读图可知,纽芬兰渔场形成的主要条件是位于拉布拉多寒流与墨西哥湾暖流交汇处,海水将底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饵料,易形成渔场。故选C。
14、答案:A
解析:“随着捕捞技术提高,l987年鳕鱼捕捞量达到了创纪录的110万吨,但两年后渔民发现几乎无鱼可捕,渔场被迫关闭至今”,说明纽芬兰渔场被迫关闭的主要原因是过度捕捞。A正确,B、C、D不是主要原因。故选A。
15、答案:B
解析:“雾霾”笼罩时,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弱,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AC正确;地面增温较慢,大气垂直对流运动不明显,B错;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D正确。依据题意,故选B。
16、答案:C
解析:温室效应增强的实质是大气逆辐射(③)增强,并非太阳辐射(④)、地面辐射(②)增强,C正确,BD错误;大气对地面辐射吸收(①)增强,是大气温度升高的直接原因,A与题意不符。故选C。
17、答案:D
解析:台风来临时,立即去大商场购买物资是不安全的,①错误;时刻关注最新台风动态,才能根据台风过境情况和风雨强度判断防灾减灾措施,②正确;地势低洼的地区,容易被台风带来的强降水淹没,在此疏散有被淹没的风险,③错误;坚固的建筑物能抵御台风带来的狂风暴雨,是正确的躲避场所,④正确,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8、答案:A
解析:分析评估台风“烟花”给当地造成的经济损失,最适宜选择的地理信息技术是地理信息系统,A正确;遥感技术主要是观测台风的移动路径,B错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主要是用于定位、测速,C错误;VR技术一般指虚拟现实技术,不能用于分析和评估台风造成的经济损失,D错误。故选A。
19、答案:D
解析:地球大气层自下而上依次是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嫦娥五号”返回地面的过程中,从上向下穿越大气层,依次经过高层大气、平流层、对流层,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0、答案:D
解析:“嫦娥五号”返回途中,甲一乙段位于120km~60km,平流层顶部是50km处,因此甲一乙段位于高层大气,没有雷雨天气,A错误;乙一丙位于60km~100km,平流层顶部是50km处,乙一丙位于高层大气,臭氧层位于平流层,B错误;丙一丁段位于100km~10km,平流层顶部是50km处,对流层平均厚度约为12公里,丙一丁段空气对流不显著,C错误;丁—戊段位于10km~地表,位于对流层中,对流层往下空气密度逐渐增大,D正确,故选D。
21、答案:(1)③ ④ ②
(2)蒸发 水汽输送 大气降水(下渗)
(3)不断更新陆地水资源,维持全球水量平衡;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塑造地表形态。
解析:(1)据水循环过程可知,首先是盆里的水受热蒸发,塑料薄膜上有小水珠凝结;然后压上冷的小石头,水汽在冷的小石头下方聚集,当水滴足够大时,受重力作用下落到干沙表面。因此通过观察实验现象,②、③、④三个序号按正确顺序排序是:③→④→②。
(2)据上题分析,该实验模拟水循环现象的环节有蒸发、水汽输送、大气降水三个环节。
(3)水循环中海洋水蒸发,通过水汽输送,到达陆地上空,凝结降落到陆地表面,再通过地表径流汇入海洋,不断循环往复,使陆地水资源得以更新;通过水循环,维持全球水量平衡;通过水循环,在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之间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通过水循环,不断塑造地表形态等。
22、答案:(1)盐度 副热带 副热带地区降水少,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海水晒盐(海水淡化)
(2)增大 小
(3)夏季气温高,蒸发旺盛;有沙嘴阻隔,海湾较封闭,水体交换少;径流注入少。
解析:(1)世界大洋表层海水盐度以副热带海域最高,由此向赤道和两极,海水盐度逐渐降低,由此可知,图中③代表海水的盐度。直接读图可知,盐度在副热带海域出现最高值。副热带海域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盛行下沉气流,炎热少雨,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因而盐度最高。海水中含有许多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化学物质,人类利用海水晒盐具有悠久的历史,也可海水制碱、海水养殖等,随着科技发展,也可以海水淡化,补充淡水资源,还可以借助海水冲厕等。
(2)影响海水密度的因素主要有温度、密度和深度(压力),其中海水的温度越高,密度越低,由此得出,大洋表层海水密度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纬度越高,密度越大,浮力越大,轮船吃水深度越小。
(3)由亚速海区域示意图可知,该海域汇入的径流少,径流补给少,盐度较高;该区域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气温高,海水蒸发量大;结合图示信息可知,锡瓦什湾有沙嘴阻隔,海域较封闭,与外界水体交换少,盐度高。
23、答案:(1)少 阴 复杂(多样)
(2)高 快(多)
(3)水分(降水) 深
解析:(1)热带雨林植物种类丰富,垂直结构复杂,全年生长旺盛。植被茂密,所以越往下部光照越少;下部生长的多是喜阴的植物;从上到下植物种类丰富,垂直结构复杂多样。
(2)热带雨林区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植被生长快速,吸收土壤肥力速度快。
(3)热带草原区位热带草原气候,分干湿两季,降水季节变化大。在干季,图二中的树木能生长而草类枯萎,原因是树木的根系比草类的根系更深,能吸收到土壤深处的水分。
代
古生代
中生代
新生代
纪
寒武纪
奥陶纪
志留纪
泥盆纪
石炭纪
二叠纪
三叠纪
侏罗纪
白垩纪
古近纪
新近纪
第四纪
相关试卷
天津市宝坻区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线下)地理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天津市宝坻区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线下)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读图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天津市第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天津市第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天津市五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天津市五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答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读图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