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鲁西新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展开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选择题和综合题两部分,选择题25分,综合题25分,共50分,考试时间40分钟,
2.考生须在答题卡规定的相对应的答题区域作答,选择题用2B铅笔填涂;综合题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每小题正确答案的代号(ABCD)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
1. A地区主要通用语言、信奉宗教、所属人种分别是( )
A. 阿拉伯语、伊斯兰教、黑种人B. 阿拉伯语、基督教、白种人
C. 西班牙语、伊斯兰教、黑种人D. 阿拉伯语、伊斯兰教、白种人
【答案】D
【解析】
【详解】A地区地处非洲的北部,与亚洲的西部一样,主要居住的是阿拉伯人,属于白色人种,讲阿拉伯语,信仰伊斯兰教,故选:D。
2. 关于世界人种、语言、宗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B. 欧洲居民主要信仰基督教
C. 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和大洋洲D. 世界只有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三大宗教
【答案】B
【解析】
【详解】关于世界人种、语言、宗教的说法,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使用范围最广的是英语;欧洲居民主要信仰基督教;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和东南部,世界上主要有伊斯兰教、基督教和佛教三大宗教及其他一些宗教,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世界宗教、人种、语言的有关知识。更多课件教案等低价滋源(一定远低于各大平台价格)请 家 威杏 MXSJ663 3. 下图a、b、c、d四个聚落中,最有可能先发展成为城市的是( )
A. aB. bC. c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读图可知,聚落形成的条件有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交通沿线的交汇处、沿海、沿河沿岸)等, 规模大、呈团块状的聚落一般分布在河流与支流的汇合处或河流的入海口处,地形一般是平原地区,如图中d区域;故答案选D。
4. 为保护传统建筑文化,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A. 扩容改造,大量仿建B. 精心修缮,日常维护
C. 保留原貌,任其发展D. 全部拆除,原样重建
【答案】B
【解析】
【详解】保护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连接民族情感纽带、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也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前提。“精心修缮,日常维护”是保护传统建筑文化的合理措施,故B正确;“扩容改造,大量仿建”、“保留原貌,任其发展”和“全部拆除,原样重建”的做法都是不合理的,故ACD错误。依据题意,故选B。
5. 中国青海省西宁地区有一首歌谣:“古城天气总无常,一日须携四季装,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歌谣语句中,不是反映天气的是( )
A. 古城天气总无常B. 一日须携四季装
C. 山下百花山上雪D. 日愁暴雨夜愁霜
【答案】C
【解析】
【详解】天气是一个地区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特点是多变;气候是个地区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稳定性。选项中ABD 描述的是天气,C描述的是地势高低对景观的影响,故选C。
【点睛】天气是一个地区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特点是多变;气候是个地区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稳定性。
读五月某日中国四城市天气符号图,完成下面小题。
6. 天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判断下列城市居民活动合理的是( )
A. 乌鲁木齐居民外出时戴口罩B. 北京小亮与同学户外打羽毛球
C. 西安居民出门携带雨具D. 广州居民在树下避雷雨并接打手机
7. 下列做法不能改善四城市空气质量的是( )
A. 大力推广清洁能源,减少大气污染
B 不计一切扩大工业规模,增加经济收入
C. 增加城市绿化面积,建设生态宜居城市
D. 倡导绿色出行,多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答案】6. A 7. B
【解析】
【6题详解】
读图分析可知:A项乌鲁木齐沙尘暴天气,居民外出时戴口罩,故A符合题意;B项北京天气是西北风六级,小亮与同学不适宜在户外打羽毛球,故B不符合题意;C项西安天气是晴,居民出门不需要携带雨具,故C不符合题意;D项广州天气是雷电,居民不应在树下避雷雨并接打手机,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7题详解】
大力推广清洁能源,减少大气污染、增加城市绿化面积,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倡导绿色出行,多使用公共交通工具都能够改善空气的质量,ACD不符合题意。而不计一切扩大工业规模,增加经济收入,则忽略的对空气质量的改善,B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空气质量是依据空气中污染物浓度的高低来判断的,其好坏反映了空气污染程度,空气污染是一个复杂的现象,在特定时间和地点空气污染物浓度受到许多因素影响。
读某地日气温变化曲线图,回答下面小题。
8. 从图中可以看出,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 )
A. 正午12点B. 约14时
C. 日出以前D. 子夜
9. 气温日较差指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这一天,该地的气温日较差是( )
A. 10.5℃B. 9℃C. 11.5℃D. 67.5℃
【答案】8. B 9. C
【解析】
【8题详解】
据图可知,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约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B正确,ACD错误。故选B。
【9题详解】
气温日较差指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据图可知,这一天最高气温是39℃,最低气温是27.5℃,那么该地的气温日较差是39℃-27.5℃=11.5℃,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气温是大气的温度,气温的日变化规律为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午后2时(14时)左右,一天中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气温日较差= 一天中最高气温-一天中最低气温。
10. 下图示意的四块大陆(阴影部分示意沿海地区,空白部分示意内陆地区)中,可以大致反映世界降水量分布状况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世界年平均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是: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在中纬度的亚欧大陆东西两岸降水多,中部降水少。A选项中,高纬度地区降水少,而不是降水多,A错误;B选项满足世界年平均降水量的分布规律,B正确;C选项中,大陆两岸降水多,而不是降水少,高纬度地区降水少,而不是降水多,C错误;D选项中,中纬度地区的大陆东西两岸降水多,而不是降水少,D错误。故选:B。
11. 气象学家测量、收集并整理出某地的降水资料(如图),其季节分配特点是( )
A. 各月降水分配均匀B. 降水集中在夏季
C. 降水集中在冬季D. 各月几乎无降水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图示来看,各月降水分配大体均匀,且月平均降水量在50毫米左右,因此各个季节的降水也相差很小,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地形是影响气候的因素之一。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2. 比较甲坡与乙坡的降水量,正确的是( )
A. 多得多B. 少得多
C. 差不多D. 多一点
13. 图中山顶和山脚的相对高度为400米,若山顶此时的气温为20℃,则山脚的气温最可能是( )
A. 22.4℃B. 17.6℃C. 28℃D. 16℃
【答案】12. A 13. A
【解析】
【分析】世界各地的降水分布不均匀,影响降水的因素包括了纬度、海陆和地形因素,其中在地形影响中,迎风坡降水丰富,背风坡降水少。
【12题详解】
由图可知,甲地位于暖湿气流的迎风坡,受暖湿气流爬升的影响,降水丰富,而乙地位于暖湿气流的背风坡,降水少,故选A。
【13题详解】
一般情况下,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会下降0.6℃,图中山顶和山脚的相对高度为400米,若山顶此时的气温为20℃,则山脚的气温最可能22.4℃,故选A。
新华社北京11月18日电:2023年11月14日至17日,应美国总统拜登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赴美国旧金山举行中美元首会晤。如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和太阳直射点移动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习主席访美期间,地球运行到图中的( )
A. ab段B. bc段C. cd段D. da段
15. 习主席访美期间,菏泽市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
A. 昼夜平分B. 昼长夜短C. 昼短夜长D. 出现极昼
16. 习主席访美期间,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和移动方向是( )
A. 在北半球,向北移动B. 在南半球,向南移动
C. 在北半球,向南移动D. 在南半球,向北移动
17. 太阳直射点一年当中回归运动的原因是( )
A. 地球的自转B. 地球是一个球体
C. 地球的公转D. 太阳的运动
【答案】14. C 15. C 16. B 17. C
【解析】
【14题详解】
a为春分节气,时间为3月21日前后,b为夏至,时间为6月22日前后,c为秋分,时间为9月23日前后,d为冬至,时间为12月22日前后,习主席访美的时间是2023年11月14日至17日,此时正值秋分c(9月23日前后)~冬至d(12月22日前后)段,ABD均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
【15题详解】
只有春分(3月21日前后)与秋分(9月23日前后)才昼夜平分,故A不符合题意;从春分(3月21日前后)到秋分(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半球,位于北半球的荷泽市才昼长夜短,B不符合题意;访美的时间是2023年11月14日至17日,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故位于北半球的荷泽市远离太阳,因此昼短夜长,C符合题意;只有北极圈以北与南极圈以南才出现极昼极夜现象,菏泽市不在极圈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6题详解】
习主席访美期间的时间是2023年11月14日至17日,由于正值秋分之后,故此时太阳直射点移到南半球,并继续向南移动到南回归线时为止才开始折返向北,故选:B。
【17题详解】
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绕其轴线的旋转,它负责昼夜更替,但不直接导致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故A错误。地球的球体形状意味着不同纬度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量不同,这是四季变化和极昼极夜的原因之一,但单独的球体形状并不导致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故B错误。太阳直射点在南北纬23.5度(即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这就是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主要原因,故C正确。实际上太阳并不围绕地球运动,这是一个地心说的误解。我们观察到的太阳在天空中的移动实际上是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结果,故D错误。故选:C。
【点睛】地球的运动包括自转与公转,地球自转一周是一天,公转一周是一年。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现象与时差,地球公转则产生四季的变换、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
18. 房地产开发中,为了保证后排房屋中午时间的采光,必须考虑前后楼南北方向上的楼间距的设计主要应该参考( )
A. 春季的光照情况B. 夏季的光照情况C. 秋季的光照情况D. 冬季的光照情况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地球公转运动,使太阳高度角有大小的变化,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北半球的太阳高度角最小,所以建筑者在设计楼间距时主要考虑冬季的光照情况。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19. 下列四幅图中,同时符合“南半球、西半球、低纬度、有阳光直射现象”的G点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G点的经纬度看出,选项A中的G点符合南半球、西半球、低纬度、无阳光直射现象;选项B中的G点符合南半球、西半球、低纬度、有阳光直射现象;选项C中的G点符合南半球、东半球、低纬度、无阳光直射现象;选项D中的G点符合北半球、西半球、中纬度、无阳光直射现象.故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
20. 读某地区7月份等温线分布图,甲乙两地中有一地为海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地为海洋
B. 甲地位于北半球
C. 乙地位于南半球
D. 乙地为陆地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由图可知,图中等温线是自北向南递减,说明此地是南半球。而此时是7月份,是南半球的冬季,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甲乙两地纬度相同,但甲地的气温低于乙地,说明甲地是陆地、乙地是海洋,C对,ABD错。故选C。
21. “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赤道地区,这里全年高温多雨,植物终年常绿”,下面四幅图中的①②③④地区为热带雨林气候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位于非洲赤道两侧地区,是非洲分布最广泛的气候类型,属于热带草原气候,A不符合题意;②位于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属于热带雨林气候,B符合题意;③位于印度半岛,主要为热带季风气候,C不符合题意;④位于非洲的北部,属于热带沙漠气候,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2. 读世界局部地区降水分布图,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①到②,年降水量逐渐增加
B. ①比③降水多,主要受纬度位置影响
C. ②比④降水少,主要受海陆位置影响
D. 乞拉朋齐成为世界雨极是因为地处背风坡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由图可知,从①到②,离海越来越远,年降水量逐渐减少,故A错误。①比③降水多,主要受海陆位置影响,两地纬度相当,故B错误。②比④降水少,主要受海陆位置影响,④位于沿海,降水丰富,故C正确。乞拉朋齐成为世界雨极是因为地处迎风坡,故D错误。故选C。
【点睛】
网红歌曲《沙漠骆驼》响遍大街小巷。读世界部分地区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23. 以下四地中最容易看到沙漠骆驼的是( )
A. 甲地B. 乙地C. 丙地D. 丁地
24. 丁地的气候类型是( )
A. 热带季风气候B. 热带草原气候C. 热带沙漠气候D. 热带雨林气候
【答案】23. C 24. A
【解析】
【23题详解】
甲地为热带雨林气候,乙地为热带草原气候,丙地为热带沙漠气候,丁地为热带季风气候,因为骆驼生活在干燥的沙漠地带,故选:C。
【24题详解】
丁地位于印度半岛,地处热带,受印度洋西南季风的影响,形成热带季风气候。故选:A。
【点睛】热带气候共有四种类型,主要分布在低纬度地区,分别是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
25. 家住菏泽的玲玲发现,冬季的时候阳光能够照进卧室里的床上,可以在床上晒被子。而夏季的时候,阳光仅能照到窗台,这是因为( )
A. 地球自转产生的时间差异B. 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更替
C. 地球公转产生的四季变化D. 地球公转产生的太阳高度的变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菏泽位于北半球,夏季太阳高度高,物体影子短,所以阳光仅能照到窗台,冬季太阳高度低,物体影子长,阳光能够照进卧室里的床上,所以题目中现象的原因是地球公转产生的太阳高度的变化,D对,ABC错。故选D。
二、综合题(每空1分,共25分)
26. 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_________。
(2)年平均气温高于20℃和低于—10℃的主要纬度范围,分别位于五带当中的_________和_________。
(3)世界年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_________洲,年平均气温最低值出现在_________洲。
(4)同纬度地带夏季_________(陆地或海洋)气温高,冬季则相反,这说明气温的分布还受_________因素的影响。
(5)南半球中纬度地区的等温线和北半球相比,比北半球_________(平直或曲折),原因是_________。
【答案】26. 降低 27. ①. 热带 ②. 寒带
28. ①. 非 ②. 南极
29. ①. 陆地 ②. 海陆
30. ①. 平直 ②. 南半球中纬度地区主要是海洋,气温受海陆位置的影响小,而北半球正好相反。
【解析】
【分析】本题以“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为材料,涉及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海陆位置对气温分布的影响等知识点,考查对这些知识的熟练掌握程度。
【小问1详解】
由于越靠近赤道,太阳的高度角越小,故吸收的太阳热量越多,反之,越偏离赤道,太阳高度角越小,吸收的太阳热量越少,故从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小问2详解】
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是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南北回归线之间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因此年平均气温高于20℃的地区主要位于地球的热带;低于-10℃的地区主要位于极圈以北的地区,即主要位于地球的寒带。
【小问3详解】
从图示来看,世界年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非洲的北部,年平均气温最低值出现在南极洲。
【小问4详解】
由于同纬度地带的海洋与陆地相比较,夏季陆地升温快,冬季陆地降温亦快,故在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冬季则相反,这说明气温的分布还受海陆位置因素的影响。
【小问5详解】
在南半球,由于海洋的广泛分布,气温受到海陆位置的影响较小,气候趋于稳定和均匀;而在北半球,由于陆地的广泛分布和复杂地形,气温受到海陆位置的影响较大,气候变化多样,导致等温线的不规则。
27. 读四地气候资料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表示的四地中,属于菏泽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填代号),简要分析该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有利影响:_________,对农业生产有利。不利影响;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容易导致灾害_________。
(2)根据气候资料图从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描述菏泽冬季的气候特点:__________。
(3)上图表示的四地中,气温年较差最小的是_________(填代号)。
(4)丁地所属气候主要分布在_________大陆和_________洲。
(5)丙地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 地中海沿岸B. 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
C. 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D. 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
(6)乙地位于_________(南、北)半球。
【答案】(1) ①. 甲 ②. 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③. 旱涝灾害 (2)寒冷干燥
(3)乙 (4) ①. 亚欧 ②. 北美
(5)B (6)北
【解析】
【分析】本题以四地气候资料图为材料,涉及世界气候的分布、气候类型图的判读、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等知识点,考查了学生对基本地理知识的记忆能力。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图中甲是温带季风气候,乙是温带海洋性气候,丙是地中海气候,丁是温带大陆性气候,菏泽属于甲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但是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容易导致旱涝灾害,对农作物生长不利。
【小问2详解】
菏泽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均温在0℃以下,气候寒冷,冬季降水少,气候干旱,所以其冬季气候特点是寒冷干燥。
小问3详解】
由图可知,图中四地中,乙地气温年变化曲线起伏最小,气温年较差最小。
【小问4详解】
丁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中纬度的大陆内部,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洲内部地区。
【小问5详解】
丙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以地中海地区最为典型,所以称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是地中海气候最显著的特征。故选B。
【小问6详解】
图中乙地最热月均温出现在7月,最冷月均温出现在1月,位于北半球。
28.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个地方的气候状况主要由当地的气温和降水来决定,其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
(1)图甲中A、B两地单位面积获得太阳光热较多的是_________。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
(2)图乙中五城市自西向东气温年较差逐渐_________。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
(3)我们学校的张闯同学说图乙中A地冬季可能发生洪涝灾害,你认为可信吗?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4)图丙中安第斯山脉南段东西两侧景观明显不同,如西侧的A地为茂密的森林,东侧的B地为草原或荒漠,其原因是_________对空气运动的阻挡作用,使山脉东西两侧水分和气温状况产生差异。
【答案】28. ①. A ②. A地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强,单位面积获得太阳光热多
29. ①. 增大 ②. 自西向东,距海越来越远,受海洋影响越来越小,受大陆影响越来越大。(海洋性减弱,大陆性增强)
30. ①. 可信 ②. A地以地中海气候为主,冬季温和多雨,降水多,有可能发生洪涝灾害 31. 山脉
【解析】
【分析】本题以图为材料,涉及太阳高度角、世界气候、气候的影响因素等内容,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对知识点的掌握及灵活运用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从甲图中看出,与B地相比,A地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较大,同样的太阳辐射照射到地表的面积较小,因此A地单位面积地表获得的太阳光热较多。
【小问2详解】
从乙图中看出,欧洲同纬度的5个城市自西向东,随着距海越来越远,受海洋的影响越来越小,受大陆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其气温年较差自西向东逐渐增大。
【小问3详解】
由图可知,图中A地位于地中海沿岸地区,以地中海气候为主,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由于该地区冬季降水多,所以冬季有可能发生洪涝灾害。
【小问4详解】
从丙图中看出,安第斯山脉对来自太平洋的西风有阻挡作用,山脉西侧为迎风坡降水丰富,东侧为背风坡降水较少,因而安第斯山脉南段东西两侧景观明显不同。
65,山东省菏泽市鲁西新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65,山东省菏泽市鲁西新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题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菏泽市鲁西新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菏泽市鲁西新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菏泽市鲁西新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菏泽市鲁西新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题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