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市第二十三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展开一、积累与运用(15分)
1. 请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
(1)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秋词》)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入潼关不解平。(谭嗣同《潼关》)
(3)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想象回家团聚,共话今宵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表现诗人虽衰老但不自弃,内心燃烧着为国戍边的志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便引诗情到碧霄 ②. 河流大野犹嫌束 ③. 何当共剪西窗烛 ④. 却话巴山夜雨时 ⑤. 僵卧孤村不自哀 ⑥. 尚思为国戍轮台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注意:碧霄、嫌、僵、戍。
2.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题目。
①有些人读书,全凭自己的兴趣。②今天遇到一部有趣的书就把预拟做的事丢开,用全副精力去读它□明天遇到另一部有趣的书,仍是如此办,虽然这两书在性质上毫不相关。③一年之中可以时而习天文,时而研究蜜蜂,时而 。④在旁人认为重要而自己不感兴味的书都一概置之不理。⑤这种读法有如打游击,亦如蜜蜂采蜜。⑥它的好处在使读书成为乐事,对于一时兴到的著作可以深入,久而久之,可以养成一种不平凡的思路与胸襟。⑦它的坏处在使读者泛滥而无所归 sù( ),缺乏专门研究所必需的“经院式”的系统训练,产生畸。( )形的发展,对于某一方面知识过于重视,对于另一方面知识可以很蒙昧。
(1)在语段⑦处填写正确的汉字和拼音。
归sù( ) 畸( ) 形
(2)分别指出句子“在旁人认为重要而自己不感兴味的书都一概置之不理。”中加点词的词性。
重要:_____ 自己:________
(3)在语段②的“□”处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_________
(4)根据文意,仿照第③句划线部分,把_________处补充完整。
(5)根据你的读书积累,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 安徒生是丹麦作家,代表作有《海的女儿》《丑小鸭》《灰姑娘》等。
B. 印度文学巨匠泰戈尔是亚洲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更多课件教案等低价滋源(一定远低于各大平台价格)请 家 威杏 MXSJ663 C. 《伊索寓言》是古希腊作家伊索所编的寓言经后人加工,以诗或散文的形式结集而成,流传后世。
D. 作家老舍是北京人,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
【答案】(1) ①. 宿 ②. jī
(2) ①. 形容词 ②. 代词 (3)分号
(4)示例:读莎士比亚。 (5)A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归宿:guī sù,人或事物的最终着落。
畸形:jī xíng ,①生物体的一部分生长发育不正常。②不正常的(现象、情况等)。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词性。
重要:形容词,具有重大的意义、作用和影响的。
自己:代词,复指前面的名词或代词。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今天遇到一部有趣的书就把预拟做的事丢开,用全副精力去读它”与“明天遇到另一部有趣的书,仍是如此办”为并列关系,中间用分号。
【小问4详解】
本题考查仿写句子。结合前文“今天遇到一部有趣的书就把预拟做的事丢开,用全副精力去读它”“明天遇到另一部有趣的书,仍是如此办”可知,此处意在说明阅读不同类型风格的书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可据此进行续写。
示例:时而探索太空。
【小问5详解】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A.有误,《灰姑娘》不是安徒生的作品;
故选A。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此句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B. 中国是礼仪之邦,人们在言谈中注重谦敬之分,如谦辞有“家慈”“拙见”等,敬辞有“令爱”“赐教”等。
C. 《世说新语•德行》中讲述的管宁和华歆之间的交往,被称作是:割席断交。
D. 古代对年龄有特殊的称谓。三十岁称“而立”;四十岁称“不惑”;五十岁称“耳顺”; 六十岁称“知天命”;七十岁称“古稀”;一百岁称“期颐”。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D.五十岁称“知天命”;六十岁称“耳顺”;
故选D。
二、阅读(45分)
(一)文言文阅读(15分)
(甲)(10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狼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4. 本文选自________。
5.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缀行甚远( )
(2)弛 担 持 刀( )
(3)其一犬坐于前( )
(4)乃悟前狼假寐( )
6. 把文中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7. 请用简练语言分别概括屠户和狼的特点。
8. 读了《狼》这个故事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答案】4. 《狼》 5. ①. 连接,紧跟 ②. 解除、卸下 ③. 像狗一样 ④. 睡觉
6. 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呢?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7. 狼:贪婪凶恶,狡诈阴险。 屠户:勇敢,警觉,机智。
8. 示例:狼无论多么狡诈也不是人的对手,终归会被人的勇敢智慧所战胜(人类富有智慧,一定能战胜任何狡猾凶残的动物) 。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根据“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可知,本文选自《狼》。《狼》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
【5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理解。
(1)句意:紧跟着(他)走了很远。缀:连接,紧跟;
(2)句意:卸下担子拿起屠刀。弛:解除、卸下;
(3)句意:另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犬:像狗一样;
(4)句意:他才领悟到前面的狼假装睡觉。寐:睡觉。
【6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重点词语有:
变诈:巧变诡诈。几何:多少,这里是“能有多少”的意思。哉:语气词,相当于“啊”。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概括。
结合文中“途中两狼,缀行甚远”“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可以看出狼贪婪;结合“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可以看出狼凶狠;结合“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可以看出狼狡诈阴险;
结合文中“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屠暴起以切劈狼首,又数刀毙之”“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可以看出屠户勇敢,警觉,机智。
【8题详解】
本题考查阅读启示。答案不唯一。
示例:对待象狼一样的恶势力,必须识破假象,不存幻想要勇于斗争,敢于斗 争,善于斗争,才能赢得胜利。
【点睛】参考译文:
一个屠户傍晚回来,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剩下骨头。屠户半路上遇到两只狼,紧跟着(他)走了很远。
屠户感到害怕,把骨头扔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就停止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屠户)。屠户再次扔骨头,较晚得到骨头的狼停住了,之前获得骨头的狼又跟上来了。骨头已经没有了,可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户。
屠户感到处境危急,担心前面后面受到狼攻击。他往旁边看了看发现田野中有个麦场,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里面,覆盖成小山似的。屠户于是跑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卸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不敢上前,眼瞪着屠户。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过了一会儿,蹲坐在那里的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户突然跳起来,用刀砍狼的头,又连砍了几刀把狼杀死。他刚刚想离开上路,转身看柴草堆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挖洞,想要从柴草堆中打洞来从后面攻击屠户。狼的身体已经钻进去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户从后面砍掉了狼的大腿,这只狼也被杀死了。他才领悟到前面的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引敌人的。
狼也是狡猾的,而眨眼间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乙)(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黔驴技穷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 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yìn)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 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 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㘎,断其喉, 尽其肉,乃去。
9.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乃去( )
10. 用/给文中画线句“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断句。(限断两处)
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11. “黔驴技穷”是一个成语,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也已经用完了。读完这个成语故事,请你从驴或老虎的角度谈谈带给你的启示。
【答案】9. 离开 10. 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11. 示例一:不要被貌似强大的东西所吓倒,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定能获得胜利;
示例二:我们应该掌握文化知识,有了真知识、真本领,才能使自己有立足之地。
【解析】
9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理解。
句意:然后才离开。去:离开。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句子断句。
句意:老虎渐渐地熟悉了驴的叫声,又前前后后地靠近它,但始终不与它搏斗。“益习其声”交代前提背景,“又近出前后”和“终不敢搏”为承接关系;
故断句为: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阅读启示。
启示一:结合“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可知,最初见到驴时,老虎被驴的庞大身体所惊吓,不敢应对,后发逐渐发现驴的外强中干,最终果断出手,杀死了驴,这启示人们:不要被貌似强大的东西所吓倒,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定能获得胜利。
启示二:结合“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可知,驴逐渐暴露了自己的外强中干,最终被老虎杀死,这启示人们:我们不能做驴一样的人,我们应该掌握文化知识,要有真知识、真本领,才能使自己有立足之地。
【点睛】参考译文:
黔地这个地方本来没有驴,有一个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运了一头去。驴运到后却没有什么用处,就把它放置在山脚下。老虎看到驴是个庞然大物,以为它是什么神物,躲藏在树林里偷偷看它,渐渐小心地出来接近它,惊恐疑惑,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有一天,驴叫了一声,老虎十分害怕,远远地逃走,认为驴要咬自己,非常害怕。
但是来来回回地观察驴,觉得它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本领。老虎渐渐地熟悉了驴的叫声,又前前后后地靠近它,但始终不与它搏斗。渐渐地靠近驴子,态度越来越轻侮,碰倚靠撞冒犯它。驴忍不住生气,用蹄子踢老虎。老虎于是很高兴,心里盘算这件事说:“驴的技艺仅仅只是这样罢了!”于是跳起来大吼了一声,咬断了驴的喉咙,吃光了它的肉,然后才离开。
(二)现代文阅读(25分)
(甲)(16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乡下五月节
雷长江
①农历的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乡下人习惯称作五月节。我喜欢过五月节。不仅仅是因为季节带给小村心旷神怡的景色,更多的是小村节日里那浓厚淳朴的乡俗深深地吸引我。
②记得小时候,每年农历五月初一的头几天,奶奶就在彩纸、彩线、青麻和针线笸箩堆里忙活开了。她戴着老花镜,在炕头上盘腿而坐,嘴里哼着歌谣,手里忙着活计儿,阳光透过明亮的玻璃窗照射过来,她显得那么和蔼慈祥。奶奶用红、黄、绿三种颜色的线做主线,再配上另外两种颜色的线,把它们拧在一起做成五彩线。把碎红布剪成娃娃型的小布人和桃心,用黄色的布做成一个个小粽子,用青麻和彩线扎成好多把小笤帚。奶奶的手非常巧,她可以把彩纸折叠成大小不一、颜色各异的纸葫芦,有的是整齐的两个耳朵的,有的是玲珑的四个耳朵的,底下再配成彩色的灯笼穗子,有细直的,有弯曲的,有的长一点,有的短一点,无论长短曲直,和纸葫芦拴在一起都是那么合适,那么精致。小点的葫芦系在大葫芦的耳朵上,像是一串纸风铃。那些小东西真的可以说是奶奶的杰作,完全可以称为艺术品。
③最难忘最有趣的是五月初一的清早,天还蒙蒙亮,我们那么一群小孩子就被奶奶唤醒,去郊外树林里拔艾蒿和一些蒲草棒棒,割一些柳树枝或桃树枝带回家,用来装扮我们乡下的篱笆小院。
④五彩线是初一的前一天晚上挂在外面接了一宿露水的,然后系在我们的脖颈、手腕、脚腕上的。小布人、桃心、小粽子和小笤帚拴在一起系在胸前。奶奶一边打扮我们,一边念叨,说这样可以逃避灾难,大吉大利。
⑤奶奶把带着露珠的艾蒿分成一束一束的,插满院子里的每一个角落。她常常喜欢在脑后的发髻上也插上一两支嫩嫩的艾蒿,于是整个小院都弥漫着艾蒿那特有的香气。然后她把那些色彩鲜艳的纸葫芦和小笤帚绑在那些割来的柳树枝或者桃树枝上,别在高高的门楣上。房门、院子的大门都因奶奶的装扮显得很古朴很雅致。听奶奶说那就是让灾难都从此门流走,逃走,那个小笤帚也能将那些歪风邪气、不如意、疾病什么的都扫得干干净净,一年四季都平平安安。
⑥五月节是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日,中午的那顿饭也显得非常重要,游子们通常都要赶回家和父母一起过节。这时正值初夏,田野是刚刚定植的小苗,远望一片碧绿。篱笆院子里的蔬菜也都绿意盎然水水灵灵的,井沿旁,窗台前的那些花儿都争先恐后地开出春天以来第一茬花朵,颜色艳丽,花朵硕大。乡下的各家小院都插上了艾蒿,门楣上也都别上了柳树枝或桃树枝,上面拴着五颜六色的纸葫芦,微风拂过,纸葫芦和漂亮穗子轻轻飘荡。乡村小院显得不同寻常,五月节的气氛也更浓了。
⑦时至今日,又要到五月节了,窗前的芍药又开出一茬艳丽硕大的花朵,老家屋后的那丛丛艾蒿又郁郁葱葱起来,淡淡的幽香中,我仿佛又看到脑后发髻上插着艾蒿的奶奶向我走来,可是她再也不能给我扎那些玲珑的小玩意儿了,但那些古朴有趣的乡俗仍记忆犹新,就像是在眼前一样。
12. 第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13. 你认为奶奶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联系文章相关内容作分析。
14. 文中第⑥段划线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15. 结尾段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
【答案】12. 开篇点题,总领全文,点明文章主题,为下文写小村五月节的风俗做铺垫。
13. ①心灵手巧:奶奶会剪娃娃型的小布人和桃心,会用黄色的布做成一个个小粽子会用青麻和彩线扎成好多把小笤帚,还会把彩纸折叠成纸葫芦。②关爱后辈:奶奶给我们挂上各种吉祥的挂件祈祷让我们躲避灾难。③勤劳能干:奶奶把纸葫芦和小笤帚绑在那些割来的柳树枝或者桃树枝上,别在高高的门楣上,使整个院子显得古朴雅致。
14.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花儿的勃勃生机,表现了作者对乡村风景的喜爱之情。
15. 儿时与现在相比,都是五月节来临之际,花朵依旧,人却变了,营造一种物是人非之感,表达了作者对奶奶和童年家乡五月节的怀念。
【解析】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开头的作用。要先熟知第一段的作用,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内容上,交代……,总领全文,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点明主旨。结构上,总领全文,为下文做铺垫,引起下文情节。“农历的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乡下人习惯称作五月节”点明写作对象,照应题目“乡下五月节”,“我喜欢过五月节”点明文章主题,“不仅仅是因为季节带给小村心旷神怡的景色,更多的是小村节日里那浓厚淳朴的乡俗深深地吸引我”总领全文,为下文写小村五月节的风俗做铺垫。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
结合第②段“奶奶用红、黄、绿三种颜色的线做主线,再配上另外两种颜色的线,把它们拧在一起做成五彩线。把碎红布剪成娃娃型的小布人和桃心,用黄色的布做成一个个小粽子,用青麻和彩线扎成好多把小笤帚。奶奶的手非常巧,她可以把彩纸折叠成大小不一、颜色各异的纸葫芦,有的是整齐的两个耳朵的,有的是玲珑的四个耳朵的,底下再配成彩色的灯笼穗子,有细直的,有弯曲的,有的长一点,有的短一点,无论长短曲直,和纸葫芦拴在一起都是那么合适,那么精致。小点的葫芦系在大葫芦的耳朵上,像是一串纸风铃。那些小东西真的可以说是奶奶的杰作,完全可以称为艺术品”可知奶奶的心灵手巧;
结合第③段“最难忘最有趣的是五月初一的清早,天还蒙蒙亮,我们那么一群小孩子就被奶奶唤醒,去郊外树林里拔艾蒿和一些蒲草棒棒”可知奶奶的勤劳;
结合第④段“五彩线是初一的前一天晚上挂在外面接了一宿露水的,然后系在我们的脖颈、手腕、脚腕上的。小布人、桃心、小粽子和小笤帚拴在一起系在胸前。奶奶一边打扮我们,一边念叨,说这样可以逃避灾难,大吉大利”可知奶奶的善良。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句子。“争先恐后”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争先恐后地开出春天以来第一茬花朵,颜色艳丽,花朵硕大”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花儿的勃勃生机,结合“这时正值初夏,田野是刚刚定植的小苗,远望一片碧绿。篱笆院子里的蔬菜也都绿意盎然水水灵灵的”可知,表现了作者对乡村风景的喜爱之情。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作者情感。“时至今日,又要到五月节了,窗前的芍药又开出一茬艳丽硕大的花朵,老家屋后的那丛丛艾蒿又郁郁葱葱起来”“可是她再也不能给我扎那些玲珑的小玩意儿了”写儿时与现在相比,都是五月节来临之际,花朵依旧,人却变了,营造一种物是人非之感,“我仿佛又看到脑后发髻上插着艾蒿的奶奶向我走来,可是她再也不能给我扎那些玲珑的小玩意儿了,但那些古朴有趣的乡俗仍记忆犹新,就像是在眼前一样”表达了作者对奶奶和童年家乡五月节的怀念。
(乙)(9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静静的吉林西站
①吉林西站以前叫黄旗屯站,直到现在老吉林市人仍然称之为黄旗屯站。小小的火车站静静地隐藏在吉林市城西的街巷深处,就像是深闺中的少女,安静、低调却难掩美丽。吉林西站是一座哥特式风格的西式建筑风格的火车站,始建于1928年,是由民国才女林微因设计,其丈夫梁思成审定建造的第一条,东北地区中国人自建铁路的火车站。
②吉林西火车站位于吉林省吉林市船营区西部,是一座融合了中欧式建筑风格的火车站,曾经用名为吉海铁路总站、八百垅站、黄旗屯站,直到1985年改名为如今的吉林西站。这是一座极为特殊的火车站,是东北地区第一条中国人自建铁路的火车站,拥有着重要的铁路历史地位,见证着东北地区铁路历史的发展。
③20世纪初,日本人控制着东北地区的铁路权,在这样的背景下,吉林督军张作相提出了修建吉海铁路的建议,林徽因受邀成为吉海铁路总站的建筑设计者。林徽因本是我国现代优秀作家、也是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她的建筑设计极具女性特有的艺术感,也是我国国徽设计的参与者。吉林西站就是林徽因的设计杰作,作为我国的火车铁路建筑历史吉林西站有着重要的时代意义,同时也是近百年前先辈们留下的建筑艺术作品。
④林徽因将哥特式尖顶、塔楼的建筑风格与中式木制屋顶的传统的设计融为一体。吉林西站占地面积897平方米,坐北朝南,形如雄狮横卧,一座主建筑站厅为方石结构主体,配色采用复古的砖红色与白色为主色调,极具民国时期西式洋楼的建筑风格。屋顶采用折型木结构,琉璃瓦和玻璃窗的装饰尽显中西合璧的风情。
⑤如今看来,这座建筑依旧不会过时,它是融合着中西两地建筑艺术的结晶,是一个特殊时代建筑历史的见证。当然作为火车站的本职任务,从吉海铁路总站、八百垅站、黄旗屯站到吉林西站,90多年的历史,更改了名字,却没有遗忘吉林西站是漫长的中国铁路历史的见证。
⑥由于独特的建筑风格,吉林西站还吸引了不少影视剧的取景拍摄,刘德华、刘晓庆、吴倩莲等大牌明星都曾来到吉林西站取景拍摄电影。漫步在吉林西站的外侧是一座保存完好的欧式复古建筑,时尚不过时,石刻记录着吉海铁路旧址的岁月历史。时至今日吉林西站依旧是游客到访的城市风景线,也是铁路火车站建筑历史上艺术之作。走访吉林西站,了解近百年的东北铁路历史,见证一代女性建筑学家的艺术杰作。
16.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17. 本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吉林西站?
18. 下面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吉林西站的设计者是林徽因和梁思成。
B. 吉林西站完全是一座西方哥特式尖顶、塔楼的建筑风格的车站。
C. 吉林西站占地面积897平方米,坐西朝东,形如雄狮横卧,一座主建筑站厅为方石结构主体,配色采用复古的砖红色与白色为主色调,极具民国时期西式洋楼的建筑风格。
D. 吉林西站,见证了东北铁路历史,见证一代女性建筑学家的艺术杰作。
19. 吉林西站被中央电视台授予中国最文艺的火车站之一,请你在文中找找授予此称号的原因。
【答案】16. 吉林西站
17. 名称演变;历史意义;建设背景;风格特色;车站现状 18. D
19. 是游客到访的城市风景线,也是铁路火车站建筑历史上艺术之作。走访吉林西站,了解近百年的东北铁路历史,见证一代女性建筑学家的艺术杰作。
【解析】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说明对象。
结合①段“吉林西站以前叫黄旗屯站,直到现在老吉林市人仍然称之为黄旗屯站”“吉林西站是一座哥特式风格的西式建筑风格的火车站”、②段“吉林西火车站位于吉林省吉林市船营区西部”、⑥段“由于独特的建筑风格,吉林西站还吸引了不少影视剧的取景拍摄”等内容可知,本文说明对象为吉林西站。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说明内容概括。
结合①段“吉林西站以前叫黄旗屯站,直到现在老吉林市人仍然称之为黄旗屯站”、②段“曾经用名为吉海铁路总站、八百垅站、黄旗屯站,直到1985年改名为如今的吉林西站”概括可得:名称演变;
结合②段“吉林西火车站位于吉林省吉林市船营区西部,是一座融合了中欧式建筑风格的火车站”“这是一座极为特殊的火车站,是东北地区第一条中国人自建铁路的火车站,拥有着重要的铁路历史地位,见证着东北地区铁路历史的发展”概括可得:历史意义;
结合③段“20世纪初,日本人控制着东北地区的铁路权,在这样的背景下,吉林督军张作相提出了修建吉海铁路的建议,林徽因受邀成为吉海铁路总站的建筑设计者”“吉林西站就是林徽因的设计杰作,作为我国的火车铁路建筑历史吉林西站有着重要的时代意义,同时也是近百年前先辈们留下的建筑艺术作品”概括可得:建设背景;
结合④段“林徽因将哥特式尖顶、塔楼的建筑风格与中式木制屋顶的传统的设计融为一体。吉林西站占地面积897平方米,坐北朝南,形如雄狮横卧,一座主建筑站厅为方石结构主体,配色采用复古的砖红色与白色为主色调,极具民国时期西式洋楼的建筑风格。屋顶采用折型木结构,琉璃瓦和玻璃窗的装饰尽显中西合璧的风情”、⑤段“如今看来,这座建筑依旧不会过时,它是融合着中西两地建筑艺术的结晶,是一个特殊时代建筑历史的见证”概括可得:风格特色;
结合⑥段“由于独特的建筑风格,吉林西站还吸引了不少影视剧的取景拍摄,刘德华、刘晓庆、吴倩莲等大牌明星都曾来到吉林西站取景拍摄电影。漫步在吉林西站的外侧是一座保存完好的欧式复古建筑,时尚不过时,石刻记录着吉海铁路旧址的岁月历史。时至今日吉林西站依旧是游客到访的城市风景线,也是铁路火车站建筑历史上艺术之作”概括可得:车站现状。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A.有误,根据①段“是由民国才女林徽因设计,其丈夫梁思成审定建造的第一条,东北地区中国人自建铁路的火车站”可知,“设计者是林徽因和梁思成”表述有误;
B.有误,根据④段“林徽因将哥特式尖顶、塔楼的建筑风格与中式木制屋顶的传统的设计融为一体”可知,“完全是”表述有误;
C.有误,结合④段“吉林西站占地面积897平方米,坐北朝南,形如雄狮横卧”可知,“坐西朝东”有误;
故选D。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说明内容理解概括。
结合⑥段“时至今日吉林西站依旧是游客到访的城市风景线,也是铁路火车站建筑历史上艺术之作。走访吉林西站,了解近百年的东北铁路历史,见证一代女性建筑学家的艺术杰作”可直接提炼作答。
(三)名著阅读(5分)
20. 下列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
A. 《朝花夕拾》中的十篇文章,有的侧重写人,有的侧重记事,有的侧重议论或记事兼议论。
B. 《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阿长是一个有些愚昧,但淳朴善良的农村妇女。
C. 《二十四孝图》写“我”儿时就不喜欢“老莱娱亲”和“卧冰求鲤”的故事,进而引发了对那种不顾人情甚至灭绝人性的所谓“孝道”的批判。
D. 阅读《朝花夕拾》,我们可以了解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常识。
C.有误,《二十四孝图》写“我”儿时就不喜欢“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故事,进而引发了对那种不顾人情甚至灭绝人性的所谓“孝道”的批判;
故选C。
21.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这行者神通广大,捏着避火诀,撞入火中,寻那妖怪。那妖怪见行者来,又吐上几口,那火比前更胜。行者被他烟火飞腾,不能寻怪,看不见他洞门前路径,抽身跳出火中。那妖精在门首,看得明白,他见行者走了,却才收了火具,率群妖,转于洞内,闭了石门,以为得胜,着小的排宴奏乐、欢笑不题。
却说行者跳过枯松涧,按下云头,只听得八戒与沙僧朗朗的在松间讲话。行者上前喝八戒道:“你这呆子,全无人气!你就惧怕妖火,败走逃生,却把老孙丢下,早是我有些南北哩!”八戒笑道:“哥啊,你被那妖精说着了,果然不达时务。古人云:识得时务者,呼为俊杰。那妖精不与你亲,你强要认亲;既与你赌斗,放出那般无情的火来,又不走,还要与他恋战哩!”行者道:“那怪物的手段比我何如?”八戒道:“不济。”“枪法比我何如?”八戒道:“也不济。老猪见他撑持不住,却来助你一钯,不期他不识耍,就败下阵来,没天理,就放火了。”行者道:“正是你不该来。我再与他斗几合,我取巧儿捞他一棒,却不是好?”
(1)选文中的“妖精”是指____________。(人名)
(2)选文中的“妖精”最终被擒,这件事给师徒四人后来的取经路上惹下了怎样的麻烦?
【答案】21 红孩儿
22. 后来师徒四人取经路过火焰山时,受到红孩儿的父亲牛魔王和母亲铁扇公主的百般刁难,不肯借芭蕉扇给他们灭火。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名著人物。
根据文中“那妖怪见行者来,又吐上几口,那火比前更胜。”可见这个妖怪会吐火,又从“却说行者跳过枯松涧”可以看出,这段故事发生的地点是枯松涧,因此,可以确定会吐火的妖怪是枯松涧的红孩儿。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对名著人物关系和事件的了解。
与红孩儿相关的情节是:红孩儿,为牛魔王和铁扇公主之子,外号圣婴大王,住在号山枯松涧火云洞。红孩儿听说吃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假扮成一个受难的孩童,以麻绳自缚手脚吊在树上引唐僧师徒搭救,但被孙悟空识破,便直接用狂风卷走唐僧,后和孙悟空大战,变成观音模样骗擒猪八戒。孙悟空一时难以降伏,请来四海龙王下雨也难灭三昧真火,孙悟空只能去请来观音菩萨降伏红孩儿,用玉净瓶的甘露熄灭了三昧真火,并派徒弟木吒去向其父托塔天王借用三十六把天罡刀,藏在莲花台宝座中困住红孩儿。观音菩萨给红孩儿戴上五个金箍儿,最终降伏了红孩儿。所以,后来唐僧师徒想过火焰山的时候,就被红孩儿的母亲铁扇公主和他的父亲牛魔王刁难了,他们认为红孩儿失去了自由,害他们不能相聚,因此不肯借出芭蕉扇扇灭山火。
三、综合性学习与写作(60分)
(一)综合性学习(10分)
22. 苏轼诗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莎士比亚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读书不仅可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启迪思维,还可以塑造良好的气质。
(1)学校准备开展以“少年正是读书时”为主题的读书月活动,请你为此次活动你写一份宣传语,(要求:格式工整,有号召力,20字以内)
(2)读书月活动中,同学们将所读文章按体裁进行了分类,下列选项中的文章,与其他三篇不是同一类的是( )
A. 《春》
B. 《天上的街市》
C. 《秋天的怀念》
D. 《雨的四季》
(3)班级要召开一次读书交流会,你作为主持人,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一段开场白。(要求:恰当的使用修辞手法,字数不少于80字)
【答案】22. 示例:沐浴书香,放飞心灵 23. B
24. 示例: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书是我们的良师益友,是精神食粮。烦恼时,它是一声温柔的安慰;疲惫时,它是一杯芬芳的香茗;无聊时,它是一位贴心的密友……要想做“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人,就来读书吧!下面让我们开启今天的“读书交流”之旅。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拟写宣传语。答案不唯一。
示例:书籍点亮人生,书香满溢城乡。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文学体裁。
A.《春》是现代散文家朱自清写的散文名篇;
B.《天上的街市》是现代文学家郭沫若所作的一首抒情诗;
C.《秋天的怀念》中国当代作家史铁生于1981年创作的散文;
D.《雨的四季》是刘湛秋写的一篇散文;
故选B。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拟写开场白。答案不唯一。
示例:同学们,书籍是人类文化的精华。阅读书籍,如同与大师携手,可以增长见识,启迪智慧,提高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少年正是读书时”的读书交流活动吧!
(二)写作(50分)
23. 作文
题目:留在心底的爱
要求:(1)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2)文体不限。(3)不少于500字。(4)文字和标点书写规范、整洁。(5)文中不得出现考生姓名以及毕业学校名。(6)行款格式:标题居中,分段需另起一行,空两格。
【答案】例文:
留在心底的爱
留在心底的爱,我一直珍惜,生怕某一天,它会弃我而去。
窗外,下起了雨,看着天空落下的泪,我的思绪回到了那天——
那天,正好下雨,我并没有带伞,我望着阴暗的天空绝望了,我只好等待。不远处,有一个身影向我走来,隔着绵绵的细雨,我分辨不出是谁,只好等待她的到来。慢慢地,她来了,越来越近,而我看到的却是一个不愿意看到的人,我低下头,不想让她看见我。可是,事实我错了。她直直的往我这边走,我装作没看见她的样子,在那里到处看。
“雨下这么大,不如咱俩一块走吧。”她微笑着看着我,雨滴从她身边落下。
我没有抬头,只是没有温度的回答了一句“哦”。这段路走得漫长,仿佛跨过了好几个世纪。使我感觉好不自在,因为我身边有她在这里,我微微的向她看了一眼,她,还是微笑。
这时,雨下大了,这一把伞根本挡不住雨。
“我就快要到家了,你打着伞快走吧,别感冒了。”她把伞交给我,那一瞬间碰到了她的手,那么冰凉。
我还没有回答,她便消失在朦胧的雨帘中,我转过头去,才发现,不远处就是我家了。雨滴落在地上发出清脆的响声,这一声把我惊醒,我才会想起她家跟我家离得好远,根本不是顺路,可是……
这一夜,彻夜未眠。
雨后清晨,风冷冷的,我早早的来到了学校,在班里等她,只为还给她伞。中午放学后,她还是没出现,心想,不会出事了吧。我急忙去问老师,老师淡淡的告诉我,他生病了。
放学后,我沿着那条街走,才知道自己失去了什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命题作文。
第一,审题立意。本题要求以“留在心底的爱”为题进行作文创作。首先抓住关键词“爱”,理解其含义。爱:是指喜欢达到很深的程度,继而为之付出的感情,是指人类主动给予的或自觉期待的满足感和幸福感。爱有多种表达方式,它包含了爱情、友情、亲情、博爱以及人对所有事物的根本情感。爱是人的精神所投射的正能量。是指人主动或自觉地以自己或某种方式,珍重、呵护或满足他人无法独立实现的某种人性需求,包括思想意识精神体验、行为状态、物质需求等。爱的基础是尊重,爱是一种发自于内心的情感,人对人或人对某个事物的深挚感情;“爱”是一种感觉,是种信任;是关心,是帮助,是你在受伤时,对方会为你心疼;“爱”是一个人把对方当成自己最重要的人,希望成为对方最重要的人的欲望。据此可以立意为:母爱润物无声将母爱留在心底;朋友间的信任,给我鼓励,将真挚友谊留存心底;老师辛勤付出,只为我的成长,将老师的爱存留心底等。立意应积极向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导向,展现学生的新风采。
第二,选材构思。本篇习作未明确要求使用某种具体的文体进行创作,本题适合写记叙文、议论文、叙事散文。若写成记叙文,尽量从自己家发生的事情中,选取典型事例进行创作,更容易抒发真情实感,感动读者;适合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进行创作,在选材上要突出“小”的特点,表达积极健康的主题。应明确写作方向:是谁的爱打动自己,接下来思考所用事例,若以“十字路口”选择做诚实善良的人为例,事例可为:身为姐姐的我,一直以为母亲只在乎弟弟,从来不关心我,“你怎么又欺负你弟弟?”“你去帮你弟弟穿衣服”“你怎么就不知道让着你弟弟”“你……”这样的话语在我的耳边久久萦绕,我心烦意乱,我甚至怀疑妈妈不爱我,直到有一天,隔壁一栋楼突然冒起浓烟,我们楼里的人闻到烟味也开始向楼下一窝蜂的涌去,我沿着过道墙壁艰难的前行,这是我看到一个逆行的慌张的身影,突然我们四目相对,我分明看到了母亲眼中的关怀,我突然理解了母亲,我将母亲对我的爱留存心底,母亲的爱激励我前行等,事件内容要详略得当,体现自我的成长或思考。若写成议论文,论题可围绕“爱的激励作用”等论题展开。选择的事例要能够突出中心论点。围绕中心论题展开论述,做到不偏题不跑题。在议论文创作过程中可用到道理论据增加文章说服力。
吉林省吉林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吉林省吉林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共10页。
吉林省吉林市第二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期中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吉林省吉林市第二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期中语文试题,共34页。
2022-2023学年吉林省吉林市普通中学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吉林省吉林市普通中学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根据提示默写,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