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考点过关卷】专项篇—课内阅读理解(二)试题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5160324/0-170441747610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考点过关卷】专项篇—课内阅读理解(二)试题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5160324/0-170441747614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考点过关卷】专项篇—课内阅读理解(二)试题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5160324/0-170441747615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语文五年级上册【考点过关卷】专项特训篇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考点过关卷】专项篇—课内阅读理解(二)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考点过关卷】专项篇—课内阅读理解(二)试题,共13页。
【考点过关卷】•专项篇——课内阅读理解(二)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过关一】桂 花雨(节选)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如果让它开过了,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吹落,比摇下来的香味就差多了。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我念中学的时候,全家到了杭州。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秋天,我常到那儿去赏桂花。回家时,总要捡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1、选段围绕桂花主要讲了( )。 A.晒桂花 B.泡茶叶 C.摇花乐 D.桂花美 2、“浸”在选段中出现了 次,“浸”字写出了 。 3、读文章画“____”的句子,完成练习。 (1)下列对母亲的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家乡院子里的桂花的香气的确胜过了杭州小山上的花。 B.母亲之所以有这种感觉是因为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是自家栽的,杭州小山上的桂花是给大众观赏的。 C.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浸透了母亲的心血和汗水,是母亲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 D.母亲说这句话的目的是说明杭州的桂花比家乡的桂花要香。 (2)仿照画线句的手法,写一写妈妈做的饭菜好吃。 4、文章借桂花抒情,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哪些情感。(任答两点) 【过关二】冀中的地道战(节选)说起地道战,简直是个奇迹。在广阔平原的地底下,挖了不计其数的地道,横的,竖的,直的,弯的,家家相连,村村相通。敌人来了,我们就估到地道里去,让他们扑个空;敌人走了,我们就从地道里出来,照常种地过日子,有时候还要打击敌人。靠着地道这种坚强的堡垒,冀中平原上的人民坚持了敌后游击战争。 地道的式样有一百多种。就拿任丘的来说吧,村里的地道挖在街道下面,跟别村相通的地道挖在庄稼地下面。地道有四尺多高,个儿高的人弯着腰可以通过;地道的顶离地面三四尺,不好碍上面种庄稼。地道里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大洞,洞顶用木料撑住,很牢靠。大洞四壁又挖了许多小洞,有的住人,有的拴牲口,有的搁东西,有的作厕所。一个大洞容得下一百来人,最大的能容二百多人。洞里经常准备着开水、干粮、被子、灯火,在里面住上个三五天不成问题。洞里有通到地面的气孔,从气孔里还能漏下光线来。气孔的口子都开在隐蔽的地方,敌人很难发现。人藏在洞里,既不气闷,又不嫌暗。有的老太太把纺车也搬进来,还嗡嗡嗡地纺线呢【资料链接】1942年-1944年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在我国华北地区实行野蛮的“烧光、抢光、杀光”政策。为了粉碎敌人的“大扫荡”,冀中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创新斗争方式,采用地道战狠狠地打击敌人。 1、根据选文内容及【资料链接】填空。 地道战是 时期,冀中人民为了 的一种作战方式。 2、及时概括可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提高阅读速度。第2自然段主要写了( )。 A.地道数量多 B.地道很隐蔽 C.地道式样多 D.地道构造奇 3、选文中画“ ”的例子有怎样的作用? 4、【资料链接]中说地道战是黄中人民”创新斗争方式”的体现,你认为地道故“新”在哪里?结合选文内容,至少写出两方面。 【过关三】牛郎织女(一)(节选) 牛郎照看那头牛挺周到。一来是牛跟他亲密;二来呢,他想,牛那么勤勤恳恳地干活,不好好照看它,怎么对得起它呢?他总是挑很好的草地,让牛吃嫩嫩的青草;家里吃的干草,筛得一点儿土也没有。牛渴了,他就牵着它到小溪的上游,让它喝干净的水。夏天天气热,就在树林里休息;冬天天气冷,就在山坡上晒太阳。他把牛身上刷得干干净净,不沾一点儿草叶、土粒。夏天,一把蒲扇不离手,把成群乱转的牛虻都赶跑了。牛棚也打扫得干干净净。在干干净净的地方住,牛舒服,自己也舒服。 牛郎随口哼几支小曲儿,没人听他的,可是牛摇摇耳朵闭闭眼,好像听得挺有味儿。牛郎心里想什么,嘴里就说出来,没人听他的,可是牛咧开嘴,笑嘻嘻的,好像明白他的意思。他常常把看见的、听见的事告诉牛,有时候跟它商量一些事。牛好像全了解,虽然没说话,可是眉开眼笑的,他也就满意了。自然,有时候他还觉得美中不足,要是牛能说话,把了解的和想说的都一五一十地说出来,那该多好呢。 1、分别用一句话概括选文中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第1自然段: 第2自然段: 2、牛郎为什么会照看那头牛那么周到?请用“ ”在文中画出原因。 3、默读选文,说说牛郎和老牛是怎么相处的。 4、画“ ”句子描述的情节很简略,请你发挥想象,以牛郎的口吻把情节写具体。 5、读了选文,我们可以看出牛郎是 的人。 【过关四】 少年中国说(节选)红日初升, 。河出伏流, 。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 ,矞矞皇皇。干将发硎, 。 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__________。1、将语段补充完整。2、在朗读这段话时,要用 的语调读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3、结合课文,国家的未来责任在谁的肩上? 4、结合课文,说说少年与国家有怎样的关系。 5、作者表达了对少年怎样的感情? 6、文中的“少年中国”与“中国少年”分别指的是什么?(1)少年中国: (2)中国少年: 7、作为当代少年,你觉得你有什么责任? 【过关五】圆明园的毁灭(节选)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衬野。因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文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岛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钢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为一片灰烬。 1、解释下列词语。 金碧辉煌: 玲珑剔透: 2、用“ ”画出选文中的过渡句,该句所起的作用是 。 3、用“ ”画出各地的风景名胜。 4、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为什么要写它如此辉煌的过去? 5、“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句中的“凡是”“统统”能删掉吗?为什么? 【过关六】太阳(节选)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五千多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 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有了太阳,地球上的庄稼和树木才能发芽、长叶、开花、结果;鸟、兽、虫、鱼才能生存、繁殖。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就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我们吃的粮食、蔬菜、水果、肉类,穿的棉、麻、毛、丝,都和太阳有密切的关系。埋在地下的煤炭,看起来好像跟太阳没有关系,其实离开太阳也不能形成,因为煤炭是由远古时代的植物埋在地层底下变成的。地面上的水被太阳晒着的时候,吸收了热,变成了水蒸气。空气上升时,温度下降,其中的水蒸气凝成了无数的小水滴,飘浮在空中,变成云。云层里的小水滴越聚越多,就变成雨或雪落下来。太阳晒着地面,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多,那里的空气就比较热;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少,那里的空气就比较冷。空气有冷有热,才能流动,成为风。 1、选文第一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2、选文第二自然段从太阳与动植物、太阳与人类生活、太阳与煤的形成三个方面,说明了 。 3、结合选文内容,说说太阳对雨或雪的形成有什么作用? 4、除了文中提到的,你还知道我们身边的哪些事物与太阳有关? 【过关七】父爱之舟(节选)为了节省路费,父亲又向姑爹借了他家的小渔船,同姑爹两人摇船送我到无锡。时值暑天,为避免炎热,夜晚便开船,父亲和姑爹轮换摇橹,让我小舱里睡觉。但我也睡不好,因为确确实实已意识到考不取的严重性,自然更未能领略到满天星斗、小河里孤舟缓缓夜行的诗画意境。船上备一只泥灶,自己煮饭吃,小船兼作旅店和饭店,节省了食宿费。只是我们的船不敢停到无锡师范附近,怕被别的考生及家长们见了嘲笑。……老天不负苦心人,他的儿子考取了。送我去入学的时候,依旧是那只小船,依旧是姑爹和父亲轮换摇船。不过父亲不摇橹的时候,便抓紧时间为我缝补棉被,因我那长期卧病的母亲未能给我备齐行装。我从舱里往外看,父亲那弯腰低头缝补的背影挡住了我的视线,但这个船舱里的背影便也就分外明显,永难磨灭了!不仅是背影时时在我眼前显现,鲁迅笔底的乌篷船对我也永远是那么亲切。虽然姑爹小船上盖的只是破旧的篷,远比不上绍兴的乌篷船精致,但姑爹的小渔船仍然是那么亲切,那么难忘……我什么时候能够用自己手中的笔,把那只载着父爱的小船画出来就好了!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节省——( ) 炎热——( ) 缓缓——( )依旧——( ) 精致——( )2、写词语。例:确确实实(AABB): 3、用一句话概括第二段话所描绘的场景。 4、姑爹的小船让人感到亲切的原因是( )。A、因为这只小船承载了父亲对儿子浓浓的爱。B、因为这只小船对作者来说非常熟悉。C、因为这是姑爹的小船,姑爹是作者的亲人。课文中四次写到了姑爹的小渔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过关八】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风一更,雪一更, ,故园无此声。把词补充完整。2、这首词的作者是 代的 ,“长相思”是这首词的 。3、连一连。故园无此声 路途之艰难山一程,水一程 气候之恶劣风一更,雪一更 队伍之庞大夜深千帐灯 思乡之情切4、这首词表达了词人行军在外时强烈的思乡之情。你还知道哪些表达思乡之情的名句?请写出连续的两句。 【过关九】四季之美春天最美是黎明。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 )的天空,染上微微的( ),飘着红紫红紫的( )。 夏天最美是夜晚。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 )。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 秋天最美是黄昏,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夕阳西沉,夜幕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愈发叫人心旷神怡。 冬天最美是早晨,落雪的早晨当然美,就是在遍地铺满白霜的早晨,或是在无雪无霜的凛冽的清晨,也要生起熊熊的炭火。手捧着暖和的火盆穿过走廊时,那闲逸的心情和这寒冷的冬晨多么和谐啊!只是到了中午,寒气渐退,火盆里的火炭,大多变成了一堆白灰,这未免令人有点儿扫兴。 1、文中括号内填上正确的词语。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1)闲逸: (2)心旷神怡: 3、查字典时,用音序查字法查“幕”,先查( ),再查( )。“幕”在字典中的解释有:a、古代战争期间将帅办公的地方。b、覆在上面的帐,C、垂挂在舞台前部的帷帐。d.戏剧较完整的段落,亦喻生活中的情景。文中“夜幕”一词中的“幕”的意思应选( )。 4、用横线画出每段话的中心句。 5、找出文中三处动态描写的语句,用波浪线画出。 6、作者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方法描写景物。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从文中找出例子加以说明。 【过关十】 古人谈读书(二)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1、本文的作者是宋代的 ,著名的 家、 家。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3、作者在“三到”中,强调了什么的重要性?为什么?(用原文短句正面回答) 4、作者在这段话中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5、张雪经常嘴在读书,心却飞到别处去了,请你用这篇短文蕴含的道理来劝劝她。 6、说一说,读书如何做到心到? 7、你还知道哪些好的读书方法?写一写。 参考答案 【过关一】1、C2、两 桂花香气弥漫3、(1)C (2)示例:饭店里的饭菜再好吃,在我心里也比不上妈妈做的饭菜。 4、示例:①对家乡桂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②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③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任答两点)【过关二】1、抗日战争粉碎敌人的“大扫荡”2、D 3、文章通过这个例子,充分说明了地道构造合理,很安全,不气闷,有亮光的特点。4、①地道设置地点巧妙,出口隐蔽,不容易被发现;②地道的结构坚固,构造巧妙,既能躲避敌人,有效地传递信息,又能为群众提供足够的生活空间。【过关三】1、[示例]牛郎细心照看老牛。 牛郎和老牛亲密相处。2、一来是牛跟他亲密;二来呢,他想,牛那么勤勤最思地干活,不好好照看它,怎么对得起它呢?3、牛郎善待老牛,无论塞暑,事事都细心照看:车郎把老牛当作亲人,常常把看见的,听见的事告诉老牛,老牛仿佛也和他有了默契。 4、[示例]牛郎把头靠在牛脖子上,说:“老牛,你知道吗?今天我上山看见一只小免被捕兽夹夹住了,流了好多血,我救下了它,给它包扎了伤口。”老牛眯缝着眼睛看着牛郎,还不时发出哞哞声,仿佛在夸奖牛郎:“你真是好样的!” 5、[示例]勤劳、细心、善良 【过关四】1、其道大光;一泻汪洋;奇花初胎;有作其芒;来日方长 2、高昂、饱含激情3、在少年的肩上。 4、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5、作者极力地歌颂和赞美少年的朝气蓬勃。 6、(1)朝气蓬勃、具有无限光明前途的中国。(2)中国的年轻人。 7、作为当代少年,我觉得自己肩上的责任非常重大。祖国富强要靠我们,祖国强大要靠我们,祖国未来的发展也要靠我们。【过关五】1、形容建筑物异常华丽,光彩夺目。 形容器物精致,结构精巧美观。2、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承上启下3、海宁的安澜园、苏州……武陵春色。4、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更能反衬英法联军的罪恶行径,激起读者的痛心与仇恨。5、不能删去。“凡是”“统统”两个词表现了侵略者的贪婪、野蛮;这些词更激起我们对强盗贪得无厌的憎恨。【过关六】1、打比方。 将“太阳”比作“大火球”,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太阳会发光发热的特点。 2、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3、地面上的水被太阳晒着的时候,吸收了热,变成了水蒸气。空气上升时,温度下降,其中的水蒸气凝成了无数的小水滴,飘浮在空中,变成云。云层里的小水滴越聚越多,就变成雨或雪落下来。 4、彩虹、海市蜃楼等现象。【过关七】1、节约 酷热 慢慢 依然 精巧2、整整齐齐 开开心心3、无锡师范送“我”上学的路上为“我”缝棉被。4、A5、父亲摇着船把我带到人生的一个个驿站,这条船承载着的是父亲无尽的期望。紧扣题目“舟”一步步地深化主题。【过关八】1、夜深千帐灯 聒碎乡心梦不成2、清 纳兰性德 词牌名故园无此声、 路途之艰难山一程,水一程- 气候之恶劣风一更,雪一更一 队伍之庞大3、夜深千帐灯- 思乡之情切4、示例: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过关九】1、鱼肚色、红晕、彩云、翩翩飞舞。2、清闲舒适。这里指闲静安逸的人及心情 心境开阔,精神愉快。旷:开阔;怡:愉快。心境开阔,精神愉快。3、M mu b4、春天最美是黎明,春天最美是黎明。秋天最美是黄昏。冬天最美是早晨。5、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夕阳西沉,夜幕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愈发叫人心旷神怡。6、写景时运用动静结合,二者是相互衬托,相辅相成的作用,以静来凸显的活力与灵动,以动来衬托静的柔婉与淡雅,正所谓静如处子,动如脱兔,这样写出的景色才会传神动人。例如: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这里就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夜的寂静和萤火虫舞蹈相互衬托夜的寂静。【过关十】1、朱熹 理学 教育 2、心(思想)不在这里,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思想)、眼睛不集中专一,只是随随便便诵读,一定不能记住,即使(暂时)记住了,也不可能记忆长久。 3、作者强调了“心到”的重要,这是因为“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4、读书要做到“三到”,即“心到”“眼到”和“口到”。5、张雪,读书的时候应该做到心到、眼到和口到,这样读书才有效果,否则读过之后,还是记不住,即便记住了,也不能记得长久。6、想要做到心到,先要放平心态,确定心无杂念,没有别的事情困扰着自己,读进去即可。可以用笔辅助读书,也可以在安静的地方读书,读书时要做到心无杂念,自然会被书中的文字吸引了。 7、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考点过关卷】•专项篇——课内阅读理解(二)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过关一】桂 花雨(节选)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如果让它开过了,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吹落,比摇下来的香味就差多了。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我念中学的时候,全家到了杭州。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秋天,我常到那儿去赏桂花。回家时,总要捡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1、选段围绕桂花主要讲了( )。 A.晒桂花 B.泡茶叶 C.摇花乐 D.桂花美 2、“浸”在选段中出现了 次,“浸”字写出了 。 3、读文章画“____”的句子,完成练习。 (1)下列对母亲的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家乡院子里的桂花的香气的确胜过了杭州小山上的花。 B.母亲之所以有这种感觉是因为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是自家栽的,杭州小山上的桂花是给大众观赏的。 C.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浸透了母亲的心血和汗水,是母亲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 D.母亲说这句话的目的是说明杭州的桂花比家乡的桂花要香。 (2)仿照画线句的手法,写一写妈妈做的饭菜好吃。 4、文章借桂花抒情,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哪些情感。(任答两点) 【过关二】冀中的地道战(节选)说起地道战,简直是个奇迹。在广阔平原的地底下,挖了不计其数的地道,横的,竖的,直的,弯的,家家相连,村村相通。敌人来了,我们就估到地道里去,让他们扑个空;敌人走了,我们就从地道里出来,照常种地过日子,有时候还要打击敌人。靠着地道这种坚强的堡垒,冀中平原上的人民坚持了敌后游击战争。 地道的式样有一百多种。就拿任丘的来说吧,村里的地道挖在街道下面,跟别村相通的地道挖在庄稼地下面。地道有四尺多高,个儿高的人弯着腰可以通过;地道的顶离地面三四尺,不好碍上面种庄稼。地道里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大洞,洞顶用木料撑住,很牢靠。大洞四壁又挖了许多小洞,有的住人,有的拴牲口,有的搁东西,有的作厕所。一个大洞容得下一百来人,最大的能容二百多人。洞里经常准备着开水、干粮、被子、灯火,在里面住上个三五天不成问题。洞里有通到地面的气孔,从气孔里还能漏下光线来。气孔的口子都开在隐蔽的地方,敌人很难发现。人藏在洞里,既不气闷,又不嫌暗。有的老太太把纺车也搬进来,还嗡嗡嗡地纺线呢【资料链接】1942年-1944年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在我国华北地区实行野蛮的“烧光、抢光、杀光”政策。为了粉碎敌人的“大扫荡”,冀中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创新斗争方式,采用地道战狠狠地打击敌人。 1、根据选文内容及【资料链接】填空。 地道战是 时期,冀中人民为了 的一种作战方式。 2、及时概括可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提高阅读速度。第2自然段主要写了( )。 A.地道数量多 B.地道很隐蔽 C.地道式样多 D.地道构造奇 3、选文中画“ ”的例子有怎样的作用? 4、【资料链接]中说地道战是黄中人民”创新斗争方式”的体现,你认为地道故“新”在哪里?结合选文内容,至少写出两方面。 【过关三】牛郎织女(一)(节选) 牛郎照看那头牛挺周到。一来是牛跟他亲密;二来呢,他想,牛那么勤勤恳恳地干活,不好好照看它,怎么对得起它呢?他总是挑很好的草地,让牛吃嫩嫩的青草;家里吃的干草,筛得一点儿土也没有。牛渴了,他就牵着它到小溪的上游,让它喝干净的水。夏天天气热,就在树林里休息;冬天天气冷,就在山坡上晒太阳。他把牛身上刷得干干净净,不沾一点儿草叶、土粒。夏天,一把蒲扇不离手,把成群乱转的牛虻都赶跑了。牛棚也打扫得干干净净。在干干净净的地方住,牛舒服,自己也舒服。 牛郎随口哼几支小曲儿,没人听他的,可是牛摇摇耳朵闭闭眼,好像听得挺有味儿。牛郎心里想什么,嘴里就说出来,没人听他的,可是牛咧开嘴,笑嘻嘻的,好像明白他的意思。他常常把看见的、听见的事告诉牛,有时候跟它商量一些事。牛好像全了解,虽然没说话,可是眉开眼笑的,他也就满意了。自然,有时候他还觉得美中不足,要是牛能说话,把了解的和想说的都一五一十地说出来,那该多好呢。 1、分别用一句话概括选文中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第1自然段: 第2自然段: 2、牛郎为什么会照看那头牛那么周到?请用“ ”在文中画出原因。 3、默读选文,说说牛郎和老牛是怎么相处的。 4、画“ ”句子描述的情节很简略,请你发挥想象,以牛郎的口吻把情节写具体。 5、读了选文,我们可以看出牛郎是 的人。 【过关四】 少年中国说(节选)红日初升, 。河出伏流, 。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 ,矞矞皇皇。干将发硎, 。 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__________。1、将语段补充完整。2、在朗读这段话时,要用 的语调读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3、结合课文,国家的未来责任在谁的肩上? 4、结合课文,说说少年与国家有怎样的关系。 5、作者表达了对少年怎样的感情? 6、文中的“少年中国”与“中国少年”分别指的是什么?(1)少年中国: (2)中国少年: 7、作为当代少年,你觉得你有什么责任? 【过关五】圆明园的毁灭(节选)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衬野。因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文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岛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钢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为一片灰烬。 1、解释下列词语。 金碧辉煌: 玲珑剔透: 2、用“ ”画出选文中的过渡句,该句所起的作用是 。 3、用“ ”画出各地的风景名胜。 4、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为什么要写它如此辉煌的过去? 5、“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句中的“凡是”“统统”能删掉吗?为什么? 【过关六】太阳(节选)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五千多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 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有了太阳,地球上的庄稼和树木才能发芽、长叶、开花、结果;鸟、兽、虫、鱼才能生存、繁殖。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就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我们吃的粮食、蔬菜、水果、肉类,穿的棉、麻、毛、丝,都和太阳有密切的关系。埋在地下的煤炭,看起来好像跟太阳没有关系,其实离开太阳也不能形成,因为煤炭是由远古时代的植物埋在地层底下变成的。地面上的水被太阳晒着的时候,吸收了热,变成了水蒸气。空气上升时,温度下降,其中的水蒸气凝成了无数的小水滴,飘浮在空中,变成云。云层里的小水滴越聚越多,就变成雨或雪落下来。太阳晒着地面,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多,那里的空气就比较热;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少,那里的空气就比较冷。空气有冷有热,才能流动,成为风。 1、选文第一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2、选文第二自然段从太阳与动植物、太阳与人类生活、太阳与煤的形成三个方面,说明了 。 3、结合选文内容,说说太阳对雨或雪的形成有什么作用? 4、除了文中提到的,你还知道我们身边的哪些事物与太阳有关? 【过关七】父爱之舟(节选)为了节省路费,父亲又向姑爹借了他家的小渔船,同姑爹两人摇船送我到无锡。时值暑天,为避免炎热,夜晚便开船,父亲和姑爹轮换摇橹,让我小舱里睡觉。但我也睡不好,因为确确实实已意识到考不取的严重性,自然更未能领略到满天星斗、小河里孤舟缓缓夜行的诗画意境。船上备一只泥灶,自己煮饭吃,小船兼作旅店和饭店,节省了食宿费。只是我们的船不敢停到无锡师范附近,怕被别的考生及家长们见了嘲笑。……老天不负苦心人,他的儿子考取了。送我去入学的时候,依旧是那只小船,依旧是姑爹和父亲轮换摇船。不过父亲不摇橹的时候,便抓紧时间为我缝补棉被,因我那长期卧病的母亲未能给我备齐行装。我从舱里往外看,父亲那弯腰低头缝补的背影挡住了我的视线,但这个船舱里的背影便也就分外明显,永难磨灭了!不仅是背影时时在我眼前显现,鲁迅笔底的乌篷船对我也永远是那么亲切。虽然姑爹小船上盖的只是破旧的篷,远比不上绍兴的乌篷船精致,但姑爹的小渔船仍然是那么亲切,那么难忘……我什么时候能够用自己手中的笔,把那只载着父爱的小船画出来就好了!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节省——( ) 炎热——( ) 缓缓——( )依旧——( ) 精致——( )2、写词语。例:确确实实(AABB): 3、用一句话概括第二段话所描绘的场景。 4、姑爹的小船让人感到亲切的原因是( )。A、因为这只小船承载了父亲对儿子浓浓的爱。B、因为这只小船对作者来说非常熟悉。C、因为这是姑爹的小船,姑爹是作者的亲人。课文中四次写到了姑爹的小渔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过关八】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风一更,雪一更, ,故园无此声。把词补充完整。2、这首词的作者是 代的 ,“长相思”是这首词的 。3、连一连。故园无此声 路途之艰难山一程,水一程 气候之恶劣风一更,雪一更 队伍之庞大夜深千帐灯 思乡之情切4、这首词表达了词人行军在外时强烈的思乡之情。你还知道哪些表达思乡之情的名句?请写出连续的两句。 【过关九】四季之美春天最美是黎明。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 )的天空,染上微微的( ),飘着红紫红紫的( )。 夏天最美是夜晚。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 )。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 秋天最美是黄昏,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夕阳西沉,夜幕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愈发叫人心旷神怡。 冬天最美是早晨,落雪的早晨当然美,就是在遍地铺满白霜的早晨,或是在无雪无霜的凛冽的清晨,也要生起熊熊的炭火。手捧着暖和的火盆穿过走廊时,那闲逸的心情和这寒冷的冬晨多么和谐啊!只是到了中午,寒气渐退,火盆里的火炭,大多变成了一堆白灰,这未免令人有点儿扫兴。 1、文中括号内填上正确的词语。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1)闲逸: (2)心旷神怡: 3、查字典时,用音序查字法查“幕”,先查( ),再查( )。“幕”在字典中的解释有:a、古代战争期间将帅办公的地方。b、覆在上面的帐,C、垂挂在舞台前部的帷帐。d.戏剧较完整的段落,亦喻生活中的情景。文中“夜幕”一词中的“幕”的意思应选( )。 4、用横线画出每段话的中心句。 5、找出文中三处动态描写的语句,用波浪线画出。 6、作者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方法描写景物。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从文中找出例子加以说明。 【过关十】 古人谈读书(二)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1、本文的作者是宋代的 ,著名的 家、 家。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3、作者在“三到”中,强调了什么的重要性?为什么?(用原文短句正面回答) 4、作者在这段话中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5、张雪经常嘴在读书,心却飞到别处去了,请你用这篇短文蕴含的道理来劝劝她。 6、说一说,读书如何做到心到? 7、你还知道哪些好的读书方法?写一写。 参考答案 【过关一】1、C2、两 桂花香气弥漫3、(1)C (2)示例:饭店里的饭菜再好吃,在我心里也比不上妈妈做的饭菜。 4、示例:①对家乡桂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②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③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任答两点)【过关二】1、抗日战争粉碎敌人的“大扫荡”2、D 3、文章通过这个例子,充分说明了地道构造合理,很安全,不气闷,有亮光的特点。4、①地道设置地点巧妙,出口隐蔽,不容易被发现;②地道的结构坚固,构造巧妙,既能躲避敌人,有效地传递信息,又能为群众提供足够的生活空间。【过关三】1、[示例]牛郎细心照看老牛。 牛郎和老牛亲密相处。2、一来是牛跟他亲密;二来呢,他想,牛那么勤勤最思地干活,不好好照看它,怎么对得起它呢?3、牛郎善待老牛,无论塞暑,事事都细心照看:车郎把老牛当作亲人,常常把看见的,听见的事告诉老牛,老牛仿佛也和他有了默契。 4、[示例]牛郎把头靠在牛脖子上,说:“老牛,你知道吗?今天我上山看见一只小免被捕兽夹夹住了,流了好多血,我救下了它,给它包扎了伤口。”老牛眯缝着眼睛看着牛郎,还不时发出哞哞声,仿佛在夸奖牛郎:“你真是好样的!” 5、[示例]勤劳、细心、善良 【过关四】1、其道大光;一泻汪洋;奇花初胎;有作其芒;来日方长 2、高昂、饱含激情3、在少年的肩上。 4、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5、作者极力地歌颂和赞美少年的朝气蓬勃。 6、(1)朝气蓬勃、具有无限光明前途的中国。(2)中国的年轻人。 7、作为当代少年,我觉得自己肩上的责任非常重大。祖国富强要靠我们,祖国强大要靠我们,祖国未来的发展也要靠我们。【过关五】1、形容建筑物异常华丽,光彩夺目。 形容器物精致,结构精巧美观。2、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承上启下3、海宁的安澜园、苏州……武陵春色。4、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更能反衬英法联军的罪恶行径,激起读者的痛心与仇恨。5、不能删去。“凡是”“统统”两个词表现了侵略者的贪婪、野蛮;这些词更激起我们对强盗贪得无厌的憎恨。【过关六】1、打比方。 将“太阳”比作“大火球”,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太阳会发光发热的特点。 2、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3、地面上的水被太阳晒着的时候,吸收了热,变成了水蒸气。空气上升时,温度下降,其中的水蒸气凝成了无数的小水滴,飘浮在空中,变成云。云层里的小水滴越聚越多,就变成雨或雪落下来。 4、彩虹、海市蜃楼等现象。【过关七】1、节约 酷热 慢慢 依然 精巧2、整整齐齐 开开心心3、无锡师范送“我”上学的路上为“我”缝棉被。4、A5、父亲摇着船把我带到人生的一个个驿站,这条船承载着的是父亲无尽的期望。紧扣题目“舟”一步步地深化主题。【过关八】1、夜深千帐灯 聒碎乡心梦不成2、清 纳兰性德 词牌名故园无此声、 路途之艰难山一程,水一程- 气候之恶劣风一更,雪一更一 队伍之庞大3、夜深千帐灯- 思乡之情切4、示例: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过关九】1、鱼肚色、红晕、彩云、翩翩飞舞。2、清闲舒适。这里指闲静安逸的人及心情 心境开阔,精神愉快。旷:开阔;怡:愉快。心境开阔,精神愉快。3、M mu b4、春天最美是黎明,春天最美是黎明。秋天最美是黄昏。冬天最美是早晨。5、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夕阳西沉,夜幕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愈发叫人心旷神怡。6、写景时运用动静结合,二者是相互衬托,相辅相成的作用,以静来凸显的活力与灵动,以动来衬托静的柔婉与淡雅,正所谓静如处子,动如脱兔,这样写出的景色才会传神动人。例如: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这里就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夜的寂静和萤火虫舞蹈相互衬托夜的寂静。【过关十】1、朱熹 理学 教育 2、心(思想)不在这里,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思想)、眼睛不集中专一,只是随随便便诵读,一定不能记住,即使(暂时)记住了,也不可能记忆长久。 3、作者强调了“心到”的重要,这是因为“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4、读书要做到“三到”,即“心到”“眼到”和“口到”。5、张雪,读书的时候应该做到心到、眼到和口到,这样读书才有效果,否则读过之后,还是记不住,即便记住了,也不能记得长久。6、想要做到心到,先要放平心态,确定心无杂念,没有别的事情困扰着自己,读进去即可。可以用笔辅助读书,也可以在安静的地方读书,读书时要做到心无杂念,自然会被书中的文字吸引了。 7、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语文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5dd06cfaa1fe0fadf633abb41c796ed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