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3-2024学年度东北育才学校高中部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语文答案

    2023-2024学年度东北育才学校高中部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语文答案第1页
    2023-2024学年度东北育才学校高中部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语文答案第2页
    2023-2024学年度东北育才学校高中部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语文答案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3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2024学年度东北育才学校高中部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语文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度东北育才学校高中部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语文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6.C(C.“他心中是有几分羡慕和期盼的”错。“真的走出去了”的代价是“死掉”,这不是小豆子的期盼。行文中“真的走出去了”是说小癞子终于解脱了,也最终回不来了,是小豆子内心那份良善的体现。)
    7.A(A.“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世态炎凉的普遍性”错。“全没上心”不是表现世态炎凉的普遍性,而是师兄弟们都还是孩子,不懂小癞子的绝望,只将其看作平常玩笑罢了。)
    8.①叠词。“袅袅糯糯”“凄凄迷迷”具有韵律美。②通感。“袅袅糯糯”用视觉和触觉(感觉)写听觉,生动写出了声音的轻盈、绵长。③比喻、夸张。唱腔像绣花针连着线将人往上提至九霄云外,形象生动地表现出小豆子唱戏时气息弱而不断的情状,表现其扎实的基本功。④多用短句,短促而悲切,与上文的唱词内容相得益彰。
    9.①显示着时令变化。孩子们在梨园学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②体现了人世苦难。小豆子、小癞子等人的学戏遭遇,就如同“暑”去之后的“寒”来,“春”去之后的“秋”来,温情时刻太短,寒凉才是底色,学艺卖身,生死由命,悲苦无奈。③暗含着悲剧轮回。民不聊生的战乱年代,底层小人物处境悲惨,永难翻身。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10.BDF
    【解析】句意:齐国田单后来与骑劫交战,果然设置骗局用计谋迷惑燕军,结果在即墨城下把骑劫的军队打得大败,接着辗转战斗追逐燕军。
    11.C 【解析】《阿房宫赋》中“幸”为皇帝的宠幸。
    12.D【解析】“苏轼认为燕惠王不够贤明,最终使乐毅逃离燕国,而而乐毅作为一名主将,其“不忍”之心是他未能成功伐齐的根本原因”理解有误,原文表述为“论者以为燕惠王不肖,用反间,以骑劫代将,卒走乐生。此其所以无成者,出于不幸,而非用兵之罪”,是“论者”认为而不是苏轼,苏轼的观点在后面。
    13.(1)遭到侮辱以至诽谤,毁坏先王的名声,这是我所最害怕的事情。(“离”“堕”“所大恐”各1分,句意1分。“离”,遭受;“隳”,毁坏/损害;“所大恐”,最害怕的事情。)
    (2)想称王就称王,不想称王就要明白所处的位置,不能使两头都失去而被天下人讥笑。
    (“王”“审”“为”各1分,句意1分。“王”,称王/推行王道;“审”,明白/深知;“为”,表被动。)超然客公众号
    14.①燕国兼并齐国,不符合他国利益。②未能急攻,错失良机。③未能休兵安民,消磨齐人斗志。(一点1分,答对三点得满分。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参考译文】
    材料一:
    燕昭王派乐毅担任上将军。乐毅于是统一指挥着赵、楚、韩、魏、燕五国的军队去攻打齐国,在济水西边大败齐国军队。燕昭王大喜,把昌国封给乐毅,封号叫昌国君。当时燕昭王把在齐国夺取缴获的战利品带回了燕国,而让乐毅继续带兵进攻还没拿下来的齐国城邑。乐毅攻下齐国城邑七十多座,都划为郡县归属燕国,只有莒和即墨没有收服。这时恰逢燕昭王死去,他的儿子立为燕惠王。惠王从做太子时就曾对乐毅有所不满,等他即位后,齐国的田单了解到他与乐毅有矛盾,就对燕国施行反间计,造谣说:“齐国城邑没有攻下的仅只两个城邑罢了。而不及早拿下来的原因,听说是乐毅与燕国新即位的国君有怨仇,乐毅断断续续用兵故意拖延时间姑且留在齐国,朝着南面在齐国称王。”当时燕惠王本来就已经怀疑乐毅,又受到齐国反间计的挑拨,就派骑劫代替乐毅任将领,并召回乐毅。乐毅心里明白燕惠王派人代替自己是不怀好意的,害怕回国后被杀,便向西去投降了赵国。齐国田单后来与骑劫交战,果然设置骗局用计谋迷惑燕军,结果在即墨城下把骑劫的军队打得大败,接着辗转战斗追逐燕军,收复了齐国的全部城邑。燕惠王很后悔派骑劫代替乐毅,又怨恨乐毅投降赵国,恐怕赵国任用乐毅乘着燕国兵败疲困之机攻打燕国。燕惠王就派人去赵国责备乐毅,同时向他道歉说:“将军误听传言,认为跟我有嫌隙,就抛弃了燕国而归附赵国。将军为自己打算那是可以的,可是又怎么对得住先王待将军的一片深情厚意呢?”乐毅写了一封回信给惠王,信中说:遭到侮辱以至诽谤,毁坏先王的名声,这是我所最害怕的事情;面临难以预测的罪过,把幸免于杀身之祸作为个人取利的机会,这是恪守道义的人所不敢作出的事情。古代的君子,绝交时不说别人的坏话,我虽然无能,但多次聆听君子的教导了。
    材料二:
    唉!乐毅本是战国时期的英雄。议论的人认为,是因为燕惠王不够贤明,才会被敌人用了反间计,用骑劫顶替乐毅为将,才最终使乐毅逃离燕国。然而,假设当时燕昭王还在位,即使齐国的反间计不能得逞,乐毅也终究会失败。为什么呢?因为燕国想吞并齐国,但是这却并不符合秦国、楚国和三晋之国(赵、魏、韩)的利益。乐毅用百倍于敌人的兵力,连续几年都攻不下两座城池,并不是他的智谋和力量不够,而是因为他打算用仁义来使齐国的百姓顺服,所以不能够狠心猛攻城池而导致这样的结果。因为齐国人苦于湣王的暴政,乐毅如果这时候撤退而停止战争,治理政务,放宽赋税劳役,使农民能够到回到家乡,使老人小孩生活安定,使得齐国人不再有斗志,那么田单之辈又利用谁跟他去作战呢!哎呀!想称王就称王,不想称王就要明白所处的位置,不能使两头都失去而被天下人讥笑。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15.D(颈联“只欠”一词说明遗憾的是假山之上还缺少野生动物。此句作一转折,翻进一层表现诗人的审美趣味,说明人造之景巧夺天工,毕竟比不上万象皆备的大自然,点明所咏乃是假山。)
    16.尾联句意为:谁陪伴徐都官游览这座新建的假山,(当然答案是我)请问徐都官可肯邀请里中老者来一同游览。表面上,是说与人分享,其乐更甚;深一层的意思是,为官者当与民同乐。写出希望徐都官能与民同乐的心意,显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
    【解析】“谁侍巾鞲此游乐,里中遗老肯相呼”意思是:谁陪侍你在这园中尽情游乐,可肯召唤乡里的老者相伴相随?诗人撇开自已和朋友,着意提到“里中遗老”(遗老,指老者),颇耐寻味。徐都官新居假山既成,却未“对外开放”,连里中老者亦未能一饱眼福。诗人既以先游为快,也就想到这一层,才有此一问。这一联化用杜甫《客至》“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句意,而含意颇深,表面上,是说与人分享,其乐更甚;深一层的意思是,为官者当与民同乐。这与诗人好友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末尾一段的措意不谋而合。于是诗的境界得到提高。只是诗人不说“应”相呼而只问“肯”否,措辞很委婉,希望徐都官能与民同乐的心意,显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1)列缺霹雳 丘峦崩摧
    (2)忧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
    (3)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长歌行》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王翰《凉州词》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静夜思》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白居易《观刈麦》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白居易《长恨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李贺《李凭箜篌引》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柳永《凤栖梧》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苏轼《海棠》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朱熹《春日》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朱熹《观书有感》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李白《客中行》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偶成》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张孝祥《念奴娇 过洞庭》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8.(3分)(1)耳濡目染(2)车水马龙/川流不息/摩肩接踵/熙熙攘攘/人山人海/人头攒动(3)添砖加瓦/竭尽心力[3分,每空1分。]
    19.(4分)①前半句是反喻,本体和喻体相反,强调中国的社会格局不像一捆捆扎清楚的柴一样分为一个个团体,界限分明;②后半句是正喻,本体和喻体相似,意在说明中国的社会结构以“己”为中心,社会关系逐渐推出,且讲究差序。[4分,每点2分]
    20.(3分)D【解析】“运动能够燃烧脂肪”中的“燃烧”意为消耗。A项中的“燃烧”意为物质燃烧;B项中的“燃烧”意为迸发,褒义;C项中的“燃烧”意为爆发、被引燃。
    21.(6分)
    (1)缓解一天的压力
    (2)首先要充分热身
    (3)补充能量很有必要
    [6分,每处2分,符合语境及字数要求即可。]
    22.(4分)①晨跑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快身体代谢,有效燃烧脂肪,帮助达成瘦身目的。(或:晨跑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快身体代谢,有效燃烧脂肪,有助于完成瘦身计划。)②夜跑一忌过晚,二要选择安全合适的地点,避免照明条件不佳导致运动损伤。
    [4分,每处2分。]
    四、写作(60分)
    23.参考2023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解析】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的材料作文题。
    材料由闻一多《红烛》中的诗句和动画电影《深海》的台词组成。闻一多的诗句描写红烛的默默奉献,以此实现自己的价值;《深海》的台词主要写用自己的光照亮自己,挨过艰难时刻。这两句台词表达的意思不同,前者倾向别人,后者倾向自己。
    闻一多的诗句,主要强调为别人,默默奉献,实现自己的价值。做人可以像红烛一样,默默奉献自己,我们很多时候也把默默奉献的人比喻成红烛,尤其人们喜欢把教师喻成红烛,“蜡炬成灰泪始干”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不少,并且我们也期待社会中这样的人越来越多,只有人人都愿意奉献,我们的社会才会越来越温暖。《深海》中的台词,主要强调为自己,但是这里面也包含有积极意义,当我们深处人生寒冷或黑夜当中时,不要放弃自己,用自己的光照亮自己,给自己希望,让自己走出困境,迎接光明的未来。当然,如果从另外角度来看,哪怕是微小的光,也不能只照亮自己,也可以照亮别人。
    因此说,我们如果综合诗句台词,可以立意为:做自己的光,更要做别人的光;奉献自己,实现价值等角度。
    写作时可以在开篇引出观点:人应该在奉献自己的时候实现价值。然后在主体部分可以安排论据并列的形式,从各行各业选择在奉献中实现自己价值的例子,此外还需要照应材料中《深海》台词,就是指出如果只是想着照亮自己显得有些狭隘等。最后,突出奉献和价值照应开篇。
    立意:
    1.铁肩担责任,妙手写奉献。
    2.成功在于奉献,敬业成就非凡。
    3.做自己的光,更要做别人的光。
    【例文】
    黑暗世界的烛光,迷茫内心的心火
    红烛啊,燃烧躯体放出光芒,流下脂膏馈赠世界,他是无数人眼中的光。心火啊,默默绽放于胸膛,是自己的一道微光,指引自己不再迷茫。烛光与心火,究竟谁燃得更滚烫?
    红烛无畏,烛光摇摇,亦可驱散黑暗。躯体渐短,依旧竭力燃烧,无私奉献。
    山歌烂漫,邓小岚是马兰村里孩子们的烛光,她纵情燃烧,为孩子们照出一条通向远方的音乐之路,而蜡炬成灰泪始干,自己却永远留在了马兰,献出了所有的光芒。残疾人陆鸿,虽有先天不便,不被看好,但依旧用自己的努力让引线点燃,照亮残疾人的尊严,点燃他们也能成为烛光的信心。当疫情的黑暗笼罩社会时,无数的医护人员挺生而出,他们就是一道道烛光,点亮了中国。在人生的路上,将蜡一滴一滴地滴过去,制成一条光路,虽自觉瘦弱,但依旧满足无悔。
    鲁迅曾说:“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做一柱红烛,燃烧着走完自己的全部路程。
    心火默默,做自己的光,虽无法照亮他人,但可温暖自己。
    不是每个人都能如愿做一道照亮他人的光。深海的主人公是一个患有抑郁症的小孩,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却又无时无刻不为别人着想,发出了光却让自己迷茫于黑暗之中。迷茫时,做自己的光,不需要太亮,也不需要过多为别人着想,支撑自己度过艰难的时光,才能拥有照亮他人的力量。照亮自己,不为世界带来黑暗,静静的献出微茫。
    在心里放光,人生才不会荒芜。不羡太阳耀眼,但应眼里有光。
    无论是心火还是烛光,都放出了光芒。生如夏花般绚烂,做一道烛光,照亮自己的同时温暖世界。生亦可如秋叶般静美,照亮自己,做自己的英雄。两者都以不同的方式对抗着黑暗,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更应理解不同的发光方式。我们应有着生如红烛的理想,渴望映射在无数人的眼眸,不惧困难,无私奉献,让赤红的脂膏如同流动的鲜血,涌动我们的千里之任的意志。我们也应赞美那心中的火焰,纵使难明于黑暗,依旧不堕入其中,默默地指引自己走向远方。
    只要心中能够放出光芒,生命就会承受寒冬与黑夜。我坚信:烛光照亮世界,心火涌动灵魂。虽虽光亮有别,热血同样滚烫。

    相关试卷

    2023-2024学年度东北育才学校高中部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语文: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度东北育才学校高中部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语文,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辽宁省东北育才学校高中部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语文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辽宁省东北育才学校高中部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语文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辽宁卷】辽宁省2023-2024学年度东北育才学校高中部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

    这是一份【辽宁卷】辽宁省2023-2024学年度东北育才学校高中部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文件包含2023-2024学年度东北育才学校高中部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docx、2023-2024学年度东北育才学校高中部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