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 新教材2024版高中化学第4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1节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第2课时元素周期表核素课后提能训练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试卷 0 次下载
- 新教材2024版高中化学第4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1节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第3课时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课后提能训练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试卷 0 次下载
- 新教材2024版高中化学第4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2节元素周期律第1课时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课后提能训练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试卷 0 次下载
- 新教材2024版高中化学第4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2节元素周期律第2课时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课后提能训练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试卷 0 次下载
- 新教材2024版高中化学第4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3节化学键课后提能训练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试卷 0 次下载
新教材2024版高中化学综合检测卷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展开
这是一份新教材2024版高中化学综合检测卷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共9页。
综合检测卷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以人为本,注意安全。下列与实验有关的图标中,与其名称相匹配的是( )A.洗手: B.用电:C.热烫: D.排风:【答案】A2.古籍记载的食盐生产过程:“粗盐溶解成饱和之盐卤,滤净泥渣流入澄清池”“汲水而上,入于釜中煎炼,顷刻结盐,色至成白”。若实验室模拟上述过程,不涉及的操作是( )【答案】C3.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为一种名为“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1.3 nm)恢复了磁性。“钴酞菁”分子的结构和性质与人体内的血红素及植物体内的叶绿素非常相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钴酞菁”分子能透过半透膜B.“钴酞菁”分子分散在水中所形成的分散系带电C.此项工作可以用来改变分子的某些物理性质D.“钴酞菁”分子分散在水中所形成的分散系为溶液【答案】C4.下列物质中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是( )A.KCl B.N2C.Na2SO4 D.H2O【答案】C5.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A.向FeCl2溶液中通入Cl2反应生成FeCl3溶液:Fe2++Cl2===Fe3++2Cl-B.CO2通入过量的NaOH溶液:CO2+OH-===HCO eq \o\al(-,3) C.大理石溶于硝酸:CaCO3+2H+===Ca2++CO2↑+H2OD.碳酸钡和稀硫酸:BaCO3+2H+===Ba2++CO2↑+H2O【答案】C【解析】A项中电荷不守恒,应为2Fe2++Cl2===2Fe3++2Cl-;B项应为CO2+2OH-===CO eq \o\al(2-,3) +H2O;D项BaCO3虽然是难溶物,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写化学式,但溶解时又生成了难溶物BaS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应为BaCO3+2H++SO eq \o\al(2-,4) ===BaSO4↓+H2O+CO2↑,D项错误。6.在预防新冠感染中,化学消毒剂发挥了重要作用,以下不是利用氧化性来消毒的是( )A.“84”消毒液 B.75%酒精C.臭氧 D.H2O2【答案】B7.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氮分子的电子式:NN B.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C.氯化钙的电子式:Ca2+[ eq \o\al(·,·) eq \o(Cl,\s\up6(··),\s\do4(··)) eq \o\al(·,·) ] eq \o\al(-,2) D.水分子的结构式: eq \a\vs4\al\co1(OHH)【答案】D8.利用传感器和信息处理终端对氯水的光照实验进行数据采集与分析得到以下图像,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eq \o(\s\up7(),\s\do5(图1)) eq \o(\s\up7(),\s\do5(图2)) eq \o(\s\up7(),\s\do5(图3))A.图1可为光照过程中氯水的pH变化情况B.图2可为光照过程氯水中氯离子浓度的变化情况C.图3可为光照过程中氯气在瓶中的体积分数D.氯水应保存在配有玻璃塞的棕色细口瓶中【答案】C【解析】在光照条件下HClO会分解生成HCl和O2,pH减小,A、B均正确;随着反应的进行,Cl2会越来越少,C错误;氯水见光会分解,故应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D正确。9.下列几种物质的保存方法不正确的是( )A.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 B.过氧化钠要密封保存C.漂白粉可以在敞口容器中长期存放 D.氯水保存在棕色瓶中并放在冷暗处【答案】C【解析】漂白粉会与空气中的H2O、CO2反应,故要密封保存,C错误。10.佳佳同学炒菜时不小心把少许食盐洒在炉火上,可看到( )A.黄色火焰 B.绿色火焰C.紫色火焰 D.洋红色火焰【答案】A11.实验室中配制250 mL 0.1 mol·L-1NaCl溶液,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 eq \o(\s\up7(),\s\do5(A. 试管)) eq \o(\s\up7(),\s\do5(B. 蒸馏烧瓶)) eq \o(\s\up7(),\s\do5(C. 容量瓶)) eq \o(\s\up7(),\s\do5(D. 酒精灯))【答案】C12.物质分类在逻辑上存在如下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碳酸盐与钠盐属于包含关系 B.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交叉关系C.分散系与胶体属于包含关系 D.混合物与空气属于并列关系【答案】C【解析】钠盐和碳酸盐不属于包含关系,A错误;化合物包含氧化物,二者属于包含关系,B错误;分散系包括胶体,二者属于包含关系,C正确;混合物包含固体混合物、气体混合物、液体混合物等,混合物与空气属于包含关系,D错误。13.类比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的思维方法。下列陈述Ⅰ及推理陈述Ⅱ均正确的是( )【答案】C14.若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关于0.3 mol/L的MgCl2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100 mL该溶液中含有Mg2+、Cl-总数为0.3NAB.100 mL该溶液中含有Mg2+数目是0.1NAC.1 L该溶液中Mg2+的浓度是0.3 mol/LD.1.5 L该溶液中Cl-的浓度是4.5 mol/L【答案】C【解析】100 mL该溶液中含有Mg2+、Cl-总数为0.09NA,A错误;100 mL该溶液中含有Mg2+数目是0.03NA,B错误;1.5 L该溶液中Cl-的浓度是0.6 mol/L,D错误。15.规范操作是实验安全的保障。下列操作符合实验安全要求的是( )A.将未用完的Na丢入废液缸B.用力吸闻集气瓶中SO2的气味C.皮肤不慎接触烧碱立即用抹布擦D.用漏斗向酒精灯缓慢注入适量酒精【答案】D16.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主要能量来源是砷化镓(GaAs)太阳电池阵,其中Ga与Al同主族,化学性质相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砷化镓属于金属材料B.GaAs中As的化合价是-3价C.镓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D.镓元素在周期表的第四周期第ⅢA族【答案】A17.如图所示仪器可用于实验室制备少量无水FeCl3,仪器连接顺序正确的是( )A.a—b—c—d—e—f—g—h B.a—e—d—c—b—h—i—gC.a—d—e—c—b—h—i—g D.a—c—b—d—e—h—i—f【答案】B【解析】按制气→除HCl→除H2O→制备FeCl3→吸收Cl2顺序连接。18.以物质的类别为横坐标,以铁的化合价为纵坐标绘制的“价类二维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B、C点对应的物质元素种类相同B.E到D过程中亚铁离子会失去电子C.A在氧气中燃烧生成CD.若D、E点对应的物质类别是碱,则E转化为D的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答案】C19.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中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A.Fe eq \o(―――→,\s\up7(Cl2),\s\do5(△))FeCl2 eq \o(―――→,\s\up7(NaOH))Fe(OH)3 B.Fe eq \o(―――→,\s\up7(稀HCl))H2 eq \o(―――→,\s\up7(Cl2),\s\do5(点燃))HClC.Na eq \o(―――→,\s\up7(空气),\s\do5(常温))Na2O2 eq \o(―――→,\s\up7(CO2))Na2CO3 D.Fe eq \o(―――→,\s\up7(H2O),\s\do5(高温))Fe3O4 eq \o(―――→,\s\up7(△))O2【答案】B20.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与b原子次外层的电子数相同;c所在周期数与族数相同;d与a同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d>c>b>a B.4种元素中b的金属性最强C.c的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碱 D.d单质的氧化性比a单质的氧化性强【答案】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共40分,请按要求作答)21.(11分)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①~⑥在表中的位置,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1)元素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2)元素②、③形成离子的半径(填离子符号):________>________。(3)元素⑤、⑥形成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填化学式,下同):________>________;元素③、④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__________>__________。(4)元素③和⑥在加热条件下可形成化合物,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元素④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与元素③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稀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1分,未标注的每空1分)(1)(2)F- Na+(3)HCl H2S NaOH Al(OH)3(4)2Na+Cl2 eq \o(=====,\s\up7(△))2NaCl(2分)(5)Al(OH)3+OH-===[Al(OH)4]-(2分)【解析】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①~⑥分别是N、F、Na、Al、S、Cl。 则:(2)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时离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则元素②、③形成离子的半径大小顺序是F->Na+。(3)同周期自左向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则元素⑤、⑥形成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是HCl>H2S,金属性越强,其对应碱的碱性越强,则NaOH>Al(OH)3。(5)元素④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氢氧化铝,元素③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氢氧化钠,二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Al(OH)4]-。22.(11分)Ⅰ.某厂废水中可能有下列阴离子中的一种或几种:SO eq \o\al(2-,4) 、CO eq \o\al(2-,3) 、Cl-。(1)当溶液中有大量H+存在时,则不可能有________存在。(2)当溶液中有大量Ba2+存在时,则溶液中不可能有________存在。(3)当溶液中有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阳离子存在时,上述所有阴离子都不可能存在。Ⅱ.已知X是某金属单质,X、A、B、C含同一种元素,可发生如下转化:(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X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2)写出以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1分,未标注的每空1分)Ⅰ.(1)CO eq \o\al(2-,3) (2)SO eq \o\al(2-,4) 、CO eq \o\al(2-,3) (3)Ba2+ Ag+(合理即可)Ⅱ.(1)Al Na[Al(OH)4] AlCl3(2)2Al+2OH-+6H2O===2[Al(OH)4]-+3H2↑(2分)Al2O3+2OH-+3H2O===2[Al(OH)4]-(2分)【解析】Ⅰ.(1)当溶液中有大量H+存在时,H+与CO eq \o\al(2-,3) 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水;(2)Ba2+可与SO eq \o\al(2-,4) 、CO eq \o\al(2-,3) 分别反应生成BaSO4、BaCO3沉淀;(3)如果溶液中既含有Ba2+又含有Ag+时,则题述所有阴离子都不可能存在。Ⅱ.X可以和酸、碱反应且其为金属单质,则X为Al。23.(11分)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对氯气进行了实验室制备及性质探究,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装置。(1)实验室用装置A制备Cl2。某同学在实验时发现打开A的分液漏斗活塞后,漏斗中液体未流下,你认为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室用装置A制备Cl2,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有8 mol HCl参加反应,则转移的电子总数为________。(3)该装置B中饱和食盐水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通气后C、E两个集气瓶中有色布条的现象,C_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说明具有漂白性的物质是____________(填“Cl2”或“HClO”)。(5)另一个实验小组的同学查阅资料得知:①SO2具有强还原性;②SO2和氯水都具有漂白性。他们猜想将二者混合后的漂白性肯定会更强。他们将制得的SO2和Cl2按1∶1同时通入品红溶液中,结果发现褪色效果并不像想象的那样。请你分析该现象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答案】(11分,未标注的每空1分)(1)分液漏斗上口玻璃塞未打开(2)MnO2+4HCl(浓) eq \o(=====,\s\up7(△))MnCl2+2H2O+Cl2↑(2分) 4NA(3)吸收Cl2中的HCl 尾气处理(4)褪色 不褪色 HClO(5)SO2+Cl2+2H2O===2HCl+H2SO4(2分)【解析】(1)上口塞子没有取下来,打开活塞时,空气无法进入分液漏斗内部,造成分液漏斗内的压强小于大气压强,液体无法流出。(2)实验室制备氯气的反应方程式为MnO2+4HCl(浓) eq \o(=====,\s\up7(△))MnCl2+2H2O+Cl2↑,反应中每有4 mol HCl参与反应,被氧化的氯化氢是2 mol,电子转移为2 mol,若有8 mol HCl参加反应,则转移的电子总数为4NA 。(3)氯气是有毒气体,需要尾气处理,所以装置F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尾气处理,防止污染空气。(4)装置C中通入的Cl2中含有水蒸气,褪色原因是Cl2+H2O===HClO+HCl,进入E中之前Cl2被D中浓H2SO4干燥,干燥有色布条不褪色,说明Cl2不具有漂白性。(5)氯气具有较强的氧化性,二氧化硫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在水溶液中两者按1∶1发生反应SO2+Cl2+2H2O===2HCl+H2SO4,生成物都无漂白性,因而SO2和Cl2按1∶1同时通入品红溶液时,品红溶液并不褪色。24.(7分)工业印刷电路板的制作流程如图所示,其中“蚀刻”所用的就是FeCl3溶液。(1)FeCl3溶液蚀刻印刷铜板的原理是怎样的(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由FeCl2生成Fe或FeCl3,请你写出其化学方程式。(3)反应后的“蚀刻液”中含有哪些金属离子?如果要回收得到Cu和FeCl3,需要怎样设计回收方案?【答案】(7分)(1)2Fe3++Cu===2Fe2++Cu2+。(1分)(2)FeCl2+Zn===ZnCl2+Fe,2FeCl2+Cl2===2FeCl3。(2分)(3)反应后的“蚀刻液”中含有Fe3+、Fe2+、Cu2+等金属离子。从溶液中提取Cu,应向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Fe+Cu2+===Fe2++Cu,Fe+2Fe3+===3Fe2+;然后用盐酸溶解过量的铁粉:Fe+2HCl===FeCl2+H2↑;过滤后,得到Cu,再向滤液中加入新制氯水即可得到FeCl3:2FeCl2+Cl2===2FeCl3。(4分)选项陈述Ⅰ推理陈述ⅡA非金属性:F>Cl溶液的酸性:HF>HClB制Mg(OH)2沉淀:往MgCl2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不再产生白色沉淀制Al(OH)3沉淀:往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不再产生白色沉淀C还原性:I->Br-还原性:S2->O2-D实验室:Cl2+2KBr(aq)===2KCl(aq)+Br2实验室:F2+2KBr(aq)===2KF(aq)+Br2周期ⅠA0ⅡAⅢAⅣAⅤAⅥAⅦA1①②23③④⑤⑥
综合检测卷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以人为本,注意安全。下列与实验有关的图标中,与其名称相匹配的是( )A.洗手: B.用电:C.热烫: D.排风:【答案】A2.古籍记载的食盐生产过程:“粗盐溶解成饱和之盐卤,滤净泥渣流入澄清池”“汲水而上,入于釜中煎炼,顷刻结盐,色至成白”。若实验室模拟上述过程,不涉及的操作是( )【答案】C3.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为一种名为“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1.3 nm)恢复了磁性。“钴酞菁”分子的结构和性质与人体内的血红素及植物体内的叶绿素非常相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钴酞菁”分子能透过半透膜B.“钴酞菁”分子分散在水中所形成的分散系带电C.此项工作可以用来改变分子的某些物理性质D.“钴酞菁”分子分散在水中所形成的分散系为溶液【答案】C4.下列物质中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是( )A.KCl B.N2C.Na2SO4 D.H2O【答案】C5.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A.向FeCl2溶液中通入Cl2反应生成FeCl3溶液:Fe2++Cl2===Fe3++2Cl-B.CO2通入过量的NaOH溶液:CO2+OH-===HCO eq \o\al(-,3) C.大理石溶于硝酸:CaCO3+2H+===Ca2++CO2↑+H2OD.碳酸钡和稀硫酸:BaCO3+2H+===Ba2++CO2↑+H2O【答案】C【解析】A项中电荷不守恒,应为2Fe2++Cl2===2Fe3++2Cl-;B项应为CO2+2OH-===CO eq \o\al(2-,3) +H2O;D项BaCO3虽然是难溶物,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写化学式,但溶解时又生成了难溶物BaS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应为BaCO3+2H++SO eq \o\al(2-,4) ===BaSO4↓+H2O+CO2↑,D项错误。6.在预防新冠感染中,化学消毒剂发挥了重要作用,以下不是利用氧化性来消毒的是( )A.“84”消毒液 B.75%酒精C.臭氧 D.H2O2【答案】B7.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氮分子的电子式:NN B.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C.氯化钙的电子式:Ca2+[ eq \o\al(·,·) eq \o(Cl,\s\up6(··),\s\do4(··)) eq \o\al(·,·) ] eq \o\al(-,2) D.水分子的结构式: eq \a\vs4\al\co1(OHH)【答案】D8.利用传感器和信息处理终端对氯水的光照实验进行数据采集与分析得到以下图像,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eq \o(\s\up7(),\s\do5(图1)) eq \o(\s\up7(),\s\do5(图2)) eq \o(\s\up7(),\s\do5(图3))A.图1可为光照过程中氯水的pH变化情况B.图2可为光照过程氯水中氯离子浓度的变化情况C.图3可为光照过程中氯气在瓶中的体积分数D.氯水应保存在配有玻璃塞的棕色细口瓶中【答案】C【解析】在光照条件下HClO会分解生成HCl和O2,pH减小,A、B均正确;随着反应的进行,Cl2会越来越少,C错误;氯水见光会分解,故应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D正确。9.下列几种物质的保存方法不正确的是( )A.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 B.过氧化钠要密封保存C.漂白粉可以在敞口容器中长期存放 D.氯水保存在棕色瓶中并放在冷暗处【答案】C【解析】漂白粉会与空气中的H2O、CO2反应,故要密封保存,C错误。10.佳佳同学炒菜时不小心把少许食盐洒在炉火上,可看到( )A.黄色火焰 B.绿色火焰C.紫色火焰 D.洋红色火焰【答案】A11.实验室中配制250 mL 0.1 mol·L-1NaCl溶液,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 eq \o(\s\up7(),\s\do5(A. 试管)) eq \o(\s\up7(),\s\do5(B. 蒸馏烧瓶)) eq \o(\s\up7(),\s\do5(C. 容量瓶)) eq \o(\s\up7(),\s\do5(D. 酒精灯))【答案】C12.物质分类在逻辑上存在如下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碳酸盐与钠盐属于包含关系 B.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交叉关系C.分散系与胶体属于包含关系 D.混合物与空气属于并列关系【答案】C【解析】钠盐和碳酸盐不属于包含关系,A错误;化合物包含氧化物,二者属于包含关系,B错误;分散系包括胶体,二者属于包含关系,C正确;混合物包含固体混合物、气体混合物、液体混合物等,混合物与空气属于包含关系,D错误。13.类比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的思维方法。下列陈述Ⅰ及推理陈述Ⅱ均正确的是( )【答案】C14.若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关于0.3 mol/L的MgCl2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100 mL该溶液中含有Mg2+、Cl-总数为0.3NAB.100 mL该溶液中含有Mg2+数目是0.1NAC.1 L该溶液中Mg2+的浓度是0.3 mol/LD.1.5 L该溶液中Cl-的浓度是4.5 mol/L【答案】C【解析】100 mL该溶液中含有Mg2+、Cl-总数为0.09NA,A错误;100 mL该溶液中含有Mg2+数目是0.03NA,B错误;1.5 L该溶液中Cl-的浓度是0.6 mol/L,D错误。15.规范操作是实验安全的保障。下列操作符合实验安全要求的是( )A.将未用完的Na丢入废液缸B.用力吸闻集气瓶中SO2的气味C.皮肤不慎接触烧碱立即用抹布擦D.用漏斗向酒精灯缓慢注入适量酒精【答案】D16.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主要能量来源是砷化镓(GaAs)太阳电池阵,其中Ga与Al同主族,化学性质相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砷化镓属于金属材料B.GaAs中As的化合价是-3价C.镓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D.镓元素在周期表的第四周期第ⅢA族【答案】A17.如图所示仪器可用于实验室制备少量无水FeCl3,仪器连接顺序正确的是( )A.a—b—c—d—e—f—g—h B.a—e—d—c—b—h—i—gC.a—d—e—c—b—h—i—g D.a—c—b—d—e—h—i—f【答案】B【解析】按制气→除HCl→除H2O→制备FeCl3→吸收Cl2顺序连接。18.以物质的类别为横坐标,以铁的化合价为纵坐标绘制的“价类二维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B、C点对应的物质元素种类相同B.E到D过程中亚铁离子会失去电子C.A在氧气中燃烧生成CD.若D、E点对应的物质类别是碱,则E转化为D的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答案】C19.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中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A.Fe eq \o(―――→,\s\up7(Cl2),\s\do5(△))FeCl2 eq \o(―――→,\s\up7(NaOH))Fe(OH)3 B.Fe eq \o(―――→,\s\up7(稀HCl))H2 eq \o(―――→,\s\up7(Cl2),\s\do5(点燃))HClC.Na eq \o(―――→,\s\up7(空气),\s\do5(常温))Na2O2 eq \o(―――→,\s\up7(CO2))Na2CO3 D.Fe eq \o(―――→,\s\up7(H2O),\s\do5(高温))Fe3O4 eq \o(―――→,\s\up7(△))O2【答案】B20.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与b原子次外层的电子数相同;c所在周期数与族数相同;d与a同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d>c>b>a B.4种元素中b的金属性最强C.c的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碱 D.d单质的氧化性比a单质的氧化性强【答案】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共40分,请按要求作答)21.(11分)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①~⑥在表中的位置,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1)元素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2)元素②、③形成离子的半径(填离子符号):________>________。(3)元素⑤、⑥形成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填化学式,下同):________>________;元素③、④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__________>__________。(4)元素③和⑥在加热条件下可形成化合物,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元素④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与元素③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稀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1分,未标注的每空1分)(1)(2)F- Na+(3)HCl H2S NaOH Al(OH)3(4)2Na+Cl2 eq \o(=====,\s\up7(△))2NaCl(2分)(5)Al(OH)3+OH-===[Al(OH)4]-(2分)【解析】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①~⑥分别是N、F、Na、Al、S、Cl。 则:(2)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时离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则元素②、③形成离子的半径大小顺序是F->Na+。(3)同周期自左向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则元素⑤、⑥形成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是HCl>H2S,金属性越强,其对应碱的碱性越强,则NaOH>Al(OH)3。(5)元素④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氢氧化铝,元素③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氢氧化钠,二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Al(OH)4]-。22.(11分)Ⅰ.某厂废水中可能有下列阴离子中的一种或几种:SO eq \o\al(2-,4) 、CO eq \o\al(2-,3) 、Cl-。(1)当溶液中有大量H+存在时,则不可能有________存在。(2)当溶液中有大量Ba2+存在时,则溶液中不可能有________存在。(3)当溶液中有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阳离子存在时,上述所有阴离子都不可能存在。Ⅱ.已知X是某金属单质,X、A、B、C含同一种元素,可发生如下转化:(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X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2)写出以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1分,未标注的每空1分)Ⅰ.(1)CO eq \o\al(2-,3) (2)SO eq \o\al(2-,4) 、CO eq \o\al(2-,3) (3)Ba2+ Ag+(合理即可)Ⅱ.(1)Al Na[Al(OH)4] AlCl3(2)2Al+2OH-+6H2O===2[Al(OH)4]-+3H2↑(2分)Al2O3+2OH-+3H2O===2[Al(OH)4]-(2分)【解析】Ⅰ.(1)当溶液中有大量H+存在时,H+与CO eq \o\al(2-,3) 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水;(2)Ba2+可与SO eq \o\al(2-,4) 、CO eq \o\al(2-,3) 分别反应生成BaSO4、BaCO3沉淀;(3)如果溶液中既含有Ba2+又含有Ag+时,则题述所有阴离子都不可能存在。Ⅱ.X可以和酸、碱反应且其为金属单质,则X为Al。23.(11分)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对氯气进行了实验室制备及性质探究,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装置。(1)实验室用装置A制备Cl2。某同学在实验时发现打开A的分液漏斗活塞后,漏斗中液体未流下,你认为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室用装置A制备Cl2,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有8 mol HCl参加反应,则转移的电子总数为________。(3)该装置B中饱和食盐水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通气后C、E两个集气瓶中有色布条的现象,C_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说明具有漂白性的物质是____________(填“Cl2”或“HClO”)。(5)另一个实验小组的同学查阅资料得知:①SO2具有强还原性;②SO2和氯水都具有漂白性。他们猜想将二者混合后的漂白性肯定会更强。他们将制得的SO2和Cl2按1∶1同时通入品红溶液中,结果发现褪色效果并不像想象的那样。请你分析该现象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答案】(11分,未标注的每空1分)(1)分液漏斗上口玻璃塞未打开(2)MnO2+4HCl(浓) eq \o(=====,\s\up7(△))MnCl2+2H2O+Cl2↑(2分) 4NA(3)吸收Cl2中的HCl 尾气处理(4)褪色 不褪色 HClO(5)SO2+Cl2+2H2O===2HCl+H2SO4(2分)【解析】(1)上口塞子没有取下来,打开活塞时,空气无法进入分液漏斗内部,造成分液漏斗内的压强小于大气压强,液体无法流出。(2)实验室制备氯气的反应方程式为MnO2+4HCl(浓) eq \o(=====,\s\up7(△))MnCl2+2H2O+Cl2↑,反应中每有4 mol HCl参与反应,被氧化的氯化氢是2 mol,电子转移为2 mol,若有8 mol HCl参加反应,则转移的电子总数为4NA 。(3)氯气是有毒气体,需要尾气处理,所以装置F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尾气处理,防止污染空气。(4)装置C中通入的Cl2中含有水蒸气,褪色原因是Cl2+H2O===HClO+HCl,进入E中之前Cl2被D中浓H2SO4干燥,干燥有色布条不褪色,说明Cl2不具有漂白性。(5)氯气具有较强的氧化性,二氧化硫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在水溶液中两者按1∶1发生反应SO2+Cl2+2H2O===2HCl+H2SO4,生成物都无漂白性,因而SO2和Cl2按1∶1同时通入品红溶液时,品红溶液并不褪色。24.(7分)工业印刷电路板的制作流程如图所示,其中“蚀刻”所用的就是FeCl3溶液。(1)FeCl3溶液蚀刻印刷铜板的原理是怎样的(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由FeCl2生成Fe或FeCl3,请你写出其化学方程式。(3)反应后的“蚀刻液”中含有哪些金属离子?如果要回收得到Cu和FeCl3,需要怎样设计回收方案?【答案】(7分)(1)2Fe3++Cu===2Fe2++Cu2+。(1分)(2)FeCl2+Zn===ZnCl2+Fe,2FeCl2+Cl2===2FeCl3。(2分)(3)反应后的“蚀刻液”中含有Fe3+、Fe2+、Cu2+等金属离子。从溶液中提取Cu,应向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Fe+Cu2+===Fe2++Cu,Fe+2Fe3+===3Fe2+;然后用盐酸溶解过量的铁粉:Fe+2HCl===FeCl2+H2↑;过滤后,得到Cu,再向滤液中加入新制氯水即可得到FeCl3:2FeCl2+Cl2===2FeCl3。(4分)选项陈述Ⅰ推理陈述ⅡA非金属性:F>Cl溶液的酸性:HF>HClB制Mg(OH)2沉淀:往MgCl2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不再产生白色沉淀制Al(OH)3沉淀:往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不再产生白色沉淀C还原性:I->Br-还原性:S2->O2-D实验室:Cl2+2KBr(aq)===2KCl(aq)+Br2实验室:F2+2KBr(aq)===2KF(aq)+Br2周期ⅠA0ⅡAⅢAⅣAⅤAⅥAⅦA1①②23③④⑤⑥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