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学业质量联合调研抽测生物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重庆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学业质量联合调研抽测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读图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同位素标记法可用于追踪物质的运行和变化规律。下列各组物质均能用15N标记的是( )
A.核糖核酸、氨基酸B.脂肪、蔗糖
C.乳糖、抗体D.胆固醇、淀粉
2、某同学在配制培养植物的培养液时使用了NH4NO3、KNO3、CaCl2·2H2O、KH2PO4、螯合铁溶液、微量元素溶液,你认为该培养液还应添加的化合物是( )
A.Na2CO3B.K2SO4C.NaSO4D.MgSO4·7H2O
3、下列生物中,不属于真核生物的是( )
①噬菌体
②念珠蓝细菌
③酵母菌
④乳酸菌
⑤发菜
⑥水绵
⑦小球藻
⑧葡萄球菌
⑨链球菌
⑩青霉菌
A.①②④⑤⑧⑨B.①②③④⑦⑨C.①③④⑤⑧⑩D.②④⑤⑥⑦⑩
4、对植物根尖细胞中某细胞器的组成成分进行分析,发现A、T、C、G、U五种碱基的相对含量分别约为25%、10%、30%、20%、15%,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细胞器无膜B.该细胞器中含光合色素
C.该细胞器能提供能量D.该细胞器是单层膜结构细胞器
5、下列有关细胞学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1665年,英国科学家列文虎克发现了细胞,并建立了细胞学说
B.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C.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生命活动单位
D.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6、某同学想检测一款“无糖饮料”是否含有还原糖,他应选用的化学试剂是( )
A.碘液B.斐林试剂C.苏丹Ⅲ染液D.双缩脲试剂
7、红细胞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一种血细胞,具有多种功能。下列有关红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红细胞的细胞膜主要由脂质、蛋白质和糖类组成
B.人成熟红细胞中存在血红蛋白,该蛋白质主要起信息传递作用
C.人成熟红细胞呈双凹的圆饼状形态与其功能相适应
D.在体验制备细胞膜时,需要将新鲜的人成熟红细胞用蒸馏水稀释
8、分子伴侣是一种蛋白质,它可识别正在合成的多肽或部分折叠的多肽,并通过改变自身空间结构与多肽的某些部位相结合,从而帮助这些多肽折叠、组装或转运,其本身不参与组成最终产物并可循环发挥作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真核细胞中的分子伴侣发挥作用的场所可能在内质网上
B.分子伴侣会在酶的作用下与多肽分离
C.分子伴侣的空间结构改变是一种可逆性变化
D.分子伴侣变性后不能再与双缩脲试剂反应
9、下列有关水和无机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缺乏N和Mg将导致叶绿素不能合成,叶片变黄
B.水分子的跨膜运输方向是高浓度溶液→低浓度溶液
C.无机盐在生物体内含量不高,且都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D.结合水/自由水比值越高,细胞的代谢活动越旺盛
10、流感病毒一般具有包膜(来源于病毒最后所在的宿主细胞),根据其内部蛋白质种类的不同,分为甲、乙、丙三种类型。流感病毒表面有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等蛋白。甲型流感病毒的HA分为H1—H18等亚型,NA分为N1—N11等亚型,HA和NA可以随机组合。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流感病毒包膜的主要成分为脂肪和糖类,还有少量蛋白质
B.H7N9属于甲型流感病毒,接种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措施
C.HA和NA的差异性是流感病毒三种类型的主要分类依据
D.流感病毒能够在餐具上增殖,用酒精浸泡餐具可以杀死该病毒
11、显微镜观察到如图所示动物细胞,下列对由视野A转换到视野B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装片应向右移动
B.如不调节反光镜,要保证相同的亮度应选用较大的光圈
C.需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D.换高倍物镜需转动转换器
12、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及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膜的组成成分可由囊泡从内质网转移至高尔基体上
B.植物细胞实现细胞间信息交流不仅只依赖于细胞膜表面的受体
C.原核细胞的拟核除没有核膜外,其他结构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没有差别
D.生物膜把细胞分割成一个个小的区室,保证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的进行
13、美国科学家因系统揭示了真核细胞普遍存在的物质分子通过囊泡向细胞内外目的地运输和分选的机理,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如图表示正常细胞和囊泡转运机制缺陷的细胞,细胞内黑色点状结构即囊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内囊泡能向目标位置运输,可能与膜表面特异性蛋白的识别功能有关
B.囊泡能与特定结构的膜融合,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即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胞吞、胞吐与囊泡运输密切相关,是细胞最重要的吸收或排出物质的方式
D.若细胞内囊泡转运机制发生缺陷,可能使内质网与高尔基体间积累大量囊泡
14、透析袋是一种半透膜,水、葡萄糖等小分子和离子可以通过,而蔗糖、淀粉、蛋白质等则无法通过。某实验小组搭建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上述结论。A是袋内溶液,烧杯中B是蒸馏水。下列现象会出现的是( )
A.若A是蛋白质溶液,B中加入双缩脲试剂可发生紫色反应
B.若A是淀粉溶液,B中加入碘-碘化钾溶液,则A不变蓝
C.若A是葡萄糖溶液,则透析袋的体积会先增大后减小
D.若A是质量分数为10%蔗糖溶液,B中加入质量分数为10%葡萄糖溶液,则透析袋体积不变
15、如图是某蛋白质的肽链结构示意图(图甲,其中数字为氨基酸序号)及部分肽链放大图(图乙),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该蛋白质中含有两条肽链,52个肽键
B.图乙中含有的R基是①②④⑥⑧
C.从图乙可推知该蛋白质至少含有4个游离的羧基
D.若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8,则该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646
二、填空题
16、早餐是一日三餐中最重要的一餐。健康合理的早餐搭配有助于保持身体的健康,让人精力充沛。一种常见的早餐配餐如下:猪肉包子、杂粮粥、多种蔬菜、豆浆、全麦面包、牛奶、鸡蛋、大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早餐中富含的人类难以消化但可作为第七类营养素的植物多糖是______,它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是________。
(2)在虾蟹壳中含有的多糖是______,它的元素组成为____。
(3)该早餐中含有脂肪、磷脂、固醇等脂质。猪肉中脂肪主要含有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脂肪酸。从化学元素组成上看,相同质量的脂肪与糖类的不同点是_____。
三、读图填空题
17、下图是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其中[_______]内填序号,__________上填名称)
(1)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与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
(2)不含生物膜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图中分泌蛋白从合成到分泌依次经过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四、实验探究题
18、某同学进行“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探究活动。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的质壁分离指的是细胞壁和__________的分离,后者的结构包括细胞膜和__________以及二者之间的细胞质。
(2)如图1为探究过程中某一时期的细胞状态,此时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溶液浓度的关系是_________。若该同学发现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不能复原,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3)将形状、大小相同的红心萝卜A和红心萝卜B幼根各5段,分别放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甲~戊)中,一段时间后,取出红心萝卜的幼根称重,结果如图2所示。据图2分析:
①在自然条件下,红心萝卜A的细胞液浓度比红心萝卜B__________;
②据图2可推出,这五种蔗糖溶液(甲~戊)的浓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
19、Ⅰ.根据以下实验内容回答问题:
①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检测
②检测花生子叶细胞内的脂肪颗粒
③生物组织中蛋白质的检测
④生物组织中淀粉的检测
(1)在上述实验过程中,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完成的是______(填序号);必须经水浴加热的是______(填序号)。在②实验中,洗去浮色用______(浓度及名称)。
(2)请选择在实验①中所用的药品和方法:__________(填序号)。
①0.1g/mLNaOH
②0.1g/mLNaCl
③0.01/mLCuSO4
④0.05g/mLCuSO4
⑤分别使用
⑥混合后再使用
(3)实验③结果呈现蓝色,其原因可能___________。
Ⅱ.实验甘薯和马铃薯都富含淀粉,但甘薯吃起来比马铃薯甜.为探究其原因,某兴趣小组以甘薯块根和马铃薯块茎为材料,测定其还原糖的含量,结果表明马铃薯不含还原糖,甘薯含有还原糖。有观点认为:马铃薯不含还原糖是因其不含淀粉酶;而甘薯含有淀粉酶,淀粉酶可以将淀粉水解成还原糖,所以甘薯含还原糖。为验证该观点是否正确,设计如下实验,请填空:
(1)实验原理:_________(填字母)
①淀粉酶水解淀粉产生还原糖。
②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生成紫色。
③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备选材料与用具:甘薯提取液(已去淀粉和还原糖),马铃薯提取液(已去淀粉),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质量分数为3%的淀粉溶液等。
(2)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A、B两支试管,A管中加入甘薯提取液,B管中加入等量的马铃薯提取液。
第二步:A、B两支试管中各加入等量淀粉溶液。
第三步:A、B两支试管中再各加入_____________。
第四步:A、B两支试管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颜色变化。
(3)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结果表明该观点正确。
20、根据“制作并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盖盖玻片时,让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水滴,然后缓缓放下.该操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避免在盖玻片下产生________;盖好盖玻片后,进行染色时应将碘液滴在盖玻片的______。
(2)染色后,某同学按规范操作,在实验过程中看到了以下几个视野:
①该同学最终看到了视野C,在此之前他依次看到的视野是____________。
②从A→C需要调节显微镜的_____________(填结构名称)。
③在视野C中,细胞内着色较深的结构是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A、核糖核酸由C、H、O、N、P组成,氨基酸由C、H、O、N组成,均含有N元素,可以用15N标记,A正确;
B、脂肪和蔗糖的组成元素只有C、H、O,不能用15N标记,B、错误;
C、乳糖是二糖,组成元素为C、H、O,不能用15N标记,C错误;
D、胆固醇和淀粉都只含有C、H、O,不可以用15N标记,D错误。
故选A。
2、答案:D
解析:该某同学在配制培养植物的培养液时使用了NH4NO3、KNO3、CaCl2·2H2O、KH2PO4、螯合铁溶液、微量元素溶液。由于其中含有微量元素,所以只需要分析其中的大量元素即可,其中含有的大量元素是H、O、N、P、K、Ca,而大量元素包括C、H、O、N、P、S、K、Ca、Mg等,由于二氧化碳可从空气中获得,因此对比大量元素的种类可知,培养基中缺少的是S、Mg元素,因此可通过向培养液中加入MgSO4·7H2O来满足植物的需求,ABC错误,D正确。故选:D。
3、答案:A
解析:①噬菌体属于病毒,不是原核生物,也不是真核生物,①正确;
②念珠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②正确;
③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中的真菌,③错误;
④乳酸菌属于原核生物中的细菌,④正确;
⑤发菜属于原核生物,⑤正确;
⑥水绵属于真核生物中的低等植物,⑥错误;
⑦小球藻属于真核生物中的低等植物,⑦错误;
⑧葡萄球菌属于原核生物中的细菌,⑧正确;
⑨链霉菌属于原核生物中放线菌的一种,⑨正确;
⑩青霉菌都属于真核生物中的真菌,⑩错误。
故选A。
4、答案:C
解析:A、由分析可知,该细胞器为线粒体,线粒体具有双层膜,A错误;
B、根尖细胞中没有叶绿体,所以该细胞器是线粒体,线粒体不含光合色素,B错误;
C、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能分解有机物,为机体提供能量,故该细胞器能提供能量,C正确;
D、由分析可知,该细胞器是线粒体,是具有双层膜结构细胞器,D错误。
故选C。
5、答案:A
解析:A、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发现了细胞,细胞学说是由施莱登和施旺创立的,A错误;
B、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B正确;
C、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C正确;
D、细胞学说提出,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D正确。
故选A。
6、答案:B
解析:A、碘液将淀粉染成蓝色,所以是鉴定淀粉的,A错误;
B、斐林试剂和还原糖在水浴条件下生成砖红色沉淀,所以可以鉴定还原糖,B正确;
C、苏丹Ⅲ染液将脂肪染成橘黄色,所以是鉴定脂肪的,C错误;
D、双缩脲试剂和蛋白质反应发生紫色反应,所以可以鉴定蛋白质,D错误。
故选B。
7、答案:C
解析:A、红细胞的细胞膜主要由脂质、蛋白质组成,A错误;
B、人成熟红细胞中存在血红蛋白,能运输氧,具有运输功能,B错误;
C、人成熟红细胞呈双凹的圆饼状形态与其功能相适应,C正确;
D、在体验制备细胞膜时,需要将新鲜的人成熟红细胞用生理盐水稀释,D错误。
故选C。
8、答案:D
解析:真核细胞中的内质网参与肽链空间结构的形成,所以真核细胞内分子伴侣发挥作用的场所可能是内质 网,A正确;分子伴侣会在酶的作用下与多肽分离,B正确;分子伴侣可循环发挥作用,说明分子伴侣的空间 结构改变是一种可逆性变化,C正确;变性时肽键没有断裂,变性后的“分子伴侣”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 产生紫色反应,D错误。
9、答案:A
解析:A、叶绿素的元素组成是C、H、O、N、Mg,植物缺乏N和Mg将导致叶绿素不能合成,叶片变黄,A正确;
B、水分子是顺相对含量的梯度进行跨膜运输的,其跨膜运输的方向是低浓度溶液→高浓度溶液,B错误;
C、无机盐在生物体内含量不高,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C错误;
D、结合水/自由水比值越高,细胞的代谢活动越弱,D错误。
故选A。
10、答案:B
解析:A、流感病毒包膜的主要成分为磷脂和糖类,还有少量蛋白质,A错误;
B、甲型流感病毒的HA分为H1—H18等亚型,NA分为N1—N11等亚型,则H7N9属于甲型流感病毒,接种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措施,B正确;
C、流感病毒一般具有包膜,根据包膜内部蛋白质种类的不同,分为甲、乙、丙三种类型,C错误;
D、流感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不能在餐具上增殖,用酒精浸泡餐具可以杀死该病毒,D错误。
故选B。
11、答案:A
解析:A.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倒像,甲在视野的左侧,欲将其移至视野中央,应向左侧移动装片,A错误;
B.换至高倍镜后,视野变暗,如调亮视野,需使用大光圈和凹面镜来调亮视野,如不调节反光镜,要保证相同的亮度应选用较大的光圈,B正确;
C.在高倍镜下需使用细准焦螺旋,C正确;
D.换高倍物镜需转动转换器,增加放大倍数,D正确;
故选A。
12、答案:C
解析:A、膜的组成成分可由囊泡从内质网转移至高尔基体上,A正确;
B、高等植物细胞之间可通过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交流,B正确;
C、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相比,原核细胞的拟核除没有核膜外,也没有核仁和染色体,C错误;
D、生物膜把细胞分割成一个个小的区室,保证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的进行,D正确。
故选C。
13、答案:C
解析:细胞内囊泡能向目标位置运输,推测可能与膜表面特异性蛋白的识别功能有关,A正确;囊泡能与特定结构的膜融合,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即具有一定的流动性,B正确;胞吞、胞吐与囊泡运输密切相关,而主动转运是细胞最重要的吸收或排出物质的方式,C错误;若细胞内囊泡转运机制发生缺陷,据图分析,可能会使内质网与高尔基体间积累大量囊泡,D正确,故选C。
14、答案:C
解析:A、若A是蛋白质溶液,B中加入双缩脲试剂不可发生紫色反应,因为蛋白质是大分子,无法通过透析膜从A进入B,A错误;
B、若A是淀粉溶液,B中加入碘-碘化钾溶液,则A变蓝,因为碘-碘化钾溶液会通过透析膜从B进入A,B错误;
C、若A是葡萄糖溶液,则透析袋的体积会先增大因为水分子会更多的进入A,后减小是因为葡萄糖分子会从透析膜内侧出来进入B,C正确;
D、若A是质量分数为10%蔗糖溶液,B中加入质量分数为10%葡萄糖溶液,则透析袋体积先减小后增大,D错误。
故选C。
15、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该蛋白质中含有两条肽链,氨基酸数-21+30=51,肽健数-51-2=49个,A错误;由氨基数的结构通式可知,每分子氨基数至少含有2个氧原子,图乙中的R基(图中的②④⑥⑧)中共含有4个O原子,则该蛋白质至少含有的O原子数各氨基酸中至少含有的氧原子总数一脱去水分子数=(30+21)×2+4-(30+21-2)=57个,B错误;图乙中的R基(图中的②④⑥⑧)中共含有1个氨基和2个羧基,因此该蛋白质至少含有游离的氨基数-肽链数+R基中含有的氨基数-2+1=3个、至少含有游离的羧基数-肽链数+R基中含有的羧基数-2+2=4个,C正确;若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8,该蛋白质形成过程中分子量减小的数是脱去的水分子数与形成二硫键脱去的H的和,所以该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1×128-49×18-2×3=5640,D错误。故选C。
16、答案:(1)纤维素;葡萄糖
(2)几丁质;壳多糖;C、H、O、N
(3)饱和;与糖类相比,脂肪中氢元素含量高,氧元素含量低
解析:(1)人体内没有催化纤维素水解的酶,因此“人类难以消化但可作为第七类营养素的植物多糖”是纤维素,它是由多个葡萄糖脱水缩合而成的生物大分子,因此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是葡萄糖。
(2)几丁质广泛存在于甲壳类动物和昆虫的外骨骼中,在虾蟹壳中含有的多糖是几丁质(或壳多糖),几丁质的组成元素是C、H、O、N。
(3)动物细胞中的脂肪主要含饱和脂肪酸。从化学元素组成上看,与糖类相比,脂肪中氢元素含量高,氧元素含量低。
17、答案:(1)④线粒体;⑨叶绿体;高尔基体
(2)中心体;核糖体
(3)⑦;⑤;②;①
解析:(1)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④为线粒体。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⑨叶绿体。植物细胞壁的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和果胶,纤维素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
(2)不含生物膜的细胞器是中心体和核糖体,中心体与动物的有丝分裂有关,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
(3)分泌蛋白的合成并分泌过程为首先通过细胞内的核糖体形成氨基酸肽链,然后在糙面内质网内,肽链盘曲折叠构成蛋白质,接着糙面内质网膜会形成一些小泡,里面包裹着蛋白质,小泡运输蛋白质到高尔基体,蛋白质进入高尔基体后,进行进一步的加工,之后,高尔基体膜形成一些小泡,包裹着蛋白质,运输到细胞膜处,小泡与细胞膜接触,蛋白质就分泌到细胞外了,因此依次经过的结构为⑦⑤②①。
18、答案:(1)原生质层;液泡膜
(2)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或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或细胞液浓度等于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因失水过多而死亡
(3)大;乙
解析:(1)细胞的质壁分离指的是细胞壁和原生质层的分离。原生质层的结构包括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二者之间的细胞质。
(2)图1中的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可能正在发生质壁分离,也可能正在发生质壁分离复原,或已经处于渗透平衡状态。若正在发生质壁分离,则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若正在发生质壁分离复原,则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若已经处于渗透平衡状态,则细胞液浓度等于外界溶液浓度。如果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因失水过多而死亡,则该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不能复原。
(3)①在甲、乙、丁蔗糖溶液中,当蔗糖溶液相同时,萝卜幼根A的重量减小的幅度小于萝卜幼根B的重量减小的幅度,说明萝卜幼根A的失水量少于萝卜幼根B的失水量;在丙、戊蔗糖溶液中,当蔗糖溶液相同时,萝卜幼根A的重量增加的幅度大于萝卜幼根B的重量增加的幅度,说明萝卜幼根A的吸水量多于萝卜幼根B的吸水量。综上分析可推知:在自然条件下,红心萝卜A的细胞液浓度比红心萝卜B的细胞液浓度大;②观察萝卜幼根A或B的重量的变化,重量越小,说明外界溶液的浓度越大,细胞失水越多,则甲~戊五种蔗糖溶液中,浓度最大的是乙。
19、答案:Ⅰ.(1)②;①;50%酒精
(2)①④⑥
(3)加入过量的双缩脲试剂B液与CuSO4溶液生成氢氧化铜沉淀
Ⅱ.(1)B
(2)等量的斐林试剂;放入50-65℃水浴加热2min
(3)A试管产生砖红色沉淀,B试管呈现蓝色(或B试管不产生砖红色沉淀)
解析:Ⅰ.(1)在上述实验过程中,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完成的是②;上述实验中,只有用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时才需要水浴加热完成①;只有用苏丹Ⅲ鉴定脂肪时候要用1或2滴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
(2)检测还原糖所用的试剂是斐林试剂,由甲液(0.1g/mLNaOH)和乙液(0.05g/mLCuSO4)组成,使用时应该混合后再使用,且需要水浴加热,故填①④⑥。
(3)在实验过程有可能是没有注意滴加试剂的量,加入过量的双缩脲试剂B液与CuSO4溶液生成氢氧化铜沉淀的蓝色沉淀。
Ⅱ.(1)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马铃薯不含还原糖是因其不含淀粉酶;而甘薯含有淀粉酶,淀粉酶可以将淀粉水解成还原糖,所以甘薯含还原糖。因此,实验原理是:①淀粉酶水解淀粉产生还原糖;②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故选B。
(2)实验步骤:第一步:取A、B两支试管,在A管中加入甘薯提取液,B管中加入等量的马铃薯提取液。
第二步:在A、B两支试管中各加入等量淀粉溶液。
第三步:在A、B两支试管中再各加入等量斐林试剂
第四步:用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时还需要放入50-65℃水浴加热2min。
实验结果:若马铃薯不含还原糖是因其不含淀粉酶;而甘薯含有淀粉酶,淀粉酶可以将淀粉水解成还原糖,则A试管产生砖红色沉淀,B试管呈现蓝色(或B试管不产生砖红色沉淀)。
20、答案:(1)气泡;一侧
(2)B、D、A;细准焦螺旋;细胞核
解析:(1)制作临时装片时,必须让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水滴,再轻轻盖上,目的避免盖玻片下出现气泡,影响观察效果;染色时在盖玻片的一侧滴碘液,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使染液侵入标本的全部。
(2)①在显微镜下首先看到的是B,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题干中B的物像位于视野中央偏左方,应该向左方移动玻片标本,物像才移动到视野中央,即出现图D所示;此时图中细胞结构不清楚,要放大物像,应选用放大倍数较大的物镜,即出现A所示图像,细胞体积放大了,但是图像模糊,需要调节细准焦螺旋使图像清晰,即图C;②从A→C需要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③细胞核中含有一种能够被碱性材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因此在视野C中,细胞内着色最深的结构是细胞核。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重庆市乌江新高考协作体高二上学期期中学业质量联合调研抽测试题生物含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重庆市乌江新高考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中学业质量联合调研抽测生物PDF版含答案,文件包含重庆市乌江新高考协作体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学业质量联合调研抽测生物pdf、重庆市乌江新高考协作体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学业质量联合调研抽测生物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重庆市乌江新高考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中学业质量联合调研抽测生物PDF版含答案,文件包含重庆市乌江新高考协作体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学业质量联合调研抽测生物pdf、重庆市乌江新高考协作体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学业质量联合调研抽测生物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