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3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三年辽宁中考化学模拟题分类汇编之水与常见的溶液
展开这是一份三年辽宁中考化学模拟题分类汇编之水与常见的溶液,共36页。
A.用肥皂洗去衣服上的油渍
B.用洗洁精洗去碗筷上残留的油污
C.用洗衣粉清洗衣服上的污渍
D.用盐酸清洗盛石灰水试剂瓶瓶壁上的“白膜”(碳酸钙)
2.(2023•和平区模拟)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
A.泥土B.面粉C.白糖D.花生油
3.(2023•龙城区三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
B.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不能再溶解其它物质
C.用汽油除油污是因为汽油能溶解油污
D.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压强有关
4.(2023•新民市校级模拟)t℃时,某硫酸铜溶液中加入14.2g无水硫酸铜粉末或投入25g CuSO4•5H2O晶体,均完全溶解得到饱和溶液,则t℃时CuSO4的溶解度为( )
A.20gB.43.2gC.120gD.158g
5.(2023•细河区二模)有关如图所示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点燃氢气前不用检验纯度
B.两个实验均可证明水的组成
C.b管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D.干冷烧杯内壁无明显变化
6.(2023•铁西区一模)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煮沸可降低水的硬度
B.可用肥皂水区分软水和硬水
C.过滤操作能除去水中的所有杂质
D.明矾可吸附水中悬浮的物质
7.(2023•太平区二模)向20℃时100g水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甲、乙(如图Ⅰ)。升温到50℃后溶液如图Ⅱ所示。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20℃甲物质的溶液是饱和的
B.20℃时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
C.20℃和50℃时乙形成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图Ⅱ中的甲溶液降温至20℃时,一定有晶体析出
8.(2023•浑南区三模)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将20℃时甲的饱和溶液升温至40℃,溶质质量增大
C.40℃时,分别在100g水中加入30g甲、乙,同时降温至20℃,所得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D.40℃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1:2
9.(2023•文圣区校级三模)下列关于气体溶解度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喝汽水容易打隔,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
B.0℃时氮气的溶解度为0.024,说明在氮气的压强为101kPa和温度为0℃时,1升水中最多能溶解0.024升氮气
C.气体的溶解度受温度和压强的共同影响
D.烧水时,水壶中会产生气泡,是因为水中的气体因溶解度减小向外逸出
10.(2023•铁西区模拟)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P点的含义是指t1℃时,甲和丙溶解度相同,都为25克
B.t2℃时,配制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甲需要的水最少
C.甲物质中含有少量的乙物质,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D.分别将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乙>甲=丙
11.(2023•沈阳一模)常温下,对100mL氯化钠(NaCl)饱和溶液进图示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实验1后,甲、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实验2后,甲中溶液为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C.实验2后,乙中比甲中氯化钠的溶解度大
D.实验2后,甲、乙中溶液所含溶质质量相等
12.(2023•本溪模拟)厨房中的下列物质与水充分混合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花生油B.白糖C.小苏打D.食盐
13.(2022•东洲区模拟)用加入少量稀硫酸的水进行电解水实验,从该实验中获得信息错误的是( )
A.纯水的导电能力弱
B.负极产生气体的速率比正极快
C.反应过程中“水”的pH变大
D.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14.(2023•清原县二模)电视节目《荒野求生》中的生命吸管(如图所示)是一种将污水净化为饮用水的吸管装置。其中加碘树脂主要起杀菌消毒的作用,活性过滤层可以除去99.3%的细菌和病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滤器可以除去水中难溶性和可溶性杂质
B.活性炭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还能海水淡化
C.生命吸管可以将水净化,得到纯净的水
D.生命吸管中发生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5.(2023•太平区一模)已知:(1)20℃时,溶解度在10g以上的物质称为易溶物质。
(2)20℃时几种物质的溶解度如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氯酸钾属于易溶物质
B.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比氯化钠大
C.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是稀溶液
D.20℃时可以配制出质量分数为36%的氯化钠溶液
16.(2023•铁岭二模)2021年9月17日,神舟12号载人飞船成功返回地面,圆满完成任务,举国上下为之欢呼。氧气和水是保障航天员生命的重要物质,如图为核心舱环控保障系统的工作原理示意图。该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蒸发水汽的过程,分子大小发生了改变
B.图中的饮用水是软水,可以用肥皂水检验
C.氧再生系统的原理是电解水,此过程得到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
D.该系统产生的氢气是可燃气体,燃烧前需验纯,若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说明较纯
17.(2023•铁东区一模)将1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8%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成0.9%的生理盐水,需加水的质量是( )
A.190gB.200gC.100gD.19g
18.(2023•铁西区一模)有关溶液(溶质为固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B.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一定是稀溶液
C.在一定温度下,对于同一溶质的溶液而言,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D.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二.填空题(共7小题)
19.(2023•绥中县一模)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请回答:
(1)P点表示的含义为 。
(2)t1℃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60g升温到t2℃,至少再加 g甲物质,溶液才能仍然处于饱和状态。
(3)t2℃时,若甲中含有少量丙,可用 (选填“降温”或“蒸发”)结晶法来提纯甲。
(4)将t2℃时的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20.(2023•本溪模拟)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点P的含义是 。
(2)t2℃,取等质量甲和乙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所需溶剂质量多的是 。
(3)t2℃时,将一定质量的甲溶液平均分为两份,并分别进行如图2所示操作,请结合图1分析:
①该溶液是甲的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②x的值是 。
21.(2023•龙城区三模)甲、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不考虑水的变化),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t2℃时,50g水中加入 g甲物质,恰好得到饱和溶液。
(2)若甲中混有少量乙,提纯甲的方法是 。
(3)t2℃时,将甲、乙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析出晶体的质量甲 乙(填“大于”“小于”“等于”或“不确定”)。
(4)将t2℃时等质量的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中溶剂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22.(2023•龙城区三模)填空。
(1)水曾被误认为是一种“元素”,电解水实验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人们在饮用地下水时,用 区分硬水和软水。
(3)请你写出一条防治水体污染的方法 。
(4)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时,取水后加入絮凝剂(明矾)的作用是 。
23.(2021•振兴区校级二模)2023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一届“世界水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地下水是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实验室制取蒸馏水时,在烧瓶中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的目的是 ,实验结束后,可用 比较水蒸馏前后硬度的变化。
(3)宇航员一部分生活用氧可通过电解水制得。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示意图,玻璃管 (填“a”或“b”)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该实验说明水是由 (填元素符号)组成的。
(4)如图是我国“国家节水标志”,用一句话谈谈你对该标志的理解或得到的启示: 。
24.(2022•东洲区四模)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图中P点的含义是 。
(2)40℃时,取等质量的甲、乙分别配成饱和溶液,需水质量较多的是 (填“甲”或“乙”)。
(3)20℃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过程中所得的溶液,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与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的是 。
25.(2023•锦州二模)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钠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
(1)烧杯①中溶解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2)硝酸钾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钠,提纯硝酸钾的方法是 。
(3)t1℃时,110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4)关于图1中烧杯内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将两个烧杯中的物质混合,充分搅拌后,烧杯中一定还有剩余固体
B.将温度升高到t2℃,烧杯②中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烧杯①内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比烧杯②内上层清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
D.蒸发一定量的水,两烧杯中都一定有固体析出
E.将温度升高到t2℃,两烧杯内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不考虑水的蒸发)
辽宁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模拟题分类汇编---水与常见的溶液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8小题)
1.(2021•沈阳二模)下列各项措施中,不属于乳化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的是( )
A.用肥皂洗去衣服上的油渍
B.用洗洁精洗去碗筷上残留的油污
C.用洗衣粉清洗衣服上的污渍
D.用盐酸清洗盛石灰水试剂瓶瓶壁上的“白膜”(碳酸钙)
【考点】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答案】D
【分析】肥皂、洗洁精、洗衣粉能促使两种不相溶的液体形成稳定乳浊液;稀盐酸洗去试管内壁附着的碳酸钙是利用化学反应考虑。
【解答】解:A、肥皂中有乳化剂,具有乳化功能,用它清洗衣服上的油渍是利用了乳化作用,故本选项错误;
B、洗洁精能对油污有乳化作用。故本选项错误;
C、洗衣粉中有乳化剂,具有乳化功能,用它清洗衣服上的污渍是利用了乳化作用,故本选项错误;
D、碳酸钙不溶于水,但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溶于水的氯化钙,所以它是利用了化学反应除去不溶物,不属于乳化作用;故本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生活中或实验室中洗涤的原理主要有三种,一是利用化学反应把不溶物变成可溶物而洗去,二是利用乳化作用原理,三是利用溶解原理;在洗涤时,要根据被洗涤的物质成分选择合适的方法。
2.(2023•和平区模拟)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
A.泥土B.面粉C.白糖D.花生油
【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答案】C
【分析】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它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和稳定性;只有被分散的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是可溶的,二者混合后才会形成溶液。
【解答】解:A、泥土难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
B、面粉难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
C、白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能形成溶液,故选项正确。
D、花生油难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本质特征(均一性、稳定性、混合物)、各种物质的水溶性方面的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2023•龙城区三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
B.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不能再溶解其它物质
C.用汽油除油污是因为汽油能溶解油污
D.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压强有关
【考点】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答案】B
【分析】A、根据稀释浓硫酸操作分析;
B、根据饱和溶液概念分析;
C、根据除油污的原理进行解答;
D、根据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进行解答。
【解答】解:A、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操作正确;
B、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不能再溶解该物质,但可能溶解其他物质,说法错误;
C、用汽油除油污是因为汽油能溶解油污,利用的是溶解原理,所以可用汽油溶解油污,说法正确;
D、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所以打开汽水瓶盖时,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减小,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生活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结合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
4.(2023•新民市校级模拟)t℃时,某硫酸铜溶液中加入14.2g无水硫酸铜粉末或投入25g CuSO4•5H2O晶体,均完全溶解得到饱和溶液,则t℃时CuSO4的溶解度为( )
A.20gB.43.2gC.120gD.158g
【考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答案】A
【分析】根据溶解度的概念: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中溶解的溶质的质量为该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
【解答】解:设t℃时CuSO4的溶解度是s。
s=20g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有关溶解度的计算知识,注意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是关键,难度中等.
5.(2023•细河区二模)有关如图所示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点燃氢气前不用检验纯度
B.两个实验均可证明水的组成
C.b管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D.干冷烧杯内壁无明显变化
【考点】电解水实验;水的合成与氢气的燃烧;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
【专题】空气与水.
【答案】B
【分析】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
【解答】解:A、氢气与空气或氧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时,遇明火或加热时发生爆炸,因此点燃前要验纯,该选项不正确;
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燃烧生成水,说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该选项正确;
C、b管气体是氢气,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该选项不正确;
D、干冷烧杯内壁出现水珠,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B。
【点评】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同时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6.(2023•铁西区一模)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煮沸可降低水的硬度
B.可用肥皂水区分软水和硬水
C.过滤操作能除去水中的所有杂质
D.明矾可吸附水中悬浮的物质
【考点】硬水与软水;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水的净化.
【专题】空气与水.
【答案】C
【分析】A、根据降低水的硬度,要降低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含量,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软水和硬水的鉴别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明矾在净水的作用,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煮沸能将硬水中含有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转化为不溶性的钙、镁化合物,从而降低水的硬度,故选项说法正确。
B、可用肥皂水区分软水和硬水,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产生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故选项说法正确。
C、过滤操作只能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故选项说法错误。
D、明矾能对悬浮杂质进行吸附,使杂质沉降,可吸附水中悬浮的物质,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软水和硬水的鉴别方法、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水的净化原理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7.(2023•太平区二模)向20℃时100g水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甲、乙(如图Ⅰ)。升温到50℃后溶液如图Ⅱ所示。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20℃甲物质的溶液是饱和的
B.20℃时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
C.20℃和50℃时乙形成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图Ⅱ中的甲溶液降温至20℃时,一定有晶体析出
【考点】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答案】B
【分析】A、根据20℃时,图I中甲(剩余固体)形成的是饱和溶液进行分析;
B、根据乙可能恰好饱和,也可能不饱和进行分析;
C、根据图Ⅰ20℃的乙溶液溶质溶解完全,图Ⅱ50℃中乙溶液溶质溶解完全进行分析;
D、根据图Ⅱ中的甲溶液降温至20℃时(图Ⅰ甲是饱和的,含有多余的固体),进行分析。
【解答】解:A、20℃时,向100g水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甲、乙(如图I),图I中甲(剩余固体)形成的是饱和溶液,故A正确;
B、20℃时,向100g水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甲、乙(如图I),图I中乙形成的可能是饱和溶液,因为乙可能恰好饱和,也可能不饱和,图I中甲(剩余固体)形成的是饱和溶液,则20℃时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小;故B不正确;
C、图Ⅰ20℃的乙溶液溶质溶解完全,图Ⅱ50℃中乙溶液溶质溶解完全,则图Ⅰ、图Ⅱ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正确,因为乙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不变,故C正确;
D、图Ⅱ中的甲溶液降温至20℃时(图Ⅰ甲是饱和的,含有多余的固体),则一定有晶体析出,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8.(2023•浑南区三模)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将20℃时甲的饱和溶液升温至40℃,溶质质量增大
C.40℃时,分别在100g水中加入30g甲、乙,同时降温至20℃,所得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D.40℃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1:2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答案】C
【分析】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某一温度时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比较。
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的溶解度变化情况。
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溶质质量、溶剂质量可以判断配制的溶液质量。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解答】解:A、不知道温度范围,不能比较溶解度大小,该选项不正确。
B、将20℃时甲的饱和溶液升温至40℃,变成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不变,该选项不正确。
C、40℃时甲、乙的溶解度都大于30g,分别在100g水中加入30g甲、乙,都形成不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20℃(甲、乙的溶解度大30g),所得溶液均为饱和溶液,该选项正确。
D、40℃时甲的溶解度是50g,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50g:150g=1:3,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C。
【点评】溶解度曲线能定量地表示出溶解度变化的规律,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同一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不同;同一温度下,不同溶质的溶解度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温度对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影响不同。
9.(2023•文圣区校级三模)下列关于气体溶解度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喝汽水容易打隔,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
B.0℃时氮气的溶解度为0.024,说明在氮气的压强为101kPa和温度为0℃时,1升水中最多能溶解0.024升氮气
C.气体的溶解度受温度和压强的共同影响
D.烧水时,水壶中会产生气泡,是因为水中的气体因溶解度减小向外逸出
【考点】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答案】A
【分析】根据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着压强的增大而增大,结合事实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喝汽水到胃中,胃中温度高于室温,汽水的温度升高,容易打隔,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选项说法错误。
B、0℃时氮气的溶解度为0.024,根据溶解度概念可知,在氮气的压强为101kPa和温度为0℃时,1升水中最多能溶解0.024升氮气,故选项说法正确。
C、气体溶解度是指该气体在压强为101kPa,一定温度下,在1体积水里溶解达到饱和状态时气体的体积。气体的溶解度受温度和压强的共同影响,故选项说法正确。
D、烧水时,水壶中会产生气泡,是因为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度减小,水中的气体因溶解度减小向外逸出,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气体的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掌握气体溶解度的两个影响因素(温度、压强)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0.(2023•铁西区模拟)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P点的含义是指t1℃时,甲和丙溶解度相同,都为25克
B.t2℃时,配制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甲需要的水最少
C.甲物质中含有少量的乙物质,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D.分别将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乙>甲=丙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答案】D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解答】解:A、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在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P点的含义是指t1℃时,甲和丙溶解度相同,都为25克,故A说法正确;
B、t2℃时,配制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谁的溶解度大,谁需要的水少,所以甲需要的水量最少,故B说法正确;
C、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所以甲物质中含有少量的乙物质,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故C说法正确;
D、分别将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甲和乙的溶解度都变小,都会析出晶体,仍然是饱和溶液,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取决于该温度下溶解度的大小,所以降温后乙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甲物质溶质质量分数,丙物质降温后溶解度变大,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又因为t1℃甲的溶解度大于t2℃时丙的溶解度,所以降温后丙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小,所以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乙>甲>丙,故D说法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1.(2023•沈阳一模)常温下,对100mL氯化钠(NaCl)饱和溶液进图示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实验1后,甲、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实验2后,甲中溶液为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C.实验2后,乙中比甲中氯化钠的溶解度大
D.实验2后,甲、乙中溶液所含溶质质量相等
【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答案】C
【分析】根据题意,常温下,对100mL氯化钠饱和溶液,经过转移、加入5g水、加入5g氯化钠,结合溶液的均一性、稀释时溶质质量不变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A、常温下,对100mL氯化钠饱和溶液,转移50mL至乙,溶液具有均一性,实验1后,甲、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选项说法正确。
B、常温下,对100mL氯化钠饱和溶液,转移50mL至乙,转移后甲、乙溶液的质量相等,向甲溶液中加入5g水,甲溶液是变为不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
C、图中实验,温度不变,氯化钠的溶解度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D、常温下,对100mL氯化钠饱和溶液,转移50mL至乙,转移后甲、乙溶液的质量相等,向甲溶液中加入5g水,溶质质量不变;向乙中加入5g氯化钠,不能继续溶解,实验2后,甲、乙中溶液所含溶质质量相等,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饱和溶液的特征、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特征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2.(2023•本溪模拟)厨房中的下列物质与水充分混合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花生油B.白糖C.小苏打D.食盐
【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答案】A
【分析】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它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和稳定性;只有被分散的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是可溶的,二者混合后才会形成溶液。
【解答】解:A、花生油难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正确。
B、白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能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
C、小苏打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能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
D、食盐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能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本质特征(均一性、稳定性、混合物)、各种物质的水溶性方面的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3.(2022•东洲区模拟)用加入少量稀硫酸的水进行电解水实验,从该实验中获得信息错误的是( )
A.纯水的导电能力弱
B.负极产生气体的速率比正极快
C.反应过程中“水”的pH变大
D.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考点】电解水实验;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
【专题】空气与水.
【答案】C
【分析】A、根据纯水的导电性较弱来分析;
B、根据产生气体的体积大小来分析;
C、根据酸碱性与pH的关系来分析;
D、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结论来分析。
【解答】解:A、纯水的导电能力弱,加入少量硫酸进行电解水实验可增强水的导电性,说法正确;
B、根据“正氧负氢、氧一氢二”可知,负极产生气体为氢气,且产生气体多,因此负极产生气体的速率比正极快,说法正确;
C、常温下,水显中性,pH=7,加入硫酸后,呈酸性,pH小于7,随着电解水实验的进行,水逐渐减少,硫酸量不变,“水”的酸性增强,pH减小,说法错误;
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电解水的实验现象、结论(正氧负氢、氢二氧一)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4.(2023•清原县二模)电视节目《荒野求生》中的生命吸管(如图所示)是一种将污水净化为饮用水的吸管装置。其中加碘树脂主要起杀菌消毒的作用,活性过滤层可以除去99.3%的细菌和病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滤器可以除去水中难溶性和可溶性杂质
B.活性炭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还能海水淡化
C.生命吸管可以将水净化,得到纯净的水
D.生命吸管中发生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考点】水的净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空气与水.
【答案】D
【分析】A.根据过滤的原理来分析;
B.根据活性炭的吸附作用来分析;
C.根据图示装置净化水的方法来分析;
D.根据是否生成新物质来分析。
【解答】解:A.过滤只能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故错误;
B.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能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还能起到过滤作用,但不能使海水淡化,故错误;
C.图示装置净化水的过程中没有除去水中的可溶性杂质,得不到纯净水,故错误;
D.过滤和吸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杀菌消毒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水的有关知识,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5.(2023•太平区一模)已知:(1)20℃时,溶解度在10g以上的物质称为易溶物质。
(2)20℃时几种物质的溶解度如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氯酸钾属于易溶物质
B.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比氯化钠大
C.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是稀溶液
D.20℃时可以配制出质量分数为36%的氯化钠溶液
【考点】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物质的溶解性及影响溶解性的因素.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答案】C
【分析】A、物质的溶解性是根据在20℃(室温)时的溶解度来划分的,溶解度大于10g,属于易溶物质;溶解度大于1g,小于10g,属于可溶物质;溶解度在0.01g~1g之间的,属于微溶物质;小于0.01g的,属于难溶物质(习惯上叫不溶)。
B、根据20℃时几种物质的溶解度表,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20℃时氢氧化钙溶解度只有0.165g,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100%,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根据溶解度数据可知,可知20℃氯酸钾的溶解度是7.4g,溶解度大于1g,小于10g,属于可溶物质,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由20℃时几种物质的溶解度表,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氯化钠溶解度是36g,则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比氯化钠小,故选项说法错误。
C、根据20℃时氢氧化钙溶解度只有0.165g,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是稀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
D、20℃时氯化钠溶解度是36g,则该温度下饱和的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100%≈26.5%,无法配制成36%的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明确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100%、固体物质溶解性的分类与分类依据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6.(2023•铁岭二模)2021年9月17日,神舟12号载人飞船成功返回地面,圆满完成任务,举国上下为之欢呼。氧气和水是保障航天员生命的重要物质,如图为核心舱环控保障系统的工作原理示意图。该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蒸发水汽的过程,分子大小发生了改变
B.图中的饮用水是软水,可以用肥皂水检验
C.氧再生系统的原理是电解水,此过程得到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
D.该系统产生的氢气是可燃气体,燃烧前需验纯,若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说明较纯
【考点】电解水实验;硬水与软水;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专题】空气与水.
【答案】B
【分析】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
【解答】解:A、图中蒸发水汽的过程,分子大小没有改变,分子间隔发生改变,该选项不正确。
B、图中的饮用水是软水,可以用肥皂水检验,加入肥皂水,产生大量泡沫,说明是软水,该选项正确。
C、氧再生系统的原理是电解水,此过程得到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该选项不正确。
D、该系统产生的氢气是可燃气体,燃烧前需验纯,若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说明不纯,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B。
【点评】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同时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17.(2023•铁东区一模)将1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8%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成0.9%的生理盐水,需加水的质量是( )
A.190gB.200gC.100gD.19g
【考点】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
【专题】溶液的组成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答案】A
【分析】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设要加水的质量为x,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10g×18%=(x+10g)×0.9%,x=190g。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溶液的稀释问题,掌握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18.(2023•铁西区一模)有关溶液(溶质为固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B.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一定是稀溶液
C.在一定温度下,对于同一溶质的溶液而言,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D.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考点】溶质的质量分数;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浓溶液、稀溶液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答案】C
【分析】A、根据结晶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浓稀溶液是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溶液是否饱和与溶液的浓稀没有必然联系。
C、根据一定温度下,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中的质量分数最大,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减小,采用的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所得溶液仍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B、溶液是否饱和与溶液的浓稀没有必然联系,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C、在一定温度下,对于同一溶质的溶液而言,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大,故选项说法正确。
D、对于大多数固体,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增加溶质、蒸发溶剂、降低温度等方法,若采用的是降低温度至恰好饱和的方法,由于溶液的组成未发生改变,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结晶的方法、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溶液是否饱和与溶液的浓稀没有必然联系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共7小题)
19.(2023•绥中县一模)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请回答:
(1)P点表示的含义为 t1℃时,甲、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且为20g 。
(2)t1℃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60g升温到t2℃,至少再加 15 g甲物质,溶液才能仍然处于饱和状态。
(3)t2℃时,若甲中含有少量丙,可用 降温 (选填“降温”或“蒸发”)结晶法来提纯甲。
(4)将t2℃时的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乙>甲>丙 。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答案】(1)t1℃时,甲、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且为20g;
(2)15;
(3)降温;
(4)乙>甲>丙。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可以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提纯晶体的方法。
【解答】解:(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P点表示的含义为:t1℃时,甲、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且为20g;
(2)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20g,60g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溶剂质量为50g,溶质质量为10g,升温到t2℃,溶解度为50g,所以再加25g﹣10g=15g甲物质,溶液仍然饱和;
(3)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t2℃时,甲溶液中有少量丙,要提纯甲,用降温结晶法;
(4)t1℃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最大,甲、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降低温度,甲、乙物质的溶解度减小,析出晶体,丙物质的溶解度增大,不会析出晶体,应该按照t2℃时的溶解度计算,所以将t2℃时的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乙>甲>丙。
故答案为:(1)t1℃时,甲、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且为20g;
(2)15;
(3)降温;
(4)乙>甲>丙。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023•本溪模拟)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点P的含义是 t1℃,甲和乙的溶解度相同 。
(2)t2℃,取等质量甲和乙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所需溶剂质量多的是 乙 。
(3)t2℃时,将一定质量的甲溶液平均分为两份,并分别进行如图2所示操作,请结合图1分析:
①该溶液是甲的 不饱和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②x的值是 5.5 。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答案】(1)t1℃,甲和乙的溶解度相同;
(2)乙;
(3)不饱和;5.5。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可以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
【解答】解:(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点P为两曲线的交点,所以其含义是t1℃,甲和乙的溶解度相同;
(2)t2℃,溶解度:乙<甲,所以取等质量甲和乙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所需溶剂质量多的是乙;
(3)①根据图1可知,在t2℃时,10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可溶解甲的质量为45g,那么在10g水中溶解甲x达到饱和状态,有,解得x=4.5g,而第一份溶液蒸发10g水只析出了1g,少于4.5g,证明原溶液为甲的不饱和溶液;
②由①可得,当蒸发10g水时溶液有固体析出,证明溶液已经饱和,若再蒸发10g水,那么就会析出溶质的质量为4.5g,即蒸发20g水析出的固体质量为1g+4.5g=5.5g,即x=5.5。
故答案为:(1)t1℃,甲和乙的溶解度相同;
(2)乙;
(3)不饱和;5.5。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1.(2023•龙城区三模)甲、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不考虑水的变化),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t2℃时,50g水中加入 20 g甲物质,恰好得到饱和溶液。
(2)若甲中混有少量乙,提纯甲的方法是 降温结晶 。
(3)t2℃时,将甲、乙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析出晶体的质量甲 不确定 乙(填“大于”“小于”“等于”或“不确定”)。
(4)将t2℃时等质量的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中溶剂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乙>甲 。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答案】(1)20;
(2)降温结晶;
(3)不确定;
(4)乙>甲。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可以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
【解答】解:(1)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t2℃时甲的溶解度为40g,则此温度下100g水中溶解40g甲恰好形成饱和溶液,则t2℃时,50g水中加入20g甲物质,恰好得到饱和溶液;
(2)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小,则甲中混有少量乙,提纯甲的方法是降温结晶;
(3)t2℃时,将甲、乙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未指明溶液的质量,则无法比较析出晶体的质量;
(4)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则t2℃时等质量的甲、乙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甲>乙,所以溶质的质量甲>乙,溶液的质量=溶剂质量+溶质质量,所以溶剂的质量乙>甲,将t2℃时等质量的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溶解度均降低,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不变,则t1℃时所得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也是乙>甲。
故答案为:(1)20;
(2)降温结晶;
(3)不确定;
(4)乙>甲。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2.(2023•龙城区三模)填空。
(1)水曾被误认为是一种“元素”,电解水实验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H2↑+O2↑ 。
(2)人们在饮用地下水时,用 肥皂水 区分硬水和软水。
(3)请你写出一条防治水体污染的方法 农业上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合理即可) 。
(4)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时,取水后加入絮凝剂(明矾)的作用是 吸附水中悬浮的小颗粒杂质,加速沉降 。
【考点】电解水实验;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与净化方法;硬水与软水;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
【专题】空气与水.
【答案】(1)2H2O2H2↑+O2↑;
(2)肥皂水;
(3)农业上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合理即可);
(4)吸附水中悬浮的小颗粒杂质,加速沉降。
【分析】(1)根据电解水的原理来分析;
(2)根据硬水与软水的检验方法来分析;
(3)根据防治水污染的措施来分析;
(4)根据净化水的方法与原理来分析。
【解答】解:(1)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
(2)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取样,加肥皂水并搅拌,产生泡沫少浮渣多的是硬水,产生泡沫多浮渣少或无浮渣的是软水;
(3)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排放到水中会造成水体污染,农业上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也会造成水体污染,防治水体污染的方法:农业上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生活中不使用含磷洗衣粉等;
(4)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时,取水后加入絮凝剂(明矾)的作用是利用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吸附水中悬浮的小颗粒杂质,加速沉降。
故答案为:(1)2H2O2H2↑+O2↑;
(2)肥皂水;
(3)农业上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合理即可);
(4)吸附水中悬浮的小颗粒杂质,加速沉降。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电解水的原理、硬水与软水的鉴别方法、防治水污染的措施以及净化水的方法与原理是解题的关键。
23.(2021•振兴区校级二模)2023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一届“世界水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地下水是 混合物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实验室制取蒸馏水时,在烧瓶中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的目的是 防止暴沸 ,实验结束后,可用 肥皂水 比较水蒸馏前后硬度的变化。
(3)宇航员一部分生活用氧可通过电解水制得。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示意图,玻璃管 b (填“a”或“b”)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该实验说明水是由 H、O (填元素符号)组成的。
(4)如图是我国“国家节水标志”,用一句话谈谈你对该标志的理解或得到的启示: 珍惜每一滴水(合理即可) 。
【考点】电解水实验;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蒸发与蒸馏操作.
【专题】空气与水.
【答案】(1)混合物;
(2)防止暴沸;肥皂水;
(3)b;H、O;
(4)珍惜每一滴水(合理即可)。
【分析】(1)根据物质的组成与分类来分析;
(2)根据蒸馏操作的注意事项、硬水与软水的检验方法来分析;
(3)根据电解水的知识以及气体的检验方法来分析。
【解答】解:(1)地下水中主要含有水,还含有其他杂质,故属于混合物;
(2)为了防止出现暴沸,实验室制取蒸馏水时,常在烧瓶中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可用肥皂水比较水蒸馏前后硬度的变化,加入肥皂水,产生泡沫多的是软水,产生泡沫少的是硬水。
(3)由电解水实验中“正氧负氢、氢二氧一”可知,玻璃管a中产生的是氢气,玻璃管b中产生的是氧气,氧气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水通电生成了氢气和氧气,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知,水是由H、O元素组成的。
(4)我国节水标志由水滴、人手和地球变形而成,手是拼音字母JS的变形,寓意节水,表示节水需要公众参与,鼓励人们从我做起,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手又像一条蜿蜒的河流,象征滴水汇成江河,由此我们深刻认识到地球上淡水资源有限,应节约用水,珍惜每一滴水。
故答案为:
(1)混合物;
(2)防止暴沸;肥皂水;
(3)b;H、O;
(4)珍惜每一滴水(合理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解水实验、蒸发与蒸馏操作、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掌握物质的组成与分类、蒸馏操作的注意事项、硬水与软水的检验方法、电解水的知识等是解题的关键。
24.(2022•东洲区四模)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图中P点的含义是 20℃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均为30g 。
(2)40℃时,取等质量的甲、乙分别配成饱和溶液,需水质量较多的是 乙 (填“甲”或“乙”)。
(3)20℃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过程中所得的溶液,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 AC (填字母序号,下同),与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的是 E 。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答案】(1)20℃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均为30g;
(2)乙;
(3)AC;E。
【分析】(1)根据溶解度曲线交点的含义分析回答;
(2)根据溶解度的含义分析计算;
(3)根据溶液的状态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分析计算。
【解答】解:(1)由图可知,P点是甲和乙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20℃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均为30g;
(2)由图可知,4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由溶解度的含义可知,所以取等质量的甲、乙分别配成饱和溶液,需水质量较多的是乙;
(3)20℃时,甲的溶解度为30g,由溶解度的含义可知,50g水中最多溶解15g甲达到饱和状态,所以20℃时,50g水中加入10g甲所得A溶液不饱和;再加入10g甲所得B溶液饱和,且剩余10g+10g﹣15g=5g甲不能溶解;加热至40℃,此时甲的溶解度为50g,由溶解度的含义可知,50g水中最多溶解25g甲达到饱和状态,故所得C溶液又变为不饱和;再加入10g甲(总计30g)所得D溶液达到饱和,且剩余30g﹣25g=5g甲不能溶解;降温至20℃,此时甲的溶解度变为30g,50g水中最多溶解15g甲达到饱和状态,所以会析出晶体,此时溶液饱和;故实验过程中所得的溶液,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AC;
B为20℃下的饱和溶液,根据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可得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取决于该该温度时的溶解度,而B与E溶液均为20℃时的饱和溶,溶解度相同,则其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
故答案为:(1)20℃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均为30g;
(2)乙;
(3)AC;E。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还考查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等,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5.(2023•锦州二模)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钠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
(1)烧杯①中溶解的溶质是 NaCl (填化学式)。
(2)硝酸钾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钠,提纯硝酸钾的方法是 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 。
(3)t1℃时,110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 1:4 (填最简整数比)。
(4)关于图1中烧杯内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E (填字母序号)。
A.将两个烧杯中的物质混合,充分搅拌后,烧杯中一定还有剩余固体
B.将温度升高到t2℃,烧杯②中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烧杯①内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比烧杯②内上层清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
D.蒸发一定量的水,两烧杯中都一定有固体析出
E.将温度升高到t2℃,两烧杯内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不考虑水的蒸发)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答案】(1)NaCl。
(2)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
(3)1:4。
(4)BCE。
【分析】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某一温度时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比较。
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的溶解度变化情况。
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溶质质量、溶剂质量可以判断配制的溶液质量。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
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100%。
一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一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可以用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的方法分离。
【解答】解:(1)烧杯①中物质全部溶解,烧杯②中物质没有全部溶解,说明烧杯①中物质溶解度大于烧杯②中物质,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烧杯①中溶解的溶质是氯化钠,化学式为NaCl;
(2)硝酸钾、氯化钠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硝酸钾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钠,提纯硝酸钾的方法是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
(3)t1℃时,硝酸钾溶解度为25g,t1℃时,100g与25g硝酸钾恰好形成饱和溶液,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25g:100g=1:4,同温下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相同,110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1:4;
(4)A、充分搅拌后,烧杯中溶剂量为200g,氯化钠一定没有剩余,氯化钠溶解度大小关系与硝酸钾溶解度没有确定,不一定还有剩余固体,错误;
B、将温度升高到t2℃,烧杯①内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该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烧杯②中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正确;
C、烧杯①中物质全部溶解,烧杯②中物质没有全部溶解,烧杯①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大,溶剂质量相等,烧杯①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烧杯②内上层清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正确;
D、烧杯①中物质全部溶解,可能不饱和溶液,蒸发一定量的水,烧杯①中不一定有固体析出,错误;
E、t1℃时,烧杯①中物质全部溶解,将温度升高到t2℃,形成不饱和溶液,该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烧杯②中的溶液物质全部溶解,一定形成不饱和溶液,它们中的溶质和溶剂的质量相等,两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不考虑水的蒸发),正确。
故答案为:(1)NaCl。
(2)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
(3)1:4。
(4)BCE。
【点评】溶解度曲线能定量地表示出溶解度变化的规律,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同一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不同;同一温度下,不同溶质的溶解度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温度对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影响不同。物质名称
氯化钠
氢氧化钙
氯酸钾
硝酸钾
溶解度/g
36.0
0.165
7.4
31.6
物质名称
氯化钠
氢氧化钙
氯酸钾
硝酸钾
溶解度/g
36.0
0.165
7.4
31.6
相关试卷
水与常见的溶液---江苏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模拟题分类汇编:
这是一份水与常见的溶液---江苏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模拟题分类汇编,共40页。
三年辽宁中考化学模拟题分类汇编之常见的酸和碱:
这是一份三年辽宁中考化学模拟题分类汇编之常见的酸和碱,共31页。
水与常见的溶液---陕西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模拟题分类汇编:
这是一份水与常见的溶液---陕西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模拟题分类汇编,共4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