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吉林省普通高中友好学校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十六届基础年段期末联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吉林省普通高中友好学校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十六届基础年段期末联考化学试题(解析版)第1页
    吉林省普通高中友好学校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十六届基础年段期末联考化学试题(解析版)第2页
    吉林省普通高中友好学校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十六届基础年段期末联考化学试题(解析版)第3页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吉林省普通高中友好学校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十六届基础年段期末联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吉林省普通高中友好学校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十六届基础年段期末联考化学试题(解析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下列关于N2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一化学试题
    化学试题共8页,包括两道大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正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照考试要求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做答,在草稿纸、试题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3分,共45分。
    1. 民以食为天,《黄帝内经》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五畜”富含油脂和蛋白质,它们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B. “五果”富含糖类,其中的葡萄糖、蔗糖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C. “五谷”富含淀粉,淀粉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D. “五菜”富含纤维素,纤维素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答案】C
    【解析】
    【详解】A.畜类如猪、牛、羊等,富含油脂和蛋白质,油脂不天然高分子化合物,A错误;
    B.果类如苹果等富含果糖、葡萄糖等,属于糖类物质,但是葡萄糖不能水解,B错误;
    C.谷类包括玉米、小麦、水稻,主要成分为淀粉,淀粉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C正确;
    D.菜类如蔬菜,富含纤维素,但人体内没有水解纤维素的酶,纤维素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D错误;
    故答案为:C。
    2. 不断进步的材料逐渐构筑了我们现代社会的文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唐三彩”和景德镇瓷器的主要化学成分都是硅酸盐
    B. 玻璃是一种常见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在一定温度下软化可制得玻璃仪器
    C. 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D. 以高纯硅制成的光导纤维内窥镜可直接窥视有关器官部位的变化
    【答案】D
    【解析】更多优质滋源请 家 威杏 MXSJ663 【详解】A.“唐三彩”和景德镇瓷器都是陶瓷,陶瓷的主要化学成分都是硅酸盐,故A正确;
    B.玻璃是一种常见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玻璃属于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点,在一定温度下软化可制得玻璃仪器,故B正确;
    C.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故C正确;
    D.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不是硅,故D错误;
    故选D。
    3. 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 乙酸的分子式为:B. 甲烷的电子式:
    C. 乙醇的结构式: D. 乙烯的结构简式:
    【答案】B
    【解析】
    【详解】A.乙酸的分子式为:,故A错误;
    B.甲烷分子中含有4个碳氢键,为正四面体结构,甲烷的电子式为:,故B正确;
    C.为二甲醚的结构式,故C错误;
    D.乙烯的结构简式为,故D错误;
    答案选B。
    4. 下列关于N2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N2是一种无色、无味且易溶于水的气体
    B. 在雷雨天,空气中的N2和O2可直接反应生成NO2
    C. 在N2与Mg反应生成Mg3N2的过程中,N2作还原剂
    D. 一定条件下,N2与H2合成NH3属于氮的固定
    【答案】D
    【解析】
    【详解】A.N2是一种无色、无味且难溶于水的气体,故A错误;
    B.放电条件下氮气和氧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NO,反应方程式为N2+O22NO,故B错误;
    C.在N2与Mg反应生成Mg3N2的过程中,氮元素的化合价降低,N2做氧化剂,故C错误;
    D.N2与H2合成NH3,是将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化合态的氮的过程,属于氮的固定,故D正确;
    故选D。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C与C互为同素异形体
    B. O2与O3互为同位素
    C. 与互为同分异构体
    D. 乙烯与CH3—CH=CH2互为同系物
    【答案】D
    【解析】
    【详解】A. 同素异形体是指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C与C互为同位素,不是单质不是同素异形体,故A错误;
    B. 同位素是指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互为同位素,O2与O3互为同素异形体,故B错误;
    C. 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有机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与互为同种物质,故C错误;
    D. 同系物是指结构相似,组成上相差若干个CH2的有机物互称同系物,乙烯与CH3—CH=CH2互为同系物,故D正确;
    故选:D。
    6. 根据乙烯的性质可以推测丙烯(CH2=CH-CH3)的性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 丙烯能在空气中燃烧
    C. 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的产物是CH2Br-CH2-CH2BrD. 聚丙烯的结构可以表示为
    【答案】C
    【解析】
    【详解】A.丙烯分子中含有不饱和的碳碳双键,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因此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A正确;
    B.丙烯属于烯烃,能在空气中燃烧,反应产生CO2、H2O,B正确;
    C.丙烯分子中含有不饱和的碳碳双键,与溴发生加成反应时,断裂碳碳双键中较活泼的碳碳键,然后在两个不饱和的C原子上各形成1个C-Br键,反应产生CH2Br-CHBr-CH3,C错误;
    D.丙烯分子中含有不饱和的碳碳双键,在一定条件下,断裂碳碳双键中较活泼的碳碳键,然后这些不饱和的C原子彼此结合形成长链,就得到聚丙烯,其结构简式是 ,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C。
    7. 正己烷是优良的有机溶剂,其球棍模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正己烷的分子式为,其沸点比丙烷低
    B. 正己烷的一氯代物有3种
    C. 正己烷能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而使溴水褪色
    D. 正己烷所有碳原子可在一条直线上
    【答案】B
    【解析】
    【详解】A.正己烷的分子式为,其沸点比丙烷高,故A错误;
    B.正己烷中有三种等效氢,所以其一氯代物有3种,故B正确;
    C.正己烷不能与溴水反应,不能使溴水褪色,故C错误;
    D.正己烷中的碳原子均为饱和碳原子,和每个碳原子连接的四个原子构成四面体结构,键角约为109°28′,所以正己烷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在一条直线上,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正己烷的球棍模型: ,正己烷分子中的碳原子可以呈锯齿状。
    8. 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图示插入同浓度稀硫酸中一段时间,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B. 甲中铜片是正极,乙中铜片是负极
    C. 两烧杯中溶液的酸性均减小D. 产生气泡的速率甲比乙慢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甲烧杯中,铜、锌用导线连接,甲构成原电池,铜是正极,铜片表面有氢气产生,A错误;
    B.甲烧杯中,铜、锌用导线连接,甲构成原电池,铜是正极;乙中铜、锌没有连接,不构成原电池,B错误;
    C.两烧杯中都发生反应,溶液的均减小,正确;
    D.甲烧杯中,铜、锌用导线连接,甲构成原电池,产生气泡的速率甲比乙快,D错误;
    故选C。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1所示装置可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 图2所示反应为吸热反应
    C. 锌锰干电池中,锌筒作正极
    D. 蓄电池充电时,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图1装置没有形成闭合回路,无法形成原电池,化学能无法转化为电能,选项A错误;
    B.图2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选项B错误;
    C.锌锰干电池中,锌筒上发生氧化反应,作负极,选项C错误;
    D.蓄电池在充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属于电解池,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选项D正确;
    答案选D。
    10. 关于下列实验装置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图1用于制取并检验
    B. 图2都能形成喷泉
    C. 图3用于制取,上下移动的铜丝便于控制反应开始和结束
    D. 图4可以检验的漂白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A.制备氨气可以加热固体混合物,利用固+固加热制备气体,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其反应是,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且氨气极易溶于水,因此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试管口放一团棉花,便于收集满氨气,湿润的红色石苧试纸验证氨气是否收集满,故A不符合题意;
    B.氨气极易溶于水,能够形成喷泉,水充满整个烧瓶,与反应:
    ,烧瓶内压强减小,也能形成喷泉,故B不符合题意;
    C.利用浓硫酸的氧化性,与加热时发生反应生成,上下移动的铜丝便于控制反应开始和结束,但题目中缺少加热装置,不能制备二氧化硫,故C符合题意;
    D.利用浓硫酸的氧化性,加热条件下与木炭反应产生二氧化硫、二氧化碳,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说明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二氧化碳不具有漂白性),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海水淡化的主要方法有蒸馏法、反渗透法和电渗析法
    B. 工业上可通过电解溶液的方法获得镁单质
    C. 石油的分馏是物理变化,而煤的干馏主要是化学变化
    D. 通过石油的裂化和裂解可以得到乙烯、丙烯等化工原料
    【答案】B
    【解析】
    【详解】A.海水淡化有多种方法,主要有蒸馏法、反渗透法和电渗析法,故A正确;
    B.电解溶液会生成氢氧化镁,工业上通过电解熔融氯化镁可获得镁单质,故B错误;
    C.石油的分馏是利用沸点不同进行分离,属于物理变化;煤的干馏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
    D.裂解是深度裂化,获得小分子烃,如乙烯、丙烯等,所以通过石油的裂化和裂解可以得到乙烯、丙烯等化工原料,故D正确;
    故选B。
    12. 下列关于常见有机物的鉴别或分离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A. 鉴别甲烷和乙烯:溴水
    B. 鉴别乙酸和乙酸乙酯:碳酸钠溶液
    C. 分离乙醇和乙酸:分液漏斗分离
    D. 鉴别乙醇和乙酸:紫色石蕊试液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甲烷不能使溴水褪色,乙烯能使溴水褪色,用溴水能鉴别甲烷和乙烯,故不选A;
    B.乙酸和碳酸钠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乙酸乙酯和碳酸钠不反应,且乙酸乙酯不溶于碳酸钠溶液,用碳酸钠溶液可以鉴别乙酸和乙酸乙酯,故不选B;
    C.乙醇和乙酸不分层,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乙醇和乙酸,故选C;
    D.乙酸具有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乙醇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能用紫色石蕊试液鉴别乙醇和乙酸,故不选D;
    选C。
    13. 工业制硫酸中的一步重要反应是SO2在400-500℃下的催化氧化:2SO2+O2 2SO3,这是一个正反应放热的可逆反应。如果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使用催化剂是为了增大反应速率,提高生产效率
    B. 在上述条件下,SO2不可能100%转化为SO3
    C. 提高反应时的温度,可以实现SO2的完全转化
    D. 通过调控反应条件,可以提高该反应进行的程度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催化剂可以增大反应速率,缩短反应时间,A项正确;
    B.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B项正确;
    C.提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二氧化硫的转化率降低,C项错误;
    D.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可以使平衡发生移动,提高反应限度,D项正确;
    故答案为C。
    14. 有关能量的判断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 由: H+(aq)+ OH -(aq)= H2O(l) △H = -57.3kJ/ml,可知:含0.5ml H2SO4的浓溶液与含1ml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热量为57.3 kJ
    B. 500℃、30MPa下,将0.5mlN2(g)和1.5mlH2(g)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 2NH3(g) △H=-38.6kJ·ml-1
    C. 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前者放出热量更多
    D. 甲烷的标准燃烧热为890.3kJ·ml-1,则甲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CH4(g)+2O2(g)=CO2(g)+2H2O(g) △H =-890.3kJ·ml-1
    【答案】C
    【解析】
    【详解】A.硫酸的浓溶液溶于水放热,所以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放出的热量,不是中和热的数值,A错误;
    B.氮气和氢气发生反应生成氨气的过程属于可逆反应,反应物的转化率达不到100%,所以上述热化学方程式的反应热△H<-38.6kJ·ml-1,B错误;
    C.同一物质状态不同,等质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能量不同:固体<液体<气体,则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前者放出热量更多,C正确;
    D.上述热化学方程式中水的状态不应为气体,燃烧热是指1m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所放出的热量,甲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CH4(g)+2O2(g)=CO2(g)+2H2O(l) △H =-890.3kJ·ml-1,D错误;
    答案选C。
    15. 以下关于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绿色化学的核心思想是先污染后治理
    B. 反应原子利用率为100%
    C.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
    D. “静电除尘”“燃煤固硫”“汽车尾气催化净化”都能提高空气质量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A.绿色化学的思想是改变先污染后治理的观念,利用化学原理和技术手段,从源头减少或消除环境污染,A错误;
    B.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原子利用率为100%,B正确;
    C.“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C正确;
    D.“静电除尘”可以除去空气中的颗粒物,“燃煤固硫”可以除去燃煤生成的二氧化硫,“汽车尾气催化净化”可以除去尾气中的氮氧化物,三者都能提高空气质量,D正确;
    答案为:A。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16. 海洋资源的利用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回答下列问题:
    Ⅰ.海水提溴

    (1)溴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
    (2)吸收塔用二氧化硫和水吸收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3)蒸馏塔的蒸馏温度应控制在最有利于生产,原因可能为:温度过高,_______;温度过低,_______
    (4)两次通入的离子反应相同,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通反应后使用了空气吹出法,该方法利用了溴单质_______的性质。
    Ⅱ.海水提镁

    (5)工业上常用于沉淀的廉价试剂①的俗名是_______。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__。
    (6)步骤A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Ⅲ.海带提碘

    (7)步骤B需搅拌、加热煮沸的目的是_______。步骤C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答案】(1)第四周期第ⅦA族
    (2)
    (3) ①. 大量水蒸气随溴排出,溴气中水蒸气的含量增加 ②. 溴不能完全蒸出,产率太低
    (4) ①. ②. 易挥发
    (5) ①. 熟石灰(或消石灰) ②. 过滤
    (6)(熔融)
    (7) ①. 促使海带灰中含碘物质快速充分溶解 ②.
    【解析】
    【分析】海水中通入氯气,生成液态溴,液溴易挥发,通入热空气,收集塔中收集液溴,加入二氧化硫和水将液溴还原为溴化氢,再通入氯气,生成液溴,然后蒸馏得到工业溴;
    海水加入熟石灰,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加盐酸生成氯化镁,浓缩后降温结晶,得到氯化镁,电解后生成单质镁;
    海带灼烧成灰,加水溶解含碘的化合物,过滤除去不溶物,加入过氧化氢把碘离子氧化成碘单质,用四氯化碳萃取后蒸馏得到单质碘。
    【小问1详解】
    溴是35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位于第四周期第Ⅶ A族;
    故答案为:四周期ⅦA族。
    【小问2详解】
    在吸收塔用二氧化硫和水吸收得到,该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小问3详解】
    蒸馏塔的蒸馏温度应控制在最有利于生产,原因可能为:温度过高,大量水蒸气随溴排出,溴气中水蒸气的含量增加;若温度过低,溴不能完全蒸出,产率又太低,因此一定要将温度控制在的合适范围内;
    故答案为:大量水蒸气随溴排出,溴气中水蒸气的含量增加;溴不能完全蒸出,产率太低。
    【小问4详解】
    两次通入均为将溴离子氧化成海单质的反应,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在热空气下,利用溴的挥发性将其吹出;
    故答案为:;易挥发。
    【小问5详解】
    工业上常用于沉淀的廉价试剂①是,俗名是熟石灰或消石灰;操作Ⅰ是分离难溶性固体与可溶性液体混合物的操作,名称是过滤;
    故答案为:熟石灰(或消石灰);过滤。
    【小问6详解】
    步骤是电解熔融的无水反应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熔融);
    故答案为:(熔融)。
    【小问7详解】
    步骤B需搅拌、加热煮沸的目的是促使海带灰中含碘物质快速充分溶解;在步骤C中与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根据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原子守恒,可得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促使海带灰中含碘物质快速充分溶解;。
    17. 以淀粉或纤维素为主要原料合成一种具有果香味的物质C的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1)下列关于淀粉和纤维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
    A.它们都属于糖类,且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B.都可用表示,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C.二者最终的水解产物相同
    (2)写出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实验室用如图装置可完成上述反应Ⅳ,制得C。

    (3)若用乙醇和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充分反应,能否_______(填“能”或“不能”)生成,其原因是_______。
    (4)写出试管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填反应类型)。
    (5)球形干燥管,除起冷凝作用外,另一重要作用是_______。
    (6)试管②中液体为_______。
    【答案】(1)B (2)
    (3) ①. 不能 ②. 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不能进行彻底
    (4) ①. ②. 酯化反应(取代反应)
    (5)防止倒吸 (6)饱和碳酸钠溶液
    【解析】
    【分析】淀粉或纤维素完全水解为葡萄糖,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分解成M为乙醇,乙醇催化氧化生成A为乙醛,乙醛进一步氧化成B为乙酸,乙酸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C为乙酸乙酯,据此解答。
    【小问1详解】
    A.淀粉和纤维素均是多糖,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A正确;
    B.淀粉和纤维素的化学式均可用表示,但聚合度可能不同,因此二者不互为同分异构体,故B错误;
    C.淀粉和纤维素完全水解后的产物都为葡萄糖,故C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B。
    【小问2详解】
    反应Ⅰ为淀粉发生完全水解生成葡萄糖,反应方程式为:

    【小问3详解】
    乙醇和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充分反应,不能生成。这是因为酯化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不能进行彻底。
    【小问4详解】
    乙醇与乙酸在浓硫酸作催化剂并加热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因此试管①中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5详解】
    试管②中球形干燥管能起到导气,冷凝,防止倒吸作用。
    【小问6详解】
    乙醇和乙酸均有良好的挥发性,因此进入试管乙中的物质为乙酸、乙醇、乙酸乙酯,乙酸具有酸性,能与碳酸钠反应,乙醇能与水混溶,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溶解度较低,因此试管②中液体为饱和碳酸钠溶液。
    18. 恒温下在2L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态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从开始至5min,Y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平衡时,Z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X的转化率为_______。
    (3)反应达平衡时体系的压强是开始时的_______倍;
    (4)下列描述中能表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是_______。(填序号)
    ①容器内温度不变
    ②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③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变
    ④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⑤Z(g)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
    ⑥容器内X、Y、Z三种气体浓度之比为3:1:2
    ⑦某时刻v(X)=3v(C)且不等于零
    ⑧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l Z,同时生成3n ml X
    (5)在某一时刻采取下列措施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是_______。
    A.加催化剂
    B.降低温度
    C.体积不变,充入X
    D.体积不变,从容器中分离出Y
    【答案】 ①. 3X(g)+Y(g)⇌2Z(g) ②. 0.02ml/(L·min) ③. 0.25ml/L ④. 60% ⑤. ⑥. ③④⑤⑧ ⑦. A、C
    【解析】
    【分析】
    【详解】(1)由图象可以看出X、Y的物质的量减小,Z的物质的量增多,则X、Y为反应物,Z为生成物,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量与化学计量数之比呈正比,
    则有X:Y:Z=(1.0-0.4):(1.0-0.8):(0.5-0.1)=3:1:2,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X(g)+Y(g)⇌2Z(g) ,故答案为:3X(g)+Y(g)⇌2Z(g) 。
    (2)反应开始到5min,用Y表示的反应速率为:v==0.02ml/(L·min) ,平衡时Z的浓度为=0.25ml/L,故答案为:0.02ml/(L·min);0.25ml/L 。
    (3)在相同条件下,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所以答案为
    (4)①此反应是在恒温下进行,所以容器内温度不变,不能作为达到平衡标志。②该反应前后气体质量不变,体积也不变,任何时候密度都不改变,所以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不能作为达到平衡标志。③该反应气体分子数前后改变,所以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变,能作为达到平衡标志。 ④反应前后气体质量不变,但是反应气体分子数前后改变,所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能作为达到平衡标志。 ⑤Z(g)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能作为达到平衡标志。⑥容器内X、Y、Z三种气体的浓度之比为3∶1∶2不能作为达到平衡标志。⑦某时刻v(X)=3v (C)且不等于零,不能作为达到平衡标志,因为没有标明是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⑧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l Z,同时生成3n ml X,能作为达到平衡标志,一个是正反应速率,一个是逆反应速率,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答案为:③④⑤⑧
    (5)A.加催化剂,降低活化能,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有效碰撞增加,加快该反应的反应速率,A项正确。
    B.降低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小,有效碰撞减少,减慢反应速率,B项错误。
    C.体积不变,充入X,X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加快反应速率,C项正确。
    D.体积不变,分离出Y,Y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减慢反应速率,D项错误。
    故选AC。
    19. 已知:A是石油裂解气的主要产物之一,其产量常用于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下列是有机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
    (2)是一种具有特殊香味的液体,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该反应类型是_______;
    (3)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其结构简式是_______;
    (4)比赛中,当运动员肌肉挫伤或扭伤时,随队医生即对准受伤部位喷射物质(沸点:)进行应急处理。写出由制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5)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
    (6)的同分异构体能与溶液反应,其同分异构体可能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或_______。
    【答案】(1) ①. 碳碳双键 ②.
    (2) ①. ②. 加成反应
    (3) (4)
    (5)
    (6) ①. ②.
    【解析】
    【分析】A是石油裂解气的主要产物之一,它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水平,A是CH2=CH2,乙烯和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B为CH3CH2OH,CH3CH2OH和氧气在铜作催化剂作用下催化反应生成C为CH3CHO,乙醇在高锰酸钾作用下生成D,D是CH3COOH,乙醇和乙酸在浓硫酸作用下反应生成E为CH3COOCH2CH3;G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由可知G为聚乙烯,乙烯和氯化氢加成生成F为CH3CH2Cl,以此解答该题。
    【小问1详解】
    A为乙烯,乙烯的官能团的名称是碳碳双键,为乙醛,乙醛的结构简式是,故答案为:碳碳双键;;
    【小问2详解】
    B为乙醇,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加成反应;
    【小问3详解】
    G为聚乙烯,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
    【小问4详解】
    为乙烯,乙烯和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氯乙烷),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小问5详解】
    为乙酸,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
    小问6详解】
    的同分异构体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说明同分异构体的分子中有羧基,符合条件的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

    相关试卷

    02,吉林省普通高中友好学校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十七届基础年段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02,吉林省普通高中友好学校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十七届基础年段期末联考化学试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下列关于合金材料说法正确的是,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吉林省普通高中友好学校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十七届基础年段期末联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吉林省普通高中友好学校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十七届基础年段期末联考化学试题(解析版),文件包含吉林省普通高中友好学校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十七届基础年段期末联考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吉林省普通高中友好学校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十七届基础年段期末联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吉林省普通高中友好学校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十七届基础年段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吉林省普通高中友好学校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十七届基础年段期末联考化学试题,文件包含高二三十七届期末联考_化学pdf、高二化学期末测试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页, 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