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书,下列不能称为一个生态系统的是,将显微镜从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出题人 : 张忱 审题人:张俊玉
本试卷包括两道大题,共34道小题。共8页。全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为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信
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书
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选择题( 每题1分,共30分)
1.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诗句中对“犬”的描写,体现的生物基本特征是( )
A.生物能进行呼吸 B.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生物能由小长大 D.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2.研究表明,在繁殖季延长光照,能使雌海龟提前成熟产卵。这一现象说明 ( )
A.环境影响生物 B.生物影响环境 C.生物适应环境 D.生物改变环境
3.小明设置探究“光对黄粉虫的分布是否有影响” 的实验思路如下,正确的是( )
A.选择2只黄粉虫来做实验
B.设置干燥和潮湿两种环境进行实验
C.做一次实验即可得出科学准确的结论
D.做实验的黄粉虫大小、活力等要基本一样
4.下列不能称为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
A. 马踏湖湿地公园 B. 美丽的校园
C. 长江流域 D. 森林里的所有动植物
5.某地鼠患成灾,当地生态环境受到影响。如图是该生态系统的部分组成示意图,请据
图分析说法正确的是 ( )
A. 图中有5条食物链
B. 图中最长的食物链是小麦→鼠→蛇→猫头鹰→细菌、真菌
C. 若施用鼠药使鼠的数量减少,猫头鹰的数量将增多
D. 该图中小麦是生产者
6.将显微镜从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 ( )
A.细胞数目变多,个体变小,视野变暗
B.细胞数目变多,个体变小,视野变亮
C.细胞数目变少,个体变大,视野变暗
D.细胞数目变少,个体变大,视野变亮
7. 下图是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它们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
8. 下图是动植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两种细胞共有的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等
B.②是细胞壁,对细胞起保护和支持作用
C.图甲中的能量转换器只有线粒体
D.④是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DNA
9.用清水洗菠菜,水未呈现绿色;用开水煮菠菜,水呈现绿色,这是因为高温破坏了细胞
的 (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核 D.线粒体
10.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滴加生理盐水的目的是 ( )
A.利于染色 B.利于盖盖玻片
C.杀灭细菌 D.维持细胞的形态
11.如图表示两类生物细胞分裂过程,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
A.图A表示动物细胞的分裂过程
B.两图中细胞分裂的过程完全相同
C.细胞分裂先是细胞质分成两份,再是细胞核分裂成两个
D.分裂形成的新细胞所含的染色体数目与原细胞相同
12.从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来看,巨峰葡萄的果实和果肉分别属于 ( )
A. 组织、细胞 B. 器官、组织 C. 器官、细胞 D. 组织、器官
13.多细胞生物体具有一定的结构层次。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人的消化道上皮属于上皮组织
B. 苹果比小猫多了系统这个层次
C. 人的皮肤属于器官
D. 一株小麦在结构层次上属于植物体
14.在“观察草履虫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时,向右端的培养液里放入食盐颗粒,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 ( )
A.载玻片的液滴上放棉花纤维限制运动B.草履虫通过表膜吸收培养液中的食物
C.草履虫会向放入食盐颗粒方向移动 D.实验表明草履虫对外界刺激能作出反应
15.我国有许多描写植物的优美诗句,如“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苔花如米小,也
学牡丹开”“钩帘阴卷柏,障壁坐防风”“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下列叙述错
误的是 ( )
A. “春水绿于染”描写了藻类植物大量繁殖的现象
B.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描写的植物都能开花结果
C. “卷柏”能产生孢子,“青松”能产生种子
D. “卷柏”“牡丹”的根、茎、叶中都有输导组织
16.中药千金藤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止痛、利水消肿之功效。如图所示为千金藤植株,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千金藤属于蕨类植物 B.千金藤的种子外无果皮包被
C.千金藤能适应陆地的生活环境 D.千金藤没有真正的根
17.如图为两种植物种子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的胚包括①②③④⑤ B.乙表示单子叶植物的种子
C.豆浆的营养主要来自⑨ D.②和⑦将来发育为茎和叶
18. 在玉米种子纵剖面上滴加碘液后,能被染成蓝色的结构是 ( )
A.胚乳 B.胚 C.子叶 D.种皮
19.观察图,阴影部分表示图中4种植物的共同特征,这一特征是 ( )
A.都有种子 B.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C.都有根、茎、叶 D.种子外都无果皮包被
20.下列关于种子萌发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种子在萌发过程中都需要给予光照
B.土壤能为种子萌发提供所需要的无机盐
C.播种前浸种是为了打破种子的休眠,促进其萌发
D.不同种子萌发需要的温度条件都相同
21.明代《农政全书》中记载:“凡植果木,先于霜降后,锄掘转成圆垛,以草索盘定泥
土。”介绍了移栽树木时根部要带土移栽,主要目的是 ( )
A.减弱植物的光合作用 B.防止幼根和根毛损伤
C.抑制根吸收水分 D.减弱植物的蒸腾作用
22.下图的桃花在发育成果实的过程中,②是由哪种结构发育而来 ( )
A.胚珠 B.子房壁 C.受精卵 D.子房
23.为探究绿色植物和种子的生命活动,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并实施了以下实验。下列有
关实验设计和分析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
A.甲装置中叶片的遮光和非遮光处理形成对照
B.乙装置中试管收集的气体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丙装置中试管内的澄清石灰水会逐渐变浑浊
D.丁装置中的现象说明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产生了氧气
24.我国有七千年以上的农业开垦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下列生物学原理与其在农业生
产实践中的应用,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
A.种庄稼要施肥——给植物的生长提供无机盐和有机物
B.给农作物松土——增加土壤中的空气,促进根的呼吸作用
C.移栽植物时去掉部分枝叶——降低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消耗
D.正其行,通其风——能增加氧气浓度,提高光合作用强度
25.下面为我国植树节的图标,主旨是倡导每个公民每年义务植树3~5棵。结合图标分析
并判断,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
A. 3月12日是植树节,应广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种草活动
B. 植树造林能防风固沙,有效固定土壤,减少水土流失
C. 树木高大挺拔,其茎逐年增粗是形成层细胞分裂的结果
D. 在植树时,不需要注重植物的空间搭配,单位面积内种植的数量越多越好
26.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从生物学人类进化的角度理解“人
类命运共同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人类和现代类人猿都起源于远古时代的森林古猿
B.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志是能否直立行走
C.从化石可以看出,少女露西可能采用直立行走的运动方式
D.部分古猿向直立行走方向发展,与森林大量消失没有直接关系
27.新生命开始的标志是 ( )
A.卵巢排出卵子 B.精子进入卵子 C.受精卵的形成 D.胚泡植入子宫
28.女性进入青春期后,逐渐表现出骨盆宽大、乳腺发达、声调较高等现象,与该现象有直
接关系的器官是 ( )
A.卵巢 B.子宫 C.输卵管 D.阴道
29.三孩政策全面开放后,小明的妈妈想再生个孩子,一年以来却一直没有怀孕。经检查发
现输卵管堵塞,输卵管堵塞造成的后果是 ( )
A.不能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 B.精子和卵细胞无法结合
C.不能产生卵细胞 D.无法分泌雌性激素
30.青春期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如图四位同学有关青春期及卫生保健
的看法,你不赞同的是 ( )
A.A B.B C.C D.D
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20分)
31.下图是某地建立的集污水净化、休闲、养鱼为一体的新型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结合所学
知识回答问题:
(1)构成人工湿地生态系统除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外还应该有___________部分。
(2)生态系统中的植物能涵养水源,净化空气。其中,根尖的 区能吸收水分,
叶片可以通过光合作释放 ,来维持生物圈中的______ ____平衡。
(3)如果大量污水排入湿地,会导致藻类大量爆发,沉水植物死亡,之后浮游动物及鱼、
虾等死亡,这说明生态系统的 能力是有限的。
32.为了探究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某生物兴趣小组选取一株有白斑叶片和正常
绿色叶片的牵牛花进行了图1所示的实验:把经过暗处理的牵牛花植株按图1所示方
式处置后移至光下照射数小时,再将a、b、c、d四片叶子取下,分别放入图2所示装
置中加热,待叶片变成黄白色后,取出叶片漂洗,进行图3所示的处理:向这四片叶
子滴加碘液,观察颜色变化。请你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提示:二氧化碳气体易
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1)实验前,先将这株牵牛花进行暗处理,这样处理的目的是 。
(2)图2中小烧杯②内的液体是 ,其作用是溶解叶片中的色素,便于后续
观察。
(3)若a叶铝箔遮盖部分不变蓝,c叶白斑部分不变蓝,a、c叶中其他绿色部分都变
蓝,则说明光合作用需要 和 。
(4)本实验中b叶和d叶形成了一组对照实验,该对照实验的变量是 。
33.下表为“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设计,请根据表中信息回答问题。
(1)如用培养皿A与B进行对照,则所探究的问题是 ?
(2)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选用 两组培养皿做对照实验。
(3)指出本实验设计中的一处不足: 。
(4)种子在萌发过程中,首先要吸收水分, 最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
(5)若要测量种子的发芽率,应让种子处于与上表中 培养皿相同的环境中。
34.随着教育部“劳动教育”进课堂的号召,某校学生在实践基地内种植的西红柿——“番
茄6号”喜获丰收。莉莉和兴趣小组的同学从育苗移栽、除草施肥到采摘收获,不仅了
解了绿色开花植物的生命历程,也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和收获的喜悦。请运用所学知识
回答问题:
(1)莉莉将番茄果肉制成临时玻片放到显微镜下观察(如图甲所示),由于实验操作不当,
出现了“a”情况,为了避免影响观察,将a移出视野的方法是向 方向移动玻片。
(2)图乙是叶片结构示意图,其中1、2所示的两种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都出现了
差异,这种现象是由于 导致的。
(3)图丙是番茄叶片在晴朗的夏季一天内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变化曲线。Ⅰ曲线12点
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光照强、温度高,为了降低植物的 作用,部分 关闭。
(4)由图丙可知,番茄幼苗从6点左右开始积累有机物。同学们用合理密植的方法种植,
这样是为了提高 曲线所示的生理活动。
【全国百强校】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初一生物试卷答案
一 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二 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20分)
31.(1)非生物
(2)成熟 氧气 碳—氧(或碳氧)
(3)自动调节
32.(1)消耗掉原有的淀粉(或将原有淀粉运走耗尽,答案合理即可)
(2)酒精
(3)光照(光) 叶绿体
(4)二氧化碳
33.(1)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吗?
(空气是种子萌发所需的环境条件吗?答案合理即可)
(2)A、C
(3)种子数量少
(4)胚根
(5)A
34.(1)右下
(2)细胞分化
(3)蒸腾 气孔
(4)1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④②①③
D.③④②①
培养皿编号
种子的个数
种子所处的环境(其他外界条件均适宜并相同)
温度/℃
A
3
培养皿底部垫有浸湿的滤纸或纱布
20
B
3
水淹没种子
20
C
3
培养皿底部垫有浸湿的滤纸或纱布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B
A
D
D
D
C
D
D
B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B
B
D
B
C
C
A
B
B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B
B
D
B
D
A
C
A
B
D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14,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生物试题,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各项中,属于蕨类植物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生物试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1%,5%,8%,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生物试题,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