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广东(2021-2023)中考物理模拟题分类汇编---声现象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广东(2021-2023)中考物理模拟题分类汇编---声现象第1页
    广东(2021-2023)中考物理模拟题分类汇编---声现象第2页
    广东(2021-2023)中考物理模拟题分类汇编---声现象第3页
    还剩2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广东(2021-2023)中考物理模拟题分类汇编---声现象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2021-2023)中考物理模拟题分类汇编---声现象,共30页。

    A.声音的音调与振动频率有关
    B.声音的响度跟振幅有关
    C.声音能传递能量
    D.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比在气体中快
    2.(2022•深圳模拟)“呼麦”是蒙古族的一种高超演唱形式,演唱者运用技巧,使气息猛烈冲击声带,形成低音,在此基础上调节口腔共鸣,形成高音,实现罕见的一人同时唱出高音和低音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空气中传播时高音的速度比低音快
    B.“呼麦”中的高低音都是振动产生的
    C.“呼麦”中的低音频率应该低于20Hz
    D.“呼麦”中的高音一定比低音的响度大
    3.(2022•东莞市校级三模)物理上常通过声波的波形图来反映声波的特点。如图所示,根据甲、乙两个音叉振动时发出声音的波形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音叉比乙音叉振动得快
    B.甲音叉比乙音叉发声的音调低
    C.甲、乙两音叉发声的频率相同
    D.甲音叉发声的响度比乙音叉发声的响度大
    4.(2021•海珠区校级一模)关于声音的特性和利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纹门锁”是依据声音的响度来识别的
    B.鼓手打鼓用的力越大,鼓声的音调就越高
    C.超声波能够粉碎体内“结石”是因为声波能传递能量
    D.“公共场合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的音调要低一些
    5.(2021•蓬江区校级模拟)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B.“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调来判断说话者
    C.“用超声波去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高频声波具有做功的本领
    D.“公共场所不要高声说话”是要求人们说话时音调不要太高
    6.(2023•南海区一模)观看2022年卡特尔世界杯足球赛,听到解说员说“哪有什么无心插柳,都是努力后的水到渠成”,观众辨别出解说员是贺炜,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
    A.响度B.音调C.音色D.速度
    7.(2022•顺德区校级模拟)对于图中四幅图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用力敲击鼓面时,能听到鼓声,说明声音是通过固体传播到人耳的
    B.乙图中,倒车雷达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C.丙图中,禁鸣是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丁图中,逐渐抽掉罩内空气时,闹钟声音减小,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8.(2022•曲江区校级三模)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物体,可以改变物体发声的音调
    B.在教室周围植树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3×108m/s
    D.医生利用听诊器来诊断疾病是利用了声音能传递信息
    9.(2022•新会区模拟)在同一架钢琴上,弹奏C调“3(mi)”和“1(du)”这两个音。对于这两个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音调一定不同
    B.音色一定不同
    C.响度一定不同
    D.音调、音色和响度可能相同
    10.(2022•揭阳模拟)如图所示,八个相同的玻璃瓶内装有深度不同的水,用筷子轻轻敲击瓶子或用嘴贴着瓶口吹气,会发出不同的声音,下列关于所发出声音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从左向右用嘴贴着瓶口用相同力度吹气,音调逐渐降低
    B.吹瓶子发出的声音是由于水振动产生的
    C.从左向右用筷子用相同力度依次敲击瓶子,音调逐渐降低
    D.从左向右用嘴贴着瓶口用相同力度吹气,响度逐渐降低
    11.(2023•香洲区校级三模)如图所示的四中情境,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用B超检查身体,是利用超声波传递能量
    C.吹竖笛时,用手按住不同的气孔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
    D.从不同乐器中分辨出小提琴的声音主要是因为音调不同
    12.(2021•香洲区校级三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3×108m/s
    B.振动幅度大的音叉,发出声音的音调更高
    C.每秒振动次数多的音叉,发出声音的响度更大
    D.学校路段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13.(2023•海珠区校级模拟)小明用手机调弦软件在同一位置测吉他弦刚发声的参数,两次拨A弦后界面如图,则( )
    A.第一次测得的响度比第二次大
    B.第一次测得的音调比第二次高
    C.第二次测得A弦每秒振动73次
    D.拧紧A弦后再拨动每秒振动的次数变少
    14.(2023•越秀区校级二模)把频率为256Hz音叉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示波器,示波器展现的波形如右图所示。若把频率为512Hz音叉发出响度相同的声音信号输入同一设置的示波器,其波形可能是下图中的( )
    A.B.
    C.D.
    15.(2021•阳东区模拟)关于如图所示的实验或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甲:敲击音叉,旁边的乒乓球被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
    B.图乙:两个声音的波形图反映的声音音调相同,但音色和响度不同
    C.图丙:噪声检测仪可以显示声音的响度,是在传播过程减弱噪声
    D.图丁:利用超声波工作的倒车雷达可以说明声能够传递信息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6.(2022•佛山模拟)特种兵作战时穿着消音靴。作战消音靴是在 处减弱噪声,这样做主要是防止 (选填“音调”或“响度”)过大而暴露目标;他们在越野拉练时能听到指战员下达的各种口令,声音是通过
    传到战士们的耳中。
    17.(2022•深圳模拟)如图是中国古代的计程车“计里鼓车”。当车走一里时,车上的木人就敲一下鼓,鼓面由于 发声,当车走到十里时,车上的木人就敲一下镯(古代的乐器),人们由鼓和镯发声次数确定车行驶的里程,能区分鼓声和镯声是依据声音的 (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不同。
    18.(2021•珠海二模)课堂上,小珠回答问题时所发出的声音通过 传播到大家耳中;老师说听不清楚小珠回答的内容,小珠应该增大声音的 (填写声音的特性);同时老师要求其他同学暂时停止讨论,这是在 减弱噪声。
    19.(2021•英德市二模)如图甲环境监测器测出的甲、乙两种声音的特性如下表所示,则此可知 (选填“甲”或“乙”)的响度较大, (选填“甲”或“乙”)的音调较高,如图乙所示是在 减弱噪声。
    20.(2021•梅州模拟)古诗词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很多诗句里蕴含着物理知识。例如“夜半钟声到客船”中的“钟声”是根据声音的 判断出来的: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诗句:“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弹琴之前“转轴”是为了改变弦的松紧程度,从而改变弦发声的 ;“小弦切切如私语”是指声音的 小。(均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21.(2023•潮南区模拟)一辆汽车在某段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时,进入某超声测速区域,如图所示。当该车运动到距测速仪555m时,测速仪向该车发出一超声波,3s后收到从车返回的信号。已知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则此超声波经过的路程是 m,该车的速度是 m/s。若该路段限速120km/h,则该车 (选填“超速”或“不超速”)。
    22.(2023•惠东县一模)在疫情期间,小明在家中学习,正在读书时,突然听到外面有人大声喧哗,于是他起身关紧了门窗。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小明的读书声是由声带的 产生的;“大声喧哗”描述的是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关紧门窗”是从 (选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的。
    23.(2023•龙岗区三模)如图所示,埙是汉族特有的闭口吹奏乐器,小斌同学观察发现,按住不同的孔然后吹,改变了声音的 ,按住同样的孔用不同的力度吹气,改变了声音的 。(选填“响度”“音调”“音色”)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24.(2021•东莞市模拟)为研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小明同学进行系列的实验研究。
    (1)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会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什么作用? 。
    (2)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会把乒乓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
    (3)若在月球上做上述两个实验, 实验乒乓球会弹起。
    (4)石头落入水中,产生的水波向四周传播;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激起水波向四周传播。通过水波来研究声波,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为 法。
    A.推理 B.类比 C.控制变量 D.转化
    25.(2023•蓬江区模拟)小明同学研究了均匀拉紧的琴弦发音频率与弦长的关系,并记录了实测的数据(如表所示)。
    (1)由上表可知均匀拉紧的琴弦发音频率随弦长的变长而 (选填“不变”、“变大”、“变小”)。
    (2)请你根据记录表中的有关数据,分析并估算出他有意留出的空格①②中应该填写的数据:① ;② 。
    (3)小华选用以上琴弦和两个一次性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如果在用“土电话”时,另外一个同学用手提住琴弦上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 (“仍然能”或“不能”)听到声音,这是由于 ;在使用“土电话”时,琴弦 (选填“松弛”或“拉紧”)听到的声音效果要更好。
    四.综合能力题(共1小题)
    26.(2021•深圳一模)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
    传统指纹识别TuchID已成为智能手机的标配。随着黑科技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SenseID的出现,屏下指纹的全面屏手机变得越来越普及。与传统指纹识别不同,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是通过发射超声波扫描紧贴屏幕的指纹,并根据接收到的反射超声波分析得出指纹的信息,进行比对解锁。超声波是频率超过人类听觉上限的声波,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能够穿透玻璃、铝、不锈钢、蓝宝石或塑料等。此外,超声波扫描能够不受手指上可能存在的污物影响,例如汗水、护手霜或凝露等,从而提供一种更稳定、更精确的认证方法。
    (1)超声波是指频率高于 Hz的声音,人耳通常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超声波。
    (2)SenseID系统能置于手机内部,是因为超声波具有 。
    (3)SenseID系统利用了仿生学原理,它模仿了下列哪个选项的生物 。
    A.蝙蝠B.蜘蛛C.青蛙D.猫
    (4)某手机利用SenseID,从发出超声波到接收到指纹反射的超声波,用时8×10﹣6s,可知SenseID系统到手机屏幕表面的距离为 mm。(超声波传播的速度取900m/s,不计SenseID系统的大小)
    (5)SenseID系统向手指上若干个位置发射超声波,检测到被手指反射的信号时所需的时间随位置的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由图可知这些位置指纹的大致形状,图2选项最符合的是 。
    广东(2021-2023)中考物理模拟题分类汇编---声现象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2023•东莞市一模)如图,用小锤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音叉也发声,乒乓球被弹起,该实验现象能说明( )
    A.声音的音调与振动频率有关
    B.声音的响度跟振幅有关
    C.声音能传递能量
    D.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比在气体中快
    【考点】声与能量.
    【专题】应用题;声现象;理解能力.
    【答案】C
    【分析】(1)响度、音调和音色是声音的三大特性,响度与振幅有关,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快慢有关;
    (2)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据此分析;
    【解答】解:用小锤敲击右边音叉,左边音叉也发声,乒乓球弹起,该实验现象能说明声波可以在空气中传播,声波能传递能量,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属于基础题。
    2.(2022•深圳模拟)“呼麦”是蒙古族的一种高超演唱形式,演唱者运用技巧,使气息猛烈冲击声带,形成低音,在此基础上调节口腔共鸣,形成高音,实现罕见的一人同时唱出高音和低音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空气中传播时高音的速度比低音快
    B.“呼麦”中的高低音都是振动产生的
    C.“呼麦”中的低音频率应该低于20Hz
    D.“呼麦”中的高音一定比低音的响度大
    【考点】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人耳的构成和听觉形成的过程;响度;声音的产生.
    【专题】应用题.
    【答案】B
    【分析】①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②人们把低于20Hz的声音叫做次声波,因为它们已低于人类听觉的下限;
    ③声音的特性有三个: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音色是指声音的感觉特性。
    【解答】解:A、“呼麦”中高音和低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相等;故A错误。
    B、“呼麦”中的声音是声带振动产生的;故B正确。
    C、“呼麦”中高音和低音都不是超声波或次声波;故C错误。
    D、“呼麦”中高音、低音指声音的音调;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如何用声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属于基本应用。
    3.(2022•东莞市校级三模)物理上常通过声波的波形图来反映声波的特点。如图所示,根据甲、乙两个音叉振动时发出声音的波形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音叉比乙音叉振动得快
    B.甲音叉比乙音叉发声的音调低
    C.甲、乙两音叉发声的频率相同
    D.甲音叉发声的响度比乙音叉发声的响度大
    【考点】响度与振幅的关系;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专题】图析法.
    【答案】A
    【分析】由甲、乙两个音叉振动时发出声音的波形图可以看出在相同的时间内甲音叉振动的次数多,振动次数多久说明频率高,而发声体发声的音调与频率有比较密切的关系,频率越高,音调就越高。响度是由什么决定的呢?是由振幅﹣﹣﹣发声体振动的幅度,由图可知,音叉乙振动幅度大,所以音叉乙发声响度大。
    【解答】解:声音是由发声体振动产生的。
    A、由波形图可知,相同的时间内甲音叉振动的次数多,甲音叉振动快。
    B、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甲音叉振动快,甲音叉发声的音调高。
    C、发声的频率表示发声体振动的快慢,甲音叉振动快,甲音叉发声的频率高。
    D、响度是由发声体的振幅决定的,音叉乙振动幅度﹣﹣﹣振幅大,所以响度大。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于波形图的认识以及影响音调和响度的因素。
    4.(2021•海珠区校级一模)关于声音的特性和利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纹门锁”是依据声音的响度来识别的
    B.鼓手打鼓用的力越大,鼓声的音调就越高
    C.超声波能够粉碎体内“结石”是因为声波能传递能量
    D.“公共场合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的音调要低一些
    【考点】声与能量;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专题】声现象;应用能力.
    【答案】C
    【分析】(1)声音的特性是指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指声音的高低,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是由物体振动振幅决定的;音色指声音的特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的。
    (2)声音不但能传递信息,还能够传递能量。
    【解答】解:A、“声纹门锁”是依据声音的音色来识别的,故A错误;
    B、鼓手打鼓用的力越大,鼓声的响度就越大,故B错误;
    C、超声波能够粉碎体内“结石”是因为声波能传递能量,故C正确;
    D、“公共场合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的响度要小一些,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是一道综合了多个知识点的题目,做题时要多复习相关的物理知识点,注意分清易错易混之处。如:生活中说的高低有时是指大小,即响度;不同的人说话声主要是音色不同。
    5.(2021•蓬江区校级模拟)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B.“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调来判断说话者
    C.“用超声波去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高频声波具有做功的本领
    D.“公共场所不要高声说话”是要求人们说话时音调不要太高
    【考点】声音的综合利用.
    【专题】应用题;声现象.
    【答案】C
    【分析】(1)声音的三大特征分别是响度、音调和音色。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它与振幅有关。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频率有关。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音色是不同的。
    (2)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
    【解答】解:A、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故A错误。
    B、不同人说话的特点不同,即音色不同;所以“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故B错误。
    C、“用超声波去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高频声波具有能量,即具有做功的本领,故C正确。
    D、“公共场所不要高声说话”是要求人们说话时响度不要太大,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声音的三个特征及其相关因素。同时要了解声音可以传递能量这一特点。平时学习中要经常背诵这部分的内容,做到熟能生巧。
    6.(2023•南海区一模)观看2022年卡特尔世界杯足球赛,听到解说员说“哪有什么无心插柳,都是努力后的水到渠成”,观众辨别出解说员是贺炜,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
    A.响度B.音调C.音色D.速度
    【考点】音色.
    【专题】声现象;应用能力.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音色是取决于物体本身的一种特性,可以用于区分或辨别物体。
    【解答】解:音色是取决于物体本身的一种特性,观众辨别出解说员是贺炜,主要是依据声音的音色。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音色与音调和响度的区别,是一道声学基础题。
    7.(2022•顺德区校级模拟)对于图中四幅图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用力敲击鼓面时,能听到鼓声,说明声音是通过固体传播到人耳的
    B.乙图中,倒车雷达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C.丙图中,禁鸣是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丁图中,逐渐抽掉罩内空气时,闹钟声音减小,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声与信息;防治噪声的途径.
    【专题】应用题;声现象.
    【答案】D
    【分析】(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
    (2)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3)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减弱;
    (4)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解答】解:
    A、用力敲击鼓面时,听到的鼓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人耳的,故A错误;
    B、倒车雷达利用了超声波可以传递信息的原理来工作的,故B错误;
    C、禁鸣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错误;
    D、丁图中,逐渐抽掉罩内空气时,闹钟声音减小,这说明气体越稀薄,声音越不容易传播,当没有空气时,声音就不能传播了,这表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声学一些基础知识点的了解和掌握,掌握声音的三个特性,三个特性的影响因素以及声音的发生、传播。
    8.(2022•曲江区校级三模)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物体,可以改变物体发声的音调
    B.在教室周围植树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3×108m/s
    D.医生利用听诊器来诊断疾病是利用了声音能传递信息
    【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声音的传播条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声与信息.
    【专题】应用题;声现象;应用能力.
    【答案】D
    【分析】(1)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2)减弱噪声有三条途径,即在声源处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3)声音的传播靠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4)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
    【解答】解:A、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物体,物体振动的幅度不同,发出声音的响度就会不同,但其本身振动的频率不变,音调就不会变化,故A错误;
    B、在教室周围植树,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B错误;
    C、声音的传播靠介质,声音不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C错误;
    D、医生利用听诊器听音诊断疾病,是利用声音来传递信息,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涉及到音调与响度的区分、防治噪声的途径、声音的传播以及声音的利用等多个知识点,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
    9.(2022•新会区模拟)在同一架钢琴上,弹奏C调“3(mi)”和“1(du)”这两个音。对于这两个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音调一定不同
    B.音色一定不同
    C.响度一定不同
    D.音调、音色和响度可能相同
    【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专题】应用题;声现象;应用能力.
    【答案】A
    【分析】音调是声音的高低,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根据三个特性的定义和影响因素可做出判断。
    【解答】解:由音乐常识可知,3(mi),1(du)这两个音阶的音调不同,即1(du)的音调低,3(mi)的音调高;所以C调“3(mi)”和“1(du)”这两个音,其音调一定不同,故A正确;
    同一架钢琴发出的两个音,其音色一定相同;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这两个音的响度可能相同,故BC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乐音的三个特征,需要根据响度、音色和音调的定义以及决定因素区分乐音的三个特征,并且要了解一些音乐常识。
    10.(2022•揭阳模拟)如图所示,八个相同的玻璃瓶内装有深度不同的水,用筷子轻轻敲击瓶子或用嘴贴着瓶口吹气,会发出不同的声音,下列关于所发出声音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从左向右用嘴贴着瓶口用相同力度吹气,音调逐渐降低
    B.吹瓶子发出的声音是由于水振动产生的
    C.从左向右用筷子用相同力度依次敲击瓶子,音调逐渐降低
    D.从左向右用嘴贴着瓶口用相同力度吹气,响度逐渐降低
    【考点】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声音的产生.
    【专题】应用题;声现象;应用能力.
    【答案】C
    【分析】敲击瓶子时,振动发声的物体是瓶子和瓶内的水;用嘴贴着管口吹气,振动发声的物体是瓶中的空气,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动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解答】解:ABD、从左向右用嘴贴着瓶口用相同力度吹气,振动发声的是由于瓶内空气柱的振动发出的,空气柱振动的幅度不变,且空气柱长度越短,音调越高,因此它们的响度不变,最右边的音调最高,最左边的音调最低,故ABD错误。
    C、从左向右用筷子用相同力度依次敲击瓶子,声音是由瓶子和瓶内的水振动发出的,水越多,音调越低,因此音调逐渐降低,故C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响度的影响因素以及频率与音调高低关系的理解和掌握,重点是弄清发声体。
    11.(2023•香洲区校级三模)如图所示的四中情境,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用B超检查身体,是利用超声波传递能量
    C.吹竖笛时,用手按住不同的气孔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
    D.从不同乐器中分辨出小提琴的声音主要是因为音调不同
    【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音调与频率的关系;音色;声与信息.
    【专题】声现象;理解能力.
    【答案】C
    【分析】(1)防治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2)超声波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
    (3)声音的特征有三个:响度、音调、音色。响度指声音的大小,音调指声音的高低,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解答】解:A、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A错误;
    B、用“B超”检查身体,主要是利用超声波能够传递信息,故B错误;
    C、吹竖笛时,演奏者抬起压在不同出气孔上的手指,是为了改变振动的空气柱的长度,即改变空气柱振动的快慢,故是为了改变音调,故C正确;
    D、能从不同乐器中分辨出小提琴的声音主要是因为音色不同,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相关知识,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
    12.(2021•香洲区校级三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3×108m/s
    B.振动幅度大的音叉,发出声音的音调更高
    C.每秒振动次数多的音叉,发出声音的响度更大
    D.学校路段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考点】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响度与振幅的关系;防治噪声的途径.
    【专题】声现象;应用能力.
    【答案】D
    【分析】(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2)响度指声音的大小,响度跟物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3)频率的定义是每秒钟振动的次数是多少;音调的决定因素是频率;
    (4)减弱噪声有三条途径,即在三个不同的位置﹣﹣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
    【解答】解: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A错误;
    B、声音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故音叉振幅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故B错误;
    C、频率是每秒钟振动的次数,音调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故C错误;
    D、学校路段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声音的多个知识点;深入理解声音的传播知识、声音的三个特征、减弱噪声的途径可做出正确选择。
    13.(2023•海珠区校级模拟)小明用手机调弦软件在同一位置测吉他弦刚发声的参数,两次拨A弦后界面如图,则( )
    A.第一次测得的响度比第二次大
    B.第一次测得的音调比第二次高
    C.第二次测得A弦每秒振动73次
    D.拧紧A弦后再拨动每秒振动的次数变少
    【考点】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专题】应用题;声现象;应用能力.
    【答案】B
    【分析】人们以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物体1s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解答】解:根据图示可知,第一次拨动时声音的响度为56dB,频率为145.4Hz,即振动次数为145.4次;第二次拨动时声音的响度为73dB,频率为106.0Hz,即振动次数为106.0次,因此第一次测得的响度比第二次小,第一次测得的音调比第二次高,拧紧A弦后再拨动每秒振动的次数多,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点评】掌握声音的三个特性以及三个特性的影响因素,音调和响度容易混淆,注意区分。
    14.(2023•越秀区校级二模)把频率为256Hz音叉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示波器,示波器展现的波形如右图所示。若把频率为512Hz音叉发出响度相同的声音信号输入同一设置的示波器,其波形可能是下图中的( )
    A.B.
    C.D.
    【考点】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专题】定性思想;声现象;理解能力.
    【答案】A
    【分析】频率是物体1s振动的次数,把另一种频率为512Hz的声波信号输入同一设置的示波器,可知频率变大,据此分析。
    【解答】解:
    频率为512Hz音叉发出的声音和频率为256Hz音叉发出的声音的波形是相同的,256Hz小于512Hz,单位时间内完成振动的次数512Hz是256Hz的2倍,由图可知,
    A图符合题意、BCD不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频率的定义、声音特性的理解和声波形图的做法,是一道综合题。
    15.(2021•阳东区模拟)关于如图所示的实验或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甲:敲击音叉,旁边的乒乓球被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
    B.图乙:两个声音的波形图反映的声音音调相同,但音色和响度不同
    C.图丙:噪声检测仪可以显示声音的响度,是在传播过程减弱噪声
    D.图丁:利用超声波工作的倒车雷达可以说明声能够传递信息
    【考点】声音的产生;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声与信息;防治噪声的途径.
    【专题】定性思想;声现象;理解能力.
    【答案】C
    【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2)频率是1s物体振动的次数,相同时间内振动越快,频率越大。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音色反映声音的品质,与发生体的结构、材料有关;
    (3)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
    (4)回声定位是根据回声到来的时间和方位,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即利用声音获得信息。
    【解答】解:A、甲图中用小锤敲击音叉,旁边的乒乓球被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
    B、乙图中两个声波的波形图,都有3个波峰、4个波谷,即它们的振动频率是相同的,说明它们的音调是相同的;从波形图中可以看出,其波的形状都不相同,说明它们的音色不同,振幅不相同,响度不相同,故B正确;
    C、丙图中噪声检测装置是检测噪声的大小装置,不能减弱噪声,故C错误;
    D、回声定位是根据回声到来的时间和方位,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即利用超声波获得信息,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声现象的基础知识及应用,要求学生对声音及其特性、声音的传播及特征等知识点全面掌握。解题的关键是能够从波形图上看懂频率、振幅和音色。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6.(2022•佛山模拟)特种兵作战时穿着消音靴。作战消音靴是在 声源 处减弱噪声,这样做主要是防止 响度 (选填“音调”或“响度”)过大而暴露目标;他们在越野拉练时能听到指战员下达的各种口令,声音是通过 空气
    传到战士们的耳中。
    【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声音的传播条件;响度.
    【专题】应用题;声现象;应用能力.
    【答案】声源;响度;空气
    【分析】(1)减弱噪声可以从声源处减弱、传播过程中减弱及人耳处减弱这三个环节进行;
    (2)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3)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解答】解:消音靴能够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从声音的三个特征来分析时,这主要是减小声音的强弱,即是防止响度过大而暴露目标;特种兵听到指战员下达的各种口令,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到战士们的耳中。
    故答案为:声源;响度;空气。
    【点评】知道减弱噪声的三个途径,并熟悉声音的三个特征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17.(2022•深圳模拟)如图是中国古代的计程车“计里鼓车”。当车走一里时,车上的木人就敲一下鼓,鼓面由于 振动 发声,当车走到十里时,车上的木人就敲一下镯(古代的乐器),人们由鼓和镯发声次数确定车行驶的里程,能区分鼓声和镯声是依据声音的 音色 (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不同。
    【考点】音色;声音的产生.
    【专题】应用题;声现象;应用能力.
    【答案】振动;音色。
    【分析】(1)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
    (2)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发声体的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解答】解: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鼓面由于振动发声;
    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能区分鼓声和镯声是依据声音的音色不同。
    故答案为:振动;音色。
    【点评】理解声音的产生条件,区分声音的三个特征,可解答此题。
    18.(2021•珠海二模)课堂上,小珠回答问题时所发出的声音通过 空气 传播到大家耳中;老师说听不清楚小珠回答的内容,小珠应该增大声音的 响度 (填写声音的特性);同时老师要求其他同学暂时停止讨论,这是在 声源处 减弱噪声。
    【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声音的传播条件;响度.
    【专题】应用题;声现象;理解能力.
    【答案】空气;响度;声源处
    【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响度表示声音的大小;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个: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解答】解:小珠回答问题时所发出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到大家耳中;
    老师说听不清楚小珠回答的内容,小珠应该增大声音的大小,即增大响度;
    老师要求其他同学暂时停止讨论,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故答案为:空气;响度;声源处。
    【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传播、声音的特征、减弱噪声的途径,属于基础知识。
    19.(2021•英德市二模)如图甲环境监测器测出的甲、乙两种声音的特性如下表所示,则此可知 乙 (选填“甲”或“乙”)的响度较大, 甲 (选填“甲”或“乙”)的音调较高,如图乙所示是在 声源处 减弱噪声。
    【考点】响度与振幅的关系;防治噪声的途径;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专题】应用题;声现象;应用能力.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响度是声音的强弱,计量单位是dB;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频率的单位是Hz;
    (2)减弱噪声有三条途径,即在三个不同的位置﹣﹣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
    【解答】解:(1)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甲声音的响度为50dB,乙声音的响度为100dB,所以乙的响度大于甲;
    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甲声音的频率是2000Hz,乙声音的频率是500Hz,所以甲的音调较高;
    (2)图乙中表示的是禁止鸣笛标志,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故答案为:乙;甲;声源处。
    【点评】此题考查了响度大小、音调高低的比较,以及禁鸣标志的认识,是一道基础题,从材料中可以直接得出答案,难度较小。
    20.(2021•梅州模拟)古诗词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很多诗句里蕴含着物理知识。例如“夜半钟声到客船”中的“钟声”是根据声音的 音色 判断出来的: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诗句:“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弹琴之前“转轴”是为了改变弦的松紧程度,从而改变弦发声的 音调 ;“小弦切切如私语”是指声音的 响度 小。(均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考点】音调与频率的关系;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专题】应用题;声现象;理解能力.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与物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同时响度还和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距离声源越近,响度越大;
    (2)音色指声音的品质和特色,是由发声体的结构、材料决定的,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3)音调指的是声音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
    【解答】解:
    夜半钟声到客船,是因为钟振动发出的声音传到了客船;客船上的人能辨别出传来的是“钟声”,他是根据声音的音色判断出来的;
    弹琴之前“转轴”是为了改变弦的松紧程度,使弦的振动频率不同,从而改变弦发声的音调;
    “小弦切切如私语”是指声音的响度小。
    故答案为:音色;音调;响度。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声音三个特性的区分,属于基础题。
    21.(2023•潮南区模拟)一辆汽车在某段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时,进入某超声测速区域,如图所示。当该车运动到距测速仪555m时,测速仪向该车发出一超声波,3s后收到从车返回的信号。已知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则此超声波经过的路程是 1020 m,该车的速度是 30 m/s。若该路段限速120km/h,则该车 不超速 (选填“超速”或“不超速”)。
    【考点】回声测距离的应用.
    【专题】声现象;应用能力.
    【答案】1020;30;不超速。
    【分析】(1)根据s=vt计算超声波经过的路程;
    (2)根据题意知超声测速仪发出的信号后与汽车相遇的时间,超声波单趟的路程和汽车行驶的路程之和,即为发出超声波时到汽车的距离,根据v=得出等式即可求出汽车的速度,比较汽车的速度与限速判断是否超速。
    【解答】解:(1)根据v=可得,此超声波所经过的路程:
    s声=v声t=340m/s×3s=1020m;
    (2)若汽车的速度为v,超声测速仪发出的信号=1.5s后与汽车相遇,
    由v=可得,在这段时间内,汽车运动的路程与超声波运动的路程关系式为:
    v×1.5s+340m/s×1.5s=555m,
    解得:v=30m/s=108km/h,
    因为108km/h<120km/h,所以则该车不超速。
    故答案为:1020;30;不超速。
    【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关键是找出超声波传播距离、汽车通过路程的关系。
    22.(2023•惠东县一模)在疫情期间,小明在家中学习,正在读书时,突然听到外面有人大声喧哗,于是他起身关紧了门窗。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小明的读书声是由声带的 振动 产生的;“大声喧哗”描述的是声音的 响度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关紧门窗”是从 传播过程中 (选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的。
    【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声音的产生;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专题】应用题;声现象;应用能力.
    【答案】振动;响度;传播过程中。
    【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声源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3)减弱噪声有三种途径:①在声源处减弱;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③在人耳处减弱。
    【解答】解: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小明的读书声是由声带的振动产生的。
    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大声喧哗”描述的是声音的响度。
    “关紧门窗”是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故答案为:振动;响度;传播过程中。
    【点评】本题考查声音的产生、减弱噪声的途经、乐音的特征的理解和掌握,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
    23.(2023•龙岗区三模)如图所示,埙是汉族特有的闭口吹奏乐器,小斌同学观察发现,按住不同的孔然后吹,改变了声音的 音调 ,按住同样的孔用不同的力度吹气,改变了声音的 响度 。(选填“响度”“音调”“音色”)
    【考点】响度与振幅的关系;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专题】声现象;应用能力.
    【答案】音调;响度。
    【分析】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声音的三个特征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解答】解:按住不同的孔然后吹,内部空气振动的频率(快慢)改变,声音的音调改变;
    按住同样的孔用不同的力度吹气,力度决定声音的振动幅度,即振幅,振幅不同,响度不相同,从而改变了声音的响度。
    故答案为:音调;响度。
    【点评】声音的特征有音调、响度、音色;三个特征是从三个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且三个特征的影响因素各不相同。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24.(2021•东莞市模拟)为研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小明同学进行系列的实验研究。
    (1)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会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什么作用? 将微小振动放大 。
    (2)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会把乒乓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空气可以传播声音 。
    (3)若在月球上做上述两个实验, 甲 实验乒乓球会弹起。
    (4)石头落入水中,产生的水波向四周传播;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激起水波向四周传播。通过水波来研究声波,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为 B 法。
    A.推理 B.类比 C.控制变量 D.转化
    【考点】声音的产生.
    【专题】定性思想;转换法;声现象.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但这种振动往往不易观察,需要将实验效果进行“放大”。
    (2)(3)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可以在气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4)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声波看不见,用水波来类比声波。
    【解答】解:(1)用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会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将微小振动放大的作用;
    (2)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乒乓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空气可以传播声音;
    (3)月球上没有空气,处于真空状态,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因此甲实验乒乓球会被弹起,乙实验乒乓球不会被弹起;
    (4)石头落入水中,产生的水波向四周传播;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激起水波向四周传播。通过水波来研究声波,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被称为类比法。故选B。
    故答案为:(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将微小振动放大;
    (2)空气可以传播声音;(3)甲;(4)B。
    【点评】此实验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注意推理法和类比法在物理实验中的运用。
    25.(2023•蓬江区模拟)小明同学研究了均匀拉紧的琴弦发音频率与弦长的关系,并记录了实测的数据(如表所示)。
    (1)由上表可知均匀拉紧的琴弦发音频率随弦长的变长而 变小 (选填“不变”、“变大”、“变小”)。
    (2)请你根据记录表中的有关数据,分析并估算出他有意留出的空格①②中应该填写的数据:① 495 ;② l 。
    (3)小华选用以上琴弦和两个一次性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如果在用“土电话”时,另外一个同学用手提住琴弦上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 不能 (“仍然能”或“不能”)听到声音,这是由于 琴弦无法振动 ;在使用“土电话”时,琴弦 拉紧 (选填“松弛”或“拉紧”)听到的声音效果要更好。
    【考点】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专题】应用题;声现象;应用能力.
    【答案】(1)变小;
    (2)495;l;
    (3)不能;琴弦无法振动;拉紧。
    【分析】(1)(2)解决此题要知道琴弦振动的快慢与琴弦长度有关,琴弦越长振动越慢,琴弦越短,振动越快;
    音调与发声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振动频率越快,音调越高,振动频率越慢,音调越低。分析表格中频率和弦长两行数据可知,均匀拉紧的琴弦发音频率与弦长近似成反比。据此解答。
    (3)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听不到声说明不振动了;声在松弛的琴弦中传播,能量损失很快,传不了多远。
    【解答】解:(1)观察“频率”以及“弦长”的数据可知,频率随弦长变长而变小。
    (2)分析表格中频率和弦长两行数据可知,均匀拉紧的琴弦发音频率与弦长近似成反比。
    对于中央C和A有:=,故弦长一行第6格的数值为:l6===l。
    对于中央C和B有:=,第7格的数值为:f7===495Hz。
    (3)小华选用以上琴弦和两个一次性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如果在用“土电话”时,另外一个同学用手提住琴弦上的某一部分,则琴弦不会振动,所以听的一方不能听到声音;在使用“土电话”时,琴弦越紧,传播声音的效果要好一些,听到的声音效果要更好。
    故答案为:(1)变小;
    (2)495;l;
    (3)不能;琴弦无法振动;拉紧。
    【点评】此题需要结合频率和音调的关系分析表格中的数据,知道频率和弦长是成反比关系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四.综合能力题(共1小题)
    26.(2021•深圳一模)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
    传统指纹识别TuchID已成为智能手机的标配。随着黑科技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SenseID的出现,屏下指纹的全面屏手机变得越来越普及。与传统指纹识别不同,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是通过发射超声波扫描紧贴屏幕的指纹,并根据接收到的反射超声波分析得出指纹的信息,进行比对解锁。超声波是频率超过人类听觉上限的声波,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能够穿透玻璃、铝、不锈钢、蓝宝石或塑料等。此外,超声波扫描能够不受手指上可能存在的污物影响,例如汗水、护手霜或凝露等,从而提供一种更稳定、更精确的认证方法。
    (1)超声波是指频率高于 20000 Hz的声音,人耳通常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超声波。
    (2)SenseID系统能置于手机内部,是因为超声波具有 较强的穿透能力 。
    (3)SenseID系统利用了仿生学原理,它模仿了下列哪个选项的生物 A 。
    A.蝙蝠B.蜘蛛C.青蛙D.猫
    (4)某手机利用SenseID,从发出超声波到接收到指纹反射的超声波,用时8×10﹣6s,可知SenseID系统到手机屏幕表面的距离为 3.6 mm。(超声波传播的速度取900m/s,不计SenseID系统的大小)
    (5)SenseID系统向手指上若干个位置发射超声波,检测到被手指反射的信号时所需的时间随位置的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由图可知这些位置指纹的大致形状,图2选项最符合的是 A 。
    【考点】超声波与次声波.
    【专题】应用题;声现象;应用能力.
    【答案】(1)20000;不能;(2)较强的穿透能力;(3)A;(4)3.6;(5)A。
    【分析】(1)超声波的频率高于20000Hz,人耳的听觉频率在20Hz~20000Hz;
    (2)超声波有较强的穿透能力;
    (3)根据超声波回声定位分析;
    (4)先求出超声波到达指纹的时间,再根据速度公式求出距离的大小;
    (5)超声波的传播速度一定,距离越远,则接收到的超声波所用的时间越长。
    【解答】解:
    (1)超声波是指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不在人耳的听觉频率内,所以人耳通常不能听到超声波;
    (2)SenseID系统能置于手机内部,是因为超声波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
    (3)超声波指纹识别装置是利用仿生学原理制成的,在选项中的几类动物中,蝙蝠可以发出超声波,会利用回声定位捕捉昆虫和躲避障碍,因此,它模仿的是蝙蝠,而蜘蛛、青蛙、猫都不能发出超声波,故A正确;
    (4)从发出超声波到接收到指纹反射的超声波,用时8×10﹣6s,则超声波到达指纹的时间为:t=×8×10﹣6s=4×10﹣6s;
    根据v=可知,SenseID系统到手机屏幕表面的距离为:s=vt=900m/s×4×10﹣6s=3.6×10﹣3m=3.6mm;
    (5)检测到被手指反射的信号时所需的时间随位置的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超声波的传播速度一定,距离越远,则接收到的超声波所用的时间越长,所以与1图对应的指纹的特点是A。
    故答案为:(1)20000;不能;(2)较强的穿透能力;(3)A;(4)3.6;(5)A。
    【点评】本题以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为载体,考查了我们对超声波特点和应用的认识,考查了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声音
    声音强弱的等级/dB
    频率/Hz

    50
    2000

    100
    500
    音名
    中央C
    1
    D
    2
    E
    3
    F
    4
    G
    5
    A
    6
    B
    7
    C
    1
    唱名(C调)
    D
    Re
    Mi
    Fa
    Sl
    La
    Si
    D'
    频率/Hz
    264
    297
    330
    352
    396
    440

    528
    弦长
    l
    l
    l
    l
    l

    l
    l
    声音
    声音强弱的等级/dB
    频率/Hz

    50
    2000

    100
    500
    音名
    中央C
    1
    D
    2
    E
    3
    F
    4
    G
    5
    A
    6
    B
    7
    C
    1
    唱名(C调)
    D
    Re
    Mi
    Fa
    Sl
    La
    Si
    D'
    频率/Hz
    264
    297
    330
    352
    396
    440

    528
    弦长
    l
    l
    l
    l
    l

    l
    l

    相关试卷

    河北(2021-2023)中考物理模拟题分类汇编---声现象:

    这是一份河北(2021-2023)中考物理模拟题分类汇编---声现象,共30页。

    广东(2021-2023)中考物理模拟题分类汇编---压强:

    这是一份广东(2021-2023)中考物理模拟题分类汇编---压强,共37页。

    广东(2021-2023)中考物理模拟题分类汇编---压强:

    这是一份广东(2021-2023)中考物理模拟题分类汇编---压强,共37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