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2.1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A3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5182400/0-170479374361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生物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2.1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A3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5182400/0-170479374363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生物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2.1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A3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5182400/0-170479374366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本节综合与测试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本节综合与测试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知识与技能
1.举例说明受精过程。
2.阐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生物遗传和变异的重要性。
二、过程与方法
运用模型建构的方法,在坐标系中绘制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同物质的规律性,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 受精作用的过程。
2. 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教学突破
通过受精作用的分析,明确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意义,特别强调染色体的变化规律,然后通过学生动手在坐标系中绘制染色体变化规律曲线,加深知识的理解,促进技能的形成。
教法与学法导航
教法:讲述法、比较法、谈话和个别指导法。
学法:比较学习法、动手绘图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制作或图片等。
学生准备:坐标系图纸等。
教学过程
续上表
板书展示
一、受精作用
1.概念
2.过程
3.意义
二、技能训练
3.下图是细胞分裂过程图,下列有关图中 a~c 阶段(不含 a 、 c 两点)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中始终存在同源染色体
B.细胞中始终存在姐妹染色单体
C.细胞中染色体数与 DNA 分子数的比由 1:2 变为 1:1
D.此期的染色体行为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4.动物精巢中的精原细胞在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细胞中DNA含量为P,染色体数为Q,则在形成精原细胞的分裂后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DNA数分别是 ( )
A.Q、P B.2Q、2P C.Q/2、P/2 D.Q、2P
教学反思
由于具备前两节的知识和技能基础,对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学习知识的难度大大降低,主要以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方式来完成,结合教材的内容加强技能训练成为主要任务。在课堂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技能的形成。
教育格言
若在中小学内,并没有建筑好基础,等到自悟不够时,再要补习起来,那就很不容易了。
——蔡元培
一生的生活是否幸福、平安、吉祥,则要看他的处世为人是否道德无亏,能否作社会的表率。因此,修身的教育,也成为他的学校工作的主要部分。
——裴斯泰洛齐
教学
内容
教师组织和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二、受精作用
(一)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模型建构
(二)受精作用
讨论一1.代表分别来自父方和母方的同源染色体联会。
2.4条。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2条。
3.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的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在赤道板位置成双排列,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两极;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的赤道板上,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成为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
4.2个。2个。
讨论二1.每个配子都含有两种颜色的染色体。2.4种。3.8种。
提问:生物的细胞经减数分裂后,产生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精子和卵细胞。那么,这些成熟的生殖细胞和体细胞之间又有什么关联呢?生物的体细胞是怎样形成的?(答:通过受精作用形成。)
提问:什么是受精作用?
(答:卵细胞与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请学生看教材彩图2-7,设想受精的具体过程,并在教师引导下尝试描述。
(答:在受精作用进行时,通常是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与此同时,卵细胞的细胞膜会发生复杂的生理反应,以阻止其他精子再进入。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后不久,精子的细胞核就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融合,使彼此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
提问:通过受精作用,染色体的数目出现什么变化?
(答:受精卵中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原来体细胞中的数目,其中一半来自精子(父方),一半来自卵细胞(母方)。)
提问:现在我们再回头看看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同学们现在是否真正明白了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意思了?
(答:从同源染色体的角度看,精子和卵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都是成单存在,精子带有其中的一条,卵细胞带有其中的另一条。受精后,这两条同源染色体到了一个细胞中,它们就成对存在了。所以,关于同源染色体的概念说法,就是这个意思。)
学生用已准备好的实验材料进行模型建构并思考回答“讨论”的问题。
阐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生物遗传和变异的重要性。
认同物质的规律性,
受精后,受精卵迅速地进行细胞分裂、分化,新生命由此开始了遗传物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发育过程。
总结:减数分裂,受精作用图解(教师从形成染色体开始边讲边板画逐步展示)。
同学们已经知道减数分裂形成的精子和卵细胞,必须通过受精作用结合形成受精卵,才能发育成新个体。对于生物个体而言,父亲体内所有的精原细胞,染色体组成并无差别;母亲体内的卵原细胞也是如此。可是“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
提问:那为什么同样双亲的后代会呈现多样性呢?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原因:新一代继承了父母双方的遗传物质。由于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以及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交叉互换,形成的配子的染色体组成具有多样性,导致不同配子遗传物质的差异,加上受精过程中卵细胞和精子结合的随机性,所以必然导致后代性状的多样性。)
提问:这种多样性对于生物进化有什么作用?
(答:这种多样性有利于生物在自然选择中进化,体现了有性生殖的优越性。)
此外,减数分裂使染色体数目减半,受精作用使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原来的数目,从而使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保持恒定,因此,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由此也可看出,生物的各种变化无论有多复杂,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技 能
训 练
精原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表
时期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染色体数目(条)
8
8
8
16
8
精原细胞形成精子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表
细胞类型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
染色体数目(条)
8
8
4
4
精原细胞形成精子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图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本节综合与测试教案及反思,共3页。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本节综合与测试教案,共3页。
这是一份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本节综合与测试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