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溶液章节练习 京改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5182481/0-170479393343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九章溶液章节练习 京改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5182481/0-170479393350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九章溶液章节练习 京改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5182481/0-170479393351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九章溶液章节练习 京改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
展开
这是一份第九章溶液章节练习 京改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共13页。
第九章溶液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t℃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和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含有相等质量的溶质C.要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以采用降低温度的方法D.10℃时,分别用100g水配制甲、乙的饱和溶液所需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2.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宏观事实与相关解释或结论不一致的是A.实验室在点燃氢气前需要检验纯度,是为了防止其在爆炸极限内发生爆炸事故B.夏日雨后初晴,路面的水渍很快消失,主要是由于水分子运动到空气中去了C.水通电分解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氧两种元素D.洗涤剂、汽油都能够去油污,都是利用了乳化作用原理3.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甲>乙B.t2℃时,等质量的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C.t3℃时,若将N点的甲溶液转变为M点的甲溶液,可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D.将t3℃时甲、乙溶液降温至t1℃,一定可以得到甲、乙的饱和溶液4.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t2℃时,乙的饱和溶液升温或降温均会析出晶体C.t1℃或t3℃时,100g乙的饱和溶液中均含有40g甲物质D.t3℃时,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5.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质的溶解度为50gB.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C.t2℃时,在100g饱和溶液中含有50g甲物质D.甲物质中混有少量的乙物质,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6.下列选项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用食醋除去保温瓶内壁的水垢B.熔化玻璃制成各种各样的仪器C.汽水瓶盖打开后,有大量的气泡逸出D.用镶有金刚石的玻璃刀裁玻璃7.配制2000g生理盐水(溶质质量分数为0.9%),需要称取NaCl的质量为A.9g B.18g C.90g D.180g8.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是均一、稳定、无色的混合物B.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一种或几种C.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D.洗涤剂能洗去衣服上的油污,原因是洗涤剂能溶解油污9.已知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60℃时,将70g硝酸钾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A.120g B.110g C.105g D.100g10.下列洗涤中利用了物质的乳化功能的是A.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污B.用酒精清洗内壁有碘的试管C.用餐具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D.用水洗去盘子中的水果渣二、判断题11.配制溶液时,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快溶解速率( )12.在某温度下的NaOH溶液50克,若恒温蒸发5克水,剩余溶液恰好饱和,若向该溶液中加入5克NaOH,发现还有4克NaOH未溶解,则此温度下氢氧化钠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20%( )13.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配好溶液装入细口瓶时,有少量洒出一定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 )14.实验室用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NaCl溶液,若其他操作正确,量取6%的氯化钠溶液时俯视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大( )15.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①饱和溶液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该温度下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②对于不同溶质来说,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也不一定是稀溶液。对于同种溶质来说,在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肯定比不饱和溶液要浓。( )③固体的溶解度概念: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④气体的溶解度通常是指该气体的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⑤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物质一般用蒸发结晶,如海水晒盐;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一般用降温结晶。( )⑥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影响气体物质溶解度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和压强。( )⑦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之比。( )⑧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三、综合应用题16.请结合如图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标号①仪器的名称 。(2)实验室用稀盐酸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过程中仪器①下端管口要伸入到液面以下的原因是 ;为确保安全点燃氢气,最好选用装置 收集氢气。若用图G装置收集氢气,则气体应从 口进(填“a”或“b”)。(3)实验室通过用加热固体制取氧气,从图中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向34g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1g二氧化锰粉末,反应开始后产生氧气的总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请计算:该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7.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用实验室存放近一年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0%H2O2溶液(如下图一),进行如下实验:(1)小亮从瓶中取出50mL溶液,稀释成10%的H2O2溶液待用,理论上他需要加水 mL。(2)小丽同学用上述稀释后的H2O2溶液和下图二装置探究不同物质对H2O2的催化效果是否相同。实验中她看到左侧试管比右侧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率快,此外还观察到 ,说明MnO2对此反应的催化效果比水泥好。请判断该实验设计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3)小杰同学用上图三装置测定上述稀释后的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否为10%,反应前他在分液漏斗中加入50 g稀释后的H2O2溶液,在干燥管中加入足量无水氯化钙,并在广口瓶中加入适量MnO2样品,共称得装置和药品的总质量力564.57g。打开分液漏斗活塞,使H2O2溶液全部流入瓶中,迅速关紧活塞,待反应结束后,称得装置及其内所有物质的总质量为562.97g。①请计算上述稀释后的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10%是否相符? (请写出具体计算过程)②若不符合,其可能的原因是 。(注:若符合,此问不作答)18.某工厂生产的粗盐样品含有氯化钠和氯化镁两种物质,为了测定该粗盐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该厂检测员称取20g该样品,完全溶解在127.8g蒸馏水中,向所得溶液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实验需要配置氢氧化钠溶液,实验操作示意图如下图所示,请回答:(1)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不能放在纸片上称量的原因是 。(2)配置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下列操作可能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大的是______(填序号,双选)。A.使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B.装瓶时有部分液体溅出C.溶解时所用烧杯内壁有水珠 D.使用生锈的砝码称量固体(3)向所得样品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的沉淀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请计算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4)取坐标图中a点液体过滤,将滤液进行蒸发,溶液蒸干后所得的氯化钠固体的质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原20g粗盐样品所含氯化钠的质量。参考答案:1.C【详解】A、没有确定温度,不能比较两种物质的溶解度,A错误;B、t℃时,甲物质和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没有确定溶液的质量,不能比较溶液的溶质质量,B错误;C、甲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降低,要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在降低温度后溶解度变小,可以转化为饱和溶液,C正确;D、10℃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即达到饱和溶液需要乙的质量大于甲的质量,D错误。故选C。2.D【详解】A、点燃氢气前要检验纯度,为了防止发生爆炸,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检验其纯度,故选项说法正确;B、夏日雨后初晴,路面的水渍很快消失,主要是由于水分子在不断运动,运动到空气中去了,故选项说法正确;C、水通电分解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氧两种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D、洗涤剂能够去油污,是利用了乳化作用,汽油能除去油污是利用了其溶解作用,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 D。3.C【详解】A、根据溶解度曲线分析, 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乙>甲,不符合题意;B、根据溶解度曲线分析, t2℃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但等质量的甲、乙溶液不一定都是饱和溶液,所以无法判断溶质质量的大小关系,不符合题意;C、 t3℃时, N点的甲溶液是不饱和溶液,M点的甲溶液是饱和溶液,若将N点不饱和溶液转变为M点饱和溶液,可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符合题意;D、 因为不知道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所以将t3℃时甲、乙溶液降温至t1℃,不一定可以得到甲、乙的饱和溶液,不符合题意。故选C。4.B【详解】A、甲的溶解度比乙的溶解度大错误,因为没有指明温度,错误;B、t2℃时,乙物质升高温度、降低温度,溶解度都会减小,所以乙的饱和溶液升温或降温均会析出晶体,正确;C、t1℃或t3℃时,乙物质的溶解度均为40g,说明t1℃或t3℃时,100g水中最多含有乙物质为40g,但是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小于40g,错误;D、t3℃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但是没有指明是否饱和,错误。故选B。点睛: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5.D【详解】A. 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50g,选项说法错误。B.没有具体温度无法比较甲、乙的溶解度,选项说法错误。C.t2℃时,在150g饱和溶液中含有50g甲物质,100g为溶剂的质量,选项说法错误。D.甲物质中混有少量的乙物质,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因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比较明显,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6.A【分析】化学变化是物质本身发生变化的反应,物理变化是物质本身没有发生变化的反应,二者的本质区别是:物质本身是否发生变化。【详解】A、食醋中的醋酸能和水垢中的碳酸钙反应生成醋酸钙、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故符合题意;B、熔化玻璃制成各种各样的仪器,只是玻璃的形状、大小发生了改变,玻璃本身没变,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C、汽水瓶盖打开后,有大量的气泡逸出,是因为同一温度下,压强变小,溶解度变小,气体本身没发生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D、用镶有金刚石的玻璃刀裁玻璃利用了金刚石硬度大的特点,物质本身没变,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7.B【详解】本题考查了溶液的计算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氯化钠的质量=2000g×0.9%=18g8.B【详解】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可能是有颜色的,例如硫酸铜溶液为蓝色,说法错误。B、溶液中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如食盐水中的溶质氯化钠是固体,白酒中的溶质酒精是液体,盐酸中的溶质氯化氢是气体,说法正确。C、溶液是否饱和与溶液的浓稀没有必然联系,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说法错误。D、洗涤剂能洗去衣服上的油污,原因是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洗涤剂可以使油污以细小的液滴均匀分散在水中,形成乳浊液,说法错误。故选B。9.C【详解】已知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该温度下,将70g硝酸钾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只能溶解55g硝酸钾,所得溶液的质量为:50g+55g=105g。故选C。10.C【详解】A、汽油是优良的有机溶剂,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是利用了油污易溶于汽油的性质,不符合题意;B、酒精是优良的有机溶剂,用酒精清洗内壁有碘的试管是利用了碘易溶于酒精的性质,不符合题意;C、洗洁精有乳化作用,能把大的油滴乳化成无数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符合题意;D、水果渣不易粘附盘子,水果汁易溶于水,用水洗去盘子中的水果渣没有利用乳化作用原理,不符合题意。故选:C。11.正确【详解】配制溶液时,溶解过程中,可用玻璃棒搅拌,加快溶解速率,故正确。12.错误【详解】在某温度下的NaOH溶液50克,若恒温蒸发5克水,剩余溶液恰好饱和,即溶液成为饱和溶液多余5克水,向该溶液中加入5克NaOH,发现还有4克NaOH未溶解,即溶液溶解1克NaOH即可饱和,则该温度下,5克水溶解1克NaOH恰好形成饱和溶液,则此温度下,NaOH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16.7%
![英语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