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编版语文七下 《古代诗歌五首》同步课时练习卷 试卷 3 次下载
- 统编版语文七下 《紫藤萝瀑布》同步课时练习 试卷 0 次下载
- 统编版语文七下 23《太空一日》同步课时练习 试卷 0 次下载
- 统编版语文七下 《伟大的悲剧》同步课时练习 试卷 0 次下载
- 统编版语文七下 《带上她的眼睛》同步课时练习 试卷 0 次下载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活版达标测试
展开一、基础积累(16分)
1.下列朗读节奏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B.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C.用讫/再火/令药熔 D.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2.选择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 )(2分)
A.持就火炀(yáng)之 不若燔(fán)土 更互用之(gēng ) 松脂、腊和(huò)纸灰之类
B.持就火炀(yáng)之 不若燔(fān)土 更互用之(gēng ) 松脂、腊和(huò)纸灰之类
C.持就火炀(yáng)之 不若燔(fán)土 更互用之(gèng ) 松脂、腊和(huò)纸灰之类
D.持就火炀(yáng)之 不若燔(fán)土 更互用之(gēng ) 松脂、腊和(hè)纸灰之类
3.选出对黑体字解释正确的一项( )(2分)
①唐人尚未盛为之 ②火烧令坚 ③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④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
A.①崇尚 ②让 ③蒙、盖 ④框子 B.①还 ②让 ③蒙、盖 ④框子
C.①高尚 ②让 ③冒犯 ④框子 D.①还 ②命令 ③蒙、盖 ④典范
4.下列不含通假字一项的是( )(2分)
A.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B.若止印三二本 C.文理有疏密 D.用讫再火令药熔
5.下列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2分)
A.板印书籍 B.火烧令坚 C.用讫再火令药熔 D.以手拂之,其印自落
6.下列“以”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B.以一平板按其面
C.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D.以纸帖之/以草火烧/不以木为之者/以手拂之
7.下列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唐人尚未盛为之 B.未为简易 C.每韵为一帖 D.为予群从所得
8.对“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用完了,再用火烤使药剂熔融,用手拨它,那些印模就会自己掉下来,除了特殊的以外,一般不会弄脏。
B.印完后,再用火一烤,使药物熔化,用手轻轻一掸,那些字模就会自己掉下来,一点也不会被药物弄脏。
C.用完了,再用火烧使药剂熔融,用手去除它,那些印模就会自己掉下来,一点儿也不会弄脏。
D.用完了,再用火烤使药剂熔融,用手拨它,那些印刷好的东西就会自己掉下来,一点也不会弄脏。
二、阅读理解(34分)
(一)阅读课文段落,回答问题。(23分)
①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②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③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④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⑤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⑥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⑦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⑧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⑨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⑩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1.写出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4分)
(1)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 ) (2)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 )
(3)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 (4)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 ( )
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3分)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3.用文中的词句回答。(4分)
(1)用胶泥刻的字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烧后的字印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活字印刷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活版的主要特征和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段文字中哪些短语突出了“活板”的“活”字,请摘写出来,再说说它们各说明了“活板”的什么特征。(6分)
5.划分这段文字的层次正确的是( )(3分)
A.①ㄧ②③ㄧ④⑤⑥ㄧ⑦⑧⑨⑩ B.①ㄧ②③④ㄧ⑤ㄧ⑥⑦⑧⑨⑩
C.①ㄧ②③④ㄧ⑤⑥ㄧ⑦⑧⑨⑩ D.①②ㄧ③④⑤⑥ㄧ⑦⑧⑨ㄧ⑩
6.下面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中,哪一项不正确?( )(3分)
A.选段着重说明活字版的制作、印刷的过程,这一过程可以简要地概括为:刻制活字模→排版、制版→印刷→拆版及活字模存放。
B.选段综合运用了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准确地介绍了毕昇发明的活版印刷术的方法和优越性。
C.选段说明活字版时按活字版本身的程序来安排说明顺序,这种顺序是逻辑顺序的一种表现形式。
D.选段用词准确。如“烧”“炀”“熔”“燔”这些词用得都很准确贴切:使胶泥字印坚硬成型,用“烧”;使药物稍稍融化,用“炀”;为了便于拆版,用高温使药物融化,用“熔”。“燔”和“烧”是同义词,但用“燔”,避免用词重复。
(二)阅读【甲】【乙】两文,回答问题。(11分)
【甲】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选自[宋]沈括《活板》)
【乙】
(毕昇)活字之法,斯其权舆。然泥字既不精整,又易破碎。松脂诸物亦繁重周章,故王桢《农书》所载活字之法,易以木版。其贮字之盘,则设以转轮,较为径捷,而亦未详备。至陆深《金台纪闻》所云铅字之法,则质柔易损,更为费日损工矣。是编参酌旧制,而变通以新意。
(选自[清]金简《武英殿聚珍版程式》,有删改)
1.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持就火炀之 瞬息可就 B.则极为神速 较为径捷
C.未为简易 易以木版 D.更互用之 更为费日损工矣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
(1)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2)是编参酌旧制,而变通以新意
印刷术是人类文明的先导,为知识的传播、交流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甲】【乙】两文展现了中国古代印刷术的发展历程:由唐代的 ① 到宋代毕昇的____②_______,再到元代王桢记载的_____③____,明代陆深记载的铅活字印刷。到了清代,金简奉旨勘印《四库全书》,要“_____④_______”。可见,我们的祖先从未停止过改良印刷术的脚步。从中我们看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_____⑤_______精神。(5分)
答案:
一、
1.D
2. A
3.B
4.D
5.D 解析:A.名词作状语,“用雕版” B.名词作状语,“用火” C.名词用作动词,“用火烤”
6.C解析:C连词,表目的,可译为“用来”;其他三项作“介词,用,拿”
7.D
8.B
二、(一)
1.(1)平民(2)靠近(3)完成(4)另外
2.有生僻字平常没有准备的,马上就刻出来,用草火烧,一会儿就可以完成。
3.(1)薄如钱唇(2)字平如砥(3)极为神速(4)活
4.“每字为一印”字是活的;
“密布字印”,排版是活的;
“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印刷是活的;
“每一字皆有数印”,字印数目是活的;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奇字做法是活的;
“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拆版是活的。
5.B
6.C
(二)
1.B
2.(1)它(铁板)的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纸灰一类的东西覆盖好。
(2)这本书(所记载的活字印刷法)参考了旧的制作方法,在此基础上有所变通和更新。
3.①雕版印刷(板印书籍)②泥活字印刷 ③木活字印刷 ④变通以新意 ⑤创新(探索)(5分。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活字印刷的方法,是从毕昇开始的。然而泥活字既不精细齐整,又容易破碎。松脂之类的东西也繁琐累赘,需要大费周折,所以王桢在《农书》中所记载的活字印刷之法,用木活字代替了泥活字。木活字印刷贮存字印的盘子,设置了转轮,比较快捷,但(木活字印刷)也不够周详完备。到了陆深《金台纪闻》所记载的铅活字,(字印)质地柔软容易损伤,更是耗费时间损害功效。这本书(所记载的活字印刷法)参考了旧的制作方法,在此基础上有所变通和更新。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驿路梨花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驿路梨花同步达标检测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七年级下册最苦与最乐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下册最苦与最乐同步练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卖油翁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卖油翁课后测评,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积累,阅读理解,小练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