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测试(三)化学试题(含解析)
展开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1-35.5 Mn-55 Fe-56
Ⅰ卷 (选择题 共39分)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3题,每题3分,共39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第19届亚运会秉持“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办会理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会场“莲花碗”(如图)采取自然采光方式有利于实现“碳中和”
B. 火炬“薪火”使用的1070铝合金具有硬度高、耐高温的特点
C. 吉祥物“江南忆”机器人所采用芯片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
D. 特许商品“亚运莲花尊”的艺术载体青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2. 胍( )的盐是病毒核酸保存液的重要成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胍分子间能够形成氢键
B. 胍中σ键与π键的数目之比为3∶1
C. 氨基(-NH2)的电子式为
D. 中子数为8的N原子可表示为N
3. 铵明矾[NH4Al(SO4)2·12H2O]是常用的食品添加剂。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r(Al)
A AB. BC. CD. D
5. 含氰废水中氰化物的主要形态是HCN和CN-,CN-具有较强的配位能力,能与Cu+形成一种无限长链离子,其片段为;CN-结合H+能力弱于CO。氰化物浓度较低时,可在碱性条件下用H2O2或Cl2将其转化为N2;浓度较高时,可加入HCN、Fe和K2CO3溶液反应生成K4[Fe(CN)6]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基态Fe2+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54s1
B. K4[Fe(CN)6]中Fe2+的配位数为6
C. Cu+与CN-形成的离子的化学式为[Cu(CN)3]2-
D. 某铁晶体(晶胞如图所示)中与每个Fe紧邻的Fe数为6
6. 含氰废水中氰化物的主要形态是HCN和CN-,CN-具有较强的配位能力,能与Cu+形成一种无限长链离子,其片段为;CN-结合H+能力弱于CO。氰化物浓度较低时,可在碱性条件下用H2O2或Cl2将其转化为N2;浓度较高时,可加入HCN、Fe和K2CO3溶液反应生成K4[Fe(CN)6]溶液。下列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 N2的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于金属焊接保护
B. H2O2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处理含氰废水
C. FeCl3溶液显酸性,可用于刻蚀覆铜板
D. Na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7. 含氰废水中氰化物的主要形态是HCN和CN-,CN-具有较强的配位能力,能与Cu+形成一种无限长链离子,其片段为CN-结合H+能力弱于CO。氰化物浓度较低时,可在碱性条件下用H2O2或Cl2将其转化为N2;浓度较高时,可加入HCN、Fe和K2CO3溶液反应生成K4[Fe(CN)6]溶液。
下列化学反应表示正确的是
A. NaCN溶液通入少量的CO2:CN-+CO2+H2O=HCN+HCO
B. Fe与HCN溶液反应:Fe+2HCN=Fe2++H2↑+2CN-
C. Cl2处理含氰废水:5Cl2+2CN-+4OH-=10Cl-+N2↑+4H++2CO2↑
D. K2CO3水解:CO+2H2O2OH-+H2CO3
8. 下面是用饱和NaCl溶液来制备一种重要的含氯消毒剂的工艺流程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发生器中通入空气的目的是氧化
B. 吸收塔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 过滤后的滤液中大量存在:、、、、
D. 电解槽中总的离子方程式:
9. 异甘草素具有抗肿瘤、抗病毒等药物功效。合成中间体Z的部分路线如下:
下列有关化合物X、Y和Z的说法正确的是
A. X能发生加成、氧化和缩聚反应
B. Y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C. 1mlZ中含有5ml碳氧σ键
D. 相同物质的量的X与Y分别与足量浓溴水反应消耗的Br2相等
10. 某MOFs多孔超分子材料的空腔大小适配N2O4可将其“固定”得到R(如下图所示),实现从烟气中分离出N2O4并可制备HNO3。
已知反应;Δ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示过程属于氮的固定
B. 高温、高压下有利于从烟气中分离出N2O4
C. R在O2中水洗,可制得HNO3同时实现MOFs再生
D. 该MOFs材料也可用于储存H2
11. 室温下,下列实验探究方案能够达到探究目的的是
A. AB. BC. CD. D
12. 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反应催化剂。以为原料制备的反应方程式为:。已知室温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溶液中存在
B. 向溶液中加入溶液可制备溶液.当时:
C. 向溶液中加入等体积溶液,产生浅蓝绿色沉淀,可推测
D. 加水稀释一定浓度的溶液,溶液中的值逐渐变小
13. 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将按一定比例混合的和通过装有催化剂的反应器可得到甲烷。已知:
催化剂的选择是甲烷化技术的核心。在两种不同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相同时间,测得温度对转化率和生成选择性的影响如图所示。
选择性=×100%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在260℃~320℃间,以为催化剂,升高温度的产率增大
B. 延长W点的反应时间,一定能提高的转化率
C. 选择合适的催化剂,有利于提高的平衡转化率
D. 高于320℃后,以Ni为催化剂,随温度的升高转化率上升的原因是平衡正向移动
Ⅱ卷 (非选择题 共61分)
14. 硫代硫酸钠(Na2S2O3)可与Cu2+、Ag+、Au+等离子形成配合物;也可被一定浓度的Cu2+氧化,反应为2Cu2++6S2O2[Cu(S2O3)2]3-+S4O。
(1)Na2S2O3可与胶卷上未感光的AgBr配位使其溶解。
已知:Ag++2S2O [Ag(S2O3)2]3- K=3.7×1013;Ksp(AgBr)=5.4×10-13。
反应AgBr+2S2O [Ag(S2O3)2]3-+Br-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
(2)Na2S2O3溶液可浸取金矿石(含FeAsS和FeS2)中的Au。Au的熔点为1 064 ℃,难被氧化。
① 矿石需在空气中焙烧使Au暴露,便于后继浸取,此时部分FeAsS分解生成As。700 ℃时Au部分焙化,原因是___________;焙烧时加入适量CaCO3的目的是___________。
② 在空气中,Na2S2O3溶液与Au反应生成[Au(S2O3)2]3-,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③ Na2S2O3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CuSO4溶液和氨水溶液,可使单位时间内的Au浸取率大幅提高,反应机理如图1所示,该过程可描述为___________。当其他条件相同时,Cu2+浓度对Au浸取率的影响如图2所示。随着c(Cu2+)增大,Au浸取率先增大后下降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
④ Na2S2O3溶液的浓度对Au浸取率的影响如图3所示。c(S2O)>0.4 ml·L-1时,加入CuSO4氨水的体系中Au浸出率下降,且溶液中c(S4O)未明显增大,其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
15. 化合物G是一种抗焦虑药物的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
(1)A与足量氢气加成后的产物中含有___________个手性碳原子。
(2)E→F中经历的过程,X与E互为同分异构体,写出中间体X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Y→F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
(3)D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写出该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
①能与溶液发生显色反应,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②分子中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数目比为9∶9∶6∶2。
(4)写出以 、HCHO及为原料制备 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和有机溶剂任用,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见本题题干)。_________
16. MnCl2极易吸水潮解,易溶于水和醋酸,不溶于苯;金属活泼性Mn>Fe。某科研小组由粗锰粉(含Mn及少量Fe、Ni、Pb等单质)为原料制备MnCl2,部分实验过程如下:
(1)“酸溶”时,盐酸要缓慢滴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酸溶过程中溶液中Fe2+的浓度先增大后略有减少,减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除铁”时,先加入H2O2,后加入MnCO3固体。加入MnCO3固体时有CO2生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MnCl2·4H2O经加热脱水可制得MnCl2,测得加热升温过程中固体的质量变化如图所示。
① 若要获得MnCl2·H2O,需控制的温度范围是___________(写出计算推理过程)。
② MnCl2·H2O继续脱去结晶水时易发生副反应,产生MnO2和碱式氯化锰杂质,为减少副反应的发生,可采取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
(4) MnCl2·4H2O经加热脱水制得的MnCl2纯度不高,实验室可由固体四水醋酸锰[(CH3COO)2Mn·4H2O]和液体乙酰氯(CH3COCl)经过室温除水、加热回流等步骤制得高纯MnCl2,涉及的主要反应有CH3COCl+H2O→CH3COOH+HCl、(CH3COO)2Mn+2CH3COClMnCl2↓+2(CH3CO)2O。为获得较高产率的高纯MnCl2,请补充实验方案:取四水醋酸锰24.5 g(0.1 ml)和50 mL苯置于烧瓶中,边搅拌边加入___________,充分反应后过滤,___________,干燥,得到MnCl2.[供选择的试剂:CH3COCl(0.1 ml CH3COCl的体积约7 mL)、苯、水]
17. 氮氧化物(NOx)是硝酸和肼等工业的主要污染物。采用选择性催化还原或氧化吸收法可有效脱除烟气中的氮氧化物。
(1)利用甲烷可将氮氧化物还原为氮气除去。已知:
2NO(g)+O2(g)=2NO2(g);ΔH=a kJ·ml-1
CH4(g)+2O2(g)=CO2(g)+2H2O(g);ΔH=b kJ·ml-1
CH4(g)+2NO2(g)=N2(g)+CO2(g)+2H2O(g);ΔH=c kJ·ml-1
反应CH4(g)+4NO(g)=2N2(g)+CO2(g)+2H2O(g);ΔH=___________kJ·ml-1
(2)一种以沸石笼作为载体对氮氧化物进行催化还原的原理如图1所示,A在沸石笼内转化为B、C、D等中间体的过程如图2所示。
①由A到B的变化过程可用离子反应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
②脱除NO的总反应为___________。
(3)电解氧化吸收法可将废气中NOx转变为硝态氮。分别向0.1ml·L-1NaCl溶液和0.08ml·L-1Na2SO4溶液(起始pH均调至9)中通入NO,测得电流强度与NO的脱除率的关系如图3所示。
①电解Na2SO4溶液时产生H2O2。H2O2氧化吸收NO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电解NaCl溶液作吸收液时,NO的去除率始终比Na2SO4溶液的大,原因是___________。
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测试(三)
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1-35.5 Mn-55 Fe-56
Ⅰ卷 (选择题 共39分)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3题,每题3分,共39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第19届亚运会秉持“绿色、智能、节俭、文明”办会理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会场“莲花碗”(如图)采取自然采光方式有利于实现“碳中和”
B. 火炬“薪火”使用的1070铝合金具有硬度高、耐高温的特点
C. 吉祥物“江南忆”机器人所采用芯片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
D. 特许商品“亚运莲花尊”的艺术载体青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答案】C
【解析】
【详解】A.会场采取自然采光方式能节约能源,有利于实现“碳中和”,A正确;
B.铝合金具有硬度高、耐高温的特点,B正确;
C.芯片的主要成分为硅,C错误;
D.青瓷属于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D正确;
故答案选C。
2. 胍( )的盐是病毒核酸保存液的重要成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胍分子间能够形成氢键
B. 胍中σ键与π键的数目之比为3∶1
C. 氨基(-NH2)的电子式为
D. 中子数为8的N原子可表示为N
【答案】A
【解析】
【详解】A.胍中H与N相连,可以与另外一个分子中的N形成氢键,A正确;
B.1个胍中含有的σ键数为8个,π键的数目为1个,所以二者数目之比为8:1,B错误;
C.氨基有一个单电子,N不满足8电子的结构,C错误;
D.N的质子数为7,中子数为8个,质量数为15,故N的原子为N,D错误;
故答案选A。
3. 铵明矾[NH4Al(SO4)2·12H2O]是常用的食品添加剂。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r(Al)
【解析】
【详解】A.同一周期自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原子半径:r(Al)>r(S),A错误;
B.同一主族自上而下,原子电负性减小,电负性:χ(O)>χ(S),B错误;
C.第一电离能:I1(N)
故答案选C。
4. 实验室制取少量Cl2并研究其性质,下列实验装置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用和浓盐酸制取需要加热,A错误;
B.除去中的,应该用饱和食盐水,用饱和溶液会产生杂质,B错误;
C.氯水具有漂白性,不能用试纸测氯水的值,C错误;
D.有毒,能与溶液反应,故可用溶液处理尾气中的,D正确;
故选D。
5. 含氰废水中氰化物的主要形态是HCN和CN-,CN-具有较强的配位能力,能与Cu+形成一种无限长链离子,其片段为;CN-结合H+能力弱于CO。氰化物浓度较低时,可在碱性条件下用H2O2或Cl2将其转化为N2;浓度较高时,可加入HCN、Fe和K2CO3溶液反应生成K4[Fe(CN)6]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基态Fe2+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54s1
B. K4[Fe(CN)6]中Fe2+的配位数为6
C. Cu+与CN-形成的离子的化学式为[Cu(CN)3]2-
D. 某铁晶体(晶胞如图所示)中与每个Fe紧邻的Fe数为6
【答案】B
【解析】
【详解】A.基态Fe2+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6,A错误;
B.根据化学式K4[Fe(CN)6]可知,Fe2+的配位数为6,B正确;
C.由图可知,Cu+与3个CN-相连,其中2个CN-被2个Cu+共有,则Cu+与CN-的个数之比为1:(1+2×)=1:2,所以化学式应该为[Cu(CN)2]-,C错误;
D.以面心的Fe为例,与其紧邻的Fe有12个,因此与每个Fe紧邻的Fe数为12,D错误;
故答案选B。
6. 含氰废水中氰化物主要形态是HCN和CN-,CN-具有较强的配位能力,能与Cu+形成一种无限长链离子,其片段为;CN-结合H+能力弱于CO。氰化物浓度较低时,可在碱性条件下用H2O2或Cl2将其转化为N2;浓度较高时,可加入HCN、Fe和K2CO3溶液反应生成K4[Fe(CN)6]溶液。下列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 N2的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于金属焊接保护
B. H2O2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处理含氰废水
C. FeCl3溶液显酸性,可用于刻蚀覆铜板
D. Na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答案】A
【解析】
【详解】A.N2的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于金属焊接保护,A正确;
B.H2O2可将氰化物转化为氮气,氰化物中N元素化合价升高,作还原剂,则H2O2在该反应中表现氧化性,B错误;
C.FeCl3能与Cu生成可溶性氯化铜,表现出较强氧化性,可用于蚀刻印刷电路板,与FeCl3溶液显酸性无关,C错误;
D.NaHCO3性质不稳定,受热易发生分解反应生成CO2,CO2能使面团松软多孔,可用作食品膨松剂;能治理哦胃酸过多是因为能与胃酸中的盐酸反应,D错误;
答案选A。
7. 含氰废水中氰化物的主要形态是HCN和CN-,CN-具有较强的配位能力,能与Cu+形成一种无限长链离子,其片段为CN-结合H+能力弱于CO。氰化物浓度较低时,可在碱性条件下用H2O2或Cl2将其转化为N2;浓度较高时,可加入HCN、Fe和K2CO3溶液反应生成K4[Fe(CN)6]溶液。
下列化学反应表示正确的是
A. NaCN溶液通入少量的CO2:CN-+CO2+H2O=HCN+HCO
B. Fe与HCN溶液反应:Fe+2HCN=Fe2++H2↑+2CN-
C. Cl2处理含氰废水:5Cl2+2CN-+4OH-=10Cl-+N2↑+4H++2CO2↑
D. K2CO3水解:CO+2H2O2OH-+H2CO3
【答案】A
【解析】
【详解】A.CN-结合H+能力弱于CO,所以NaCN溶液通入少量的CO2生成碳酸氢根,即CN-+CO2+H2O=HCN+HCO,A正确;
B.由于亚铁离子能与CN-结合生成,即 ,B错误;
C.碱性条件下,产物中不能出现氢离子,所以方程式为5Cl2+2CN-+8OH-=10Cl-+N2↑+4H2O +2CO2↑,C错误;
D.水解是分步水解,主要为第一步水解,即+H2OOH-+HCO,D错误;
故选A。
8. 下面是用饱和NaCl溶液来制备一种重要的含氯消毒剂的工艺流程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发生器中通入空气的目的是氧化
B. 吸收塔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 过滤后的滤液中大量存在:、、、、
D. 电解槽中总的离子方程式:
【答案】D
【解析】
【分析】电解法生产亚氯酸钠的工艺流程:无隔膜电解槽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得到溶液,在酸性条件下被二氧化硫还原成二氧化氯,,ClO2在二氧化硫和空气混合气体中不易分解爆炸,通入空气的目的是稀释ClO2,防止ClO2爆炸,吸收塔中加入氢氧化钠、过氧化氢发生反应生成NaClO2,经过滤、结晶得到NaClO2·3H2O,据此解答。
【详解】A.通入空气的目的是稀释ClO2,防止ClO2发生爆炸,A错误;
B.吸收塔中加入氢氧化钠、H2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NaClO2,离子方程式:,B错误;
C.具有氧化性,具有还原性,二者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
D.无隔膜电解槽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将化学方程式改为离子方程式为:,D正确;
故选D。
9. 异甘草素具有抗肿瘤、抗病毒等药物功效。合成中间体Z的部分路线如下:
下列有关化合物X、Y和Z的说法正确的是
A. X能发生加成、氧化和缩聚反应
B. Y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C. 1mlZ中含有5ml碳氧σ键
D. 相同物质的量的X与Y分别与足量浓溴水反应消耗的Br2相等
【答案】A
【解析】
【详解】A.X中苯环上能发生取代反应,含酚羟基可被氧化,含有两个羟基,能发生缩聚反应,A正确;
B.苯环为平面结构,与苯环相连的羰基也为平面结构,故Y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B错误;
C.1mlZ中与苯环直接相连的羟基和醚键共有2ml碳氧σ键,羰基上有1ml碳氧σ键,苯环侧链的碳氧σ键有3ml,故共6ml,C错误;
D.1mlX与足量浓溴水反应消耗的Br2为3ml,1mlY消耗的Br2为2ml,消耗的Br2不相等,D错误;
故选A。
10. 某MOFs多孔超分子材料的空腔大小适配N2O4可将其“固定”得到R(如下图所示),实现从烟气中分离出N2O4并可制备HNO3。
已知反应;Δ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示过程属于氮的固定
B. 高温、高压下有利于从烟气中分离出N2O4
C. R在O2中水洗,可制得HNO3同时实现MOFs再生
D. 该MOFs材料也可用于储存H2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氮的固定是指游离态的氮气转化为氮的化合物,是两种含氮化合物的相互转化,不属于氮的固定,A错误;
B.该反应的放热反应,高温下平衡逆向移动,不利于从烟气中分离出,B错误;
C.由图可知,R在中水洗,发生反应:,可制得HNO3同时实现再生,C正确
D.材料可以于储存,但是不一定能储存,D错误;
故选C。
11. 室温下,下列实验探究方案能够达到探究目的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酸性条件下,溶液中的硝酸根可以氧化亚铁离子,则溶液变为黄色,不能证明硫酸根具有氧化性,A错误;
B.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通入二氧化硫褪色,说明二氧化硫有还原性,B正确;
C.混合溶液中滴入几滴硝酸银,银离子少量,黄色沉淀的产生可以由碘离子和银离子直接反应生成,不能判断是否由氯化银转化,故无法通过沉淀比较Ksp,C错误;
D.需要先加NaOH去除过量的硫酸,D错误;
故答案为:B。
12. 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反应催化剂。以为原料制备的反应方程式为:。已知室温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溶液中存在
B. 向溶液中加入溶液可制备溶液.当时:
C. 向溶液中加入等体积溶液,产生浅蓝绿色沉淀,可推测
D. 加水稀释一定浓度的溶液,溶液中的值逐渐变小
【答案】D
【解析】
【详解】A.溶液中存在质子守恒,A错误;
B.当与恰好反应生成时,存在物料守恒,当时NaOH量不足,故,B错误;
C.等体积浓度均为,则,产生浅蓝绿色沉淀,说明,C错误;
D.,加水稀释溶液,c(H+)减少,温度不变Ka2不变,故减小,D正确;
故选D。
13. 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将按一定比例混合的和通过装有催化剂的反应器可得到甲烷。已知:
催化剂的选择是甲烷化技术的核心。在两种不同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相同时间,测得温度对转化率和生成选择性的影响如图所示。
选择性=×100%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在260℃~320℃间,以为催化剂,升高温度的产率增大
B. 延长W点的反应时间,一定能提高的转化率
C. 选择合适的催化剂,有利于提高的平衡转化率
D. 高于320℃后,以Ni为催化剂,随温度的升高转化率上升的原因是平衡正向移动
【答案】A
【解析】
【分析】在两种不同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相同时间,化学反应速率越大、选择性越高,则甲烷的产率越高。
【详解】A.在260℃~320℃间,以为催化剂,升高温度CH4的选择性虽然基本不变,但CO2的转化率在上升,所以CH4的产率上升, A说法正确;
B.W点是平衡点,延长时间不能提高CO2的转化率, B说法不正确;
C.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不能改变CO2的平衡转化率, C说法不正确;
D.由图中信息可知,高于320℃后以Ni为催化剂,转化率明显低于相同温度下以CeO2为催化剂的转化率,反应一定未达平衡,高于320℃后,随温度的升高CO2转化率上升的原因是催化剂活性增大,反应速率加快, D说法不正确。
答案选A。
Ⅱ卷 (非选择题 共61分)
14. 硫代硫酸钠(Na2S2O3)可与Cu2+、Ag+、Au+等离子形成配合物;也可被一定浓度的Cu2+氧化,反应为2Cu2++6S2O2[Cu(S2O3)2]3-+S4O。
(1)Na2S2O3可与胶卷上未感光的AgBr配位使其溶解。
已知:Ag++2S2O [Ag(S2O3)2]3- K=3.7×1013;Ksp(AgBr)=5.4×10-13。
反应AgBr+2S2O [Ag(S2O3)2]3-+Br-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
(2)Na2S2O3溶液可浸取金矿石(含FeAsS和FeS2)中的Au。Au的熔点为1 064 ℃,难被氧化。
① 矿石需在空气中焙烧使Au暴露,便于后继浸取,此时部分FeAsS分解生成As。700 ℃时Au部分焙化,原因是___________;焙烧时加入适量CaCO3的目的是___________。
② 在空气中,Na2S2O3溶液与Au反应生成[Au(S2O3)2]3-,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③ Na2S2O3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CuSO4溶液和氨水溶液,可使单位时间内的Au浸取率大幅提高,反应机理如图1所示,该过程可描述为___________。当其他条件相同时,Cu2+浓度对Au浸取率的影响如图2所示。随着c(Cu2+)增大,Au浸取率先增大后下降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
④ Na2S2O3溶液的浓度对Au浸取率的影响如图3所示。c(S2O)>0.4 ml·L-1时,加入CuSO4氨水的体系中Au浸出率下降,且溶液中c(S4O)未明显增大,其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
【答案】(1)19.98或3.7×5.4
(2) ①. 分解生成的As和Au形成合金,使熔点降低 ②. 吸收焙烧时生成的SO2,防止污染环境 ③. 8S2O+O2+4Au+2H2O=4[Au(S2O3)2]3-+4OH- ④. Au失去电子后与S2O生成[Au(S2O3)2]3-,CuSO4和氨水反应生成的[Cu(NH3)4]2+得到电子生成[Cu(NH3)2]+,[Cu(NH3)2]+被O2氧化重新生成[Cu(NH3)4]2+,[Cu(NH3)4]2+在反应中起催化作用 ⑤. c(Cu2+)<0.03 ml·L-1时,随着c(Cu2+)增大,[Cu(NH3)4]2+的浓度增大,浸金速率增大;c(Cu2+)>0.03 ml·L-1时,Cu2+消耗S2O,c(S2O)减小,浸金速率减小 ⑥. c(S2O)增大,Cu2+与S2O络合,Cu2++4NH3[Cu(NH3)4]2+平衡逆向移动,[Cu(NH3)4]2+浓度减小,Au浸取率下降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离子方程式可得=;
小问2详解】
①Au与As在焙烧过程中形成合金,使其熔点降低,则原因是:分解生成的As和Au形成合金,使熔点降低;焙烧过程中有SO2生成,因此加入适量CaCO3能够吸收SO2,防止空气污染;
②在空气中,Na2S2O3溶液与Au反应生成[Au(S2O3)2]3-,相应的离子方程式为:8S2O+O2+4Au+2H2O=4[Au(S2O3)2]3-+4OH-;
③由图可知,Au失去电子后与S2O反应生成[Au(S2O3)2]3-,硫酸铜和氨水反应生成的四氨合铜离子得到电子生成[Cu(NH3)2]+,[Cu(NH3)2]+被O2氧化重新生成[Cu(NH3)4]2+,[Cu(NH3)4]2+在反应中起催化作用;由上一问分析可知,[Cu(NH3)4]2+在反应中起催化作用,而且铜离子可以和氨水反应生成的[Cu(NH3)4]2+,故Au浸取率先增大后下降的可能原因是:c(Cu2+)<0.03 ml·L-1时,随着c(Cu2+)增大,[Cu(NH3)4]2+的浓度增大,浸金速率增大;c(Cu2+)>0.03 ml·L-1时,Cu2+消耗S2O,c(S2O)减小,浸金速率减小;
④可以从浓度对平衡的影响的角度分析,则可能原因是:c(S2O)增大,Cu2+与S2O络合,Cu2++4NH3[Cu(NH3)4]2+平衡逆向移动,[Cu(NH3)4]2+浓度减小,Au浸取率下降。
15. 化合物G是一种抗焦虑药物的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
(1)A与足量氢气加成后的产物中含有___________个手性碳原子。
(2)E→F中经历的过程,X与E互为同分异构体,写出中间体X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Y→F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
(3)D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写出该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
①能与溶液发生显色反应,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②分子中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数目比为9∶9∶6∶2。
(4)写出以 、HCHO及为原料制备 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和有机溶剂任用,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见本题题干)。_________
【答案】(1)2 (2) ①. ②. 消去反应
(3) 或 (4)
【解析】
【分析】A与甲醛发生取代反应生成B;B中醛基碳氧双键与丙酮先发生加成反应、后发生消去反应生成C;C中羰基发生加成反应生成D;D发生酯化反应生成E;结合信息E发生分子重组生成X ,接着酯基发生水解、产物中羟基又发生消去反应生成F;F羧基中羟基被甲基取代生成G,据此回答。
小问1详解】
A中苯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即产物中有2个手性碳原子 ;
【小问2详解】
由分析知X的结构简式为 ,且Y到F的反应类型为消去反应;
【小问3详解】
分析知结构中含有酚羟基,不含有醛基和 ,又分子中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数目比为9∶9∶6∶2,所以满足条件结构简式为 、 ;
【小问4详解】
苯与甲醛先发生取代反应生成苯甲醛,后氧化生成苯甲酸;苯甲酸羧基中的羟基被甲基取代,产物再和甲醛先加成后消去,最后产物再和氢气发生加成得目标产物,即 。
16. MnCl2极易吸水潮解,易溶于水和醋酸,不溶于苯;金属活泼性Mn>Fe。某科研小组由粗锰粉(含Mn及少量Fe、Ni、Pb等单质)为原料制备MnCl2,部分实验过程如下:
(1)“酸溶”时,盐酸要缓慢滴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酸溶过程中溶液中Fe2+的浓度先增大后略有减少,减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除铁”时,先加入H2O2,后加入MnCO3固体。加入MnCO3固体时有CO2生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MnCl2·4H2O经加热脱水可制得MnCl2,测得加热升温过程中固体的质量变化如图所示。
① 若要获得MnCl2·H2O,需控制的温度范围是___________(写出计算推理过程)。
② MnCl2·H2O继续脱去结晶水时易发生副反应,产生MnO2和碱式氯化锰杂质,为减少副反应的发生,可采取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
(4) MnCl2·4H2O经加热脱水制得的MnCl2纯度不高,实验室可由固体四水醋酸锰[(CH3COO)2Mn·4H2O]和液体乙酰氯(CH3COCl)经过室温除水、加热回流等步骤制得高纯MnCl2,涉及的主要反应有CH3COCl+H2O→CH3COOH+HCl、(CH3COO)2Mn+2CH3COClMnCl2↓+2(CH3CO)2O。为获得较高产率的高纯MnCl2,请补充实验方案:取四水醋酸锰24.5 g(0.1 ml)和50 mL苯置于烧瓶中,边搅拌边加入___________,充分反应后过滤,___________,干燥,得到MnCl2.[供选择的试剂:CH3COCl(0.1 ml CH3COCl的体积约7 mL)、苯、水]
【答案】(1) ①. 防止活泼金属Mn与盐酸剧烈反应;防止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盐酸大量挥发;防止生成大量气体,使液体溢出(答对任一点即可) ②. 一部分Fe2+被Mn置换出来,一部分Fe2+被O2氧化为Fe3+后再转化为Fe(OH)3沉淀出来
(2)3MnCO3+2Fe3++3H2O=3Mn2++2Fe(OH)3+3CO2↑
(3) ①. 130~180 ℃(在温度范围内均可) ②. 将晶体置于HCl氛围中加热或将晶体置于真空状态下加热并及时抽出水汽
(4) ①. 28 mL的CH3COCl ②. 将所得固体、50 mL苯和14 mL的CH3COCl置于装有蒸馏装置中;加热回流至沉淀不再增加,过滤,用苯洗涤2~3次
【解析】
【小问1详解】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且盐酸是挥发性酸,则盐酸要缓慢滴加的原因是:防止活泼金属Mn与盐酸剧烈反应;防止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盐酸大量挥发;防止生成大量气体,使液体溢出(答对任一点即可);
根据题给信息,金属活泼性Mn>Fe,则锰可以置换出溶液总的二价铁离子,另外溶液中溶解的氧气可以将二价铁氧化为三价铁,则溶液中Fe2+的浓度减少的原因是:一部分Fe2+被Mn置换出来,一部分Fe2+被O2氧化为Fe3+后再转化为Fe(OH)3沉淀出来;
【小问2详解】
“除铁”时,先加入H2O2将二价铁氧化为三价铁,再加入MnCO3固体时有CO2生成,相关的反应有:3MnCO3+2Fe3++3H2O=3Mn2++2Fe(OH)3+3CO2↑;
【小问3详解】
①根据锰元素守恒可知,,则,故要获得MnCl2·H2O,需要控制温度为:130~180 ℃之间;
②生成杂质是由于氯化锰的水解导致的,可以通过防止水解的发生而减少杂质的产生,故为减少副反应的发生,可采取的实验操作是:将晶体置于HCl氛围中加热或将晶体置于真空状态下加热并及时抽出水汽;
【小问4详解】
根据题给信息可知,还需要加入CH3COCl,并且(CH3COO)2Mn·4H2O~4CH3COCl,则需要CH3COCl的物质的量为0.4ml,体积为28mL,根据题中信息,经过室温除水、加热回流等步骤制得高纯MnCl2,故答案为:28 mL的CH3COCl;将所得固体、50 mL苯和14 mL的CH3COCl置于装有蒸馏装置中;加热回流至沉淀不再增加,过滤,用苯洗涤2~3次。
17. 氮氧化物(NOx)是硝酸和肼等工业的主要污染物。采用选择性催化还原或氧化吸收法可有效脱除烟气中的氮氧化物。
(1)利用甲烷可将氮氧化物还原为氮气除去。已知:
2NO(g)+O2(g)=2NO2(g);ΔH=a kJ·ml-1
CH4(g)+2O2(g)=CO2(g)+2H2O(g);ΔH=b kJ·ml-1
CH4(g)+2NO2(g)=N2(g)+CO2(g)+2H2O(g);ΔH=c kJ·ml-1
反应CH4(g)+4NO(g)=2N2(g)+CO2(g)+2H2O(g);ΔH=___________kJ·ml-1。
(2)一种以沸石笼作为载体对氮氧化物进行催化还原的原理如图1所示,A在沸石笼内转化为B、C、D等中间体的过程如图2所示。
①由A到B变化过程可用离子反应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
②脱除NO的总反应为___________。
(3)电解氧化吸收法可将废气中的NOx转变为硝态氮。分别向0.1ml·L-1NaCl溶液和0.08ml·L-1Na2SO4溶液(起始pH均调至9)中通入NO,测得电流强度与NO的脱除率的关系如图3所示。
①电解Na2SO4溶液时产生H2O2。H2O2氧化吸收NO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电解NaCl溶液作吸收液时,NO的去除率始终比Na2SO4溶液的大,原因是___________。
【答案】(1)2a+2c-b
(2) ①. 2Cu(NH3)+O2→[(NH3)2Cu-O-O-Cu(NH3)2]2+ ②. 4NO+4NH3+O2=4N2+6H2O
(3) ①. 3H2O2+2NO+2OH-=2NO+4H2O ②. 电解氯化钠溶液生成次氯酸根离子,次氯酸根离子氧化性更强;同时电解氯化钠溶液生成烧碱,溶液的碱性更强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2NO(g)+O2(g)=2NO2(g);ΔH=a kJ·ml-1
②CH4(g)+2O2(g)=CO2(g)+2H2O(g);ΔH=b kJ·ml-1
③CH4(g)+2NO2(g)=N2(g)+CO2(g)+2H2O(g);ΔH=c kJ·ml-1
根据盖斯定律①×2+③×2-②得CH4(g)+4NO(g)=2N2(g)+CO2(g)+2H2O(g);ΔH=(2a+2c-b)kJ·ml-1。
【小问2详解】
①根据图示,由A到B是Cu(NH3)、O2沸石笼内生成[(NH3)2Cu-O-O-Cu(NH3)2]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表示为2Cu(NH3)+O2=[(NH3)2Cu-O-O-Cu(NH3)2]2+。
②根据图示,脱除NO的总反应为NO、NH3、O2反应生成N2、H2O,反应方程式为4NO+4NH3+O2=4N2+6H2O;
【小问3详解】
①H2O2将NO氧化为硝酸根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H2O2+2NO+2OH-=2NO+4H2O。
②电解氯化钠溶液生成次氯酸根离子,次氯酸根离子氧化性更强;同时电解氯化钠溶液生成烧碱,溶液的碱性更强,所以电解NaCl溶液作吸收液时,NO的去除率始终比Na2SO4溶液的大。
A制取
B.除去杂质
C.测量氯水pH
D.吸收尾气的Cl2
选项
探究方案
探究目的
A
向盛有Fe(NO3)2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稀硫酸,振荡,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SO具有氧化性
B
向盛有KMnO4溶液的试管中通入SO2,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SO2具有还原性
C
向盛有NaCl和KI混合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AgNO3溶液,振荡,观察沉淀颜色
Ksp(AgCl)>Ksp(AgI)
D
向试管中加入0.5 g淀粉和4 mL 2 ml·L-1 H2SO4溶液,加热。冷却后,向其中加入少量新制的Cu(OH)2,加热,观察现象
淀粉水解液中存在还原性糖
A.制取
B.除去杂质
C.测量氯水pH
D.吸收尾气的Cl2
选项
探究方案
探究目的
A
向盛有Fe(NO3)2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稀硫酸,振荡,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SO具有氧化性
B
向盛有KMnO4溶液的试管中通入SO2,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SO2具有还原性
C
向盛有NaCl和KI混合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AgNO3溶液,振荡,观察沉淀颜色
Ksp(AgCl)>Ksp(AgI)
D
向试管中加入0.5 g淀粉和4 mL 2 ml·L-1 H2SO4溶液,加热。冷却后,向其中加入少量新制的Cu(OH)2,加热,观察现象
淀粉水解液中存在还原性糖
江苏省百校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阶段性考试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江苏省百校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阶段性考试化学试题,共6页。
江苏省镇江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阶段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镇江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阶段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0,5 Zn-65,1 ml⋅L 溶液中存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徐州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阶段性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徐州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阶段性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