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统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同步训练习题全册(含名著阅读检测卷)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同步训练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同步训练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积累,阅读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基础积累(15分)
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B )(2分)
A.《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作者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7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B.我国儒家的经典“四书”指的是《礼记》《大学》《论语》《孟子》,“五经”指的是《诗》《书》《礼》《易》《春秋》。
C.《大学》中提出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成为南宋以后理学家基本纲领的一部分。
D.本文的题目已体现了文章的中心论点。
2.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埋没(mái) 彷徨(páng) 缅怀(miǎn) 探chá(察) xuān(宣)告 jiǎn(检)讨
3.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2分)
A.对犯了错误的同志,要热情帮助,而不应该幸灾乐祸,袖手旁观。
B.老师的严厉斥责,让他不知所错。
C.查阅了很多资料,我才弄明白“格物致志”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D.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凡风顺,有时经历一些挫折反而能让我们成长得更快。
(解析:B项“错”应写为“措”;C项“志”应写为“知”;D项“凡”应写为“帆”。)
4.下列关联词填空,正确的一项是(A )(2分)
①实验的过程____消极的观察,____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
②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____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____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③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真理,____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
A.①不是 而是 ②不但 而且 ③也B.①不是 而是 ②不管 还 ③并且
C.①不是 就是 ②不但 而且 ③也 D.①不是 而是 ②如果 那么 ③也
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B)(2分)
①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
②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
③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④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⑤就是说,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
A.①④⑤②③ B.③②①⑤④ C.④⑤③①② D.④③①⑤②
6. 下列句子中,不是病句的一项是 (D )(2分)
A.因为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所以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
B.在环境激变的今天,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C.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并且是使人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D.实验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具体细致的计划。
7. 阅读课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2分)
A.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就提出了他的论点: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全文就是围绕着这个论点进行论述的。
B.作者以王阳明“格”院子里的竹子为例,说明王阳明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这是儒家传统的看法决定的。
C.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D.这篇文章根据现代学术的发展和个人的经验教训,联系传统的文化背景和我国的现状,精辟地阐明了中国学生怎样学习自然科学的问题。
二、阅读理解(30分)
(一)阅读《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选段,回答问题(15分)
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哲学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
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定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1.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什么?(2分)
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
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不能删掉?为什么?(3分)
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不能,传统的中国教育不是不重视“格物和致知”,而是埋没了“格物和致知”的真正意义,如果去掉了“真正的”,表达就不准确,就没有说服力。
3.“王阳明‘格’院子里的竹子”的错误在于什么?“格”在此句中是什么意思?(2分)
错误在于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格”本来是探究的意思,但该句中“格”字加了引号,起到讽刺否定的作用,嘲讽了王阳明违背科学实验精神的迂腐行为。
4.关于王阳明的思想对现代的消极影响,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D )(3分)
A.偏重研究理论而轻视实验 B.偏重抽象思维而不愿动手
C.埋头苦读就能掌握知识 D.探察外界世界就是探讨自己
5.选文最后一段,“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一句中“实验的精神”具体指什么?(2分)
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真相的态度。
6.选文中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举文中的例子加以说明。(3分)
举例论证。举王阳明“格”竹子一事,论证了“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观点。
(二)善 借(15分)
①葡萄藤借木竿,盘环而上,繁衍生息;鲲鹏借巨风,以升万里,行至南海;明月借日光,照亮黑夜,皎辉如练。万物因借而生。荀子云:“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善借,能让你从平凡走向卓越,从卑微走向伟大。
②“善借”的人,能够抓住灵感与时机,助自己走上人生巅峰,丹尼尔·洛维洛是美国有名的亿万富翁。其实,在他孤身拼搏到40岁的时候,成为一个船主的梦想还是镜花水月,前途一片黯淡。然而,有一天他突然来了灵感——何不借银行的钱筑自己的梦呢?当时正有一艘旧货船出售,他成功地说服了一家银行,以这条旧货船作抵押贷款,买下后将之改为邮轮包租出去。随后,他又到银行借到另一笔贷款,买了第二条货船,将之改成邮轮出租,几年之后,他拥有了自己的船队。靠这个“借”字,他获得了滚雪球式的发展,自己没花一分钱,却最终坐上了世界船王的宝座。
③刘邦,一个白手起家的亭长,最终登上了皇帝的宝座,他说过这样一段意味深长的话:“在大帐之内出谋划策,我比不上张良;平定国家,安抚百姓,我不如萧何;率领百万之众,打仗攻城,我不如韩信。”刘邦正是借助这三人超凡的才智,最终取得了天下。试想:仅靠刘邦一人之力,他是项羽的对手吗?而此三子虽为人中豪杰,若不借刘邦宏伟的抱负、宽广的胸怀和高妙的用人智慧,恐怕他们也很难有所成就,在史册上也难以留下属于自己的印记,一个成功的团队必然是“善借”的,他们会互相借力,团结协作,成就彼此。
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一个民族要想强盛并保持不衰的活力必须“善借”。大和民族就是一个“善借”的民族。早在公元8世纪,日本学习唐朝先进文化,实行“大化改新”,才有了日本文化的灿烂;近代日本在亚洲各国中最先学习西方文明,并积极推行“明治维新”,一跃成为资本主义强国;二战后,又引进欧美先进技术再次崛起。可以说,日本是搭别人的“东风”走向辉煌的。然而,与之一海之隔的大清王朝,幅员之辽阔,经济之富庶,文化之繁荣,国力之强盛,放眼世界,无出其右。但正当世界各国革新运动风生水起之际,各种先进技术横空出世之时,清政府却没有借大好之势,取外力之精华,除旧革新,发展自身;反以“天朝上国”自居,盲目排外,愚昧保守,不思进取,最终落得“山河破碎”的下场。“善借”才能有进步,故步自封注定失败。
⑤我们所说的“借”不是乱借,不是无原则地全盘接收,不分良莠;也不是借他力而己不为,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外来力量”之上。外物固然可以凭借,但谁也不知道支撑你的拐杖什么时候会折断,你所站的平台什么时候会倒塌。在此种情况下,还是要凭借自身的努力,才是正道。
1.文章开头有何作用?(3分)
列举葡萄藤借木竿、鲲鹏借巨风、明月借日光的例子,引出话题和中心论点;具有趣味性;同时也作为论据来证明中心论点。
2.阅读全文,完成填空。(3分)
论点:善借,能让你从平凡走向卓越,从卑微走向伟大
分论点:(1)“善借”助个人走上人生巅峰
(2)“善借”助团队成就彼此
(3)“善借”助民族强盛不衰
3.选文第②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请分析其作用。(3分)
举例论证。列举了丹尼尔通过“借”获得成功的事例,论证了“‘善借’的人,能够抓住灵感与时机,助自己走上人生巅峰”这一分论点,论证具体,使作者的观点更加鲜明,具有说服力。
4.请简要分析选文第④段的论证思路。(3分)
首先用名言引出分论点“一个民族要想强盛并保持不衰的活力必须‘善借’”,然后举了大和民族和清王朝两个例子,从正反两方面对比论点进行有力的论证,最终得出结论。
5.请选出下列不适用于选文的论据(B)(3分)
A.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B.《老人与海》中的圣地亚哥,在与鲨鱼的搏斗中,他用坚不可摧的精神力量和智慧,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人,不是为失败而生,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
C.田径场上,运动员借助长竿一跃而上,在半空中尽力舒展,全力跃过目标高度。
D.一位国企老总这样说:“管理者要抱着谦卑的态度征求大家的意见,随时留意各方善意的批评,纳众言方能得人心,得人心方能得人智,得人智方能成大事。”
(解析:B项强调的是在面对困境时,个人精神力量的重要性,与“善借”无关。)
小作文(15分)
以“学无止境”为话题,写一篇200字以上的短文,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下册马说复习练习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辨析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下列句子中无通假字的一项是,下列句子不是特殊句式的一项是,下列说法不符合文义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22 《礼记》二则综合与测试课时作业,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积累,综合性学习,阅读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21 《庄子》二则综合与测试同步达标检测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积累,相濡以沫等),阅读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