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第1页
    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第2页
    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第3页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二册 考试时间,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范围:选修一、二册 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B
    【分析】1、人体内所有液体统称为体液,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又叫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组成。
    2、分析题图:根据②→③→①是单箭头可知,①是血浆,②是组织液,③是淋巴,A是循环系统,B是泌尿系统。
    【详解】A、分析题图,根据②→③→①是单箭头可知,①是血浆,②是组织液,③是淋巴,A是循环系统,B是泌尿系统,水分除了以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还可通过皮肤的汗腺以出汗的形式排出体外,A正确;
    B、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将会导致血浆(①)渗透压降低,组织液(②)增多,引起组织水肿,B错误;
    C、K+通过消化系统被吸收后进入A(循环系统),由①(血浆)进入②(组织液),最后进入脑细胞,C正确;
    D、若该组织细胞是小肠上皮细胞,小肠细胞的功能是吸收营养物质包括血糖,所以血液流经小肠细胞后血糖浓度升高,并且血液会把小肠细胞的一些代谢废物带走,所以尿素的浓度升高,D正确。更多课件教案等优质滋元可 家 威杏 MXSJ663 故选B。
    2.D
    【分析】群落的结构特征:1、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陆生群落、水生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植物主要受光照、温度等的影响,动物主要受食物的影响;
    2、水平结构:由于不同地区的环境条件不同,即空间的非均一性,使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形成了生物在水平方向上的配置状况。
    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有: “J”型曲线:指数增长函数,描述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生物无限增长的情况,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就会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的动物的数量也会增加,这就使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有时会稳定在一定的水平,形成“S”型增长曲线。
    【详解】A. 该种成年鱼及其幼体是一个物种,在水体的分布不能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仅仅是该种群的空间分布特征,A错误;B. 群落演替过程中,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变化,B错误;C. 生物课外小组学习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时,单子叶植物常为丛生或者蔓生,不容易进行计数,故不选择某单子叶植物作为调查对象,C错误;D.“S”型曲线代表的种群数量在到达K/2时,种群数量增长最快,之后种群数量仍在增大之后达到K值,D正确。故选D。
    3.C
    【分析】1、环境容纳量是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2、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
    【详解】A、生态足迹是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生活方式可以影响生态足迹,步行、公共交通出行减少了对道路、停车场的占用,减少了吸收尾气所需要的林地面积等,相当于降低了生态足迹,A正确;
    B、环境容纳量是指一定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渔场投放饵料,使可利用的食物资源增加,改善了生存环境条件,可以增加养殖动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B正确;
    C、用秸秆养殖蘑菇使秸秆中的能量被蘑菇所利用,蘑菇分解促进了物质循环,产生的无机物归还到非生物环境中。在稻田养鸭养鱼,动物的取食消化促进了物质循环,鸭和鱼排出的粪便中的氮、磷等可被水稻吸收利用。但生物体利用的能量有一部分要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因此能量不能被循环利用,C错误;
    D、人类向环境中排放的有些有害物质,包括重金属、放射性物质等,由于在环境中稳定,难降解,不易被生物利用,一旦进入环境被生物体吸收后会在体内蓄积,造成生物富集,再通过食物链逐渐在不同营养级生物体内累积,人类食用相应营养级的生物后就可能会被影响,D正确。
    故选C。
    4.D
    【分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其具体的传递过程为: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
    【详解】A、神经元轴突外表大都套有一层髓鞘,具有支持、保护、营养和修复神经元等多种功能,A正确;
    B、突触是联系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的结构,根据其传递的神经递质以及受体的类型,突触可传递兴奋或者抑制兴奋的信号,B正确;
    C、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形式传导,组织液中的钾离子浓度会影响到静息电位电位的产生,故组织液中的K+浓度会影响传导速度,C正确;
    D、图乙可表示缩手反射的反射弧,初级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但大脑皮层可控制脊髓的活动,D错误。
    故选D。
    5.D
    【分析】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兴奋部位和非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兴奋传导的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一致。
    【详解】A、兴奋在反射弧中单向传递,针刺肌肉后,兴奋不能通过电流表,电流表不发生偏转,A错误;
    B、感受器产生兴奋主要是因为神经细胞的细胞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加,导致钠离子进入细胞内,电荷分布表现为外负内正,从而产生兴奋,B错误;
    C、感觉在大脑皮层产生,针刺手指皮肤后,兴奋到大脑皮层,经过分析综合产生痛觉,C错误;
    D、针刺取血时未出现缩手反射,其原因是在大脑皮层的调控下,脊髓中枢内相应的突触受到抑制的结果,D正确。
    故选D。
    6.A
    【分析】1、图中甲表示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2、图中乙代表促甲状腺激素,是垂体分泌产生的,垂体受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甲状腺的调节;
    3、丙属于传出神经,产生神经递质直接作用于肾上腺。
    【详解】A、细胞反应“甲”可表示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的过程,浆细胞产生并分泌抗体,A 错误;
    B、直接作用于甲状腺细胞的信息分子是由垂体分泌的,垂体的作用受甲状腺激素的反馈调节,B 正确;
    C、由题图可知,肾上腺是效应器,则直接作用于肾上腺细胞的信息分子“丙”是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C 正确;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D 正确。
    故选A。
    7.B
    【分析】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脑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脊神经、脑神经、自主神经,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调节人体内脏功能的神经装置,所以也叫内脏神经系统,因为其功能不完全受人类的意识支配,所以又叫自主神经系统。
    【详解】A、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组成,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同一器官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其意义是可以使机体对外界刺激作出更精确的反应,使机体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A正确;
    B、血糖调节有神经调节的参与,比如当血糖含量降低时,下丘脑的某一区域通过交感神经的作用,使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从而使血糖含量升高,B错误;
    C、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是因为大脑皮层(高级中枢)可以调控脊髓的排尿反射中枢(低级中枢)的活动,副交感神经兴奋,使膀胱缩小,C正确;
    D、人体处于兴奋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使心跳加快,皮肤及内脏血管收缩,冠状动脉扩张,血压上升,支气管舒张,胃肠蠕动减弱,D正确。
    故选B。
    8.A
    【分析】分析题图:下丘脑分泌促生长激素释放激素,可调节垂体分泌相应的激素;细胞X表示B细胞,细胞Y表示浆细胞,产生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
    【详解】A、从图中可以看出,细胞X是B细胞,细胞Y是浆细胞,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A正确;
    B、浆细胞只能产生抗体,不能产生细胞因子,B错误;
    C、结合图示可知,下丘脑通过分泌激素影响免疫活动,C 错误;
    D、再次接触同种抗原时,可直接刺激记忆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分裂增殖,也不能识别抗原,D 错误。
    故选A。
    9.C
    【分析】吞噬细胞作为人体免疫系统的第二道防线的组成,能识别并吞噬入侵的病毒;机体在病毒侵入后,可产生相应的体液免疫反应,分泌特异性抗体。
    【详解】A、每一个成熟的细胞毒性T细胞只带有对应于一种抗原的受体,A正确;
    B、成熟的B细胞膜上与特定抗原结合的受体分子一般为糖蛋白,其化学成分是蛋白质,B正确;
    C、细胞毒性T细胞细胞膜上有抗原的受体,能与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靶细胞)特异性结合,C错误;
    D、记忆B细胞膜表面的受体可以识别同一类型的抗原,D正确。
    故选C。
    10.C
    【分析】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其组成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2、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详解】①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有: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生产者的遗体、残枝、败叶中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经其呼吸作用消耗,属于能量流动功能,①正确;
    ②在植物→鼠→蛇这条食物链中,鼠是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这里分析的是营养结构,不是生态系统的功能,②错误;
    ③蜜蜂发现蜜源时,就会通过“跳舞“动作“告诉“同伴去采蜜,属于信息传递功能中的行为信息,③正确;
    ④根植物将大气的二氧化碳转化成为有机物,然后通过生物及人类活动又以CO2形式重新回到大气中,属于物质循环功能,④正确;综上所述,属于生态系统功能的有:①③④。
    故选C。
    11.C
    【分析】植物向光弯曲生长的原因是单侧光照射胚芽鞘尖端(感光部位)引起生长素向背光侧运输,生长素促进胚芽鞘尖端下部生长,背光侧生长速度大于向光侧。
    【详解】AB、图a中玻璃片可以阻止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因此两侧生长素含量一致,a直立生长;图b生长素可以通过琼脂片,且有单侧光的照射,所以b向光弯曲生长;图c缺少胚芽鞘尖端的感光部位,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左侧使尖端下部左侧生长素含量大于右侧,c背光弯曲生长,AB错误;
    C、d图中如果将纸盒和植株一起旋转,那么只有纸盒开口部位受到单侧光照射,因此植株会向盒开口方向生长,C正确;
    D、图d中如果只旋转纸盒,植株不动,只有当纸盒旋转至纸盒开口朝向光,植物才受到光照,因此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D错误。
    故选C。
    12.D
    【分析】由图可知,与未放牧草原相比,轻度放牧的草原植物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均略有上升,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地上和地下生物量都有显著下降的趋势。
    【详解】A、通常草原各营养级间形成的生物量金字塔与能量金字塔类似,都是正金字塔,A正确;
    B、由图可知,与未放牧草原相比,轻度放牧的草原植物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均略有上升,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地上和地下生物量都有显著下降的趋势,说明适度放牧更有利于刺激草原植物的补偿生长,B正确;
    C、牛羊会啃咬植物地上部分,植物为了减小轻度放牧对生长的干扰会把更多的生物量转移到地下,C正确;
    D、放牧是影响植物向地下生长转移生物量的主要因素,D错误。
    故选D。
    13.D
    【分析】1、生长素:合成部位: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主要生理功能:生长素的作用表现为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2、细胞分裂素:合成部位:正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幼嫩根尖。主要生理功能:促进细胞分裂;诱导芽的分化;防止植物衰老。
    3、脱落酸:合成部位:根冠、萎蔫的叶片等。主要生理功能:抑制植物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促进植物进入休眠;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脱落。
    4、乙烯:合成部位:植物体的各个部位都能产生。主要生理功能:促进果实成熟;促进器官的脱落;促进多开雌花。
    5、赤霉素:合成部位:幼芽、幼根和未成熟的种子等幼嫩部分。主要生理功能:促进细胞的伸长;解除种子、块茎的休眠并促进萌发的作用。
    【详解】A、黄瓜性别分化是个体发育中的重要事件,涉及到细胞的分裂和分化,与细胞中相应基因选择性表达有关,A正确;
    B、乙烯可促进黄瓜雌花的分化,施加乙烯利可提高黄瓜雌花的比例,使其多开雌花,B正确;
    C、由题意,脱落酸与赤霉素的比值高,有利于形成雌花,比值低则有利于形成雄花,可知决定花发育的往往不是某种激素的绝对含量,而是不同激素的相对含量,C正确;
    D、光敏色素可以感受光刺激并进行信号传递,从而调节生命活动,但光敏色素在植物细胞内,不在细胞膜上,D错误。
    故选D。
    14.B
    【分析】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以及食物链和食物网。捕食关系的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各级消费者。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详解】A、由题意可知,健康的树会产生足够多的防御性化合物,让白蚁敬而远之,A正确;
    B、据题可知,白蚁可以在短时间内粉碎病弱或倒下的大树,故病弱树木的粉碎不是种内竞争的结果,B错误;
    C、白蚁可以在短时间内粉碎病弱或倒下的大树,所以白蚁在该生态系统中作为分解者,促进了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C正确;
    D、白蚁在该生态系统中作为分解者,促进了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非洲稀树草原的大白蚁会建造高大蚁丘,这些蚁丘为很多动物提供了食物和庇护所,所以说白蚁在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上起不可或缺的作用,D正确。
    故选B。
    15.B
    【分析】我国生态危机:不是单纯的环境污染问题,而是与人口激增、环境与资源破坏、能源短缺等问题结合在一起的并发症,我国生态工程特点:不但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更注重与经济、社会效益的结合,遵循整体、协调、再生、循环的纂本原理,建立适合中国农业和农村特点的生态工程。我国生态工程不足之处:缺乏定量化模型指导,难以设计出标准化、易操作的生态工程样板.设计缺乏高科技含量,生态系统的调控缺乏及时准确的监测技术支持,缺乏理论性指导等。
    西方发达国家生态工程特点:目标是治理环境污染,集中于对破坏的生态系统进行生态恢复,生态工程应用范围小,不太强调经济效益。
    【详解】我国生态工程的不足之处包括有些设计缺乏高科技含量、生态系统的调控尚缺乏及时准确的监测技术的支持、缺乏理论性指导等,但是已经有一些成功案例,B正确。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生态工程特点,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
    二.多选题(每题3分,少选1分,错选、漏选0分,共15分)
    16.BC
    【分析】分析曲线图可知:内向电流是指正离子有细胞膜外向膜内流动,主要是钠离子内流;外向电流是指正离子有细胞膜内向膜外流动,主要是钾离子外流。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时,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
    【详解】A、据图可知,ab段与bc段均是内向电流,此时都是钠离子通道开放,在c点时动作电位达到峰值,c点Na+停止内流,开始发生钾离子外流,A正确;
    B、ab段内向电流,主要是钠离子内流,cd段是外向电流,主要是钾离子外流,两种方式都是协助扩散,不需要能量,B错误;
    C、de段形成的原因是钾离子外流,e点时仍维持细胞内神经纤维膜内高于膜外的状态,C错误;
    D、外向电流是指正离子有细胞膜内向膜外流动,主要是钾离子外流,需要钾离子通道蛋白协助,盐酸胺碘酮属于钾离子通道阻断剂,因此,使用足量盐酸胺碘酮处理后,可能无法产生外向电流,神经纤维外向电流消失,D正确。
    故选BC。
    17.ABC
    【分析】若小鼠体内缺乏某种食欲抑制因子,与正常小鼠连体后,正常小鼠的食欲抑制因子会作用与该小鼠,使得该小鼠摄食量减少;若小鼠体内缺乏该因子的受体,与正常小鼠连体后,该小鼠的食量不变;表中组1正常小鼠摄食量减少,A小鼠无变化,说明A小鼠缺乏某种食欲抑制因子的受体;组2正常小鼠无变化,B小鼠摄食量减少,说明B小鼠缺乏某种食欲抑制因子。
    【详解】A、可通过手术使两种小鼠的血液循环相贯通,形成连体小鼠,从而影响小鼠,说明该食欲抑制因子可以通过体液(血液)运输,A正确;
    B、据表中组1分析,A小鼠摄食量无变化,可知A小鼠缺乏食欲抑制因子的受体,正常鼠血液中的食欲抑制因子对其无效,正因为A小鼠缺乏食欲抑制因子的受体,经反馈作用,其体内的食欲抑制因子较正常鼠要高,表中组1中正常小鼠摄食量减少,恰说明A小鼠能合成食欲抑制因子且含量较正常鼠要高,连体后通过血液运输至正常鼠,正常小鼠摄食量减少,B正确;
    C、据表中组2分析,正常小鼠无变化,B小鼠摄食量减少,可知正常鼠通过血液运输食欲抑制因子给B小鼠使其摄食量减少,故B小鼠缺乏某种食欲抑制因子,但因子受体正常,C正确;
    D、A小鼠可合成食欲抑制因子,缺乏因子的受体,B小鼠缺乏某种食欲抑制因子,但因子受体正常,连接后A小鼠无变化,B小鼠摄食量减少,D错误。
    故选ABC。
    18.ACD
    【分析】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的是宿主细胞被病原体侵染后表面的分子变化,这是细胞毒性T细胞增殖分化的信号,无法直接识别胞外病原体。
    【详解】A、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的是宿主细胞被病原体侵染后表面的分子变化,这是细胞毒性T细胞增殖分化的信号,A错误;
    B、辅助性T细胞具有具有协助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功能,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可以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活化增殖,导致机体免疫功能过强,可能诱发自身免疫病,B正确;
    C、记忆细胞群可以在二次免疫的时候增殖分化成效应细胞群,但是不具备杀灭和清除入侵病原体的功能,C错误;
    D、异体器官移植细胞是抗原,其进入体内后,巨噬细胞吞噬该抗原,可形成抗原MHC复合体,再将抗原MHC复合体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事件③中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均参与其中,D错误。
    故选ACD。
    19.ABD
    【分析】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顶端优势现象产生的原因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逐渐向下运输,枝条上部侧芽附近生长素浓度较高;由于侧芽对生长素浓度比较敏感,所以顶芽部位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其生长,而侧芽部位高浓度的生长素则抑制侧芽的生长。
    【详解】A、顶端优势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在侧芽的位置,侧芽位置的生长素浓度高,抑制了侧芽的生长,而顶芽的生长素浓度低,对顶芽的生长起促进作用的现象,在这个过程中生长素发生了极性运输并体现了高浓度生长素抑制生长的作用,A正确;
    B、根据题意,细胞分裂素解除顶端优势的原因可能是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协同作用,促进了侧芽的细胞分裂而表现出与顶芽同步生长的现象,B正确;
    C、验证细胞分裂素可解除顶端优势时,单一变量为是否在侧芽部位涂抹细胞分裂素,所以在侧芽部位涂抹细胞分裂素溶液时要保留顶芽,C错误;
    D、结合题干信息“生长素主要促进细胞核的分裂,而细胞分裂素主要是对细胞质的分裂起作用”,可知细胞分裂素促进分裂的效应需要在生长素存在时才能更好地表现出来,D正确。
    故选ABD。
    20.ABD
    【分析】生态农业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综合统一起来,以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它也是农、林、牧、副、渔各业综合起来的大农业,又是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综合起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建立该人工生态系统的目的是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
    【详解】A、水草从塘泥中吸收矿质元素,不能吸收有机碳,A错误;
    B、物质循环发生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群落内不能完成物质循环利用,B错误;
    C、立体农业生态系统中,物质被充分利用,是无废料生产体系,该生态系统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C正确;
    D、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都能使碳进入生物群落,D错误。
    故选ABD。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5分)
    三、非选择题(共55分)
    21. 4 B 样方 光合 呼吸
    【分析】食物链是指从最低的营养级指向最高的营养级,图中存在的食物链有:①草→羊→狼;②草→食草昆虫→蟾蜍→蛇→猫头鹰;③草→鼠→蛇→猫头鹰;④草→鼠→猫头鹰。
    【详解】(1)根据分析可以看出,图中从最低的生产者到最高端的消费者共有四条食物链;食草昆虫吃草,故食草昆虫属于消费者,B正确。
    (2)调查生态系统中某种植物的种群密度采用样方法更合适;
    (3)草的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从而进入生物群落;最后各营养级生物的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进入大气,实现碳循环。
    【点睛】本题主要考察了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其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考察较为基础。
    22.(1) 10-8 抑制生长
    (2)对生长无影响(即不促进也不抑制)
    (3)促进生长
    (4) 不同 不同
    (5)低浓度促进生长,较高浓度抑制生长
    (6)当超过一定浓度时,随浓度增高生长素(如IAA)对生长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弱
    (7)相同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如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根最敏感、芽其次、最后是茎。生长素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分别是10-10ml/L、10-8ml/L、10-4ml/L。图中曲线表明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详解】(1)由图可知,促进芽生长的生长素最适浓度是10-8ml/L,而这一浓度对会抑制根的生长。
    (2)B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既不促进茎的生长,也不抑制茎的生长,对生长无影响。
    (3)D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生长的效应是促进生长。
    (4)由图可知,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同一器官的影响不同,同一浓度的生长素对不同器官的影响也不同。
    (5)生长素的浓度为10-10 ml/L~10-1 ml/L,从对植物各器官的作用效果来看,表现出低浓度促进生长,较高浓度抑制生长。
    (6)曲线DB段(对茎来说)表示当超过一定浓度时,随浓度增高生长素(如IAA)对生长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弱。
    (7)E、F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的影响都是促进,故是相同的。
    【点睛】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生长素作用及作用的两重性,重点考查考生分析曲线图,提取信息,并结合所学的有关生长素的知识答题,同时能根据曲线图理解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特别是曲线下降阶段,千万不要误认为曲线下降就代表抑制作用。
    23.(1)血浆和组织液
    (2)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3)
    【分析】人体内的液体可以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细胞外液是人体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又叫内环境。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淋巴组成,其中组织液是大多数组织细胞直接生存的内环境。
    【详解】(1)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等,毛细血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是血浆与组织液。
    (2)人体维持体温相对稳定的调节方式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如寒冷环境中人体维持体温相对稳定的调节方式既有下丘脑等参与的神经调节,也有甲状腺激素等参与的体液调节。,
    (3)在构建模型时要注意,成熟红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不产生CO2,但可运输O2,且血浆和组织液之间物质可进行双向交换,故可构建模型如下:

    24.(1) 外负内正 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屈肌和伸肌
    (2) 单 抑制性 变大
    (3)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4) A、B 多突触反射需要经过较多的突触/经过多个突触,突触处存在突触延搁
    (5)传递速度快,信号传递方式为电信号→电信号,传递方向是双向的
    【分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其具体的传递过程为: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
    【详解】(1)兴奋处神经纤维膜外的钠离子内流,产生动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反射弧中的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和腺体,在屈(腿)反射中,效应器是为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屈肌和伸肌。
    (2)由于兴奋在突触之间只能由突触前膜传到突触后膜,所以在②上只能进行单向传递;②是抑制性中间神经元,所以当其兴奋时,会释放抑制性递质,抑制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所以使下一个神经元的膜内外电位差的绝对值变大,使屈反射中的伸肌舒张。
    (3)在上述过程中,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也会增加,过程为下丘脑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作用于肾上腺,使其分泌肾上腺皮质激素,这是分级调节。
    (4)突触是神经元和神经元或肌肉的连接部位,位于神经中枢和效应器的位置,所以位于图1中A和B的位置;由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花费的时间远大于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所以与膝反射相比,该反射过程需要经过突触数目较多,所以有较多的突触延搁,因此花费的时间多。
    (5)电突触的信号传递依靠电信号,而化学突触的信号传递借助于神经递质,需要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化,因此电突触的信号信号传递方式为电信号→电信号,传递速度比化学突触的信号传递速度快。电突触中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紧密接触,由离子通道连接,结合图示可知,兴奋在电突触处的传递具有双向性。
    25.(1)组织液
    (2) 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被破坏,防卫功能减弱 特异性 靶细胞
    (3)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
    (4)如不及时接种第二剂,记忆细胞、抗体可能会消失
    (5) 过敏 免疫防御
    (6)取一定数量的未接触过物质A的该品系小鼠,将一定量的物质A注射到实验小鼠体内,注射后若干天,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一段时间后,再向该组实验小鼠体内注射物质A,小鼠很快发生了呼吸困难等症状
    【分析】1、过敏反应: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叫做过敏原,如花粉、油漆、鱼虾等海鲜、青霉素、磺胺类药物等(因人而异)。
    2、分析坐标图形,2007~2015年出生儿童的第一剂次VarV接种率开始基本持平,2014年后下降;第二剂次VarV接种率逐年增加,水痘发病率逐年下降。
    【详解】(1)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水疱中的液体应该为渗透压失衡造成的组织液聚集在皮肤下形成的,主要还是来自组织液。
    (2)呼吸道黏膜属于人体免疫的第一道防线,具有清扫、阻挡异物等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当VZV从呼吸道侵入人体时,呼吸道黏膜受损者,会失去呼吸道黏膜上纤毛的清扫、阻挡和黏液的吸附作用,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被破坏,防卫功能减弱,故更易被VZV感染;VZV 侵入人体后会引起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在免疫学上被称为抗原,被其感染的细胞被称为靶细胞,靶细胞可被细胞毒性T细胞裂解。
    (3)接种VarV后,B淋巴细胞的作用是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其中浆细胞可分泌抗体。
    (4)由于抗体和记忆细胞都有一定的时效性,如不及时接种第二剂,记忆细胞、抗体可能会消失,故第一剂疫苗接种一段时间后应及时接种第二剂VarV。
    (5)过敏反应是指已经免疫的机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某些花粉引起的荨麻疹属于机体的过敏反应;免疫防御是针对外来抗原性异物的功能,过敏反应是免疫系统的免疫防御功能过强的表现。
    (6)分析题意,本实验目的是验证物质A为该品系的过敏原,实验的自变量是物质A的有无,因变量是小鼠是否出现呼吸困难症状,实验设计应遵循对照与单一变量原则,故可设计实验如下:取一定数量的未接触过物质A的该品系小鼠,将一定量的物质A注射到实验小鼠体内,注射后若干天,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一段时间后,再向该组实验小鼠体内注射物质A,小鼠很快发生了呼吸困难等症状。

    相关试卷

    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综合,综合性学习,名句名篇默写,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名著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运用,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名著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运用,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名著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