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江苏省海安市十三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阶段反馈地理试卷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江苏省海安市十三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阶段反馈地理试卷01
    江苏省海安市十三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阶段反馈地理试卷02
    江苏省海安市十三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阶段反馈地理试卷03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江苏省海安市十三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阶段反馈地理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海安市十三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阶段反馈地理试卷,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前,考生必须将自己的姓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必须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清楚,并将条形码粘贴到指定区域。
    2、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本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考古发现,兴隆洞遗址出土的文化遗物距今约14万一13万年,其中剑齿象门齿上两组人工刻画纹的起止位置、走向、深度、曲度和排列情况明显有别于各种自然营力的痕迹,是古人类为模仿自然现象或为表达某种意念而有意识地刻画、创作出来的。由此可见,该遗址区域( )
    A. 铁器开始用于刻画B. 原始文化已经萌芽
    C. 图腾崇拜现象严重D. 中华文明初步形成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根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原始社会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是古人类为模仿自然现象或为表达某种意念而有意识地刻画、创作出来的”可知,距今约14万一13万年前,兴隆洞遗址就已经出现了原始文化的萌芽,B项正确;此时仍然处于石器时代,排除A项;材料与图腾崇拜无关,排除C项;中华文明起源于栽培农业的出现,排除D项。故选B项。
    2. 据记载,西周在分封诸侯和新诸侯即位时,要举行盟誓活动;周天子每隔十二年还要举行一次大规模的盟誓活动。西周盟誓活动的目的是( )
    A. 加强宗族内部的团结B. 实现对地方直接控制
    C. 增强诸侯的责任意识D. 扩大周朝的统治区域
    【答案】C
    【解析】更多课件教案等优质滋元可 家 威杏 MXSJ663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西周非常重视盟誓活动,并且在关键时刻周天子对诸侯举行盟誓,其目的在于加强周天子自身权威,强化诸侯对周天子认同,增强诸侯责任意识,C项正确;西周通过宗法制有利于解决宗族内部的纷争,材料涉及的是天子与诸侯之间的关系,并未涉及宗族内部的纷争,排除A项;结合所学可知,西周最高权力集团尚未实现高度集中,盟誓活动有利于周天子对地方控制,但并非直接统治,B项表述过于绝对且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盟誓活动有利于诸侯履行义务,只是对强化原有地区进行控制,但不能扩大统治区域,排除D项。故选C项。
    3. 先秦时期,粮食加工方式非常简单,人们多以粒食为主,且多为两餐制。秦汉时期,人们由两餐制逐渐向三餐制过渡,且随着石磨的广泛应用,磨制面粉越来越容易,面食的品种也更加丰富。由此可知,秦汉时期
    A. 农作物的种类大大增加B. 生产工具出现根本变革
    C. 农业发展推动饮食变迁D. 民众温饱问题得以解决
    【答案】C
    【解析】
    【详解】先秦时期由于粮食加工方式简单,人们以粒食为主;随着农业生产和粮食加工工具的进步,面食品种更加丰富,说明农业发展推动粮食加工的发展,而粮食加工的进步又推进了饮食进步,C项正确;材料所述为粮食加工的进步,由粒食为主到石磨的广泛使用,面食品种的增加,但并没有涉及农作物种类的增加,A项错误;生产工具在先秦并没有发生根本变革,不符合史实,B项错误;先秦时期,民众的温饱问题并没有得以解决,同时材料没有涉及,D项错误。
    4.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据考证,古人将寒冰和荔枝一起放入木箱中,快马加鞭又全程“低温”地进行运输,算得上是较早的“冷链”系统。由此可知
    A. 物种交流受到重视B. 生活催生冷链物流
    C. 长途贩运发展迅速D. 茶马古道开始兴盛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古人将藏在地窖的寒冰和荔枝一起放入带有隔温夹层的木箱中进行运输。荔枝保鲜箱可谓当时冷库的雏形”可得出人类对生活的需要催生了冷链物流的产生,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物种交流,排除A项;材料强调物品的保鲜,而不是强调长途贩运发展迅速,排除C项;“开始”的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B项。
    5. 《资治通鉴》对某一制度记载:“(政府)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为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使之与居者均,无侥利。“该制度的实施( )
    A. 减轻了农民的人身限制B. 延续了重农抑商的传统
    C. 实现了社会的公平正义D. 促成了赋税形式的转变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材料“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是唐朝两税法的内容,按照资产征税,不按照人丁征税,改变了自战国以来的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限制,故A项正确;材料中商人与其他人同样交税,排除B项;实现了社会公平正义,说法绝对,排除C项;明朝“一条鞭”法实现了赋税形式由实物向货币的转变,排除D项。故选A项。
    6. 对比图1、图2中汉武帝时期和南北朝时期我国农牧分界线的变化。这一农牧分界线的变化
    A. 缘于北方农业耕作技术退步B. 反映南北经济逐渐趋于平衡
    C. 体现南方游牧经济发展迅速D. 说明政局变化影响经济格局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据图片信息可知,从汉朝到南北朝时期,我国农牧分界线南移,这说明北方很多耕地变成了游牧区,原因是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南下,北方政局动荡,游牧区扩大,而南方政局相对稳定,大量北民南迁,推动了南方经济的发展,D项正确;据图片不能推测北方农业耕作技术退步,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南北朝时期我国农牧分界线南移,未涉及南北经济趋于平衡,排除B项;材料主要是农牧分界线的南移,但没有体现南方游牧经济迅速发展,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
    7. 明朝徽商大贾黄汴撰写《一统路程图记》,是现存最早的商旅交通指南。书中序言提到:因有“水陆路程之设”,遂使“天下仕者知立于朝,耕者知耕于野,商贾知藏于市,行旅知出于途”。该书的撰写( )
    A. 深受耕读传家理念影响B. 反映出长途贩运的兴盛
    C. 试图打破四民分业现实D. 体现出交通状况的改善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目的的、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题干“徽商大贾”和“商旅交通指南”,结合所学可知,明朝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徽商要去远路做生意,因此有相关的商旅交通指南,反映出明朝长途贩运的兴盛,B项正确;材料中的作者是徽商代表,未体现耕读传家,排除A项;材料提到这种书对于士农工商四民都有作用,但并没有提及打破职业界限,排除C项;材料提及了商旅交通指南的出现,对于当时人的出行有一定帮助,没有涉及交通状况的改善,排除D项。故选B项。
    8. 宋初,地方监司、通判等兼职监察官“多不守职,至有岁终不按一人,终任而不劾一吏者,上下相蒙,孰视不问”。对此,宋太祖做出规定,凡“临事简慢,所莅无状者为下;恪居官次,职务粗治者为中;治状尤异,大有殊绩者为上”,朝廷以此“厉行赏罚”。此规定
    A. 防止了地方官员滥用职权
    B. 强化了部门之间的相互监督
    C. 遏制了地方官员贪污腐化
    D. 加强了对地方监察官的考核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地方监司、通判等兼职监察官”“临事简慢,所莅无状者为下;恪居官次,职务粗治者为中;治状尤异,大有殊绩者为上”“朝廷以此厉‘行赏罚’”,说明宋太祖加强了对地方监察官的考核,故D正确;加强对地方官的监察力度,有利于减少地方官员滥用职权、贪污腐化现象,“防止了”“遏制了”表述过于绝对,AC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加强对地方监察官的考核,没有涉及“部门之间的相互监督”,排除B。
    9. 公元前536年郑国“铸刑书”,将成文刑法铸在铜器上公诸于众。晋国保守贵族叔向致信于郑国执政子产,指出此举会导致“民知争端矣,将弃礼而征于书,锥刀之末,将尽争之”。子产则回答说“吾以救世也”。据此可知,郑国铸刑书( )
    A. 顺应了社会结构的变动之势B. 确立了法家思想的主流地位
    C. 冲击了西周时期的等级观念D. 源于早期的德治与法治之争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时期(中国)。根据材料“晋国保守贵族叔向致信于郑国执政子产,指出此举会导致‘民知争端矣,将弃礼而征于书,锥刀之末,将尽争之’。子产则回答说‘吾以救世也’。”可知,春秋时期,子产铸刑书,旧贵族认为此举会使人民弃礼而征于书,导致混乱,而子产认为他是在救世,可推断,郑国铸刑书应该是顺应了社会结构的变动之势,A项正确;法家思想以其急功近利地富国强兵的主张,取得了战国至秦朝在政治法律思想上的主流地位,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B项;材料中描述的是铸刑书顺应了社会发展潮流,没有体现冲击西周礼乐制度,排除C项;德治与法治之争体现在儒家与法家之争,排除D项。故选A项。
    10. 明政府规定:“海外诸国入贡,许附载货物与中国贸易。因设市舶司,置提举官以领之,所以通夷情,抑奸商,俾法禁有所施,因以消其衅隙也。”由此可知,明政府意图
    A. 设置官吏严厉禁止中外贸易往来
    B. 在朝贡贸易基础上发展对外贸易
    C. 解决中外贸易交往中的商业纠纷
    D. 打击外国商人在中国的不法行为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海外诸国入贡,许附载货物与中国贸易…抑奸商,俾法禁有所施,因以消其衅隙也”可知明政府在外国入贡前提下设置管理机构加强对外贸易,故B项正确。A项,与题干信息不符合,排除。题干未体现解决中外贸易交往中商业纠纷,排除C。打击外国商人在中国的不法行为在题干没有提及,D错误。
    11. 隋炀帝大业三年,尚书省各曹原有侍郎三十六人,改为吏、户、礼、兵、刑、工六曹,各置侍郎一人,以副尚书。其余诸曹改称为司,侍郎改称为郎。这一做法
    A. 有利于提高办事效率B. 弱化了各部门的职能
    C. 分散了宰相的决策权D. 实现了监察机构独立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尚书省各曹原有侍郎三十六人,改为吏、户、礼、兵、刑、工六曹,各置侍郎一人,以副尚书。其余诸曹改称为司,侍郎改称为郎”可知,此机构改革简化了部门,明确了职能,有利于提高办事效率,A项正确;原三十六人改为六曹,职能明确,不是弱化了职能,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宰相的权力,而且决策权掌握在君主手里,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监察机构的信息,据所学可知,监察机构一直是独立于行政部门之外的,排除D项。故选A项。
    12. 隋唐以前“家之婚姻必由于系”,到了宋代“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甚至盛行“将娶妇,先问资装之厚薄;将嫁女,先问聘财之多少。”由此可知宋代
    A. 社会价值观发生变化B. 四民社会结构瓦解
    C. 婚姻习俗受理学影响D. 宗族观念不复存在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材料体现的是隋唐之前的婚姻重视家世,宋朝时期的婚姻重视财产,说明的是当时商品经济发展对社会价值观的冲击,A项正确;宋代仍然存在士农工商四个等级,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理学对婚姻习俗的影响,排除C项;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宗族血缘关系存在于整个封建社会,排除D项。故选A项。
    【点睛】
    13. 下表为汉代部分大司马大将军(中朝官员核心)概况,据此可知两汉时期
    A. 选官用官强调血缘关系B. 外戚政治具有两面性
    C. 宦官势力仍被外威压制D. 中朝的设立威胁皇权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汉代部分由外戚身份的大司马大将军中,卫青、霍去病是西汉的大将,打击匈奴,立下了赫赫战功,霍光、王莽、何进却把持朝政,形成外戚干政的局面,说明外戚政治具有两面性,故B项正确;汉代实行察举制,依据品德选拔官吏,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宦官势力的信息,排除C项;汉武帝设立中朝,削弱外朝的势力,加强了皇权,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14. 史书记载:(宋)太祖闻国子监集诸生讲书,喜,遣人赐之酒果,曰:“今之武臣,亦当使其读经书,欲其知为治之道也。”宋太祖此举意在
    A. 革除武将专权积弊B. 提升官员治理水平
    C. 提高文官政治地位D. 营造君臣和谐氛围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今之武臣,亦当使其读经书,欲其知为治之道也”可知,宋太祖令武将读经书,以提升武将的治理水平,从而起到巩固统治的目的,B项正确;“革除武将专权积弊”不是材料的主旨,A项排除;宋太祖实行“重文抑武”的国策,提高了文官政治的地位,C项排除;“营造君臣和谐氛围”与材料主旨不符,D项排除。故选B项。
    15. 元朝委派官员到各地署事,行使中书省职权。在距离省治较偏远的地区,分道设宣慰司,处理当地军民事务,且多参用当地土官任职。这说明元朝
    A. 国家制度与基层治理的结合B. 行省是管辖地方的主要方式
    C. 国内各民族大交融加强趋势D. 推行民族歧视以及压迫政策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的是元朝行省制的推行,结合“在距离省治较偏远的地区,分道设宣慰司,处理当地军民事务”可得出,元朝通过推行行省制,地方的自治具体体现,反映出国家制度与基层治理的结合,A项正确;材料没有比较,不能体现行省是主要方式,排除B项;材料不能反映民族大交融,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到民族压迫,排除D项。故选A项。
    16. 在传统中国社会,事实上存在着两种秩序或力量。一种是官治秩序或国家力量,另一种是乡土秩序或民间力量。前者以皇权为中心,自上而下形成等级分明的梯形结构;后者以家族为中心,聚族而居,形成村落自治共同体。下列图示符合这一叙述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前者以皇权为中心,自上而下形成等级分明的梯形结构”体现了等级分明,三司为中央官职,转运司除经度财赋又兼有督察地方官吏,结合所学义学义田是以家族为中心,形成村落自治共同体,C项正确;三公和中朝体现不出自上而下形成等级分明的梯形结构,排除A项;中书省和尚书省同属三省,体现不出自上而下形成等级分明的梯形结构,排除B项;由中书省、行省可判断这一时期是元朝,元朝没有郡的存在,排除D项。故选C项。
    17. 王安石在变法中“募饥民修水利”,以“赈救食力之农”“兴陂塘沟港之废”。与“煮粥赈灾”“开仓放粮”等赈灾方式相比,王安石此举力图
    A. 尽量减轻政府的救灾负担B. 稳定灾区的社会秩序
    C. 从长远上解决灾民生计问题D. 建立政府抗灾救荒体系
    【答案】C
    【解析】
    【详解】王安石通过招募饥民兴修水利的方式进行赈灾,一方面救济了灾民,另一方面也兴修了水利,同时通过兴修水利也能恢复和促进农业发展,一定程度上减少灾害再次出现的可能,有利于从长远上解决灾民的生计问题,故选C;招募灾民兴修水利并不一定减轻政府的救灾负担,因为水利工程的修建,还有可能暂时增加政府的负担,排除A;招募灾民兴修水利和稳定灾区社会秩序之间没有必要联系,此举不一定有利于稳定灾区社会秩序,排除B;王安石的措施属于救灾措施,并没有建立和形成政府抗灾救荒体系,排除D。故选C。
    18. 清帝退位诏书稿由南京临时政府拟订,袁世凯收到后擅自在诏书稿上加入“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等内容发表。孙中山表示反对,致电袁世凯强调:“共和政府不能由清帝委任组织。”他们分歧的实质体现在
    A. 是否赞同共和体制B. 政府组建的主导权
    C. 是否进行社会革命D. 临时大总统的人选
    【答案】B
    【解析】
    【详解】袁世凯希望临时共和政府由清帝指派自己组建,孙中山认为临时共和政府应由人民选举产生,不能由清帝委任组织,因此二人意见相左的本质是政府组建的主导权,B正确;材料中的袁世凯和孙中山都主张实行共和体制,A排除;材料强调的是临时共和政府的组建问题,是在革命胜利之后,C排除;临时大总统的人选不存在争议,因为孙中山同意只要袁世凯赞同共和,中华民国政府的总统就让位给袁世凯,D排除。故选B。
    19. 优贡考试是清廷废除科举后保留的善后举措。据1907年《时报》载:在浙江优贡考试期间,一位趋新的外地书商发现当地士子对新学的了解相当“卑下”,“思想之鄙陋有不能言语形容者”,他“不禁为吾浙前途悲”。据此可知,当时( )
    A. 风俗习惯新旧杂糅B. 教育近代化艰难起步
    C. 社会呈现转型特征D. 士子对新政缺乏信心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根据材料“思想之鄙陋有不能言语形容者,不禁为吾浙前途悲”可知,科举制度废除后,仍有大量的学子对新学不了解,不禁让人为国家前途担忧,说明此时新旧思想在碰撞,社会呈现转型特征,C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新学,没有体现风俗习惯,排除A项;教育近代化起步于洋务运动,排除B项;材料中描述的“新”是新文化、新思想,而不是所谓的新政,排除D项。故选C项。
    20. 1943年,中共中央指出,“提高妇女的政治地位、文化水平、改善生活,以达到解放的道路,亦须从经济丰裕与经济独立入手”。这一决定的实施( )
    A. 促进妇女彻底摆脱封建束缚B. 有利于抗日根据地政权巩固
    C. 扩大了陕甘宁边区阶级基础D. 适应党的工作重心转移需要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3年(中国)。根据材料“提高妇女的政治地位、文化水平、改善生活,以达到解放的道路,亦须从经济丰裕与经济独立入手。”并结合所学可知,抗日战争后期,通过土地改革,妇女的经济地位得到提高,这有利于动员广大妇女投身抗战,这有助于巩固抗日根据地,推动抗日战争的胜利,B项正确;“彻底摆脱封建束缚”的表述太过绝对,排除A项;陕甘宁边区的阶级基础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外,还包括了其他一切愿意抗日的阶级、阶层,妇女包含在内,故陕甘宁边区的阶级基础并未扩大,排除C项;1949年解放战争取得胜利,中国共产党召开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将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转回到城市,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21. 约公元前450至前445年间的一件铭文记载了雅典公民大会选拔女祭司的情况:【……】阿科斯提案:胜利女神雅典娜的女祭司【……】应从所有雅典妇女中【任命】,……女祭司的薪资应为(每年)50德拉克玛以及公共祭祀(牺牲品)的腿和皮。”多年后,公民大会再次明确规定每年向女祭司支付50德拉克玛。由此可见,在雅典城邦
    A. 公民大会负责处理城邦重要事务B. 祭司是享有特权的公民群体
    C. 妇女在特定领域拥有政治权利D. 津贴制是民主政治的基础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多年后,公民大会再次明确规定每年向女祭司支付50德拉克玛”可得出公民大会是城邦的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城邦中的重要政治事务,A项正确;材料没有说明祭司的特权,排除B;妇女没有政治权利,排除C;津贴制并不是民主政治的基础,排除D。
    22. 据英格兰王室保存的卷档和庄园账目显示:谷物、牲畜和其他商品的价格在1180—1220年间增加了1—2倍,1220年以后仍继续上升。这反映出中世纪后期英格兰( )
    A. 土地经营方式改变B. 封建经济的商业化
    C. 农业收入占据主导D. 庄园独立性的强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后期英格兰。根据题干显示,中世纪后期,英格兰农产品价格持续上涨,联系所学可知,中世纪的欧洲尚处于封建社会,但物价的上涨说明这种封建经济已经趋向商品化,B项正确;物价上涨无法反映土地经营方式的改变,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农业收入与其他收入的比较,无法得出农业收入的地位,排除C项;农产品价格上涨说明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庄园的封闭性减弱,排除D项。故选B项。
    23. 英美的文官制度在建立后都经历了一些改革。美国于1923年对文官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改革,首次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文官的职位分类制度。英国在1968年根据《富尔顿报告》进行了大规模改革,旨在解决等级过于森严,雇员不易提升,专家过少、文官缺乏训练等问题。这些改革( )
    A. 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需要B. 对民选政府形成了有效制约
    C. 解决了权力分立与制衡带来的弊端D. 冲击了资产阶级的政党政治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官制度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一种行政管理制度,对其进行改革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需要,A项正确;材料没有英美文官制度改革对民选政府形成有效制约的相关信息,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英美文官制度改革解决了权力分立与制衡带来的弊端,排除C项;D项表述与材料及史实均不相符,排除D项。故选A项。
    24. 共和之前的古罗马部分诉讼中,败诉方须将用于担保的牛羊祭神,以赎伪誓之罪。担保的牛羊多超出诉讼物价值,且影响农牧生产。共和国早期,败诉方改向国家缴纳罚金,到公元前3世纪末,罚金已无足轻重。这一变化表明罗马共和国时期( )
    A. 系统完备的罗马法体系形成B. 法律注重保护公民的利益
    C. 法律事务受到神权严格控制D. 贵族对法律的解释权扩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罗马共和国时期(罗马)。根据材料“共和之前的古罗马部分诉讼中,败诉方须将用于担保的牛羊祭神,以赎伪誓之罪。担保的牛羊多超出诉讼物价值,且影响农牧生产。共和国早期,败诉方改向国家缴纳罚金,到公元3世纪末,罚金已无足轻重。”可知,共和之前至罗马共和时期,败诉方承担的败诉成本越来越少,更多的维护了公民的利益,故法律注重保护公民的利益,B项正确;公元六世纪,查士丁尼编纂民法大全,系统完备的罗马体系形成,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法律事务受到神权严格控制,且神权对法律事务的控制逐渐削弱,排除C项;罗马共和国虽维护的是奴隶主贵族的利益,但材料未涉及贵族对法律的解释权扩大,排除D项。故选B项。
    25. 17世纪后期,欧洲各国纷纷通过谈判解决领土争端,并勘定地界、树立界碑、出版地图,向公众传达有关国土疆域的信息。这一现象反映( )
    A. 近代地形勘测技术的进步B. 近代国家主权意识的加强
    C. 谈判是解决争端的主要手段D. 地图是解决争端的主要依据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7世纪后期的欧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世纪后期,欧洲列强国家的相互关系向近代国家主权意识和民族国家意识的形成转变,各国通过勘定地界、树立界碑、出版地图等方式彰显国家主权,表达其对领土的所有权和管辖权,因此材料反映的是近代国家主权意识的增强,B项正确;材料与地形勘测技术发展无关,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国家主权意识,非谈判是解决争端的主要手段,排除C项;地图并不能直接解决争端,排除D项。故选B项。
    26. 《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被迫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合约上签字;1943年1月,中国分别与美英两国签署新约,取消美、英在华治外法权及《辛丑条约》所给予它们的一切权利。从这些变化可以看出
    A. 中国近代主权丧失B. 中国逐步成为世界强国
    C. 中国外交逐渐自强D. 中国摆脱帝国主义压迫
    【答案】C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A项与题干后面的信息“取消美、英在华治外法权及《辛丑条约》所给予它们的一切权利”不符,故A项错误;当时的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D两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从题干中“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到“拒绝在合约上签字”再到“取消美、英在华治外法权及《辛丑条约》所给予它们的一切权利”可以看出,中国的外交逐渐自强,故C项正确。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五四运动;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南京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废除治外法权
    27. 1960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第1522号决议,倡议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援助与投资应达到发达国家国民收入的1%。此举符合联合国( )
    A. 托管制度B. “大国一致”的原则
    C. 安理会投票程序D. 促进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宗旨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时空是1960年(联合国)。据材料“倡议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与投资应达到发达国家国民收入的1%”,可知联合国倡议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进行援助和投资,以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进而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符合其维护世界,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宗旨,D项正确;托管制度的主要目标是促进托管领土居民的进展以及托管领土朝自治或独立方向的逐渐发展,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大国一致”的原则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表决程序原则,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安理会的投票程序体现了大国一致的原则,其主要的意义是想用和平的方式解决争端,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28.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十分重视与周边国家的交往:20世纪50年代,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003年,提出“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中共十八大以来,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外交方针,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外交理念。这主要是为了( )
    A. 消除分歧增进互信
    B. 构建均衡发展格局
    C. 深化合作共谋发展
    D. 改善全球治理体系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据所学可知,影响外交政策的主要因素是国家利益,题干中提及新中国自成立以来,一直重视与周边国家的交往,说明与周边国家交往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因为周边国家与中国可以深化合作共谋发展,C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国家之间不可能消除分歧,而且中国之所以重视与周边国家发展关系主要也不是为了增进互信,而是为了国家利益需要,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据所学可知,人类也很难构建均衡发展格局,排除B项;材料涉及中国与周边地区,只涉及世界局部地区,排除D项。故选C项。
    29. 工业革命后,工人阶级实际收入增加,许多工人家庭有了可自由支配的收入,除了用于购买家庭必需品之外,也可以用来支付某些休闲活动的开支。因此越来越多的休闲领域变成了可以通过销售谋利的项目。据此可知,工业革命
    A. 推动了理性休闲运动的逐步兴起B. 促使休闲方式朝商业化方向发展
    C. 造成了工作与休闲性质发生变化D. 改善了工人阶级的基本生活条件
    【答案】B
    【解析】
    【详解】工业革命使工人家庭收入增加,从而有了可用于某些休闲活动的开支,这也使得休闲领域变成可以销售谋利的项目,说明工业革命推动了休闲方式的商业化,B项正确;“理性休闲”的说法无从体现,排除A项;材料主要体现了休闲商业化的出现和发展,并没有说明其性质的变化,排除C项;D项与题意主旨不符,排除。故选B项。
    30.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及战后,全球性的经济萧条和各国间激烈的贸易战,促使各国努力建立比较福定的国际经济秩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先后成立。上述组织的成立( )
    A. 打破了两大阵营的对峙B. 消除了国际间贸易保护主义
    C. 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D. 有利于国际间的协调与合作
    【答案】D
    【解析】
    【详解】“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先后成立”是为了防止“全球性的经济萧条和各国间激烈的贸易战”,所以上述组织的建立有助于加强国际经济的协调和治理,尽可能减少二战期间的国际经济问题,故选D项;世界被划分为两大阵营是由于美苏等国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分歧导致的,两大阵营对峙持续到90年代,排除A项;关贸总协定是关于国际间贸易的组织,另外两个组织不是,而且关贸总协定没法完全消除国际间贸易保护主义,排除B项;工业革命推动世界市场的形成,排除C项。故选D项。
    二、非选择题(40分)
    31. 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与封建政府对边疆的重视和治理密切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华夏……为中原主体居民的总称,以别于四邻较为落后的民族,后者相对华夏族被概称为“夷”。春秋争霸史主要是齐、晋两国与楚国争夺霸权的历史,这本身就带有华夷之争的性质。……楚国也在北向争霸的漫长过程中逐步向华夏集团靠拢……同时,华夷关系并非只有斗争一面,双方也存在密切的和平接触与交流。以婚姻为例,双方通婚的材料见于史载者颇多。……秦灭六国,诸夏为一、秦始皇接受了邹衍的“九大洲”理论,欲把边疆之土与四境夷狄尽数吸纳到帝国的政治结构之内。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最终形成了统一而有持久生命力的汉民族。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 元朝大一统的成果,不仅表现为版图辽阔,而且表现为对边疆控制的强化。……对漠北、东北、云南、吐蕃等边远地区,元朝都因地制宜地实施了有效的行政管理。
    ——编自《元史·地理志一》
    材料三 著名民族学家费孝通先生把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形象地比喻成“滚雪球”。最早是黄河下游的不同部落之间碰撞融合,汇聚成雪球的核心;然后长江流域的部族加入进来……清朝满洲的入主、对新疆的开拓、对西南统治的加强,又为雪球增添了新元素。
    ——赵冬梅《法度与人心:帝制时期人与制度的互动》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华夷关系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把“边疆之土与四境夷狄尽数吸纳到帝国的政治结构之内”的具体举措。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元朝对漠北、东北、云南、吐蕃因地制宜进行管理的表现。
    (3)阅读材料三、概括“滚雪球”的主要内涵。结合所学说明清朝如何“为雪球增添了新元素”。
    【答案】31. 特点:既有争斗又有交融;周边民族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华夏族向更为统一和持久的汉民族演进。
    举措: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南征南越,设南海郡、桂林郡等,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
    32. 表现:在漠北设置岭北行省,在东北设置辽阳行省,在云南设置行省和实行土司制度,吐蕃由中央的宣政院直接统辖。
    33. 内涵:华夏族不断融合其他民族,发展为中华民族。
    说明:满族:内迁;新疆:平定叛乱,设置伊犁将军;西南:改土归流,强化中央政府管理。
    【解析】
    【31题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古代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华夷关系的特点:根据“春秋争霸史主要是齐、晋两国与楚国争夺霸权的历史,这本身就带有华夷之争的性质。然而楚国也是在北向争霸的漫长过程中逐步向华夏集团靠拢”可得出既有争斗又有交融;周边民族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根据“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最终形成了统一而有持久生命力的汉民族”可知,华夏族向更为统一和持久的汉民族演进。举措:根据秦始皇把“边疆之土与四境夷狄尽数吸纳到帝国的政治结构之内”的做法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包括平定岭南,在岭南置郡,实施军事镇守和行政管理,是岭南地区归入中央王朝管辖的开端;在“西南夷”开辟“五尺道”,并在其中部分地区任命官吏,是该地区进入中原统一政权版图的开始。
    【32题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古代中国。元朝对漠北、东北、云南、吐蕃因地制宜进行管理的表现: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元朝政府在漠北设置岭北行省,在东北设置辽阳行省,在云南设置行省和实行土司制度,在吐蕃不设行省,由中央的宣政院直接统治。
    【33题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古代中国。“滚雪球”的主要内涵: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华夏族不断融合其他民族,发展为中华民族。“新元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满族内迁;在新疆平定叛乱,设置伊犁将军;在西南改土归流,强化中央政府管理。
    32. 官僚制度是古代中国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支撑点,是古代中国极具特色的政治制度。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今日看来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 唐代宰相共有三个衙门,当时称为三省:一中书省,二门下省,三尚书省。……政府一切最高命令,皆由中书省发出。……待门下省主管长官侍中及副长官侍郎接获此项诏书后,即加予复核,这是对此项命令之再审查。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 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表
    ——据何怀宏《选举社会》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地方分权体制”指的是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为实现君主“独制”而推行的中央和地方行政制度。
    (2)指出材料二反映唐朝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的宰相制度的特点。
    (3)概括材料三反映出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及积极影响。
    【答案】(1)制度:分封制。
    中央:三公九卿制 地方:郡县制。
    (2)制度:三省六部制(或三省制)。
    特点:相权一分为三;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
    (3)变化: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的比重不断上升。
    原因:科举制确立并发展。
    积极影响:扩大统治基础,加强社会阶层流动;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
    形成社会重学风气;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的原则
    【解析】
    【小问1详解】
    制度:据材料“‘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可知分封制。
    秦朝制度:结合所学可知,中央:三公九卿制;地方:郡县制。
    【小问2详解】
    制度:据材料“一中书省,二门下省,三尚书省”可知三省六部制(或三省制)
    特点:结合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可知相权一分为三;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
    【小问3详解】
    变化:据材料三中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表可知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的比重不断上升。
    原因:结合所学可知科举制确立并发展。
    积极影响:结合所学科举制对官员、统治、社会风气等方面的影响可知扩大统治基础,加强社会阶层流动;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形成社会重学风气;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的原则。
    3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我国古代典籍中城市规划相关记述表
    材料二 官方传统:涉及地方府县城市皆须建置官方设施,如坛庙、救济场所、学校、仓库、旌表申明设施等,对选址、规模、式样等有不同程度的要求。
    民间传统:参与选址、择向、山水格局建构等工作处理人工建设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和人工建设中的具体工程技术问题。
    士人传统:保障着官方法规以适当的方式落实于城市具体的自然环境、社会条件、经济状况之中,不懈追求和谐的社会秩序。
    ——摘编自孙诗萌《浅论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三个传统”》
    材料三 中国城市告别传统城市形态走向近代是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的。中国的城市近代化发轫于西方资本主义的侵入,一批有别于传统封建市镇的近代城市首先在通商口岸崛起。……这些通商城市以贸易为中介,并通过强行建立租界等手段,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新的技术、城市建设与管理、文化样式及价值观念移植嫁接到传统城市之中,从而使这些城市走出乡村社会及文化的包围而开始了艰难的近代之旅。
    ——摘编自涂文学《中国近代城市化与城市近代化论略》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理念。
    (2)根据材料三概括近代中国城市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背景。
    【答案】(1)理念:城市规划彰显统治权威;城市选址遵循应天顺民的原则;城市布局符合社会治理需要;遵循礼制,严格尊卑等级;顺应自然,因地制宜。(任答3点即可)
    (2)特点:发展不均衡,沿海通商口岸首先崛起;受西方工业文明影响,具有半殖民地性。背景: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民族危机不断加深;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等。(任答2点即可)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题干及所学知识,中国古代城市的规划首先遵循礼制,都受到礼制规范的约束,城市建设都以王城微为中心,体现尊卑等级,在规划上都要考虑到选址、择向、山水格局建构等工作处理人工建设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遵循应天顺民的原则。官方法规以适当的方式落实于城市具体的自然环境、社会条件、经济状况之中,城市布局上也要顺应自然符合社会的实际需要。
    【小问2详解】
    根据题干及所学知识,近代中国城市发展由于西方工业文明的入侵,呈现出沿海和内地发展不均衡的特点,沿海通商口岸首先崛起,内地发展较慢,具有半殖民的特征。这种特点的形成一方面受到自然经济解体的影响,西方的不断入侵,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同时在这些通商口岸城市民族工业也逐渐兴起,加速了中国城市的近代化。姓名
    人物简介
    卫青
    西汉武帝皇后卫子夫的弟弟
    霍去病
    卫青的外甥、霍光同父异母的兄长
    霍光
    西汉宣帝第二皇后霍氏的父亲(废黜刘贺)
    王莽
    西汉平地皇后王娥的父亲
    何进
    东汉灵帝皇后何氏的哥哥(召董卓进洛阳)
    朝代
    东晋


    北宋
    比例
    4%
    17.2%
    24.5%
    46.1%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
    《周礼·考工记》
    “王城方九里,公城方七里,侯城方五里,爵城方三里。”
    《左传·隐公元年》
    “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早,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
    《管子》
    相关试卷

    江苏省海安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地理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海安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地理试卷,共11页。

    江苏省海安市十三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阶段反馈地理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海安市十三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阶段反馈地理试卷,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县城四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阶段性自我检测地理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县城四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阶段性自我检测地理试卷,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分,计10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