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二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精品教案
- 《语文园地七》Word版教案 教案 1 次下载
- 23《祖先的摇篮》Word版教案 教案 1 次下载
- 《口语交际八:推荐一部动画片》Word版教案 教案 1 次下载
- 《第八单元统整备课》Word版教案 教案 1 次下载
- 《语文园地八》Word版教案 教案 1 次下载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黄帝的传说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黄帝的传说教学设计,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仓颉造字,鲁班造锯,鲁班造伞,蔡伦造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认识“帝、创”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待”,会写“帝、传”等8个字,会写“传说、首领”等12个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借助“看到什么、想到什么、怎样做的、结果怎样”的提示,讲一讲黄帝造车和造船的故事。
教学重点
1.继续把握默读课文的方法。
2.能借助“看到什么、想到什么、怎样做的、结果怎样”的提示,讲一讲黄帝造车和造船的故事。
教学难点
能借助“看到什么、想到什么、怎样做的、结果怎样”的提示,讲一讲黄帝造车和造船的故事。
教学策略
识字写字
1.识字。读准字音:“创、召、设”是翘舌音,“尊、材”是平舌音;“创、供”是后鼻音。识记方法:运用多种识记方法识记。(1)运用形声字规律识记。如,创、推、按、材、供。(2)减一减识记。如,遵-辶=尊、招-扌=召。(3)编口诀识记。如,待——寸土双人立。
2.写字。本课要求会写8个字。“传、理、段”是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帝、忽”是上下结构的字;“由”是独体字;“启、通”是半包围结构的字,“启”和“通”被包围部分位置不同。
阅读理解
(1)默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篇幅较长,课文除前后段,中间还含两个带标题的小故事,两个小故事情节类似,都是通过“看到什么、想到什么、怎样做的、结果怎样”的顺序写的。而且前后段互相照应,教学时先让学生整体上了解、把握故事情节,引导学生梳理课文内容,可以从传说入手,看看黄帝是怎样造车和造船的。(2)按照提示讲故事。课后题明确给出了讲故事的顺序:黄帝“看到什么”“想到什么”“怎样做的”“结果怎样”。
积累运用
根据提示,发挥想象,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讲故事。学习几个常用的关联词语,如表示假设关系的“如果……就……”,表示并列关系的“既……又……”,表示转折关系的“虽然……却……”等。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搜集有关远古神话以及黄帝发明创造的资料;制作课件、学习卡片。
学生准备:1.初读课文,自学字词,形成笔记。
2.搜集有关黄帝的资料。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帝、创”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待”,会写“帝、传”等8个字,会写“传说、首领”等12个词语。
2.默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重点读懂黄帝造车的经过。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活动1 欣赏图片,读故事名
1.教师展示几幅图片,引导学生试着读带“造”字的故事名。
课件出示 《仓颉造字》《鲁班造锯》《鲁班造伞》《蔡伦造纸》
2.导入: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这些故事都含有一个“造”字,从这几个故事名中,你们明白故事的大致内容了吧!
3.导学:学习《黄帝的传说》前,了解“黄帝”。同学们,中华民族被称为“炎黄子孙”,“黄”就是指黄帝,传说中他是一个聪明的人,为人们做了许多有意义的事情。
课件出示 黄帝简介:传说中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姬(jī)姓,号轩辕氏、有熊氏。少典之子。相传炎帝扰乱各部落,他得到各部落的拥戴,在阪泉(今河北涿鹿东南)打败炎帝。后蚩尤扰乱,他又率领各部落在涿州(今河北涿鹿东南)击杀蚩尤。从此他被拥戴为部落联盟领袖。传说他有很多发明创造,如养蚕、舟车、文字、音律、医学、算数等,都创始于黄帝时期。现存《素问》一书,即系托名黄帝与岐伯、雷公等讨论医学的著作,相传是《黄帝内经》的一部分。黄帝又被战国时黄老学派推崇为始祖。今国人自称“炎黄子孙”,所谓“炎黄”即指炎帝与黄帝。
活动2 出示课题,相机识字
1.揭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黄帝的传说》。
2.板书课题,相机识记“帝”字。
(1)过渡:你知道黄帝做了哪些对人们生活有意义的事吗?
(2)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做简要的介绍。(黄帝教人们制衣冠,建舟车,发明指南车,定算数,制音律,创医学等。)
设计意图 由“图片故事”引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引发思考,也为后面读通课文作好铺垫。
板块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过渡:带着这个问题,请同学们把书翻到25课,先听老师读课文,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课件出示 (1)课文写了黄帝的什么事?
(2)黄帝是怎么发明车和船的?
(3)车和船的发明对人类有什么影响?
2.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1)出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检测生字词识记情况。
(2)汇报重点讨论的词语。(引导学生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解决难理解的词语)
3.引导学生运用多种识记方法识记,全班交流。
课件出示
chuànɡ tuī zūn zhà àn shè cái ɡǎi tì dāi ɡōnɡ
开创 推车 尊重 号召 按照 设计 木材 改进 代替 待一会儿 提供
(重点指导:“创、召、设”是翘舌音,“尊、材”是平舌音)
(1)运用形声字规律识记、“减一减”识记、编口诀识记等。
课件出示 (1)运用形声字规律识记。如,创、推、按、材、供。
(2)减一减识记。如,遵-辶=尊、招-扌=召。
(3)编口诀识记。如,待——寸土双人立。
(2)结合字理识记。
课件出示
“启”,会意字。甲骨文和金文的“启”,各有两种写法:前一种由表示手的“又”和表示门扇的“户”组成,意思是把门窗打开。后一种加了个表示嘴巴的“口”,强调了用话语打开他人的心灵之窗,即启发之义。秦篆的“启”也有繁简两款,简写由“户、口”组成,意思是门打开了个口。繁写另加上手举棍棒的“攴”,似乎含有“撬门砸锁”的意味了。
课件出示
“段”,会意字。金文的“段”,从字形上看就好像有一只手正举着铁锤钢钎之类的工具,在表示悬崖绝壁的“厂”下开凿矿石,字中的那两个小点表示矿渣。秦篆以后的“段”,把山崖和矿渣合并而写为“”了。“段”本义指对矿石的采掘、锤击,引申出分段之义。
(3)识记多音字“待”。
课件出示
待eq \b\lc\{(\a\vs4\al\c1((dāi)待一会儿,(dài)等待))
辨析:表示“停留,逗留,迟延”时,读dāi,如,待一会儿;表示“等,等候”“对待,招待”“需要”“将,要”时,读dài,如,待业、待客、自不待言。
课件出示 练一练。
dài dāi
①他为了完成写作任务,一整天都待( )在家里不肯出门。
②叔叔在家待( )业一年多了,今天终于找到了工作。
4.指导学生写字,教师点拨。
课件出示 帝 传 忽 启 由 理 段 通
(1)指导书写上下结构的字:帝、忽。
帝:上宽下窄。第一笔点位于竖中线上,下部收紧,竖画与第一笔点对应。
忽:“勿”略扁,三撇收笔依次向下,三撇距离均匀。
(2)指导书写半包围结构的字:启、通。
启:点画居中,下部横向笔画等距,撇不宜过弯,下部“口”保持平衡。
通:“甬”下部横笔等距,走之注意角度,捺画舒展。
(3)指导书写左右结构的字:传、理、段。
“段、传、理”的共同特点是左窄右宽。
(4)指导书写独体字:由。
由:注意主笔竖写直。
(5)学生练字,每个字在田字格中描一个写两个。
设计意图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预习能力,运用多种识记方法识记生字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时,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读课文,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主动参与进去,为下一环节的学习作铺垫。
板块三 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活动1 默读课文,明确主要内容
1.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了黄帝为民造福的哪两件事?
2.组内交流。
3.小结:课文主要讲了黄帝造车和造船两件事。
活动2 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分别指名读第1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
2.导思:发现了什么?
3.总结:课文先概括介绍了黄帝,然后讲了黄帝的两项发明创造——车和船,结尾处写了这两项发明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课件出示 课文层次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交代传说中的“黄帝”。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写黄帝造车。
第三部分(第5~7自然段):写黄帝造船。
第四部分(第8自然段):交代黄帝发明的车和船带给人们的便利。
设计意图 再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培养学生的归纳与概括能力。
板块四 理解课文,感受“造车”
1.课文用“相传”一词开头,有什么好处?
预设:“相传”说明长期以来相互传说,不是确实有据,只是辗转传说的。
①与课题“传说”相呼应。
②用词准确,因为故事没有依据,只是传说。
2.认真读课文第2~4自然段,说一说:黄帝是因为什么想到造车的,又是怎样造车的?
(1)偶然事件——大风把草帽吹掉了。
课件出示 有一年夏天,黄帝正在干活,忽然一阵大风刮来,把他头上的草帽吹掉了。草帽是圆的,掉到地上后向前滚出了很远。
(草帽能向前滚动很远,是因为草帽是圆的。)
造车→圆的东西容易滚动,想到了车轮。
(2)黄帝看到草帽滚动,想到造个像草帽一样的东西。
课件出示 这件事给了黄帝启发,他想,如果做个架子,再装上像草帽一样能滚动的东西,就可以用来搬运物品了。于是,他号召部落民众,按照设想找来需要的材料,试了一次又一次,终于把车造了出来,样子就像现在的独轮手推车。
试了一次又一次→终于把车造了出来。
(3)把“试了一次又一次”换成“试了几次”好不好?为什么?
课件出示 于是,他号召部落民众,按照设想找来需要的材料,试了一次又一次,终于把车造了出来,样子就像现在的独轮手推车。
不好。因为“试了几次”只强调结果;而“试了一次又一次”不仅强调结果,还强调试的过程,有一次比一次改进的意思。
(4)车的逐渐改进。
课件出示 后来,人们在使用过程中不断改进,发明了双轮车,又驯服了牛和马,用它们来代替人拉车,出远门、搬运东西方便多了。
草帽—车轮—独轮车—双轮车—牛、马车
(5)第2自然段和第4自然段是怎样照应的?
预设:第2自然段说:“人们出远门都得靠步行,运东西也只能依靠人力,既不方便,又很辛苦。”第4自然段说:“出远门、搬运东西方便多了。”两段通过“出远门、搬运东西”前后照应。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默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重点读懂黄帝造船的经过。
2.借助所给提示,按逻辑顺序,讲一讲黄帝造车和造船的故事。
3.了解传说中的黄帝为人们作出的贡献,学习黄帝善于发现总结、不断发明创造的精神。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图文导入,复习字词
1.导入:同学们,你们去过黄帝陵吗?今天,我们看一幅图,阅读上面的文字,感悟黄帝受人尊重的原因。
2.复习生字,再次默读课文。
课件出示 开创 推车 尊重 号召 按照 设计 木材 改进 代替 待一会儿 提供
(1)出示词语,巩固生字。
(2)指生朗读,相机正音。
(3)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3.听写词语。
课件出示 传说 忽然 启发 自由 道理 交通 首领 步行 搬运 根本 发展
便利 黄帝 片段
板块二 理解课文,感受“造船”
活动1 朗读理解,继续学文
1.认真读课文第5~7自然段,说一说:黄帝是因为什么想到造船的,又是怎样造船的?
(1)偶然事件——树叶落水里,蚂蚁在上面漂浮。
课件出示 他看到水面上漂着许多树叶,其中一个叶片上有一只蚂蚁,虽然河水很深,蚂蚁却安安稳稳地在上面爬着。
(蚂蚁能安安稳稳地在树叶上面爬着,是因为树叶在水面上漂浮着。)
造船→在水面上漂浮,不下沉。
(2)黄帝看到蚂蚁能安安稳稳地在树叶上面爬着不下沉,想到了什么?
课件出示 黄帝指着那片树叶,高兴地对大家说:“你们看,蚂蚁待在树叶上,就能在河里浮着不沉下去。如果造一个像树叶一样浮在水面的东西,能让人待在上面,我们就可以在水上自由来去了。”
看到树叶在水面上漂浮,上面有蚂蚁不下沉,想到如果造一个像树叶一样浮在水面的东西,能让人待在上面,我们就可以在水上自由来去了。
造船:看到……想到……怎样做……结果……
(3)按一定的顺序说一说黄帝造船的故事。
黄帝看到蚂蚁爬上漂在水面的树叶,在河里浮着不沉下去,想到造一个浮在水面的东西,让人在水上自由来去。他们用很粗很粗的树干,把中间的一段挖空,人坐在里面就不滚动了。结果造出了船。
(4)学习假设关系的关联词语“如果……就……”。
他想,如果做个架子,再装上像草帽一样能滚动的东西,就可以用来搬运物品了。
如果造一个像树叶一样浮在水面的东西,能让人待在上面,我们就可以在水上自由来去了。
2.课文结构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课文除开头和结尾外,中间包含两个带题目的小故事。
课文结构这样安排,层次特别分明。
活动2 结合活动卡,学习感悟
1.课件出示活动卡,学生自主学习。
2.小组汇报交流,完善学习活动卡。
3.教师相机巡视指导。
活动3 汇报交流,品读感悟
1.借助提示,复习讲一讲黄帝造车的故事。
2.借助提示,复习讲一讲黄帝造船的故事。
设计意图 让学生“汇报交流”,其实是提供一次讲故事的机会。通过复习讲故事,为拓展讲故事打下坚实的基础。
板块三 回顾全文,拓展故事
按一定的顺序说一说《仓颉造字》《鲁班造锯》《鲁班造伞》《蔡伦造纸》的故事。
预设:
(1)结合课后题,借助提示讲故事交流。
①指名汇报:黄帝在造车前看到什么、想到什么、怎样做的、结果怎样?
②学生汇报,师相机提示。
课件出示 看到什么→想到什么→怎样做的→结果怎样
(2)按照一定的顺序,分别让学生讲拓展的故事。
课件出示 【仓颉造字】仓颉看到鸟兽鱼虫等的形状,想到照样子描绘。把绘写的图归为符号,结果造出了字。
【鲁班造锯】鲁班看到一种草的边缘有锋利的小齿,想到照样子发明一种工具。他在长铁片的边缘做出许多小齿,结果造出了锯。
【鲁班造伞】鲁班看到人们举着荷叶遮雨,想到发明一种像荷叶那样的东西,既能遮雨,又能举着走。他用竹篾和油纸照着荷叶的样子做,结果造出了伞。
【蔡伦造纸】蔡伦看到树皮、渔网和竹子等物有一种纤维能形成薄膜,他想到把这些物质里的薄膜提炼出来。他把提炼出的薄膜晒干,结果造出了纸。
板块四 拓展练习,升华主题
1.从黄帝发明车和船两个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2.你们知道黄帝还有哪些发明吗?
3.教师总结:我们每一个人,都不会忘记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以及他的发明泽被后世的伟大功绩。同时也希望同学们平时要多观察、多思考,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
板书设计
故事
看到什么
想到什么(启发)
怎样做的(实践)
结果怎样
造车
造船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部编版黄帝的传说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趣导入,揭示课题,初读课文,识记字词,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堂总结,作业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二年级下册黄帝的传说教学设计,共7页。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黄帝的传说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