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丹东市凤城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辽宁省丹东市凤城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不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A.生石花开花B.东北虎捕食C.钟乳石长大D.运动后出汗
2.苏辙有“苦寒坏我千竿绿,好雨还催众笋长”的诗句。下列选项中,与该诗句体现的生物与环境关系一致的是
A.蚯蚓的活动使土壤疏松B.全球变暖导致珊瑚虫死亡
C.蚜虫滋生造成小麦减产D.野兔泛滥加速草场退化
3.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中,小科在视野中依次观察到如下图像,其中从视野丙到视野丁一定需要调节显微镜的( )
A.①B.②C.③D.④
4.下列选项中,番茄果肉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 )
A.细胞膜B.叶绿体C.细胞壁D.液泡
5.下列不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 )
A.蚜虫B.草履虫
C.变形虫D.衣藻
6.我国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下列不属于裸子植物的是( )
A.银杏B.红豆杉C.侧柏D.杏
7.小张家附近新建了一个化工厂,两年后他发现原来生活在阴湿环境中的一些植物消失了,这些消失的植物类群最可能是
A.蕨类植物B.苔藓植物C.藻类植物D.种子植物
8.在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时,某生物小组选取四个干净的锥形瓶甲、乙、丙、丁,分别放入20粒结构完整有活力的种子,如下图的实验,几天后,你认为最可能萌发的是
A.甲B.乙C.丙D.丁
9.如图,是菜豆种子萌发的过程图,由图可知种子萌发时,最先发育的是( )
A.胚芽B.胚根C.子叶D.胚轴
10.如图是叶芽各部分结构及其发育成枝条的相应部分,其中错误的是( )
A.a发育成叶B.b发育成叶C.c发育成茎D.d发育成芽
11.小麦生长的中后期,若遭遇阴雨伴随大风天气,可使小麦发生倒伏,造成减产。此时期多施加哪种肥料可减少大面积倒伏现象发生( )
A.含氮的无机盐B.含磷的无机盐C.含钾的无机盐D.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12.繁殖季节,豌豆植株在花瓣打开前雄蕊中的花粉就会从花药中散出来,落在雌蕊的柱头上。这一过程称为( )
A.自花传粉B.异花传粉C.人工授粉D.风力传粉
13.“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第一步是将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其目的是( )
A.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B.消耗、运走叶片内储存的淀粉
C.储备光合作用的原料D.消耗叶内的叶绿素
14.下图是叶片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是叶的表皮,细胞内含叶绿体B.②由机械组织和输导组织构成
C.⑤是气体进出的门户D.③是叶肉,属于营养组织
15.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与此无关的是( )
A.某同学跑步消耗的能量来自早餐中的米饭
B.小兔以草原上的绿草为食
C.大树为小动物们遮风挡雨
D.小鸟以草籽为食
16.草莓果实中的糖分主要是由草莓植株吸收的某些物质转化而来的。这些物质是( )
A.氧气和水B.淀粉和水C.无机盐和水D.二氧化碳和水
17.农业生产中,为了达到提高农作物产量的目的,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①增加二氧化硫浓度
②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③合理密植
④延长光照时间。
A.①③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18.储存水果时,往往向仓库内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其目的是( )
A.降低仓库内温度
B.促进仓库内气体流动
C.抑制水果的呼吸作用
D.有利于水果中有机物的分解
19.下列关于植被类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落叶阔叶林的分布区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
B.荒漠的植被稀疏,植物种类贫乏,但都十分耐旱
C.针叶林分布在夏季温凉,冬季严寒的地区
D.草原植物分布在全年高温多雨的地区,植物终年常绿
20.我国的植树节是每年( )
A.3月12日B.4月12日C.5月12日D.6月12日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空0.5分,共20分)
21.如图是菜豆种子基本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请写出下面序号所代表的结构名称:
〔①〕 、〔②〕 、〔③〕 。
(2) 是新植物的幼体,由〔①〕〔②〕〔③〕〔④〕组成。
(3)菜豆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④〕 里。
(4)在绿色开花植物中,像菜豆种子这样具有两片子叶的植物称为 植物。
22.油桃是人们喜爱的一种水果,为了能让油桃提前上市,获得更高的收益,农民伯伯常采用温室栽培油桃。下面是油桃花、根尖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图一 图二
(1)图一中,花的主要结构是 (用数字表示),⑤将来发育成 。
(2)桃花盛开的季节也是养蜂人放蜂的季节,蜜蜂在花丛中飞舞能帮助 ,使花粉落到柱头上。花粉是在图中 (填序号)内产生的。
(3)图二中,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 〕 (〔 〕内填标号)。根吸收的水分由 输送到茎、叶、花等器官,植物体内水分运输的动力依赖的生理过程是 。
23.如图表示发生在植物体内的某些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如果该图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则〔①〕 和〔③〕 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其中①是通过叶片上的 进入植物体的。
(2)如果该图表示植物的呼吸作用,则〔①〕表示 ,〔②〕表示 。
(3)如该图表示植物的蒸腾作用,则〔②〕表示 。
24.阅读下面的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志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大计。我们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我们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任务,给子孙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资料二:2018年7月20日,我国北极科学考察队第九次搭乘“雪龙号”科考船出发,一路向北继续探寻北极的秘密。在本次航行中,“雪龙号”将深入北极中心区域,视冰情探索北极中央航道的适航性。雷瑞波说,希望通过对地形地貌的精密探测和考察,获取更多中央区域的自主数据,收集水文海冰等方面的数据,为国家海洋规划提供数据支撑。
(1)1公顷树林,每天能吸收150~500kg的二氧化碳,并释放出60-400kg的氧气,这是依靠植物的 作用。绿色植物的这种作用有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 平衡。
(2)生态文明建设有赖于生态系统的维护,生态系统包括 和 两个组成部分。
(3)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请写出我们能为“绿水青山的美丽家园”开展的两项活动: ; 。
(4)去北极科考的人员,回来时不仅要将垃圾带离,还要将自身产生的粪便一同带离,这是因为北极生态系统中 很少,生态系统的 能力有限。
25.如图是小明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实验中用到的仪器、材料用具及观察到的细胞,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甲图中显微镜的物像倍数放大了 倍。
(2)使用显微镜时,如果外界光线弱,应使用 光圈和 面镜。
(3)制作植物表皮细胞临时装片,不需要选用乙图中的试剂 。
(4)丙图是观察到的口腔上皮细胞视野,若需要将细胞图像调至视野的中央,需将玻片标本向 方移动。
(5)观察过程中发现视野中有一个污点,转动目镜和移动玻片标本,污点都没有移动,说明污点在 上。
26.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设计了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请分析回答。
(1)若要探究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应该选择的实验装置组合是 ,若要探究氧气是由绿色植物在光下产生的,应该选择的实验装置组合是 。
(2)甲装置试管中收集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卫生香复燃,说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出 。
(3)有同学利用甲装置进行了进一步探究,实验结果如下表:
据实验结果分析,若要提高大棚作物的产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4)利用丁装置探究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时,应对装置进行 处理;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的红墨水滴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
参考答案与解析
1.C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答】A.生石花开花,体现了生物能够繁殖,A不符合题意。
B.东北虎捕食,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B不符合题意。
C.钟乳石不是生物,而钟乳石长大不能体现生物的特征,C符合题意。
D.排汗能够排出尿素、多余的无机盐、水分等废物,故运动后出汗体现了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正确识记并理解生物的共同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2.B
【分析】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适应环境,生物影响环境,环境影响生物。①生物适应环境的实例:a、在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尿液非常少;b、在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c、生活在寒冷海域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很厚。②生物影响环境的实例:a、蚯蚓疏松土壤;b、在沙地上栽种植物,防风固沙。③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等)和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解答】“苦寒坏我千竿绿,好雨还催众笋长”体现环境影响生物,只有B选项“全球变暖致珊瑚虫死亡”符合题意,ACD选项都体现生物影响环境,故选B。
【点评】注意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3.D
【分析】观图可知:①转换器、②反光镜、③粗准焦螺旋、④细准焦螺旋,解答即可。
【解答】A.①转换器在镜筒的下端,圆形可以安装物镜,可以调换不同的物镜,A不符合题意。
B.②反光镜在镜臂的最下端,可以左右前后转动,是反射光线用的,B不符合题意。
C.③粗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大幅度的升降镜筒,C不符合题意。
D.④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能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所以从视野丙到视野丁一定需要调节显微镜的细准焦螺旋,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掌握显微镜各部分的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4.A
【分析】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等结构。
【解答】植物细胞和动物的细胞在结构上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不同点:植物细胞内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而动物细胞内没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所以番茄果肉细胞和人体口腔上皮细胞都具有的细胞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因此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5.A
【分析】除病毒外,生物可根据构成的细胞数目分为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身体只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叫做单细胞生物。常见的有草履虫、眼虫、衣藻、变形虫、酵母菌等。
【解答】结合分析和题图可知:“草履虫”、“变形虫”、“衣藻”都是单细胞生物;而“蚜虫”是昆虫,属于多细胞生物,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D
【分析】我国裸子植物的已知种数占世界裸子植物的已知种数的1/3,是世界上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裸子植物的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据此答题。
【解答】种子植物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产生种子繁殖后代。裸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没有果皮包被,种子裸露。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形成果实。银杏、红豆杉、侧柏属于裸子植物,杏属于被子植物。故选D。
【点评】了解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掌握常见的裸子植物的例子,即可解答本题。
7.B
【分析】苔藓植物无根,有茎、叶的分化,但体内无输导组织,叶只有一层细胞构成,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很容易从背腹两面侵入叶细胞,使苔藓植物的生存受到威胁。因此人们通常把当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解答】苔藓植物的叶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叶细胞,威胁到苔藓植物的生存,因此人们通常把当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所以小张家附近新建了一个化工厂,两年后他发现原来生活在阴湿环境中的一些植物消失了。这些消失的植物最可能是苔藓植物。
故选B
【点评】苔藓植物与人类的关系在考试中经常出现,多以选择题的形式,注意掌握。
8.B
【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一定的水、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
【解答】分析题干中的图示可知,该小组设置了三组对照实验:甲与乙以水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水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乙与丙以温度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乙与丁以空气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空气对种子萌发的影响。通过分析可知,甲种子缺少水分,种子不萌发;乙种子有适宜的温度,水分和充足以的空气,种子萌发;丁种子温度过低,种子不萌发;丁种子缺少空气,种子不萌。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探究实验变量的惟一性,以及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9.B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种子萌发的过程,种子的萌发过程中,首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
【解答】菜豆种子萌发时,吸水膨胀,种皮变软,呼吸作用逐渐增强,将储存在子叶内的营养物质逐步分解,转化为可以被细胞吸收利用的物质,输送到胚的胚轴、胚根和胚芽。在种子萌发初期,胚根生长最快,首先突破种皮向地生长,并发育成根。随后胚轴伸长,胚芽突破种皮背地生长,发育成茎和叶。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种子的萌发过程和特点。
10.A
【分析】叶芽的结构和功能:生长点有很强的分生能力,属于分生组织可以使芽轴不断伸长;叶原基将来发育成幼叶;幼叶将来发育成叶;芽轴将来发育成茎;芽原基将来发育成侧芽。
【解答】A.由图可知:a是芽轴将来发育成茎,A错误。
B.b是幼叶将来发育成叶,B正确。
C.c是芽轴将来发育成茎,C正确。
D.d是芽原基将来发育成侧芽,D正确。
故选A。
11.C
【分析】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无机盐包括含氮、磷、钾、钙、镁、硫、硼、锰、锌、钼等的多种无机盐,其中植物生活中最多的无机盐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解答】植物主要通过根尖的成熟区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并通过根、茎、叶的导管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无机盐包括含氮、磷、钾、钙、镁、硫、硼、锰、锌、钼等的多种无机盐,其中植物生活中最多的无机盐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含氮的无机盐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繁叶茂;含磷的无机盐可以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种子提早成熟;含钾的无机盐使植物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与运输,具有抗倒伏的作用。据此可知,施用钾肥对预防小麦倒伏有一定作用。故选:C。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无机盐的类型及其对植物的作用。
12.A
【分析】雄蕊花药里的花粉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做受粉,又叫做传粉。有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两种方式。两性花可以进行自花传粉,单性花只能进行异花传粉。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柱头上的传粉方式为自花传粉。花粉借助外力,从一朵花的雄蕊落到另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做异花传粉。传粉根据借助外力的不同,花可以分为虫媒花与风媒花。靠昆虫等传粉的花叫虫媒花,靠风力传粉的花叫风媒花。
【解答】雄蕊花药里的花粉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粉。两性花可以进行自花传粉,豌豆是蝶形花科的植物,属于两性花,题干中告诉,它在花瓣打开前雄蕊中的花粉就从花药中散出来,落在雌蕊的柱头上,蕴含之意也就是说在开花之前进行了传粉过程了。这个传粉过程是在同一朵花里进行的故属于自花传粉。
【点评】正确区别自花传粉与异花传粉。
13.B
【解答】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主要是验证绿叶在光下通过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机物(主要是淀粉),为了解除绿叶中原有淀粉对实验效果的干扰,需将植物体内原有的淀粉除去,将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主要目的就是将绿叶中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14.A
【分析】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图示为叶片结构示意图,其中①是叶脉,②是上表皮,③是叶肉,④是下表皮,⑤是气孔。
【解答】A、②上表皮和④下表皮合成表皮,有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表皮细胞扁平,排列紧密,外壁有一层角质层,保护叶片不受病菌侵害,防止水分散失,通常不含叶绿体,A错误。
B、①为叶脉里含有导管和筛管,能够输导水、无机盐、有机物,为输导组织,起运输养料的作用,B正确。
C、散布在表皮细胞中的由半月形的保卫细胞组成的⑤气孔是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也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C正确。
D、③叶肉内有叶绿体,通过光合作用能制造营养物质,属于营养组织,D正确;
故选:A。
【点评】理解掌握叶片的基本结构及其主要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15.C
【解答】ABD.某同学跑步消耗的能量来自早餐中的米饭、小兔以草原上的绿草为食、小鸟以草籽为食,都体现了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为生物圈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的来源,ABD不符合题意。
C.大树为小动物们遮风挡雨体现了大树对小动物的保护,不能体现为小动物提供食物和能量的来源,C符合题意。
16.D
【分析】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着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且释放氧气的过程。
【解答】光合作用的反应式如图:
结合光合作用的反应式,可知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草莓果实中的糖分主要是由草莓植株吸收的二氧化碳和水通过光合作用转化而来的,可见A符合题意。
故选D。
17.B
【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影响光合作用效率的环境因素有光照、温度、二氧化碳的浓度。
【解答】①二氧化硫与光合作用没有直接关系,因此增加二氧化硫浓度,不能促进农作物的光合作用,也能提高农作物产量;
②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的原料,因此增加二氧化碳浓度能促进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增多,能提高农作物产量;
③合理密植能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制造的有机物增多,因此能提高农作物产量;
④光合作用需要光,因此延长光照时间,农作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增多,能提高农作物产量;
因此,为了达到提高农作物产量的目的,可以采取的措施有②增加二氧化碳浓度、③合理密植、④延长光照时间。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中的应用。促进光合作用的措施有:增加光照、增加原料二氧化碳和水等。
18.C
【分析】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气的作用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有温度、湿度和氧气浓度等。
【解答】植物进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增加CO2的浓度对呼吸作用有明显的抑制效应,据此原理,在蔬菜和水果的保鲜中,增加CO2的浓度,抑制了水果蔬菜的呼吸作用,以减少有机物的呼吸消耗、可延长保鲜时间,因此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9.D
【分析】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有草原、荒漠、热带雨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和针叶林。
【解答】A.落叶阔叶林主要分布在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的地区,植被主要是冬季完全落叶的阔叶树,A正确。
B.荒漠主要分布在生态条件是严酷的地区,夏季炎热干燥,土壤贫瘠,植物种类十分贫乏,植被稀疏,非常耐旱,B正确。
C.针叶林主要分布在夏季温凉,冬季严寒的地区,以松、杉等针叶树为主,C正确。
D.草原主要分布在半干旱气候条件的地区,大多是适应半干旱气候的草本植物,D错误。
故选D。
20.A
【分析】“植树节”是一些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以宣传森林效益,并动员群众参加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按时间长短可分为植树日、植树周或植树月,总称植树节.通过这种活动,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感情,提高人们对森林功用的认识,促进国土绿化,达到爱林护林和扩大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解答】解:每年3月12日是我国的植树节,1979年2月,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1981年12月,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又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国务院于次年颁布了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具体实施办法。植树节前后,全国各地都要集中进行植树造林活动。自1981年12月以来,全民义务植树累计超过350亿株。我国正在实施“三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重点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草、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天然林保护等六大林业重点工程。至2000年底,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已达16.55%,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超过1×109 hm2。
故选A。
【点评】解题关键是要记住一些特殊的节日。
21.(1) 胚轴 胚芽 胚根
(2)胚
(3)子叶
(4)双子叶
【分析】菜豆种子由⑤种皮和胚组成,胚由②胚芽、①胚轴、③胚根、④子叶组成,是种子的主要结构。
【解答】(1)由分析可知,图中①是胚轴,②是胚芽,③是胚根。
(2)胚包括③胚根、①胚轴、②胚芽、④子叶。其中胚芽最终发育成茎和叶;胚根最终发育成幼苗的主根;胚轴最终发育成连接茎和根的部分;它们最终发育成幼苗,所以胚最终发育成新植物的幼体。
(3)菜豆属于双子叶植物,菜豆种子中有两片肥厚的子叶,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④子叶里。
(4)单子叶植物的种子有一片子叶,有胚乳,叶脉多为平行脉,根为须根系;双子叶植物的种子有两片子叶,无胚乳,叶脉多为网状脉,根多为主根系。可见,在绿色开花植物中,像菜豆种子这样具有两片子叶的植物称为双子叶植物。
22.(1) ⑥⑦##⑦⑥ 果实
(2) 传粉 ①
(3) 1 成熟区 导管 蒸腾作用
【分析】蒸腾作用是指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的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图一中:①是花药、②是花丝、③是柱头、④是花柱、⑤是子房、⑥是雄蕊、⑦是雌蕊。图二中根尖的结构包括1成熟区、2伸长区、3分生区、4根冠。
【解答】(1)一朵完整的桃花包括花柄、花托、花萼、花瓣、雌蕊和雄蕊等部分,⑥雄蕊和⑦雌蕊是花的主要结构,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在完成传粉和受精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以后,花的大部分结构凋落,只有⑤子房继续发育,最终⑤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为种皮,受精卵发育为胚,受精极核发育为胚乳。
(2)雄蕊包括花丝和花药,成熟的花药能产生花粉。传粉是花粉从花药中散放而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桃花盛开的季节也是养蜂人放蜂的季节,蜜蜂在花丛中飞舞能帮助植物传粉,使花粉落到柱头上。花粉是在图中①花药内产生的。
(3)成熟区也叫根毛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形成导管和筛管,导管能够运输水和无机盐,表皮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植物的蒸腾作用在把体内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主要通过叶片的气孔蒸发到大气当中去的时候,是一种“泵”的原理。它为根吸水提供了向上的拉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一同被向上运输,动力都是来自于植物的蒸腾作用。所以,图二中,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1成熟区。根吸收的水分由导管输送到茎、叶、花等器官,植物体内水分运输的动力依赖的生理过程是蒸腾作用。
23.(1) 二氧化碳 水 气孔
(2) 氧气 二氧化碳
(3)水蒸气
【分析】(1)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2)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解答】(1)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可见光合作用的原料是①二氧化碳和③水;气孔是气体交换的窗口,所以①二氧化碳是通过叶片上的气孔进入植物体的。
(2)活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作呼吸作用。如果如图表示的是呼吸作用过程,则气体①是氧气,气体②是二氧化碳。
(3)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植物体外的一个过程,如该图表示植物的蒸腾作用,则②表示水蒸气。
24.(1) 光合 碳—氧
(2) 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 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
(3) 植树造林 节约用电
(4) 分解者 自动调节
【分析】(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人类维持生命的氧。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量,降低温室效应;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
(2)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
【解答】(1)1公顷树林,每天能吸收150~500kg的二氧化碳,并释放出60~400kg的氧气,是因为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的同时并且释放出氧气,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
(2)生态系统是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两部分组成的,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光照,水分,土壤等。因此,生态文明建设有赖于生态系统的维护,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两个组成部分。
(3)为创造和保持美丽的家园,我们可以通过节约用电、骑自行车上班、不焚烧垃圾、积极参加植树造林等活动,保护环境。
(4)北极的温度很低,而且北极的有机物较少,不适于细菌和真菌的生长繁殖。若把粪便等生活垃放在北极,由于细菌和真菌较少,分解缓慢,会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有限。因此,去北极科考的人员,回来时不仅要将垃圾带离,还要将自身产生的粪便一同带离,这是因为北极生态系统中分解者很少,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有限。
25.(1)200
(2) 大 凹
(3)生理盐水
(4)右上
(5)物镜
【分析】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显微镜的结构由光学部分、支持部分及调节部分三部分组成。光学部分由镜头和反光镜组成。镜头分为目镜和物镜两种,目镜无螺纹,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有螺纹,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两者的乘积。反光镜,一面是平面镜,外界光线较强时使用,一面是凹面镜,外界光线较弱时使用。
【解答】(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两者的乘积,甲图中显微镜的物像倍数放大了5×40=200(倍)。
(2)观察时,如果外界光线过弱,可以调节遮光器使用大光圈和转动到反光镜的凹面镜增加视野的亮度。
(3)制作植物表皮细胞临时装片,需要用到清水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需要用到碘液染色观察。不需要选用乙图中的生理盐水试剂。
(4)显微镜呈倒像,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丙图是观察到的口腔上皮细胞位于视野的右上方,若需要将细胞图像调至视野的中央,需将玻片标本向右上方向移动。
(5)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的污点,污点的位置只有三种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判断的方法是转动目镜或移动玻片。转动目镜污点动就在目镜,不动就不在目镜;移动载玻片,污点移动就在装片,不动就不在装片;如果不在目镜和装片,那就一定在物镜上。
26. 甲和乙 甲和丙 氧气 增加光照强度 遮光 右
【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储存能量,同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条件是光,场所是叶绿体,产物是氧气和淀粉。
【解答】(1)甲和乙构成对照试验,变量是光照,探究的是光照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甲和丙可构成一组对照试验,实验的变量是植物,可证明在有光条件下氧气是有绿色植物释放出来的。
(2)氧气有助燃的特性,甲装置试管中收集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卫生香复燃,说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出氧气。
(3)分析表中的结果,得出的结论是:光照越强,光合作用越强(或光照越弱,光合作用越弱)。若要提高大棚作物的产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适当增加光照强度。
(4)光合作用只能在光下才能进行,呼吸作用有光无光都能进行;呼吸作用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了。因此,利用丁装置研究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时,为防止光合作用的干扰,应对该装置进行遮光处理,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红墨水向右(或右方)移动。
【点评】本题考查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关知识。
光源与试管的距离/cm
10
20
30
40
50
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个
65
35
15
6
1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辽宁省丹东市凤城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共15页。
这是一份辽宁省丹东市凤城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共8页。
这是一份辽宁省丹东市凤城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