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末押题卷)期末综合测试培优卷-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科学高频易错期末提高必刷卷(教科版)
展开1.下列食物中含有丰富淀粉的是( )。
A.鱼B.米饭C.肥肉
2.下列措施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力的是( )。
A.下雪后往马路上撒煤渣
B.自行车的轮胎表面做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C.给机器上润滑剂
3.下列食物中,位于“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顶端的食物是( )。
A.苹果B.鸡蛋C.食用油
4.声音传播的方向是( )。
A.上下B.左右C.四面八方
5.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 )。
A.用力B.不用力C.减小体积
6.空气中的氧气占比为( )。
A.78%B.21%C.50%
7.人体能感受振动的器官是( )。
A.眼B.鼻C.耳D.口
8.测量力的大小的常用工具是( )。
A.温度计B.测力计C.直尺
9.在研究拉力能使小车运动起来时,挂垫圈要一个一个增加,它的好处是( )。
A.准确找到力的大小B.不让小车乱跑C.让小车加快运动
10.小朋友玩的蹦床是利用蹦床受压形变后会产生的力是( )。
A.压力B.重力C.弹力
二、填空题
11.无论白天还是夜晚,我们都在( ),不间断的( )成为我们重要活动。
12. 是食物消化开始的地方,是由 、 、 共同完成的。按形状给牙齿分类,可分为 、 、 。
13.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形状改变时产生的 制作的。
14.我们发声时,声带越紧,发出的声音越( )(填“高”或“低”)。
15.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 )程度有关,人们常在鞋底、轮胎上设计花纹,是为了( )。
16.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充满声音的环境中,声音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 发出的声音,一种是 发出的声音。
17.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口腔、 、 、 和 。
18.人的耳朵是( )、( )、( )三部分构成。
19.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是 ,在生活中常常被叫做弹簧秤。
三、判断题
20.当我们呼吸时,空气通过食道进入到人体的肺部。( )
21.手挠桌面发出的声音是桌面振动产生的。( )
22.磁悬浮列车通过减小列车与轨道间的摩擦力提高了车速。( )
23.根据潜水艇的声音能判断出它的位置,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 )
24.通过进行吸入与呼出气体的比较,我们认为地球的大气中氧气越多越好,二氧化碳越少越好。( )
25.肺活量是身体发育是否健康的一个指标,肺活量越小身体越健康。( )
26.我们的耳朵由外耳、内耳两部分组成。( )
27.用不同的力量拨动橡皮筋,橡皮筋能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 )
28.经常使用耳塞听音乐会损害我们的听觉器官,所以我们要适可而止。( )
29.我们的身体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各个器官协同工作,关系密切。( )
四、连线题
30.将下列的器官和对应的作用连线。
牙齿 搅拌
舌 咀嚼
唾液 湿润
五、排序题
31.下面是耳的各部分结构名称及它们的功能,请你标出人耳的各部分结构得到声音信号的先后顺序。
( )听觉神经——把声音信号传递给大脑
( )耳蜗——把振动变成大脑能接收的信号
( )外耳道——传送声波
( )耳郭——收集声波
( )鼓膜——产生振动
( )听小骨——传递振动
六、实验题
在鼓面上撒上一些豆子,敲打鼓面可以看到豆子上下跳动。
32.鼓面发出声音的同时可以看到豆子在跳动,这个现象说明,发声物体在 。
33.轻轻敲打鼓面,豆子跳动的幅度小、说明此时鼓面振动的幅度 ,发出的声音 。用力敲打鼓面,豆子跳动的幅度大,说明此时鼓面振动的幅度 ,发出的声音 。
34.这探究了( )。
A.声音的高低与击力度之间的关系
B.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幅度之间的关系
C.声音的强弱与豆子跳动幅度之间的关系
35.为什么要在鼓面上放豆子?
七、简答题
36.听诊器是医生为病检查中常用的仪器,借助听诊器医生能够清晰听到人体内微弱的声音,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呢?
为了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请你写出保护人耳的方法。
海绵宝宝在做蟹黄汉堡时,把某种食物在纸上挤压了一下后,留下了油渍,你知道这种食物含有什么营养成分吗?
在“铁道游击队”这部电视剧中,八路军战士只要把耳朵贴在铁轨上倾听,就能判断是否有日军火车驶来,这是为什么?
用气球驱动小车时,为了使小车行驶得更远,你有何良策?
小学四年级男生和女生正常的肺活量范围分别是多少?
如果要对自己制作的乐器进行改进,可以怎样改进?
宇航员在太空中工作时,需要借助电子通信设备才能进行沟通,为什么?
44.我们周围的声音可以分为哪三种?
参考答案:
1.B
【详解】人体需要多种营养支持,食物所含的营养非常丰富,有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及水。选项中米饭含有淀粉较多;鱼含有蛋白质;肥肉含有脂肪比较多。
2.C
【详解】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摩擦力大小与物体间的物体间的压力有关,物体间的压力越大,摩擦力就越大。当物体间的压力相同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就越大。摩擦力有利有弊,生活中我们采取措施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比如下雪后往马路上撒煤渣、自行车的轮胎表面做有凹凸不平的花纹,都是为了增大摩擦力;给机器上润滑剂是为了减小摩擦力。
3.C
【详解】“平衡膳食宝塔”是根据平衡膳食的原则转化成各类食物的大致比例,并以直观的宝塔形式表示出来,由下往上一层为谷物类,主要提供糖类;二层为瓜果蔬菜类主要提供维生素;三层为动物性食品,四层为奶制品、豆制品,三、四层主要提供蛋白质;五层为油脂类,主要提供脂肪。
4.C
【详解】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的。声音传播的方向是四面八方。
5.A
【详解】给物体施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物体运动速度的快慢和物体启动或停止。想要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使物体启动或停止,需要给物体施加一个足够的力。
6.B
【详解】空气是混合物,它的成分是很复杂的。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正常的空气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是:氮气约占78%,氧约占21%,二氧化碳占0.03%。
7.C
【详解】一个振动的物体会使它周围的空气发生振动,振动的空气到达我们的耳朵,引起鼓膜振动。耳中的听小骨再把振动传递给耳蜗,耳蜗把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听觉神经再把信号传递给大脑,这样我们就感受到了声音。所以人体能感受振动的器官是耳。
8.B
【详解】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完成同样的事,使用恰当的工具能给我们带来方便和省力。实验室常用来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天平是计量质量的仪器,温度计是测量温度的仪器。橡皮筋虽然弹性好,但不能准确测量力的大小。
9.A
【详解】在研究拉力能使小车运动起来时,挂垫圈要一个一个增加,才能发现不是任何一个小的力都能使小车运动起来,才能比较准确地找到使小车运起来的最小拉力。
10.C
【详解】橡皮筋、弹簧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小朋友玩的蹦床是利用蹦床受压形变后会产生的力是弹力。
11. 呼吸 呼吸
【详解】人体通过呼吸,外界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利用氧气分解细胞内的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能量供给人体进行各项生理活动以及维持体温等,产生的二氧化碳则通过呼吸排到体外。无论白天还是夜晚,我们都在呼吸,不间断的呼吸成为我们的重要活动。
12. 口腔 牙齿 舌头 唾液 门齿 犬齿 臼齿
【详解】食物为人的身体生长和发育提供营养,为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食物在口腔中初步消化后,会经过食道、胃、小肠、大肠等一系列消化器官。口腔是食物消化开始的地方,是由牙齿、舌头、唾液共同完成的。按形状给牙齿分类,可分为门齿、犬齿、臼齿。门齿主要用来切割食物;犬齿用来撕碎食物;臼齿用来咀嚼食物。
13.弹力
【详解】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形状改变时产生的弹力制成的测量力大小的一种工具,它由提环、弹簧、指针、刻度板、挂钩共同组成。
14.高
【详解】声音的高低和振动的快慢有关,振动的快慢和材料的长短、粗细、松紧有关。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声带就像一根皮带。当我们发声时,声带变紧,并快速振动,产生声音。声带越紧,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
15. 粗糙(或光滑) 增加摩擦(或增加摩擦力)
【详解】当物体间的压力相同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就越大。摩擦力有利有弊,生活中我们采取措施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比如鞋底、轮胎等有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力。
16. 大自然 人类活动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充满声音的环境中,周围的声音可以分为两种,可以分为大自然发出的声音、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声音。
17. 食道 胃 小肠 大肠
【详解】消化系统的器官包括口腔,食管,胃部,十二指肠,小肠,大肠,肛门这些器官。食物的消化吸收主要是在胃部,小肠和大肠,之后食物的残渣通过肛门排出体外。
18. 外耳 中耳 内耳
【详解】人的耳朵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构成。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中耳包括听小骨和鼓膜。内耳包括耳蜗和听觉神经。中耳部分包含有一个薄薄的半透明的膜叫作鼓膜,与它相连的、像骨头一样的东西叫听小骨。
19.弹簧测力计
【详解】弹簧测力计是一种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运用于物理力学,主要由弹簧、挂钩、刻度盘构成,利用弹簧的受力越大,伸得越长的特性工作的。弹簧测力计在生活中常常被叫做弹簧秤。
20.×
【详解】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肺是呼吸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当我们呼吸时,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到人体的肺部。呼吸道对空气有温暖、清洁和湿润的作用。故题干说法错误。
21.√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手挠桌面发出的声音是因为桌面振动产生而成。
22.√
【分析】磁悬浮列车是一种现代高科技轨道交通工具,它通过电磁力实现列车与轨道之间的无接触的悬浮和导向,再利用直线电机产生的电磁力牵引列车运行。
【详解】根据对磁悬浮列车的原理认识,通过同极相互排斥实现列车与轨道之间的无接触悬浮,大大减少了列车与轨道间的摩擦力,从而提高了车速。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23.√
【详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根据潜水艇的声音能判断出它的位置,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
24.×
【详解】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这样就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如果氧气过多,就会造成氧饱和,人们就会醉氧。
25.×
【详解】肺活量是人体发育是否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肺活量小说明人体的肺部功能不强大,肺活量大说明人体的肺部功能越强大,所以题干中的说法是错误的。
26.×
【详解】耳朵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组成。其中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中耳有鼓膜和听小骨,内耳包括耳蜗和听觉神经。耳廓的作用是收集声音,耳道的作用是传递声音,鼓膜的作用是引起振动,耳蜗把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听觉神经的作用是向大脑报告信息。
27.√
【详解】我们平时所说的声音强弱,它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用不同的力量拨动橡皮筋,橡皮筋振动幅度不同,所以能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28.√
【详解】高音量的音频声对听觉器官造成疲劳、损伤,从而导致听力下降,甚至发生耳聋。 所以经常使用耳塞听音乐会影响我们的听力,应该尽量避免。
29.√
【详解】人体的各个不同部分在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时候,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密切配合协同工作的,所以人的活动一般都需要身体各个器官协同才能完成,观点正确。
30.
【详解】口腔是食物消化开始的地方,是由牙齿、舌头、唾液共同完成的。牙齿的作用是切磨,舌头的作用是搅拌,唾液的作用是润湿、杀菌,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可以使食物中的淀粉分解为麦芽糖。
31. 6 5 2 1 3 4
【详解】人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是这样的: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神经,听神经再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到声音了。耳朵感知声音的原理是空气传导。声音有耳廓收集,经过外耳道引起鼓膜振动,经过听小骨传递给耳蜗,变成大脑能够接受的信号,由听神经报告给大脑。
32.振动 33. 小 弱 大 强 34.B 35.因为鼓面的振动幅度的变化不明显,放上豆子可以更直观地看出鼓面振动幅度的不同。
【详解】1.在鼓面上撒上一些豆子,敲鼓时看到豆子上下跳动,是鼓面把豆子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2.根据试验会发现:轻轻敲打鼓面时,鼓发出的声音小,豆子跳动的高底低,说明此时鼓面振动的幅度小;用力敲打鼓面的时候,鼓发出的声音大,豆子跳动的高度高,说明此时鼓面振动的幅度大。
3.这个实验是在探究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幅度之间的关系: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4.因为鼓面的振动幅度的变化不明显,放上豆子可以更直观地看出鼓面振动幅度的不同。
36.听诊器的原理是听诊器胸件上的膜片就像鼓膜一样,心跳声会引起膜片振动,继而引起听诊器内空气的振动,再通过耳塞进入人耳,我们就听见心跳声了。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听诊器前面的有个振动片,人体器官振动,带动听诊器振动片振动,振动片振动产生声音,通过听诊器传到医生耳朵。医生利用听诊器诊断病情时,从身体到听诊器通过鼓片收集振动产生的声音,利用的是固体传声;然后通过橡皮管里空气传达到双耳听孔,利用的是气体传声。听诊器能减小声音的分散,使传入人耳的音量更强些。
37.降低噪音类:装隔音棉/隔音玻璃、戴耳罩,从源头处降低噪音。保护身体类:早睡早起,防止耳朵发炎等等。
【详解】减弱噪声有三种途径:①在声源处减弱;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③在人耳处减弱。减少噪音的方法:①在有噪声的地方多植树。②在生活区、学校区设置“禁止鸣喇 叭”的标牌。③窗户上用双层玻璃、带褶皱的窗帘。④在产生噪声的机器上安装消声器。⑤用隔音装置断绝噪声进入耳朵等。
38.该食物中含有脂肪。
【详解】把食物放在白纸上涂或挤压、滑动,含有脂肪的食物在白纸上会留下油渍,如花生、瓜子、动物内脏等。把某种食物在纸上挤压了一下后,留下了油渍,该食物中含有脂肪。
39.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并且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传播速度快。因此,火车行驶发出的声音可以很快地通过铁轨传来。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在“铁道游击队”这部电视剧中,八路军战士只要把耳朵贴在铁轨上倾听,通过大地传递声音,就能判断是否有日军火车驶来。
40.注意事项:(1)气球要用大气球,且要打足气;(2)要把充好气的气球固定好,防止气球的摆动影响小车的方向变动;(3)喷管要细,放气就会均匀且时间较长;(4)喷管与气球扎严实不漏气,塞子要紧也不漏气;(5)车架及4个轮子的重量尽可能轻一些,减少小车的重量。
【详解】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做反冲力。用气球驱动小车时,为了使小车行驶得更远,(1)气球要用大气球,且要打足气;(2)要把充好气的气球固定好,防止气球的摆动影响小车的方向变动;(3)喷管要细,放气就会均匀且时间较长;(4)喷管与气球扎严实不漏气,塞子要紧也不漏气;(5)车架及4个轮子的重量尽可能轻一些,减少小车的重量。
41.男生1100亳~2600毫升;女生900毫升~2000毫升。
【详解】《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中有关肺活量的数据:小学四年级男生肺活量在1100毫升~2600毫升;小学四年级女生肺活量在900毫升~2000毫升。
42.可以在音准存在的问题、制作不美观、同伴合作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改进。
【详解】改进和完善身边物体在使用过程中的缺点和不足也是发明创造,要发明创造,必须具备勇于质疑、善于质疑、不迷信权威。由于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同一物品需要不断地更新换代,所以我们可以从物品的不同角度进行改进,让它更符合人们的需求。对自己制作的乐器进行改进,我们可以在音准存在的问题、制作不美观、同伴合作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改进。
43.太空处于真空状态,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详解】 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的传播速度不同,通常固体 > 液体 >气体。
44.动物的叫声;自然界的声音;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声音。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周围的声音根据发声体不同,可以分为动物的叫声、自然界的声音、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声音。
(期末押题最后一卷)期末综合测试培优卷-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科学高频易错期末提高必刷卷(教科版): 这是一份(期末押题最后一卷)期末综合测试培优卷-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科学高频易错期末提高必刷卷(教科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连线题,排序题,实验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期末押题卷)期末综合测试预测卷-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科学高频易错期末提高必刷卷(教科版): 这是一份(期末押题卷)期末综合测试预测卷-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科学高频易错期末提高必刷卷(教科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连线题,排序题,实验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期末押题卷)期末综合测试预测卷-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科学高频易错期末提高必刷卷(教科版): 这是一份(期末押题卷)期末综合测试预测卷-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科学高频易错期末提高必刷卷(教科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连线题,排序题,实验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