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教学设计
- 第四单元 第三课时 数的顺序【教案】 教案 1 次下载
- 第四单元 第四课时 比较大小(1)【教案】 教案 1 次下载
- 第四单元 第六课时 解决问题【教案】 教案 1 次下载
- 第四单元 第七课时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教案】 教案 1 次下载
- 第五单元 第一课时 认识人民币及元、角、分【教案】 教案 2 次下载
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的顺序 比较大小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的顺序 比较大小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初步感知,探究新知,具体感知,巩固应用,延伸拓展,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科书P43例6,完成P43“做一做”,P45“练习九”第4题和数学游戏。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感知100以内数的多少,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来描述数量之间的关系。
2.引导学生进行估计,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表达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正确运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数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相对性。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三个球——篮球、排球、网球,让学生观察。
【教学提示】
此处注意要让学生完整地表达。
师:比一比这三个球的大小。
【学情预设】预设1:篮球最大,网球最小。
预设2:篮球比网球大,篮球和排球差不多。
师:篮球比网球大多少?你能形容一下吗?篮球和排球呢?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篮球比网球大得多或大很多”“篮球比排球大一些或大一点”“篮球和排球差不多”。然后引导学生反过来说。
【设计意图】学生的年龄小,生活经验少,从熟悉直观的情境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比较三个球的大小,让学生利用经验体会“大得多”和“大一些”、“小得多”和“小一些”的含义,初步感知数量之间的关系。
2.揭示课题。
师:球的大小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比较出来,我们在生活中也经常会进行比较,在比较几个数量多少的时候,经常用到“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来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比一比,说一说。[板书课题:比较大小(2)]
二、探究新知,具体感知
1.估一估。
(1)课件出示装有10个黄球的瓶子。
◎教学笔记
师:数一数有多少个黄球。(10个)
(2)课件出示装有15个蓝球的瓶子。
师:猜猜蓝球有多少个,你是怎样猜的?
【学情预设】用10个黄球为标准。猜一猜蓝球的数量。【教学提示】
要尊重学生的表达习惯,将表达习惯与规范的语言有机融合。
(3)课件出示装有58个红球的瓶子。
师:估一估有多少个红球。
【学情预设】学生既可以用10为标准,也可以用15为标准。在估一估的基础上明确“58”。
【设计意图】通过例题,学生了解估数的一般方法:先数出10个(找标准量),再估大约有几个这样的10个(标准),形成一些初步的估计技巧,培养学生的数感,感知数量的多少。
2.比一比,说一说。
(1)体会“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的含义。
师:哪种球最多?哪种球最少?
【学情预设】学生很容易比较得出:58>15>10,红球最多,黄球最少。
师:请同学们任意选两瓶比一比,并用“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来描述比的结果。
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
【学情预设】在前面比较大小的基础上,让学生比较数量的多少,用“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来描述任意两瓶小球数量的多少关系,应该不会很困难,但学生年龄小,难免有说不清的情况,教师要及时给予帮助引导学生清晰、完整地表述。
(2)交流展示。【教学提示】
教学时应先引导学生理解题意,选择答案后要通过追问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教师指定任意两瓶进行比较,由学生说出比的结果。◎教学笔记
师:红球和黄球比呢?蓝球和黄球比呢?
【学情预设】红球比黄球多得多,蓝球比黄球多一些。学生的回答是不完善的,要引导学生关注同样是和黄球比,但是多出的程度不一样,所以用不同的词来描述。(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板书)
师:同样都是和黄球比,为什么蓝球就“多一些”,红球却“多得多”呢?
【学情预设】因为多的数量不同。
师:黄球和其他两种颜色的球相比呢?
【学情预设】黄球比红球少得多,黄球比蓝球少一些。(板书)
师:同样都是拿黄球去和其他两种颜色的球相比,为什么和蓝球比就“少一些”,和红球比就“少得多”呢?
【学情预设】因为少的数量不同。
【设计意图】前面有了比较大小的基础,在此,让学生交流,引导学生关注多(或少)的程度,程度不一样,用词也不相同,从而体会这种关系的相对性。
3.小结提炼。
师:两个数比较时,什么时候用“多得多、少得多”?什么时候用“多一些、少一些”?
【学情预设】一年级的学生概括总结能力有限,这里只要表达出意思就可以,不要求语言上的精准与完整。
【设计意图】反复引导学生体会:要根据实际情况比较数量多少,两个数相差较大时,就用“多得多”或“少得多”;两个数相差不大时,就用“多一些”或“少一些”。
三、巩固应用,延伸拓展
1.完成教科书P43“做一做”。
(1)任选两种进行比较,说一说它们之间的多少关系。
【学情预设】有了前面的教学,学生容易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来描述它们之间的多少关系,学生描述不规范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规范表达。
(2)指名学生说一说。
【学情预设】苹果的数量比桃多一些,梨的数量比桃多得多;桃的数量比苹果少一些,桃的数量比梨少得多。
2.完成教科书P45“练习九”第4题。
(1)师:从题目主题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学情预设】从图中可以获得三只青蛙吃的害虫数量之间的大小关系,然后根据给出的数据来确定相应的数据。
(2)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互相检查正误。
【学情预设】由于给定的数据较为合适,学生判断起来难度不大。
【设计意图】以上两个练习题,由浅入深,第一个练习题与例题配套,第二个练习题是例6的逆向练习,在正向和反向练习中感知100以内的数的大小,培养学生的数感和表达能力。
3.数学游戏。
(1)以教科书P45数学游戏为例,教师指名两名学生上讲台示范。
(2)同桌两人玩游戏。
【学情预设】有了示范后,学生玩这个游戏的难度不大。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活动,加深学生对数的大小的体会,同时感受“区间套”逐步逼近的思想方法。
◎教学笔记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比较大小(2)
红球比黄球多得多,蓝球比黄球多一些。
黄球比红球少得多,黄球比蓝球少一些。
▶教学反思
本节课围绕两条线进行教学:一是通过估一估瓶中小球的数量,了解估数的一般方法,初步建立数感;二是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词说一说任意两种颜色小球数量比较的结果。学生用这几个词语来描述,问题不大,但是规范地表述出来还要加强训练。
▶作业设计
见“”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对应课时作业。
一、 EQ \* jc0 \* "Fnt:宋体" \* hps20 \ \ad(\s \up 12(zài),在) EQ \* jc0 \* "Fnt:宋体" \* hps20 \ \ad(\s \up 12(hé),合) EQ \* jc0 \* "Fnt:宋体" \* hps20 \ \ad(\s \up 12(shì),适) EQ \* jc0 \* "Fnt:宋体" \* hps20 \ \ad(\s \up 12(de),的) EQ \* jc0 \* "Fnt:宋体" \* hps20 \ \ad(\s \up 12(dá),答) EQ \* jc0 \* "Fnt:宋体" \* hps20 \ \ad(\s \up 12(àn),案) EQ \* jc0 \* "Fnt:宋体" \* hps20 \ \ad(\s \up 12(xià),下) EQ \* jc0 \* "Fnt:宋体" \* hps20 \ \ad(\s \up 12(huà),画)“√”。
二、 EQ \* jc0 \* "Fnt:宋体" \* hps20 \ \ad(\s \up 12(cāi),猜) EQ \* jc0 \* "Fnt:宋体" \* hps20 \ \ad(\s \up 12(yi),一) EQ \* jc0 \* "Fnt:宋体" \* hps20 \ \ad(\s \up 12(cāi),猜), EQ \* jc0 \* "Fnt:宋体" \* hps20 \ \ad(\s \up 12(zhè),这) EQ \* jc0 \* "Fnt:宋体" \* hps20 \ \ad(\s \up 12(ɡè),个) EQ \* jc0 \* "Fnt:宋体" \* hps20 \ \ad(\s \up 12(shù),数) EQ \* jc0 \* "Fnt:宋体" \* hps20 \ \ad(\s \up 12(kě),可) EQ \* jc0 \* "Fnt:宋体" \* hps20 \ \ad(\s \up 12(nénɡ),能) EQ \* jc0 \* "Fnt:宋体" \* hps20 \ \ad(\s \up 12(shì),是) EQ \* jc0 \* "Fnt:宋体" \* hps20 \ \ad(\s \up 12(duō),多) EQ \* jc0 \* "Fnt:宋体" \* hps20 \ \ad(\s \up 12(shɑ),少)? EQ \* jc0 \* "Fnt:宋体" \* hps20 \ \ad(\s \up 12(zài),在) EQ \* jc0 \* "Fnt:宋体" \* hps20 \ \ad(\s \up 12(hé),合) EQ \* jc0 \* "Fnt:宋体" \* hps20 \ \ad(\s \up 12(shì),适) EQ \* jc0 \* "Fnt:宋体" \* hps20 \ \ad(\s \up 12(de),的) EQ \* jc0 \* "Fnt:宋体" \* hps20 \ \ad(\s \up 12(dá),答) EQ \* jc0 \* "Fnt:宋体" \* hps20 \ \ad(\s \up 12(àn),案) EQ \* jc0 \* "Fnt:宋体" \* hps20 \ \ad(\s \up 12(xià),下) EQ \* jc0 \* "Fnt:宋体" \* hps20 \ \ad(\s \up 12(huà),画)“√”。
参考答案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的顺序 比较大小第四课时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引入数的大小比较,练习巩固,强化新知,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数的顺序 比较大小第二课时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自主探索,总结方法,巩固练习,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的顺序 比较大小第三课时教学设计,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