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6课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有》导学案 学案 0 次下载
- 第8课《时间的脚印》导学案 学案 0 次下载
- 第九课《桃花源记》(第二课时)导学案 学案 0 次下载
- 第九课《桃花源记》(第三课时)导学案 学案 0 次下载
- 第十课《小石潭记》(第一课时)导学案 学案 0 次下载
初中人教部编版桃花源记第一课时学案
展开1.熟读并背诵课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词汇。
3.了解作者笔下的理想社会,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
熟读背诵、翻译课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理清故事的层次。
积累文中常用的文言词语,注意文中词语的古今异义现象。
【学习难点】
理解“世外桃源”所寄托的作者的社会思想。
【自主预习】
基础知识
文学常识填空。
作者简介: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有《陶渊明集》。
写作背景:
晋宋易主之际,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统治集团生活荒淫,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他无法改变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导学案靖边县第六中学 八年级语文备课组 总第 课时 主编人: 刘永军 审核人: 班级: 组名: 学生姓名: 1
1、给加点的字注音
豁然开朗( ) 俨然( ) 垂髫( )诣太守( ) 阡陌交通( ) 要( )还家( ) 刘子骥( )
2、找出句中的通假字。
(1)、便要还家。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3、分析加点字的古今异义
①阡陌交通
②率妻子邑人
③来此绝境
④无论魏晋
4、分析下列词类活用现象
(1)渔人甚异之。
(2)欲穷其林。
(3)复前行。
(4)处处志之。
赏析文章
5、结合书下注释,翻译课文,理解内容
阅读课文,给文章划分段落层次,并概括层次大意。
找出描写桃花林的句子,它的作用是什么?
8、第二段主要写哪些内容?表现了桃花源怎样的生活环境?
9、第三段主要写什么的内容?表现桃花源人的什么?
桃花源中的人见渔人,为什么“乃大惊”?
1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渔人对桃花源人说了些什么?请根据你的历史知识和对课文的理解推测。
1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桃源人为什么叹惋?
13、为什么桃花源中人说“不足为外人道也”?
14、“诣太守,说如此”这句话中的“如此”包括哪些内容?
渔人离开桃源后,“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再去寻找桃源,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16、找出线索,梳理文章情节
17、本文的主旨是什么?
18、作者在这篇文章里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今天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样的理想?
拓展延伸
桃花源与乌托邦
“乌托邦”是拉丁文的音译,原意为“乌有之乡”,即不存在的地方。自从16世纪初叶,英国人莫尔在《乌托邦》一书中描绘了一个废除私有财产、实行公有制、按计划生产和消费及人人都从事劳动生产的理想社会后,人们便把“乌托邦”理解为“空想的理想社会”,“乌托邦”也就成了“空想”的同义语。在中国,“乌托邦”同样令人憧憬、神往。晋代著名的田园诗人陶渊明,在他的作品中就表现了对“乌托邦”的美好向往。
陶渊明一生都生活在社会动荡、灾害频繁的年代中,几次出仕,壮志难酬,终于归隐田园。自己一生贫病交加,目睹社会腐败混乱、民生疾苦,使其内心深处产生了一种对美好、平等、安定的社会生活的渴盼,正是有了这种渴盼,才使得他唱出了一曲世界上最古老的“乌托邦”恋歌。
思考:乌托邦在今天的社会条件下是否能实现呢?请同学们自由发表意见。
参 考 答 案:
1、豁然开朗(huò) 俨然(yǎn) 垂髫(tiá)
诣太守(yì) 阡陌交通(qiān) 要(yā)
还家(huán) 刘子骥(jì)
2、“要”通“邀”,邀请。 “具”通“俱”,全部、详尽。
3、古义:交错相通。今义:交通运输。
古义:妻子儿女。今义:指男方的配偶。
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
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不管(连词)。
4、形容词用作动词,感到诧异。
形容词用作动词,穷尽,走到头。
方位名词用作状语。向前。
名词作动词,做标记。
5、 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靠捕鱼谋生。(有一天)他顺着小溪划船,忘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树夹着溪流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地 上)芳草鲜艳美丽。落花纷纷。渔人非常诧异。再往前走,想走到这林子的尽头。
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紧接着)就是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里面好像有光似的。(渔人)就离了船,从洞口进去。初进时,洞口很窄,仅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舍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人们来来往往耕田劳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充满喜悦之情,显得心满意足。
(那里面的人)见了渔人,竟大吃一惊,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尽的回答了他。那人就邀请渔人到自己的家去,备酒杀鸡做饭菜(款待他)。村中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说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于是就与外面的人断绝了往来。他们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这个人为他们详细的介绍了自己所听到的事,(他们听罢)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也请渔人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渔人在这里住了几天,就告辞离去。这里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渔人出来后,找到他的船,就沿着旧路回去,(一路上)处处做了记号。回到郡里,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些情况。太守立即派人跟他前往,寻找前次做的标记,竟迷失了(方向),再也没找到路。
南阳齐子骥,是高尚的名士,听到这件事,高兴的计划前往,没有实现,不久病死了。此后就再也没有问路访求的人了。
6、一(1段)武陵渔人偶然发现桃林。
二(2、3段)渔人进入桃源,在桃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
三(4、5段)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等人先后探访桃花源未果的情形。
(再寻桃源)
7、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这段景物描写带有神秘色彩,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渔人进入桃源渲染了气氛,也为桃源的美好作了铺垫。
桃源的田园风光,土地富饶,气氛宁静;桃源里的人民安居乐业
桃花源中的生活环境美好、宁静而和平。人们和睦相处,生活幸福。这样的景象和当时的黑暗现实形成鲜明对比。
这一段主要描写渔人与桃花源人之间的交往
表现了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淳朴风尚和人与人之间和睦融洽的关系,表明他们对战乱的厌恶,对和平宁静生活的追求。
因为桃源与世隔绝久远,从来没有见过陌生人。
桃花源中的人定居此处的原因是:——避秦时乱。
11、一是重大历史事件,如陈胜、吴广起义,楚汉相争,刘邦建立汉朝,三国鼎立,赤壁之战,三国归晋……。
二是当时动乱、黑暗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痛苦的生活。
12、为桃源外的世界动乱、社会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过着痛苦的生活而叹惋。
13、因为他们害怕外人知道这个地方,扰乱、破坏他们与世隔绝的和平安宁生活。
14、包括他发现和访问桃花源的整个过程,村中人生活情况,以及他归途中所做的标记等,还可能包括希望太守派人去探个究竟。“如此”二字,指代以上所有内容,简练之至!
15、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现实社会中并不存在。
16、全文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按渔人的行踪分五部分: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访问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源。其中重点是第二、三两部分。这两个部分描写了桃花源优美的环境,淳朴的人情以及和平安定、丰衣足食的生活,还有自由平等、其乐融融的人际关系。
17、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
行踪为线索,描绘了一个幽美的世外桃源,表现了作者对黑暗社会现实的不满,向往自由美好的生活,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
18、反对战乱,追求和平、幸福、自由生活的社会理想。“桃花源”已经成为人们心中的理想世界,成为美的象征。无论社会怎样发展,人类追求幸福和谐安宁生活的愿望没有改变,这仍是我们的理想和目标。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桃花源记第三课时导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桃花源记第三课时导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前一赛 自主学习,初读课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桃花源记第二课时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桃花源记第二课时学案设计,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前导学,课中导读,课后导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桃花源记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桃花源记学案及答案,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