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设计
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6 余数的除法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6 余数的除法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导入,揭示课题,回顾梳理,构建联系,巩固练习,深化理解,课堂小结,总结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本单元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成长小档案;二是数学活动;三是全册所学知识的综合练习(练习二十二)。成长小档案用4幅图涵盖了本学期学习的主要内容:万以内数的认识;有余数的除法;数据收集整理;图形的运动。这些内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有些内容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新知识,为此,在回顾与整理时进行了特别的突出。接着还安排了两项数学活动:活动1是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活动2是图形运动的再体验、再感受。最后是综合练习,进一步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达到查漏补缺的目的。
整个复习过程中,“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复习突出十进制思想。教科书展示图片蕴含着丰富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将认数的内容系统化,并把握知识的本质。“表内除法”和“有余数的除法”相结合复习,以对比促进理解和系统化。在复习时可以进一步沟通两者之间的关系,突出本质上的统一。混合运算的编排除教学运算的顺序外,还可加深学生对4种运算本身的认识,进一步沟通运算之间的关系。复习时应通过教学活动加以体现,让学生透过知识表面抓住其本质,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数据收集整理”的复习应注重让学生体验统计的全过程。复习“图形的运动”时,将直观与抽象结合。教科书中还有一些知识虽然没有以图示的形式呈现,回顾时也应受到重视。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大部分学生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计算能力也有了明显的提高,能应用乘法口诀计算表内除法,掌握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认识万以内的数并进行比较和计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认识了轴对称图形、平移和旋转现象,克与千克,能掌握统计方法,通过分析统计表提出并解决问题。但还是有一部分学生学习基础比较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是解决问题部分比较被动。根据学生目前存在的问题,在复习阶段要进行系统性的复习,积极引导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掌握解题方法,帮助学生不断总结,及时反馈,使复习有实际效果,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努力做好培优补差工作,争取达到一个满意的效果。
1.围绕核心概念,帮助学生系统梳理知识。例如万以内数的认识选用以下策略:由直观到抽象,再由抽象到直观。可以从实物图、计数器、算盘表示数进而抽象到数位顺序表、数位、计数单位和计数单位的个数表示数;再由数联系到数位顺序表、计数器甚至实物图表示数。让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梳理知识,把握知识之间的联系,掌握学习方法,进行高效复习。
2.在计算复习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复习计算题时,让学生说说计算方法及算理,说说题意,说说先算什么、错在哪里等,对于培养学生养成仔细读题、认真计算、及时检查计算过程和结果的良好习惯及反思能力非常有益,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3.教师要设置综合、有趣的数学活动完成复习。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需要创设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以综合而有层次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放手让学生自主回顾、梳理知识、实现自我巩固提高。切不可把所学知识在原有基础上再重演一遍。◎教学笔记
第1课时 表内除法、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内容
完成教科书P116~119“练习二十二”第1、2、12、14、16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更加明确在什么情况下要用除法解决问题,更好地掌握相关内容。
2.通过复习和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明白除法的意义,能合理调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3.为学生提供反思、归纳、整理、体验的机会,帮助学生养成回顾与反思的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
自主复习归纳与整理。
▶教学难点
算理算法的推理过程的理解与升华。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完成教科书P118“练习二十二”第12题。
学生自由抢答。
2.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复习除法的有关知识。(板书课题:表内除法、有余数的除法)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既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知识,即除法的意义和乘法口诀,从而揭示课题,又调动学生参与复习的积极性,提高复习的效率。
二、回顾梳理,构建联系
1.复习表内除法。
(1)构建知识体系。
师:请同学们前后4人一小组,合作整理表内除法的相关知识。
组织小组活动,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开展整理活动。
【学情预设】学生会整理出本单元的相关知识:平均分,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符号,用乘法口诀求商,想与除数有关的乘法口诀,用表内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师:表内除法中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都整理好了吗?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结合学生的发言,课件展示表内除法的相关知识框架。
(2)复习关键知识点。
①复习平均分。
课件出示习题。
◎教学笔记
【教学提示】
从知识框架入手,再查漏补缺,回顾所学知识。
师:你能结合题意说说什么是平均分吗?
【学情预设】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师:请同学们来分一分。
【学情预设】预设1:一朵一朵地分,充分展现平均分的过程。
预设2:分析题意,从中理解,明确这题就是要求12里面有3个几。想乘法口诀,3个4是12,所以每名同学分4朵。
预设3:直接列除法算式。学生已有相关经验,列式对于他们来说更加直接,但列式也要说清列式的理由,借此也可回顾平均分和除法的联系。
②复习除法的含义。
师:根据刚才的例子(上题的课件),你能列出几个除法算式?
【学情预设】两个:12÷3=4(朵)12÷4=3(名)
师:那这两个算式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呢?
【学情预设】12÷3=4的含义是把12朵红花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4朵,12÷4=3的含义是把12朵红花每4朵分一份,分成3份。
指名学生说明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③复习用乘法口诀求商。
师:学习了平均分和除法的含义,我们还要熟练地进行表内除法的计算。回顾我们所学知识,说一说快速求商的方法。
学生自由表达快速求商的方法,不完整的地方,生生互动补充完整。最后指名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总结性地表述快速求商的方法。
课件展示表内乘法,引导学生根据乘法口诀说除法算式,并对所说的除法算式进行口头整理。
课件展示口头整理的结果。◎教学笔记
④复习用表内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师: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是我们这学期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刚才对平均分的回顾,也再次明确了平均分和除法的联系。现在我们一起来分析解决表内除法问题的基本步骤。
指名学生发言,其他学生注意倾听、补充。
根据学生发言,课件展示用表内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
师:在后面的练习中,老师希望大家能对这一内容进行灵活的运用。
【教学提示】
学生表达为主,让学生逐步养成有条理表达的习惯。
【设计意图】回顾基础知识,构建知识框架,结合具体例题,分析表内除法的重难点。让学生能及时回顾前期所学知识,唤醒学生的记忆。
2.复习有余数的除法。
(1)基础知识整理。
师:本学期,我们不仅学习了表内除法,还学习了有余数的除法。想一想,我们学习了有余数的除法的哪些内容?
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写一写。
学生两人合作,交流、归纳整理有余数的除法的相关知识。
【学情预设】有余数除法的含义,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有余数除法的计算,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取舍问题、找规律)。
师:有余数的除法有哪些知识?
结合学生的交流,课件展示有余数的除法的相关知识框架。
(2)以题为例,复习除法竖式。
◎教学笔记
师:余数是怎么产生的呢?竖式计算的基本方法是什么?
【学情预设】在进行平均分的时候出现有剩余的状况,这个时候就产生了余数。余数是多了不能再分的数,所以余数一定比除数小。有余数的除法还可以用竖式计算。竖式计算能更准确地体现我们思考的每一步,方便检验。竖式计算的基本方法是一商二乘三减四比较,注意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出现不对的状况要调商。
师:会列竖式计算吗?在随堂作业本上完成教科书P116“练习二十二”第2题。
【教学提示】
利用复习表内除法的经验,让学生自主尝试有余数的除法的复习。
学生独立完成。
解答完成后,全班集中交流订正。
师:在除法计算时,余数和除数有怎样的关系?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又有怎样的关系呢?
【学情预设】引导学生说出余数<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师: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有什么好的方法与大家分享?
【学情预设】试商技巧:想乘法口诀时,想与除数有关的乘法口诀,而且积要接近被除数但不能超过被除数。最后一定要比较,余数要比除数小。
【设计意图】根据表内除法的复习经验,让学生在除法含义的基础上去回顾有余数除法的含义。本环节的设置主要以学生表达为主。让学生充分把握自主权,慢慢做到能以点带面地全面复习的目的。
三、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1.完成教科书P116“练习二十二”第1题。
(1)学生自主完成。
(2)集体交流订正。
2.完成教科书P119“练习二十二”第14题。
师: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教学提示】
结合生活经验去解决问题。
【学情预设】我知道了:有8个碗、14根筷子,问题是“这些碗和筷子可以给几位客人用”。
师:需要注意什么?怎样解答?
【学情预设】有隐藏的信息。基本的生活常识是一位客人吃饭时需要2根筷子和1个碗。
预设1:先算筷子够几人用,14÷2=7(位),7<8,所以可以给7位客人。
预设2:碗够8人使用。8人需要8×2=16(根)筷子,16>14,所以不够8人使用。那么接着思考7人,需要7个碗,还需要7×2=14(根)筷子,正好够用。所以可以给7位客人使用。
师:请用你喜欢的方法将你的解题过程补充完整,并与同桌一起检验是否解答正确,互相说一说。
3.完成教科书P119“练习二十二”第16题。
学生在随堂本上独立完成,然后集体展示,注意有序表达。
【设计意图】本环节复习题的选择突出了不同层次,由简单巩固到实际应用,不仅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还充分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四、课堂小结,总结提升
师: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掌握了哪些知识?学会了哪些方法?还有哪些疑问?
▶板书设计
◎教学笔记
▶教学反思
本节课首先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在进行表内除法的复习时,引导学生汇总知识点,对知识点进行深入剖析。而对于有余数的除法,则大胆放手让学生根据表内除法的模式去进行总复习。在复习过程中很多学生会忘记细节,特别是对算法算理的表达反而说不清楚。在掌握并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后,重新追溯知识的所以然。二年级学生对新事物接受很快,可是记忆的时间却有限。新课学习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能力,这个是不可逆的,但在复习过程中也要提醒学生不能忘记了知识的理解过程。新瓶装旧酒,也要让学生有所收获。
▶作业设计
见“”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对应课时作业。
一、用竖式计算。
17÷4= 28÷6= 49÷5= 38÷7=
二、填空。
1.把35个桃平均放在7个盘子里,每盘放( )个,算式是( );有40个苹果,每5个放一盘,能放( )盘,算式是( )。
2.63里面有( )个9,( )个9是36。
3.将下列算式填在合适的( )里。
( )>( )>( )>( )
4.一筐苹果50个,最少去掉( )个苹果,正好可以平均分给7名同学;最少添上( )个苹果,正好可以平均分给8名同学。
5.(广东中山)按照下面的规律排列正方形,第14个正方形是( )色的。如果按照这个规律排列24个正方形,其中红色的正方形有( )个。
参考答案
二、1.5 35÷7=5 8 40÷5=8 2.7 4
3.81÷9 56÷7 36÷6 24÷8 4.1 6 5.绿 8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十单元第1课时 表内除法和有余数的除法_人教新课标,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流程,情境导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二年级下册10 总复习第1课时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二年级下册10 总复习优质课教学设计,文件包含第10单元第1节第1课时《表内除法和有余数的除法》教案设计docx、第10单元第1节第1课时《表内除法和有余数的除法》备课解决方案docx等2份教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教案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