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光现象四光的折射练习含答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5192237/0-170488210234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光现象四光的折射练习含答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5192237/0-170488210240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光现象四光的折射练习含答案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5192237/0-170488210242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四 光的折射同步练习题
展开1.图5-4-3列出的我们能够看到的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图5-4-3
2.陶瓷茶杯底部放有一枚硬币,人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看不见硬币(如图5-4-4甲所示),往茶杯中倒入一些水后,又能够看见硬币了(如图5-4-4乙所示)。造成“看不见”和“又看见了”的原因分别是( )。
图5-4-4
A.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折射
B.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
C.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
D.光的反射和光的直线传播
3.能正确反映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向上偏折的光路是( )。
图5-4-5
图5-4-6
4.图5-4-7正确地表示了光从空气中射入水中的情况的是( )。
图5-4-7
5.如图5-4-8所示,光线从空气射入某液体中,入射角为45°,折射角为30°。光线射到液体底部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又反射回来,最后光线又回到空气中,这时折射角为( )。
图5-4-8
A.30°B.45°C.60°D.75°
6.下列光现象可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的是( )。
A.立竿见影B.潭清疑水浅
C.池水映明月D.一叶障目
7. 某校新建成一个喷水池,在池底中央安装了一只射灯。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右边的池壁上,当池内无水时,站在池旁左边的人,看到在S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图5-4-9所示,现往池内灌水,水面升至a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P点;如果水面升至b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Q点,则( )。
图5-4-9
A.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上方
B.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下方
C.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上方
D.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下方
8. 图5-4-10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之间发生折射的光路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空气在界面的 侧,折射角的大小是 ,此过程中还有部分发生了反射,反射角的大小是 。
图5-4-10
9.观察拍摄于水边的风景照片时,总会发现倒影部分比景物本身暗一些,这是光从空气射到水面上时,由于光的 (选填“反射”或“折射”),一部分光进入了水中的缘故。
10.(2021·山东烟台中考)如图5-4-11所示,某清澈池塘底部有一物体A,站在岸边的小明(假设小明的眼睛在C处)看到物体在B处,请画出小明看到物体A的光路图。
图5-4-11
11.“坐井观天,所见甚小”,青蛙在枯井和有水的井中“观天”的范围大小是不同的。如图5-4-12所示,一只青蛙在井底(井中有水)中央,请用光路图作出井底之蛙“观天”的最大范围。
图5-4-12
12.请在图5-4-13中画出光从空气射入玻璃再从玻璃到空气的光路图。
图5-4-13
探究创新
13.图5-4-14是研究光的折射规律的实验原理图;表5-3中记录了不同的入射角和对应的折射角的实验测量数据。
图5-4-14
表5-3
请你结合图,以光从空气进入到玻璃中的情况为例,分析实验数据(光从空气进入其他透明介质中也可得到具有相同规律的实验数据),对光从空气进入其他透明介质中的折射规律加以总结(补充完整)。
A.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并且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B. 。
14.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空气中传播速度的34,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为空气中传播速度的23,当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偏向法线;当光线从空气中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光线也偏向法线。你认为,当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光线会 (选填“偏离”或“偏向”)法线。你的理由是 。
参考答案
1.B 解析:从后视镜中看车后景物,属于光的反射现象,A选项错误;铅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属于光的折射现象,B选项正确;树荫下形成圆形光斑,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C选项错误;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所成的虚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D选项错误。
2.A 解析:根据光的折射规律作图(如图D-5-6所示),由图可知硬币反射的光经水面折射后可以进入人眼,并使眼睛所看到的像比原来的物升高,且随着水位升高,像也逐渐升高。
图D-5-6
3.C 解析: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向上偏折,是光线从水中射入空气时,发生折射造成的,而B、D图都是光从空气射向水里,故B、D错误。当光从水中射入空气时,在水与空气的交界面上发生折射,进入空气中的折射光线向水面偏折,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而我们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我们看到的筷子位置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从而位置比实际位置偏高,看起来筷子向上弯折,而A图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C正确。
4.C 解析: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应小于入射角,故选项C正确。
5.B 解析:光线在水中经平面镜反射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这样反射光线射到水面上的入射角与从空气中射入水中的折射角相等,由光路可逆原理可知,射回空气中的光线将以原来入射的角度射入空气中。
6.B 解析:立竿见影和一叶障目是光沿直线传播,池水映明月是光的反射现象,潭清疑水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正确的选项是B。
7.A 解析:当池内无水时,射灯射出的光沿直线传播;当水面升至a位置时,光线射到水面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P点在S点的下方;当水面升至b位置时,射灯射出的光在水面下沿直线传播,射到S点发生反射,反射后的光线射到水面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因此眼睛看到的亮斑高于S点。所以正确的选项是A。
8.解析:由题图知光线从左侧射向右侧,所以左侧光线是入射光线,右侧光线是折射光线;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作折射角,题图中所示折射角是90°-55°=35°,如图所示;已知入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是30°,所以入射角为90°-30°=60°。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知,反射角也是60°;题图中可以看出,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所以左侧是空气,右侧是玻璃。
图D-5-7
答案:左 35° 60°
9.解析:用照相机拍风景照时,实物反射的光线直接进入镜头,对底片进行感光,而倒影是实物反射的光线经水面反射后进入镜头对底片感光,当光线经过水面时,有一部分光会折射入水中,这样射入镜头的光线不如实物进入镜头的光线强,故倒影部分总比景物本身暗一些。
答案:折射
10.解析:来自A的光线斜射向水面时会发生光的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人逆着折射光线看到的是A的虚像,即B点;连接眼睛C点和B点,与水面的交点即为入射点O;则AO为入射光线,OC为折射光线。
答案:如图D-5-8所示
图D-5-8
11.解析:井中有水时,光线射到水面会发生折射现象,由于光是从空气斜射向水,所以入射角大于折射角,因此井底之蛙看到的视野范围比没水时会更大;大致范围如答案图中两条入射光线之间的区域所示。
答案:如图D-5-9所示
图D-5-9
12.解析: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而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答案:如图D-5-10所示
图D-5-10
13.解析:本题考查光的折射规律及学生分析实验表格,总结实验结论的能力。当光线从空气射入其他介质时,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答案: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但折射角总是小于入射角
14.解析:由题意可知,光在空气、水和玻璃中传播时,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大,当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偏向法线;当光线从空气中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光线也偏向法线。说明当光由光速快的介质进入光速慢的介质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线都会向法线偏折,所以当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光线也会向法线偏折,因为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
答案:偏向 当光从传播速度大的介质斜射向传播速度小的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偏向法线(其他说法只要合理就行)
入射角i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折射角r
6.7°
13.3°
19.6°
25.2°
30.7°
35.1°
38.6°
40.6°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四 光的折射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四 光的折射课后复习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四 光的折射习题: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四 光的折射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与实验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光现象四 光的折射优秀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光现象四 光的折射优秀随堂练习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分),【答案】D,【答案】A,【答案】C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