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全套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时教学课件+练习含答案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综合训练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综合训练含答案,共7页。
第三章综合训练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在物理课上,小明同学测量烧杯中热水的温度时,将很少的热水倒入另一烧杯中,然后像如图所示的那样去测量和读数,他这样做被小刚找出了一些错误,但有一条找得有点问题,请你把它挑出来( )A.不应该倒入另一烧杯,这会使温度降低B.水倒得太少,温度计玻璃泡不能完全浸没C.读数时,视线应该与刻度线相平,而不应斜视D.应该将温度计取出读数,而不应该放在水中读数2.如图所示,晴朗无风的早晨,当飞机从空中飞过,在蔚蓝的天空中会留下一条长长的“尾巴”,这种现象俗称为“飞机拉烟”。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是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排出的暖湿气体遇冷所致,在这一过程中,暖湿气体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熔化 B.液化C.蒸发 D.升华3.小明发明的太阳能净水器如图所示,在污水净化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先熔化,后液化 B.先汽化,后液化C.先升华,后凝华 D.先汽化,后凝固4.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相对应的是( )A.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升华B.冬天池塘覆上薄冰——液化C.夏天洒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干了——凝固D.冰箱冷冻室内壁的霜——汽化5.下图是我国载人飞船的返回舱,它的表面有层叫作“烧蚀层”的物质,当返回舱返回地球时,在通过大气层的过程中,“烧蚀层”可以保护返回舱不因高温而烧毁。“烧蚀层”能起这种作用,主要是它发生了( )A.熔化和液化 B.熔化和凝固C.熔化和凝华 D.熔化和汽化6.图中有关物态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A.冰是凝固形成的,需要吸收热量B.雾是液化形成的,会放出热量C.霜是凝华形成的,需要吸收热量D.雪是升华形成的,会放出热量7.在“冰城”哈尔滨的冰雪大世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嘴中呼出“白气”是凝华现象B.用雪制成的雕塑经过一段时间自然变小,是汽化现象C.雪的形成过程是放热过程D.冰放在手上熔化了,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升高8.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B.有时被水蒸气烫伤比沸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要吸收热量C.将沸点为12.3 ℃的氯乙烷喷到运动员扭伤的部位,是利用了氯乙烷迅速汽化吸热D.加油站都有“请熄火加油”的提示,这是因为汽油在常温下易升华成汽油蒸气,汽油蒸气遇明火容易发生爆炸二、填空题9.用同一支温度计分别测量当天正午与晚上的气温,两次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乙所示,其中 图是晚上的气温,其示数是 ℃。 10.烧开水时壶嘴上方冒“白气”,这是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水沸腾时温度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1.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该物质 (选填“是”或“不是”)晶体,该过程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 min。 12.我国民间有句谚语:“水缸穿裙子,天就要下雨。”其中,“水缸穿裙子”是指盛水的水缸表面出现了一层密密麻麻的小水珠,这是 (填物态变化)现象,这个现象发生时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13.为了节约用水,果农们利用了滴灌的方法给果树浇水,即把水滴入果树下的土里,这是利用 (选填“增加”或“减少”)水在地面上的表面积来减小水的蒸发。 三、简答题14.夏天,扇扇子为什么会感到凉快?15.回潮天现象是由于受到南方暖性潮湿气团控制所致,回潮天能使瓷砖、玻璃“冒汗”,晾晒的衣物总也干不透,整日天潮地湿。请你用所学的热学知识解释在回潮天里为什么瓷砖、玻璃会“冒汗”。四、实验探究题16.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1)A组同学用的是如图甲所示装置,他们测出的水温将偏 (选填“高”或“低”)。 (2)图乙是B组同学在实验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此时水的温度是 ℃。 (3)B、C两组同学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将水加热到沸腾用的时间不同,他们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分析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 ℃,当时的大气压 (选填“小于”“大于”或“等于”)标准大气压;B、C组得到b、c两种不同图像的原因可能是水的 不同。 第三章综合训练(A)1.D 将很少的热水倒入另一烧杯中,热水会向烧杯传热,使水的温度降低;水倒得太少,温度计玻璃泡不能完全浸没,会使测量结果偏小;读数时,视线应该和刻度线相平;温度计读数时,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不能离开液体读数,选项D的说法不正确。2.B 本题考查了物态变化类型的判断,解题的关键是弄清物质发生物态变化前后所处的状态。开始时物质是气态,遇冷放热变成小水珠,即液态,故“飞机拉烟”属于液化。3.B 污水在阳光下先蒸发(汽化)变成水蒸气上升,遇到塑料外罩后液化变成水,滴到漏水托盘里,然后通过收集杯收集起来。4.A 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是升华现象;冬天池塘覆上薄冰是凝固现象;夏天洒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干了是汽化现象;冰箱冷冻室内壁的霜是凝华现象。5.D “烧蚀层”的物质在遇到高温时会发生熔化和汽化现象,在熔化和汽化时能吸收大量的热,故可以保证飞船温度不至于太高。6.B 冰是水凝固形成的,放热;雾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放热;霜是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放热;雪是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放热。7.C 嘴中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A错误;用雪制成的雕塑经过一段时间自然变小,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是升华现象,故B错误;雪是云层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此过程放出热量,故C正确;冰属于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故D错误。8.C 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变干是由液态变为气态过程,属于汽化现象,故A错误;水蒸气液化为同温度的水时,要放出大量的热,所以有时被水蒸气烫伤比沸水烫伤更严重,故B错误;将沸点为12.3 ℃的氯乙烷喷到运动员扭伤的部位,是利用了氯乙烷迅速汽化吸热的特点,故C正确;液态的汽油变成汽油蒸气属于汽化现象,不是升华现象,故D错误。9.答案 乙 -410.解析 烧开水时壶嘴上方冒“白气”,是壶内水蒸气遇到外面冷的空气后液化形成的;水沸腾时虽然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沸点不变。答案 液化 不变11.解析 该物质熔化过程温度不变,这说明它是晶体;它从第6 min开始熔化,到第12 min结束,熔化过程共经历了6 min时间。答案 是 612.解析 “水缸穿裙子”是水缸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水缸液化形成的小水珠附着在水缸外表面,液化需要放出热量。答案 液化 放出13.解析 采用滴灌的方式,水直接进入地下,减少了液体的表面积,减少了水的蒸发。答案 减少14.解析 扇扇子加快了汗液上方空气的流动,使汗液蒸发加快,蒸发时要吸热,这样就使从身体的吸热加快,从而人就感到凉快。答案 扇扇子时气流加快,使汗液蒸发加快,从而加快了蒸发时从身体吸热,所以感到凉快。15.解析 使气体液化有两种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回潮天”现象是水蒸气遇冷液化造成的。答案 初春时节,玻璃、瓷砖等物品温度较低,南方暖湿气流富含水蒸气,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瓷砖上,所以玻璃、瓷砖就出现“冒汗”现象。16.解析 (1)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容器底,测出的水温将偏高;(2)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看温度计的液面在什么位置,从而读出温度计的示数为92 ℃;(3)水沸腾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可看出水的沸点为98 ℃,气压越低沸点越低,当时的大气压小于标准大气压;相同的加热条件下,由于C组水较多,所以升温较慢。答案 (1)高 (2)92 (3)98 小于 质量
第三章综合训练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在物理课上,小明同学测量烧杯中热水的温度时,将很少的热水倒入另一烧杯中,然后像如图所示的那样去测量和读数,他这样做被小刚找出了一些错误,但有一条找得有点问题,请你把它挑出来( )A.不应该倒入另一烧杯,这会使温度降低B.水倒得太少,温度计玻璃泡不能完全浸没C.读数时,视线应该与刻度线相平,而不应斜视D.应该将温度计取出读数,而不应该放在水中读数2.如图所示,晴朗无风的早晨,当飞机从空中飞过,在蔚蓝的天空中会留下一条长长的“尾巴”,这种现象俗称为“飞机拉烟”。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是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排出的暖湿气体遇冷所致,在这一过程中,暖湿气体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熔化 B.液化C.蒸发 D.升华3.小明发明的太阳能净水器如图所示,在污水净化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先熔化,后液化 B.先汽化,后液化C.先升华,后凝华 D.先汽化,后凝固4.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相对应的是( )A.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升华B.冬天池塘覆上薄冰——液化C.夏天洒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干了——凝固D.冰箱冷冻室内壁的霜——汽化5.下图是我国载人飞船的返回舱,它的表面有层叫作“烧蚀层”的物质,当返回舱返回地球时,在通过大气层的过程中,“烧蚀层”可以保护返回舱不因高温而烧毁。“烧蚀层”能起这种作用,主要是它发生了( )A.熔化和液化 B.熔化和凝固C.熔化和凝华 D.熔化和汽化6.图中有关物态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A.冰是凝固形成的,需要吸收热量B.雾是液化形成的,会放出热量C.霜是凝华形成的,需要吸收热量D.雪是升华形成的,会放出热量7.在“冰城”哈尔滨的冰雪大世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嘴中呼出“白气”是凝华现象B.用雪制成的雕塑经过一段时间自然变小,是汽化现象C.雪的形成过程是放热过程D.冰放在手上熔化了,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升高8.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B.有时被水蒸气烫伤比沸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要吸收热量C.将沸点为12.3 ℃的氯乙烷喷到运动员扭伤的部位,是利用了氯乙烷迅速汽化吸热D.加油站都有“请熄火加油”的提示,这是因为汽油在常温下易升华成汽油蒸气,汽油蒸气遇明火容易发生爆炸二、填空题9.用同一支温度计分别测量当天正午与晚上的气温,两次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乙所示,其中 图是晚上的气温,其示数是 ℃。 10.烧开水时壶嘴上方冒“白气”,这是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水沸腾时温度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1.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该物质 (选填“是”或“不是”)晶体,该过程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 min。 12.我国民间有句谚语:“水缸穿裙子,天就要下雨。”其中,“水缸穿裙子”是指盛水的水缸表面出现了一层密密麻麻的小水珠,这是 (填物态变化)现象,这个现象发生时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13.为了节约用水,果农们利用了滴灌的方法给果树浇水,即把水滴入果树下的土里,这是利用 (选填“增加”或“减少”)水在地面上的表面积来减小水的蒸发。 三、简答题14.夏天,扇扇子为什么会感到凉快?15.回潮天现象是由于受到南方暖性潮湿气团控制所致,回潮天能使瓷砖、玻璃“冒汗”,晾晒的衣物总也干不透,整日天潮地湿。请你用所学的热学知识解释在回潮天里为什么瓷砖、玻璃会“冒汗”。四、实验探究题16.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1)A组同学用的是如图甲所示装置,他们测出的水温将偏 (选填“高”或“低”)。 (2)图乙是B组同学在实验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此时水的温度是 ℃。 (3)B、C两组同学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将水加热到沸腾用的时间不同,他们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分析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 ℃,当时的大气压 (选填“小于”“大于”或“等于”)标准大气压;B、C组得到b、c两种不同图像的原因可能是水的 不同。 第三章综合训练(A)1.D 将很少的热水倒入另一烧杯中,热水会向烧杯传热,使水的温度降低;水倒得太少,温度计玻璃泡不能完全浸没,会使测量结果偏小;读数时,视线应该和刻度线相平;温度计读数时,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不能离开液体读数,选项D的说法不正确。2.B 本题考查了物态变化类型的判断,解题的关键是弄清物质发生物态变化前后所处的状态。开始时物质是气态,遇冷放热变成小水珠,即液态,故“飞机拉烟”属于液化。3.B 污水在阳光下先蒸发(汽化)变成水蒸气上升,遇到塑料外罩后液化变成水,滴到漏水托盘里,然后通过收集杯收集起来。4.A 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是升华现象;冬天池塘覆上薄冰是凝固现象;夏天洒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干了是汽化现象;冰箱冷冻室内壁的霜是凝华现象。5.D “烧蚀层”的物质在遇到高温时会发生熔化和汽化现象,在熔化和汽化时能吸收大量的热,故可以保证飞船温度不至于太高。6.B 冰是水凝固形成的,放热;雾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放热;霜是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放热;雪是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放热。7.C 嘴中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A错误;用雪制成的雕塑经过一段时间自然变小,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是升华现象,故B错误;雪是云层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此过程放出热量,故C正确;冰属于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故D错误。8.C 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变干是由液态变为气态过程,属于汽化现象,故A错误;水蒸气液化为同温度的水时,要放出大量的热,所以有时被水蒸气烫伤比沸水烫伤更严重,故B错误;将沸点为12.3 ℃的氯乙烷喷到运动员扭伤的部位,是利用了氯乙烷迅速汽化吸热的特点,故C正确;液态的汽油变成汽油蒸气属于汽化现象,不是升华现象,故D错误。9.答案 乙 -410.解析 烧开水时壶嘴上方冒“白气”,是壶内水蒸气遇到外面冷的空气后液化形成的;水沸腾时虽然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沸点不变。答案 液化 不变11.解析 该物质熔化过程温度不变,这说明它是晶体;它从第6 min开始熔化,到第12 min结束,熔化过程共经历了6 min时间。答案 是 612.解析 “水缸穿裙子”是水缸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水缸液化形成的小水珠附着在水缸外表面,液化需要放出热量。答案 液化 放出13.解析 采用滴灌的方式,水直接进入地下,减少了液体的表面积,减少了水的蒸发。答案 减少14.解析 扇扇子加快了汗液上方空气的流动,使汗液蒸发加快,蒸发时要吸热,这样就使从身体的吸热加快,从而人就感到凉快。答案 扇扇子时气流加快,使汗液蒸发加快,从而加快了蒸发时从身体吸热,所以感到凉快。15.解析 使气体液化有两种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回潮天”现象是水蒸气遇冷液化造成的。答案 初春时节,玻璃、瓷砖等物品温度较低,南方暖湿气流富含水蒸气,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瓷砖上,所以玻璃、瓷砖就出现“冒汗”现象。16.解析 (1)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容器底,测出的水温将偏高;(2)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看温度计的液面在什么位置,从而读出温度计的示数为92 ℃;(3)水沸腾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可看出水的沸点为98 ℃,气压越低沸点越低,当时的大气压小于标准大气压;相同的加热条件下,由于C组水较多,所以升温较慢。答案 (1)高 (2)92 (3)98 小于 质量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