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素材知识点:酵母及其作用-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
展开
这是一份备课素材知识点:酵母及其作用-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共7页。
那么,酵母是什么?
酵母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呈圆形、卵形或椭圆形,内有细胞核、液泡和颗粒体物质。通常以出芽繁殖;有的能进行二等分分裂;有的种类能产生子囊孢子。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尤其在葡萄及其他各种果品和蔬菜上更多。是重要的发酵素,能分解碳水化合物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等。生产上常用的有面包酵母、饲料酵母、酒精酵母和葡萄酒酵母等。有些能合成纤维素供医药使用,也有用于石油发酵的。酵母营专性或兼性好氧生活,目前未知专性厌氧的酵母。在缺乏氧气时,发酵型的酵母通过将糖类转化成为二氧化碳和乙醇来获取能量。在酿酒过程中,乙醇被保留下来;在烤面包或蒸馒头的过程中,二氧化碳将面团发起,而酒精则挥发。在有氧气的环境中,酵母菌将葡萄糖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例如:我们吃的馒头、面包都是酵母菌在有氧气的环境下产生二氧化碳形成蜂窝状蓬松组织。
酵母既不是膨化剂也不是松软剂等工业原料,而是单细胞兼性厌氧真核微生物,需要说明的是酵母不是生物学上的“种”,而是分类上的“属”,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够存活。
酵母在使用中会产生酵母菌,酵母菌在适宜的温度与湿度下会大量繁殖并分解淀粉,吸收面团中的糖分作为养料,从而产生较多的二氧化碳用于发面。
相比于泡打粉发面,酵母则更加营养、健康,但单纯酵母发面需要较长的时间(和发酵温度有关)。
酵母在面团中起到的4个作用
酵母作用于面团当中,能够促进蛋白质链的形成。
发酵过程中,酵母会吸收面团当中的糖分,从而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发挥其“发酵”的作用,使面团松软多孔,体积变大。
酵母发酵除产生二氧化碳外,还有增加面筋扩展的作用,提高面团包气能力。
酵母在发酵的过程中会产生许多“挥发性有机物质”,有助于形成面包等食品特有的烘焙芳香气味。
有人说“馒头、面包在刚蒸(烤)好的时候不要吃,不然会得胃病”。观其理由,主要的矛头是对准了酵母发酵后产生的二氧化碳。
作为一种生物膨松剂,酵母在馒头、面包等发酵过程中,的确会产生二氧化碳,但酵母的发酵和产气能力会受到温度、面团组成的成分、pH值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比如:温度超过60℃,酵母就无法存活,更别指望酵母还能发酵产气了。在蒸馒头、烤面包的过程中,加热温度就更高了。
因此,完全没有必要去担心刚蒸(烤)出来的馒头(面包)还在大量产生二氧化碳。而且就算其中含有二氧化碳,也不会比你喜欢喝的碳酸饮料多。
由此可知,常吃含酵母的食物不但不会伤胃,反而能提高膳食中营养素的消化吸收率。
有人说,常吃酵母发酵的馒头会尿酸高得痛风?
人体长期摄入高嘌呤饮食是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高风险因素,一般饮食分为高嘌呤、中嘌呤和低嘌呤三类。
单从嘌呤含量来看,100g酵母粉嘌呤含量为559mg,酵母粉确实属于高嘌呤食物。
但是从摄入量分析,平常酵母粉的建议加入量是0.5%,即每小包5g,可发面1公斤左右面粉,按照每餐每人100g主食量折算,嘌呤含量基本可忽略,不必担忧吃酵母发酵的食物会尿酸高痛风。
有人说酵母和“面包的致癌”有关,抛开由于美拉德反应产生的致癌物—丙烯酰胺不谈,酵母本身是微生物,在做面包过程中作用在于发面阶段。烤面包的温度一般在200ºC左右,还没到这个温度时,酵母就早已死掉了。因此,所谓的致癌与其无关。
如果根据坊间流传的,“馒头等面食在热着的时候会有致癌物”,那放凉之后致癌物也应该存在,难道会消失吗?因此,这样的说法本身就存在不合理性。
酵母和小苏打哪个发面更好?
酵母是天然发酵剂,发面过程中不易发酸,蒸出来的面点自带香味;而且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可以产生B族维生素(如烟酸、叶酸等)和蛋白质;再加上酵母本身也是一种益生菌,它通过增加淀粉的糊化程度,使馒头更易被人体吸收,减少肠胃负担。
但酵母在发酵过程中容易被“温度”掌控——酵母菌最佳的发酵室温在30℃左右,温度不适宜发酵速度也会变慢。
小苏打的学名叫做碳酸氢钠,是一种碱性膨松剂。在遇水和高温环境中就会释放出二氧化碳气体,这也是它可以拿来发面的重要原因。
但它起反应时释放的二氧化碳较少,起发作用有限,所以蒸出来的面食往往不够松软;而且如果一不小心用多了,就会使食材出现苦涩的味道,同时也会让面看起来更黄。
相比于发面,小苏打可以适当添加在油炸类食物中,比如炸小酥肉、油条等,能让炸出的食品更加酥脆;腌制牛肉的时候加一点,在炒的时候可以起到嫩肉的效果。
使用酵母要注意:
购买酵母时要选择正规品牌、知名厂家生产的产品,质量更有保证,安全性更高。推荐购买小包装产品,避免由于量大、存放时间长影响其使用效果。
注意酵母分为高糖型和低糖型,“高糖型”酵母一般用于添加糖量超过7%的面团,如甜面包等。家庭制作馒头包子或全麦面包选择“低糖型”字样的酵母粉即可。
酵母使用前,先将所需量的酵母中加入少量温水轻搅拌溶化,再添一小勺白糖,静置3~5分钟,使酵母菌“活化”后再放入面粉中加足水分和面,以保证和好的面团最短时间内充分发酵,节省时间,同时还能使蒸出面点更加松软香甜。
从健康角度考虑,在制作馒头的过程中,应适当减少酵母的使用量和面团揉制的时间,适当增加面的饧发时间,30℃~35℃的温度最适宜发面,让馒头、面包的多孔结构变少一些,使面制品更加紧实。此种做法可帮助降低食物的GI值(减少淀粉与酶的作用,延缓淀粉消化),食用后不会对血糖造成较大波动,让血糖升得慢一些(高血糖、糖尿病人群更要注意)。
存放酵母、小苏打等粉末配料时,要注意避水、避光、避高温,封严密闭,在保质期内使用完毕。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备课素材知识点:渗透、渗透作用和渗透压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共10页。
这是一份备课素材知识点:膜转运蛋白如何发挥作用?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共6页。
这是一份备课素材知识点:黑藻在高中生物学实验中的作用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共4页。